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语文第1单元专题训练1小说阅读训练新人教版必修5 含答案.docx
《最新高中语文第1单元专题训练1小说阅读训练新人教版必修5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语文第1单元专题训练1小说阅读训练新人教版必修5 含答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中语文第1单元专题训练1小说阅读训练新人教版必修5含答案
专题训练
(一) 小说阅读训练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林教头岳庙结怨高衙内(节选)
恰才饮得三杯,只见女使锦儿,慌慌急急红了脸,在墙缺边叫道:
“官人!
休要坐地!
娘子在庙中和人合口!
”林冲连忙问道:
“在那里?
”锦儿道:
“正在五岳楼下来,撞见个奸诈不级的把娘子拦住了,不肯放!
”林冲慌忙道:
“却再来望师兄,休怪,休怪。
”
林冲别了智深,急跳过墙缺,和锦儿径奔岳庙里来;抢到五岳楼看时,见了数个人拿着弹弓、吹筒、粘竿,都立在栏干边,胡梯上一个年小的后生独自背立着,把林冲的娘子拦着,道:
“你且上楼去,和你说话。
”林冲娘子红了脸,道:
“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调戏!
”
林冲赶到跟前把那后生肩胛只一扳过来,喝道:
“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
”恰待下拳打时,认的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子高衙内。
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手软了。
高衙内说道:
“林冲,干你甚事,你来多管!
”原来高衙内不晓得他是林冲的娘子;若还晓的时,也没这场事。
见林冲不动手,他发这话。
众多闲汉见闹,一齐拢来劝道:
“教头休怪,衙内不认得,多有冲撞。
”林冲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
众闲汉劝了林冲,和哄高衙内出庙上马去了。
林冲将引妻小并使女锦儿也转出廊下来,只见智深提着铁禅杖,引着那二三十个破落户,大踏步抢入庙来。
林冲见了,叫道:
“师兄,那里去?
”智深道:
“我来帮你厮打!
”林冲道:
“原来是本官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
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
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
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
”智深道:
“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鸟!
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
”
(节选自《水浒传》第七回,有删节)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娘子在庙中和人合口 ②引着那二三十个破落户
③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④大踏步抢入庙来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答案】 ①发生争吵。
②泼皮。
③一时之间。
④冲撞而入。
2.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刻画林冲形象的?
可以看出林冲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林冲性格:
正直忠厚、软弱怕事、委曲求全。
3.这段文字虽然是节选,细节描写却十分成功,请从文中找出一处来加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细节如“林冲别了智深,急跳过墙缺,和锦儿径奔岳庙里来”可见林冲心急。
“慌慌急急红了脸”,可见使女锦儿跑得快,等等。
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鲁智深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的性格是否与林冲相同?
请从文中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鲁智深是一位嫉恶如仇、好打抱不平、有义无反顾精神的好汉。
有相同的一面:
都尚武好义,有反抗要求。
也有不同的一面:
鲁智深无拘无束,反抗强烈;林冲有所顾忌,隐忍退让,委曲求全。
例如面对高衙内,林冲是“权且让他这一次”,而鲁智深却是“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
(二)
阅读下文,回答5~7题。
小 丑
屠格涅夫
世间曾有一个小丑。
他长时间都过着快乐的生活;但渐渐地有一些传言到了他的耳朵,说他到处被公认为是个极其愚蠢的非常鄙俗的家伙。
小丑震住了,开始忧郁地想:
怎样才能止住那些讨厌的流言呢?
一个突然的想法,终于让他愚蠢的脑瓜开了窍……于是他一点也不拖延,把他的想法付诸实行。
他在街上碰到一个熟人——接着那个熟人夸起一位著名的色彩画家……
“得了吧!
”小丑提高声音说道,“这位色彩画家早就不行了……你还不知道这个吗?
我真没想到你会这样……你是个落后的人啦。
”
熟人感到吃惊,并立刻同意小丑的说法。
“今天我读完了一本多么好的书啊!
”另一个熟人告诉他说。
“得了吧!
”小丑提高声音说到,“你怎么不害羞啊,这本书一点意思也没有;大家老早就不看这本书了。
你还不知道这个?
你是个落后的人啦!
”
于是,这个熟人也感到吃惊——也同意小丑的说法。
“我的朋友某君是个非常好的人啊!
”第三个熟人告诉小丑说,“他真正是个高尚的人!
”“得了吧!
”小丑提高声音说到,“某君明明是个下流的东西!
他抢夺所有亲戚的东西。
谁还不知道这个呢?
你是个落后的人啦!
”
第三个人同样感到吃惊,也同意了小丑的说法,并且不再同那个朋友来往。
总之,人们无论在小丑面前赞美谁和赞扬什么,他都一个劲地驳斥。
只是在这个时候,他还以责备的口气补充说道:
“你至今还相信权威吗?
”
“好个坏心肠的家伙!
一个毒辣的人!
”他的熟人们开始谈论小丑,“不过他的脑袋瓜多么的不简单!
”
“他的舌头也不简单!
”另一些人补充道,“哦,他简直是个天才!
”
末了,一家报纸的出版人,请小丑到他那儿去主持一个评论栏目。
于是小丑开始批判一切事和一切人,一点也不改变自己的手法和自己趾高气扬的神态。
现在,他——一个大喊大叫反对过权威的人——自己也成为一个权威了。
而年轻人正在崇拜他,而且害怕他。
他们,可怜的年轻人,该怎么办呢?
虽然一般地说,不应该崇拜——可是,在这儿,你试试不再崇拜吧——你就将是个落后的人啦!
在胆小的人中间,小丑是能好好地生活的。
5.小丑用了哪些方法制止了人们的流言?
作者借小丑这个形象讽刺了一些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用了“蔑视一切,批判一切”的方法。
讽刺了那些通过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无知而可笑的所谓的权威之士。
6.本文在刻画人物形象上有独到之处。
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主要通过对话和行动描写来刻画人物。
文章没有浓墨重彩地对人物的外貌、神态、心理等展开描写,而是用白描的手法作浮雕式的刻画,“重神似,不重形似”,让人物在对话和行动中自然而然地展示其性格。
7.文章最后,作者写道“在胆小的人中间,小丑是能好好地生活的”,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句话一方面讽刺了生活中所谓的权威们,他们其实都是无知而可笑的小丑;另一方面也批评了:
正是人们的胆怯懦弱,“造就”了这些所谓的权威。
生活中,这样的现象也是很常见的。
对于所谓的权威,人们或是不假思索地盲从,或是因懦弱而不敢反驳,导致“伪权威”们左右着舆论的导向,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
面对所谓的权威,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勇于坚持己见,只有这样才不会随波逐流。
(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0题。
34个鸡蛋
李暖暖从家里跑了。
李暖暖是跟她爸爸赌气走的,原因很简单,她已经快混完大学,拿到毕业证了,理所当然地要求她有着显赫身份的爸爸给她找一份好工作。
李暖暖的爸爸说,你做梦吧。
李暖暖去的地方,是甘肃省和青海省的交界。
那也不是李暖暖盲目跑去的,学校早就动员他们去西部做志愿者,李暖暖只是一赌气报了名而已。
终于,在李暖暖她妈也就是我二婶的要求下,我决定趁着出差的机会去看看她。
可以想象我带的行李有多重,大包小包的包裹里,竟然还有果冻和巧克力。
李暖暖的妈说:
“这是暖暖最爱吃的。
”没办法,我就拖着几个大袋子上火车,下火车,转大巴,下大巴,再转小公共汽车,结果还要步行三公里。
是土路,刚刚下过雨,泥泞得根本抬不动脚。
碰到一个赶着毛驴车的男人。
听到我找李暖暖,二话没说就把我的人和袋子全都放在毛驴车上。
半个小时后,他将我带到了那个小镇子。
很小很小的镇子,只有一条街道,两旁的房子低低的、旧旧的,男人指着一个低矮围墙围起的院子说,那就是学校。
下课了,孩子们跑出来,男人跟一个孩子说了什么,那个穿着补丁衣服的小男孩飞快地跑向教室,拉了一个女孩出来。
女孩穿着简单的黑色纯棉T恤和黑色牛仔裤,乌黑的头发短而整齐。
她抬起头来看我。
那个瞬间,我心疼了。
我不到23岁的妹妹李暖暖,黑了,瘦了,她还剪掉了一头自己最喜欢的长头发。
以前的李暖暖,天天穿得怪异而艳丽,喜欢那些小首饰,曾经在一只耳朵上戴过四个耳饰,为此差点儿被她爸赶出家门……而现在的她,素面朝天,极其简约。
李暖暖呆了片刻后大喊一声,一把抱住了我。
等她终于从我怀里抬起头,我看到她哭了。
那天下午,李暖暖在镇子最好的一家饭店招待我,还有她的三个学生。
李暖暖说,他们是班里最穷的孩子,可能只有春节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肉。
那顿饭,我几乎吃不下去,只陪她一起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
我说再要两个菜,被李暖暖制止了,她小声说:
“我不想他们知道别人可以生活得很优越,不想让他们早早地为此而自卑。
”
吃过饭,李暖暖叮嘱几个孩子回家,然后我们回了她的宿舍。
李暖暖说,这是全校最好的房子,窗子是玻璃的。
墙壁显然是刚刷过不久,不均匀的白色石灰覆盖不住曾经的许多污渍。
“暖暖,”我说,“反正也快半年了,你跟我回去。
”她摇头,很坚决地摇头:
“不行,我答应了这些孩子,一定把他们送到初中。
”
原本,李暖暖和她爸爸赌气,非要去个最穷的地方,以折磨自己来惩罚他。
结果她就来了,但她还没放下行李就后悔了。
她没见过这么穷的地方,还有那么破的教室,那些教室的窗子,竟然冬天全都堵上,夏天全部敞开,根本没有玻璃。
还有那些孩子,都那么脏兮兮的……
李暖暖当时就想走了,但她没有走掉,因为所有孩子的家长,竟然都在那里等她,那些面容卑微的家长,是为了给她,一个愿意来教他们孩子的老师鞠躬的。
当那些乱蓬蓬的脑袋一齐低下去,李暖暖的脚就走不动了,就被钉在了那里,花白头发的校长拿过了她的行李……
李暖暖的班里有32个学生,从她第一天上课的时候,第一排的第一个孩子,拿了一个鸡蛋给她,第二天第一排第二个孩子也拿了一个鸡蛋给她,那是个羞涩的男孩,给她鸡蛋时,脸红红的,不说话……结果32个孩子每天都轮流给她拿鸡蛋。
直到有一天,在她收到第34个鸡蛋的那天,那个羞涩的不说话的男孩的奶奶找到学校告状,说孙子偷拿家里的鸡蛋,李暖暖才知道了真相:
为了留住她,那些孩子商定,每天送她一个鸡蛋。
那天,在牛奶和巧克力中长大的李暖暖,抱着那个羞涩的不说话的男孩放声大哭……
晚上,我和李暖暖在屋里分那些果冻和巧克力,她分得非常仔细,专注的样子很像是一个给孩子分食物的母亲。
在车站,李暖暖一直叮嘱我,回去要给她集资,没钱东西也行,给什么要什么。
然后,她依旧怨怨地说:
“跟我爸要,就说我要20万赎身。
”
我答应着,心里始终酸酸的。
她爸说,等到暖暖回来,我要让她去她想去的地方……
我把这话传给李暖暖,她笑呵呵地说,这老头,我原谅他了。
(有删改)
8.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C )
A.小说以细腻、生动的笔触,叙述了大学生李暖暖的一段支教经历,娓娓道来,情节看似简单,但蕴含着一种温暖人心的正能量。
B.李暖暖制止“我”再点两个菜,突出她心思细密的特点,表现了她对学生的深远之爱,也反映出她对社会存在不公有清醒的认识。
C.文中用语言、肖像、动作等描写以及对比手法来刻画李暖暖的形象;她要父亲拿20万来为她赎身主要是为了改变当地的教学条件。
D.文章标题简洁醒目,吸引读者:
“34个鸡蛋”是文章的线索,饱含着孩子们对李暖暖的热爱,感动了李暖暖,使她决心留下来。
E.本文立意深刻,现实性强,谋篇布局主要扣住当前社会青年人心理成长过程中的叛逆问题,又涉及父母对孩子如何教育的问题。
【解析】 “反映出她对社会存在不公有清醒的认识”理解有些牵强。
D项,“‘34个鸡蛋’是文章的线索”表述不恰当,是重要情节。
E项,对谋篇布局的分析错误,本文的谋篇布局主要扣住当前社会青年人经历磨炼后,逐步成长成熟。
9.小说第5自然段写到了“我”去看李暖暖时的路途境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写出交通的不便和路途的遥远,暗示暖暖所在镇子学校的破旧。
②为下文暖暖朴素简约、坚强执着的形象作铺垫(或:
引出下文暖暖朴素简约、坚强执着的形象)。
③为揭示主旨创设条件,正是艰难环境的磨炼使暖暖成长成熟。
10.关于这篇小说的创作意图,有人认为抒写的是师生情的真挚,有人认为反映的是青年人的成长。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观点一)我认为小说反映的是青年人在经历磨炼后的成长。
①对父亲态度的变化。
由原来赌气离家,想折磨自己惩罚父亲,到最后原谅老人。
②自己由张扬到朴素。
原来长头发,穿着怪异艳丽,喜欢首饰,到现在头发短而整齐,穿着朴素。
③做事认真,顾及他人心理。
决心把学生带到初中;带学生吃饭能顾及孩子自尊;分食物像母亲。
(观点二)我认为小说抒写的是在艰难的教学中师生情的真挚。
①老师热爱学生。
带学生吃饭能顾及孩子自尊;决心把学生带到初中;分食物像母亲。
②学生热爱老师,学生为留住老师,每天都送给老师一个从家里偷来的鸡蛋,老师感动大哭。
③为改善教学条件,暖暖让“我”给她集资,要她父亲拿钱来赎身;学校给暖暖最好的房子,家长都尊敬她。
(四)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小铜匠
叶绍钧
陆根元跟着六七个同学被先生带进高等小学里,觉得周身不大舒服,但是形容不出。
高等小学里的学生围着他看,都放出好奇的目光。
根元只想什么地方有个洞,自己隐藏在那里。
他看那高等小学里的运动场也十分可怪,广阔到难以言说。
他站在廊下望对面的围墙,低矮且渺茫,他想,总有两三里的距离吧。
许多学生在场中踢球,足尖触着球身,那球突然升腾空际。
空洞的音响散布开来,似乎一切都有点儿震动。
他觉得自己差不多不能稳定地站立。
他的先生平时穿着蓝布的大褂,今天换了件新的深蓝纺绸的,还加上一件玄纱的马褂;衣服上纵横的褶纹十分清楚,可知被搁在箱子里的时候久了。
先生举步时,头向前微俯。
先生带了自己的几个学生走进高等小学的办事室,室中人便请他坐下。
他只坐着椅子的一角,上体向前两手支在膝上,这才坐稳了。
他和婉且谨慎地恳求学校收下他的初等小学的学生。
说罢,他的头俯得更低,上体前屈算是鞠躬。
一位头发梳得很光,戴着玳瑁边圆眼镜的先生随意答说:
“他们在本校念书就是了。
但是,停一会有个测验,请关照他们等着。
”
“是,是。
”根元的先生连忙答应,仿佛属僚受了上司的命令。
根元看着那位头发梳得很光,戴着玳瑁边圆眼镜的先生,见他受先生的十分的敬礼,只觉得害怕。
再看其他不认识的先生们,个个有一种异样的威严,他非常不好过,仿佛周身有压迫拢来。
根元有三四天不到学校了。
级任先生点名时问起,有学生回答说:
“他的母亲死了。
”级任先生随即浮荡起一种无着的伤感。
第二课正开始,根元推开了室门走进来。
他穿着一件宽大的白布长衫,上边很有些油污的痕迹;束着白带,形成难看的皱褶;然而白布长衫依旧嫌长,下缘只是在地上扫。
他掩上了门,双手下垂,便隐藏在长而宽的衣袖里。
当他向先生行了礼,走向他的座位时,中空的衣袖口轻轻拂动,正像街上走过的道士。
这使全堂的同学觉得有趣而低笑了。
根元的没表情的脸面与往日一样,只瞪视着前方,口略张开,颧颊微泛红晕。
他被笑得羞愧了。
全堂的同学端详着他的脸面和白衣。
他觉得四周全是眼光,于是更为惘然了。
“你的母亲死了?
”级任先生忧愁地问。
“死了。
”根元很平淡地回答。
“患的什么病?
”
“不知道。
”根元摇着头。
他觉得这差不多像被考问功课一样,懦怯的心使他的头低着,又慢又轻地继续说道,“只听她说不好过,在床上躺了两天,便死了。
”
“家中什么人守着?
”
“锁着。
”他的手在衣襟那里按了一按,又说,“父亲出去了,钥匙在我的衣袋里。
”
级任先生无可再问,望着根元只是出神。
此后根元照常到学校。
他的功课做得很不好,全校的教师都说他是低能儿。
尤其是教算术的田先生,他曾指着根元的额角说:
“你这么笨,今生学不会算术了!
希望你不要来吧!
”
过了重阳,根元果真不到学校了。
这一天学校里整理房屋,预备暑假后开学。
有几处门窗的旋手和窗钩已经损坏了,须唤个铜匠来重新装过。
唤来的铜匠便是根元。
他穿着破旧的青夏布衫,裤管卷到膝上,赤足拖着草鞋,正和平常的小工匠一模一样。
他的脸很脏,全蒙着铜污;手里拿着铁椎锉子等工具。
他见了学校里的诸位先生,都叫一声,不等先生们答应,便走了过去。
他工作了两三点钟工夫,应行修理的门窗都弄好了。
他用脏黑的手拭了脸上的汗,带着工具自去。
这真是一件细微的事情,但感动了田先生。
晚上他和几个同事在运动场中乘凉,忽然拍着葵扇说道:
“我们不如那个铜匠,不如那个铜匠!
”他又说道:
“陆根元这孩子,我们用尽了方法,总不能凿开他的浑沌的窍。
谁知他学铜匠倒有点儿近情!
”
根元的级任先生听田先生说道,便表示自己的意见:
“用尽了方法么?
这还不能说。
像根元这一类的孩子,我们不能使他们受一点儿影响。
我们与他们,差不多站在两个国度里,中间隔着一座又高又厚的墙,彼此绝不相通。
我们怎么能把他们教好呢!
”
田先生说:
“你先生何不把这座墙打破了?
”大家默然。
他又说:
“我们与他们中间并没有什么墙,只是我们所用的教法太柔弱无力了。
根元的师父铜匠王三,镇上人都叫他烂醉鬼;但是他教徒弟并不烂醉。
他不问怎样,不听他的话就是打!
这才使徒弟有个惧怕,不敢不用一点儿心。
我们也能照他那样命令学生就好了,可惜不能!
”
“这就根本怀疑了?
”级任先生失望地说。
田先生不回答。
但他想:
“学生如能同艺徒一样,因惧怕先生的责打而绝对服从先生的命令,那多好呢。
当那样的先生才有效而多趣味呢!
”
他望着运动场中夏夜的幽景,又想:
“如果自己就是铜匠王三,此刻不在窄隘的小铺子里凑着昏晕的煤油灯工作,便在酒气熏人的小酒店里靠着墙壁醉倒了。
总之,决不会在这夜景清幽的运动场中乘凉。
”想到这里,他又觉得当学校教师究竟还有些意思。
1922年12月10日作
(选自《叶圣陶集》,有删改)
11.下列句中加点词传达出人物什么样的内心感受?
请具体解说。
(1)“死了。
”根元很平淡地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到这里,他又觉得当学校教师究竟还有些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表现陆根元面对母亲去世的悲哀和无奈,面对先生询问的紧张和胆怯,面对同学关注的羞愧和惘然。
(2)虽然不能像铜匠那样在学生面前有绝对权威,但不必在艰苦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可以享受美景和舒适。
12.在进入高等小学时,小说以陆根元的视角来观察描写学校的运动场和他的先生。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以陆根元的视角来观察环境和人物就带上了他的感情色彩。
他看到的运动场古怪广阔,表现他对这一环境的内心恐惧,为下文的退学埋下伏笔。
他看到自己的先生衣着不同寻常,举止谨慎恭敬,反衬出高等小学先生的威严,增加了他的内心压力。
13.请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肖像(细节)描写,表现陆根元自然随意的性格和艰苦辛劳的职业特征。
14.小说题为“小铜匠”,但写陆根元的学生生活多,写他的铜匠生活少。
请探究这样安排的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可从详写、略写、对比等材料安排方法及用意这两方面做探究。
示例:
①写他的学生生活多,是为了通过他的学习过程批判旧式的学校教育。
②写他的铜匠生活少,是为了引出他的师父,并与学校的先生作比较,引出对教育问题的讨论。
③把他的两方面生活结合起来,是为了丰富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发展变化。
④把他的两方面生活结合起来,是为了形成对比,突出对教育的批判。
(五)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7题。
国 宝
吴承墨刚走下站台,梅城就用一场裹着梅花气息的温润小雨款待了他。
让他感到温润的,还有王老板的那双手。
见面握手是一种常见礼节,可王老板握着他的手时,掌心竟有些发热发潮。
下榻,洗漱,吃早茶。
吴承墨迫不及待地问:
“东西在哪里?
”“不急不急。
”王老板说,“您老刚下车,先在这里养养神。
”“那是,养好了精神,看东西才不会走眼。
”吴师母说。
午饭后,王老板就拉着吴承墨和师母直奔梅园。
吴承墨的童年是在这里度过的,江南小城的梅花,曾给他带来多少灵感与熏陶。
进了梅园,他一看到满园盛开的梅花,竟高兴得孩子似的手舞足蹈,当场吟就一首咏梅诗:
不为浮华动,月下独自开。
吟吟低浅唱,一枝报春来。
刚刚吟完,王老板就拍手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