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初三质量检测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37959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兴区初三质量检测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大兴区初三质量检测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大兴区初三质量检测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大兴区初三质量检测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大兴区初三质量检测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兴区初三质量检测二.docx

《大兴区初三质量检测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兴区初三质量检测二.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兴区初三质量检测二.docx

大兴区初三质量检测二

大兴区2011年初三质量检测

(二)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试卷共六道大题,23道小题。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

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胆怯(qiè)脊梁(jǐ)脂肪(zhǐ)惩恶扬善(chěng)

B.符合(fú)翘首(qiáo)瞥见(piē)贻笑大方(yí)

C.处理(chù)脑髓(suí)自诩(xǔ)惊涛骇浪(hài)

D.滑稽(jī)剔除(tì)憎恶(zèng)锐不可当(dāng)

2.对下列各组词语中两个加点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渊博博学

解说:

两个“博”字意思相同,都是“(量)多;丰富”的意思。

B.无端端正

解说:

两个“端”字意思不同,“无端”的“端”是“原因”的意思;“端正”的“端”是“正”的意思。

C.焕然一新一筹莫展

解说:

两个“一”字意思相同,都是“一个”的意思。

D.举一反三举世闻名

解说:

两个“举”字意思不同,“举一反三”的“举”是“提出”的意思;“举世闻名”的“举”是“全”意思。

[来

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地震时的汶川灾区,可以用来形容;三年后的汶川,一座座充满明清风韵的藏羌民居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用世外桃源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②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个家庭的前途,可以决定一个民族的命运、一个国家的前途。

所以,一个富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目光远大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

A.断壁残垣细致虽然/但是B.流离失所精致虽然/但是

C.流离失所细致不但/而且D.断壁残垣精致不但/而且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最近,蔬菜、服装、鸡蛋等农副产品普遍涨价,政府正在积极调控。

B.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征途上,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

C.首都南城经济圈迅速崛起,在全国乃至北京各区县造成了轰动效应。

D.史铁生的作品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同时也成为激励人们战胜苦难。

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地球1小时”接力活动意义在哪里呢!

在于唤醒人们保护地球的意识。

B.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表明,世界需要中美双方建立更好,更稳

定的关系。

C.“五四”前夕,温家宝寄语青年:

“要善于独立思考,继承发扬‘五四’精神。

D.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显著特征是绿色、环保、低碳、时尚等……

6.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艺术的极境如空谷幽兰,似有若无,也无人注意。

在这个寂静的世

界中,它自在开放,。

,。

,其最大的妙处在于空灵中的实有,静穆中的崇高。

①正相反,中国美学认为,这样的美淡而悠长,小而永恒

②并不因其小而微不足道,并不因其不显眼而失去魅力

③小小的花朵散发出淡淡的幽香,似淡若浓,沁人心脾

④更不因为它处于无人问津的山谷而消殒意韵

A.③②④①B.①③②④C.②④③①D.①②④③

二、填空(共8分)

7.默写(5分)

(1)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

(2),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3)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4)当朋友受到误解时,我们常用《论语》中的“,”来劝慰朋友。

8.名著阅读(3分)

《孟子》是“诸子百家”中①家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政治主张等。

孟子在他的名篇《  ②  》中认为生命与“义”对人们来说都是珍贵的,但是当生命与“义”不可兼得时,应该“③”。

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

“十二五”开局之年,“幸福”一词走红大江南北,“提升幸福指数”、“打造幸福中国”的话题温暖人心。

学校开展了“幸福指数调查”的实践活动。

作为小组成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9.请你从小组提供的两则调查材料中提取信息,对“幸福感”进行简要介绍。

(4分)

【材料一】

幸福是人们的渴求在得到满足或部分得到满足时的一种感受。

幸福指数,就是衡量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

按照常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幸福指数应该上升才对。

可是,事实并非如此,有人很有钱,却不快乐;有人居无定所,但照样幸福。

从某种程度上说,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

【材料二】

不同人群

幸福观

科学家

幸福=个性+需求+生存状况

农民

幸福=五谷丰登

教师

幸福=桃李满天下

学生

幸福=友谊+家庭+学业成绩

10.,请你阅读小组提供的两则材料,根据影响百姓“幸福感”的诸多因素,从个人和政府两个角度就如何提高百姓“幸福感”各提两条具体建议。

(4分)

【材料一】

中国民生指数课题组,日前对全国发展水平不一的24个城市4800名居民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在影响中国居民幸福感的19个因素之中,排列在前五位的依次为家庭和谐、健康、子女教育、生活安全和医疗服务。

【材料二】

某网站关于影响百姓幸福感因素的调查结果

健康

经济收入

受尊重程度

医疗保健

住房

环境质量

75.3%

71.5%℅

68.1%℅

59.8%℅

59.5%℅

57.5%℅

给个人的建议:

____________

给政府的建议:

____________

11.作为学生,你的“

幸福观”是什么?

请简述理由(3分)

答:

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三峡》与《醉翁亭记》选段,完成12—14小题。

醉翁亭记(节选)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三峡(节选)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晦明变化晦

(2)沿溯阻绝溯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4分)

(1)野芳发而幽香

翻译: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翻译:

14.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请从文中各摘录一个直接抒发这种情感的语句。

(2分)

答:

五、现代文阅读(共31分)

(一)阅读《听雨》,完成第15

-17题。

(共15分)

听雨

季羡林

①从一大早就下起雨来。

下雨,本来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这是春雨,俗话说:

“春雨贵似油。

”而且又在罕见的大旱之中,其珍贵就可想而知了。

②“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小到了“无”的程度。

但是,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

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声音来,于是就不“细无声”了。

按常理说,我坐在那里,同一种死文字拼命,本来应该需要极静极静的环境,极静极静的心情,才能安下心来,进入角色,来解读这天书般的玩意儿。

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③然而,事实却正相反。

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

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断时续。

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鸣……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

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

我平生很少有这样的精神境界,更难为外人道也。

④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

我虽然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却还很难说。

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间的一种动物吧。

中国古代诗词中,关于听雨的作品是颇有一些的。

最有名的一首听雨的词当然是宋朝蒋捷的《虞美人》,词不长

,我索性抄它一下: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⑤蒋捷听雨时的心情,是颇为复杂的。

他是用听雨这一件事来概括自己的一生的,从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

而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鬓边早已不是“星星也”,顶上已是“童山濯濯”了。

要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我很有资格。

我已经能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了。

⑥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

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

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青的麦苗。

我生在乡下,虽然6岁就离开,谈不上干什么农活,但是我拾过麦子,捡过豆子,割过青草,劈过高粱叶。

我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

农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粮食。

天一旱,就威胁着庄稼的成长。

即使我长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谓焦急之情,绝不下于农民。

北方春天,十年九旱。

今年似乎又旱得邪行。

我天天听天气预报,时时观察天上的云气。

忧心如焚,徒唤奈何。

在梦中也看到的是细雨蒙蒙。

⑦今天早晨,我的梦竟实现了。

我坐在这长宽不过几尺的阳台上,听到头顶上的雨声,不禁神驰千里,心旷神怡。

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

宇宙间凭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

⑧我的心又收了回来,收回到了燕园,收回到了我楼旁的小山上,收回到了门前的荷塘内。

冬眠刚醒的荷花,正准备力量向水面冲击。

水当然是不缺的。

但是,细雨滴在水面上,画成了一个个的小圆圈,方逝方生,方生方逝。

这本来是人类中的诗人所欣赏的东西,小荷花看了也高兴起来,劲头更大了,肯定会很快地钻出水面。

⑨我的心又收近了一层,收到了这个阳台上,收到了自己的腔子里,头顶上叮当如故,我的心情怡悦

有加。

但我时时担心,它会突然停下来。

我潜心默祷,祝愿雨声长久响下去,响下去,永远也不停。

1995年4月13日

(原文有删改)

15.作者在写听雨的过程中,既写了眼前的雨景,又写了想象的雨景。

阅读文章③-⑨段,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4分)

①→评价雅人听雨→②→③→④→盼望雨声长响

16.结合上下文,品味第⑦段中的“竟”字都写出了什么。

(4分)

答:

17.季羡林先生曾说:

“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

”请你谈谈本文是怎样抒写“真情”的。

(不超过150个字)(7分)

答:

(二)阅读《绿色建筑》,完成第18-19题。

(共8分)

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一个宏观的概念,是一种崭新的设计思维和模式,它提供给使用者有益健康的建筑环境,并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减少能耗。

建筑师应该着眼大局,将其放在整体规划中进行思考。

绿色建筑中出现的许多技术问题,比如建筑材料的的选用、污水的处理、太阳能的采集和利用,需要建筑师和其他专业的工程师相互配合,共同解决。

从设计理念上看,绿色建筑在[A]满足功能和空间需求的前提下,应该强调[B]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正确处理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环保及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注重建材的可再生、可回用性,避免使用易破坏环境、易产生废物的建筑材料。

综合考虑建筑的直接污染和间接污染,尊重生态环境,增强对自然环境的理解,使人们的行为与自然环境的发展协调统一起来。

发展绿色建筑,也要注意因地制宜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因素和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

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应当结合公众的需要,注意建筑空间的灵活性,坚持越小越好的原则,将建设运行的资源和不利因素降低到最少。

可按照当地的气候采取相应的设计策略,利用简单的实用技术,使用节能的建筑材料,加强对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营造舒适与健康的居住环境。

发展绿色建筑,还应注重地域性,尊重民族习俗,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绿色建筑。

尊重当地的历史,加强对已建成环境和历史文脉的保护和再利用,尽量在建筑中融入当地独特的人文风情,充分展示人文与建筑、环境及科技的和谐统一。

18.请说出第②段中[A][B]两个划线语句不能颠倒的两个理由。

(2分)

答:

19.根据文章内容,说出下面两则材料分别体现了绿色建筑的哪方面设计理念,并结合材料内容作简要说明。

(6分)

【材料一】近年来建筑工程上尽可能不设置大窗户,窗户大小以满足采光要求为限。

门窗多采用透光率高的普通透明玻璃或淡色低辐射镀膜玻璃的中空玻璃。

门窗型材多采用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水密性、隔声性和抗风压性的塑料型材、断热铝合金型材。

【材料二】皖南民居以徽式民居为代表,它适合皖南山区多雨潮湿而冬季寒冷的气候。

用内天井四落水屋面、敞厅堂两厢房、回廊或半廊、外墙高直、小外窗。

内部装修极具匠心,砖、木、石雕刻堪称艺术品,从中足可领略传统民居建筑的精妙。

外观褐瓦白墙,朴实无华,且冬暖夏凉,舒适大方。

【材料一】

【材料二】

(三)阅读《乐趣的果实》,完成第20-22题。

(共8分)

乐趣的果实

①各种各样的乐趣时时处处充盈在我们的生活里,真可以说是像自然界五颜六色的鲜花的品种一般多。

【甲】每个人都因有自己的乐趣而生活得有滋有味。

有的人把读书当作乐趣,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还要从时间的隙缝中偷光苦学;有的人把运动当作乐趣,每天不跑跑跳跳,舒舒筋骨,就觉得老不自在;有的人把劳动当作乐趣,到了不能劳动的时候,还要撑持着起来干点活;自然也有人把吃喝玩乐、闲游浪荡,当作最大的乐趣。

②乐趣,可以说是一颗生命力很强的种子。

你从自己所热衷的乐趣中得来的欢娱,便是它的花朵了;你从自己为之陶醉的欢娱中,得来善的或恶的、美的或丑的、好的或坏的结果,便是它的果实了。

不同的乐趣,结不同的果实。

能够结出什么果实,完全是由它的种子——乐趣本身来决定的。

③乐趣这颗种子可以结出甜美的果实。

就以“运动”这种乐趣为例吧。

运动是一种乐趣,健康则是它的果实。

热衷于运动的人们,在科学方法指导下,长期坚持锻炼,体验着律动的生活,陶醉在汗水带来的欢乐中,健康的果实自然而然地呈现在面前了。

④乐趣这颗种子自然也可以结出恶苦的果实。

【乙】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人常常被俗艳的花朵——从低级趣味中得来的欢娱所迷,从而陷入困境,以致看不清

自己所倾心的乐趣蕴藏着恶的因子;自然也预料不到它要结成的果实是恶果和苦果。

就以安逸这种“乐趣”为例吧。

热衷于安逸的人们,在轻飘飘的环境中,享受着软绵绵的生活,沉浸在感官的欢娱里,逸乐所开的花朵使他们变得醉醺醺了,还怎能使他们看到这种“乐趣”所潜藏的危机,和它必然要结成的名叫“空虚”和“腐败”的恶果呢?

⑤人人都需要有生活的乐趣和从中得到欢乐。

【丙】我们需要和寻求的是高尚的、有积极意义的乐趣,和从中得到使自己为之激越振奋的那种欢娱。

因为这种乐趣有利于健康、有利于成长。

千万不要被俗艳的欢娱之花所迷。

当你为各种各样的乐趣而心花怒放的时候,得多想一想花朵的种子,并且预见到将要结成的是什么样的果实才好。

20.选文的题目“乐趣的果实”及第⑤段中加点的词语“俗艳的欢娱之花”各指什么?

(用文中语句作答)(2分)

答:

________

21.举出你的一种乐趣带给你的果实,并结合文章第③或第④段内容简要分析。

(3分)

答:

________

22.根据文意,将下面三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

(3分)

①孙中山曾经说过: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

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

②古语有云:

“乐此不疲。

”也就是说,做自己感觉有乐趣的事情,那么自然不会感觉疲惫和劳累。

③英国诗人弥尔顿说过:

“切莫将乐趣当作目的,因

为乐趣唯有在顺便享受时才是乐趣,一旦本末倒置,便会立刻陷入永不满足的困境。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六、作文(50分)

23.请以“倾听”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请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构成你的作文

题目。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1000之间。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大兴区2011年初三质量检测

(二)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共12分。

每小题2分)

1.B.(A

.脂肪zhī惩恶扬善chéngC.处理chǔ脑髓suǐD.剔除tī憎恶zēng)

2.C.(焕然一新的“一”是“都”的意思)

3.D.(断壁残垣:

形容房屋遭受破坏后的凄凉景象。

流离失所:

到处流浪,没有安身的地方。

精致:

精巧细致。

细致:

精细周密。

不但/而且:

表示递进关系。

虽然/但是:

表示转折关系)

4.B.(A项不合逻辑,“服装”不属于“农副产品”。

C项语序不当,“全国”和“北京各区县”前后失当。

D项成分残缺,谓语“成为”残缺宾语)

5.C.(A.叹号应为问号B.后一个逗号应为顿号D.“等”与省略号不能并用)

6.A.

二、填空(共8分)

7.

(1)欲辨已忘言

(2)不畏浮云遮望眼

(3)惟吾德馨

(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共5分。

每空1分)

8.①儒②《鱼我所欲也》③舍生取义

(共3分。

每空1分)

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

9.幸福是人们的渴求在得到满足或部分得到满足时的一种主观感受,不同的人幸福感不同。

(共4分。

“人们的渴求”、“得到满足”、“主观感受”、“幸福感不同”四个要点每个1分)

10.答案示例:

给个人建议:

①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②积极锻炼,强健体魄

给政府建议:

①提高百姓的收入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②完善医疗保健体系,解决百姓就医难问题

共4分。

每条1分)

11.答案略。

幸福观要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

(共3分。

幸福观1分,理由2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12.

(1)阴暗

(2)逆流而上

(共2分。

每个词语1分)

13.

(1)野花开放,发出清幽的香味。

(2)即使骑着飞奔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这样快。

(共4分。

每句2分)

14.(而)乐亦无穷(也)良多趣味

(共2分。

每个语句1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31分)

(一)(共15分)

15.①喜听雨滴妙音②叙述喜雨原因③神驰雨中麦田④欣赏雨中荷花

(共4分。

每空1分)

16.答案示例:

久旱未雨,作者急盼下雨,忧心如焚;现在终于下雨了,难以控制喜悦情怀。

(共4分。

两个要点,每个2分)

17.答案示例:

本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抒写“真情”。

(1分)作者先写眼前本来令人“极为讨厌”的“雨敲铁皮”声却变得异常悦耳;(1分)再写想象中辽阔原野上青青麦苗尽情吮吸甘露似的雨滴的情景

;(1分)最后又回到眼前,写小荷蓬勃的生命力,并盼雨声一直响下去。

(1分)表达了作者心系农民和农村的宽厚博大真情,也表达了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1分)

(共7分。

写作手法1分,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赏析4分,具体采分点见答案标注;语言表达2分)

(二)(共8分)

18.答案示例:

如果颠倒两者位置,其一,就不符合先说明建筑共性,再说明绿色建筑特性的顺序;其二,就使绿色建筑“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特性与后文对其解说脱节。

(共2分。

每个理由1分)

19.答案示例:

材料一:

体现了发展绿色建筑要注意因地制宜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因素和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的理念。

建筑物窗户大小设计注意采光要求,门窗采用透明玻璃,体现了利用太阳能资源的理念;门窗采用断热彩钢、注意气密性、抗风沙性等,体现了使用节能的建筑材料的理念。

材料二:

体现了发展绿色建筑,注重地域特征,尊重民族习俗的理念。

皖南民居用内天井四落水屋面等设计,适应皖南山区多雨潮湿而冬季寒冷的气候特点,体现了地域性。

内部装修雕刻精妙,外观褐瓦白墙,充分体现了尊重民族习俗的理念。

(共6分。

每个材料3分:

说明理念1分,分析说明2分)

(三)(共8分)

20.

(1)善的或恶的、美的或丑的、好的或坏的结果。

(2)从低级趣味中得来的欢娱。

(共2分。

每空1分)

21.答案示例:

爱读书是我的乐趣,知识是它带来的果实。

热衷读书需要科学的方法,需要长期的坚持;读书过程中享受充实的生活,沉浸在思考带来的快乐里,知识自然就积淀在头脑之中了。

(共3分。

具体乐趣1分,具体果实1分,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理由1分)

22.答案:

【甲】②【乙】③【丙】①

(共3分。

每空1分)

六、作文(50分)

参照《2011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考试说明》的作文评分标准及试卷评分表中的赋分评阅。

附:

作文评分标准

项目

等级

内容、表达(46分)

说明

书写(4分)

一类卷

(50—43)

要求:

符合题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有2处以下语病。

赋分范围:

46—39分

以42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4分

书写工整,标点正确,错别字2个以下,格式规范。

二类卷

(42—37)

要求:

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具体,中心比较明确;条理比较清楚,结构比较合理;语言比较通顺,有3—4处语病。

赋分范围:

38—33分

以36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3分

书写工整,标点大体正确,错别字3—4个,格式规范。

三类卷

(36—30)

要求:

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具体,中心基本明确;条理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5—6处语病。

赋分范围:

32—26分

以29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2分

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错别字5—7个,格式大体规范。

四类卷

(29—0)

要求:

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顺,有7处以上语病。

赋分范围:

25—0分

以17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1—0分

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标点错误很多,错别字8个以上,格式不规范。

 

说明:

1.字数不足600字,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

2.作文中如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从总得分中扣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