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38113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地理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地理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地理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地理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

《地理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

地理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下列区域具有明确界线的是()

A.热带草原气候区B.我国东部季风区

C.浙江省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答案】C

【解析】一般行政区界线明确,自然区界线具有过渡性质,C正确。

2.同一界线可以划出若干条,这说明地理区域具有()

A.不确定性B.差异性

C.过渡性D.整体性

【答案】C

【解析】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有明确的区位特征,但有些区域(如热量带的分界线)之间没有截然的界线,具有过渡性质,C正确;区域是人们以地理差异为基础,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界线是确定的,A错;同一界线可以划出若干条并不能反映出区域的差异性和整体性,BD错误。

下图中1、2、3线是按照不同标准划分的同一种地理界线。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该地理界线最有可能是(  )

A.长江与珠江的流域界线B.1600mm年等降水量线

C.30℃等温线D.热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4.农业的空间形态一般表现为()

A.点状B.网格状

C.面状D.岛状

【答案】3.D4.C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区域的特征等相关知识

【3题详解】

由图中的界线所在的位置判断大致在北回归线附近,所以应为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前三项都有比较严格、明确的界线,分别以流域的分水岭、降水量、温度为划分指标。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

【4题详解】

从空间分布形式来看,通常农业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为岛状,C正确。

5.下列我国产业中属于第二产业的是()

①电信业②水产养殖业

③肉类加工业④数控机床制造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③④

【答案】D

【解析】电信为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①错;水产养殖业为农业,属于第一产业,②错;肉类加工是对农业产品进行原料加工,属于第二产业;数控机床制造为制造业,属于第二产业,③④正确,故选D。

6.我国西部地区主要发展的产业是()

①资金密集型②资源密集型

③技术密集型④劳动密集型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答案】D

【解析】我国西部地区资源丰富,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具有发展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优势。

这些产业的发展可缓解东部地区的“民工荒”,所以本题D正确。

7.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

A.土壤和植被B.水文和土壤

C.气候和地貌D.植被和水文

【答案】C

【解析】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基本分成三大自然区域,即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东部季风气候区和青藏高寒区,三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3000米等高线和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反映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气候和地貌。

故选C。

8.下列四组省区全部属于东部经济地带的是()

A.吉林、山西、湖南、海南B.山西、内蒙古、陕西、广东

C.河南、黑龙江、江西、湖北D.浙江、山东、上海、广东

【答案】D

【解析】东部经济带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12个沿海省级行政单位;中部经济带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9个省级行政单位;西部经济带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10个省级行政单位。

故选D。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的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此线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此线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此线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此线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10.造成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差异B.海陆位置不同

C.纬度位置不同D.山地阻挡作用

【答案】9.B10.C

【解析】本题考查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区域差异考点: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成因。

【9题详解】

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秦岭-淮河以南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以北主要粮食作物是冬小麦,A项错误,B项正确。

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北典型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由此可知,C、D两项均错误。

故本题选择B。

【10题详解】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纬度高,积温数值在4500°C以下,热量条件符合温带标准。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纬度低,积温数值大于4500°C,热量条件符合亚热带标准。

正是由于纬度位置差异,导致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产生了巨大的区域差异。

地形差异和山地阻挡作用均不是造成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排除A和D。

秦岭-淮河一线主要说的是南北差异,和海陆位置关系不大,B错。

故本题选择C。

11.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生产的正确叙述是()

A.粮食种植业精耕细作

B.全国最重要的小麦、玉米产区

C.与东北平原相比,更利于大型农业机械化操作

D.人口多,粮食消费量大,长期以来需要从区域外调入粮食

【答案】A

【解析】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传统的水稻种植业,精耕细作,A正确、B错;人多地少,地块小,不利于大型机械化作业,C错;人口多,单产高,粮食的自给率高,商品率低,D错。

选A正确。

12.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地区与种植农作物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A.洞庭湖平原——春小麦、油菜、水稻B.松嫩平原——春小麦、大豆、甜菜

C.四川盆地——甘蔗、水稻、甜菜D.山东半岛——水稻、花生、橡胶

【答案】B

【解析】春小麦多分布在长城以北,A错误;甜菜喜温凉,多分布在寒温带或中温带地区,C错;橡胶属于热带地区的农作物,D错,故选B。

1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是(  )

A.第一、第三产业都上升B.第一产业上升,第三产业下降

C.第一、第二产业都上升D.第一产业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上升

【答案】D

【解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速度明显提高,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D正确。

14.下左图为“北京城市化及三类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变化统计图”,下右图为“北京市外来人口统计图”,北京的城市化水平、原因及发展()

A.不能再提高城市化水平,第三产业要向现代服务业转变

B.外来人口主要在郊区,城市化水平与外来人口的迁入无关

C.城市化水平与第三产业增长一致,因此只受第三产业的影响

D.城市化水平受第一产业转化的人口和外来人口的推动

【答案】D

【解析】据图可知:

北京市的城市化水平接近80%,还有上升空间,第三产业本来主要包括服务业,所以A错;第一、二产业比重在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在上升,城市化水平也在上升中,说明城市化水平与外来人口的迁入有关,B错;城市化水平与第三产业增长一致,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因此受第二、三产业的影响所以C错;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第一产业转化的人口和外来人口的推动,所以D正确。

甲图是某著名湖泊,乙图表示其水位季节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5.影响该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风沙

C.降水D.气温

16.近年来,②线逐渐靠近①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该湖泊冬季水量减少B.该区域夏季降水量减少

C.围湖造田,泥沙淤积D.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

17.该区域不可能出现的突出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B.次生盐碱化

C.沙尘暴D.酸雨

【答案】15.D16.D17.D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湖泊水源补给等相关知识

【15题详解】

由甲图中的经纬度可知,该湖泊大致位于中亚地区,为内陆湖,湖水主要靠河流补给,河流水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量较大,湖泊水位高,冬季气温低,高山冰雪融水量小,河流结冰,湖泊水位较低,因此影响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为气温,D正确;地形和风沙对湖泊水位“变化”的影响较小,AB错;该区域深居内陆对外,远离海洋,降水较少,C错误。

【16题详解】

②线逐渐靠近①线,说明该湖泊夏季水位下降,可能原因是夏季河流水量较大,河流沿线引水灌溉较多,入湖径流量减少导致,D正确;冬季水量减少,①线和②线应远离,A错;该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不是降水,因此受降水因素的影响较小,B错;该湖泊为内陆咸水湖,围湖造田较少,C错。

【17题详解】

该区域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较少,农业主要为灌溉农业。

冬春季节气温回升,地表疏松,多大风,易发生沙尘暴天气;由于不合理的农业灌溉,次生盐碱化较为严重,土地荒漠化严重,ABC正确;该地区工业相对较少,降水较少,且沙尘暴对酸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酸雨的危害程度较低,故选D。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8.下列对图示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各地均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B.图中A地区的土壤是由“水”冲来的

C.图中E地河流水量多于B地河流水量

D.图中A地比E地更有利于植树造林

19.下列对图示地区地形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B地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地堑

B.图中E地目前以外力作用为主

C.图中A地地形特点是风力作用的结果

D.图中C地流水的溶蚀作用明显

20.有关图示地区的开发方式正确的是()

A.图中①地区地形开阔、应大力发展种植业

B.图中②地区降水较多,水利工程要考虑结冰期的影响

C.图中②地区应改良小麦品种,增加优质小麦产量

D.图中①地区应大力植树种草,搞好环境保护

【答案】18.C19.B20.D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陕西省的地理环境差异的相关知识

【18题详解】

根据轮廓可判断该省为陕西省,陕南地区位于秦淮线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A错;A地区为黄土高原,主要受风力堆积作用形成,B错;E地区降水较B地区更为丰富,且E地区的植被覆盖率较高,涵养水源能力较强,河流水量多于B地河流水量,C正确;A地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相对较少,地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植树造林比E地困难,D错误。

【19题详解】

地堑由内力作用形成,A错;E地为汉水谷地,流水作用明显,目前以外力作用为主,B正确;A地为黄土高原,地形特点千沟万壑,是流水侵蚀的结果,C错;C为秦岭,海拔较高,水热条件和生物化学条件达不到溶蚀的要求,应该以流水的下蚀作用为主,D错误。

【20题详解】

图中①地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不适宜大力发展种植业,应大力植树种草,搞好环境保护,A错,D正确;②地位于秦淮线以南,冬季月均气温高于0℃,河流不结冰;且为南方地区,小麦的种植比例较小,BC错误。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湿地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称为“地球之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1.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①森林面积减少②环境污染

③城镇建设④兴修水利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③

22.湿地水污染带来的后果主要是(  )

①加剧水资源的短缺②危害人体健康

③增加酸雨的频率④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

A.②③B.②④

C.①②D.①④

23.湿地的正确发展方向,应是(  )

①通过湿地改造,发展谷物种植业 

②利用湿地自然条件,建立蔬菜、瓜果基地 

③利用湿地水域,合理发展水产业 

④利用湿地风貌和动植物资源,发展旅游业

A.②④B.①④

C.②③D.③④

【答案】21.D22.C23.D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湿地的开发与保护等相关知识

【21题详解】

长江中下游的湿地主要指沿线的湖泊湿地,由于该区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围湖造田,人类排放的废弃物污染,城镇建设均导致该区域湿地面积减小,②③正确;长江中下游地区森林资源较少,长江流域中上游森林资源破坏较大,水土流失导致河流含沙量较大,但河流沿线水库对泥沙有一定的沉积作用,因此不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湿地减少的主要原因,①错;兴修水利不会导致湿地严重破坏,④错误,故选D。

【22题详解】

湿地水污染会加剧水资源紧缺以及危害人体健康,①②正确;酸雨主要原因是矿产资源冶炼以及燃烧导致大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增多,土壤次生盐渍化主要是由于不合理农业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从而盐分在地表累积导致,均与湿地水污染关系不大,③④错误,故选C。

【23题详解】

湿地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因此湿地的发展方向应该利用湿地的水域环境,合理发展水产业,同时利用湿地特有的风貌和动植物资源,发展旅游业,③④正确;利用湿地发展种植业,则需要排水改造湿地为耕地,导致了湿地面积缩小,湿地的生态功能丧失,会导致当地的生态恶化,故①②错误,故选D。

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下图是1万多年来艾丁湖变迁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4.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  )

①湖面低于海平面②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 

③环境调节作用减弱 ④含盐量降低

A.①③B.③④

C.①②D.②④

25.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围湖造田B.绿洲萎缩

C.湖区汇水面积减少D.气候变干

【答案】24.A25.D

【解析】

【24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从1.1万年到现在艾丁湖水位不断降低、面积不断缩小且等深线都在-100m以下,所以判定艾丁湖湖泊对环境调节作用减弱、含盐量升高、湖面低干海平面;北面的等深线稀疏,南面的等深线密集,所以古湖盆地势北缓南陡。

据此选A。

【25题详解】

艾丁湖现在湖水面海拔-155米,是我国海拔最低的湖泊,而远在千万年以前,艾丁湖面积是比现在大近千倍的淡水湖泊。

而1万多年来,艾丁湖湖泊面积逐渐缩小,周边地广人稀、经济不发达,因此湖面缩小原因应主要为自然原因,根据选项最可能是气候变暖、变干所致。

“回南天”是指初春时节冷空气退却,暖湿气流迅速增强,致使当地气温回升,空气湿度接近饱和,低温物体表面水珠密布的一种天气现象。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6.我国最容易出现“回南天”的区域是()

A.华北地区B.江淮地区

C.西北地区D.华南地区

27.可能加强“回南天”现象的天气系统是()

A.准静止锋B.台风

C.冷锋D.反气旋

28.“回南天”结束后,我国()

A.长江流域即将进入伏旱

B.华北地区将迎来多风沙天气

C.江淮地区即将迎来梅雨

D.东北地区将进入多雷雨季节

【答案】26.D27.A28.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影响。

【26题详解】

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

根据材料,“回南天”是在初春时节冷空气退却,暖湿空气迅速增强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结合夏季风开始影响我国的时间等,初春时我国大部分地区仍受冷高压控制,温度较低,故A、B、C错误;此时气温回升,可推断该天气发生在我国纬度较低的华南地区。

故D正确。

【27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暖湿气流迅速增强,致使当地气温回升,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并在华南地区徘徊形成准静止锋将使得“回南天”时间较长,故A正确;初春时北半球海水温度无法达到台风形成的要求,不易形成台风,故B错误;冷锋会使温度降低,故C错误;反气旋盛行下沉气流,不利于空气凝结,故D错误。

【28题详解】

“回南天”结束时应为春季。

春季,华北地区多风沙天气,B对;江淮地区梅雨发生在初夏,为6月份;长江流域伏旱和东北地区多雷雨发生在7、8月份,故A、C、D错误。

下图为我国四座重要山脉,读后请回答下面小题。

29.属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为()

A.甲B.乙

C.丙D.丁

3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地有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B.②地水土流失严重

C.③地应大力发展立体农业

D.④地风沙危害严重

【答案】29.D30.B

【解析】

【29题详解】

根据图中的经线和纬线,可以判断出甲是天山,乙是太行山,丙是南岭,丁是大兴安岭。

中国季风与非季风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故选A。

【30题详解】

①地天山南坡,绿洲区种植棉花,是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A项正确。

②是太行山东侧华北平原,旱涝、盐碱、风沙严重。

B项错误。

③南岭以北丘陵为主,发展立体农业。

C项正确。

④是大兴安岭西侧内蒙古高原,大风日数多、距沙源地近、植被覆盖率低,风沙严重。

D项正确。

故选B。

二、综合题(共5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31.宁夏平原——“黄河金岸,塞上明珠”,自古以来就有“天下黄河富宁夏”的美誉。

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读图简述宁夏平原与贺兰山东麓冲积扇形成的异同。

(2)宁夏平原被誉为“塞上江南”,源于贺兰山和黄河的呵护,请说明你的理解。

【答案】

(1)同:

均为流水沉积作用。

异:

宁夏平原还受地壳运动引起岩层断裂下陷。

(2)贺兰山的阻挡,减弱了冬季风(寒冷气流)的影响,阻挡了西部风沙的侵袭;东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增加大气降水补给;黄河为宁夏平原提供了便利的灌溉水源;黄河携带的泥沙在此沉积形成平坦肥沃的平原。

【解析】本大题以宁夏平原为背景,设置两道小题,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

(1)贺兰山以东因岩层断裂下陷(图中信息显示)形成相对低洼地势,黄河流经该地,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形成了宁夏平原。

发育于贺兰山东侧的河流携带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区出山口处,因地势变缓,流速减慢,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冲积扇。

因此两者都由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不同的是宁夏平原有岩层断裂下陷的内力作用影响。

(2)贺兰山东北—西南走向,位于宁夏平原西侧,阻挡了冬季从西北方向吹来的寒冷气流,也阻挡了沙漠的入侵;贺兰山东坡受东南季风的影响,为迎风坡,迎风坡降水较多,带来较多雨水;宁夏平原有黄河流经,黄河既塑造了宁夏平原,又带来肥沃的土壤和水源,农耕便利。

32.牙买加是加勒比海中的一个岛国,沿海地区为冲积平原,中部和西部为丘陵和石灰岩高原;铝矾土丰富,是中国主要贸易伙伴之一,现代工业不发达。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该国北部降水较多的原因。

(2)牙买加的铝矾土加工企业大多分布于沿海地区,这样布局有哪些好处?

(3)目前牙买加铝矾土的加工层次还较低,简述其原因。

【答案】

(1)地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受地形的抬升作用影响,多降水。

(2)地势低平;交通便利;接近消费市场,便于发展对外贸易。

(3)科技水平较低,工业不发达。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等相关知识

(1)读图可知,该国中部为山地,由经纬网可知,该地位于中美地峡,且处于东北信风带,东北信风带来丰富水汽,遇中部山地阻挡,在该国北部形成地形雨,因此该国北部降水较多。

(2)相对于内陆地区来说,沿海地区为冲积平原,地势低平,便于工业布局;沿海地区靠近港口,海运交通便利;该国当地市场狭小,铝土矿加工产品的消费市场主要为海外市场,工业布局在沿海地区,便于发展对外贸易。

(3)铝矾土的加工层次低主要与工业基础和科技实力有关。

牙买加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工业不发达,同时,科技水平较低,因此铝矾土的加工层次较低。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吉林省西部的白城,湖泊星罗,是中国湖泊密度最大的湖区之一。

白城的年平均降水量399.9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340毫米,被称为“旱地之泽”。

第四纪前该地处于下沉状态,是松辽平原古大湖的一部分,后来随着地壳抬升和沉积淤填,大湖逐渐消亡。

现在,松辽平原上仍是湿地遍布,江河漫流,成了大湖最后的眼泪。

白城西部的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候鸟南迁越冬的中途站。

但与传统意义的江南水乡不同,这里人们说得最多的是“怕旱”。

为了应对“缺水”问题,作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之一.该地农业灌溉不同于传统的渠灌,而采取了节水井灌的方式。

(1)分析白城“旱地之泽”的形成原因。

(2)对比江南水乡,解释为什么白城人“怕旱”。

【答案】

(1)地势低洼,河流汇聚于此;湖泊沉积物质黏重,水分不易渗透;冬季冻土层,透水性差。

(2)江南地处季风区,降水时间长,降水量大;白城地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交界处,降水量小且不稳定(降水时间不规律)。

与江南地区相比,该地在春、秋时晴天多,蒸发量大。

该地的湖泊、沼泽等地表水盐碱度高,无法饮用,江南的河流与湖泊相互补给,盐度低,水质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沼泽的形成原因、气候对区域的影响等相关知识

(1)分析白城“旱地之泽”的形成原因,即分析该地沼泽较多的原因。

可以从沼泽“来水多”和“去水少”两个角度加以思考。

“来水多”的角度:

该处地势低洼,河流汇聚于此,水分容易聚集;“去水少”的角度:

该地原是松辽平原古大湖的一部分,湖泊沉积物土质黏重,水分不易下渗,冬季气温较低,表层季节性冻土层冻结,水分不易下渗;因此沼泽众多。

(2)注意“对比分析”,因此该题需要解释为什么江南水乡不怕旱,该地怕旱。

江南水乡地处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相对较多,雨季较长,且江南水乡河流湖泊众多,不同的季节河流与湖泊可相互补给,盐度较低,水质较好;该地怕旱,说明该地容易发生旱灾,读图可知,该地靠近大兴安岭,因此该地位于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交界线附近,降水量较小且降水变率较大,容易出现旱灾;该地地处东北地区,雨季主要在7、8月,因此春季和秋季降水较少,但春秋季晴天多,蒸发较大,容易发生旱灾;该地年均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湖泊和沼泽水盐度较大,无法直接饮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