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山经济适用房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248#926详解.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21794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鳌山经济适用房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248#926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鳌山经济适用房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248#926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鳌山经济适用房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248#926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鳌山经济适用房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248#926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鳌山经济适用房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248#926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鳌山经济适用房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248#926详解.docx

《鳌山经济适用房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248#926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鳌山经济适用房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248#926详解.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鳌山经济适用房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248#926详解.docx

鳌山经济适用房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248#926详解

目录

一、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2

二、组织措施2

三、管理措施2

四、合同管理措施2

五、技术措施3

1、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3

2、内墙常见的质量通病4

3、楼板裂缝5

4、楼地面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6

5、外墙常见的质量通病7

6、门窗渗漏8

7、屋面施工阶段防水层起鼓、渗漏9

8、楼梯抹灰后踏步阳角掉角防治措施10

9、地下室外墙渗漏防治措施10

10、变形缝渗漏水的防治技术措施11

11、室内标高和几何尺寸控制措施11

12、给排水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12

13、电气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15

14、安全防护的技术措施17

 

一、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1、《青岛市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2、公司相关质量文件

3、鳌山卫镇农民经济适用房工程是由青岛百信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的住宅小区,由青岛即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青岛雍达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由于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是住宅工程中极易出现的质量问题,通病的防治工作又牵涉设计、业主、监理、施工等有关各方及各施工阶段,解决好质量通病的防治成了各方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为保证在施工中有效的进行质量控制,克服质量通病,我方制定了以下措施及制度:

二、组织措施

成立质量通病防治小组,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

周家扬

副组长:

王伟鹏

组员:

王珂会毕菊春宋占鹏董复先姜景坤李雅洲

防治小组的权限、责任、范围

1、质量通病防治小组的权限:

防治小组发现未按监理方及建设方批准的质量通病防治方案施工的,有责令施工队限期整改的权力;如没有整改或整改不到位,有权进行经济处罚甚至要求返工、整改。

2、质量通病防治小组的责任:

尽量消除因施工原因造成的质量通病。

3、质量通病防治小组的负责范围:

本方案中所涉及的属我方承包范围的施工质量通病。

三、管理措施

1、工程开工前,编制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对所有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增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2、主体、装饰装修工程必须做到“方案指路,样板先行”,样板间(样板墙)必须经监理、业主认可后方可大面积施工。

3、建立工序的交接与会签制度;

4、建立成品保护制度,发至各参建方。

四、合同管理措施

为了做好防治工程质量通病工作,本方案经贵方批准后,力争在不增加造价的基础上,按施工规范及质量保证措施施工;在增加造价很少的基础上,按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的要求,以确保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的认真落实。

五、技术措施

1、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

砼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有:

麻面、蜂窝、烂根、露筋、缝隙与夹渣层、楼面裂缝、构件几何尺寸偏差、标高偏差。

1.1、原因及防治措施

1.1.1、蜂窝:

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使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柱、墙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

砼施工时,保持合适的坍落度(16~18cm),下料高度超过3m时使用串筒或溜槽,模板拼缝处用双面胶条挤紧,振捣人员挂牌上岗、规范操作,增强责任心与质量意识。

1.1.2、露筋:

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

墙柱侧面,板底部使用带凹槽的成品垫块,间距符合方案要求,双层板板筋之间马凳支撑高度应正确,绑扎应牢固。

1.1.3、麻面:

拆模过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

砼浇筑前模板应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立面模板应在砼终凝后且有一定强度时再拆除,拆除时不得生拉硬撬,注意对砼构件棱角的保护。

1.1.4、缝隙与夹渣层:

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或未浇底浆等原因,易造成缝隙、夹渣层。

梁板上垃圾应用鼓风机吹净,墙柱应留清扫孔,砼浇筑前先浇50mm厚净浆,以确保与原砼面有机结合。

1.1.5、梁、柱连接处断面尺寸偏差过大,主要原因是柱接头模板刚度差或支此部位模板时未认真控制断面尺寸。

梁、柱接头处支模方法严格按模板方案施工,质检员认真检查与复核。

1.1.6、现浇楼板面和楼梯踏步上表面平整度偏差太大或踩踏严重,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不用抹子认真抹平,踩踏严重属浇筑后上人过早。

砼浇筑时,认真做好收面工作,终凝后,强度未达到1.2Mpa前不准上人。

1.1.7、楼板厚度不够或板厚超标

砼浇筑前,对楼板模板顶标高进行复核,做好现浇板板厚的控制标识,浇筑过程中质检员对每块板板顶标高均应认真拉线检查。

当有预留洞时可利用预留洞辅助检查。

1.2、砼缺陷的修复在拆模后24h之内完成,区分不同缺陷,采取如下措施:

    1.2.1、表面抹浆。

对于麻面、露筋和蜂窝可进行表面抹浆修复。

修复时首先将缺陷部分清洗干净,将松动的石子剔除,保持表面湿润而不能积水,然后将通过试验室配方而拌好的比原设计高一个标号的水泥砂浆抹上,补好的表面应与结构表面平齐光洁,不能出现突变。

    1.2.2、混凝土回填。

对于部分空洞,需立模进行混凝土回填。

修复时首先清除缺陷直至密实的混凝土并保证表面不能有尖角,然后将表面清洗干净并保持湿润而不能积水,再用高与原设计标号一个等级的专用修补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回填,回填部分必须与老混凝土结合好并保证密实,对突出于结构外表面的部分应在砼初凝后凿掉和磨平,并加强养护。

1.2.3、砼涨模,先用粗錾子将涨模处大致凿好,再用细錾子轻轻将其表面剔痕剔平,磨光机进行局部打磨。

2、内墙常见的质量通病

2.1、砌体墙裂缝防治措施

2.1.1、砌筑砂浆采用中粗砂。

2.1.2、加气砼砌块的出釜停放期不应小于28d,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应30d后再抹灰,注意在不同的基体间挂钢板网。

2.1.3、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有150㎜~200㎜的空隙,填充墙砌筑完并间隔7d后,方可用斜砖顶紧砌实,砂浆饱满。

2.1.4、砌体墙与竖向混凝土构件相连时应灰隙饱满;加气砼砌块砌筑外墙时,不得留脚手眼。

2.1.5、锚拉筋位置要正确,与砖模数要相匹配,不能弯折压入砖缝。

2.1.6、墙体中不应设水平暗管,无法避免时,应将暗管居中埋于局部现浇的混凝土构件中,竖向敷设当暗管直径累计不大于30mm时可直接暗敷于砌体中间,多管可用扎丝分段将管加以绑扎,管周围用砂浆填实。

2.1.7、在宽度小于500㎜的承重小墙段及壁柱内不应埋设竖向管线;无法避免时,应将其置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本条如有发生,应与设计人协商出设计变更或现场办理签证。

2.1.8、按设计要求在加气砼砌块墙上开凿沟槽、孔洞时,严禁冲击荷载扰动墙体。

2.1.9、砌体工程的顶层和底层的外窗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砼窗台梁,高度不小于100mm,且与砖的模数一致,砼强度不小于C20。

2.2、轻质隔墙裂缝主要发生在与其它墙体相接处或门窗洞口上方,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点

2.2.1、应注意在不同的基体间挂钢板网。

2.2.2、门窗洞口等处加强严格行业标准及专业分包方提出的处理方案进行施工。

2.2.3、墙体走线管的地方应加设钢板网加强。

2.3、内抹灰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2.3.1、抹灰打底前基层必须清理干净,提前一天浇水湿润;抹罩面灰前必须将表面灰尘清理干净。

2.3.2、基层必须甩毛,甩毛厚度应均匀一致,基层甩毛后应浇水养护,强度达到手掰不动为合格。

2.3.3、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电线导管设槽处,应采用钢丝网抹灰做加强处理,加强带与各基体的搭设宽度不应小于150mm。

2.3.4、烟道抹灰、凹进墙体的消防箱背面抹灰均必须全墙满挂钢板网。

2.3.5、内墙面抹罩面灰应从上向下进行。

不得逆向施工。

2.3.6、移动里操作架时应注意不要损伤墙面,对工人加强教育,不得在已抹完灰的墙面上乱涂乱画。

2.3.7、墙、柱阳角处应抹成圆弧形,按要求做1:

2水泥砂浆护角,其高度不应低于2m,每侧宽度不应小于50mm。

3、楼板裂缝

3.1防治措施

3.1.1、现浇板的混凝土应采用中粗砂。

3.1.2、混凝土应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其减水率不应低于8%。

3.1.3、预拌混凝土的含砂率应控制在40%以内,每立方米粗骨料的用量不少于1000㎏,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大于15%。

3.1.4、预拌混凝土进场时按检验批检查入模坍落度,高层住宅不应大于180㎜,其它住宅不应大于150㎜。

3.1.5、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阳台、雨篷等悬挑现浇板的负弯矩钢筋下面,应设置间距不大于300㎜的钢筋保护层垫块,再浇注混凝土时保证钢筋不位移。

3.1.6、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上(双层双向配筋时,布置在下层钢筋之上),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线管的直径应小于1/3楼板厚度,沿预埋管线方向应增设φ6@150、宽度不应小于450㎜的钢筋网带。

严禁水管水平埋设在现浇板中。

3.1.7、现浇板浇筑时,在混凝土初凝前应进行二次振捣,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两次压抹。

3.1.8、现浇板浇筑后,应在12小时内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天;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

3.1.9、现浇板养护时间,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不得进行后续施工。

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

吊运、堆放重物时应减轻对现浇板冲击影响。

3.1.10、现浇板的板底宜采用免粉刷措施。

3.1.11、支撑模板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边支撑立杆与墙间距不得大于300㎜,中间不宜大于800㎜。

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保证按规范要求拆模。

3.2、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土的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应在主体结构浇筑60天后进行,浇筑时宜采用微膨胀混凝土。

4、楼地面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4.1防治措施

4.1.1、卫生间内管道穿过楼板、地面、屋面、隔墙等应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严格执行有关规范标准规定,保证防水的有效高度等,解决管道周围渗漏问题。

卫生间和有防水要求的楼板周边除门洞外,向上做一道高度不小于200㎜的混凝土翻边,与楼板一同浇筑(当需要二次浇筑时,必须按照有防水要求的施工缝技术要求进行处理),地面标高应比室内其它房间地面低20~30㎜。

4.1.2、上下水管等预留洞口位置正确,洞口形状为上大下小。

4.1.3、对于卫生间排水管道,在管道穿过楼板处应支设模板,将孔洞周围浇水湿润,用不低于C20混凝土分两次进行浇灌、捣实。

建议优先使用止水节施工法。

4.1.4、现浇板预留洞口填塞前,应将洞口清洗干净、毛化处理、涂刷加胶水泥浆作粘结层。

洞口填塞分二次浇筑,先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至楼板厚度的2/3处,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4h蓄水试验,无渗漏后,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水泥砂浆填塞。

4.1.5、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楼板四周清理干净,阴角处粉成小圆弧。

防水层的泛水高度不得小于300㎜,应保证防水层在门洞口部位铺贴或刷涂到位。

4.4.6、地面找平层向地漏放坡1~1.5%,地漏口要比相邻地面低5㎜。

4.1.7、卫生间墙面水泥砂浆应进行不少于2次的刮糙。

4.1.8、有防水要求的地面,应分别在找平层、防水隔离层、面层施工完毕后,进行24h蓄水试验,蓄水高度为20~30㎜。

4.1.9、对于沿地面敷设的给水、采暖管道,在进入卫生间处,应沿卫生间隔墙外侧抬高后,再穿过隔墙进入卫生间,避免破坏防水层。

5、外墙常见的质量通病

5.1外墙开裂及渗漏治理

5.1.1、混凝土墙体螺栓孔眼在外墙保温施工前应使用发泡材料进行封堵或先用砂浆封堵后再进行外墙局部防水处理。

砖砌体架眼、支模孔的嵌堵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设计无要求时应铺灰砌砖,用1:

3干硬性水泥砂浆将砖其余三面分层嵌严,或用细石混凝土分层捣实,架眼外做防水处理。

5.1.2、填充墙与混凝土交接处应按要求钉挂防裂网。

防裂网与各类基层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粘结防裂砂浆应用聚合物砂浆。

混凝土结构在抹灰施工前应凿毛或喷浆,覆盖面不少于30%。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在抹灰施工前应充分淋水湿润。

抹灰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时应采取挂网、分层抹灰等防裂防空鼓的加强措施。

5.1.3、外墙外保温粘贴块状保温板时,基层平整度应控制在3mm内,粘贴时应采用满粘工艺。

窗洞周边、腰线、空调承板、雨蓬、阳台等做保温处理后,应确保流水坡度、滴水线或滴水槽符合要求。

幕墙与结构收口处、外墙装饰收口、门窗四周与框接触处、管道或其他构件穿越保温板处、墙体顶部收口处等应采用发泡材料补平后再用密封胶封闭严密,以防渗水。

严格控制外墙保温薄抹灰的抹灰质量,防裂网的搭接宽度及抹灰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防止因抹灰层开裂造成渗漏。

6、门窗渗漏

外门窗渗漏治理工作涉及门窗制作安装、施工总承包、外墙保温等多个单位的施工操作与管理,各单位应严格控制各自的施工环节,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加强质量协调管理,监理单位加强过程验收把关,共同解决门窗渗漏问题,重点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控制:

6.1、严格门窗选材与制作,确保门窗气密性符合要求。

铝合金及塑料型材的几何尺寸应标准,五金配件与型材应配套。

严格控制制作工艺的每一道工序,尤其转角处焊接应到位。

6.2、在采用后塞安装法施工时,总承包单位在内外墙抹灰时,应坚持样板领路,确保企口尺寸与门窗尺寸协调,门窗洞口抹灰面与门窗框间距8—10mm,避免预留尺寸过小或过大,影响发泡效果。

6.3、外墙保温施工单位应按有关标准图集及规定要求进行施工,确保保温层粘接牢固,门窗上弦应做滴水线槽,当窗外侧抹灰时,应作防水处理,窗台应做流水坡度。

6.4、门窗安装:

(1)应坚持样板领路,协调好与土建抹灰及外墙保温施工的关系,确保框门窗安装位置正确等。

(2)窗下框应采用固定片法安装固定(如下图),不得采用膨胀螺钉直接固定,避免因安装孔封闭不严造成渗漏。

窗侧面及顶面打孔后工艺孔冒安装前应用密封胶密封好。

外墙保温墙体窗下框安装节点图

1—密封胶;2—内窗台板;3—固定片;4—膨胀螺钉;

5—墙体;6—聚氨酯发泡胶;7—防水砂浆;8—保温材料

(3)框与墙体间发泡前应清扫干净灰尘;将墙体淋水潮湿;取出窗框临时固定木楔;如框与墙体间隙过小或过大,应进行调整。

(4)玻璃外侧要进行打胶处理,避免胶条处渗漏。

滑撑安装应用不锈钢材质紧固螺钉,与框扇增强型钢或内衬局部加强钢板可靠连接。

螺钉与框扇连接处应做防水密封处理。

(5)室外框体密封要在外墙粉刷涂料前完成,打胶要保证基层干燥,避免胶干后收缩使涂料开裂导致渗水。

7、屋面施工阶段防水层起鼓、渗漏

7.1、屋面防水应重点控制细部节点的防水处理

7.1.1、应有明确的节点细部构造设计做法。

7.1.2、应严格按规范和设计要求施工。

施工前应进行图纸会审,掌握细部构造及有关技术要求;编制切实可行的防水工程施工方案或确定技术措施,根据施工季节选用防水材料和施工方法。

7.1.3、防水材料进场后,建设单位应委托检测机构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7.1.4、卷材防水屋面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女儿墙、山墙、天窗壁、变形缝、烟囱等)交接处和基层转角处,找平层均应做成圆弧形,圆弧半径应符合规范要求。

7.1.5、卷材防水在天沟、檐沟与屋面交接处、泛水、阴阳角等部位,应增加防水附加层。

附加层经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大面防水层施工。

天沟、檐沟、檐口、泛水和立面卷材收头的端部应裁齐,塞入预留凹槽内,用金属压条钉压固定,最大钉距不应大于900mm,并用密封材料嵌填封严。

7.1.6、防水工程施工完毕,应进行24h蓄水试验,并形成记录。

7.2、防治措施

7.2.1、基层必须充分干燥后,方可施工防水层。

7.2.2、分格缝应上下贯通,钢筋网片在分格缝处断开,缝内不得有水泥砂浆粘结。

在分格缝和周边缝隙干净干燥后,用与密封材料相匹配的基层处理剂粉刷,待基表面干燥后立即嵌填防水油膏,密封材料底层应填背衬泡沫棒,分格缝上粘贴不小于200㎜宽的卷材保护层。

7.2.3、保温层排气道应纵横交错、畅通,排气口应设置在不易被损坏和不易进水的位置。

7.2.4、砼防水保护层做完后,保水养护不少于14d。

7.2.5、屋面上人孔、变形缝、出屋面管道、井(烟道)、屋面雨水孔等节点严格按设计及国标GB50207-2002执行。

7.2.6、对于刚性细石砼屋面,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钢筋网片应采用焊接型网片。

砼浇捣时,宜先铺三分之二厚度砼并摊平,再放置钢筋网片,后铺三分之一的混凝土,振捣并碾压密实,收水后分二次压光。

8、楼梯抹灰后踏步阳角掉角防治措施

8.1、楼梯踏步抹灰时应用φ12钢筋,两端用φ6钢筋焊成八字型角做护角。

8.2、楼梯粉刷时应做成两防水形式。

9、地下室外墙渗漏防治措施

9.1、砼配合比应进行优化,必须符合《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关于防水砼配合比的规定。

9.2、墙体水平施工缝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

施工缝浇灌砼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先铺净浆,再铺30~50mm厚的1:

1水泥砂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灌混凝土。

9.3、固定模板的对拉螺栓中间应加焊圆形止水环,两端用锥形橡胶垫。

d、外墙砼终凝后及时浇水养护,带模养护不少于7d。

9.4、涂膜防水或卷材防水的甩头应砌临时性保护墙进行保护,主体结构完成后,铺贴立面卷材时,应先将接茬部位的各层卷材揭开,并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如卷材有局部损伤,应及时进行修补。

9.5、涂膜防水立面涂刷时,应保证厚度,但每层涂刷不可过厚。

9.6、防水工程施工完毕后,应及时施工防水保护层。

10、变形缝渗漏水的防治技术措施

10.1、地下工程变形缝(包括沉降缝、伸缩缝)必须设置可靠的止水装置。

地下防水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地下水位低于防水混凝土以下500mm以上,并应排除地下水。

10.2、埋入式止水带施工控制:

止水带埋设前须经充分检查,发现有破损等现象必须修补完好。

止水带应按有关规定方法固定,确保其埋设位置准确。

严禁在止水带的中心圆环处穿孔。

埋设底板止水带时,要把止水带下部的砼振实,然后将铺设的止水带由中部向两侧挤压按实,再浇筑上部的砼。

墙体内的止水带周围应防止骨料集中。

如钢筋过密,可适当调整砼粗骨料粒径或采取其它技术措施。

10.3、后埋式止水带(片)施工控制:

预留凹槽的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如不符合,凹槽须剔凿合格。

铺贴止水带时,先在凹槽底部抹一层5mm厚的素灰浆,然后由底部中间向两侧边铺边按实,挤出气泡。

10.4、屋面变形缝施工时应采用卷材贴封盖。

变形缝两侧(或一侧)泛水矮墙宜与屋面结构一起整浇,泛水高度不小于250mm,缝内填充聚笨乙烯泡沫塑料,上部填放衬垫材料,并用卷材封盖,顶部加扣混凝土盖板。

11、室内标高和几何尺寸控制措施

11.1、各种测量仪器应定期检验,由专人进行测量。

11.2、主体施工阶段,为控制好主体结构垂直度,六层及以上建筑,结构工程至多每隔三层应用经纬仪或垂准仪,人底屋控制点通过预留孔向上投测出楼面控制点,不得采用逐层吊线方法,以免产生垂直度累积误差。

楼面控制点的最大间距不得大于30m,控制点连成的矩形应闭合。

11.3、每层楼面应根据搂面控制点,弹出轴线,每层楼面应测一次平水,并据此进行上层楼面施工,严格控制上层混凝土楼面的标高。

11.4、砌体施工时,必须设皮数杆控制标高,砌筑前每层楼面应用水平仪测一次平水,存在高差,应用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

11.5、严格按照设计墙、柱轴线位置及几何尺寸立模,墙、柱模板的立模限位,应优先采用焊接钢件的方法限位,即在伸出楼面的墙、柱纵筋外侧,按弹线位置,点焊钢筋头,以控制墙、柱立模的几何尺寸。

11.6、严格控制现浇板厚度,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现浇板厚度的控制标识,每1-1.5m2的范围内宜设置一处。

11.7、有防水要求的楼面与室内其它房间楼面标高有高差处,现浇楼板面层钢筋应分离式配置,以确保设计标高的准确。

11.8、装修阶段应严格按所弹出的标高和轴线控制线施工,做好灰饼、标筋和护角,发现超标时及时处理。

墙体抹灰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当厚度大于30mm时,应采用加强措施。

12、给排水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12.1、建筑给排水工程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配件、器具和设备必须具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或设计要求,进场时必须应做检查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核查确认。

12.2、防治管道渗漏的技术措施:

管道安装时应按设计选用材与管件相匹配的合格产品,并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管道连接方式,要求按照施工方案及相应的施工验收规范、工艺标准,采取合理的安装程序进行施工。

对于暗埋管道应采取分段(户)试压方式,即对暗埋管道安装一段,试压一段,隐蔽一段。

分段(户)试压必须达到规范收要求,在施工过程中确保管道接口的严密性;

管道与器具(配件)连接时,应注意密封填料要密实饱满,密封橡胶圈等衬垫要求配套、不变形;金属管道与非金属管道转换接头质量要过关,以确保接口严密、牢固;

全部安装完毕后,各种承压管道系统应按规范要求做水压试验,非承压管道系统应做灌水试验,并应形成相应的记录,并经监理工程师核查确认。

12.3、主体施工时,按图要求密切配合土建施工预埋套管(或预留孔洞)。

需要预埋套管的位置,在施工图纸上标注好规格、尺寸、标高、轴线位置,施工中跟踪检查,各级检查人员签字后,方可隐蔽。

各种套管应根据设计要求及相应标准图集加工制作,定位安装,预埋套管主要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防水套管应在土建主体施工时进行配合预埋,应固定牢靠,在浇筑混凝土时要有专人看护;安装管道时,对于刚性防水套管,套管与管道的环形间隙中间部位填嵌油麻,两端用水泥填塞捻打密实;安装在墙内的套管,宜在墙体砌筑时或浇筑混凝土前进行预埋;如果为砖墙,也可待墙体砌好后开洞,安装管道时埋设套管,并用砂浆填补密实封堵。

过墙套管应垂直墙面水平设置,套管与管道之间的填料宜采用限燃密实材料;穿楼板的套管应在地面粉刷或铺设饰面之前埋设。

穿楼板套管的固定右在套管两侧地面处焊两根圆钢,搁置在地面上,然后用砂浆封堵洞隙。

若洞隙较大,板底应加托板用铁丝吊在套管两侧的圆钢上,然后浇筑细石混凝土封堵。

封堵前须用水冲洗,楼板堵洞宜采用二次灌堵,且抹面平整,完成后浇水养护并用不试验,确保套管与楼板之间封堵密实,不渗不漏。

套管与管道之间应采用阴燃密实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实。

12.4、给水管支(吊)架及支墩安装主要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管道支、吊、托架的形式、尺寸及规格应按设计或标准图集加工制作,型材与所固定的管道相称;孔、眼应采用电钻或冲床加工,焊接处不得有漏焊、欠焊或焊接裂纹等缺陷;金属支、吊、托架应做好防锈处理;支、吊、托架间距应按规范要求设置,直线管道上的支架应采用拉线检查的方法使支架保持同一直线,以便使管道排列整齐,管道与支架间紧密触,与金属支架材质不同的管道间还应加橡胶等绝缘垫;埋地管道的支墩(座)必须设置在坚实老土上,松土地基必须夯实公共场所或人员集聚区金属支架应做倒角处理。

12.5、根据管道伸缩量严格按规范设置伸缩节。

伸缩节设置位置应靠近水流汇合管件,并符合下列规定:

立管穿越楼层处为固定支承且排水支管在楼板之下接入时,伸缩节应设置于水流汇合管件之下;

立管穿越楼层处为固定支承且排水支管在楼板之上接入时,伸缩节应设置于水流汇合管件之上;

立管穿越楼层处为不固定支承时,伸缩节可设置于水流汇合管件之上或之下;

立管上无排水支管接入时,伸缩节可按伸缩节设计间距置于楼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