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师用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10372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师用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师用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师用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师用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师用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师用书.docx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师用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师用书.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师用书.docx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师用书

第四单元

……………………………………单元说明_……………………………………

本单元以“观察与发现”为主题,编排了《花钟》《蜜蜂》《小虾》3篇课文,这些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留心观察获得的各种发现。

《花钟》通过观察,发现了植物不同的开花时间;《蜜蜂》通过观察与实验,发现了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小虾》通过观察,了解了小虾的生活习性。

教材旨在引导学生知道细致的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的了解,进而感受观察的乐趣,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认真观察、留心周围事物和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旨在引导学生立足一段话的学习,准确判断一段话中的关键语句,并掌握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大意的方法,提高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如何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本单元对学生提出了进一步的学习要求,学生只有理解了一段话的意思,知道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才能准确判断具有概括性或提示性的关键语句,从而概括出一段话的大意。

通过精读课文《花钟》引导学生学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大意的方法,又通过略读课文《小虾》对已学的方法进行巩固和运用。

“交流平台”为学生梳理和总结了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大意的方法,要点清晰,举例典型,易于理解。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习作内容是“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上学期学生围绕“留心观察”“细致观察”,写下了自己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对于如何把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验。

本次习作,旨在引导学生借助图表整理小实验的主要信息,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小实验的过程,从而进一步体会留心观察、细致观察带来的好处。

本单元教学时需要的注意一些问题。

第一,可以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

比如,在学习概括《花钟》第一自然段大意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上学期学习到的如何理解一段话意思的相关学习经验,将这样的经验引入到《花钟》第一自然段的学习中。

在理解了这段话的意思并判断出关键语句之后,教师再梳理、总结概括一段话大意的方法。

第二,针对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教师要关注班级学生的实际,如果学生缺乏实验的经万,教师要安排一些相应的实验活动。

可以跟科学课的教师进行合作,指导学生做实验;也可以让学生回家跟家长一起做。

不过本次习作的重点不是做实验,因此宜选择一些简单易行、省时省力的小实验,且不必过于强调实验结果的成败,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作好实验过程的记录,并记下自己当时的发现和想法,为习作积累素材。

第三,本单元还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

比如,可以将“交流平台”的学习与课文的学习整合,先了解怎么寻找关键句,如何根据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然后在课文学习中进行练习;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仿写句段的练习可与《蜜蜂》一课的学习整合;习作有评议“用得不合适的词语”的要求,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栏目安排了修改符号的学习,可以试着将两者的教学整合。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分类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课文

花钟

2

1.认识本单元26个生字,会写25个字,会写45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段落。

3.默读课文,能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读懂课文内容,感受观察和发现带来的乐趣。

4.能体会并积累课文中生动、准确的词句,能借鉴课文的表达仿写句子。

蜜蜂

2

小虾

2

习作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2~3

1.能借助图表记录自己做过的一项小实验,能按顺序将实验过程写清楚。

2.能根据要求与同学互评习作,并尝试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3

1.知道能借助关键语句或关键语句的提示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把握关键语句的不同位置。

2.能仿照例子,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3.学习‘‘对调”和“移动”两种修改符号,并尝试运用。

4.朗读、背诵古诗《滁州西涧》。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合计

10~11

13花钟

……………………………………教材解析……………………………………

《花钟》一文主要写一天之内不同的花会在不同时间开放的现象,并探究和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揭示了花朵分时开放的奥秘。

课文共有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先概括地写观察后的发现:

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接着按时问顺序列举了牵牛花、蔷薇等9种花的不同开放时间,描绘出一天之内百花争艳的盎然生机:

第二自然段先用问句自然过渡,接着列举了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两种原因,一是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二是跟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

第三自然段介绍了一位植物学家根据花的不同开放时间修建了一座“花钟”,其做法很有趣。

课文的语言生动形象,在第一自然段中写花的开放,语言表达形式极其丰富。

同样直接写花开,所用动词多不同,比如,“午时花开花了”用的是“开”,“万寿菊欣然怒放”用的是“怒放”,“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用的是“舒展”。

还有的不是直接写花开,而是运用拟人手法把花开写活了,比如,“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睡莲从梦中醒来”,“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昙花“含笑一现”。

这些多样的表达在读者头脑中很容易形成画面。

给读者以美感和想象的空间:

本文的插图展现了“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的画面,让学生有如临其境、如闻其香的感觉,为教学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教学目标……………………………………

1.认识“芬、芳”等9个生字,会写“斗、芬”等l3个字?

会写“争奇斗艳、芬芳”等23个词语。

2.朗读课文。

背诵第一自然段。

3.能借助关键语句说出第一、二自然段的大意。

4.能体会用不同的说法表达鲜花开放的好处,并借鉴课文的表达进行仿写。

……………………………………教学建议……………………………………

本课教学可以从课题人手,引导学生联系第三自然段理解“花钟”在文中的具体所指。

在此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再指导学生概括第一、二自然段的主要意思,了解不同的花开放时间的不同及其原因,激起学生观察与思考的兴趣:

最后通过比较,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生动、准确的语言,并借鉴课文的语言表达仿写句子。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本课要求学生认识9个生字。

有的可以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进行识记。

如“芬”和“芳”,可以指导学生借助声旁读准字音,借助形旁理解“芬芳”的词义,在此基础上自然就记住了字形。

对于“干燥”的“燥”.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

有的生字可以随文识记。

如“适”字,可以在了解昙花为什么要在晚上九点左右开放时,围绕“适宜”一词展开。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读准“适”的音,并知道在此处的意思是“恰当、合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昙花适宜在晚上九点左右开放的原因。

对于“灼、雅、吻”,也可以在理解“灼伤、淡雅、吻合”的意思时进行识记。

有的生字学生在日常的生活情境中经常会用到,如“内、组”等字,因此在字音、字义上不必费时过多。

2.写字。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l3个。

教学时,可以按字的笔画多少进行归类指导。

对于笔画较少的字“斗、内、示”等,写时要把笔画写得开一些;对于笔画较多的字,如“醒、寿、修、建”等,应先观察好笔画的长短和笔画间的距离,避免笔画拥挤在一起,遇到撇和捺相对要写得舒展些。

对易写错的字,教师要加强指导。

比如,“醒”字“酉”中的横,“修”字中间的短竖,学生容易漏写。

本课部分字书写要点:

芬“一”的横不宜太长;“分”的撇捺要写得舒展些。

寿横间距均匀,长短不等,中间的横最短,撇起笔在竖中线,宜长;“寸”的竖钩起笔在横中线上。

苏“艹”的横不宜太长;“办”的横折钩的横在横中线上,撇起笔在竖中线上,且向左下长伸,左右两点相呼应。

修“亻”撇短竖长;中间短竖不宜长;右上折文要写得舒展,下面3撇宜挺,走向一致,且依次渐长,间距均匀,纵向对齐。

组左稍高右稍矮,左右同宽。

“纟”的提托住上部;“且”左竖写在竖竖中线上,横折的横稍短,内横不写满,且间距均匀,末横稍长。

二、理解运用

1.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可以从课题人手,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课题的理解,在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内容,了解什么是“花钟”,引导学生思考:

这位植物学家为什么能修建这样的花钟呢?

然后学习第一、二自然段,了解原因。

2.词句段理解。

(1)借助关键语句概括自然段的大意。

文中的泡泡和课后练习提示本课学习重点是概括第一、二自然段的大意。

在教学这两个自然段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说说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然后再组织交流。

学生交流时可能会找出不同的句子,比如,找第一自然段的关键句,有的学生会找第一句话,有的学生会找第二句话。

此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习文中介绍各种花开放的部分,知道课文介绍每种花的时候是先写花开的时间,再写花开放的姿态,从而理解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确定哪句话才是关键句。

值得注意的是,需要指导学生对关键句进行修改,使语言更简洁,可以去掉第二句话前面无关的内容,改为:

“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又如,在找第二自然段的关键句时,由于这一段的第一句话是个问句,所以学生可能会找第二句话。

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让学生感受第一句话提示了这一自然段的大意,教师可以问: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

学生自读课文提炼原因:

植物开花的时间,有的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的与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关。

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导:

这一自然段的关键语句是第一句话,它不能帮我们直接概括出这一段的大意,但是我们可以借助这句话的提示来概括,即“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关”。

总之,教学这两个自然段时,要防止学生盲目猜测关键句,一定要引导学生运用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学习的“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的方法,在读懂每句话意思的基础上作准确判断,要防止学生简单地用摘录关键句的方式代替,提醒学生有时要对关键句作必要的修改。

(2)通过比较,体会课文生动、准确的语言。

文中写鲜花开放姿态的语句生动、准确。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思考第一自然段涉及几个时间段、几种花,读相关内容,知道作者用多样化的表达依次介绍了9种花的开放姿态。

接下来,引导学生思考:

如果把第一自然段描述花开的句子全部换成“什么时候,什么花开了”这样的句式,比如“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效果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发现同是写鲜花开放,课文却能用不同的句式进行丰富的表达,进而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准确。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一天之内百花争艳的盎然生机。

最后,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通过填空,进一步体会积累。

3.积累表达。

本课要求掌握的词语中,一部分词语可以让学生结合文中插图,在描述鲜花盛开的样子时加以运用,如“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含笑”;还有一部分词语可以让学生在复述不同的花开放时间不同的原因时,进一步加深印象,如“温度、湿度、光照、气温、长期、昆虫”。

课后练习的第三题和第四题体现了语言从积累到运用的过程。

课堂上,可以先引导学生感受课文语言的生动、准确,在此基础上朗读、背诵第一自然段。

课后,布置完成第四题的仿写练习。

仿写时,提醒学生注意借用文中的词句,如“笑脸”“醒来”“怒放”“苏醒”“含笑”等,也可以调用自己的语言储备,但一定要做到恰当。

三、实践活动

可指导学生课余观察各种花开放的姿态,或上网搜集相关的资料,仿照课后小练笔的样子,进行拓展练习。

……………………………………教学设计举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芬、芳”等3个生字,会写“斗、芬”等7个字,会写“争奇斗艳、芬芳”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一自然段。

3.借助关键语句概括第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了解文中表达鲜花开放的不同说法,体会多样表达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观察课文插图,用一个词表达自己的感受。

2.根据学生交流,学习词语:

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指导读准“芬”和“芳”的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知道前者重在写花的色彩,后者重在写花的香味,并结合意思的理解掌握“芬”和“芳”的字形,提示其在田字格中的书写要点。

3.导人课文: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和“花”有关。

板书课题:

花钟。

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题的意思

1.自读课文,要求:

☆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

读了课文,你知道什么是花钟吗?

2.指名3位学生分别读课文3个自然段,相机纠正读错的字音。

3.交流对“花钟”的理解,指导学生联系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内容说一说。

关注“组”的读音,并通过换偏旁记住字形。

4.提问:

这位植物学家为什么能修建这样的花钟呢?

【引导围绕课题自读课文,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初读课文感知大意,培养学生根据要求提取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为了激起学生探究花钟的奥秘的兴趣。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时间是不同的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想想哪句话提示了这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说说理由。

2.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示句子:

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读准“内”的字音,关注“内”在田字格中的书写要点,知道“一天之内”是指从凌晨到半夜的二十四个小时。

指导学生借助这句话把这段话的主要意思说得更简洁。

(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这部分的学习指向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

交流时,教师要唤醒学生运用已有的“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的学习经验,及时修正学生的思考方向,总结有效的概括方法。

3.小结:

这是个关键句,它能提示一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所以,找到它也就能概括出这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但是它不够简洁,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修改,把意思说得更简洁。

4.引导学生讨论梳理。

5.引导学生边默读边圈出这一段中花的名称,然后想想课文是怎么介绍它们的。

(1)交流花的名称,说出省略号表达的意思。

(2)在引读中发现课文的写法:

什么时候,牵牛花怎么了?

什么时候,蔷薇花怎么了?

……

相机提示“醒”在田字格中的书写要点及“酉”字旁的写法;理解“暮色”的意思。

小结:

课文先写花开的时间,再写花是如何开的。

(3)出示改写的句子。

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月光花七点左右开放;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放;昙花在九点左右开放……

①学生自读,说说更喜欢哪种表达。

②学生交流,发现文章语言的丰富、生动。

③小结:

文章用不同的语言介绍了花的开放,生动而又充满情趣。

(4)师生合作朗读第一自然段。

6.小结:

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文章先用一个关键句概括了这部分的主要意思,然后按时间顺序列举了各种花开放的时问和开放的姿态。

7.背诵第一自然段。

【通过引读让学生发现第一自然段的写法,通过比较让学生感受课文语言的丰富和生动,同时加深对关键语句的理解,也为学习课文的表达奠定基础。

四、再读第三自然段,体会花钟的有趣

1.抽生读第三自然段。

2.联系第一自然段理解“依次”。

3.创设情境(多媒体出示花的时钟),在师生互动中感受花钟给人们带来的生活乐趣。

板书设计:

13花钟

(一天之内)

时间花名开放姿态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

五点左右蔷薇绽开

七点睡莲醒来

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

下午三点万寿菊怒放

傍晚六点烟草花苏醒

七点左右月光花舒展

晚上八点夜来香开花

九点左右昙花含笑

14蜜蜂

……………………………………教材解析……………………………………

《蜜蜂》的作者是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课文以第一人称写了他为验证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做的一项实验,重点介绍了实验的经过,体现了法布尔善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可分成3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交代了法布尔做实验的目的,第二部分(第二至七自然段)写了实验的经过,第三部分(第八自然段)写了实验得出的结论。

在实验的经过部分,具体介绍了实验的过程:

先是捉些蜜蜂放进纸袋,让它们与外界隔绝;接着走到四公里外给蜜蜂做上记号后放飞;然后记录飞回的蜜蜂数,通过实验证明蜜蜂确确实实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第二自然段除了写实验的具体做法外,还写了法布尔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情况及由此产生的想法。

当法布尔看到“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时,他猜测它们“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当法布尔看到“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时,他猜测“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并怀疑它们“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从这些表述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法布尔是一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人。

第三至七自然段花了较多的笔墨写记录实验结果的过程。

法布尔放飞蜜蜂的时间是将近两点钟,“两点四十分”飞回两只,“傍晚时”飞回3只,“第二天”发现一共有15只蜜蜂飞了回来。

从中可以知道法布尔观察的时问比较长,有耐心;搜集的数据充分,讲实证。

这印证了法布尔曾说过的话:

“在对某个事物说‘是’以前,我要观察、触摸,而且不是一次,是两三次,甚至没完没了,直到没有任何怀疑为止。

本文语言表述十分严谨、客观。

在交代实验目的时用了“听说”一词;在实验未果前用的是“好像”“大概”“推测”“可能”,这些表示不确定的词语来表达法布尔自己内心的猜测;在得出结果后用的是“至少”“准确无误”“确确实实”;在表述对实验结果的思考时,用了“不是……而是……”这样一组关联词,坦率地说出自己也无法解释这一现象。

本文的插图为学习课文营造了一种氛围和情境:

一只只蜜蜂在草地上飞舞,寻找着回家的方向;一个小女孩站在草地上,抬起头观察着飞舞的蜜蜂,等待着参与实验的蜜蜂。

………………………………………教学目标…………………………………

1.认识“概、阻”等8个生字,会写“蜜、蜂”等l2个字,会写“蜜蜂、听说”等22个词语。

2.默读课文。

能梳理并按顺序说出实验过程,感受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运用多种方式,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教学建议………………………………………

教学本文,可以先让学生了解法布尔做实验的原因,使学生产生好奇的心理,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梳理法布尔的实验过程,研读法布尔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情况以及内心的想法,感受其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精神;最后,可以借助课后图表,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即按“实验目的一实验过程一实验结论”来写的。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本课要求认识8个生字,主要集中在第二自然段和第七、八自然段,可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进行落实。

在交流“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一句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读准“概”和“阻”,并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概”的字形,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阻”的字形,在此基础上理解“大概”和“阻力”的意思。

在学习第七、八自然段时,先请学生正确朗读这两个自然段,指导读准“误、逆、途、陌、超”5个生字,并在了解实验结果的过程中相机理解“准确、无误、逆风、沿途、陌生”的意思,在交流实验结论时理解“超常”的意思。

2.写字。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l2个,教学时,教师要继续指导学生根据字形结构或笔画多少进行归类学习,从而把字写正确、写端正。

比如,在指导书写“蜂、阻、跨、括、检、确、误、陌”8个字时,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字在结构上的相同之处,即都是左右结构,且左窄右宽;然后引导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即“蜂、跨、确”这3个字的左边部分要写得窄短,“阻、括、陌”这3个字左边部分相对右边部分要写得略长,而“检”和“误”左右两部分基本等长。

“蜜”和“辨”两个字分别是上中下结构和左中右结构,笔画较多,指导时要引导学生先观察好各个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间距和笔画的长短,然后再动笔。

本课部分字书写要点:

蜜上中下3部分同宽,结构紧凑;卧钩写在横中线上,撇略长伸。

蜂右上折文要写得舒展,右下3横间距均匀,长短不等,中间的横略短,竖为悬针竖。

辨3部分均要写窄,结构紧凑。

左部“辛”最后的竖交竖撇;中部点撇要紧缩,撇长,起笔在竖中线上;右部“辛”最后的竖为悬针竖。

跨左部“口”略小,下面最后一笔是提;右部“夸”起笔稍高,撇捺略舒展,“亏”两横宜短,长短不等,上横悬空,下横横中线下起笔,收笔于横中线。

途左下包右上。

“余”写得不宜过大,结构要紧凑;“辶”的横折折撇较小,捺长而平,托住“余”。

二、理解运用

1.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本课教学,在整体感知环节可以关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课后资料袋的阅读或引导学生课前查阅法布尔的资料,了解法布尔是谁。

学生可以交流他的身份、作品,也可以交流他说的话,使学生对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成就有个初步的了解;二是让学生初读课文,了解法布尔做实验的原因,进而概括他的实验目的,即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激发学生深入学习课文的兴趣。

2.词句段理解。

(1)梳理实验过程,体会法布尔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本文第二至六自然段介绍了法布尔实验的经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指导策略,引导学生梳理出实验过程。

如果班级学生概括能力较强,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课后提示自行概括,然后再分步理解相关内容,最后指导学生借助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如“先……接着……然后……最后……”进行梳理、归纳;如果学生概括能力较弱,教师可先指导学生分步了解法布尔做了哪些事,为什么这样做,然后再引导学生概括出每一步的要点,最后让学生运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进行总结。

(2)运用多种方式,体会课文语言的准确性。

课后练习第二题提示学生体会课文语言的准确性,建议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通过圈画、比较、对比朗读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体会。

比如,在学习法布尔放飞蜜蜂之后的所见所想时,可以引导学生圈出“好像”“大概”“推测”“可能”这类词语,体会法布尔在实验未被验证前的困惑和怀疑的心理。

在学习实验结果部分时,可以让学生圈出“至少”“准确无误”“确确实实”这类词语,体会法布尔在实验被验证后的信服和释怀的心理。

在此基础上,比较前后两处用词的不同,通过对比朗读,感受课文语言的准确。

(3)借助资料袋或查阅的资料,了解法布尔的相关信息。

课后资料袋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简介了法布尔及其作品,第二部分是法布尔说过的一句话,表现了他严谨的工作作风,与课文中法布尔科学、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相契合。

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资料袋提供的信息或查阅法布尔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特点。

可以在教学一开始就指导学生阅读资料袋或查阅的资料,对法布尔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逐步加深认识;也可以在学完课文后,让学生结合文中法布尔的具体表现,说说对资料袋中所写内容或查阅的资料的理解,从而提升对法布尔的认识。

3.积累表达。

本课要求写的词语,一部分可以在复述记录实验结果时加以理解和运用。

比如,让学生根据提示,说说法布尔记录实验结果的过程。

(提示:

法布尔放蜜蜂的时间是将近两点钟;两点四十分……;傍晚时……;第二天……)学生在复述的过程中自然会用上“花粉、亲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