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课题研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19414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课题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课题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课题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课题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课题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课题研究.docx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课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课题研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课题研究.docx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课题研究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课题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技能,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内容。

而良好的计算能力更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和参加社会活动所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所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将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数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

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以及必要的运算技能。

“必要”一词清晰地体现了计算教学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一方面从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来看,与计算相关的内容占有很大的比重。

例如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要通过计算去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从我校的实际出发:

我校地处城郊结合部,外地学生占三分之二左右,客观反思我校的数学教学,尤其是计算教学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口算能力比较薄弱、计算基础不够扎实、计算法则混淆不清、计算能力参差不齐。

而随着年级的增高,知识的不断加深,学生计算越发暴露出问题。

这有悖于素质教育的精神,而且势必会让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失去以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动力和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带来了不利因素。

为了改变现状,更好地贯彻课标精神,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迅速有效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实现知识、技能向能力的转化,我校提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计算:

包括口算、笔算和估算。

计算教学:

是指教师以教材为依托,通过有效地运用策略及方法、帮助学生剖析算理、引导建构算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速度,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计算练习,最终形成自我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的活动和过程。

策略:

根据学习目标对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加以综合思考、精心策划和有效调控的技能。

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与方法。

三、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观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

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学习过程要增进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使其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完善对事物的理解。

2、现代教学论

现代教学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

3、陶行知教育理论

课堂教学应实现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

只有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全方位的参与学习,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应是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识,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四、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1、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教育的任务在于设法发展和巩固儿童对克服困难,特别是智力性质的困难的乐观主义信念,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在集体中创造一种能够进行创造性思维竞赛的环境。

”因而创设一种学生熟悉的、喜欢的环境或氛围来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2、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

数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造”。

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在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中逐步得到发展的。

让学生参与探索计算原理和方法过程就是一种“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所以,在计算教学中,必须注意算理的剖析,引导学生循”理”入法(即依据算理,理解算法),以”理”驭法(即依据算理,掌握算法)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并促进运算技能的形成和提高。

3、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张晓霞对计算教学进行了长达多年的研究。

他认为:

培养小学生具有良好的计算能力,历来是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目的。

教学中既要重视笔算教学,也要重视口算教学。

口算和笔算各有特点,互有区别,但它们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笔算加减法计算的熟练程度是受口算的熟练程度制约的,而笔算又能促进口算能力的提高。

一道多位数加多位数的笔算加法实际上是由一系列基本口算组成的。

所以口算能力强笔算的速度就快,正确率就高。

研究表明,基本口算与笔算有着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可达到0.723以上)。

反之,掌握了笔算的计算法则并能灵活运用,也有助于口算能力的提高。

所以,在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中,应以口算为基础,以笔算为重点,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提高。

五、研究目标:

1、探索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方法、技巧以及学生计算训练的方式方法。

2、激发学生在计算上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提高课题组成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促使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六、研究原则:

1、导向性原则: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探索一种比较有效的计算教学方法,研究者应以集体目标为导向,不断端正思想,提高研究者的信心和水平,同时要发挥导向的多种功能。

2、参与性原则:

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在充分调动研究者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始终参与研究活动,使其成为改革研究的主角。

3、平等性原则:

研究者应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在学习上取得成功,都有潜质有待开发,都是值得尊重和关怀的,能负起责任的,这些都应该平等地对待。

4、坚持多元性体现开放,建立科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不仅评价计算教学的一般特征,而且要为不同条件的课堂教学留有可变通的余地,提倡创新,鼓励个性化教学。

七、研究内容与操作:

(一)研究内容:

1.对我校数学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计算状况进行调查,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如何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具体有效的教学方法。

2.计算教学的策略研究:

(1)培养良好数感的有效策略。

(2)提高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3)增强实际应用的有效策略。

(4)培养较好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

(5)培养学生稳定的心理和良好习惯的有效策略。

3.加强学生计算训练方式方法的研究。

探索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创设计算情境,拓宽计算平台,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笔算、估算能力,并达到一定的速度。

(二)具体的操作措施

1、对数学课堂计算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确立各个年级的计算教学的训练重点。

2、创设计算情景,激发计算情趣。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帮助学生克服枯燥、被动的心态。

(2)树立“数学生活化”的观念。

(3)增强计算的趣味,培养计算兴趣。

3、运用策略,培养计算技巧,提高计算能力。

4、拓宽训练平台,丰富训练形式。

八、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个案研究和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文献分析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和经验总结法。

九、研究对象和步骤:

(一)研究对象

城西小学全体学生

(二)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

2009年5月——2009年10月底建立课题组,设计课题研究方案。

收集有关文献资料、报刊杂志作为课题实施的参考资料,确立课题的研究框架构想。

第二阶段:

2009年11月——2012年3月课题实施阶段,组织课题组成员集中备课、上课、并探索在计算课中实施“计算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

在实施阶段边开发,边教研,边总结即时整理研究数据和资料。

组内成员经常交流研究情况及时调查方案。

第三阶段:

2012年4月-——2012年9月课题总结阶段,认真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情况。

十、研究预期成果和成果形式:

1、请有关科研单位对课题进行评估。

2、教师探索教学模式的论文、实验总结、优秀教案、课堂教学研讨会。

3、总结研究情况,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科研论文。

十一、课题组成员:

1、组长:

汤建军

2、副组长:

景华、曹月梅、丁姣

3、组员:

姚桂芳、蒋碧莹、吴建芬、孙芳、赵秀娟、宗正平

4、顾问:

白炳春、谢惠良、潘顺良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2011年2月25日我市召开了全市中小学学科中心组成立大会,小学数学科中心组成员由市小学教研室数学教研员、全市特级教师及省、市级骨干教师具体担任,共16名,具体指导全市数学科教学教研工作。

大会中,小学数学学科中心组召开了小组会议,根据全市实际,把《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确定为本学期的研究课题来进行教学研究。

计算教学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

在近几年我镇数学教学质量检测中,发现有部分学生计算能力欠佳,导致数学成绩低下,自身数学学习无法进行。

因此,按照市小学数学学科中心组的课题计划和我镇的实际,现制定我镇开展《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研究目标

1、探索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寻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通过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努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促进我镇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我镇数学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促使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具体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

1、查找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

(时间:

第3——4周)

做法是:

先指定3名低、中和高年级的数学教师根据自己所在学校班级学生的情况,查找在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原因,撰写材料发送到中心小学办公室博客。

然后组织全镇同年级组数学教师进行网上研讨,提出自己在计算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供大家交流。

具体安排如下:

教师

所在学校

年级

参加人员

材料发送时间

研讨时间

陆娇能

中心小学

1-2年级

1-2年级全体

数学教师

2011年3月13日前

3月14-15日

徐锐

中心小学

3-4年级

3-4年级全体

数学教师

2011年3月13日前

3月16-17日

陈玲

中心小学

5-6年级

5-6年级全体

数学教师

2011年3月13日前

3月18-19日

2、开展各年级组网络集体备课活动。

(时间:

第5——16周)

根据本学期各年级数学教材中有关计算教学的内容,组织开展网络集体备课活动。

目的是发挥集体智慧解决大家在前面所查找到的有关计算教学中的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案。

集体备课具体安排如下:

主备教师

所在学校

备课年级

主备内容

参加人员

撰写教学设计及集体备课时间

李美妙

傅佑慧

中心小学

加昌小学

一年级数学

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

一年级全体数学教师

根据各年级的教学进度情况,另行通知。

谢于密

符永芳

中心小学

大勇小学

二年级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

二年级全体数学教师

韩洪畴

郑惠英

中心小学

培英小学

三年级数学

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三年级全体数学教师

邢文俐

曹升鹏

培英小学

大勇小学

四年级数学

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四年级全体数学教师

周伟雅

邢春燕

中心小学

甘村小学

五年级数学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五年级全体数学教师

3、组织部分教师上教学观摩课并开展听课、评课活动。

(时间:

第5——16周)

按照以上集体备课及各校上课进度情况,中心校办公室将组织教师上教学观摩课并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充分交流计算教学经验。

4、总结计算教学经验,撰写教学论文或案例。

(时间:

第17——19周)

参加课题研究的数学教师每人都要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撰写一篇有关于计算教学的教学论文或案例,并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上。

三、工作要求

1、我镇每位数学教师都要积极参加本课题教研活动。

第一、根据本班学生在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参加本年级组的网络研讨活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不少于3条;第二,积极参加本年级组集体备课活动,并发表有价值的评论不少于3条;第三,本学期结束前每人需撰写一篇数学教学论文或案例,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上。

2、本课题教研活动是本学期我镇数学科开展的主要教研活动,也是作为本学期教师绩效考评中教研活动这一项打分的主要依据之一,希望教师积极参加,完成各项教研任务。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在《数学课程标准》思想的指导下,探求适宜小学生终身发展的数学教育方面的有效教学策略,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最大效能地实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多元的教育目标。

二、本学期研究内容

我研究的内容有三大块:

1、情境教学的策略2、活动教学的策略3、激励评价的策略。

这三个方面内容很多,如果没有重点的话,容易造成面面俱到,却都不深入的情况,所以现在我选择着重的研究是情景教学的策略。

为什么先选择这个问题,从大的方面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

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

因此,情境教学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

从小的方面来讲,我也期待在自己的课堂上出现“高质轻负”的教学效果。

三、课题研究个人原则

1、“我手写我心”

课题研究离不开写作,要写就写下自己的真实感受。

从内心里觉得真实是课题研究的生命。

不管是成功和失败,积累这些经验,也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积累。

2、个人博客作为写作的主阵地

平时的工作中多观察与思考,捕捉工作中的细节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将自己的点滴感悟及时写下来,发在博客里,做好积累工作。

3、围绕教材进行研究。

教材是课题研究的根本,所以要想准确把握教材,合理制订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首先要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即掌好舵;然后再去研究教材教法,才能用教材这条船载着学生驶向成功的彼岸。

四、课题研究进度

1、创设充满趣味的“游戏”或“童话”情境,开启学生“乐学”的大门。

《平均分》情境: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在情境的引入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为后面的学习铺垫基础呢?

情景图的本意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熟悉的具体情境--春游前的准备活动,使学生看到日常生活中有着"平均分"和计算平均分的结果的问题.但我也意识到这个情景图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着出入.我校学生春游前都是各自准备春游的物品,学生实际生活背景与情景图的内容有着心理上的隔膜,引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针对这个情况,我精心创编了一个童话故事来引入:

有一天,沙和尚,猪八戒,孙悟空三兄弟来到一座山脚下,口渴,肚子饿.猪八戒摸摸口袋里只有6个桃子,"来,沙师弟你2个,大师兄1个,俺老猪肚子大就3个.""嗨!

凭什么你多吃,哪次妖怪不是俺老孙降的?

我该多吃"孙悟空愤愤不平的说.沙和尚也不服气的说:

"重活是我干,重担是我挑,凭什么我只吃2个?

我也要多吃."三兄弟在那里吵个不停.其实他们三个为保护师傅都立下了很大的功劳.聪明的小朋友们,你能帮他们想想办法来分分这些桃子,让他们别吵下去了.然后让学生拿出6个圆片来代替这6个桃子实际让学生来分一分,交流分法,讨论:

为什么每人2个他们就不争吵了呢?

引出平均分.通过老师绘声绘色的故事,马上就将学生的学习引入到平均分上,为整节课奠定了好的基础.

《100以内的数》复习课情境:

数字是枯燥的,数学是抽象的,数学复习课更是让人头疼的。

俗话说“回炉的烧饼不香。

”那么,我们的复习课教学该怎样从学生自身需要为出发点,有计划有条理地组织学生进行复习,改革一味的题海苦战,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牵引下主动遨游在复习活动中呢?

基于以上考虑,我通过创设孩子们喜欢的美猴王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激发学生复习的兴趣。

在说,数,分,比,做,五大教学环节中,为学生提供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觉地搭建10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组成及数位,最终达到完成100以内数的知识点的整体构建,让整个课堂教学饱满、立体,也让学生的心灵获得愉悦,情感得到陶冶,价值观得到提升。

体现为学生的发展而教,立足学生的经验,学生活中的数学的教学理念。

2、创设与现实相联系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有用”的数学。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情境:

一上课,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周长是什么意思,有学生说:

围成一个图形各条边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还有的说: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我接着追问学生三角形的怎么求呢?

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等周长怎么求呢?

学生说三角形就是三条边的总和,四边形就是四条边的总和,五边形就是五条边的总和,六边形就是六条边的总和。

我继续问:

由此你得出了什么规律?

学生回答

有几条边,就是把几条边加起来的总和。

师:

为了表扬你们的精彩回答,奖励你们欣赏两幅画。

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画(4dm×3dm)和一张正方形的画(3dm×3dm)

师:

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画保存的时间更长久不容易损坏?

生:

装裱,做一个木的镜框将画围起来。

师:

围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的木条的总长也就是他们的周长,你们猜一猜,长方形和正方形谁的周长更长?

怎么证明你的判断是正确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

《锐角和钝角》情境:

在很多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上,常常看见老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情景并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有时甚至适得其反,学生不能从情境中跳出来投入到真正的学习状态中去。

一个有效的教学情境,必须是真情实境,这样才能紧扣学生心弦。

今年是奥运年,而现在随着奥运会的临近,北京奥运会成为全中国人关注的事情,是今年的热点话题,结合这个话题来导入新课,有新意,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课堂上,通过这个情境不仅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更让学生在情境中遭遇在各国的国旗上找角的问题,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

3、创设有效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7的乘法口诀》情境

在第二部分自主合作,创编口诀中,通过开展个人自编口诀,小组交流口诀,全班汇报口诀,评价口诀等教学活动,“7的乘法口诀”对学生而言就不再是单纯接受的教学术语,而是充满体验的数学成果。

在这个过程中,当学生所编的口诀得到组类的同学认可,全班同学的褒奖乃至“数学家”的肯定时,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地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激发与巩固。

《会说话的数》情境:

师:

其实生活中像这样会说话的数还多着呢,前些天老师布置大家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数,你们都知道这些数所说的话了吗?

好,那就等听清交流要求以后再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注意!

听好交流要求。

①一个一个的说,说时手拿物品,说说上面的数说的什么话,说完以后直接将物品放在篓子内;②小组内的成员认真听,别人说过的尽量不要重复。

2、介绍汇报

师:

好!

现在如果自认为收集得特别好,特别棒的就大胆地走上台来向大家介绍。

五、研究后的思考:

目前,我在上数学课时,都能有意识地创设有价值的数学情境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但是,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课题实施中,个别情境的创设仅仅把激发学生兴趣当作情境的重要目标,使得学生在情境中“流连忘返”,要么情境中一旦导入新课,就急于进入后面的教学,使得学生在情境中“浅尝则止”,情境所起的诱导作用并不大。

我们逐渐地认识到,兴趣的激发只是情境的一个最起码的一个条件,关键的是让情境起到帮助学生实现“问题解决”的作用,使学生在情境中能主动到发现一些问题,自主地去探索、去解决。

2、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在日常教学中,“生活经验”常常是被具体的“生活情境”所替代的。

有时学生沉醉在游戏引起的兴奋之中,而把相关的数学思考抛在了一边。

面对生活情境,学生往往被丰富多彩的外在的一面所吸引,而数学思考却湮没其中,不为学生所关注了。

3、创设有价值的数学情境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适应情境教学的要求。

4、思考:

实践中出现的偏差让我不禁思考,该如何有效地呈现“情境”和运用“情境”,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促进学生的发展。

情境教学作为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策略,更得注意它的实效性。

我们呼唤一种原始的、生活的、活动的教学情境,呼唤具有生命力的教学课堂,让“情境”在“时尚”中发挥应有的“实效”作用。

一个好的情境设计最终是要为我们的教学服务;要为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服务;要为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服务;要为提升学生的数学眼光服务……,今后我们将继续围绕“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进行深入地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