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学认字.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30984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前学认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提前学认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提前学认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提前学认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提前学认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提前学认字.docx

《提前学认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前学认字.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提前学认字.docx

提前学认字

是的,正如明净所说,早教的“功利性”,其实是源于身边的环境、国情和教育现状等。

而且,现在是信息社会,讲求高效率、快节奏,人们更注重结果,评判价值和事物的好坏主要以结果为导向。

我们都深陷于这样一种高速旋转的模式中停不下来,为了生存或者更好地生存,不由自主地加快节奏、没有时间喘息和思考。

不知不觉中,我们把这样一种思维模式,也带给了孩子。

我们没有时间和心思去耐心等待孩子慢慢长大,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早一点、再早一点,早走路、早认字、早看书、早上学......

 

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

早,未必就好!

不仅不好,过早学习抽象知识还会带来很多弊端。

 

不客气地说,“早”学的最大好处是舒缓了父母焦虑的心,也满足了一些早教机构的盈利目的。

不管是“焦虑型”还是“不焦虑型”的父母,最需要做的是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提供最适合孩子的环境和引导,那样的话,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和大自然的万事万物一样,孩子的成长是有客观规律的,违反成长规律的“促成”,就象用化肥催熟的蔬菜、靠激素长大的鸡鸭一样,尽管眼前我们一时看不到它的弊端,但是从长远来看,是非常不利于孩子发展的。

现在我们都知道,婴儿在学走路之前多爬行,对大脑发育很有好处;让孩子经过充分的自主爬行、他逐渐就能够自发地站立和学会走路。

但是如果逾越了这个阶段,过早地扶着孩子走路或者让孩子坐学步车,当孩子提早体会到行走的乐趣——比爬行看到的视野更大、更容易接触身边的物品、而且比爬行轻松,此时的孩子就不肯爬了,而是更希望让家长帮助他走路。

这其实就错过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时机。

 

在支持孩子提前认字或者学数学等抽象知识的看法中,有一类看法我觉得会“误导”家长。

一些家长认为,我的孩子“自己有兴趣”学认字、所以我教孩子是“因材施教”,不是“拔苗助长”,这样就不会有问题。

我不否认有认知超长的神童存在,但是神童的情况是非常非常个别的、要经过专门机构进行鉴定并给予具体的指导。

可是我们现在的社会中,提前学认字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而且是从一两岁、甚至几个月的孩子开始,一些机构和家长把三岁孩子认几千个字做为培养目标,这就要引起格外的注意了。

 

小孩子天生就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心,看到字就问是什么,这是非常正常的,就象他看到其他事物感到好奇一样,如果不给予特别的关注,孩子会继续用自己的方式去观察和了解身边的万事万物,然后再逐渐由具体的感知上升到抽象思维;这是孩子的学习方式。

但是,如果家长非常热衷于让孩子认字,当孩子认识一个字之后表现出极大的关注,那么孩子就会出现“认字的兴趣”,因为小孩子是靠父母(抚养人)才能生存的,取悦抚养人是孩子的本能。

如果周围的环境都是与认字相关的、比如孩子接触的玩具都是识字卡片、图书,家长还带孩子去上认字兴趣班等等,孩子确实能认识很多字,但是,我们需要反思一下,这样做的意义何在?

真的就能让孩子领先于起跑线吗?

这样做对孩子今后的发展会带来什么样的弊端?

 

一、了解儿童认知发展的普遍规律:

 

儿童心理学发展史上极具影响力的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看成一个充满好奇的、积极能动的探索者,认为儿童在自身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皮亚杰把孩子的认知发展分为4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现代教育的基础,后来又经过大量科学家的长期观察、论证和补充,充分证实了孩子最适宜从6-7岁开始接受学校的正规教育,学习抽象知识。

 

儿童在前运算阶段(2-7岁),开始使用大量心理符号来表征他所遇到的事物和事件。

但是这个符号不是我们说的认字,而是用一个事物代表另外一个事物,比如用积木代表小汽车;这个阶段,语言是最明显的使用符号的做法。

 

2-7岁这个阶段还被分为:

前概念期(2-4岁)和直觉期(4-7岁)。

之所以分为两个阶段,是源于孩子符号思维的发展:

随着孩子的思维发展,由具体的实物、到语言、到图形,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皮亚杰认为,从有很强的好奇心、凡事都要动手操作的婴幼儿,转变为使用符号且有思维能力的学前儿童,是非常了不起的事。

我们做为家长不要人为干预孩子这个发展阶段,肆意让它提前。

 

后来,还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从社会文化观方面补充了皮亚杰早期研究中忽略文化和社会对智力发展的影响。

比如缘于汉语和西方语言的区别,导致中国的孩子从4岁起就显出数数的优势。

但是,维果斯基也认为,在3岁以前,儿童认知并没有表现出文化差异。

他从社会文化的角度也补充证实了皮亚杰的观点:

年幼儿童是积极的探索者,会主动学习和发现新的准则。

 

二、过早学抽象知识带来的弊端:

 

1、从认知的角度:

带给孩子认知混乱

 

近些年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研究认知发展的科学家开始把人脑和电脑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信息加工观点”,也对皮亚杰的认知理论进行了补充。

现代信息加工理论认为:

年幼儿童解决抽象问题比年长儿童速度慢、效率差,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会经常被纠缠在不必要的完全信息的加工过程中,这占用了大部分原本就有限的认知资源,因而干扰了问题的有效解决。

抑制能力随年龄而变化,这对于较大儿童解决认知难题是十分重要的,与大脑皮质的额叶的成熟有关。

年幼儿童不仅无法排除环境中与任务无关的信息,而且无法抑制与任务无关的思维活动。

工作记忆中大量的无关信息会导致“认知混乱”,降低工作记忆的效率,阻碍其他认知策略的成功执行。

所以,违背规律的提早学习,表面上看达到了一定效果,其实却给孩子带来了“认知混乱”,阻碍其他正常认知行为的进行。

 

2、可能导致孩子丧失自我能动性和学习兴趣:

 

发展学家齐格勒(edwardZigler)和埃尔金德(DavidElkind,《提前入学儿童》的作者)认为:

年幼儿童如果没有获得足够的时间使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玩耍和社会化,如果儿童的生活由望子成龙的父母特地安排,那么他们可能丧失自我能动性和学习兴趣。

 

近年来有四项研究证实了埃尔金德的观点(Hart,Burts,etal.,1998;Hyson,Hirsch-Pasek,&Rescorla,1989;Marcon,1999;Stipek等,1995):

对以学业为定向的学前儿童和幼儿园儿童进行3-6年的教育,他们在字母知识和阅读技能这些基本的学习能力方面表现出了优势,但是在幼儿园毕业时他们就丧失了这些优势。

而且,在这种结构性很强的、以学业为定向安排下的学生,比起灵活直接的、以发现学习为基础、以孩子为中心的社会日程安排下的学生来,其创造性较低,对考试紧张度和焦虑程度较高,对其成功的自豪感不强,对未来的成功自信不够;对学校缺乏热情。

因此,专家们得出结论:

在学前时期强调学习是有危险的。

 

3、过早的抽象学习,阻碍孩子认识真实的世界。

 

孩子天生就会对身边的世界充满好奇,他会尽自己的可能去探索和发现周围的事物。

当孩子还没有对真实世界具备足够的观察和体验时,如果过早地进行抽象知识学习,会把孩子的注意力认为地转向对抽象符号的关注,从而丧失很多在真实世界中的体验和思考。

 

我见过一个孩子,2岁就学习了数学和文字。

这个孩子不管在哪里,他的注意力总是停留在数学符号和文字上。

只要手边有书,就不关注其他事物;走在路上,他只看路牌和公共汽车上的数字和站名,在游乐场玩耍,主要精力放在游艺项目的文字说明,几乎不关注也不热衷其他事情。

在这个孩子画的画中,只有数字和形状,没有其他的内容,他的思维已经被抽象的内容束缚住了。

后来,那位妈妈认识到孩子的问题后,每个周末都带他去没有抽象符号和文字的郊外大自然,只为了能让孩子不被文字和数字吸引,更多地去体会真实的事物。

 

如果反过来,让孩子经过对实物的充分体验后,他会自然而然地上升到对符号和抽象思维的理解和认知,而且孩子整体的思维体系,在前几年中已经得到很好的发展,这样孩子能够结合身边的实际去展开学习,是孩子发自内心的需要,兴趣高、效果好。

 

4、过早的抽象学习带来更多负面作用

 

曾经有一位热心的妈妈在我的博客里留言说“快乐学知识与快乐玩沙等不矛盾啊,两方面都重视不更好吗?

为什么要把它们放到对立面呢?

”。

虽然学习知识的过程可以设计得很有趣,但是,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提前学习,除了上面说的,还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三个负面作用:

 

 

1)可能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

 

2)可能影响孩子其他能力的正常发展。

 

3)实际感觉经验不足,可能带来情感方面的问题。

 

 

(详细内容参见我以前的博文:

《过早的“智力开发”,让孩子损失什么》) 

 

三、孩子真正需要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

 

这方面内容我以前在《懒妈观点:

早期教育的三大基本原则》已经写了很多。

要让孩子对身体自信、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对人际交往自信,要为孩子提供他真正需要的环境,早期发展阶段父母必须等待而不是拔苗助张。

 

在这里我还想补充一下游戏对孩子的重要性:

 

让孩子充分在游戏中进行学习——

 

在孩子0-7岁这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和前运算阶段[2-7岁]阶段),游戏是孩子最重要的“工作”和“学习”方式。

真正属于孩子的游戏,能够为孩子带来智力发展、社会发展和培养情商等多方面的好处。

 

比如:

婴儿的感知觉游戏很早就出现了,小宝宝在11-13个月时就会假装吃喝睡觉;到18个月以后会通过游戏模仿简单的社会性活动。

2岁开始,儿童能用一种物体代表另一种物体,比如用一块积木代表一辆小汽车、用洋娃娃假扮宝宝。

幼儿期孩子的游戏更加社会化和复杂化,会把社会性游戏和理解假装游戏两者结合起来,比如“过家家”,就是非常重要的游戏,它能够帮助孩子学习复杂的社会交往。

 

四、关于和小学教育衔接的问题

 

关于一些家长担心不提前学习以后跟不上学校进度的问题,我觉得是这样,不是说孩子上学前一个字都不能学,目前确实有一些学校对入学孩子有认字等要求,但是完全没有必要为此就在孩子3岁以前早早教孩子认字。

孩子的符号敏感期一般在4岁左右到来,每个孩子会有个体差异,但是那种从0岁就给孩子不断灌输抽象符号而导致的“敏感期提前”不算在此列;1、2岁时对文字感兴趣就问,也不必教条地坚决不告诉,其实那个时候孩子看到文字是一种好奇。

 

随着孩子对抽象符号的认知和积累,真正的自主阅读一般从5岁左右开始,此时可以开始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但这是一个过程,不要期待孩子马上就能充分具备自主阅读和学习的能力,学习和阅读的兴趣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此外,孩子学习知识的方式应该是多样的,除了看书,还是要以真实的感受为主,比如参观、自主动手实验和制作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