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六年级下册.docx
《作文六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六年级下册.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文六年级下册
奶奶的剪纸
有人崇拜在舞台上尽显风姿的明星;有人崇拜口若悬河的节目主持人;也有人崇拜那拥有着至高权力的国家总统。
而我,却崇拜能剪出栩栩如生的剪纸的奶奶。
一张普普通通的白纸,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到了奶奶手里,一会工夫,便出来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像真的一般。
这还不算什么,奶奶会剪的花样可多了。
像什么“喜鹊登枝”,“嫦娥奔月”,“孙悟空大闹天宫”等等,奶奶都剪的活灵活现,好看极了!
十里八村的,谁家结婚或办满月酒想贴点剪纸,都来找奶奶。
奶奶总是爽快地答应,从不拒绝。
一来二去,奶奶剪纸好的名声也传遍了大半个县城。
每当有人夸奶奶剪纸好时,奶奶总是笑着说“没啥,也就会这点本事,以后想要啥样的,尽管说。
”
村里的孩子都羡慕我有个会剪纸的奶奶。
有时,他们总会来找奶奶给他们剪纸。
这时,不论多忙,奶奶都会放下手里的活,让他们坐下,拿出一张纸,抓起那把熟悉的剪刀,问他们想要个什么样的。
“奶奶,你能剪个漂亮的小女孩吗?
”隔壁的倩倩问奶奶。
“行。
”奶奶麻利地先画出样本,然后拿起剪刀,把大概模样剪出来,又细细勾剪出五官,再为女孩剪出漂亮的衣服,没过一会,一个俊俏的小女孩就出现在我们面前,伙伴们高兴地直拍手说奶奶剪得好。
奶奶的剪纸真棒,奶奶的人真好!
点评
这篇记叙文记叙了“我”与奶奶的故事,重点描写了奶奶剪纸的情景,如“便出来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像真的一般”,文章语言亲切而富有感染力。
有趣的贴春联
今天是除夕,到处一片忙碌的景象。
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传来,我站在阳台上,把头往下探,看见有几个淘气的小男孩儿正在放鞭炮。
“新年好呀!
新年好呀!
祝福大家新年好!
”对面的楼上的小妹妹正在唱歌呢!
我听着听着也跟着唱了起来。
忽然,一阵香气传到了我的鼻子里,我跟着香气来到了厨房里,爸爸妈妈正准备年夜饭呢!
一回头,我看到了沙发上的春联,我兴奋地喊道:
“贴春联了、贴春联了!
”说完就找来了剪刀、胶水,带着春联来到了门口。
开始贴了,我把胶水涂在春联上,抬头一看才发现我根本够不到上面!
怎么办呢?
我想了想,搬来了一个小板凳,站在凳子上把春联给贴上了墙,好了!
我开心地跳下凳子。
这时,楼梯上来了一位小妹妹,我忙上前问:
“小妹妹,看我贴得怎么样?
”小妹妹说:
“哎呀,左边贴得很好,但是右边太低了。
”我一看,还真是!
马上又贴了一次,这次,小妹妹说:
“一样高了!
”我一听心花怒放,太棒了!
这时,爸爸妈妈出来了,他们见了我哈哈大笑起来,妈妈指着我说:
“你的脸怎么成了包公脸啦?
哈哈哈!
”
爸爸看着对联,直夸我贴得好,还给我讲了许多关于春联的知识,他说:
“知道吗?
王安石还写了一首叫《元日》的诗呢!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原来,贴春联也有这么多的知识呀!
这真是一件有趣的事啊!
点评
文中作者记叙了过年贴春联的事,对贴春联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欢乐的心情。
本文行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条理分明,结构严谨;文章叙事完整,内容充实,语言流畅简洁。
家乡的春节习俗
我的家乡每逢春节都是热闹非凡,你看街上的行人都在逛商场,各种各样的年货,各种各样的玩具,让我非常心动。
除夕习俗其实全国都一样,大家都要一起团聚吃饭,初一初二,晚辈都去给长辈拜年,而我们呢?
可说是大丰收,红包装满了自己的口袋,装的是全家的祝福。
元宵时,大家都得回自己家放鞭炮,噼里啪啦,非常热闹,大家都玩得很开心。
街上挂满了新颖的灯笼,街上的人个个脸上挂满了笑容,可见得春节多么热闹啊,我的家乡就是这么热闹,这么喜庆,这么欢喜。
“百节年为首”,客家人与全国各省多数地方一样,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
人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九、十月开始晒番薯片、米糕片供过年油炸或炒食。
“冬至”一到,开始蒸酒。
年近三十,家家户户要蒸糖糕、做米果、杀猪、宰鸡、做豆腐等,欢欢喜喜迎接新年到来。
祭灶
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二十三日晚饭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三十日早晨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在灶前烧香、点烛、放纸炮。
入年界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紧准备过年,外出的人都要赶回家。
入年界限后,要教育小孩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
在入年界前后,要择定吉日在屋内扫尘,打扫卫生。
要清洗厨桌板凳,洗晒被褥蚊帐,干干净净过年。
过大年
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干干净净过年。
各家厅堂还要陈设供桌,布置香案,摆起鸡、鱼、肉、果品等,敬奉祖先。
除夕晚上,吃团圆饭,菜肴丰盛。
桌上要多放几副碗筷,以示请祖先回来一起过年。
饭前,要先给祖先筛酒,将酒洒地,然后开始吃饭。
席间,老人小孩吃鸡腿,以示尊老敬幼。
守岁
吃罢团圆饭,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以备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
晚上要守岁,辞旧岁,迎新春,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叫“点岁火”,牛栏、猪舍等地方也要点上灯。
家长要给小孩发压岁钱,有些地方还要给老人压岁钱。
开大门
正月初一按《通书》规定的吉利时辰开大门,顿时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拜年
正月初一早上吃素,饭后人们相互拜年以吉利话互相祝福。
正月初二,走亲戚拜年、特别是新婚女婿(岳家会用书帖来请)要去岳父母家中拜年。
去时要带小母鸡、米果、糖果、香烛、鞭炮等,到时要在岳家祖先灵前烧香、点烛、放鞭炮。
中午岳家请客,女婿要喝醉,不醉不热情。
吃岁饭
吃岁饭,初三早上吃“岁饭”(有的年前廿九日晚上蒸好,有的正月初二晚上蒸好),饭上插上筷子,家中有几个人就插几双,再插上一根带叶树枝,有的还要放上橘、柚等水果。
吃岁饭前要先把饭摆在“当天”神位上,供奉天神和祖先。
吃岁饭要准备很多菜,有鸡有肉,与大年三十吃团圆饭差不多。
初三不能杀生,鸡要在初二杀好或过年时留下。
出年界
正月初五,出年界。
厅堂的祖宗画像要收起,纸门帘要取下烧掉,外出做工干活的就可以启程了。
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家家户户要筹办菜肴,喝酒过年。
要闹元宵,新春游乐活动到达高潮。
从过年开始到正月十五,各地游乐活动不断,以游龙灯、舞狮为多,有的从正月初一二起开始活动。
龙灯和狮队来到前,会预先发帖,来后要给他们送红包、吃点心。
龙灯、狮队等除到各家各户表演外,还要到村中各庙宇和祠堂向神灵及祖先拜年。
逢到春节后的第一个墟期,各路龙灯、船灯、狮灯等都要到集上表演,叫作“开墟”。
点评
这篇文章小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家乡的春节习俗,让我们了解了客家人的过年风俗。
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叙事有条理,富有生活气息。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
端午节是中国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的特色。
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一种“中山芦兜棕”。
圆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鲜的竹叶来缚棕,里面放有配料,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口味.甜粽子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等,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烧鸡,蛋黄,干贝,冬菇,叉烧等材料。
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
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
两种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赛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真是棒极了!
最爱吃甜食的我深爱的还是红枣粽子。
端午时节,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总要送亲戚朋友一大包。
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为谢礼送给我们。
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总有从姨妈,外婆家带来的吃不完的粽子。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颦鼓动时雷凌凌,兽头凌处雪微微.冲破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这是唐朝卢肇写的《竞渡诗》。
此诗描写了龙舟赛的壮观场面。
在我的家乡广州也有在端午节划龙舟的习俗,俗称“扒龙船”。
在端午节这一天村里都会组织一次小型的“扒龙船”比赛。
家家户户身强力壮的男人都要参加,女的靠一边,只有观看的份儿。
五六条窄窄的,瘦长的舟子,前头是一个大大的龙头。
十多个人坐在一起,奋力地划桨前进,力争第一个到达终点。
尽管下着针儿般的雨点儿,船上的人淋得遍体湿透,分不清是汗还是雨,但是这点是不要紧的。
在这关键时刻,赢了比赛才重要.......划完龙船的男人会在中午的时候聚集在村里的大祠堂内吃一顿丰盛的“龙船饭”,到底有什么菜式我也不清楚,因为,我是女孩子,没法参加这个比赛。
村里的“扒龙船”太小儿科啦!
对我来说一点也不过瘾。
要看还是电视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龙舟赛。
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条“传统龙”参加角逐。
长长的龙船上坐满了肌肉鼓鼓的大汉。
中间是鼓手,前头的人呐喊助威,声势震天,霸气,威风,震撼.......细雨霏霏,江水涌涌。
在此,男儿尽显勇敢、坚强本色,了不得!
在北方,“扒龙船”的风俗是不常见的,因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节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轰轰烈烈,激情热闹。
这就是我的故乡端午节的独特之处所在。
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
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
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爱国精神的一种钦佩,赞颂。
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XX年,又一个新的端午节即将到来,我怀着一颗思念,期待,激动的心去迎接你。
点评
这是一篇描写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传统节日的记叙文,文章脉络清晰可见,对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的描写生动具体,语言活泼明快,富有情趣,大量采用生活中的口语,使文章更显自然亲切。
描写细腻,生活气息浓,用词造句准确传神。
腊八时分腊八粥
今天是农历的腊月初八,是要喝腊八粥的。
腊八粥是一种很讲究的食品。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
最早开始于宋代。
家家户户都要制作。
传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之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
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也有穷人把它叫作“佛粥”。
怪不得这种粥的材料五花八门呢!
前一天,奶奶就为这顿粥忙活起来。
用凉水泡起了黄米、黑豆、红枣、花生等谷物。
光看着就让人联想到了做成后的美味。
清晨一早,奶奶就用木材点起火炉,架起大锅,加好了水,轻轻放进准备好的谷物,锅中马上变成了五彩世界,花花绿绿的,散发着微微的清香。
奶奶用大勺轻轻地搅和了一下,锅中马上就翻腾了起来。
奶奶满意的盖上锅盖,去看电视去了,可是我依旧对这十分感兴趣,静静的等待着,我现在终于懂了奶奶用木炭的道理,木炭燃出的火柔柔的,轻轻地烘托着锅底,如此做出的粥才会更加香甜可口。
燃烧的木炭一点点向下延伸,我便把它往前推一下,那条坚实的木头为了我们的一顿美味,变成了灰烬。
过了一个多小时,锅盖沿冒出了白气,锅中也发出了咕咚咕咚的声音,我兴奋地大喊,奶奶走来拍拍我的脑袋,“等等,就来了,你这个小馋猫!
”
她揭开锅盖,里面的水几乎消失殆尽了,缠和在一起的米粒间有一个个小气泡,仿佛一个个喷发的火山。
膨大的红枣们漂浮在上面,像一群可爱的胖娃娃。
我和奶奶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好了!
”话音未落,我就捧出了碗筷,叫唤起了家人们。
一家人围坐在一桌,每个人前面都是一碗火红的腊八粥,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口,哇!
这粥米糯糯的,透着一丝爽滑,仿佛吃亲亲果冻一般,十分可口。
诱人的红枣更是香甜美味……
一碗粥下肚,整个人都暖融融了,冬日的寒冷一扫而光。
神话故事说:
“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还能增福增寿。
”
唉,如果天天都是腊八节该多好,如果天天都能吃到腊八粥该多好!
点评
这篇文章取材新颖,视角独特。
作者详细地介绍了什么是腊八粥,详尽地叙述了奶奶煮腊八粥的过程,叙事完整,描写生动,字里行间洋溢着节日的喜庆,表达出了我对腊八粥的喜爱。
与众不同的元宵节
元宵节,虽然没有春节热闹的气氛,没有春节红火的喜庆,也比不上春节的历史悠久,但它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含义。
因为元宵节紧挨着春节,所以在我的家乡,从春节前夕一直到元宵节,近一个月的时间,家家户户都忙碌着,开心地过着盛大的节日,直到元宵节过完,这热闹、欢快的气氛才渐渐平息下来。
小时候,在我心中,我只知道元宵节像春节一样热闹,一样有趣。
记得有一句古语说:
“正月十五闹元宵”。
每次还没到正月十五的时候,人们便开始做准备,排秧歌、买烟花、买灯笼,心灵手巧的人还会自己做一个与众不同的灯笼。
正月十五日那一天的早晨还算清静,到中午,刚吃过午饭后,如果你想午休,那恐怕没戏了。
刚一过十二点,街上就准时开始了敲锣打鼓,随即而来的就是俗称的扭秧歌。
各个表演者脸上都洋溢着欢乐,透出节日欢快的气氛,都跳出了自己的个性,各式各样的,有扮小丑的,有举花伞的,有转手绢的,一定让你大饱眼福。
看完了,会觉得肚子有一点饿,这时餐桌头号食品——汤圆便上场了,一个个浓郁可口,咬到嘴里,便感到一阵香甜,可口,好吃极了。
这都不算什么,只是个开幕式,最为热闹的还要数晚上了。
晚上,整条街都比以往亮,灯火通明的,行走在街上,琳琅满目的灯笼看得人眼花缭乱。
有材质不同的,大小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各有各的特色,绝对都是独一无二的。
再拿一根细竹竿,将点燃的灯笼挑起来,俗称挑灯笼,也有一个文雅点的名字叫看花灯。
看,那边是什么,热火朝天的,走,去凑凑热闹。
哦,原来是猜灯谜呀!
火红的纸片透过灯光,将整个广场都渲染成红色,人们站在一张张纸条前,有的低头用手机查,有的挠挠头,有的安静地思考,想到后,便争先恐后地去兑奖,广场充满了欢声笑语。
最后,再欣赏一下圆盘般的月亮,这是一年中第一个全月,皎洁的月光将每一个角落都照亮了,有一种仙境般的美。
这是我家乡的元宵节,一个与众不同,热闹非凡的节日。
我爱家乡的元宵节,更爱我美丽、热闹、与众不同的家乡!
点评
本文选择叙述体,先渲染了一个热闹喜庆的氛围,为下文做好了铺垫。
文中几处细节描写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元宵佳节带给人们的欢乐,情味很浓。
正因为节日是在家乡度过的,才会让作者觉得与众不同。
其乐融融的元宵节
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我们一家人过得十分快乐。
听妈妈讲,传说在很久以前,世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突然灾难降临,城内洪水泛滥,城外田地干旱。
原来是王母娘娘请玉帝去赴宴,玉帝喝酒喝得酩酊大醉。
宴会后玉帝回宫办事,是把雨簿写错了,本应是城外雨五分,城内雨三分,玉帝给写反了。
青龙得知原因,便偷偷地溜到天宫,改了雨簿,世上这才慢慢恢复了本来面目。
玉帝酒醒后,也发现写错了雨簿,本想改正,又怕重臣说自己做事不慎重,只好将错就错。
后来玉帝发现自己的雨簿被改过,不由心中大怒,派丞相来到人间杀了青龙,丞相照做了。
青龙被丞相杀了后,变成了一只神鸟,在玉帝殿外喊冤,玉帝心中感到惭愧,便下书要黄帝向百姓传令,要纪念为民除害的青龙。
每年元宵节,人们都要敲锣打鼓,耍龙舞狮纪念青龙,庆祝元宵节。
元宵节的习俗是吃汤圆,让每家团团圆圆,所以今晚妈妈“权力下放”,把煮汤圆的重要任务交给我来执行。
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务,生怕煮破了,所以心里好像揣着一只小兔子一般“怦怦”直跳。
我用以前看妈妈煮汤圆的经验,先把水烧开,把汤圆小心翼翼地放进去。
我焦急地等待着,等待着……白白胖胖的汤圆浮出水面了,看着它们一个个膨胀起来,我兴高采烈地喊道:
“汤圆要出锅了!
”我庆幸,还好汤圆没煮破。
大家高兴地品尝了我煮的汤圆,“美食家”妈妈给我打了一个一百分,夸我长大了,懂事了。
我兴奋不已,第一次煮汤圆就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我心里美滋滋的。
晚上七点左右,我们全家一起下楼放烟花。
正好碰上我的好朋友刘一凡,我俩一起去放烟花。
我拿着一个最大的“金椰子”礼花,用香把礼花点着了,看着一朵朵美丽的“茶花”在空中绽放,我和刘一凡拍手叫好。
我又拿了一个超大型的“飞毛腿”,只见它好似流星划过天际,放射出五彩光芒,飞远了。
接着又放了手摇花、花篮、降落伞……
最后我们全家津津有味地坐在沙发上看元宵晚会,其乐融融。
今天我学会了煮汤圆,感受到了放烟花的快乐。
我梦想每天都是元宵节,那该多好啊!
我期盼着明年的元宵节……
点评
这是一篇描写其乐融融的元宵节的记叙文,文章脉络清晰可见,对家家户户在这天一起吃汤圆的描写生动具体,语言活泼明快,富有情趣,大量采用生活中的口语,使文章更显自然亲切。
描写细腻,生活气息浓。
滴水岩之竹
在开县滴水岩的半山腰上,点缀着一笼又一笼的竹林。
一笼竹子就是一片绿意,一根翠竹就是一处风景。
春天来了,那竹林苍翠欲滴。
远远望去,那一片绿呀!
就像在一张雪白雪白的纸上泼了绿颜料,用手轻轻一摸,手也会被染成绿色的。
走进一看,天空被竹林那一层绿色给遮住了,四周也被那绿色给笼罩了。
人们仿佛置身在绿色的海洋中,全身也似乎被染成了绿色。
啊!
滴水岩的竹啊!
你是多么的绿呀!
滴水岩的竹是美丽可爱的。
那一笼笼、一簇簇、一丛丛的竹子,那笔直的、挺拔的、有节的主干一点儿也不弯曲。
竹叶是有宽有窄的,窄得像柳树那长长的枝叶,随风飘扬。
宽的就像一艘艘小船。
我去竹林时,总不忘叫大人们给我摘下一片片竹叶,做成一只只小船,把它们用线串在一起,把它们放在溪水中,让它们带着我的梦想,慢慢地飘向远方。
每当春风慢慢吹起的时候,那亭亭玉立的竹林便发出了“沙沙沙”的声音,是竹叶和竹干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这声音就像一支支快乐的交响曲;也像一个个小孩在说悄悄话;更像大浪嬉戏时发出的“沙沙”声。
如果下起了一阵春雨,小雨落在竹叶上,像一颗颗晶莹透亮的、圆圆的珍珠在竹叶上滚动。
竹子的用途可多了。
可以做成竹椅、竹笼、竹床、竹篮、篱笆、鱼竿、凉席、书架……还可以用竹筒来蒸饭吃,可香了!
我们开县有一种凉席,叫“水竹凉席”,是我们开县的巧匠们编织出来的。
编织出来的凉席又软又漂亮,睡着非常舒服。
我爸爸就给我买了一张这样的凉席,一直铺在我的小床上。
这“水竹凉席”远近闻名,是我们开县三绝中的其中一绝。
滴水岩之竹,不仅能点缀自然风景,而且还有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它有骨气、有气节,刚直不阿。
这就是滴水岩之竹。
点评
这是一篇状物的文章,小作者用抒情的笔调,描述了滴水岩竹子生机勃勃的生长状态,还讲述了竹子的用途。
文章既表现了竹子的外在美,更体现了竹子的品质美,借景抒情,很有底蕴。
昙花
六至十月,是昙花盛开的季节。
那一瞬间的盛开,使人感到无比的惊艳,似乎又让人有一些少许的失落。
在昙花一束束高挑的枝干中,即使是含羞待放的花苞也显得无比的优雅。
那被紫色细长外衣包裹着的花苞是那样唯美,线条是那样流畅。
我无法用语言准确形容出那花苞的色彩,说它碧绿吧,又渗透出些许妖艳的红,但即使是红配绿,却也不觉得俗气,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柔和、协调的色彩。
昙花盛开后,那就是另外一番情景了。
仿佛就是一瞬间的光景,花筒慢慢翘起,将紫色的外衣缓缓打开,一片片娇嫩的花瓣在微微颤动,花朵渐渐张开,快得如同变魔术般,由20多片花瓣层层叠叠集聚而成的、洁白如雪的大花朵就这样在眼前绽放。
凝视这犹如仙女般的昙花,心中不免有些兴奋和激动。
好似大片飞雪的昙花有些颤颤巍巍地挂在高高的枝干上皎洁而又饱满,妩媚又不失清纯,成熟却不乏活泼,真是娇艳动人!
从宛如玉制的紧口“杯”上,往底部看去,里面仿佛飘着薄薄轻纱,一颗颗芝麻大小的、嫩黄的花蕊伸出花外,俏皮可爱又独具风姿。
盛开的昙花,如同纯洁美丽的玉石,仿佛雍容华贵的女王,我的视线久久不舍得移开……
正沉浸在这美丽和梦幻里,突然嗅到了一丝若有若无的香味,我“定鼻一闻”,哦,原来是那昙花散出的幽香。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那原本若有若无的香味随即变得浓重起来,在我的身旁回荡,又流进我的心田,久久没有散去……
好奇地用手摸了摸那花瓣,刚一触到花的表面,又猛地停住了,整个人也轻轻地愣了一下,但继而又抚摸了下去。
我从没有摸过这样的花瓣,如同婴儿吹弹可破的肌肤,润滑而又柔软,细腻而有弹性。
我的手指就这样停在花瓣上,久久不愿收起……
昙花的花语是短暂的美丽、一瞬间的永恒。
它没有眼泪,没有悲伤,没有犹豫,有的只是忠于自己的倔强。
一瞬的绽放,永恒的美丽……
我爱昙花,只因它努力用短暂的一刻,向人们绽放它用全部身心铸造的美丽。
点评
这是一篇状物的作文,小作者通过活泼、生动形象的语言将昙花描写得十分唯美,“好似大片飞雪的昙花有些颤颤巍巍地挂在高高的枝干上,皎洁而又饱满,妩媚又不失清纯,成熟却不乏活泼,真是娇艳动人”等语句用词十分准确,结构完整。
沙漏
透明的玻璃,紫色的沙子在细缝间慢慢流淌着,显示出一种高贵典雅的美。
这是爸爸给我买的沙漏。
初次见到,只是单纯地把它当作一种玩具——真的很好玩。
特别是看它全部流淌完后又会倒过来继续流淌时,我就对这小玩意儿充满了好奇,为什么它自己能倒来倒去?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不再以玩的心态打量它了。
我很认真地把它摆正,然后从它掉下第一粒沙子开始计时,直到它整个倒过来又恢复原来的状态。
我发誓,我很认真地在看表,然后发现正好一分钟。
我忽然想到,这一天的一千四百四十分之一的时间就因为我在看沙漏而被浪费掉。
我没由来地一阵慌张:
生活中,这样冤枉的时间被我浪费了多少?
沙漏可以倒流,可时间,却不可能。
于是它被我摆放到了书桌一个最显眼的地方,不是为了打量它而肆无忌惮的浪费生命中无数个一千四百四十分之一,只是为了在自己偷懒时给自己提个醒,无论爸爸当时买它是出于有意还是无意,但它的存在总是提醒着我要好好珍惜时间。
珍惜时间,仅此而已。
无形中,自己又长大了许多,只是没想到,沙漏教会了我更多。
有时候,做作业做到一半,便想放弃了。
自己对自己说:
我太累了,我想休息一会儿。
可无意中瞥见沙漏,又立马拿起笔杆子。
倒不是想到所谓的珍惜时间,只是看沙漏这么没日没夜,不辞辛劳地工作着——尽管只是让沙子倒来倒去而已,就觉得自己似乎不应该把这么好的时间浪费掉,听起来似乎很可笑,但我无形中已经将沙漏树立成自己的榜样。
谁说它没有心脏?
我觉得它缓缓流动的沙子就是它跳动的心脏,偶尔抬起头,月色渲染下的沙漏似乎释放出一种异样的光芒。
疲倦时看着沙漏,竟然感觉到一阵轻松;慌张时捧着沙漏,没由来产生一股心安;失望时抚着沙漏,不知从何滋生出希望。
沙漏陪伴了我多年,像个老奶奶不断讲述自己的故事,见证着城市的沧海桑田。
是它,给予了我牢不可破的信念,给予了我巨大无比的力量。
月色下,透明的玻璃,紫色的沙子仍在静静流淌着。
点评
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写对爸爸送给自己的沙漏的细致观察之后,懂得了时间的流逝以及时间的宝贵。
文中作者通过写“沙漏督促自己完成学习任务”以及“沙漏提醒自己珍惜时间”等,表现了沙漏对时间的见证,同时也表现了“我”从中意识到时间的珍贵性。
海棠——平凡天使
海棠,没有玫瑰的高贵;没有百合的芬芳;没有丁香的娇嫩;也没有梅花的坚强……也许,你会认为海棠是那样的平庸,那样的粗犷,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海棠是那样的纯洁,那样平凡动人,那样的有魅力!
如果你说海棠花太平庸,太普通,那你错了,它不是平庸,普通,这只是它纯朴的表现;如果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