四川省仁寿一中届高三月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38315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仁寿一中届高三月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四川省仁寿一中届高三月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四川省仁寿一中届高三月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四川省仁寿一中届高三月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四川省仁寿一中届高三月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仁寿一中届高三月考.docx

《四川省仁寿一中届高三月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仁寿一中届高三月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仁寿一中届高三月考.docx

四川省仁寿一中届高三月考

四川省仁寿一中2015届高三月考

高三

2014-03-1408:

59

四川省仁寿一中2015届高三月考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驯(xùn)鸽    谣诼(zhuó)  溘(kè)死    蓊(wěng)蓊郁郁

B.煤屑(xiè)    葳蕤(ruí)   赍(jī)钱    大笔如椽(yuán)

C.伶俜(píng)   踯(zhí)躅   蕈(xùn)菌   河水汤(tāng)汤

D.猗(yī)郁     愆(qiān)期  敛裾(jū)    温情脉(mài)脉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弥望    嘉宾   樊笼   长春藤

B.袅娜    磬石   氤氲   妖童媛女 

C.鸷鸟    攘垢   蚊蚋   鼓瑟吹笙

D.赧然    蹙缩   孔疚   疏疏落落 

3、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

B.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C.诸葛亮夙兴夜寐,操劳国事,欲力挽狂澜,但最后还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却感召着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

D.沿着岷江且行且看,既能感受青城山巧夺天工、动人心魄的伟大,又能领略沿江两岸鲜为人知的民族文化,体会别样的风土人情。

4、下列句子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句子是(  )

A.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B.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C.建川博物馆分序厅、中流砥柱、战俘馆、飞虎馆、地震馆、尾厅等几部分组成,充分展示了中华儿女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D.司马迁是第一个为屈原作传的人,而先秦古籍皆不传屈原生平事迹,且在为屈原立传时他倾注了自己的满腔激情。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9分)

   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会讲两种语言比只会说一种语言具有明显的实际好处——能够与更多的人交流。

但近年来,科学家们开始证实,谙熟两种语言还有着更重要的优势,会说两种语言让人更聪明。

掌握双语会对人的大脑产生深刻的影响,提高与语言无关的认知能力,甚至还能防止老年痴呆。

长期以来,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都认为第二语言是一种干扰,从认知的角度来说,会影响儿童的学业和智力发育。

他们的这种干扰看法没有错;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即使双倍折只是用一种语言,他大脑中的两种语言系统也都处于活跃状态,从而造成一种语言系统妨碍另一种语言系统的状况。

不过,研究人员现在发现,这种干扰与其说是障碍,倒不如说让使用者因祸得福。

它迫使大脑去解决内部冲突,从而得到增强认知能力的锻炼。

许多此类研究得到的相似证据表明,使用双语的过程能够增强大脑的所谓执行功能——这是一种指挥系统,在我们作计划、解决问题以及执行其他各种对智力要求比较高的任务时,引导我们的注意过程。

这些过程包括忽略干扰、集中注意力、随意在两件事情之间转换注意力以及牢记信息——这就好比在开车时记住一连串的方位。

   为什么两种同时活跃的语言系统间的冲突会提高这些方面的认知能力呢?

知道不久前,研究人员还认为,双语者的优势主要来自一种抑制能力,这种能力在压制一种语言系统的过程中得到增强。

据称,这样的抑制能力有助于训练双语者的大脑在其他情况下忽视干扰,不过,这种解释显得越来越不够充分,以为有研究表明,即使在完成不需要抑制能力的任务时,如将任意分布在只剩的数字按升序穿成串,双语者的表现也比之使用一种语言的人出色。

   双语者与只使用一种语言的人之间的另一种关键区别可能更为重要:

前者具有更加突出的监控环境的能力。

西班牙庞培法布拉的研究人员阿尔维特科斯塔说:

“双语者需要频繁切换语言-------你可能跟爸爸说话时用一种语言,跟妈妈说话是用另一种语言。

这就要求你注意周围的变化,这和开车时随时观察周围是一个道理”科斯塔和同事展开了一项研究,比较会说德语和意大利语两种语言的人和只会说意大利语的人在监控任务中的表现。

他们发现,双语受试者不仅表现的更出色,而且他们参与监控的那部分大脑的活动较少,这表明他们在这方面更强。

5.以下对文中双语者的“优势”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与人交流的范围更广、能力更强

B.能通过增强抑制能力来排除干扰

C.注意力能在两件事情间自如转换

D.对获取到的信息记得更牢

6.下列不属于双语者的两种语言系统冲突所造成的结果的一项是()

A.造成两种语言系统的相互妨碍

B.提升了双语者多种认知能力

C.对儿童的学业造成不良影响

D.增强大脑指挥系统的相关能力

7.根据文章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双语可以使人类思维更为活跃,从而避免大脑衰退

B.两种语言系统的交流,可以消除两种文化之间的隔阂

C.使用双语可以开阔人的眼界,增强人的观察和应用能力

D.频繁切换语言,就能抑制参与监控的那部分大脑的活动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沈括字存中,以父任为沭阳主簿。

擢进士第,编校昭文书籍。

迁提举司天监,日官皆市井庸贩,法象图器,大抵漫不知。

括始置浑仪、景表、五壶浮漏,后皆施用。

淮南饥,遣括察访,发常平仓钱粟,疏沟渎,治废田,以救水患。

迁集贤校理,察访两浙农田水利。

时大籍民车,人未谕县官意,相挻为忧;又市易司患蜀盐之不禁,欲尽实私井而辇解①池盐给之。

言者论二事如织,皆不省。

括侍帝侧,帝顾曰:

“卿知籍车乎?

”曰:

“知之。

”帝曰:

“何如?

”对曰:

“敢问欲何用?

”帝曰:

“北边以马取胜,非车不足以当之。

”括曰:

“车战之利,见于历世。

然古人所谓兵车者,轻车也,五御折旋,利于捷速。

今之民间辎车重大,日不能三十里,故世谓之太平车,但可施于无事之日尔。

”帝喜曰:

“人言无及此者,朕当思之。

”遂问蜀盐事,对曰:

“一切实私井而运解盐,一使出于官售,诚善。

然忠、万、戎、泸间夷界小井尤多,不可猝绝也,势须列候加警,臣恐得不足偿费。

”帝颔之。

明日,二事俱寝。

辽萧禧来理河东黄嵬地,留馆不肯辞,曰:

“必得请而后反。

”帝遣括往聘。

括诣枢密院阅故牍,得顷岁所议疆地书,指古长城为境,今所争盖三十里远,表论之。

帝喜曰:

“大臣殊不究本末,几误国事。

”命以画图示禧,禧议始屈。

赐括白金千两使行。

至契丹庭,契丹相杨益戒来就议,括得地讼之籍数十,预使吏士诵之,益戒有所问,则顾吏举以答。

他日复问,亦如之。

益戒无以应,谩曰:

“数里之地不忍,而轻绝好乎?

”括曰:

“今北朝弃先君之大信,以威用其民,非我朝之不利也。

”凡六会,契丹知不可夺,遂舍黄嵬。

括乃还,在道图其山川险易迂直,风俗之纯庞,人情之向背,为《使契丹图抄》上之。

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

又纪平日与宾客言者为《笔谈》,多载朝廷故实、耆旧出处,传于世。

(取材于《宋史·沈括传》)   [注]①解:

解州,地名。

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大籍民车        籍:

征用   B.人未谕县官意     谕:

告诉

C.二事俱寝            寝:

停止   D.契丹知不可夺     夺:

改变

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治废田,以救水患

以威用其民

B.但可施于无事之日尔

括得地讼之籍数十

C.人言无及此者,朕当思之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D.今所争盖三十里远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10.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浑仪、景表、五壶浮漏等天文仪器都是在沈括担任提举司天监之后设置的,这些仪器后来都得以使用。

B.对于蜀盐一事,沈括认为盐应该全都由官府出售,如果不马上禁止私井,官府将会得不偿失。

C.面对辽国索要土地的无理要求,沈括据理力争,从容应对,并取得了最终胜利,显示了他的外交才能。

D.沈括博学善文,他把平时与宾客谈论的事情记录下来,写成了《梦溪笔谈》,至今流传于世。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28分)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又市易司患蜀盐之不禁,欲尽实私井而辇解池盐给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道图其山川险易迂直,风俗之纯庞,人情之向背,为《使契丹图抄》上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生查子·独游雨岩

辛弃疾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

空谷清音起。

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注:

此词乃辛弃疾削职闲居江西上饶带湖期间所写 。

雨岩位于江西永丰县西二十里的博山脚下。

(1)作者是如何写清溪之“清”的?

请联系作品具体分析。

(2)此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请作简要说明。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0分)

(1)       ,渺沧海之一粟

(2)青青子衿,                。

(3)                ,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

(4)                ,忧伤以终老。

(《古诗十九首》)

(5)                ,体无咎言

(6)淇水汤汤,                

(7)舳舻千里,          酾酒临江,          

(8)曹操《短歌行》抒发了广招人才,统一天下的博大胸怀,诗的最后四句是:

“            ,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虎跳峡再记

于坚

①我走到了虎跳峡风景区,著名的虎跳石就在下面。

已经筋疲力尽,但峡谷下面百万老虎咆哮的声音使我再次振奋起来。

我站在巨流旁边,不敢太靠近。

金沙江在上游那边还是平如镜子,到了虎跳石一带,一条巨川忽然塌下,爆炸、碎裂,汹涌奔泻,呼啸奔突,几条水流如疯狂的长舌头或者旗帜上下飘着。

我害怕得发抖,后退着,担心那百万猛虎忽然朝我转过头来。

回到公路上,心中有一种经历了大悲喜的平静,我又到了虎跳峡,我不再是过去的那个我,我的生命又开阔厚重了许多,我的生命更自然了。

所谓修身养性,养浩然之气,感通天人合一,这在书房里是无法达到的。

②一个纳西族的司机载我连夜去丽江。

他沉默地开车,我在车厢中默想。

这次经历令我再一次领悟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西方相信一切都是可以克隆的,虎跳峡也是可以克隆的。

技术改天换地之后,西方可以在教堂里忏悔,等待着复活,总是心安理得。

中国文化骨子里迷信自然,中国人的教堂是在大地和人生之中,是此在而不是彼岸。

为什么古代中国山水画和山水诗歌如此发达,因为大地在中国心目中不是对象,而是万物与我一体,是一个家。

③古代山水画大师倪云林,因为钟情于山水,整日在太湖间云游。

他画的一幅竹子,画面上有六竹在山野水滨挺立,被称为六君子图。

倪云林笔下的山水并非山水,而是精神的寄托。

陶渊明厌倦了车水马龙的世界,一声归去来,就重返田园世界悠然见南山了。

南山在陶渊明的词汇里,与天堂的意思差不多。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讲究穷则独善其身,独善其身就是在野,在野并不只是一个隐喻,在古代中国,在野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它有自然世界的桃花源、伊甸园作为基础。

老子讲“道法自然”,这个“自然”除了自然而然的万物运行之“道”这个意思外,其实指的也就是可见可感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大自然世界。

④在古代中国文化中,自然世界被作为天堂来歌咏,因此山水诗画才大行其道。

中国文化没有发展出宗教、教堂之类的东西,因为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寄托在自然中,自然世界就是中国精神的教堂。

伟大的诗人、画家无不从自然世界获得关于人生的领悟,诗歌的灵感,自然世界成就了他们的伟大作品。

从这个意义上说,虎跳峡是一个伟大的中国教堂,一个归宿,它就像巴黎圣母院一样,是令人心灵安息的地方。

⑤天空逐渐昏暗,山野俯伏下来,远处的黑暗中,别人的故乡一盏盏光亮起来,很温暖的样子。

想起故乡昆明,那里是我的天堂,我领悟了作为一个诗人的基本元素。

1966年我上小学五年级,学校宣布停课,我就在野了,像一个小陶渊明那样,奔向美丽的大自然。

我记得有一年多的时间,我几乎每天都是天不亮就走路去滇池钓鱼,垂钓落日下,悠然见新月,我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个倪云林那样的山水诗人。

我最近重返滇池,那里已经成为现代化昆明的一个污水排泄池,往昔阳光灿烂,沙鸥集翔、沙粒泛着金光的湖湾荒草丛生。

⑥现代所向无敌,它已经不可战胜,传统中国一去不返,那不仅仅是长袍马褂、雕梁画栋、文言文和毛笔,也是野。

那些洋洋得意的正在与“全球化”弹冠相庆的知识分子也许还没有意识到,在他们中间不会再产生陶渊明,他们惟一的命运就是“流放”。

当他们与一个标准的西方公民同样厌倦了摩天大楼、超级市场和自动取款机的时候,那些西方人随时可以一头钻进教堂,在神秘的尖顶下面,依偎在上帝母亲的怀中小憩片刻。

而我们无处可去,只能乘电梯回家,看电视、发呆……

⑦胡思乱想,车到丽江。

去找旅馆,忽然发现背心忘记在车上了,钱和证件都在那背心里。

试着给司机打了个电话,说是他正在某处吃晚饭,吃完送回来给我。

黑暗中,纳西人又出现了,把背心递给我,我想给他些钱表示谢意,答都不答,走了。

月亮出来了,云南的雨季就是这样,下一阵雨晴一阵。

下一场雨到来还早,月亮把玉龙雪山弄得朦朦胧胧的,深藏着什么的样子,我知道它藏着什么。

(节选自《2l世纪年度散文·2006年卷》,有删改)

14.作者再次游历虎跳峡,在情感和思想上前后经历了哪些变化?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解释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6分)

(1)独善其身就是在野,在野并不只是一个隐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他们中间不会再产生陶渊明,他们惟一的命运就是“流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为什么说“中国人的教堂是在大地和人生之中,是此在而不是彼岸”?

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简要阐释。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联系全文,简要谈谈作者写“纳西司机”的用意是什么?

第⑦段末的写景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0分)

18.按照下面的例句,另选对象写一句话。

(4分)

例句: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19.下面一段文字,存在标点及表达错误,请找出6处并加以改正。

(6分)

 三星堆文化的未解之谜,对大家来说,一定很感兴趣。

如三星堆群像身份之谜,金杖和青铜树是否是神权象征?

三星堆“祭祀坑”之谜……等等,向学术界展示了一个个全新的研究。

迄今为止,即使研究者很多,著述也不少,但许多重大学术问题,仍如同千古之谜,尚待人们上下求索,获取及破译其中宝贵的信息。

 

(1)                改为                       ;

(2)                改为                       ;

(3)                改为                       ;

(4)                改为                       ;

(5)                改为                       ;

(6)                改为                       。

 

七、作文(60分)

20、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60分)

流年似水,似水流年。

流逝的岁月里,有哪些事让你刻骨铭心?

匆匆的年华里,有哪些人令你感动深深?

成长的路上,你又经历了哪些艰辛?

又有哪些经验让你痛心并要你付出加倍的代价来记取?

请你以“成长的苦与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注意]

(1)立意自定

(2)不少于800字(3)不得抄袭.

 

仁寿一中南校区2012级高、中考假期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句序不当,把第二个分句删去“而”,放到句首)

二、5.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中语句的理解能力。

找出原文语句,然后比对,看其说法是否合理。

如原文“抑制能力有助于训练双语者的大脑在其他情况下忽视干扰”而备选项“B.能通过增强抑制能力来排除干扰”,“忽视”与“排除”含义不一样。

6.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中信息筛选的能力。

原文“从认知的角度来说,会影响儿童的学业和智力发育”、“因祸得福”从这些词语可以看出,也有好的方面,不完全是不良影响。

 

 

 

 

 

三、8B(谕,明白)

9B(均为结构助词“的”。

A分别为表目的的连词“来”,介词“凭借”。

C分别为用于代词后,相当于“的”,与代词组成“的字结构”;时间词后,助词,表停顿。

D助词,构成“所”字结构,“的土地”;名词,处所,地方)

10B(理解与文意反,详见译文)

四、11.

(1)又有市易司担心蜀地私盐贩卖不能禁止,想要全部填塞私人的盐井,而运解州的池盐去供应蜀地。

(落实“患”、“禁”、“实”、“辇”、“给”各1分)

(2)沈括(他)在路上画下沿途山川的险峻和平缓,道路的迂曲和顺直,风俗的单纯和复杂,人心的拥护和不满,写成《使契丹图抄》一书,献给朝廷。

呈献给朝廷。

(落实“图”、“庞”、“背”、“为”、“上”各1分)

12.

(1)诗人没有直接描写溪水之“清”,而是巧妙地用水中的倒影来反衬溪水的清澈透明的。

(2分)作者行走在溪边,蓝天、白云清晰地倒映在水中,水天一色,甚至连自己也在随水中的流云移动。

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溪水纤尘不染,透明见底之“清”。

(2分)

(2)作者一生力主抗金,但却和者甚寡,如今只有赋闲乡野,反映了内心的孤独、寂寞。

(2分)作为一名驰骋疆场的抗金将领,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内心充满了强烈的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2分)

13. 略

五、14.先是感到疲惫,等看到虎跳峡时感到振奋,进而为其呼啸奔突的壮观景象而感到震惊害怕。

(2分)经历了大喜大悲之后,作者在路途中心情平静下来,重新认识了生命的意义,改变了对待生活的态度,深刻领悟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2分)(根据1段,和2段开头内容作答)

 15.

(1)“在野”,此处指的就是回归自然。

(1分)从而使自己获得身心的自由,通过自然来使自己心灵纯洁,行为高尚(1分)。

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自觉自在的一种生活方式,它不只是一个比喻说法,而是一种实际行动。

(1分)

 

(2)指现代知识分子中间再也不会产生像陶渊明那样伟大的山水诗人及真作品。

(1分)因为大自然被毁坏,知识分子再也找不到身心憩息的家园,失去了生活和创作的根本,他们的精神将无所依托。

(2分)

 16.“此在”即以“大地”为代表的自然,中国文化骨子里迷信自然,把自然当成自己的家园,主张与自然和谐相处,万物与我融为一体。

(3分)古代中国的山水画和山水诗人非常发达,自然在诗歌中被当成了天堂来歌咏,自然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寄托。

(3分)

 17.“纳西司机”在文中既是实写,又是虚写。

“他”是作者心目中理想化的人物,是神奇美丽的雪山,巍峨壮丽的虎跳峡,孕育出了质朴淳厚的纳西人。

(2分)“纳西司机”在文中具有连接前后内容的线索的作用。

(1分)末段写景柔美、朦胧而又清新神奇,与首段雄伟壮阔的描写形成对比,营造了月光下玉龙雪山作为心灵家园和诗意栖息地的美好意境,寄寓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祝愿。

(3分)

六、18.例句:

虽然是春天,天空却飘洒着小雨,所以不够明媚;但我以为这恰是一种好处——煦暖固不可少,温润也别有风味的。

(必须用“虽然”“却”“所以”“但”几个关联词,句式大体一致即可)

19.

(1)“对大家来说一定很感兴趣”改为“大家一定很感兴趣”。

 

(2)“金杖……象征?

”改为“金杖……象征,”

(3)“之谜……等等”改为“之谜等等”

(4)“一个个全新的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