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氏述训.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13892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6.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氏述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杜氏述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杜氏述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杜氏述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杜氏述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杜氏述训.docx

《杜氏述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氏述训.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杜氏述训.docx

杜氏述训

【第1则】

自见之谓明,自听之谓聪,自胜之谓强。

人惟不自见、自闻而后自是。

既自是矣,长傲益怠,何有于强?

乃所谓大愚也。

子弟至是,父兄不以为忧而反为喜,其父兄亦大愚也。

自见之谓明,自听之谓聪,自胜之谓强:

《韩非子·喻老》,“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

故曰:

自见之谓明。

”梁启超《论自由》,“孔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己者,对于众生称为己,亦即对于本心而称为物者也。

所克者已,而克之者又一己,以己克己,谓之自胜,自胜之谓强。

”《史记·商君列传》: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彊。

”“内视反听”谓自我省察。

【译文】

自己能看到、体察自己的缺点才是眼光敏锐,自己能够听进、辩清自己的不足才是耳朵灵敏,自己能够控制、约束自己的言行才是真正的胜者、强者。

而人单单不能看到、体察自己的缺点,不能听进、辩清自己的不足,然后便自以为是。

如果自以为是,便会增长傲慢之心,越来越懈怠,怎么有助于做一个胜者、强者呢?

这是最愚蠢的了。

孩子或弟弟们如果这样,做父亲、兄长的不担忧反而高兴,那他的父亲和兄长也是最愚蠢的。

 【第2则】

先大夫每引《颜氏家训》教余兄弟,曰: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盖幼时肫然赤子,惟父母是听;迨其渐长,因物而化,随习而迁,虽父母之命将不能行.乃始搰搰然提其耳而教之,固已晚矣。

谚语:

“教儿婴孩,教妇初来。

”女辞家而适入,一切无旧恩可恃,故尝虚已以听于舅姑,而唯恐其有过也,教不于此时,亦将如子之渐长而不复可变也。

尝见世之为父母、为舅姑以此为悔者不少,其有及乎?

肫:

zhūn,恳切,真挚。

迨:

daì,及,等。

【译文】

有学问有成就的先辈常常引用《颜氏家训》教育我的兄弟,说: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人小时候天真、诚实,只要是父母的话都能听从。

等到他渐渐长大,随着环境的影响、习惯的养成,对父母的话就不是很信服了,到这时再用力提着孩子的耳朵训教,已经晚了。

谚语说的好:

“教儿婴孩,教妇初来。

”妻子刚从娘家来,没有了娘家父母兄弟的宠爱可依靠,所以常常能虚心听从于叔伯姑舅,唯恐自己做错事情,如果不在这个时候教育她,就也会像孩子逐渐长大成人不易改变了一样。

常常看到世上做父母、做叔伯姑舅的为此而后悔的有不少,这又有什么用呢?

【第3则】

孩提之童,知爱知敬,始家邦终四海,即由此充之,非由加也.其他皆属继起,况外物乎?

幼时嬉戏,或指某物曰“是我有也”,先大夫必怒责之。

盖恐长自私自利之心而渐离其天性也。

防微杜渐,用意深矣。

【译文】:

孩子小的时候,(就要让他)知道爱什么敬什么,始于家庭而恩泽于天下,由这些充实孩子就足够了,不用其它。

其它的都是由此而来的,何况那些身外之物呢?

小时候和伙伴一起玩耍、嬉闹,有时会指着某个东西说:

“这个是我的。

”先辈听了必定生气地责备他,就是怕孩子增长自私自利的思想而导致渐渐偏离他(知爱知敬的)天性。

防微杜渐,用意多么深远呀。

 【第4则】

人之于子,欲其富、欲其贵、欲其寿,考若将萃人生之福泽而备于一身,而后为慊也。

察其所以教之,则一切相反。

名不立行不成,听之而已,是非导之以贫贱乎?

伤生伐性,任之而已,是非促之以夭殇乎?

至左道营谋,而亦有得富贵者,非徒祸其子,而又以自祸。

幸而废疾,久不死,亦谓之寿考,视息焉而已矣。

吾见有子者,之爱之而适以害之也。

即或未至于害,而膝下抚摩,亦已痴马矣半世矣,安望其能诒谋于后也?

不诒谋于后,与无子何殊?

寿考:

高寿。

慊:

qiè,满足,快意。

夭殇:

即夭折。

谋:

“营谋”,图谋、营求。

“谋于后”,考虑、谋划。

诒:

yí,留传,赠送。

【译文】:

人人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大富大贵,安康长寿,恨不得把自己一生所有的福份都汇集给孩子,这样才会满意。

但看他教育孩子的方式,却正好相反。

孩子既没有功名也没有德行却听之任之,这不是引导孩子成为贫贱的人吗?

孩子害物伤人也听之任之,这不是促使孩子早死吗?

当然,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图谋、营求,也有能大富大贵的,这不仅是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呀。

(那种折磨)就如同侥幸消除恶病而久没有死也算是长寿,但只能够看着他喘气罢了。

我看到有的有孩子的父母,他爱他的孩子却正是害孩子;即使还没有到害孩子的地步,但把孩子揽在自己的膝下不停地抚摩,这也会导致孩子像呆子一样半辈子不能自主自立,还怎么能期望他为后代子孙考虑、谋划呢?

不能为后代子孙考虑、谋划,和没有孩子有什么区别呢?

 【第5则】

教子以身不以言,非不以言也,所言皆其所行耳。

其言如是,其身不如是,子固从其身不从其言也。

彼自其有生而即习见矣。

心会之,性通之,闻一朝之言而大反之,虽贲育之勇不能也。

人有不美之行,念及其后嗣,而翻然改悔者,迁善改过,盖亦教在其中矣。

贲育:

贲,bēn。

贲育即孟贲、夏育,战国时勇士。

《尸子》云:

孟贲,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兕虎。

《战国策》曰:

夏育叱呼骇三军,身死庸夫”。

【译文】

教育子女要用身教而不用言教。

不是不用言教,是因为言语说的都是本身的行为罢了。

如果说的是这样,做的不是这样,小孩子就会服从你做的而不服从你说的。

那是因为小孩子从一出生就常见大人这样做,心里能领会它,思想上也明白它,听到一朝一夕的话就改变长久形成的习惯,即使像战国时孟贲和夏育那样勇敢的人也做不到啊。

一个人如果有不好的行为,想想自己的子孙后代,就幡然悔悟、改过自新,这教育就在你的行动之中了。

 【第6则】

凡幼习勤苦者多成,生处安乐者多败;劳则善,逸则淫,其理固然。

丰衣足食,反为不幸。

然则如之何?

曰:

“常置之勤苦之地,执业而习之,立程而课之,其荒怠者,扑之勿恤也。

”其庶几乎?

扑:

封建时代教师惩戒学生用的戒尺。

文:

古指法令条文。

此指教刑、家法。

【译文】

凡是幼时刻苦学习的人成功的多,处于安适享乐环境中的人常常失败而一事无成;勤劳就会养成善德,安逸就会生发邪恶,那道理本来就是这样。

所以丰衣足食,反而是不幸的事。

那么怎么办呢?

那就是:

“坚持把他放到勤劳艰苦的环境中,拿一门学业来让他学习,设立一定的课程并且按一定标准去考核他。

那些懒惰荒废学业的,要用家法惩戒他而不要顾惜。

”那不就有希望了吗?

 【第7则】

子孙虽愚,《诗》、《书》不可不读。

人之有子,岂尽聪明?

然心性本具之理无不可解。

每见顽愚下质学书不成,去而他适,终其身,悖理伤教之言不敢出也,干名犯义之事不敢居也,只为曾经读书,则亦有主于其中者矣。

【译文】

子孙虽然愚笨,《诗》《书》不能不让他读。

不管谁家的孩子,哪有个个都聪明的?

但人的心理规律都是可以掌握的。

常常见到那些顽皮、愚笨的人读书不成功,离开书本去做其他事,一直到死。

背天理伤风败俗的话不敢说,触犯刑律的事不敢做,只因为他曾经读过书,在他心中便有做人的道理了。

 【第8则】

孟子曰:

“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

中而才,父兄之贤也。

父兄贤,则亦欲其子弟之贤。

不中不才,怒而付之度外,是弃之也。

彼既不中不才矣,安能即识父兄之意,而自反于中才?

故曰:

“养养者不急”,求其效之谓也。

朝焉、夕焉、俯焉、仰焉,其得诸观感之间,必有动于不自知,发于不自己者也。

微乎,微乎!

【译文】

孟子说:

“正直的人可以使不正直的人养成正直,有才能的人可以使没有才能的人有才能。

”正直而有才能,究其原因是父母有德行有才能。

因为父兄有德行有才能,也想让他们的子弟有德行有才能,子女不正直无才能,父兄生气而不去管教他,这是放弃他。

既然子女不正直无才能,又怎能理解父兄让他们有德行有才能的意图,而自我反悔?

所以说:

“教育子女不要着急,以求达到应有的效果。

一朝一夕、一俯一仰的时间去教育,子女在这顷刻之间能够看到、听到,必然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感动,在不知不觉中有所启发,这是小事吗?

这是小事吗?

 【第9则】

何以教子?

修身之道,即教子也;何以齐家?

教子之方,即齐家也。

一言一行,不出于恩,即出于礼;不由于义,即由于情。

子生而见之、闻之,以为理固如是。

其不如是,必恐父兄知之,而知之又必不恕之也,潜消其非心而暗长其善念者必多矣。

至家人异姓聚处,各有爱憎,或形迹介念,或言语生嫌,或小人 搆衅,皆所不免。

彼见子承父教,雍雍秩秩,不敢小有违也。

亦将以义胜私,化其忿忮之情,求合于惇睦之意。

即有不合而争,然争而不胜其让也,家不由是而齐欤?

【译文】

用什么方法来教育子女?

加强自身修养的方法就是教子之道。

用什么方法来治家?

教育子女的方法就是治家之法。

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是出于恩,就是处于礼不是义,就是出于情。

子女生下来就见到这一切,听到这一切,以为本来就是应该是这样。

子女不这样做,一定害怕父兄知道自己的行为,父兄知道一定责备自己,那么内心不正确的思想行为就会暗暗消失,而善念就一定增多了,至于不同姓氏的家人住在一起,个人有个人的爱憎,有的为一点小事生嫌隙,有的受小人挑拨,却在所难免,那些子女接受父兄的教诲,就会争萧有序,不敢有丝毫违背的地方,这是用义战胜私欲,化解怨怒怨恨之情,以求家庭和睦,即使不合而有小小的争议,然而有争议不能取胜时却能相互谦让,家族不就由此而兴盛起来了吗?

【第10则】

教子之法,《弟子》一章尽之矣。

孝弟、言行,处身接物,推其义类,则《曲礼》,内则《少仪》,毕具其中。

学文者,学此文也,不但习其事,而又绎其理;不但识其当然之宜,而又以通其事之所未经、达其意之所不及。

循而行之,终身不能毕也。

【译文】

教育孩子的方法,《弟子》这一章已经都说了。

孝弟的言行,处身接物,(推断)其中的含义,表面上恭顺有礼,接纳没有礼仪地行为,都包含在其中,学文的人,学习这篇文章的人,不但要反复练习这件事情,而且要寻求它的事理;不仅要认识这其中的权益利弊,而且还要瞻首未来,做到道义不能够解释的地步。

反复做下去,一辈子都不能完毕。

 【第11则】

人之于学,终身焉而已矣。

谓其身既终,则学亦止也。

吾谓终身焉而犹不已者,教子是也。

西洋习算法,其制器亦以算法通之。

父制不成,遗之其子,必成而后已。

一艺且然,况学以求道者乎?

【译文】

人的学习是终身的。

人已经死了,那么学习也就终止了。

我说终身学习不止这些,还要教育子孙后代。

西洋的科学,他们的科学技术和我们的算学相通。

父亲做不成,遗留下来,儿子一定把它完成。

从技艺看到的这些,更何况学习求道的事情呢?

 【第12则】

农工商不能化,惟士则能化,以其学也。

希贤而贤,则亦希圣而圣。

既有其资,又竭其力,虽天地不能限之。

魁然七尺,而人目之,曰:

“是酒囊也,是饭袋也”,有不愧生于中、颜变于外者乎?

此腹负将军,不力于学,何以能免?

【译文】

工人、农民、商人不能教育感化别人,只有做学问的人,利用他所学的知识,才能教育感化别人。

希望他是贤人他就会成为贤人,希望他是圣人他就是圣人。

既然他有天生的才能,又用上所有的能力,即使天和地也不能限制他。

高大魁梧的七尺男儿,人们看着他,说他是酒囊,是饭袋,有内心不惭愧,脸色不改变的吗?

这样的人即使成了将军,如果不努力学习,又怎能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第13则】

材质有高下,赋禀有强弱。

高而强者,多纵轶;下而弱者,多委靡。

陶冶之,变化之,舍学何以哉?

天性好学者,上也;天性不好学者,下也。

不好学,则必有他所好,则不可知矣。

所贵乎教者,转其不好而使之好焉耳。

转而好,吾有望矣。

【译文】

材质有高下之分,赋禀有强弱之分。

高而强的人,超越很多;下而弱的人,多委靡不振。

陶冶他,变化他,除了学习还有别的办法吗?

天生爱好学习的人,积极向上;天生不爱好学习的人,每况愈下。

不爱好学习的,一定有他所爱好的,那就不知道了。

教育的人所重视的,应是转变他不喜欢的为喜欢的。

转变成他喜欢的了,我们就有希望了。

 【第14则】

幼时未有不好嬉戏者,但嬉戏亦不同。

要观其爱,敬之,良不失赤子耳。

自七八岁,即当亲师傅,就理义,浅近处,日为讲解,渐进减加,至二十岁,不可一日旷闲。

彼既得其旨趣,则以后自不能已。

学贵始基者,此也。

此时任其悠忽,既冠,而人事纷矣,乃始作平地一篑,不独其迟而无及,恐嚼蜡无味,亦格乎不相入也。

【译文】

小的时候没有不喜欢嬉戏玩耍的,但嬉戏玩耍也不相同。

要观察他(是否有)友爱尊敬之心,(是否)不失小孩的童心。

当孩子七八岁的时候,就要当他的老师,每天把简单的理义讲给他听,渐渐地加深,渐渐地增加数量,到了二十岁,每天都不可以空闲。

到时候得到了其中的乐趣,以后自己就不能控制自己了。

这就是基础。

这个时候任其自由放纵,到了弱冠的年龄,人情世故纷杂,再开始学习教育就已经失败了,不仅缓慢而且赶不上,恐怕要像嚼蜡一样没有味道,也和人的发展格格不入。

 【第15则】

教家之道,一门之内不得有樗蒲   (chúpú古代一种游戏,象古代的掷色子。

)戏具,有则焚之、碎之,勿移时也。

此等必断根绝蘖(niè)而后可。

吾见大家末流以此败其子弟,坠其家风,至求降为皂隶而不得。

其初,亦谓偶为之、无害耳,而流毒至此,谁之过哉?

【译文】

持家之道,家中不能有骰(tóu)子这种赌具,如果有就一定要把它烧掉、打碎,不要迟疑和拖延。

这种东西必须(在家中)做到断根绝蘖才行。

我看到不少名门望族的后代就是用这个让孩子败坏,让家风堕落的,最后他们就是连奴仆也做不成。

一开始,他们认为(这种游戏)偶尔玩一次,没有什么害处,可谁想到毒害之深到这种地步,是谁的过错呢?

 【第16则】

为学,要先安贫。

箪瓢蔬水,孔、颜家法也。

澹泊则心性通明;醉饱则意智昏塞。

此其为损、为益,已不自同况。

厌贫,一心也;羡富,又一心也。

汲汲营营,求去其贫而趋于富,又不止于千百亿心,是终身只在忧戚歆羡中过。

目不暇学,学亦无益。

不以其道得之,君子于富贵则不处,于贫贱则不去,有以也夫!

【译文】

做学问,首先要安守贫穷之苦,以贫为乐。

粗茶淡饭是孔家、颜家一贯的生活作风,也是他们的家教方法。

淡泊的生活使人精神愉快,心底明亮;饱食终日的生活(反而)使人的思想迷糊、神志不清。

这其中的利害就不用多说了。

讨厌贫穷,是一种思想;羡慕富裕,又是一种思想。

千方百计地设法摆脱贫穷走向富裕的人,又何止千百亿人!

这些人终生在因贫忧愁、渴慕富贵中度过。

他们没有时间学习,即使学习也没有好处。

(因为)不用正当的手段得到富贵,君子不会去享用,宁可置身于贫贱中不离开。

这种精神是多么可贵啊!

 【第17则】

为学,先须立志。

凡人日用云为,皆依其心之所向,未有心不欲而为之者。

一技一能,亦必志在必成,而后能专其思虑,勤其操习,虽苦且烦不为惮,亦不肯辞也。

志不立,则漫然尝试之而已矣。

不旋踵而思退,何以能成?

【译文】

做学问,首先必须立志。

人们的所作所为,都是根据他心中所想的去做的,没有心中什么都不想就去做的人。

任何一种技能,你必须下定决心要成功,然后才能专心去做,勤奋地去练习,即使再苦再麻烦也不会惧怕,也不会因此而放弃。

如果不立志,就会毫无目标地去做,最终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如果不马上改变这种做法,怎么能够取得成功呢?

 【第18则】

为学,先要拓其识见,所谓放开眼孔是也。

天生人,予之以心,予之以性,体立而行,原与天地无二,即天地所生之物,莫非与我相关,无不要我裁成,无不待我辅相。

亲亲、仁民、爱物,只是一贯行去。

人只为无端自视为庶物之一,求安求饱外,他无所望,是其心与性者先自狭小矣。

则其所为学者,虽以圣贤之书,仅同于百家小说,适成一谋衣撰食之资,于学何有哉?

【译文】

做学问,先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也就是所说的开阔视野。

人一出生,就已经被赋予心思,被赋予秉性,让他在天地间行走,本来与天地自然万物没有什么不同,天地间的自然万物无不与我息息相关的,无不需要我去选择,无不等待我去帮助。

亲近自己的亲人、仁慈的对待民众、爱护世间万物,自始至终地这样做就好了。

人们总毫无根据的把自己看作普通万物中的独特的一员,只求个人生活安定,吃饱喝足,再也没有其他的追求,这是因为他的心思、性情狭小的缘故。

他们所学习的书籍,即使是圣贤们的著作,也仅仅是和读百家小说一样,只把它们当作赚取吃饭穿衣的资本罢了,这对做学问有什么好处呢?

 【第19则】

为学,先要宏其器量。

泰山不让土壤,河海不择细流,所以成其高深者,亦以其高深先有以纳之也。

万事万物,皆我之所欲措置;一义一理,皆我之所当包罗。

凡自任自是者,同则受之,异则拒之,合则详之,离则略之,是其学也已无容纳之地矣。

所谓千变万化者,何从得之?

【译文】

做学问,必须首先使自己的气量宏大。

泰山雄伟是因为不拒绝微小土壤的加入,大河大海宽阔是因为不去选择汇入的河流,之所以他们都能够高大深远,也正因为他们先拥有了高大深远的气量,从而能容纳万物。

(只要我有这等气量),万事万物我都想办法处理,所有的道理我都想接受下来。

那些自以为是的人,与自己一致的就接受,相反的就拒绝。

合乎自己心思地就了解得多,不合乎自己心思地就了解得少,他这样做学问就再也没有可以容纳的空间了。

那些千变万化的本领,又从哪里得来呢?

 【第20则】

第一下手功夫是克己。

人之为自己,先有私意牵制,所以见理不明者,亦行之不力,不便于己故也。

痛治此心,去之务尽,自然光明正大,超出万物之表。

然去之尽未易言也,但自体验于心体之间,收进一步,便是拓开一步;收之愈约,则拓之愈广。

积渐行之,其中有真乐存焉。

【译文】

做人,第一迫切需要有的本领就是克制自己。

一个人为了自己,总是有私心牵制。

有时明白道理却不遵循,做起事来也不会彻底,那是因为做了就不利于自己方便的缘故啊。

下定决心克服私心,把私心去尽,自然而然就会感到心中光明正大,超脱于万物表象。

然而舍弃私心并非像说的那么容易,只是在各人身心里能体验到而已。

如果私心有一点收持,心胸就开拓一步;私心收持越少,心胸就拓展得越宽广。

不断积累力练,就会体验到其中的乐趣了!

【第21则】

其次工夫是体物忠恕,违道不远。

张子谓“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道。

凡人于己则明,于人则暗,夫人己皆人也。

其理同,其心同,肝鬲之物,既不能晓,何以处万事乎?

实则知之甚易,取之于己而己。

处处反观,时时对照,行之既久,此心便如明镜。

一遇事来,隐显幽深,面面皆到,知明处当,莫不由此。

一言括之曰:

“设身处地”而已也。

【译文】

做人,其次就是要会体谅别人,真诚地宽恕别人,这样就离做人之道不远了。

张子说:

“以爱己之心爱人”就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

所有人对自己的心理非常明白,对于别人的心理却不明白,其实别人和自己都是一样的人。

(有人说)虽然人的内部构造是相同的,心是相同的,可是别人的肝胆自己又不能看到,又该怎么处理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呢?

其实明白这个道理是很容易的,只要把自己和别人放在同样的情景就可以了。

时时处处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对照自己,这样久而久之,心就会如明镜一样。

一个人处理问题时,能很深刻地看到问题内在的本质,能全面地认识问题,能透彻地理解并妥当地处理问题,没有不这样做的。

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设身处地”。

【第22则】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圣人所言,三代教士之法也。

春秋时学校已废,圣人何为言此?

盖其法废,其意存,法虽不行,而意初无异。

诗者,好恶形于美刺,情见乎词,读之易感,上自朝廷,下逮委巷,配天严祖以及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发乎情止乎礼,义备之矣。

礼,天理之节文,使人行之而知其义,与诗亦无异也。

特,诗主劝诫,礼主持行耳,乐则其数全亡,然其理亦可知也。

今之为学,讵外乎此?

识得之者,皆是心性之物,则其本末先后了然无疑。

士苟有志于三代之材者,能舍是而他求耶?

【译文】

诗使人意气振奋,礼使人立身安命,音乐使人修养完善,这是圣人所说的,是夏商周三代时教育学生的方法。

春秋时学校已经被废止,圣人为什么还这样说呢?

学校虽已被废止,但它的意义还存在,方法虽已经不实行了,它的意义并没有变化。

诗就是把个人好恶写成赞美或讽刺的篇章,情感显现于词句中,读了容易使人受到感染。

上至朝廷,下到平民,祖祖辈辈以来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抒发感情又符合礼仪的要求,这样道义就具备了。

礼是上天形成的礼节,使人知道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和诗没有差别。

只不过诗用来劝戒,礼用来约束人们的行为罢了,乐虽然没有以上列举的这些功用,然而,它的道理也是可以明白的。

今天做学问除了这些还有其他吗?

我们学到的这些知识,都是来自心性的东西,那么它们的主次先后便了然无疑了。

你如果立志成为夏商周三代时那样的人才,能放弃学习诗礼乐这些内容而寻求其他的学习内容吗?

 【第23则】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学而求仕,犹无基而造堂室也,虽有材木砖瓦,将何所施?

基不坚不厚,尚且有倾覆之患,况无之也?

君子则不然,务广其规模,实其根脚,吾有基矣,虽不设堂室,何害是以俯焉?

曰有孳孳,而高爵厚禄略不一动,其顾瞻也。

【译文】

不担心没有高的官位,而担忧自己该怎么样去建功立业。

不学习而追求做官,就像没有打地基就造房子一样,虽然有木材砖瓦这些材料,可如何施工建设呢?

基础不坚固不厚实房子就有倒塌的危险,何况没有根基呢?

君子就不一样了,(他盖房子:

比喻学习)一定要扩大它的规模,坚固它的根基;只要我有根基,即使我不建厅堂,对现在有什么危害呢?

每日里勤学不已,不为高爵厚禄所诱惑,自己就不会迟疑不前了。

 【第24则】:

古之学者,为已不专在读书。

读书,其为学之一事也。

今则专以读书为学矣。

然圣贤微言大义具在简编,所以读之,亦欲因此求其心源,而得其施于家国天下之道。

世乃更不知此,直以为科第梯梁,须借是耳。

吾见故家有父兄之教子弟之学,竟以为秘诀相授受。

而子若弟者,自其少有知识,已利禄熏于其心。

幸而得之,则不识化民成俗尽职报国为何事;而不得者,则羡慕惭恨以终其身。

于是其人才尽坏,而家风日替矣。

岂不哀哉!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做学问已经不单单靠读书。

读书只是做学问的一条途径。

现在却认为只有读书才是做学问。

既然圣贤们的微言大义都在书中,所以要读,也希望从中得到他们思想的精华,从而得到理家治国的道理。

可是后世的人不知道这些,只把读书当作科第进官的阶梯,就凭借读书罢了。

我看见老家有长辈教晚辈做学问,竟然把它作为秘诀传授。

而晚辈们稍微有点知识,就已经被利禄熏染了思想。

即使侥幸学成的,也不知道理民治国是怎么回事;没有学成的,则悔恨终身。

于是他们的人品都变坏了,而导致家风也一天天堕落下去。

难道不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第25则】:

古之读书者,不言为文,盖道积厥躬,发为事业。

现于威仪,词气皆文章也。

自周之衰而文盛,文盛而著述大兴,于是秦汉一变也,魏晋六朝又一变也,唐宋元明又一变也,流为制义又一变也。

今之习制义,则自童子至老壮无不为之。

乡以此抡才,朝以此选俊,其孰能不为?

然文,原无古今之殊,今试取前明及国朝诸大家之文,原本经术,旁该子史,体格神韵何尝有异于古?

乃今无其学,而为其文者,又自创为卑弱软俗之语,而方高自衿许,以为吾将冠时流、取高第。

稍知古文者,读之已不解为何义何法矣,岂不误后生而玷当世?

吾尝欲选前人制义数百篇为家塾之式,而卒卒未遑。

要之,学古人之读书,积久而流,则亦非世俗之所可及也  。

    

【译文】

古代读书之人,不说自己会做文章,而把毕生的精力用在了事业上。

他的仪表和话语表现出来的都是美妙的文章。

自从周代的衰落时起写文章的风气开始盛行。

作文著述的风气兴盛起来后,秦汉时文风发生一次变化,魏晋又有了一次改变,唐宋元明有了更大的变化,当前编制的教材又是一次改变。

如今的教材,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都以此为学习的内容。

乡里用它选拔人才,朝廷用它选拔俊杰,谁能不去学呢?

可是文章本来就没有古今的差别,拿当前的文章无论是在文体风格还是神韵都与古代的子史经集有什么区别呢?

于是今天那些没有真才实学而做文章的人,又自创了一些卑弱软俗的言辞,并自以为是,认为自己能名时流之冠、夺得高官。

稍微学过古代文章的人,读了这些文章后不理解它是什么思想什么风格,这样做是不是在玷污当世误导后人呢?

我曾想选取前人的数百篇名作作为家塾的教学内容,忙碌得没有时间完成。

要学习古人读书,时间长久了自然就形成一定风气,也不是世俗之人所能达到的。

 【第26则】

天生我而得为读书之人,幸矣;且予以尚能读书之资,又幸矣;无酬应之乱意,无饥寒之迫身,家世儒素、庭训禀承、师友之功具于门内,又大幸矣。

及此时而不自力于学,老大无成,何待问哉?

尝忆少时萧瑟之晨、寂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