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h设备数据设定规范OptiX 2500+ 高级培训手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0535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5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sdh设备数据设定规范OptiX 2500+ 高级培训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sdh设备数据设定规范OptiX 2500+ 高级培训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sdh设备数据设定规范OptiX 2500+ 高级培训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sdh设备数据设定规范OptiX 2500+ 高级培训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sdh设备数据设定规范OptiX 2500+ 高级培训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sdh设备数据设定规范OptiX 2500+ 高级培训手册.docx

《sdh设备数据设定规范OptiX 2500+ 高级培训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dh设备数据设定规范OptiX 2500+ 高级培训手册.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sdh设备数据设定规范OptiX 2500+ 高级培训手册.docx

sdh设备数据设定规范OptiX2500+高级培训手册

目录

第5章SDH设备数据设定规范1

使用目的1

适用范围1

5.1网络数据设定规范1

5.1.1ID与IP分配1

5.1.2网络公务分配2

5.1.3网络时钟规划3

5.1.4组网与保护4

5.1.5线路连接规范6

5.1.6ECC配置规范6

5.1.7网络安全规划7

5.1.8网络版本一致性要求8

5.1.9网络数据一致性要求8

5.2网元数据设定规范8

5.2.1网元参数配置规范8

5.2.2单板安装规范9

5.2.3逻辑系统设定规范10

5.2.4网元公务设定规范11

5.2.5网元时钟设定规范13

5.2.6网元线路板配置规范14

5.2.7网元支路板配置规范15

5.2.8网元业务与时隙分配规范16

5.2.9辅助通信配置规范16

5.2.10设备级保护设定规范17

5.2.11主机数据库配置规范18

5.3网管安装规范18

5.3.1机器名、域设定规范18

5.3.2IP设定规范18

5.3.3硬盘分区规范19

5.3.4文件目录结构规范20

5.3.5操作系统安全规范24

5.3.6网络、显示、声卡、打印设置规范25

5.3.7文件传输规范25

5.3.8桌面快捷方式设置规范26

5.3.9共享权限设置规范27

5.3.10版本一致性要求27

5.4网管配置规范27

5.4.1网管系统设置规范27

5.4.2网管用户安全设置规范28

5.4.3纤缆管理设置规范28

5.4.4拓扑设置规范28

5.4.5保护设定规范28

5.4.6电路管理设定规范29

5.4.7告警设置规范29

5.4.8性能设置规范30

5.4.9数据备份规范30

5.5网管网配置规范31

5.5.1远程网管数据设定规范31

5.5.2T2000/T2100对接要求31

5.5.3远程维护规范31

5.6命令行书写规范33

5.6.1155/622命令行书写规范33

5.6.2155/622H命令行书写规范36

5.6.32500+命令行书写规范40

第5章SDH设备数据设定规范

使用目的

用于规范华为公司OptiX155/622H、155/622、2500+同步光传输系统工程中各种数据的设定,使软件数据的设定更加规范、合理、有序,以减少由此带来的随机故障,给维护带来方便。

适用范围

适用于华为工程师在OptiX155/622H、155/622、2500+同步光传输系统工程开局、维护时的数据设定。

适用于与华为公司合作的合作单位在安装、调试华为公司OptiX155/622H、155/622、2500+同步光传输系统设备时的数据设定。

5.1网络数据设定规范

5.1.1ID与IP分配

1.ID分配原则

一个网管管理的网络中不能有ID号相同的网元。

在网络规划时,应对全网的网元ID值有一个总体的安排。

规范要求:

对于新建工程,网元ID应按主环(东发西收)方向逐一递增。

首先分配主子架的ID,然后分配扩展子架的ID;如组网方式有多个基本拓扑的情况,应该分解成基本拓扑环和链来设定,并且一般应先分配环上站点ID为1至N,再分配链上网元ID为N+1,N+2……若在扩容过程中需增加站点,原网各站点的ID一般不变,新增的站点在保证ID不重复的前提下,延主环方向递增。

若无特殊要求,扩展ID一律取默认值“9”。

2.网元IP分配要求

网元的IP设置一般针对网关网元,如无特殊要求,一般不人工设置网元的IP地址,即让IP地址跟随ID的变化而变化;也不人工设置网元gateway、submask、subnet。

对于网元的IP地址,缺省子网号的设置是129.9,与此相应,网管计算机的IP地址的子网号应设置为129.9,子网掩码应为255.255.0.0。

在实现集中网管时,依据用户提供的网段进行网关网元的IP、gateway、submask设置。

对于远程网管时网关网元设置IP和掩码的原则参考5.5.1远程网管数据设定规范。

参考资料:

《ID与IP专题》

5.1.2网络公务分配

公务电话为开局与维护人员提供方便、直接的联系手段。

网络公务分配的主要原则有:

(1)确保希望互通公务的网元其公务板或者主控板公务模块的信令相同或者兼容;

(2)对于互通公务的网络,该网络所有网元的公务参数要满足一致性要求。

具体的:

各个网元公务号码长度相同、且电话号码不能重复,全网会议电话号码必须相同;公务电话与会议电话号码长度相同;会议电话号码必须大于公务电话号码;建议全网每个网元公务电话满配;公务电话建议电话号码配置为4位;会议电话号码为9999;

所有网元的拨号方式相同均设为双音多频;所有网元呼叫等待时间一致。

如果一个网络的网元数量小于30个,则建议呼叫等待时间设置为5秒,如果一个网络的网元数量大于等于30个,则建议呼叫等待时间设置为9秒;

(3)公务电话号码的分配原则:

公务号码要与网元ID增长顺序一致。

如果电话号码长度为3位,则第一位为环号,第二、三位为用户号;如果电话号码长度为4位,则第一位为环号,二至四位为用户号。

建议公务电话号码中的用户号最高位设置为本网元的第几路公务号码(对于155/622H只支持一路公务电话),取值1~3;用户号后两位与网元ID相同。

如:

某网元的ID号为8,所在的环号为1,则该网元的三个公务电话号码分别配置为1108、1208、1308;

(4)合理分配资源:

通过设置通话逻辑子系统来保证公务资源合理分配,原则上不将连接到扩展子架的光板所属逻辑系统做为通话逻辑子系统;

(5)充分考虑公务环路啸叫的可能性,合理利用拆环法解决;

(6)满足用户公务通话的互联性要求;对于没有光路相通但是又需要公务互通的需求通过公务出子网连接设置来实现各个网元公务互通。

参考资料:

《公务和开销专题》

5.1.3网络时钟规划

同步和定时是SDH网络规划的重点。

定时信号的供给、分配、传送既要考虑正常运行状况,又要考虑保护倒换、故障等异常情况,还要合理规划同步子网。

其目的就是保证各个网元和整个网络工作在最佳同步状态。

具体的:

(7)将具有最高时钟精度的网元做为该时钟子网的时钟主站(即为该时钟子网提供基准定时源):

在全网没有启动SSM功能时要保证时钟主站的时钟精度在该网络中是最高的;全网SSM启动后,只根据接收到的SSM信息来判断外时钟的质量,而不管外时钟的实际质量精度达到了多少,因此要保证在全网启动SSM功能时时钟主站实际时钟质量精度与SSM质量信息相符合;

(8)合理的应用定时方式:

对于有BITS或其他高精度外接时钟设备时,建议网元采用外定时方式;对于没有BITS或其他高精度外接时钟设备时,建议采用线路定时;任何情况下,各网元只能将内部定时做为最低时钟跟踪级别;

(9)线路时钟跟踪保证最短路径:

对于小于6个网元组成的环网,可以从一个方向跟踪时钟主站,对于6个及6个以上的网元组成的环网,线路时钟要保证跟踪最短路径(即N个网元,有[N/2]网元从一个方向跟踪基准时钟,另[N/2]网元从另一个方向跟踪基准时钟源);

(10)对于时钟长链遵照规范给予时钟补偿:

G.803规定最长传输链路的G.812从时钟数量不超过10个,两个G.812从时钟之间的G.813时钟数量不超过20个,G.813时钟总数不超过60个;

(11)避免出现网元时钟互相跟踪的情况:

当网元没有启动SSM功能时,不能将网元同一系统的东西向时钟均选入时钟跟踪级别配置;当网元启动SSM功能时,可以将网元同一系统的东西向时钟均选入时钟跟踪级别配置,但是需要通过合理规划和设置时钟子网ID来避免互锁。

(12)在启用SSM功能时,避免时钟保护时出现时钟环路的情况:

由于传输延时的客观存在,在特定的情况下,若不采取任何措施,必将出现时钟互跟环路。

此时通过适当地分配时钟ID可以避免时钟环路的发生。

时钟ID的使用说明见相关的时钟保护专题资料。

(13)关于时钟保护规划的建议:

只有在该时钟子网的所有设备均支持SSM功能后才能规划设计时钟保护功能,如果155/622H(4.02.05主机SSM功能不完善)与其他设备组网,则不建议全网配置SSM功能(或者通过合理规划时钟子网将155/622H划出该时钟子网)。

虽然华为传输设备支持人工配置SSMB,但是如果BITS为2MHz或者2Mbit/s没有SSMB时,不推荐使用人工配置SSMB来实现时钟保护功能(除非用户有特别需求时)。

参考资料:

《时钟保护专题》

5.1.4组网与保护

1.概述

光传输系统的组网选择要根据用户的线路(光缆)结构、业务类型、业务流量,保护要求来综合考虑。

最大限度的通过组网规划和数据设置将用户业务进行保护。

优先采用环网。

链形配置和其他组网配置一般只在拓扑系统受到限制时才予以考虑。

对于网络保护设置的具体规范如下:

(14)只有STM-1集中型业务环才推荐使用单向通道保护;对于STM-1的环带链推荐SNCP,只有用户有需求或设备不支持时才使用单向复用段;网络中有任何一个站点带有扩展子架,那么该网络不使用通道保护;

(15)对于STM-4以上的环网或环带链环上推荐使用双向复用段保护;

(16)对于网型网推荐使用SNCP保护;

(17)不使用一块多光口板组保护环/链;

(18)一个保护子网的同一种保护倒换恢复时间要完全一致;

2.复用段保护注意事项

(19)对于复用段环ADM网元数量不能少于或等于2个,不能超过16个,建议一个环网6到10个ADM网元;对于超过16个ADM网元的环网,使用SNCP保护;对于两个点的网推荐使用线性复用段;

(20)复用段协议一致性

一个复用段(环)倒换区段的各节点协议类型必须一致;2500+既支持新协议又支持老协议,当2500+与155/622、155/622H混合组网时使用老协议,当2500+与10GMADM混合组网时使用新协议;对于四纤环必须用新协议,设置方式如下:

:

apsc-set-protocol:

sysnum,new;

(21)对于四纤环,东1向和西1向必须设置为主用通道,东2向与西2向必须设置为备用通道;

(22)对于虚拟共享保护环,最多只能有一个复用段环,对于部分复用段第一个STM-1必须包含在其中;

(23)一个网元组成复用段环的单板必须为对偶板位。

对于多光口板,还要求对偶板位的的光口序号相同:

对于155/622对偶板位为11/12、13/14。

对于2500+对偶板位为IU5/IU6、IU7/IU8、IU4/IU9、IU3/IU10、IU1/IU2、IU11/IU12。

(24)对于枢纽网元,要注意设备的复用段保护协议控制器限制;任何网元不能设置超过设备限制的复用段保护协议控制器;155/622有2个环形复用段保护协议控制器(而且使用环形复用段保护的逻辑系统必须在sys1到sys4,推荐使用sys1和sys2),2500+有12个环形复用段保护协议控制器,(而且使用环形复用段保护的逻辑系统必须在sys1到sys12);

(25)每个复用段保护环必须正确设置复用段节点参数:

对于155/622、2500+网元复用段节点参数必须按照主环方向由0到N(N为复用段环ADM网元数量减1)顺序依次增加。

环形复用段倒换恢复时间要求规范设置为600秒;

(26)不建议在环形复用段中配置级连业务;

(27)部分复用段逻辑划分配置按VC4划分进行,要求东西向光口划分的VC4在物理光口内序号一一对应;

(28)复用段环,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