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热点命题角度分析.docx
《高考政治热点命题角度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热点命题角度分析.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政治热点命题角度分析
2006年高考政治热点命题角度分析
一、“十一五”规划
【背景材料】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建议》是中央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的。
建议立足科学发展,着力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明确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提出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反映人民意愿的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经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研究、讨论,修改完善后,做出决定,以建议的形式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升为国家意志,作为我国今后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
《建议》把延续了50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首次变成了“规划”,凸显了政府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更加注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把握和调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
《建议》在征求各民主党派和各界意见后,将交国务院平衡、完善后形成纲要草案,最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正式实施。
【命题角度分析】
1.《建议》的形成是怎样体现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
【解析】
(1)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体现了党的政治领导。
(2)党根据我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体现了科学执政;在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经中共中央委员会审议、研究、讨论后,做出决定,形成“十一五”规划建议,体现了党民主执政;以建议方式提交全国人大上升为国家意志,体现了党依法执政。
2.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为何要由党来提出?
【解析】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实行政治领导。
3.《建议》“计划”变“规划”,一字之差,但延续了50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首次变成“规划”,却是耐人寻味的变化。
请从经济常识的角度谈谈,《建议》由“计划”变“规划”,这一字之差意味着什么?
【解析】这“一字之差”,传递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信号。
(1)信号一:
“计划”让位于“规划”,凸显政府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
(2)信号二:
过多过细的量化指标将被淡化,政府更加注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把握和调控
(3)信号三:
克服“越位”和“缺位”,政府职能转变迈出新步伐
4.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之前,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政治常识道理?
【解析】
(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审议通过《建议》,体现了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
(2)《建议》是在征求多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体现了我国政治活动中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3)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背景材料】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土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2006年2月21日,新华社21日受权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这份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显示,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年将迈出有力的一步。
这是2004年以来中国连续第三个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显示了中国领导人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
【命题角度分析】
1.设置数据与图表,归纳“十五”期间我国“三农”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解析】“十五”期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但城乡差距较大;2004后由于国家一系列支农、帮农政策的实施,我国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种植面积和产量止降转升,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增加,但与城镇居民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并且差距仍在扩大。
农业基础薄弱、农民生活水平低、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相对落后,具体表现为:
农业科技贡献率低、农业产业化不足;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农村社会保障基础差。
2.要求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和目标,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析】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土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
(1)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发展农村经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2)国家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农业的支持、帮扶力度,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探索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和医疗制度改革,全面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3)坚持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业发展道路。
坚持科教兴农,普及农业科技,提高农民素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4)加强民主管理,加强村民自治建设,推动农村的政治文明建设。
3.运用国家职能的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性。
【解析】
(1)政府是履行国家职能、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国家机关。
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是政府的重要职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政府履行经济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具体体现。
(2)政府的经济职能就是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目前,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落后,这些客观现实也要求政府充分履行经济职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政府具有为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职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协调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4.近几年,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发展奶牛养殖业,提出搞奶牛大县(市)的目标,当地许多农户响应政府号召,不惜借债引进每头上万元的奶牛,奶牛养殖量急剧增加。
由于鲜奶供应量增加,一些地方的鲜奶市场达到了饱和状态。
一些奶牛散养户的鲜奶遭到乳品公司的限收或拒收。
奶农们只好把牛奶送给附近村民喂家畜或者干脆倒掉。
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价值规律在奶牛养殖业发展过程中是如何起作用的?
(2)奶农倒奶与乳品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密切相关。
于是,有些奶农就抱怨“都是竞争惹的祸”。
请用经济常识分析这种观点。
(3)请你结合政治常识谈谈在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方面,政府应该如何做。
【解析】
(1)①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②当鲜奶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养殖奶牛有利可图,刺激了奶牛养殖业快速发展;当奶源市场趋于饱和,则奶价下跌,养奶牛获利减少甚至亏本,于是出现了倒奶现象。
③价值规律起到了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
(2)①上述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全面。
盲目的竞争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给生产经营带来一定的损失。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竞争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②市场经济具有法制性,国家可以通过各种宏观调控手段保护正当竞争,防止盲目竞争和不正当竞争。
(3)①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不应过多地干预本应由市场调节的产业发展,要多做有益的引导、协调和服务。
②各级政府要端正政绩观,要认真研究市场,把握经济规律,按市场规律办事。
③国家具有经济职能。
各级政府应加强经济调节,及时发布市场信息,引导农民和企业按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和经营,减少盲目性。
④国家具有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各级政府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条件。
⑤各级政府应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5.运用唯物辩证法整体与部分的观点分析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解析】
(1)办事情要从整体出发,寻求最优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这五个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他不仅要求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还要求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从整体出发,做到统筹全局,选择解决整体的最佳方案。
(2)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有搞好每个局部,搞好局部和局部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6.表一:
A市“十五”期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情况
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预计)
城镇居民8.7%10.3%11.4%11.7%11%
农村居民4.2%4.1%4.3%8.8%8.5%
表二:
对A市农村部分情况调查数据统计公布
进城务工人员中高中学历以上
参加各类社会保险
收看央视农村频道
农产品加工率
懂得用法律维护自己权利
明白绿色食品和白色垃圾之意
占总人口的比重30%10%5.5%3%10%20%
材料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
这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
(1)表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2)表二反映了A市农民哪些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3)结合表一、表二和材料,运用经济常识知识谈一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解析】
(1)表一说明“十五”期间A市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
但从2001年至2003年城乡收入差距在逐步扩大,2004年、2005年,由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帮农的政策,农民收入显著提高。
(2)从表二可以看出,A市农民科技意识、参加社会保险意识、产业化经营意识、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3)结合表一、表二和材料,A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做到如下几点:
①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尤其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帮扶力度,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②普及农业科技,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
③加强农村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④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7.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国家的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中有一点就是要提高农村的文化消费水平,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提高农村的文化消费水平?
【解析】①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提供文化产品,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从根本上促进和提高农村文化消费水平
②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促进和提高农村文化消费水平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③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在物质消费水平提高的基础上,提高文化消费水平,做到二者协调发展;④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免费等政策,为促进和提高农村的文化消费水平提供政策扶持。
8.
(1)从政治学角度说明中国共产党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理由。
(2)设置材料,要求分析说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政府应该怎么做?
【解析】
(1)①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和领导核心地位要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解决“三农”问题是党在当前的一个工作重点。
②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其必然要促进农业发展,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
③大力扶持农业,符合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也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2)①履行经济职能,统筹规划,制定扶持政策,搞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②履行文化职能,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③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④履行政治职能,尊重农民意愿,建立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9.设置2005年我国粮食丰收、农民增收的具体数据或材料,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说明2005年我国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原因。
【解析】
(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2)国家增加了对农业的资金投入,从而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物质保证。
(3)国家利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实行宏观调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10.运用经济常识知识分析如何实现“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富裕”?
【解析】
(1)继续稳定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坚持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坚持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等。
(2)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大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和支持力度,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投入。
(3)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知识素质和生产技能,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适度规模经济,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4)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业方针。
11.材料一:
河北省某村原来地处王屋山上,交通不便,几代人靠天吃饭,生活艰苦。
随着黄河小浪底水库的建设,该村整体搬迁到某市郊区,开始大家很不适应。
随着政府投入的增加,他们学会养牛,开办了养牛场;学会花卉种植,种植玫瑰花,生活富裕了。
这使他们认识到:
不能事事依靠政府。
于是他们开始走出乡村,到城里打工,搞运输,合资办厂等。
致富的路宽了,钱袋子鼓了,村里的业余生活也丰富起来,村委会的选举也受到农民的关注,许多农民开始在会上谈自己的治村方略。
材料二:
某市以大型乳制品企业为龙头,上连广大农村,下接消费市场,形成了长长的产业链,使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和农民都能受益。
他们利用秸秆喂牛-产出牛奶-牛粪发酵-出沼气-渣施肥-催玉米-玉米收割-生秸秆。
该市利用“循环经济”一年“赚”了27亿元。
结合材料回答:
(1)材料一中河北省某村的变化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哪些具体目标和要求。
(2)结合经济常识和材料二说明农业发展的出路在哪里。
(3)从唯物论的角度分析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解析】
(1)办了养牛场,种植玫瑰花,合资办厂等,致富的路宽了,钱袋子鼓了,体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村里的业余生活也丰富起来,村委会的选举也受到农民的关注,许多农民开始在会上畅谈自己的治村方略,体现乡风文明、管理民主。
(2)依靠科学技术,走优质、高产、高效、以产业为龙头的发展道路。
实现工业反哺农业。
(3)各地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制定科学规划,注重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
12.运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全面取消农业税的材料,分析说明全面取消农业税对解决“三农”问题有何现实意义。
【解析】全面取消农业税是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
全面取消农业税,有利于喊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背景材料】
“十一五规划”指出,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就要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稳妥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互利互惠和共同发展。
据此回答
【命题角度分析】
1.运用哲学知识,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解析】
(1)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所以我们利用自然、
改造自然时,要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预见性和科学性;
(2)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须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规律具有客观性,蔑视或违背规律,必遭自然惩罚;(3)人们利用自然必须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为前提,这是我们有意识地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4)我们在利用资源,开发自然时必须养成节约资源,保护自然的意识,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运用唯物论知识,简要回答国务院办公厅为什么要发出《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
【解析】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这要求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从现代化建设的国情出发。
《通知》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的概括。
(2)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知》对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起积极作用。
3.请从经济学角度,对怎样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出建议。
【解析】
(1)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2)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用信息化推进工业化。
(3)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通过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实现集约经营、内涵发展。
4.运用经济常识,说明企业如何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
【解析】
(1)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企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大力发展节约型的循环经济增长模式,采用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3)采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真正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4)全面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5.2005年6月20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
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缓解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须要求,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
请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建设节约社会的必要性。
【解析】
(1)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资源供给不足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
(2)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特征。
建设节约型
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3)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依靠科技进步。
建设节约型
社会,有利于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用先进技术武装企业。
(4)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要求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扎实推进资
源节约活动,有利于缓解资源供应紧张带来的压力,有利于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6.材料一我国有13亿人口,自然资源总量大,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我国人均占有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天然气、煤、铁矿石、铜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42%、25%、16.5%、11%、4.5%、79%、42%、18%。
我国资源利用率低,过量消耗资源,万元GDP耗水量比国际水平高5倍,万元GDP消耗的能源量是美国的3倍,德国的5倍,日本的近6倍。
2003年我国GDP占世界GDP总量不足4%,而这年消耗的煤、石油、电力、钢铁、水泥分别占世界总消耗量的31%、7.4%、13%、27%、40%。
我国过量消耗资源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大气质量符合一级标准城市不足1%;七大江河水系中劣五类水质占40.9%;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7%;荒漠化土地263.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6%。
材料二《建议》提出了我国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七项任务,其中第四项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共享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环境,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1)用唯物论有关知识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说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哲学根据。
(3)分析说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
【解析】
(1)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根据客观实际来制定方针政策。
②材料一中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水平低,资源相
对不足,资源利用效率低。
过量消耗和浪费资源,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的客观实际决定材料二中我党作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
(2)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环境。
建设这一社会是自然的客观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规律的客观性,要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原理的体现和要求。
②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目前我国的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受。
建设这一社会。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三者相协调。
这是事物联系普遍性的体现和要求。
③矛盾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不同方法解决不同质的矛盾。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必须解决这一矛盾。
建设这一社会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和根本出路。
(3)①能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持续发展、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加快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推进我国出口贸易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②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③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6.据统计,我国石油、天然气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分别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去年我国消耗的原油约34%依靠进口;同时,GDP每新增一元钱所消耗的资源是日本的13倍;此外,我国资源循环利用率也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例如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50%以上。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2运用哲学常识有关知识,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解析】
(1)反映我国资源储量相对不足,资源利用率、资源循环利用率均较低,这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2)①承认自然的客观性,这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关系的前提,既要看到GDP增长的重要意义,又不能惟GDP,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得GDP的增长;既要开发和利用资源,又要合理开发和节约资源,坚持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重视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②尊重客观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合理开采和利用资源。
③我国资源利用率、资源循环利用率均较低,应坚持发展、创新的观点,运用新技术,开发新资源,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从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化,变废为宝,提高资源的再利用率。
④我国资源储量相对不足,应坚持内外因相结合,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7.《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