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4第一学期教研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21397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14第一学期教研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1314第一学期教研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1314第一学期教研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1314第一学期教研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1314第一学期教研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314第一学期教研工作总结.docx

《1314第一学期教研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14第一学期教研工作总结.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314第一学期教研工作总结.docx

1314第一学期教研工作总结

卢龙县第三实验小学学校教研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在即将过去的一学期里,卢龙县第三实验小学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办有灵魂的教育,育有底气的新人”为发展目标,以创“省素质教育示范校”为动力,以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有效落实《秦皇岛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深入贯彻“深化改革求突破,求真务实重实效”市教学会议精神,以学校十二五规划为指导,在“质量立校、管理强校、特色名校、科研兴校”总体办学思想引领下,以“强化有效教研、打造高效课堂、开展专题活动、培养学习习惯”四大工程为抓手,认真做好教师培训、教学指导、质量监控等工作,更新观念,规范管理,深化研究,切实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本学期,学校获秦皇岛市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学校;秦皇岛市科技教育先进单位。

回顾过去一学期紧张、充实、有序、奋进的学校工作,我们深感欣慰。

学校全体老师能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开拓进取、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共同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学校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有条不紊,在各级组织的检查中,均受好评。

2013年12月5日,秦皇岛市教学评估组通过听取校长汇报、实地查看、调阅档案、听课等形式,对我校进行全面而严谨的评估。

胡金萍、孟育红、张春霞、顾雪颖四位老师做了研究课,赢得了评估组的高度肯定。

2013年12月12日,学校通过河北省一级图书馆验收。

在2013年12月19日市督导评估中,市语委办龙科长对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给予充分地肯定。

2.高效课堂创建工作稳步推进。

本学期,我校以“秦皇岛市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学校”创建活动为契机,总结上学期高效课堂创建的成功做法,各学科继续以常规落实为保障,以以激活课堂互动为关键,以优化教学模式为抓手,探索形成以提升学生能力为核心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从2013年9月开始,学校加大课堂调研力度,全体领导带着调研主题走入课堂,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把脉会诊”。

听课之后,与学科教研组教师进行及时的反馈沟通,围绕“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与高效”主题,对课堂教学具体环节进行深入的分析点评,辨证施治,对如何有效整合课程资源、有效达成目标的细节方面提出了建议,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10月,闫海红、孟育红两位老师在市五大学科高效课堂课例研讨做课,获到会老师的高度赞扬。

3.体育成绩出色。

9月组织全校集体舞、武术操、队列比赛;12月进行全校“我的梦,健康梦”跳绳比赛。

学校获2013年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文化交流活动组织奖;秦皇岛市2009-2012优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在卢龙县2013年各级传统校乒乓球比赛中,我校代表队奋力拼搏,获男子组团体第一名,女子组团体第二名。

4.教师素质提高,喜报频传。

市级骨干教师、县十大名师夏素娟,一直站在小学数学教学的最前沿,2012年又加入秦皇岛市小学数学于艳名师工作室,名师的指导、同伴的切磋、自己的钻研,使她迅速成为科研型教师。

2013年9月,所讲《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复习》获河北省光盘课一等奖;11月,代表秦皇岛市参加河北省小学数学观摩展示,所讲的《三角形的面积》获省优质观摩展示课。

教师孟育红从中学调入我校,担任科学教学工作,在与主管领导及同组教师的交流、沟通中,她也很快融入其中,并逐步适应教学工作。

现在,她以扎实的知识底蕴,和谐的师生关系,愉快的课堂氛围,赢得了学生的喜爱,两年来,获各种成果八项,市、县级优质课3节。

2013年12月7日,孟育红在河北省小学科学教师实验操作大赛中获二等奖。

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本学期,顾雪颖获市中青年教师素能大赛小学组基本功类三等奖;逯叶获2013年中小学班主任基本素质大赛小学组二等奖;2014年1月,庞爱莲代表秦皇岛市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能力现场比赛;胡金萍、宣红爽、庞爱莲、袁君参加了县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闫海红、逯叶参加了市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教师12人次获县以上荣誉称号;县级以上优质课5节;各种成果27项。

5.学生综合能力明显提高,硕果累累。

4人获市中小学防震减灾知识竞赛奖;8人获市“节约资源变废为宝”巧手制作优秀奖;13人在市第十三届科技节即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张澳等三人学生获2013年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文化交流活动诗歌和运动日记奖;蔡坤浩等7人获2013中华经典书写大赛奖;48人获盛源杯“和谐卢龙感动卢龙”网络征文奖;4人获2013年传统校乒乓球比赛单打前六名,参加县小学数学知识树比赛中,参加的4名学生,分别夺取全县五、六年级的第一名和第二名;本学期,组织了全校规模的学生作文竞赛,数学日记评选,数学知识树绘制比赛等;梁晨瑞、王紫晔、陶冉行等四位同学参加了青年联合会的演出……在素质教育的稳步推进下,学生各方面能力迅速提升。

一、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营造良好氛围,开创崭新局面

本着务实、高效、创新、服务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学校的管理工作,提高了管理能力和办学水平。

1.充分发挥校长的带头作用,用校长的人格引领教师的人格。

和谐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在新学年里,学校把凝聚人心,激发热情、增强合力,稳定队伍、共谋发展当作首要任务来抓;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创设上下一心、和谐相处、团队合作、敬业奉献、勇挑重担、追求强大、不断进取的良好氛围;校长带领全体领导深入教学一线,为高效课堂把脉问诊,努力带领班子成员成为学习型、学者型、事业型的管理者。

2、加强学校中层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政策法规的学习与交流,提高全体领导干部的执法执策水平;提高领导干部的办事能力,提升团队战斗力;建立领导干部工作提示机制,提高工作效率;搭建管理工作新平台,加强与教师的交流与沟通,扩大领导干部的影响力。

积极推行“校长领导、分层分科管理、分段负责”的岗位责任制管理模式,执行好“五个一”,即:

管好一条线;记好一本值日台帐;抓好一个年级段;研究好一个课题;上好一节公开课。

本学期,平均听课达六十节,与教师共同研究、探讨教学中存在困惑的问题,创设教师成长的环境。

除此之外,主管领导每学期一次专题讲座、学科教学工作会议、教材辅导、教学检查、课标培训等活动,引领教研工作有序进行。

本学期,教导主任张春霞、董红彦为教师上了品生品社示范课,使教师领悟了新的教学理念;潘海玲为教师上了课题研究课,并参加了秦皇岛市教育科研素能大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领导的以身作则,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为学校综合实力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3.努力探索和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1)建立并完善我校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促进学校规范化的管理。

在原有的评价方案的基础上,我们召开了由全体领导参加的工作会议,修改制定符合校情的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案并准备付诸实施。

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得我校的管理工作朝着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向健康地发展,也为我校今后其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积累。

(2)继续坚持领导干部周例会制、并尝试实施了年级和教研组长的每月例会制,通过例会,各主管领导能够相互学习彼此的管理经验,相互支持彼此的工作,使全校的管理工作上下一盘棋。

二、以“师德师能建设”为抓手,促进教师队伍素质整体优化

(一)加强师德建设,全面提高师表形象。

把打造合格过硬的教师队伍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大力开展师德教育活动。

组织教职工进一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展了以“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忠诚学校”为核心的师德建设活动,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

通过学习使每位教师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建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增强教师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使命感。

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尊重每一个学生,禁止一切伤害学生身心的行为。

尊重每一个家长,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进行教育沟通,形成教育合力,禁止一切有损教师、学校形象的言行。

通过师德教育活动使全体教师真正做到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树立自身良好形象,努力使自己成为家长称心、学生舒心、学校放心的合格教师。

(二)在党员中开展“立足岗位做贡献,我是党员我奉献”活动。

实行了党员先锋岗、示范岗制度,党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学生。

教导主任王丽艳,不但担任大队辅导员工作,六(4)班语文教学,还承担六年级的管理工作,身兼数职,语文课要上好,作业、作文要及时批改,学校的大队部工作更不能松懈,常常需要晚上加班完成。

张宏丽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不但没有耽误学生一节课,还承担了低数组教研组长一职,并且工作做得有条不紊……在党员的带领下,全体教师树立了“教育是我的责任,事业需要我奉献”的理念,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巩固了创先争优成果,践行了科学发展观。

通过师德教育活动使全体教师真正做到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树立自身良好形象,努力使自己成为家长称心、学生舒心、学校放心的合格教师。

(三)加强校内学习型组织的建设,进一步实施教师成长工程。

1.制定研修规划

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是立校之本,强校之魂。

我校拥有一支勤奋敬业、务实进取的教师队伍,为适应课改要求,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我校制定了校本研修三年规划,并坚持学习为本,探索高效的教、研、修一体化培训模式。

(1)启动三级梯队规划

随着课改的深入开展,我校启动三级梯队规划,即针对教师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措施,有目的地加以引导和培养,为教师的发展确定了奋斗目标。

我们按教师骨干级别、工作年限划分了教师培养的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

骨干型教师,要求他们在探索与创新中形成教学风格,成为省、市名师。

第二梯队:

成熟型教师,要求他们在学习与实践中做到教学有特色,成为县、校学科带头人。

第三梯队:

合格型教师,要求他们拜师学艺,进入角色,适应工作。

从而形成由名师领衔,以省、市、区学科骨干为带头人,以校学科带头人为中坚力量,以青年教师为后备人才的“雁形”教师梯队。

(2)构建多层面的学习、交流网络

为拓宽教师视野,为他们的专业发展积蓄能量,我校积极构建多层面的学习、交流网络。

读书反思强内功。

近年来,我校以北京实验二小为标杆,以学习型组织自我定位,大力加强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打造教师发展的共同体,形成共享共进,追求卓越的校园学习文化。

读进去——我们引导教师有计划的阅读教育书籍、教育教学杂志,夯实自身理论基础;写出来——每位老师都摘抄一本理论学习笔记、每月撰写一篇教学课例、一篇我的教育故事、期中、期末两次教学质量检测分析。

通过多种形式巩固所学,融会贯通,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团队学习注能量。

在学校中教研组不仅是一个职能部门,它更是教师们学习、交往的基地,为此我校组建了十二个学习团队,确定以问题研究为基础的学习内容。

教师们常常就发现的问题“随时沙龙”。

这种基于问题的学习与研究同教学实践紧密相连,保证了学习的实效性,教师们在学习中获得启迪,分享经验。

校本培训促提升。

我校的校本培训以教师需要为本。

“访问式培训”随时随地进行,特级教师、骨干教师的课堂一直敞开着;针对教师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菜单式培训”,本学期,我校又进行了新教材培训、生本课堂培训、单元复习整理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为高效课堂创建夯实理论基础。

交流活动增信息。

“走出去,请进来”,“一人学习,众人受益”这是我校一贯坚持的做法。

本学期,我校先后派出教师50余人次赴北京、石家庄、江苏等地参加培训与研讨。

派出蔡会军参加了全国科学教师研讨会;庞爱莲、程春梅分别参加了小学数学、语文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秦君杰参加了河北省作业改革培训,张安、田会茹参加了计算机培训,全体市级骨干教师参加了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多次派出一线教师到省、市参加课例研讨活动,通过与专家、名师近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切磋,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

我们本着“一人学习,众人受益”的原则,外出学习、培训的教师归来,要写出学习汇报材料,并利用校本培训时间与全体教师进行学习培训交流,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加快青年教师“入格”、成熟教师“升格”、骨干教师形成“风格”的步伐。

三、坚持质量立校,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一)构建课程体系——实现学习方式创新

素质教育首先是通过课程来实施的,我校重视课程建设,实施好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积极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学校课程特色化、学生活动课程化的新路子,构建起“基础性学科课程+拓展性活动课程+人文性人格养成课程”三维整合的自主性课程体系。

基础性学科课程是保证基础性学力发展的课程,强调学科核心概念,基础学习技能与思维的习得与养成,如语文、数学、科学等课程计划要落实的课程;拓展性活动课程,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的,提升其发展性学力的课程,拓展学科视野,加强学生实践性学力和专长性学力的课程,强调彰显个性,多元发展,重创新、重实践、重运用,如我们研发的包括社团活动在内的诸多校本课程,有魅力少年拳、我们从小学下棋等;人格养成课程是促进学生养成健康向上人格的课程,强调学生在学、品、悟用、行的过程中端庄品行,修养人格,如我们研发的德育校本课程,有文明礼仪、成长教育系列的《我成长,我快乐》《让我们茁壮成长》《好习惯扬起人生风帆》和心理健康教育系列的《我们是阳光少年》《走向心理健康》《心理驿站》等。

这一课程体系的构建,为学生学习从课堂走向课外,从学校进入家庭、社会,从学科知识到科学、人文素养的形成,提供了载体,搭建了舞台,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多彩,不再是原来的仅限于课堂上的学生听教师讲解的单一学习模式,他们在自然、社会、学校、家庭的广阔天地里,在观察、在实践、在学习,积极动脑、勤于动手等良好学习品质得到培养,学生在课堂等各个领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体现。

学生中开展的“走向低碳生活”“民间艺术进校园”等多项活动,在电视台和新华网等多家媒体报道,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做学习主人的意识得到增强,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多样,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创新。

(二)推进校本教研——夯实幸福学习基点

1.打造一支引领团队

校外专家引领很重要,但校内学术引领团队的打造更重要,它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标志。

我校进一步梳理骨干教师队伍,明确其专业发展权利和义务,梳理青年教师培养梯队,构建了以骨干教师为核心,2—3名成员组成的结对团队。

本学期,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专业辐射作用,成立了夏素娟数学工作室,组建了1+N人才培养梯队,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学调研上指导和表率作用,开展“行为跟进式课堂教学展示”“师徒同上一堂课”展示活动。

从而形成学科带头人群体,骨干群体,学科群体,自然式的合作学习小组的“礼花式”的学术运行体系。

新转来的胡金萍老师虽说上在数学教学上已初绽头角,但还不够成熟,我们对其重点培养,每次胡金萍老师上了一节展示课后,夏素娟老师就协同学校领导、教研组成员对其课堂教学进行了全面分析,研讨交流后胡老师二次授课并全员参与研讨。

就这样,我们以研促学,以评促改,以写促思,以点带面,为青年教师搭建了更多的“教学研讨”、“观摩示范”等展示平台,让更多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2.建构三大研究平台

①集体备课平台。

本学期进一步梳理了集体备课所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思考集体备课推进的切入点。

实现集体备课从普及层面向提升层面转型,从常规型备课向问题研究型、递进反思型备课转型。

2013年9月,随着远程培训与校本研修整合的培训工作的启动,我校将远程培训与校本研修紧密结合,实现学习与研修的同步。

杨丽英、李拥军两位教研组长严密组织,学科主管领导全程参与管理,语、数教师全员参与,经历了第一次集体备课——研讨——第二次集体备课——研讨-定稿——第一次上课-研讨-第二次上课-研讨反思的磨课过程,全体教师经历研究的过程,在同伴互助中提升。

我校因远程培训与校本研修工作组织严密、有序、高效,被认定为全国远程培训工作优秀学校,数学教研组被评为河北省示范教研组。

②学科大练课平台。

以县级及以上的各项教研活动为契机,以本校组织的语、数大练课为研究平台,充分发挥以骨干教师为核心的结对团队的研讨力量,切实推进参赛者、指导者、协作者“三位一体”的运行模式,创新练课的组织形式,拉长两轮练课过程,灵活地将练课与主题学习、研究、反思有机地结合起来,突显练课效果,使学科大练课成为提升教师群体专业水平的有效载体。

本学期,我校在九月份进行了每人一节的课例研讨活动,首先是10位新转入教师的研究课,准确把握新教师的教学现状。

接着骨干教师进行示范引领,如夏素娟为全校教师上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和复习》一课,闫海红上了《少年闰土》一课,孟育红上了《奇妙的护身术》等。

然后,我校在十二月初进行了迎秦皇岛市教学评估的汇报展示,课堂上,展示了一学期以来各学科生本课堂的成果,学生或演示、或辩论、或讲解,我校的课堂正逐步走向高效。

“每人一节高效课”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学习、锻炼和展示自我的平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③学习、研究平台。

根据《第三实验小学青年教师培养实施方案》,要求每位教师制定五年发展规划和年度学习计划,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促使教师个体智慧转化为群体智慧。

引导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协同攻关;课例研讨,反思成长;随时沙龙,交流成长;名师带徒,引领成长;通过网络学习名家教学案例,互动提升;通过“组内磨练课”“青年教师展示课”“比较提高课”“移植课”“教研组精品课”等方式,打造魅力课堂,形成了引领开放课、研究创新课、课题研究课等多学科多门类魅力课堂,教师在共同研修中互相启发、共同成长。

3.突出薄弱建设。

艺体类、科学与品社、品生等学科因教师人数、课时数较少往往容易忽视,但在我校足够重视,不但配足师资,保证课时,还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引领,让传统意义上的弱势学科走向更强。

我校6位体教、4位音乐教师和3位美术教师,其中蔡慧军、张安有国家级成果,孟玉峰、魏景红有省级以上优质课,杨静、杨玫有市级优质课,12人中有市级骨干教师3人。

科学教师孟育红为市级骨干教师,最近被选上参加河北省实验教学操作考核;品社与品生学科中教师有两人为县级骨干教师。

以上这些学科教研组均为县优秀教研组。

4.开展课题研究,提升学校品位

本学期,我校继续坚持以课题研究促进课堂教学向纵深方向发展的思路,紧紧围绕课改实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通过科研提升教师的认识水平与研究能力。

本学期,我们在抓好省、市规划课题同时,将研究的小主题定位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以课例研究为突破口,以提高教学质量为落脚点,进行了语文多课型、有效提问、有效作业设计、数学日记等研究,课题研究逐步扩展到所有学科。

同时根据研究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实验活动,在实践、研究中,让教师们有所发现,有所收获,研在其中,乐在其中,成长在其中。

教科研实践激发了广大教师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积极性,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平台;“科研兴校”工程的实施,为我校造就一支学习型、创造型的教师队伍指明了方向,使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学校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越来越多的教师教育理念进一步得到提升,逐步向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转化。

2013-2014年我校共有4项省级课题、13项校级课题顺利结题。

目前,我校承担了一项省“十二五”校长专项课题《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高效指导策略的研究》,《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2项省级课题、10项校级课题,涉及到学校的所有学科,教师参与率90%。

5.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本学期继续完善学校现有的校本课程,继续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学校继续开设《走进古城卢龙》《知家乡爱家乡》《名师讲堂》《我们从小爱下棋》校本必修课和《科技之声》《乒乓球入门》《快乐ABC》《翰墨书香》等深受学生欢迎的校本选修课程,我们对上课的形式、内容、评价等相关问题做了适当的协调与改进。

迎市教学评估活动中,彭艳梅老师所讲的五年级校本课《孤竹史话》赢得了县教研室赵东青老师的高度赞誉。

另外,本学期,我校认真领会“写好中国字篆刻中国情”精神,积极筹备“篆刻进校园”活动,由孟玉峰、张安老师完成的校本教材《篆刻入门》的编写,并准备上报县教研室审批。

综合实践活动课紧扣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了“良好写字习惯伴我成长”“我的零花钱”、“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走近李白”“我看家乡新变化”“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走进家乡风景名胜”“走进书法艺术”等二十余项主题活动;“编入中国情绣出七彩梦”“蛋糕的制作”“走进书法艺术”代表我校参加了卢龙县“第五届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成果评选活动”,“蛋糕的制作”“走进书法艺术”两项主题活动代表我县参加了市“第五届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成果评选活动”。

这些主题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亲自动手、亲自动脑,逐步形成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落到实处,让这门课程展现出独有的魅力。

6.凸显书法特色,优化课程。

依托语文学科继续深入开展书法课程,本学期安排三位专职教师分别进行软笔书法和硬笔书法的教学,一至四年级开设硬笔书法,五六年级开设了软笔书法。

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校本活动时间,做到有计划、有方案、有记录,开展教师培训,加强书法特色建设的队伍。

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市县、学校书法比赛。

本学期刘艳艳、王辉两位教师分别参加县书法优质课评选获县优质课二等奖,并参加市级优质课评选。

唱贺楠、陆远等六位同学分别获得县“2013中华经典书写大赛”以、二、三等奖。

(二)纵深体艺特色教育——拓宽学生幸福生活的天地

1.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学校把素质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主攻口,探索适合学校校情的素质教育模式,逐步建立起“重视基础课程,强化活动课程”的课程框架体系,打破了过去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

开展了多项丰富多彩,有益身心的社团活动,让学生在广泛实践中锻炼成长。

学校每年举办运动会、乒乓球比赛、篮球比赛等活动,切实推进“阳光体育”,组建以快板、舞蹈、美术、书法、朗诵、信息技术、乒乓球等为主体的“快乐艺术”社团,挖掘学生艺术天赋,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以此来遏制家教及社会办班等现象,端正教育行风。

“诵读经典,践行经典”成为常态,坚持“五个一”活动,孝雅行为伴着学生成长。

扎实有效的活动,培养了一批特长学生。

本学期,我校乒乓球获女子团体第一名,男子团体第二名。

2.推进阳光体育活动

以大课间活动为平台,切实推进“阳光体育”。

活动内容以校园集体舞、少年拳、慢跑为主,以球类、踢毽子、跳绳等项目为辅。

十二月底,我校组织了全校规模的“我的梦,健康梦”跳绳比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使大课间成为孩子们自由玩耍的天地。

杨静老师参加了河北省组织的第二套校园集体舞“嗨!

加油”的培训。

目前,在杨静的指导下,音体教师正在学习,准备下学期开学在全校师生间推广,进一步提高活动技能。

3.举办成果展示活动

以学生表演的形式,开展了大型“经典诵读”表演,“阳光体育”成果展示等活动,它成为我校展示素质教育成果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9月组织全校集体舞、武术操、队列比赛;12月进行全校“我的梦,健康梦”跳绳比赛。

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举办朗读社团成团展。

各项活动均由小干部组织、主持,通过集会、队列、早读、体艺特色活动等方面组织管理,促进小干部管理能力的提升。

4.夯实根基读书活动。

本学期结合上级开展的“阅•知•行”读书活动,以“读书成就梦想”为主题,举行了一系列的读书活动:

①诵读展演:

充分结合书目,利用晨读、阅读课等时间,通过好书推荐、书香共享、朗诵演讲等方式,带领学生阅读。

②教师读书心得评选:

教师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更是整个教育的前提。

边工作边学习,读有收获,读有体会。

③开展“传承文化诵读经典”活动:

每天利用晨读时间,诵读经典诗文、名家名篇,提高师生阅读水平。

活动中,要求全校师生必须做到“三有”——身边有书相携、手边有书相随、枕边有书相伴;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传承中华美德。

读书工程的开展,保证了阅读的时间,阅读的内容由文学阅读扩展到科普、历史、地理、自然等知识类书籍,拓展学生的阅读层域。

④举行了全校“2013现场作文竞赛”,每个年级选取不同的作文题目,全员参与,经过层层评选,最后每个年级各评选出30人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

此项活动,既是对学生阅读积累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