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中国地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08802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11中国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411中国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411中国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411中国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411中国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11中国地理.docx

《411中国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11中国地理.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11中国地理.docx

411中国地理

第四章人口与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人口及其问题

一、人口过程和发展类型的基本概念

(一)人口过程

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并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同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组成复杂关系的人的总称。

人口不是一个静止的总体,它永远处于错综复杂的时空运动过程之中。

人口过程就是人口在时空上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它大致包括自然变动、机械变动和社会变动三种过程。

人口自然变动指人口的出生和死亡,变动的结果是人口数量的增长或减少;

人口机械变动是指人口在空间上的移动,即人口迁入和迁出,变动结果是人口数量在空间上变化,发生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的改变。

社会变动是指人口社会结构改变,如职业结构、民族结构、文化结构、行业结构等。

反映人口过程自然变动的三项主要指标是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有了这些指标就可以看出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人口的上升、稳定或下降的规模和趋势,是国家制定人口政策的重要依据。

(二)年龄结构

人口年龄结构是指总人口中各种年龄的分布情况,或指各年龄组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率。

二、中国人口的发展

(一)中国人口的增长概况

人口增长具有继承性和惯性作用。

公元前,大约在1000万的水平。

公元初至17世纪中期,中国人口约在5000万~6000万,占当时世界人口的1/10。

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中国人口突破1亿。

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中国人口突破2亿。

从1760-1900年,经过140年由2亿增长到4亿。

从1900-1954年,经过54年由4亿增长到6亿。

从1954-1969年,经过15年由6亿增长到8亿。

从1969-1982年,经过13年由8亿增长到10亿。

2000年,全国人口12.95亿人。

(二)新中国人口快速增长原因的分析

人口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二高(高潮期)一低(低谷期)一下降四个阶段。

(三)中国人口发展形势严峻

人口增长具有强大的惯性。

我国控制人口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历史上的人口增长所造成的惯性有关。

其一,中国人口基数大,目前处于建国以来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

其二,计划生育工作发展不平衡。

城市人口的总和生育率远低于农村。

三、中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一)庞大的人口基数

总和生育率居高不下,是我国人口总量增长迅速的直接原因。

(二)增长型的年龄结构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属年轻型,但已开始向成年型过渡,并已出现局部地区向老年型变化的趋势。

(三)日趋平衡的性别比

中国当前不存在总体意义的婚龄人口性别比的失调问题,但由于人口流动所带来的局部失调问题是存在的。

(四)不均衡的人口分布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

国土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7%,却居住着世界22%的人口。

人口的地域分布极不均衡,表现为东南部人口稠密集中,而西北部人口稀少分散。

如果从东北黑龙江的黑河市,向西南云南腾冲县作一直线(胡焕庸线),可将中国人口分布分为东南和西北两部分。

具体表现在:

东部人口密度大(稠密),西部人口稀疏。

东部人口相对稠密区扩展,动态变化大。

西部人口稀疏区空间变化不大。

(五)正在发展的人口城镇化

 

(六)增长的少数民族人口

(七)人口素质有待提高

(八)计划生育的成绩巨大而任务艰巨

四、人口与发展的关系

1.人口增长对衣食住行的巨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

2.人口城镇化对城市住房和交通等产生巨大需求,对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产生巨大压力。

第二节土地利用与大农业开发

一、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的持续利用应该是:

1、土地利用是以维护或重建生态平衡为基础的。

2、以土地利用技术发展和更新为前提,充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能力。

3、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要依靠科学的政策和土地管理来保证。

4、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要从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优化。

二、中国土地利用基本特点

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深受人为作用的影响,最能体现自然与人为因素相结合的是区域性分布规律。

耕地主要分布在降水量400mm等值线以东的湿润半湿润地区,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90%以上。

耕地中的水田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约占全国水田总面积的93%。

旱耕地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约占全国旱耕地总量的85%,其中以东北平原与黄淮海平原最为集中,占全国旱耕地总面积的60%左右。

林地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半部的山地地区,与耕地分布成交错互补状态,即耕地在平地,林地在山地。

草地主要分布在西半部内陆区,即大约年均降水量400mm等值线以西的半干旱、干旱地区。

裸地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高原的西部、青海的西部,与荒漠区相一致;其次也有分布在内蒙古中部和东部及沿海一带的。

三、土地利用现状

(一)已利用和可利用土地

耕地的障碍因素

部分地区耕地重用轻养,土壤有机质得不到应有的补充。

土壤肥力下降,次生盐渍化有所发展。

南方一些水田地区,土壤耕作层变浅,次生潜育化严重。

在耕地的开发利用中复种指数增长不快。

国家各项基本建设占用耕地的比重日趋扩大。

(二)目前尚难以利用的土地

目前难以利用的土地可分为沙漠、戈壁、石山、珊瑚礁等,沙化土地因要恢复过去的自然属性需要相当长的演替过程,目前也难以开发利用。

四、土地利用与大农业开发

(一)农业开发的战略构想

1、协调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优化人力资源与自然的组合。

2、建立资源节约型生产体系,实行集约化经营。

3、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和促进地区间优势互补,力求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5、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二)农业开发的区域差异及其开发的重点类型区

根据农业的区间明显的差异性和区内的相对一致性所进行的农业区划,我国分为9个一级农业区和1个海洋水产区,38个二级农业区。

1.东北区

全国的粮食、大豆、甜菜的重要生产基地,也是中国最大的天然用材林区。

今后农业的发展,以深度开发为主,并开发宜农荒地资源,提高玉米、小麦、大豆、水稻为主的商品粮产出能力;强化农牧结合,建设以肉、奶为主的大型畜产品生产基地;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成为永续利用的木材生产基地;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带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治理的重点类型区为:

①松嫩平原农业基地的巩固与提高;②三江平原的开发与治理;③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森林资源的培育与保护。

2.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

农业以牧业为主,农牧交错;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农牧矛盾尖锐;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不发达。

今后农业的发展应坚持以牧为主,加强草原和基本农田建设,强化农牧结合;在提高粮食自给率的同时,发展特种优质谷物和以甜菜为主的经济作物;加快对土地沙化的综合整治,扩大植被覆盖,改善生态环境。

治理的重点类型区是:

①内蒙古北部草原牧区建设;②内蒙古半农半牧区农牧业协调发展;③内蒙古、陕西、宁夏接壤地区的治理与开发。

3.黄淮海区

农业以旱作灌溉农业为主,土地利用率高,农业生产总量大,是中国小麦、棉花、玉米、花生、暖温带水果等多种农产品的重要商品生产基地,农村多种经营发展潜力较大。

本区农业开发的重点类型区是:

①黄淮平原麦豆为主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和农牧业综合开发,②冀鲁低山平原以棉花为重点的农业综合基地的巩固与提高;③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商品粮基地的巩固提高和城郊副食品基地建设;④胶东半岛果、渔、油生产和沿海开放优势的进一步发挥。

4.黄土高原区

农业以旱作为主,夏粮比重高;坡耕地比重大,滥垦陡坡地使林草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农业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商品经济不发达。

今后农业的发展,必须采取“治理与开发并重”的方针。

农业开发的重点类型区是:

①晋陕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治理与建设;②渭北陇东旱塬的农业开发;③汾渭平原农业基地的巩固与提高。

5.长江中下游区

农业发展水平高,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综合商品生产基地;种植业以水稻为主。

农业开发的重点是巩固提高两湖(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两江(江汉平原和江淮地区)农业综合商品生产基地,加强对洪涝灾害和山区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类型区是:

①太湖平原农村经济的综合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建设;②江淮地区的治理和发展;③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基地的巩固与提高;④湘赣红壤丘陵盆地的综合开发与治理;⑤南岭山地的用材林基地建设。

6.西南区

立体农业层次分明,多种多样;烤烟、油菜及桑茶果在全国居重要地位;生猪商品生产优势明显,林特产品丰富多样。

农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发展经济和治理生态环境相结合,加强以水利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和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治理。

农业开发的重点类型区是:

①四川盆地综合农业基地的巩固与提高;②秦巴山区的综合开发与治理;③川滇高原水土资源的开发与农业的综合发展;④黔桂高原石灰岩地区的综合治理与建设。

7.华南区

本区是中国适于热作的地区之一,以鲜活农产品为重点的创汇农业占较大比重。

今后农业的发展,要巩固提高以橡胶、甘蔗为重点的热带作物和亚热带作物生产,稳定粮食单产,提高粮食自给率;以国际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发展鲜活农产品的出口创汇。

本区农业开发的重点类型区是:

①闽粤沿海平原农村经济综合发展与创汇农业基地建设;②海南热作基地建设;③华南西部甘蔗区的建设。

8.甘新区

农业以分散而封闭的绿洲农业为主,人均粮油占有量高,经济作物发展较快;牧业以山地放牧业为主,草原牧业与农区牧业并存。

今后农业的发展,应农牧并举,以农为主,积极建立节水型农业生产体系,建立优质高产的棉、糖基地,区域性的商品粮基地,瓜果基地和以羊为主的畜牧业基地。

农业开发的重点类型区是:

①塔里木盆地棉花生产的发展;②伊犁地区牧业基地的建设;③天山北坡综合农业基地的建设;④河西走廊商品粮食基地的巩固;⑤引黄灌区的治理与开发。

9.青藏区

本区地势高亢,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度大,而热量不足;土地资源以草地为主,林地次之,耕地数量极小但分布相对集中;水资源异常丰富,但地区分布极不平衡,水的矿化度高,利用难度较大;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名贵中药材、珍稀动物繁多;地广人稀交通闭塞。

本区农林牧业都具有高寒地区的共同特点,高产性也很突出;放牧业在农业中占主导地位,农村经济极为落后;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经营粗放,生产水平低。

今后农业发展应以牧业为主,牧林农综合发展;提高畜牧业生产的水平,发展商品性畜牧业;加强粮食和人工草料生产,逐步提高粮食自给水平;合理经营和开发天然森林,建设营林、砍伐、加工与综合利用的林区经济系统;改善交通、商品等农业发展所依存的内外部环境条件,促进商品流通,发展民族经济;建设中国地毯毛羊、半细毛和肉乳兼用牦牛商品生产基地。

本区农业开发的重点区是:

①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粮食基地的巩固与发展;②青甘川边缘牧区的建设。

第三节水利及其开发建设

中国河湖众多,水能资源丰富,水电、水运发展潜力大。

但人均、单位耕地平均占有水资源量偏低,加以降水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洪涝、干旱灾害频繁发生。

一些河流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河床淤积,加剧了洪涝危害。

二、中国水利的现状

(一)水利建设成就

1、主要江河得到初步治理

2、建设规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灌排工程取得明显效益

4、水土保持工作

(二)当前水利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防洪能力普遍偏低,洪灾仍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威胁。

1、城市缺水,水污染日趋严重。

2、旱涝灾害频繁。

3、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4、水土流失依然严重。

5、内河航道通航能力低。

6、工程设计标准偏低。

三、主要河流的治理开发

(一)长江的治理与开发

长江的最大问题是洪水峰高量大,而河道泄洪能力不足。

长江治理开发的成就:

•中下游筑堤防在分洪后可防御1954年级洪水约为40年一遇,不分洪可防10~25年一遇的洪水。

•全流域建成大中小水库4.8万多座,总库容1222×108m3。

汉江可基本控制洪水威胁。

•中下游平原建成排水涵闸7000多座,机电排灌容量510×104kW,大部分地区排涝标准达5年一遇以上。

•开发大中小水电约1600×104kW,其中葛洲坝水电站装机容量271.5×104kW,年发电量157×104kWh。

•系统整治改善了中下游航道,川江航道有明显改善。

•开始建设上中游防护林。

三峡防洪作用:

抗洪,减少耕地淹没,延长洞庭湖寿命。

(二)黄河的治理开发

黄河治理开发的成就

•在上游建成龙羊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等5个梯级大坝

•中游大规模水土保持治理,入黄泥沙有所减少。

•三门峡工程经过两期改建,主要用以控制特大洪水,平时尽量降低汛期运行水位,蓄清排浑,控制凌汛,并利用径流低水头发电。

•全流域灌溉面积从增加。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泥沙得不到有效控制,下游河道继续淤高。

2、凌汛威胁,龙羊峡和刘家峡冬季放水发电,增加下游凌汛的威胁。

3、水资源不足,上中下游用水近270×108m3,汛期还需用200多亿立方米输沙入海。

4、近年来春季干旱时下游经常发生断流现象。

(三)淮河的治理与开发

由于淮河流域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降水不稳定,又由于黄河泛滥的原因,下游洪水出路少,因而灾情严重。

目前的主要问题:

一是中游洪水通道未能根本解决,平原蓄洪区使用时困难大;二是河水污染严重,现在正在积极治理中。

(六)内陆河的开发

内陆河流域的开发程度有很大差别,其中新疆天山南北、甘肃河西走廊开发程度较高。

内陆河区的主要问题:

防止水资源的过度开发。

要提高每立方米水的经济效益,保证人口、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跨流域调水

规划中的向缺水地区引水的主要工程有:

华北区:

南水北调中线与东线;引黄(河)入淀(白洋淀);

万家寨引黄入晋;引黄济潍(潍坊与烟台);

山东西水东调即由东平湖引黄至莱州。

西北区:

新疆北部引额尔齐斯河的北水南调;

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东北区:

北水南调(引松花江水至辽河);辽宁省的东水西调。

东南区:

浙江富春江引水到宁波。

西南区:

四川长征渠,引青衣江水至重庆;

贵州乌江引水灌溉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

我国水利部门对长江上、中、下游引水北调提出西线、中线和东线引水方案。

 

第四节矿业开发与能源工业

矿业是开采能源、金属、非金属矿产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包括煤炭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开采业、有色金属开采业、采盐业、建材矿产开采及非金属矿产开采业等。

一、矿业开发的特点

1、矿业具有初级性。

为重工业提供原料资源和动力资源。

2、矿业具有明显的资源地指向性特征。

各地区的原料资源、能源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分布及组合、埋藏状况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区矿业。

3、矿业的分布较加工工业区域差异更为明显、更为集中。

导致矿业的开发也具有集中性。

4、矿业开发的初级性决定着矿产品具有运量大的特征,分布的集中性特征又使矿产品的运输具有运距远的特征,使矿业开发对交通运输业产生极强的依赖性。

二、中国的矿业开发与总体布局

(一)重点矿业的布局形成三种类型

受矿产资源结构、组合及地理分布影响,矿业布局呈现不平衡特征。

分布广而相对集中型,如煤、铁、铜、磷等矿种的开采。

其中煤炭产量的41.77%集中在黄河中游地区,仅山西一省就占全国26.13%;生铁相对集中在华北环渤海区、黄河中游区和东北区,三者合占全国的59.44%。

分布较广而相对集中型,如铝土、钨、锑、石棉等。

分布范围小而高度集中型,如石油和天然气、钾盐、金刚石、菱镁矿、稀土、镍等。

(二)根据矿业产值,矿业开发在空间分布上不平衡

从地带看,中部地带是全国最主要的矿业生产地,其人均矿业产值高于全国平均值。

从大区布局看,矿业开发主要集中在华东、东北、中南、华北。

从省、市、区看,矿业产值超亿元的省区依次为:

山东、黑龙江、山西等。

(三)矿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不平衡

矿业产值比重较高的地区偏集在中国的西部和中部地带。

三、能源工业的发展与布局

(一)煤炭工业

我国煤炭资源具有藏量丰富、品种齐全、分布既广泛又相对集中的特征。

黄河中游的山西、内蒙古、陕西3个省区的煤炭储量约占全国的2/3,而且开发条件也是北方煤田优于南方煤田。

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煤炭工业的布局特点。

1、以山西为中心,集中布局的煤炭基地。

2、大型、特大型矿区是煤炭生产的主体。

3、煤种结构趋向于炼焦煤、动力煤、化工煤并重。

今后煤炭开发布局将呈3个区带分布

(1)晋陕蒙(西)供煤区带:

它具有靠近东部消费区的区位优势,是我国煤炭工业西移的战略落脚点。

(2)东部煤炭调入区带:

包括东北、长江三角洲、南方沿海和环渤海4个缺煤区。

(3)西部煤炭后备区带:

包括西北、西南的8个省区。

(二)石油和天然气工业

1、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分布广泛

大庆油田是最大的油田

2、石油、天然气生产集中在三大油气生产区

(1)东北松辽油气产区:

包括大庆、吉林油田,年产量占全国43%。

(2)华北及环渤海油气区:

包括胜利、冀东、辽河、中原、大港油田。

原油产量占全国48%。

(3)四川天然气基地:

包括四川和湖北西部部分地区,天然气产量占全国41%。

除三大产区外,还有新疆、青海和陕甘宁油气基地等。

3、今后的开发强调“东西并重、油气并重、陆海并重”

(1)巩固东部油田生产基地,大力开发西部地区的油气资源,在新疆重点勘探、建设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新油区。

(2)注重石油的开发和生产,加快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主攻陕甘宁、四川、松辽、渤海湾、南海西部及莺歌海、东海平湖等气田。

(3)力争在海洋油气田的建设上有所突破。

(三)电力工业

电源构成主要是火电和水电,分别占发电量的81.09%和18.91%。

1、火电布局

在燃料基地建设电站群,有条件地实行煤电联营,向电力负荷中心送电的宏观格局。

2、水电布局

水电优缺点:

动力源指向极强,高度集中在西南、东南沿海、长江中游地区。

3、核电及其他新能源

因地制宜利用多种资源,解决大电网达不到或能源短缺地区用电问题的需要。

不同区域建成地热电站、潮汐电站、风力电站以及沼气电站。

(四)能源工业布局评价与发展趋势

评价

能源工业布局与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中国的电力工业的宏观布局基本合理。

中国能源产、销异地的特征客观上形成了“北煤南运、西煤东运”和“北油南运”的能源远距离运输格局。

设想整体西移形成7个能源基地:

四、矿业开发中的主要问题

1、可供利用的矿产资源数量严重不足导致产、供、销矛盾。

2、矿产资源的破坏与浪费严重形成经济与资源之间的矛盾。

3、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对环境的危害问题严重。

4、能源与矿产的生产与消费的布局不匹配,加剧了能源、矿产运输的紧张局面。

第五节工业建设与布局

一、中国工业发展与布局的变化

(一)中国工业发展的特征

1、工业的地位日益加强,已有相当的规模

2、工业门类比较齐全,结构渐趋合理

3、工业地区布局有较大改善

(二)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动

9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的发展进人了新的阶段,发展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一是居民消费需求逐步向产品多样化、新型化方向变化,新型家用电器、通信、住宅、汽车等高档消费品比重也逐步上升,而传统的轻工业商品基本需求增长缓慢;

二是,在生产领域一些长期短缺的产品,特别是传统的一般加工业和一般消费品的生产能力开始出现剩余,以往靠低水平旺盛的国内需求拉动工业生产增长的市场已经改变,同时,基础产业特别是资源不足的制约,也使粗放型的工业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

三是随着工业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中国对外开放的扩大,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的完善及其规则的变化,将对中国工业发展产生新的、不可低估的影响。

(三)中国工业的布局变化

一方面注意充分发挥沿海地区原有工业基地的作用。

另一方面则在广大内地大力加强建设新的工业基地,使中国工业生产的布局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总体上,中国工业布局的变化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49——1978年)。

生产力布局的目的是解决众多地区工业的空缺和满足战备的需要(备战、备荒为人民)而采取均衡布局的战略,追求各地经济的均衡发展。

2、第二阶段(1979——)

按照效益优先目标,强调充分利用沿海现有经济、技术基础并加快其发展,同时带动和发展内地经济。

在全国普遍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东南沿海得到了更快的发展。

目前,中国工业布局已形成了一定的区域分工和布局特色。

首先形成了几个经济实力相当雄厚的工业区域,主要有: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唐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北辽中南地区、西南成渝地区、西北关中地区和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沿岸地区七大区域。

全国工业布局明显形成了沿海、沿(长)江、沿(黄)河及沿铁路线几条轴线。

沿海轴线集中了中国几个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即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格局;沿江轴线形成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走廊;沿(黄)河轴线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其中游和上游集中了一定规模的高能耗工业;沿铁路线主要是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也形成了一批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今后一定时期内,各地区工业结构及区域之间的分工会有所变化,但上述工业布局总体格局不会出现大的变化。

二、原材料工业布局

(一)冶金工业布局

1、钢铁工业布局。

2、有色金属工业布局。

(二)化学工业布局

1.我国的化工资源

我国的化工资源,除少数种类外,都比较丰富。

地质矿产资料表明,我国是世界上化工资源储量丰富的国家。

目前利用最广泛的除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以外,主要还有盐、硫、磷、钾盐和硼矿等。

2.我国主要化工部门的发展与布局

(三)建材工业布局

 

三、机电工业布局

机电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各种技术装备的部门,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中的机电产品比重也越来越高。

机电工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

它通常分为机械工业和代表新技术产业的电子工业两大部分。

(一)机械工业布局

1、机械工业发展概况。

机械工业是一切产业部门取得现代装备的源泉,有“工业的心脏”之称。

机械工业包括工业设备制造业、农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三大部门。

2、机械工业的布局

机械工业行业众多,品种复杂,服务面广,开发和生产要求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与专业化协作。

这些特点直接影响了它的布局。

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建国至改革开放这段时期内,中国工业布局重点由沿海向内地推进,并强调区域内自成体系,由此形成了中国机械工业布局的特点。

(二)高新技术产业布局

1、传统产业相比,其布局显示出独特性:

(1)对知识、技术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其初始阶段来说尤为重要。

(2)要求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

(3)投资环境要求较高

(4)具有较强的集聚性(吸引人才、技术)

2、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分布。

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晚,但发展速度迅猛。

从发展阶段看,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高新技术工业以电子、航空、航天等为主,但未能形成独立的产业。

改革开放以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

 

3、中国电子工业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

4、今后中国电子工业布局总趋势

(1)调整与理顺产品的配套关系,尽快形成主要产的经济规模;

(2)中西部地区电子工业的内部结构将逐步走向升级。

四、轻纺工业布局

(一)纺织工业布局

1、中国纺织工业发展与布局特点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轻工业部门,其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仅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