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36015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docx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docx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

(满分130分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25分)

1.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6分)

在苏州人类从遥远的远古时代匆匆而来,一路迎接与拥抱目不xiá()接的风景,这便是一个美的历程。

在那些月明星xī()、蝉鸣枝头的夏夜,午夜梦回时,你的脑海中可曾A(涌现/浮现)历史的瞬间?

那人面鱼纹的彩陶盆,古色斑lán()的青铜器,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说不尽的宋元山水画,还有著名的诗人作家……时代精神与文化B(沉积/积累)下来,它孜孜不juàn()地感染着人们,常使人一唱三叹,流连不已。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①目不xiá()接②月明星xī()

③古色斑lán()④孜孜不juàn()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2.默写。

(10分)①日月之行,;星汉灿烂,。

(曹操《》)

②,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③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④正是江南好风景,。

(《江南逢李龟年》)

⑤,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⑥不知何处吹芦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⑦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名著阅读。

(6分)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

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

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

”他慢慢地说。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

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

去罢。

”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

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

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1)以上文字选自名著《》里的《》。

(2分)

(2)“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与前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文中找出这句话,并说明作者为何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4分)

原文:

原因:

4.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用排比句概括苏州的美。

(3分)

苏州的美是古典的。

哪怕是一木一石,它也是那么优雅,那么庄严。

它一会儿叫你想起我们伟大的历史,一会儿叫你温习许多美丽的传说。

含蓄也是苏州的美。

要是不下一番搜寻的功夫,你就别想领略它。

苏州人从来不喜欢在你面前夸口。

他只是带着恬淡的笑容,引你走到那儿,直到你在他面前发出大声的惊叹。

苏州的美还呈现出它的多样性。

在苏州,你喜欢古朴,请到沧浪亭;你爱好清幽,就去拙政园;你喜欢疏朗,不妨到怡园;你倾向于深邃,这儿有狮子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45分)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5—6题。

(7分)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一、二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4分)

___

6.“小荷”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现多用来指什么?

(3分)

___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7~10题。

(14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乙】王含作庐江郡,贪浊狼藉①。

王敦护其兄,故于众坐②称:

“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

”时何充为敦主薄③,在坐,正色曰:

“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

”敦默然。

旁人为之反侧④,充晏然神意自若。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注释】①狼藉:

散乱不整饬的样子。

此指行为不检点,名声极坏。

②众坐:

大庭广众。

③主薄:

古代官名。

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

④反侧:

不安。

7.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4分)

(1)相委而去

(2)元方入门不顾

(3)王敦护其兄(4)时何充为敦主簿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待君久不至,已去。

(2)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

9.乙文画线句“庐江人士咸称之”中哪个词要重读?

说说你的判断,并简要陈述理由。

(2分)

10.甲文中的元方与乙文中的何充在性格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乙文中哪个细节最能体现何充的这种性格?

(4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3题。

(8分)

沙海中的“隐形森林”

①沙漠常常给人以“死亡之海”“生命禁区”的印象,然而真正置身其中,你会发现沙漠中植物的生存环境绝非单一,十分复杂,奇异、多样的沙漠植物颠覆了我们对生命极限的认识。

  ②严酷的沙漠也有其温柔的一刻。

早春时分,温和的阳光普照大地,冬天的积雪逐渐融化,恰到好处的春雨也送来了及时的湿润。

此刻,灌木、乔木尚未萌动,而一类依靠春季冰雪融水和降雨又不能忍耐夏日高温、干旱的特殊草本植物类群,就充分利用这一时机进行有效光合积累,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迅速完成发芽、出苗、开花、结果的生命全过程,在沙海中燃尽了灿烂夺目的生命之火,然后将自己以种子或休眠芽的形式继续隐藏在沙层,期待下一个春季。

  ③这类特殊的草本植物类群,被称作短命植物,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北部,尤其是准噶尔盆地,具有生长发育快繁殖力强的特点,在准噶尔荒漠植物群落的形成与演替、涵养水土、防沙固沙及减少沙尘暴危害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短命植物株高不超过30厘米,但凭借其鲜艳的花奇异的果,最早宣告了沙漠春天的到来,成为沙海中惊鸿一瞥的“隐形森林”。

  ④短命植物被认为是研究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理想材料。

气温升高和降水格局变化,将导致荒漠植物地上-地下生态过程、种间互作、水分和养分循环等地表过程发生重大改变,同时引起荒漠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的形态特征、生理生态过程和遗传结构乃至群落结构的多度、盖度、丰富度发生变化,或引起部分物种濒临灭绝,从而影响并决定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⑤作为中国短命植物的大本营,新疆准噶尔盆地现有短命植物将近200种。

有专家预测,随着新疆干旱区降水量的明显增加,准噶尔盆地的短命植物物种数和重要值将逐渐增大。

对荒漠生态系统中短命植物如何响应气温、降水变化的全面了解将是揭示气候与环境变化下影响荒漠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机制的关键。

11.仔细阅读第③段,说说短命植物有哪些特点。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从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角度说说第②段加点的词“湿润”的表达效果。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沙漠中植物的生存环境绝非单一,十分复杂,分部着多样的沙漠植物。

B.短命植物具有涵养水土、防沙固沙的作用,我国的短命植物大多分布在准噶尔盆地,这也是该地区没有沙尘暴的主要原因。

C.在研究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方面短命植物是非常理想的材料。

D.新疆准噶尔盆地作为中国短命植物的大本营,短命植物的数量有增加的趋势。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8题。

(16分)

弱种子也要发芽

刘克升

①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

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②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

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

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

③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

④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

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

“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

⑤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农民很奇怪。

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

“不可以!

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

⑥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

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

“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

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

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

……所以,我希望你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

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

⑦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

“这钱我不能收!

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

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因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

⑧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

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

⑨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

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

⑩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

等他们一离开,农民马上收拾家什,急匆匆向家里赶去。

农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

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门。

⑪“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

”作为一名种地的老把势,这个道理,他懂!

⑫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

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

14.用简洁的语言在横线上写出主要故事情节。

(2分)

A议种瘪种——B      ——C     ——D给儿新生

15.第⑥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有什么表达作用?

(4分)

16.文中的农民是怎样的一个父亲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3分)

17.你觉得文章标题“弱种子也要发芽”有几层含义?

(3分)

18.你认为是谁给了农民儿子第二次生命,是陌生的城里人,还是作为父亲的农民?

请说明理由。

(4分)

第三部分(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著名作家郁达夫说: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一滴水可以反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个瞬间可以留下永恒的记忆。

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

请以“难忘的瞬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字数600字以上;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参考答案

1.

(1)①暇②稀③斓④倦

(2)A.浮现B.沉积

2.略

3.

(1)《朝花夕拾》《五猖会》

(2)原文: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

原因:

开始我特别希望去看赛会,看到大家收拾东西准备踏上看戏的航船,我很高兴,但被父亲逼背诵《鉴略》造成的压抑使我对看赛会的热情顿时消失,所以“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

4.示例:

苏州的美是古典的,苏州的美是含蓄的,苏州的美是多样的。

5.一、二两句用了拟人的手法,分别写出了泉眼是因为珍惜涓涓细流,生怕动作大了把水滴溅出才轻轻地流淌;树阴更是喜爱泼洒在水面上斑驳陆离的阳光,展示了初夏的明媚风光。

6.最后两句现在常用来说明才华刚刚展露出来就得到赏识。

(答比喻新生事物一出现就为目光敏锐者所发现或新人初露锋芒等皆可)

7.

(1)舍弃

(2)回头看(3)袒护,庇护(4)当时

8.(l)(家父)等您好久,您没来,(他)已经走了。

(2)(我)何充是庐江人,所听到的跟您说的不一样。

9.咸。

“咸”是“部”的意思,说庐江人全都称赞他,强调王含的口碑好。

10.相似之处是“方正”(品性正直)。

王敦夸赞王含时,何充虽然是王敦的下届,却敢于当

面指出事实并非如此。

/旁边的人都很为何充感到紧张不安,何充自己却神情自若。

11.仅分布于新疆北部,尤其是准噶尔盆地;生长发育快繁殖力强;株高不超过30厘米;花鲜艳果奇异。

(说出三点即可)

12.准确地说明了早春时分沙漠获得的雨水之少,短命植物能利用生长的时间也只有“温柔的一刻”。

13.B短命植物只能起到减少沙尘暴的作用。

14.挑种种地 种下瘪种(言之有理即可)

15.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生动形象写出城里人为了照顾儿子自尊心的用心良苦;详细交代了故事背景,推动下文情节发展,照应文题中的“瘪种”。

16.农民是一个宽厚友善、老实淳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的父亲形象。

(需结合文章内容答题)

17.现实中播种的干瘪种子只要播种下去,也同样会发芽生长;用“弱种子”喻指存在某种缺陷的生命,文题告诉读者即使有缺陷的生命也有成长的权利,不能被剥夺;也喻劝人们要呵护“弱种子”,使其发芽、开花、结果。

18.①农民,农民花去所有积蓄为他安排最好的假肢,让他发芽、开花、结果,给了他成长的力量。

②城里人,因为是他们促使农民改变了想法,才让他有了发芽、开花、结果的希望。

(言之有理即可)

19.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酝酿(liáng)黄晕(yùn)发髻(jì)碣石(jié)

B.棱镜(líng)粗犷(guǎng)嘹亮(liáo)贮蓄(zhù)

C.卖弄(lòng)池畦(qí)莅临(lì)草垛(duǒ)

D.花苞(bāo)竦峙(sǒng)窠巢(cháo)静谧(mì)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嘹亮贮蓄粗犷着落B.健壮草垛淅沥蓑衣

C.棱镜澄清莅临响晴D.吝啬箫瑟竦峙睫毛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拾起一片落叶,细数的纹理,那都是命运的手相,在它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而别有的仪式。

A.精细秘密短暂深意B.精心神秘漫长深意

C.精致神秘短暂深意D.精致秘密漫长情意

4.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朱自清写的《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颂春三部分内容,全文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

B.《观沧海》是东汉末年曹操写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

C.《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是著名作家老舍。

D.《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是唐诗;马致远的《秋思》属于宋词。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胶片行业面临被新技术颠覆的时期,富士胶卷经历了最艰难的裁人,进而开始了新业务的探索。

B.北京大学写给2017年自主招生初审未通过考生的一封信,让无数人感到了一所大学的精神和情怀。

C.不可否认,武侠小说、功夫影片为推广、宣传武术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把传统武术推到了神乎其神的境地。

D.政府加大对道路建设的投资力度,2017年初,双岭高架路建成通车,大大减轻了东西方向的交通问题。

二、(20分)

6.诗文默写。

(9分)

(1),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2),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3)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6)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次北固山下》“,

”两句蕴含深刻哲理的诗却使他留名青史。

(7)树叶子却绿的发亮,。

(朱自清《春》)

(8)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7.综合性实践活动(6分)

春,是四季之首,经过一个冬天的桎梏,我们迎来了春,更体悟到了春的美好。

为此,你所在的班级召开了以走进春天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加入其中,一起来感受春天独特的魅力吧。

活动一——古诗·春天

春天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文人墨客留下了众多美文妙句,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写春的古诗句。

 

活动二——励志·春天

面对这大好春光,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对自己说几句鼓励的话吧,让自己的人生有目标,让这个春天更加美丽生动。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5分)

四、阅读下列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

阮郎归  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

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沈烟。

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

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

琼珠碎却圆。

8.词的上片采用    手法,突出了环境      的特点。

(2分)

9.试分析下片最后两句中“弄”和“碎”两字的妙处。

(2分)

        

 

五、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12分)

王子猷雪夜访戴

王子猷①居山阴,夜大雪,眠觉②,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

因起仿徨,咏左思③《招隐诗》,忽忆戴安道。

时戴在剡④,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王曰:

“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选自语文主题学习七上第三本《四季如歌》)

【注释】①子猷:

王徽之字。

王徽之(387-386年),字子猷,东晋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为王羲之第五子。

山阴:

地名,今浙江绍兴市。

②眠觉:

睡醒了。

③左思:

字太冲,西晋文学家。

所作《招隐诗》旨在歌咏隐士清高的生活。

戴安道:

即戴逵,安道是他的字。

谯国(今安徽省北部)人。

学问广博,隐居不仕。

④剡(shàn):

指剡县,古县名,治所在今浙江嵊(shèng)县。

10.解释加点的词语。

(6分)

(1)王子猷居山阴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望皎然皎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造门不前而返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故:

(1)人问其故

(2)温故而知新

B.之:

(1)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2)友人惭,下车引之

C.而:

(1)兴尽而返

(2)曲肱而枕之

D.方:

(1)经宿方至

(2)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2分)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13.从本文可看出王子猷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

 

六、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16分)

季节十二帖(节选)

林清玄

二月立春

春气始至,立春是在四日的七时一分。

“日光开始温柔照耀的时候,请告诉我,"地上的青虫对荷叶上的绿蛙说。

 

“我忙得很呢!

我还要告诉茄子、白芋、西瓜、壅菜、肉豆、荇菜,它们发芽的时间到了。

"蛙说。

“那么谁来告诉我春天到来了呢?

"青虫说。

 

“你可以静听远方的雷声或者仕女们踏青的脚步声呀!

"蛙说。

 

青虫遂伏耳静听,先听见的竟是抽芽的青草血液流动的声音。

 

六月芒种

“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曰芒种。

” 

坐火车飞过田野,偶尔会见到农夫正在田中插秧,点点的嫩绿在风中显得特别温柔,甚至让人忘记了那每一株都有一串汗水。

 

芒种,是多么美的名字,稻子的背负是芒种,麦穗的承担是芒种,高梁的波浪是芒种,天人菊在野风中盛放是芒种……有时候感觉到那一丝丝落下的阳光,也是芒种。

 

六月的明亮里,我们能感受到四处流动的光芒。

芒种,是为光芒植根。

在某些特别的时候,我呼唤着你的名字,就仿佛把光芒种植。

 

七月小暑

院里的玫瑰花,从去年落了以后就没有再开,叶子倒仍然十分青翠,枝干也非常刚强。

只是在落雨的黄昏,窗子结满雾气,从雾里看出去,就见到了去年那个孤寂的自己。

 

这一次从海岸回来,意外看到玫瑰花结成的苞,惊喜地感觉自己又寻回了年轻时那温婉的心情,这小小的花,小小的暑气,使我感觉到真实的自我。

泡一杯碧萝春,看玫瑰花在暑气里挣扎开放,突然听见从遥远海边传过来的涛声,一波又一波清洗着我心灵的岬角。

九月白露

“阴气渐重,凝而为露,故名白露。

” 

几棵苍郁的树,被云雾和时间洗过,流露出一种沧桑的神色。

我站在这山最高的地方向下望,云一波波地从脚下流过,鸟声从背后传来,我好像也懂了站在这里的树的心情——站在最高的地方可以望远,但也要承担高的冷,还有那第一波来的白露。

 

候鸟大概很快就要从这里飞过,到南方的海边去了吧?

 

这时站在云雾封弥的山上,我闭上眼睛,就像看见南方那明媚的海岸。

十一月立冬

“冬者,终也。

立冬之时,万物终成,故名立冬。

” 

如果要认识青春,就要先知道青春有终结的时候。

为花的开放而欢喜,为花的凋落而感伤。

这样,我们永远不能认识流过的时间是一种自然的呈现。

 

在园子里紫丁香花开的时候,让我们喝春天的乌龙吧!

在群花散尽,木棉独自开放的冬日,让我们烘着暖炉,听维伐尔第,喝咖啡吧!

冬天多么美,那枝头最后落下的一朵木棉,是绝美的!

 

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描绘夏秋两季的自然风光图。

(4分)

 

15.结合语境,理解文中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

泡一杯碧萝春,看玫瑰花在暑气里挣扎开放,突然听见从遥远海边传过来的涛声,一波又一波清洗着我心灵的岬角。

 

16.“冬天多么美,那枝头最后落下的一朵木棉,是绝美的!

 ”请发挥你的想象,写出最后一朵木棉落下的心情。

(4分)

 

17.请选择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写下来并作赏析。

(4分)

 

七、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3分)

文瀛湖的雪

侯建臣

  天一寒,文瀛湖也冷了。

  打了一个哆嗦,或者打了一连串哆嗦。

  是谁看到了,不忍心让湖受冷挨冻的样子,就扯来一张大被子,一张好大好大的被子。

  谁见过那么大的被子呢?

  从某个晚上开始的。

一只大手拉着被角,从某一个地方开始,一直拉,一直拉。

到第二天早晨,就全盖上了。

  看到文瀛湖的时候,她已经盖上一张白色的被子了。

  好大好大的一张被子,肯定是下了很大辛苦的。

  密密的针脚,匀匀的厚度。

那白生生的被面崭新崭新,漫无边际地铺开,暖暖地盖在湖的上面了。

  湖呢,也不露出脸来,也不露出脚来,只钻在被子的下面,蜷着身子,或者伸展了四肢,正做着一个雪白雪白的梦呢。

能够安安静静地做一个梦,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对于累了一年的湖来说,安安静静地做一个白色的梦,没准梦里会装着好多好多童话呢。

  早春的时候,来过两次。

是来看天鹅的。

  人都说:

文瀛湖的水蓝了,北飞的天鹅到了。

  于是一片蓝就漾在心里,于是有一只两只三只四只……天鹅,在一大片蓝里悠悠地悠悠地翻飞在飘忽的记忆里。

于是,那经历了一个冬天的心就迫不及待了。

  第一次是傍晚,从南边的树林走近,然后走进。

  那时,世间的绿还没有通透,只是在试探。

只是想扯开了帘子的一个角,看看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