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docx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2006年)
引言
重症医学是研究危重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对危重病进行预防和治疗的临床学科。
器官功能支持是重症医学临床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
机械通气从仅作为肺脏通气功能的支持治疗开始,经过多年来医学理论的发展及呼吸机技术的进步,已经成为涉及气体交换、呼吸做功、肺损伤、胸腔内器官压力及容积环境、循环功能等,可产生多方面影响的重要干预措施,并主要通过提高氧输送、肺脏保护、改善内环境等途径成为治疗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重要治疗手段。
机械通气不仅可以根据是否建立人工气道分为“有创”或“无创”,因为呼吸机具有的不同呼吸模式而使通气有众多的选择,不同的疾病对机械通气提出了具有特异性的要求,医学理论的发展及循证医学数据的增加使对呼吸机的临床应用更加趋于有明确的针对性和规范性。
在这种条件下,不难看出,对危重患者的机械通气制定规范有明确的必要性。
同时,多年临床工作的积累和多中心临床研究证据为机械通气指南的制定提供了越来越充分的条件。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以循证医学的证据为基础,采用国际通用的方法,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反复认真讨论,达成关于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方面的共识,以期对危重患者的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进行规范。
重症医学分会今后还将根据医学证据的发展及新的共识对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进行更新。
指南中的推荐意见依据2001年提出的分级标准(表1)。
指南涉及的文献按照研究方法和结果分成5个层次,推荐意见的推荐级别按照分级分为级,其中A级为最高。
表1分级标准
推荐级别
A
至少有2项
级研究结果支持
B
仅有1项
级研究结果支持
C
仅有级研究结果支持
D
至少有1项级研究结果支持
E
仅有级或
研究结果支持
研究课题分级
大样本,随机研究,结论确定,假阳性或假阴性错误的风险较低
小样本,随机研究,结论不确定,假阳性和/或假阴性的风险较高
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
非随机,历史对照研究和专家意见
系列病例报道,非对照研究和专家意见
一、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的选择
人工气道是为了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连接,分为上人工气道和下人工气道,是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常见的抢救措施之一。
上人工气道包括口咽气道和鼻咽气道,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
建立人工气道的目的是保持患者气道的通畅,有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及进行机械通气。
人工气道的应用指征取决于患者呼吸、循环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状况。
结合患者的病情及治疗需要选择适当的人工气道。
(一)建立人工气道
1.经口气管插管
操作较易,插管的管径相对较大,便于气道内分泌物的清除,但影响会厌的功能,患者耐受性也较差。
经口气管插管的关键在于暴露声门,在声门无法暴露的情况下,容易失败或出现并发症。
经口气管插管适应征:
①严重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或其他原因需较长时间机械通气,又不考虑气管切开;②不能自主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胃内返流物或出血,有误吸危险;③下呼吸道分泌物过多或出血,且清除能力较差;④存在上呼吸道损伤、狭窄、阻塞、气管食道瘘等严重影响正常呼吸;⑤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停止,需紧急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
禁忌征或相对禁忌征包括:
①张口困难或口腔空间小,无法经口插管;②无法后仰(如疑有颈椎骨折)。
2.经鼻气管插管
较易固定,舒适性优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较易耐受,但管径较小,导致呼吸功增加,不利于气道及鼻窦分泌物的引流。
经鼻气管插管适应征:
除紧急抢救外,余同经口气管插管。
经鼻气管插管禁忌征或相对禁忌征:
①紧急抢救,特别是院前急救;②严重鼻或颌面骨折;③凝血功能障碍;④鼻或鼻咽部梗阻,如鼻中隔偏曲、息肉、囊肿、脓肿、水肿、异物、血肿等;⑤颅底骨折。
与经口气管插管比较:
经口气管插管减少了医院获得性鼻窦炎的发生,而医院获得性鼻窦炎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因此,若短期内能脱离呼吸机的患者,应优先选择经口气管插管。
但是,在经鼻气管插管技术操作熟练,或者患者不适于经口气管插管时,仍可以考虑先行经鼻气管插管。
3.逆行气管插管术
指先行环甲膜穿刺,送入导丝,将导丝经喉至口咽部,由口腔或鼻腔引出,再将气管导管沿导丝插入气管。
逆行气管插管术适应征:
因上呼吸道解剖因素或病理条件下,无法看到声带甚至会厌,无法完成经口或鼻气管插管。
禁忌征:
①甲状腺肿大,如甲亢或甲状腺癌等;②无法张口;③穿刺点肿瘤或感染;④严重凝血功能障碍;⑤不合作者。
上人工气道包括口咽通气道和鼻咽通气道,有助于保持上呼吸道的通畅。
前者适用:
舌后坠而导致上呼吸道梗阻,癫痫大发作或阵发性抽搐,以及经口气管插管时,可在气管插管旁插入口咽气道,防止患者咬闭气管插管发生部分梗阻或窒息。
鼻咽通气道仅适用因舌后坠导致的上呼吸道阻塞,此时需注意凝血功能障碍者的鼻咽出血。
推荐意见1:
机械通气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可首选经口气管插管(推荐级别:
D级)
(二)气管切开的选择
对于需要较长时间机械通气的患者,气管切开是常选择的人工气道方式。
与其他人工气道比较,由于其管腔较大、导管较短,因而气道阻力及通气死腔较小,有利于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但是气管切开的时机仍有争议。
1989年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建议:
若预期机械通气时间在10天以内者优先选择气管插管,而超过21天者则优先选择气管切开术,在10至21天之间者则应每天对患者进行评估。
这个建议并没有很强的研究结果支持,是建立在专家的经验之上。
之后,有研究比较了“早期”和“晚期”气管切开,探讨“最佳”气管切开时机。
研究发现[1],早期选择气管切开术,可以减少机械通气天数和住院天数,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改善预后,这个观点尚需要大样本的研究。
对于“早期”的确切定义尚未统一,早至气管插管后48小时内,晚至气管插管后两周内,多数是在气管插管后7天或7天以内。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倾向无需到21天后,2周内可考虑气管切开[1]。
气管切开术适应征:
①预期或需要较长时间机械通气治疗;②上呼吸道梗阻所致呼吸困难,如双侧声带麻痹、有颈部手术史、颈部放疗史;③反复误吸或下呼吸道分泌较多,患者气道清除能力差;④减少通气死腔,利于机械通气支持;⑤因喉部疾病致狭窄或阻塞无法气管插管;⑥头颈部大手术或严重创伤需行预防性气管切开,以保证呼吸道通畅。
⑦高位颈椎损伤。
气管切开术创伤较大,可发生切口出血或感染。
以下情况气管切开应慎重:
①切开部位的感染或化脓;②切开部位肿物,如巨大甲状腺肿、气管肿瘤等;③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等。
经皮气管造口术()具有操作方法简单、快捷,手术创伤小等特点,临床研究表明,与气管切开术比较,有助于患者较早脱离呼吸机和减少住院天数,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但临床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推荐意见2:
短期内不能撤除人工气道的患者应尽早选择或更换为气管切开(推荐级别:
C级)
二、人工气道的管理
机械通气的患者应通过各种指标及时评估气道内是否有分泌物,包括听诊呼吸音,在容量控制机械通气时气道峰压是否增加,在压力控制机械通气时潮气量是否减少,患者是否不能进行有效地咳嗽,气道内可否见到分泌物等,应通过气道吸引确保分泌物的充分引流[2]。
(一)气囊压的监测
高容低压套囊压力在252302O之间既可有效封闭气道,又不高于气管粘膜毛细血管灌注压,可预防气道粘膜缺血性损伤及气管食管瘘,拔管后气管狭窄等并发症。
在一项95人的前瞻临床试验中得出结论,认为每天3次监测套囊压可预防气道粘膜缺血性损伤和气管狭窄[4]。
要注意气道压对套囊封闭压的影响,所做的一项15例患者的前瞻临床试验表明即使正确充盈套囊,如果气道峰压过高仍可造成气道粘膜缺血性损伤[5]。
高容低压套囊不需要间断放气。
推荐意见3:
应常规监测人工气道的气囊压力(推荐级别:
C级)
(二)持续声门下吸引
当使用带有侧孔的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时,可进行持续声门下吸引,以清除声门下至插管气囊之间的分泌物,又不损伤声带。
在长期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中持续声门下吸引可延缓早发型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降低其发生率。
的一项以343例心脏外科患者为对象的研究表明在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中行持续声门下吸引可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6]。
另有多个临床随机对照实验表明持续声门下吸引可以降低并延缓通气机肺炎发生率,减少革兰氏阳性细菌及流感嗜血杆菌的感染[7-11]。
推荐意见4:
有条件的情况下,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应进行持续声门下吸引(推荐级别B级)
(三)气道湿化
机械通气时的气道湿化包括主动湿化和被动湿化。
主动湿化指在呼吸机管路内应用加热湿化器进行呼吸气体的加温加湿(包括不含加热导线,含吸气管路加热导线,含吸气呼气双管路加热导线);被动湿化指应用人工鼻(热湿交换器型)吸收患者呼出气的热量和水份进行吸入气体的加温加湿。
不论何种湿化,都要求近端气道内的气体温度达到37℃,相对湿度100%,以维持气道粘膜完整,纤毛正常运动及气道分泌物的排出,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人工鼻(热湿交换器型)可较好进行加温加湿,与加热型湿化器相比不增加堵塞呼吸机管路发生率,并可保持远端呼吸机管路的清洁,因能增加气道阻力、死腔容积及吸气做功,故不推荐在慢性呼衰尤其在撤机困难的患者使用[12,13];曾报道人工鼻(热湿交换器型)较加热型湿化器能减少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生[14],近年来多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得出结论人工鼻(热湿交换器型)与加热型湿化器比较在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上并无明显差异[15,16]。
有多个临床试验表明吸痰前滴入生理盐水进行气道湿化可使患者的血氧在吸痰后短期内明显下降,因此存在肺部感染的患者不推荐常规应用[17-22],可选择性应用痰液稀释。
推荐意见5:
机械通气时应实施气道湿化(推荐级别:
C级)
(四)呼吸机管路的更换
不应以控制感染为目的常规更换通气机管路。
现有证据提示较长时间更换管路并不增加的发生率,但关于管路使用的安全时间尚无定论。
等[22]对24小时与48小时更换呼吸机管路进行比较,发现在吸气相气体培养或管道细菌定植培养均无差异。
由和等[23,24]两个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提出:
48小时与七天更换管路比较,每七天更换与不更换均没有增加发病率且可明显降低医疗费用。
国内也有类似报道比较七天与一天对发生率的影响,一致认为频繁更换管路会增加的发生率。
虽然管路中冷凝水与的关系缺乏证据,但应避免管路中聚积过多的冷凝水,更要避免过多的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或流入湿化罐,避免管路内被污染,一旦发现应及时清除。
推荐意见6:
呼吸机管路不必频繁更换,一旦污染则应及时更换。
(推荐级别B级)
三、机械通气的目的和应用指征
(一)目的
机械通气的生理学作用[25,26]:
提供一定水平的分钟通气量以改善肺泡通气;改善氧合;提供吸气末压(平台压)和呼气末正压()以增加吸气末肺容积()和呼气末肺容积();对气道阻力较高和顺应性较低者,机械通气可降低呼吸功耗,缓解呼吸肌疲劳。
因此,应用机械通气可达到以下临床目的[25,27]:
1.纠正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通过改善肺泡通气使2和得以改善。
通常应使2和维持在正常水平。
对于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者(如)应达到缓解期水平。
对存在气压伤较高风险的患者,应适当控制气道压水平。
2.纠正低氧血症:
通过改善肺泡通气、提高吸入氧浓度、增加肺容积和减少呼吸功耗等手段以纠正低氧血症。
机械通气改善氧合的基本目标是2>60或2>90%。
动脉氧含量
(2)与2和血红蛋白()有关,而氧输送量
(2)不但与2有关,还与心输出量有关,因此,为了改善组织缺氧应考虑上述因素对2的影响。
3.降低呼吸功耗,缓解呼吸肌疲劳:
由于气道阻力增加、呼吸系统顺应性降低和内源性呼气末正压()的出现,呼吸功耗显著增加,严重者出现呼吸肌疲劳。
对这类患者适时地使用机械通气可以减少呼吸肌做功,达到缓解呼吸肌疲劳的目的。
4.防止肺不张:
对于可能出现肺膨胀不全的患者(如术后胸腹活动受限、神经肌肉疾病等),机械通气可通过增加肺容积而预防和治疗肺不张。
5.为安全使用镇静和肌松剂提供通气保障:
对于需要抑制或完全消除自主呼吸的患者,如接受手术或某些特殊操作者,呼吸机可为使用镇静和肌松剂提供通气保障。
6.稳定胸壁:
在某些情况下(如肺叶切除、连枷胸等),由于胸壁完整性受到破坏,通气功能严重受损,此时机械通气可通过机械性的扩张使胸壁稳定,以保证充分的通气。
(二)应用指征
在出现较为严重的呼吸功能障碍时,应使用机械通气。
如果延迟实施机械通气,患者因严重低氧和2潴留而出现多脏器功能受损,机械通气的疗效显著降低。
因此,机械通气宜早实施。
符合下述条件应实施机械通气:
经积极治疗后病情仍继续恶化;意识障碍;呼吸形式严重异常,如呼吸频率>35~40次/分或<6~8次/分,呼吸节律异常,自主呼吸微弱或消失;血气分析提示严重通气和/或氧合障碍:
2<50,尤其是充分氧疗后仍<50;2进行性升高,动态下降。
下述情况机械通气时可能使病情加重:
如气胸及纵隔气肿未行引流,肺大疱和肺囊肿,低血容量性休克未补充血容量,严重肺出血,气管-食管瘘等。
但在出现致命性通气和氧合障碍时,应积极处理原发病(如尽快行胸腔闭式引流,积极补充血容量等),同时不失时机地应用机械通气。
四、无创正压通气()
是指无需建立人工气道的正压通气,常通过鼻/面罩等方法连接患者。
临床研究证明,在某些病例可以减少急性呼吸衰竭的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及相应的并发症,改善预后;减少慢性呼吸衰竭呼吸机的依赖,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提高生活的质量。
可以避免人工气道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气道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同时也不具有人工气道的一些作用(如气道引流、良好的气道密封性等)。
由于不可避免地存在或多或少的漏气,使得通气支持不能达到与相同的水平,临床主要应用于意识状态较好的轻、中度的呼吸衰竭,或自主呼吸功能有所恢复、从撤离的呼吸衰竭患者;而有意识障碍、有并发症或多器官功能损害的严重呼吸衰竭宜选择。
与各自具有不同的适应证和临床地位,两者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替代[28-30]。
(一)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呼吸困难,动用辅助呼吸肌,常规氧疗方法(鼻导管和面罩)不能维持氧合或氧合障碍有恶化趋势时,应及时使用。
但患者必须具备使用的基本条件:
较好的意识状态、咳痰能力、自主呼吸能力、血流动力学稳定和良好的配合的能力。
禁忌症:
意识障碍,呼吸微弱或停止,无力排痰,严重的脏器功能不全(上消化道大出血、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未经引流的气胸或纵隔气肿,严重腹胀,上气道或颌面部损伤/术后/畸形,不能配合或面罩不适等[31-33]。
(二)临床应用
等人总结2年应用的临床实践表明:
64%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避免了气管插管,而失败后改用有创通气者,其死亡率仅为10.5%,因此可作为临床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一线选择[34]。
但对于不同类型的急性呼吸衰竭,使用的支持证据不同。
对于急性加重期()、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和免疫抑制患者,已有较多的研究表明,较早地应用可降低这类患者的气管插管率和住院病死率。
对于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术后可能发生呼吸衰竭和拒绝插管者,仅有为数不多的研究表明可能对这些患者有效,部分患者有避免气管插管的可能,证据尚不充分,临床可以试用,不作为一线治疗手段。
而对于肺炎和和,目前支持证据很有限,对于病情相对较轻者才可试验性使用,但须严密观察,一旦病情恶化,立即采取气管插管行有创通气治疗,以免延误病情[35-37]。
推荐意见7:
可作为急性加重期和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一线治疗手段。
(推荐级别A级)
推荐意见8:
合并免疫抑制的呼吸衰竭患者可首先试用。
(推荐级别B级)
(三)呼吸机的选择
要求能提供双水平正压通气模式,提供的吸气压力可达到20~302O,能满足患者吸气需求的高流量气体(>100),具备一些基本的报警功能;若用于I型呼吸衰竭,要求能提供较高的吸氧浓度(>50%)和更高的流速需求。
(四)连接方式
应准备不同大小型号的鼻罩和口鼻面罩以供不同患者使用。
鼻罩和口鼻面罩都能成功地用于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在应用的初始阶段,口鼻面罩应首先考虑应用,患者病情改善24小时后还需较长时间应用者,可更换为鼻罩。
(五)通气模式与参数调节
持续气道正压和双水平正压通气是最常用的两种通气模式,后者最为常用。
双水平正压通气有两种工作方式:
自主呼吸通气模式(S模式,相当于)和后备控制通气模式(T模式,相当于)。
因此,的参数设置包括吸气压(),呼气压()及后备控制通气频率。
当自主呼吸间隔时间低于设定值(由后备频率决定)时,即处于S模式;自主呼吸间隔时间超过设定值时,即由S模式转向T模式,即启动时间切换的背景通气。
在患者首选,如果存在高碳酸血症或呼吸困难不缓解可考虑换用。
参数调节原则:
均从较低水平开始,患者耐受后再逐渐上调,直到达满意的通气和氧合水平,或调至患者可能耐受的水平。
模式通气参数设置的常用参考值如下表所示[30]。
表2双水平正压通气模式参数设置常用参考值
参数
常用值
潮气量
10~2527~15
3~52O(Ⅰ型呼吸衰竭时用4~122O)
后备频率(T模式)
10~20次
吸气时间
0.8~1.2s
(六)转换为有创通气的时机
在应用过程中如何及时、准确地判断的效果,对于是继续应用,还是转换为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可以提高的有效性,又可避免延迟气管插管,从而提高的安全性。
对于能够成功应用的患者的特征是:
基础病情较轻,应用后血气能快速明显改善,呼吸频率下降。
可能失败的相关因素为:
较高的评分,意识障碍或昏迷,对的初始治疗反应不明显,胸片提示肺炎,呼吸道分泌物很多,高龄,满口缺齿,营养不良等[30,33,37]。
推荐意见9:
应用1~2小时(短期)病情不能改善应转为有创通气。
(推荐级别D级)
五、机械通气的基本模式
(一)分类
1.“定容”型通气和“定压”型通气[38,39]
①定容型通气:
呼吸机以预设通气容量来管理通气,即呼吸机送气达预设容量后停止送气,依靠肺、胸廓的弹性回缩力被动呼气。
常见的定容通气模式有容量控制通气、容量辅助-控制通气、间歇指令通气()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等,也可将它们统称为容量预设型通气(,)。
能够保证潮气量的恒定,从而保障分钟通气量;的吸气流速波形为恒流波形,即方波,不能适应患者的吸气需要,尤其存在自主呼吸的患者,这种人-机的不协调增加镇静剂和肌松剂的需要,并消耗很高的吸气功,从而诱发呼吸肌疲劳和呼吸困难;当肺顺应性较差或气道阻力增加时,使气道压过高。
②定压型通气:
呼吸机以预设气道压力来管理通气,即呼吸机送气达预设压力且吸气相维持该压力水平,而潮气量是由气道压力与之差及吸气时间决定,并受呼吸系统顺应性和气道阻力的影响。
常见的定压型通气模式有压力控制通气()、压力辅助控制通气()、压力控制-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等,统称为压力预设型通气()[40]。
时潮气量随肺顺应性和气道阻力而改变;气道压力一般不会超过预置水平,利于限制过高的肺泡压和预防;流速多为减速波,肺泡在吸气早期即充盈,利于肺内气体交换。
2.控制通气和辅助通气[41]
①控制通气():
呼吸机完全代替患者的自主呼吸,呼吸频率、潮气量、吸呼比、吸气流速,呼吸机提供全部的呼吸功。
适用于严重呼吸抑制或伴呼吸暂停的患者,如麻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神经肌肉疾病、药物过量等情况。
在时可对患者呼吸力学进行监测时,如静态肺顺应性、内源性、阻力、肺机械参数监测。
参数设置不当,可造成通气不足或过度通气;应用镇静剂或肌松剂将导致分泌物清除障碍等;长时间应用将导致呼吸肌萎缩或呼吸机依赖。
故应用时应明确治疗目标和治疗终点,对一般的急性或慢性呼吸衰竭,只要患者条件许可宜尽早采用“辅助通气支持”。
②辅助通气()依靠患者的吸气努力触发呼吸机吸气活瓣实现通气,当存在自主呼吸时,根据气道内压力降低(压力触发)或气流(流速触发)的变化触发呼吸机送气,按预设的潮气量(定容)或吸气压力(定压)输送气体,呼吸功由患者和呼吸机共同完成。
适用于呼吸中枢驱动正常的患者,通气时可减少或避免应用镇静剂,保留自主呼吸以减轻呼吸肌萎缩,改善机械通气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利于撤机过程。
(二)常用模式[42,43]
1.辅助控制通气
辅助控制通气()是辅助通气()和控制通气()两种模式的结合,当患者自主呼吸频率低于预置频率或患者吸气努力不能触发呼吸机送气时,呼吸机即以预置的潮气量及通气频率进行正压通气,即;当患者的吸气能触发呼吸机时,以高于预置频率进行通气,即。
又分为压力辅助控制通气()和容量辅助控制通气()。
参数设置
容量切换:
触发敏感度、潮气量、通气频率、吸气流速/流速波形
压力切换:
触发敏感度、压力水平、吸气时间、通气频率
特点:
为患者机械通气的常用模式,通过设定的呼吸频率及潮气量(或压力),提供通气支持,使患者的呼吸肌得到的休息,确保最低的分钟通气量。
随病情好转,逐步降低设置条件,允许患者自主呼吸,呼吸功由呼吸机和患者共同完成,呼吸机可与自主呼吸同步。
2.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是自主呼吸与控制通气相结合的呼吸模式,在触发窗内患者可触发和自主呼吸同步的指令正压通气,在两次指令通气之间触发窗外允许患者自主呼吸,指令呼吸是以预设容量(容量控制)或预设压力(压力控制)的形式送气。
参数设置:
潮气量、流速/吸气时间、控制频率、触发敏感度,当压力控制时需设置压力水平
特点:
通过设定的频率和潮气量确保最低分钟量;能与患者的自主呼吸同步,减少患者与呼吸机的对抗,减低正压通气的血流动力学影响;通过调整预设的的频率改变呼吸支持的水平,即从完全支持到部分支持,减轻呼吸肌萎缩;用于长期带机的患者的撤机;但不适当的参数设置(如流速及设定不当)可增加呼吸功,导致呼吸肌疲劳或过度通气。
容量通气方式临床应用:
容量方式保证潮气量,适当的流速设定影响及气道压的变化,其触发方式可为流速或压力触发,近年研究表明:
流速触发比压力触发可以明显减轻呼吸功。
呼吸机送气流速波形依据肺病变不同(即阻力、顺应性)可采用恒流或减速波方式送气,以利于肺内气体分布改善氧合。
该类模式又将压力限制或容量限制整合到模式中去,明显减轻压力伤与容积伤的危险。
控制通气与自主呼吸相结合方式有利于循序渐进增大自主呼吸,在此期间可与和用,使患者容易过渡到自主呼吸,因此可作为撤机方式之一。
在患者应用容量模式时,设定应注意调整潮气量以避免超过平台压加重肺损伤。
当前,应用容量通气模式时,只要参数调节适当可明显减轻或克服传统容量模式许多不利因素,已成为当前常用的呼吸支持的方式之一。
3.压力支持通气
压力支持通气()属部分通气支持模式,是由患者触发、压力目标、流量切换的一种机械通气模式,即患者触发通气,呼吸频率,潮气量及吸呼比,当气道压力达预设的压力支持水平时,吸气流速降低至某一阈值水平以下时,由吸气切换到呼气。
参数设置:
压力、触发敏感度,有些呼吸机有压力上升速度、呼气灵敏度()。
临床应用:
适用于完整的呼吸驱动能力的患者,当设定水平适当时,则少有人-机对抗,减轻呼吸功;是自主呼吸模式,支持适当可减轻呼吸肌的废用性萎缩;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包括心脏外科手术后患者;一些研究认为5-82O的可克服气管导管和呼吸机回路的阻力,故可应用于呼吸机的撤离;当出现浅快呼吸患者,应调整水平以改善人-机不同步;当管路有大量气体泄露,可引起持续吸气压力辅助,呼吸机就不能切换到呼气相。
对呼吸中枢驱动功能障碍的患者也可导致每分通气量的变化,甚至呼吸暂停而窒息,因此不宜使用该模式。
4.持续气道正压
持续气道正压()是在自主呼吸条件下,整个呼吸周期以内(吸气及呼气期间)气道均保持正压,患者完成全部的呼吸功,是呼气末正压()在自主呼吸条件下的特殊技术。
参数设置:
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