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作文之二详例的运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35543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片段作文之二详例的运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片段作文之二详例的运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片段作文之二详例的运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片段作文之二详例的运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片段作文之二详例的运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片段作文之二详例的运用.docx

《片段作文之二详例的运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片段作文之二详例的运用.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片段作文之二详例的运用.docx

片段作文之二详例的运用

详例的运用

编写:

邓志平审核:

高海燕

【训练目的】

1.明确详例的概念和运用误区。

2.分别掌握好选例、叙例和议例三个环节。

【范例引路】

例1:

在曲径中转身,也许能创造奇迹(分论点)。

当你在曲径中跌跌撞撞,头破血流甚至奄奄一息的时候,不要放弃,只要稍事休息,来个华丽的转身,即可东山再起(道理分析)。

拿破仑在被反法同盟军打败后,被流放在大西洋的一个孤岛上,但他并没有因此而绝望,他重返法国,建立“百日王朝”,创造了一个神话,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迹(事例)。

尽管滑铁卢之战他再次失败了,但他的这次转身却在历史上写下了厚重的一笔。

所以,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不要放弃,即使山重水复,只要你肯转身,相信前面定会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例后评论)。

(以“转身”为话题的作文片段)

例2:

知识就是力量(观点句),它首先是一种难以量化的、伟大的精神智慧,当然更可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巨大的物质力量(阐释句)。

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可以坐知天下之事(材料句)。

凭什么?

知识以及知识带来的预见性(分析句)。

史蒂芬·霍金,被卢伽雷氏症禁锢在轮椅上20多年,全身能“活动”的,除了眼睛,只剩下一根食指,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享有国际声誉的伟人、超人(材料句)。

靠什么?

知识——关于宇宙奥秘:

天体物理、时空本质的最新知识,最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智慧(分析句)。

可见,知识能够改变世界,知识能够决定命运,知识能够给人自由,知识就是力量。

(结论句)。

我们发现,证明语段论点时,上面两个例子在举例论证时仅用了一个事例,而且较详细,这种例证法我们称之为“详例”。

所谓详例,即用典型的具体的事例作论据来证明语段论点,叙例文字较多,即通常所说的“摆事实”“例证法”。

运用详例的“汉堡包”语段一般要有一般包含五个要点①观点句。

②阐释句。

③材料句。

④分析句⑤结论句(推论句)

【知识钩玄】

一、如何选例

所谓选例,就是选择能证明论点的新鲜而又典型的事例。

选例看似简单,但最易出问题,我们看以下病例:

例3:

欧洲有位化学家,在一次实验中,发现一种新物质,可是他没有把这种新物质提炼出来,就放弃了这个实验。

后来另一位化学家也做了这样的实验,由于他坚持不懈,另一种新元素终于被他发现了。

(存在问题)

例4:

法国的托尔斯泰为写《战争与和平》深入采访,光笔记就写了40万字,最后终于用60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部巨著。

(存在问题)

例5:

做事必须要有恒心。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诗坛上颇负盛名,但他从不满足,从不松懈,经常深入民间把自己的新诗念给村妇老农们听,问他们听懂听不懂,虚心征求他们的意见,并加以修改。

所以他的诗通俗易懂,深受广大人民喜爱。

(存在问题)

例6:

“有志者事竟成”的例子实在不胜枚举。

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年轻时遵父命写史书,遍访天下古迹,花费二十年进行资料搜寻蓄备。

正当他潜心著书时,一场灾难降临了他的头上。

因为他为李陵辩护而惹怒了汉武帝,被捕下狱,遭受宫刑。

这一打击使他痛不欲生,几欲绝命于世。

正是著写史书的大志支撑着他,使他忍辱苟活,终于完成了历史巨著《史记》。

(存在问题)

■小结:

由于详例这种方法是以个别事实作为前提证明一个观点的,因此,选例要有较强的说服力,列举的事实必须注意应该准确真实、新颖、典型,而那些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论据不适宜用这种方法。

二、如何叙例

所谓叙例,叙例就是简练、概括地叙述事例,以能反映主要内容、性质或特色的转述事实论据过程。

叙例虽不排除生动形象,但更要求简练概括。

1.如何准确精当地叙例

例7:

回想在我的生活周围也有不少意气用事的人,往往走上一条不归路。

记得那是一个下午,由于学校的一次模拟考试成绩出来了,班上有几个不及格,而他也名列其中。

由于看到自己的成绩很不理想,便觉得自己高考肯定考不上好的学校了,一气之下,一个人晚上跑到外面喝闷酒,最后喝醉了。

可是他并没想到自己喝了这么多,结果一到结账时身上没有那么多钱,并准备跑单,可是没走几步就被逮住了。

由于当时喝多了,他在神志不清的情况下和对方吵了起来,最后变成了打斗,对方一二十个人围着他一个人打,结果他当场被打死。

当他家里人知道了这件事情后,妈妈当场昏了过去,全家老小更是哭作一团。

这可是个血的教训啊!

(某考生作文《谈意气》)

■存在问题:

■修改示例:

这样激于意气而酿成悲剧的例子在我们身边屡有发生。

曾有一个同学,因一次成绩不理想而觉前途无望,一气之下喝酒打架,结果在无谓的打斗中丧了性命。

向前的路不止一条,他却不能冷静的认识自我。

偏执、意气掩盖了理智之光,令人叹惋。

例8:

(观点:

平凡之中见伟大。

)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是世界第一高峰,攀登它,难度可想而知。

然而潘多等登山队员,不畏恶劣的环境,艰苦跋涉,战胜了重重困难,最终登顶,将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在了世界最高峰,将灿烂的微笑留在了世界最高蜂。

在这过程中,有不少队员中途止步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然而正是这些平凡人为不平凡的业绩奠定了基石。

他们是幕后英雄。

平凡之中彰显伟大。

■存在问题:

■修改示例:

当潘多等登山队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时,我们看到了成功者的喜悦与自豪。

当人们盛赞这些成功者为英雄时,还有多少人能想起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而没能登顶的普通队员?

他们有的中途止步,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然而正是他们的尝试与失败为整个团队换取了难得的经验,为不平凡的业绩奠定了基石,这是藏在幕后的伟大。

■小结:

叙例的诀窍在于“概括”“照应”,叙述时要对所选事件抽丝剥茧,对其不同侧面遴选甄别,选出最符合文章观点的侧面加以概括,并在叙述中恰当回扣作文标题、中心话题。

2.如何形象生动的叙例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

“说理文如果要写好,也要动一点情感,用一点形象思维。

”在议论文中适当的运用描写这种文学笔法去叙述事例,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单一为灵动。

例9:

用“秦始皇焚书坑儒”这一事例去论证“钳制文化之祸”,就可有以下三种叙例风格:

文段l: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为了愚弄百姓的思想,巩固自已的统治,以残暴的手段焚书坑儒,钳制文化的发展。

令他始料未及的是天下并没有就此向前发展,传递二世三世而至万世,相反地,对文化的禁锢反而激起了人民更激烈的反抗,秦王朝很快被淹没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之中了。

(■)

文段2:

想那秦始皇一声令下,成摞成摞的诸子典籍便付之一炬,浓烟拌着几百儒生的哀号,飘在历史的天空,经久不息。

如此视文化为水火为寇仇,怎能不落得个“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的下场?

钳制文化就是自断国家的命脉。

(■)

文段3:

始皇曾在无数凄清的目光中,让诸子百家在火光里彻底消亡,让天下儒生长眠于漠漠黄土。

天下士子不屈的灵魂随着思想的湮没垂垂老去,可叹的是,一个盛世的浮华,竟也在这一瞬间灰飞烟灭。

(■)

■方法小结:

叙例的生动形象在于通过联想和想象,还原生活、历史,寻找事件中有代表性或者有象征意味的人、事、物,替代对事件的抽象概述。

三、如何议例

所谓议例,就是对事例进行分析议论,以阐明事例与论点之间的联系,使事例与论点相扣,达到水乳交融。

1、议例要注意扣题点评

例10:

观点:

双赢

文段l:

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船队超过二百艘,宝船载送量达到一千多吨,总人数两万多人。

他五次驻节马六甲,为别国送去东方的特产,又从别国带回奇珍异宝。

他送去的是一个古老的东方国度的文化,为增进两国人民之问的友谊和促进互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郑和下西洋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人类史上一个非常辉煌、了不起的事件,体现了中华民族开放进取、和平友好、交流合作、经略海洋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文段2:

航海家郑和率领着明朝的船队一路浩浩荡荡地前行。

他带着天朝上谕,所到之处,送陶瓷,送丝绸,送茶叶。

他送去的是一个古老的东方国度的文化,同时也收获了异域文化,更有礼赞和膜拜。

礼尚往来,这正是古老的东方人特有的“双赢”的智慧。

分析:

论证文字应紧扣“双赢”,指出别国与郑和赢得了什么。

而文段1。

文段2。

■小结:

议论文字不游离中心的诀窍在于“点破”。

即揭示出材料与观点的一致之处。

2、如何把议例推向深化(一般思路)

①正面分析,揭示实质(朝深处想)

②正面分析,揭示意义(朝大处想)

③正面分析,揭示影响(朝远处想)

④反面分析,揭示后果(朝反面想)

【热身训练】

有一个孩子,伸手到一个装满榛果的瓶里去,他尽其所能地抓了一把榛果,当他想把手收回来时,手却被瓶口卡住了。

他既不愿放弃榛果,又不能把手缩回来,不禁伤心地哭了起来。

一个旁边的人对他说:

“你知足些吧!

只拿一半,让你的拳头小一些,那么你的手就可以很容易地拿出来了。

在生活中,有时候只有放弃才能得到,但许多人却不明了二者的辩证关系,一味地想要获得,不想放弃,结果却什么也得不到。

请以“放弃”为话题,写一个350字以内的议论语段,注意详例运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00

200

3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