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调试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08618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CS调试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DCS调试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DCS调试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DCS调试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DCS调试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DCS调试报告.docx

《DCS调试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CS调试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CS调试报告.docx

DCS调试报告

11概述

DCS系统采用杭州优稳自控系统。

本工程分散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采集系统(DAS),顺序控制系统(SCS)和模拟量控制系统(MCS)。

DAS系统于2013年10月进入分系统调试,2013年11月进入整套启动试运;各项功能及指标符合其设计要求,满足系统运行需要。

SCS系统于2013年10月进入分系统调试,2013年11月进入整套启动试运;系统的各种测量信号和控制逻辑与一次设备参数、生产工艺操作保持一致,操作员操作方便快捷,自动控制功能正确、合理,网络通讯正常,无明显阻塞及计算机死机现象发生,满足系统运行要求。

MCS系统于2012年11月进入分系统调试,2013年1月进入整套启动试运;系统的各种测量信号和控制逻辑与一次设备参数、生产工艺操作保持一致,各调节系统保护功能完整、合理、可靠且动作正确;满负生产期间自动投入率100.0%,自动调节效果满足系统运行要求。

1.调试前期工作

1.1编写DCS系统调试方案。

1.2DCS系统受电及软件恢复。

1.2.1熟悉杭州优稳自控系统的体系结构及结构特点。

1.2.2了解DCS系统的工作环境及安装情况。

1.2.3检查外观是否在运输途中或存贮期间有损伤。

结论:

无损伤

1.2.4根据DCS系统技术协议及装箱清单对设备逐一检查,数量、类型。

结论:

正确

1.2.5接地系统检查

⏹接地要求,DCS系统系统的接地设计与安装须遵守以下限制:

1)不得通过非系统设备接地;

2)不得接到高压设备所用的接地点;

3)非系统设备不得通过DCS系统系统接地;

4)不得把接地接到结构件上。

结论:

符合上述限制

⏹单点接地

结论:

符合安装指导手册要求

⏹DPU机柜的接地

结论:

符合安装指导手册要求,机柜与机房金属槽钢绝缘电阻:

500MΩ

⏹接地电阻

结论:

系统的接地铜排到大地的接地电阻:

<1Ω

1.2.6电源分配与连接检查

⏹DCS系统的供电电源为两路:

一路厂用UPS不间断电源和一路保安电源。

所有DCS设备接入DCS电源分配箱。

结论:

正确

⏹电源容量

结论:

正确

⏹供电电源指标:

220VAC±10%,50HZ±1HZ

结论:

221VAC,49.8HZ

⏹电源连接

结论:

符合安装指导手册要求

1.2.7系统上电前的检查

⏹检查范围:

所有挂接在DCS集散控制系统数据网和信息网上的节点,其节点有:

1)DCS系统电源柜

2)处理器节点

3)DCS控制柜

4)DCS端子柜

5)DCS系统机柜

6)操作员站

7)工程师站

8)打印机

9)DCS系统继电器柜

⏹机柜

1)柜内的各档电源线。

2)CP的数据通讯线,CP与机柜的通讯线。

I/O模件

1)柜内I/O模件与对应的端子板的连接。

2)柜内各I/O模件与总线的插接。

结论:

正确

⏹工程师站

1)工程师站工业PC机、LCD、打印机的电源线。

2)工程师站与CP、操作员站的冗余数据通讯线。

3)工程师站与操作员站通讯线。

4)工程师站工业PC机与LCD、打印机、鼠标、标准键盘的连接。

结论:

正确

⏹操作员站

1)操作员站工业PC、LCD、打印机电源连接。

2)操作员站与CP的冗余数据通讯线。

3)操作员站与工程师站的通讯线。

4)操作员站与LCD、打印机、鼠标、操作键盘的连线。

结论:

正确

1.2.8软件的检查

软件检查是指对DCS系统制造厂家提供的软件进行诸如软件名称版本、数量、以及软件媒体的外观检查(包括污损、划痕等)。

结论:

正确

1.3DAS数据采集系统

1.3.1熟悉工艺系统,了解相关热控仪表及控制装置的基本特点。

1.3.2核对DAS所有I/O点软、硬件组态及设置是否一致,组态与现场一次元件是否一致,包括规格型号、量程、单位、电流、电压等。

结论:

正确

1.3.3核对软件组态图及硬件端子接线图。

结论:

正确

1.3.4DCS系统电源部分接线全部检查,通讯网络(包括操作站)及柜间接线检查。

结论:

正确

1.3.5DCS系统端子柜接线端子接线检查及核对。

结论:

正确

1.3.6DCS系统送电及软件恢复工作结束,各项技术指标测试合格。

结论:

正确

1.3.7I/O通道测试合格,无明显影响I/O精度及通讯的干扰。

结论:

正确

1.4SCS顺序控制系统

1.4.1核对SCS所有I/O点软硬件组态是否一致,组态与现场一次设备是否一致,包括规格型号、量程、单位、电流、电压等。

结论:

正确

1.4.2核对软件组态图及硬件端子接线图。

结论:

正确

1.4.3软件顺序控制逻辑、联锁保护组态检查及修改

⏹单体设备软操控制

各类使用开关量控制的风机、泵类、开关门等一次设备,对这类设备的控制由DCS系统软手操来实现。

结论:

正确

联锁保护功能组项目

2.顺序控制功能组

101A反应釜入料泵联锁保护

101B冷冻盐水泵联锁保护

109A/B温度控制联锁保护

112蒸汽切断阀联锁保护

113温度控制联锁保护

104A/B反应釜入料泵联锁保护

结论:

正确

2.1MCS模拟量控制系统

2.1.1审查设计的自动控制系统(共计2套):

101A/B温度自动控制

104A/B温度自动控制

109/112/113温度自动控制

结论:

正确

2.1.2对控制系统组态进行核查,并对各菜单、画面等进行核查,对不正确、不符合现场情况的部分进行修改。

结论:

经检查并修改,结果正确。

2.1.3检查一、二次回路及相应仪表、执行单元的单体调校情况。

结论:

正确

2.1.4检查测量元件、取样装置的安装情况及校验记录,检查仪表管路严密性试验记录,检查表管、变送器的防护措施。

结论:

正确

2.1.5检查执行机构的安装情况,进行远方操作试验。

结论:

正确

3.调试达到的指标和效果

3.1DCS系统授电及软件恢复

DCS系统授电及软件恢复调试工作达到其系统的技术要求。

3.2DAS数据采集系统

3.2.1分系统调试指标,静态参数设置和检查结果正确,符合工艺参数要求;测点显示点序、单位正确;画面图形选择满足运行要求,报警组显示正确。

3.2.2空负荷试运指标,主要参数投入率95%以上,正确率90%以上,I/O投入率满足运行要求,且在85%以上。

3.2.3带负荷试运指标,主要参数投入率100%,正确率100%;一般参数投入率100%,正确率大于98%;事故顺序记录100%正确,DAS测点投入率99.4%;历史数据记录、报表打印投入,操作画面符合运行规程和操作运行习惯,达到设计要求。

3.3SCS顺序控制系统

3.3.1分系统调试指标,系统各功能动态试验的动作结果正确,软操投入率100%,

3.3.2联锁保护投入率100%,顺控投入率82%。

3.3.3空负荷试运指标,已投系统的软操投入率100%,已投系统的联锁保护投入率100%,顺控投入率94.20%。

3.3.4带负荷试运指标,软操投入率100%,联锁保护投入率100%,联锁保护正确率100%,顺控投入率94.20%。

3.4MCS模拟量控制系统

3.4.1分系统调试指标;用户软、硬件组态正确合理;静态参数设定符合工艺流程要求,动态参数初整定符合工艺要求;模拟传动试验正确。

3.4.2带负荷试验指标;带负荷试运期间,根据FGD系统运行工况系统具备的条件,投入各系统自动调节,自动投入率100%,调节品质符合质量检验评定优良的标准。

3.4.3带负荷试运及负荷变动试验指标;被控参数在负荷变动过程中动态偏差、静态偏差,稳态值满足系统安全运行要求及质量检验评定的标准。

共投入自动调节系统2套,自动投入率100%。

4.调试过程和数据

4.1DCS系统授电及软件恢复

4.1.1工程师站、历史站上电

⏹合上电源开关箱电源,测试开关箱电源输出电压值。

结论:

正确

⏹接通工程师站主电源,待LCD屏幕上出现显示,并进入系统。

结论:

正确

⏹打开打印机电源开关

结论:

正确

⏹接通操作员站主电源,待LCD屏幕上出现显示,并进入系统。

结论:

正确

4.1.2停机操作

⏹关掉操作员站主电源

结论:

正确

⏹关掉打印机电源

结论:

正确

⏹关掉工程师站PC电源

结论:

正确

⏹关掉I/O端子电源

结论:

正确

⏹关掉I/O站电源

结论:

正确

⏹断开电源开关箱电源

结论:

正确

4.1.3软件的安装

⏹恢复应用系统。

⏹恢复DCS项目数据文件。

⏹解压缩相关数据文件。

⏹将解压缩文件恢复到正确的硬盘目录中。

结论:

正确

4.1.4双重化冗余主机(CP)切换试验

试验内容:

工作的处理模件发生故障,系统应能自动地以无扰方式,快速切换至与其冗余的处理器模件,并在操作员站报警。

结论:

正确

4.1.5计算机状态测试

测试内容:

处理器模件各元器件标志清晰,LED自诊断显示正确;对某一个处理器模件的切除、修改或恢复投运,均不影响其它处理器模件的运行。

结论:

正确

4.1.6电源冗余切换试验

试验内容:

任一路电源故障都应报警,二路冗余电源通过继电器切换回路耦合,在一路电源故障时自动切换到另一路,以保证任何一路电源的故障均不会导致的任一部分失电。

结论:

正确

4.2DAS数据采集系统

4.2.1静态调试

⏹全局点目录组态检查

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DCS系统测点清册分别对模拟量点、开关量点进行认真、完善的全局点目录组态检查,各测点的源节点号、超时周期、测点名、测点描述、特征字符、测点单位、量程上下限、状态描述、本地趋势收集时间记录准确,与实际相对应。

结论:

正确

⏹操作员站画面检查

检查所有系统流程图、趋势图、报警、操作画面,对DAS测点进行输出、颜色、闪烁、移动、隐含、百分比填充等特性的确认,其内容清晰、正确、完整、合理,符合运行规程和操作运行习惯。

⏹组态图完善

根据最新设计变更和原组态图,对原设计中未完工作进行补充,逐步修改完善组态图,并初定部分报警、保护等参数。

⏹静态信号传动试验

对所有I/O信号,从现场模拟信号做传动试验;加入信号或检测输出信号,确认端子板、I/O通道、模件、组态、通讯及操作画面正确无误。

此项工作在安装单位配合下,顺利完成。

4.2.2动态试验

⏹测点试投

根据FGD系统运行工况,检查各测点热态投入情况及动态特性,并对画面上显示的名称、单位、量程、位置、颜色等错误的地方,作好记录,并及时进行了修改。

⏹数据处理

在试运过程中,根据各测点的实际动态特点,准确、及时调整报告参数,以保证FGD系统运行时,报告参数能正确反应系统变化情况。

同样,趋势显示画面组的定义满足实用的原则,逐步排除流程图、顺控画面及报警等显示过程中的错误,并根据运行部门所提的要求,完善和修改画面。

4.2.3对整套启动试运形成的流程图及操作画面进行检查,未发现错误,各设备手

4.2.4操组的操作面板和状态指示正确。

4.2.5整套启动试运测点投入率(不含备用测点)

模拟量输入点,投入率100%

模拟量输出点,投入率100%

开关量输入点,投入率99.3%

开关量输出点,投入率100%

4.3SCS顺序控制系统

4.3.1静态调试

⏹检查DCS系统与现场控制设备的接线是否完整,正确。

结论:

正确

⏹检查I/O端子板供电是否正常,相应的I/O模件是否推入槽内,模件状态指示是否正常。

结论:

正确

⏹检查受控设备的就地调试工作是否结束。

结论:

正确

⏹检查计算机控制命令与现场设备所要求的是否匹配,检查反馈状态信号是否与计算机内软件组态是否一致。

结论:

正确

⏹检查受控设备联锁保护信号开关动作是否正常,定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结论:

正确

4.3.2动态调试

⏹在操作员站上调出相应的显示画面,弹出所需的设备操作窗口,点击操作窗口中的启动/停止按键(或开启/关闭按键),观察就地设备是否按照控制命令的要求动作,检查设备的反馈状态是否正确。

结论:

正确

⏹检查各顺序控制功能组和联锁保护功能组的软件组态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检查软件组态是否有危及系统安全的错误,检查系统的控制顺序与联锁保护逻辑是否正确完善。

结论:

正确

⏹根据设计资料、设备说明、运行规程等资料将有关参数定值输入到计算机中去。

根据单体分部调试测取的有关参数输入到相应的软件功能块中去。

结论:

正确

⏹检查操作员站上顺序控制功能组的顺序显示画面的顺序编排是否正确,每一步序操作的控制项目内容应符合其文本字符的说明。

显示画面上使用的变色逻辑应统一规范,便于分辨记忆,整个显示画面上的文本信息与变色逻辑的结合能给操作员以明显的指导作用。

结论:

正确

⏹对所有顺序控制功能组的设备,进行顺序自动启动、顺序自动停止的全过程试验;对联锁保护功能组逐项逐条严格进行试验。

结论:

正确

4.3.3空负荷调试,对系统的有关功能块参数进行必要的修改或调整,以使各顺序控制功能组和联锁保护功能组从结构上合理,功能上完善,使用上便利。

结论:

正确

4.3.4带负荷整套调试

⏹带负荷整套调试:

在系统带负荷调试阶段,利用SCS系统对控制设备进行的操作,联锁保护功能的检验。

结论:

正确

⏹系统168小时整套带负荷调试:

在系统带负荷调试阶段,利用SCS系统进行控制设备的操作,联锁保护功能的检验。

结论:

正确

4.4MCS模拟量控制系统

4.4.1控制系统软件组态逻辑检查

对2套自动调节系统软件逻辑组态进行检查及修改,使之符合设计要求。

结论:

符合设计要求

4.4.2模拟传动试验及参数初设定

⏹进行各调节系统执行机构的远动手操试验,使各调节门能实现手动控制。

⏹进行所有控制回路调节方向确认(开闭环模拟试验)

PID作用方向:

正作用

结论:

符合工艺流程要求

⏹调节系统静态参数预整定

对各个闭环调节回路的控制器进行PID参数预设,初步设置调节器不灵敏区和被调量与设定值的偏差上限。

4.4.3动控制系统动态投入

在系统启动及试运行过程中,根据系统运行工况,分期、分批的进行自动控制系统的初始投入、动态调整,及时观察并处理出现的问题,通过动态调整检验控制组态的可控性、合理性,获得最佳的调节参数整定值,使各系统在设计工况运行状态下达到设计要求。

⏹投入前应具备的条件及防护措施

FGD系统运行稳定,有足够的调节范围和良好的可控性;有足够的试投时间。

向FGD系统的调试、运行人员详细介绍MCS系统控制策略、投切自动的方法、步骤及异常情况的紧急处理方法;在MCS系统投入自动后,应密切注意设备运行参数的变化及热控设备工作情况,发现异常通知运行人员切除自动,进行手动操作,保证系统正常运行,检查热控设备,待热控设备正常后,重新投入自动。

⏹投入的方法和步骤

预设调节系统静态参数、动态参数,将系统投入自动,用LCD趋势曲线观察系统工作状态,进行适当的扰动试验,检查调节品质是否符合要求,不断优化调节器参数值,直到系统有较好的调节品质。

5.调试未完成项目及说明

5.1DCS系统授电及软件恢复

项目全部经调试完毕,无未完成项目。

5.2DAS数据采集系统

项目全部经调试完毕,无未完成项目。

5.3SCS顺序控制系统

项目全部经调试完毕,无未完成项目。

5.4MCS模拟量控制系统

项目全部经调试完毕,无未完成项目。

6.存在问题及说明

6.1DCS系统授电及软件恢复

6.2DAS数据采集系统

6.3SCS顺序控制系统

6.4MCS模拟量控制系统

7.结论

7.1DCS系统授电及软件恢复

通过对FORMOSA-AX集散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系统各项指标的的检查和测试,认为该系统满足DCS系统技术协议提出的技术方面的要求,运行稳定。

7.2DAS数据采集系统

DAS系统经过静态、动态调试,整套启动试运;I/O测点投入率高大于99%,操作员站系统流程图、趋势图、报警、操作画面内容清晰、正确、完整、合理,符合运行规程和操作运行习惯,达到设计要求,满足运行需要。

7.3SCS顺序控制系统

通过对SCS系统的静态、动态调试以及整套启动试运,该系统的各种测量信号和控制逻辑与一次设备参数、生产工艺操作完全一致,顺序控制功能正确、合理,网络通讯正常,符合其设计要求,满足系统运行需要。

7.4MCS模拟量控制系统

模拟量控制系统,在带负荷整套试运期间,自动投入率达100%,满足系统运行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