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论述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19487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论述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医基础论述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医基础论述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医基础论述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医基础论述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论述题.docx

《中医基础论述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论述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基础论述题.docx

中医基础论述题

(二)论述题

1、试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答:

阴阳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是阴阳失去相对平衡,出现偏盛或偏衰的结果。

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正气(人体的抗病机能)与邪气(致病因素)两个方面。

病邪有阴邪和阳邪之分,正气包括阴精和阳气两个部分,当邪气侵袭人体,邪正抗争而导致阴阳平衡被打破,出现阴阳偏胜或偏衰的时候,就会发生各种相应的病证。

例如阳邪致病,则是致阳偏盛的实热证。

阳胜的病变又必然损伤人体的阴液。

所以说“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

阴邪致病,则导致阴偏盛的寒实证。

阴胜的病变又必然损伤人体的阳气。

所以说“阴胜阳寒”“阴胜则阳病”。

又如阴阳偏衰的病证,人体的阳气虚损,不能制阴,则阴相对偏盛而出现寒象,所以说“阳虚则寒”。

若人体的阴液不足,不能制阳,则出现阳相对偏亢的热象,所以说:

“阴虚则热”。

在阴阳偏衰的病者中,还会出现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俱损,最终导致阴阳两虚证。

此外,还有阴阳的转化,阴阳格拒和阴阳亡失等,尽管其病理变化复杂多端,但均可用阴阳失调来概括说明。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是中医学病理总纲。

2、阴阳学说如何指导疾病的治疗?

答:

阴阳学说认为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偏救弊,恢复阴阳两方的相平衡,就是治疗的基本原则。

阴阳学说用以指导疾病的治疗,一是衡定治疗原则,二是归纳药物的性能。

(1)确定治疗原则:

对阳偏胜的治疗,由于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治疗宜用寒凉药以制其阳,治热以寒,即“热者寒之”。

若阳热盛损伤了阴液,则当兼顾其不足,适当配合以益阴之法。

对阴偏胜的治疗,由于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治疗宜用湿热药以制其阴,治寒以热,即“寒者热之”。

若阴寒盛损伤了阳气,则当兼顾其不足,适当配合以挟阳之法。

因阴或阳的过盛有余,为邪气有余的实证,故“热者寒之”、“寒者热之”为“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

对阴偏衰的治疗,由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方法,即有滋阴壮水法,以抑制阳亢火盛。

《内经》称这种治疗原则为“阳病治阴”。

对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方法,即用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

《内经》称这种治疗原则为“阴病治阳”。

阴或阳的偏衰,即阴虚或阳虚,为正气阴或阳的虚损不足,“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为“补其不足”,即“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

此外,对阴阳偏衰的治疗,张景岳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还提出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法。

(2)归纳药物的性能:

阴阳学说也用阴阳来概括药物的性味功能,来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

药性:

寒凉为阴,温热为阳。

五味:

辛、甘、淡药为阳;酸、苦、咸药为阴。

升降浮沉;升浮药为阳;沉降药为阴。

总之,用阴阳学说指导疾病的治疗,就是根据病证的阴阳偏胜偏衰的情况,确定治疗原则。

再结合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选择相应的药物,以纠正因疾病所致的阴阳失调状态,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3、试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答:

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着的。

五脏的五行归属,不仅阐明了五脏的功能特性,而且还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来说明脏腑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即五脏之间既有相互资生的关系,又有相互制约的关系。

五脏配五行是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肾(水)之精能化血以养肝;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阳热能温运脾阳助运化;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上充于肺;肺(金)清肃下输水津于肾,以助肾水。

这就是以五行相生来说明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

另一方面,肺(金)气清肃下行可以抑制肾水的泛滥;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温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

这就是以五行相克来说明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

4、试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之间的病理影响。

答:

五行学说不仅可以说明在生理情况下,脏腑间的互相联系,而且也可用以说明在病理情况下,脏腑间的相互影响。

本脏之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之病可以传至本脏,以五行学说来说明五脏病变的传变,可分为相生关系的传变和相克关系的传变。

(1)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

“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又称子盗母气)。

如肾属水,肝属木,水能生木,故肾为母脏,肝为子脏,肾病及肝是母病及子,若肝病及肾,是子病犯母。

(2)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相乘”和“相侮”两个方面:

相乘是相克太过为病。

相侮是相克的反向而致病,又称反侮。

以金、木、土为例,肝火盛(木气有余)不仅可以对脾(土)克制太过,即木(肝)乘土(脾),又可影响及肺(金,称木侮金。

五行学说认为五脏病变时的相互传变,均可用五行间的生克乘侮规律来阐明。

(二)论述题

1、如何理解心主神志?

答:

心主神志,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由心所主司。

“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的神,单指人的精神、意识与思维活动。

心所藏的神指狭义之神,只有心功能正常,脏腑组织才能进行统一协调正常的生理活动,保持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神振奋,对外界信息的反应灵敏和正常,当心发生了病变,神志活动就会发生腑乱,常常出现失眠、多梦、健忘、神志不宁、甚至谵妄、昏迷等神志失常的表现。

2、如何理解心主血脉?

答:

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是指心脏有推运全身血液在脉管内运行的作用。

心脏正常搏动依赖心气的推动,心气充沛,血液才能循行周身而起到营养全身的作用。

当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往往表现为脉搏和缓有力,面色红润而有光泽。

当心发生了病变,亦常可客观地反映于面色和脉象的变化上。

例如心气不足、血液亏虚,可见面色无华,脉象细弱无力,如心气血瘀滞,则面色灰暗,唇舌青紫,心前区憋闷疼痛,脉象结、代、促、涩。

所以说“心主血脉”。

3、如何理解肺主气?

答:

肺主气,包括肺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有主司呼吸的作用,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脏的呼吸运动,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吐故纳新,保证了体内气的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肺主一身之气,是指一身之气都归属于肺,由肺所主。

气的生成和气机调畅,由肺所主持调节。

例如,宗气是水谷之精气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成,并通肺而敷布全身,以实现其生理功能,此外,卫气、营气、元气的敷布与运行均与肺的作用有关。

当肺发生病变时,不仅会引起呼吸功能减弱,而且必然影响诸气的生成与敷布,致使呼吸无力、少气、气低、神疲乏力等气虚的症状相继出现,一旦肺主气的功能失却,呼吸便会停止,一身之气亦无以生成并布散全身,各脏腑组织得不到气的温煦推动,它们的生理活动便无法维持,人的生命也就会停止。

4、如何理解肺主宣发和肃降、肺主通调水道?

答:

肺主宣发,是指肺气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这一作用体现于排出体内浊气,布散津液和水谷精微于全身,外达皮毛,宣发卫气、调节腠理开合,排出汁液三个方面。

肺有病变,即可出现呼吸不利、胸闷、咳喘,以及鼻塞、喷嚏和无汗等“肺气失宣”的病理表现。

肺主肃降,是指肺气还有向下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

这一作用,体现于吸入自然界清气,将肺吸入的清气和由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洁净三个方面。

肺有病变,即可出现呼吸短促或表浅,咳痰、咯血等“肺失肃降”的病理表现。

故此,宣发与肃降正常,则气道通畅,呼吸调匀,体内外气体得以正常交换。

肺有病变,致使二者的功能失去协调,就会发生上述“肺气失宣”或“肺失肃降”的病变。

肺主通调水道,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作用。

宣发,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宣发于全身,且调节汗液的排泄;肃降,将水液不断下输,滋养全身,代谢后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功能正常则水道通调,功能减退,则水液停聚而生痰,成饮,甚则水泛为肿。

5、如何理解脾主运化?

答:

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饮食物)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它包括运化水谷和水液两个方面。

运化水谷,是指对食物消化、吸收和传输,经过胃和小肠的消化吸收后,必须依赖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并把精微转输布散至全身。

只有脾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才能不断化生精、气、津液,才能使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而功能健旺。

若运化水谷功能减退,则出现腹胀、便液、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和气血生化不足等脾失健运的病理表现。

运化水液,是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

脾在运化水谷时,对水谷精微中的多余水份,能及时地转输至肺和肾,通过肺、肾的气化功能化为汗、尿排出、脾运化功能正常,则能防止水液在体内发生不正常停滞;运化功能异常,则水液停滞体内,而产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则导致水肿。

6、如何理解“脾(胃)为后天之本”?

答:

由于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即具有主管消化饮食,使之变化生成水谷精微,以及运输水谷精微于全身的作用。

饮食进入胃之后,吸收其有用的营养物质并使之转化为气、血、津液等,故脾还有“气血生化之源”之称。

生化出的水谷精微还靠脾的运输布散周身,以营养全身的脏腑组织器官,保证各种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可见饮食水谷,是人出生之后(后天)所需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是人赖以生长、生存的根本。

而饮食水谷的运化是由脾(胃)所主管,故说脾(胃)为后天之本。

7、肝与情志的关系如何?

答:

人的情志活动,除了由心所主司之外,与肝的关系也有很密切,这是由于肝具有主疏泄的生理功能。

所谓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气血、调畅气机(气机泛指气的运动变化,也是对人体脏腑功能活动基本形式的概括)的功能,亦即具有促进与协调整个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作用。

这一作用表现于对人的情志活动的影响方面最为突出。

当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气血和平,人才能心情舒畅,若肝失疏泄,可出现情志异常的现象。

或见胸胁胀满,郁郁不乐,多愁善感,甚至闷闷欲哭等肝气郁结的症状;或见急燥易怒,失眠多梦,头胀头痛,甚至昏不识人等肝气上逆的症状。

反过来,外界的精神刺激特别是抑郁恼怒,又常可引起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而出现肝气郁结的病变,综上所述,可见肝与情志的关系的确十分密切。

8、肝与脾胃运化的关系如何?

答:

肝的疏泄功能与脾胃的升降和运化密切相关,肝的疏泄,是脾胃升降和运化的重要条件。

只有肝的疏泄正常,脾运化功能才能健旺。

若肝的疏泄异常,不仅影响脾的升清,而且影响及胃的降浊功能。

脾气不升,在上则为眩晕,在下则为食泄,胃浊不降而上逆,则呕逆喛气,在中则为脘腹胀疼痛。

前者称肝气犯脾,后者称肝气犯胃。

肝的疏泄助脾胃运化,还体现在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上,肝的疏泄正常,则胆汁能正常的分泌和排泄,有助脾胃的运化功能。

若肝气郁结,可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而出现胁下胀满疼痛,纳食不化等。

综上所述,肝与脾的运化的关系十分密切。

9、如何理解肝主藏血?

心主血脉、脾统血、肝藏血三者有何联系?

答:

肝主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循环血量的功能,并有防止出血的作用。

肝藏血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调节体内的循环血量,当人活动的时候,大量的血液运行五脏六腑的经脉之中,当人安静休息的时候,则大量的血液流归肝脏贮藏起来。

如果肝的藏血功能失常,则常常出现各方面的病变。

例如:

肝血不足,可见两目昏花,雀盲(夜盲)、肢麻振颤、妇女月经量少等症状;若肝气逆乱,血随气逆,则可出现吐血、衄血、妇女血崩等肝不藏血的病变,若肝血瘀滞,则见胸胁刺痛,胁下瘀块、妇女痛经等。

正是由于心主脉,维持血脉搏动,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而脾统血,使血液潜行于血脉之内不致外溢,更加上肝藏血,能根据人体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对血液的需求,而恰当地调节着循环血量,保证了血液循环正常进行。

所以说心主血脉、脾统血、肝藏血三者在血液循环这一生理活动过程中,存在着有机的联系。

10、为什么说“肾为先天之本”。

答:

之所以说肾为先天之本,这是由于肾具有藏精的功能所决定的。

精是构成人体基本物质,也是人体各种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精有先天和后天的区分。

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后天之精来源于饮食,由脾胃化生。

先天与后天之精皆藏于肾,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人在出生之前,先天之精的存在已为后天之精摄取准备了物质基础,人出生之后,后天之精又不断供养先天之精,使之得到不断补充。

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它是构成新一代形体的原始物质,包括精子、卵子、受精卵、胚胎及其中的遗传基因。

先天之精决定着后一代人体的生长发育、健康成长,若先天精气亏虚,则会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小儿可见发育迟缓或发育不良,体弱多病,成人常可出现过早衰老。

可见人体出生之前(先天),便由先天肾精决定了他一生发育成长的好坏。

而精藏于肾,肾中精气是产生生命构成人体。

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是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而精的生理功能的发挥,全赖于肾,故说“肾为先天之本”。

11、试述肾中精气与肾阴、肾阳和各脏阴阳的关系?

答:

肾中精气,是机体的生命之本,其生理效应包括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对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起滋养和滋润作用的称为肾阴,对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起温煦、推动作用的称为肾阳,肾阴和肾阳,又称为元阴(真阴)和元阳(真阳),是机体各脏阴阳的根本,两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维护着各脏阴阳相对平衡。

由于肾阴和肾阳是各脏阴阳之本,故在肾的阴阳失调时,如肾阴虚,可导致肝阴虚,心阴虚。

肾阳虚,又可导致脾阳虚,心阳虚等。

12、为什么说肾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答:

由于正常的水液代谢,是通过胃的摄入,脾的运化和传输,肺的宣散肃降、肾的蒸腾气化,以三焦这通道,输送到全身,经代谢后的津液,则化为汗、尿和气排出体外。

肾中精气的气化,主宰着整个水液代谢,肺、脾等脏对津液的气化,均赖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特别是尿液的生成的排泄,更是与肾中又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由此可见,肾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13、怎样理解“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答:

上焦主管敷布精微,营养周身。

即通过心肺,将水谷精气——气、血、津液等,布散于全身以温养机体。

《内经》将这一功能形容为“上焦如雾”。

雾,是形容水谷精微弥漫的状态,中焦主管腐熟水谷,化生精微,即指脾胃消化饮食物,吸收精微,使营养物质转化为气、血、津液、精的作用,《内经》将这一功能形容为“中焦如沤”。

沤,就是形容水谷腐熟、变化时泡沫浮游的状态。

下焦主管分别清浊、排泄糟粕。

主要是指肾与膀胱的泌尿,以及大肠的排便作用。

《内经》把这一作用形容为“下焦如渎”。

渎,是沟渠、水道的意思,用来形容水浊不断下流向外排泄的状态。

14、怎样理解“六腑以通为用”?

答:

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以“传化物”为其生理特点。

饮食入胃,经胃的腐熟,下传小肠,通过小肠进一步消化,泌别清浊,清者为精微物质,经脾转输全身,其剩余的水分,吸收渗入膀胱,其浊者为糟粕,下达大肠。

渗入膀胱的尿液,经气化排出体外,进入大肠的糟粕,经传导燥化形成粪便排出。

在饮食物消化吸收过程,还有赖于胆排出胆汗助消化,三焦是水谷之道路,三焦的气化,推动和支持传化功能的正常进行。

由于六腑传化水谷,需要不断地受纳、消化、传导和排泄,虚实更作,宜通不宜滞,所以有“六腑以通为用”的说法。

15、肺与肾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

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津代谢、呼吸运动和阴液相互资生三个方面。

在水液代谢方面,肾为主水之脏,肺为水之上源,亦有赖肺的宜降和通调水道的作用。

肺失宣肃,不能通调水道而累及肾,可出现尿少,甚则水肿,若肾的气化失司,关门不利,水泛为肿,也可导致肺失宣降的喘咳。

在呼吸方面,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的呼吸需要肾的纳气作用协助。

肾气充盛,肺吸入之气才能下纳于肾,若肾的精气不足,摄纳无权,气浮于上;或肺气久虚及肾,均可导致肾不纳气,出现动则气喘等症。

此外,肺肾阴液之间是相互资生的,病理上相互影响,故肺肾阴虚常同时并见。

16、肝肾关系的表现方面。

答:

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之间存在着相互滋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血的化生,有赖于肾中精气的气化,肾中精气的充盛,亦有赖于血液的滋养。

所以有“精血同源”、“肝肾同源”之说。

在病理上,肾精亏损,可导致肝血不足,反之,肝血不足,也可引起肾精亏损。

肝主疏泄与肾主封藏之间亦存在着相互制约、相反相成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女子月经来潮和男子泄精的生理功能上,如两者失调,可出现月经异常,或闭经,男子则遗精或阳强不能泄等。

17、脾与胃关系怎样?

答:

脾与胃通过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与胃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滋养全身。

脾主升,胃主降,相反相成。

脾气升,则水谷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得以下行。

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两脏燥湿相济,阴阳相合,才能完成对饮食物的传化过程。

“太阴(脾)湿土得阳治运,阳明(胃)燥土得阴自安”。

在病理上,脾与胃常相互影响,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清气不升,可影响胃的受纳与和降,出现食少、恶心、呕吐、脘腹胀满等症。

反之,食滞胃脘,胃失和降,亦可影响脾的升清和运化功能,出现腹胀泄泻等。

(二)、论述题

1、气的生理功能有哪几方面?

答:

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五个方面:

(1)推动作用,气是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它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血的生成和运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均起着推动和激发其运动的作用。

(2)温煦作用,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人体的体温,是依靠气的温煦作用来维持恒定;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也要在气的温煦作用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也要依靠气的温煦作用,进行着正常的循环运行。

(3)防御作用,气的防御作用,主要体现于护卫全身的肌表,防御外邪的入侵。

(4)固摄作用,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对血、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

具体表现在固摄血液,可使血液脉而行,防止其逸出脉外,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和精液等,控制其分泌排泄量,以防止其无故流失。

(5)气化作用,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地说,是指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变化。

2、血的循行与哪些脏腑有关?

为什么?

答:

血的循行与心、肺、脾、肝等脏器有密切的关系,血液循行于脉管之中,流布全身,环周不休,运行不息,以供给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的需要。

血液的正常运行,决定于气的推动作用和固摄作用之间的协调平衡,也是多个脏器共同作用的结果,心主血脉,心气推动是血液循行的基本动力,只有心脏的搏动正常才能推动血液的正常运行,肺朝百脉,循行于全身的血脉,均朝向汇聚于肺,而肺主气,“气为血帅”,通过肺气的作用,血液才能得以布散全身。

除心肺的作用外,血液的循行,还有赖于脾气的统摄和肝的藏血功能的正常,只有脾气健旺,统血有权和肝有所藏,才能保证血液沿着正常的轨道运行而不逸出脉外。

另外,肝的正常疏泄,有助于气的调畅,从而使血液循行通畅流利,防止血疾产生。

3、试述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过程。

答:

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到多个脏腑的一系列生理功能。

津液的生成,是通过胃对饮食物的“游溢精气”(即腐熟作用)和小肠的分清别浊,“上输(精微)于脾”而生成。

津液的输布,依靠脾的“散精”转输,将精液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功能,使津液输布全身,外达体表,下至肾与膀胱,同时通过肾的蒸腾气化,主水功能,使津液清者蒸腾上升、布散全身。

津液的排泄,主要是依靠肺的宜发肃降以及肾气化升清降浊作用,使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尿液和随着呼吸排出的水气排出体外,可见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及其维持代谢平衡,依赖于气和许多脏腑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其中尤以肺、脾、肾三脏与三焦的生理功能起着主要的调节平衡作用。

4、试述肺、脾、肾三脏在水液代谢过程中的作用?

答:

肺、脾、肾三脏,在水液代谢过程中,是起着主要的调节平衡作用的。

脾对津液的输布作用,即是《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说的“为胃行其津液”脾胃是通过经脉,一方面将津液“以灌四旁”和全身,另一方面则将津液“上输于肺”。

这两个方面统属于脾的“散精”功能。

肺对津液的输布和排泄作用,又称作“通调水道”,通过肺的宣发作用,将津液输布于全身体表,以发挥津液的营养和滋润作用,津液通过代谢化为汗液而排出体外。

此外,肺在呼气中也排出了大量的水分。

可见,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对于津液的输布和排泄起着重要的作用。

肾对津液的输布和排泄,亦起着极其重要的主宰作用。

肾对津液的主宰作用,主要表现在肾所藏的精气,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亦是气化作用的原动力。

因而胃的“游溢精气”,脾的“骸精”、肺的“通调水道”以及小肠的“分清别浊”都需要依靠肾的蒸腾气化作用而实现。

全身的津液,最后亦都要通过肾的蒸腾气化,升清降浊,使“清者”蒸腾上升,从而向全身布散,“浊者”下降化为尿液,注入膀胱。

尿液排泄量的多少,实际上是调节着全身津液的代谢平衡。

5、如何理解“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答:

气与血都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气属阳,它的功能以推动、温煦为主,血属阴,它的功能以营养、滋润为主。

但二者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又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这种关系,前人用“气为血帅;血为气母”加以概括。

气为血帅,是指气对于血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1)气能生血。

血液的物质基础是水谷精微和肾中之精,而促进水谷精微和肾精转化为血液,则依赖于气。

气盛,则变化生成血的功能健旺,气虚,则变化生成血的功能减弱。

因此,在病理上气虚常可进一步导致血虚,最后发展成为气血两虚的病证。

(2)气能行血,血液的循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肺气的散布,肝气的疏泄,只有气运行的推动,血液才能保持正常的循行。

在病理上,气的功能障碍,如气滞或气虚常可引起血行不畅,而继发血瘀证。

(3)气能摄血。

血液的运行,依赖脾气的统摄,才能正常地循行于脉管之中,而不致溢出脉管之外。

在病理上,气虚不足,统摄失职,常可导致各种出血证的发生。

上述均说明了气确有生血、行血、凝血的作用,而为血之帅。

血为气母,是指血对于气的两个作用而言。

(1)血能养气。

血液循行于机体,环周不休,不断地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营养,使气持续地得到补充,只有得到血液不断的滋养,气才能保持功能的旺盛。

在病理上,血虚不足,气失血液的濡养,可进一步导致气虚而出现气血两虚的病证。

(2)血能载气。

气虽然能推动血液循行,但气的运行必须依赖血液的运载。

若气不附于血中,则气将会飘浮无定而无法在体内正常运行,而发挥其温煦推动的作用。

在病理上,大失血的病人,由于血脱于外,往往可导致气随血脱,而继发亡阳的证候出现。

以上均说明血液确有养气、载气的作用,而为气之母。

(二)论述题

1、试述十二经脉的名称、走向和交接规律。

答:

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于人体两侧,分别循行于上肢或下肢的内侧或外侧,每一经脉分别属于一个脏或一个腑,因此,十二经脉中每一经脉的名称,包括手或足、阴或阳、脏或腑三个部分。

如:

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等,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三阳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趾走向腹腔,胸腔交手三阴经,构成一个“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循环径路。

2、试述十二经脉的体表的循行部位如何?

答: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部位,是有一定规律的,即在四肢部,阴经分布在内侧面,阳经分布在外侧面。

内侧分三阴,外侧分三阳,大体上,太阴、阳明在前缘,少阴、太阳在后缘,厥阴、少阳在中线。

在头面部,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部,少阳经行于头侧部,在躯干部,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足三阳经为阳明经行于前(胸、腹、面)太阳经行于后(背面),少阳经行于侧面。

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足三阴经均行于腹面。

循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向外的顺序为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3、试述督、任、冲、三脉的循行部位及主要生理功能怎样?

答:

督脉循行部位,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上行,至顶后风府穴入颅络脑,并沿头正中线至额鼻部,上唇系带处。

其主要生理功能是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阳脉之海”。

它与脑脊髓和肾有密切关系。

任脉循行部位,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经腹胸正中线上行至咽喉,环绕口唇,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