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教导止苦得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01726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陀的教导止苦得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佛陀的教导止苦得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佛陀的教导止苦得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佛陀的教导止苦得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佛陀的教导止苦得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佛陀的教导止苦得乐.docx

《佛陀的教导止苦得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陀的教导止苦得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佛陀的教导止苦得乐.docx

佛陀的教导止苦得乐

佛陀教导什么?

2014-12-14佛使比丘原始佛教原始佛教

选自泰国佛使比丘写的《一问一智慧》

1.假如有人问你:

  “佛陀教导什么?

  这个问题最好引用佛陀所说的话回答:

“比丘们!

现在和从前一样,我只有教导苦(dukkha)和苦的止息。

”(泰本巴利藏第12册,278页)。

  不管这回答是否符合你原来的想法,请好好思惟它。

我们当然也可用其他方式回答,但是在这段话中,佛陀确实已将自己的教导归纳得相当简洁了。

  佛陀只教导“苦”和“苦的止息”,所有和止息苦没有直接相关的问题就不回答,例如“死后会再投生吗?

”、“是什么去投生呢?

”这些问题可以日后再思考。

  所以,若有西方人问起这个问题,我们应依照这个准则回答:

佛陀除了教导“苦”和“苦的止息”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了。

2.接下来,可能有人问我们:

  “佛陀有什么特别的教导?

  如果有人问起这问题,我们可以由许多不同角度来回答:

  

(一)首先我们可以说:

佛陀教导我们践行不松不紧、不偏不倚的中道。

一方面避免修禁欲的苦行,因为它只能带来无谓的困扰和麻烦;另一方面也避免纵容感官的满足,对于只爱享受感官乐趣的人,有一个相当贴切的反讽:

“明天可能就要死了,好好地吃喝玩乐吧!

  相反地,中道则主张不自我折磨,同时强调不耽溺在感官的满足上。

践行中道能使生活、学习、修行和灭苦各方面都恰到好处,它可广泛地应用在许多不同的情况,而且让你不会误入歧途。

践行中道与“七知”——知因、知果、知己、知节、知时、知人、知众,是并行不悖的,“七知”让我们懂得践行中道。

这是一种回答方式。

  

(二)我们也可采用另一种回答:

佛陀教导“自助”(self-help)。

“自助”的意思你们可能都懂,似乎不必再作解释。

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别想依赖运气或命运,也不应该依赖天神和所谓的“上帝”,我们必须自己皈依自己,这在巴利文藏经中有记载。

甚至有神论者也这么说:

“上帝只帮助愿意帮助自己的人”。

其他的宗教里或多或少存在着“自助”的教义,但在佛教中则要完全“自助”,例如当一个人在悲惨、迷惑的处境中,身心遭痛苦时,他必须“自助”。

佛陀说:

“诸佛只指出道路,用功则需要靠自己。

”换句话说,佛陀教导“自助”。

我们应谨记在心!

  (三)另一种回答是:

佛陀教导一切是缘起,随因缘而改变,有其自然的法则。

这种叙述很像舍利弗出家前,由一位比丘那里所得到的答案:

“佛陀教导一切事物由因生起,必须认识现象的因和现象因的息灭。

”这个教义在本质上相当科学,可以说符合科学原则。

佛教是主张“依法不依人”的理性宗教。

  (四)还有另一种可被用来实修的准则,佛陀如此教导: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这三个在一起被称为“别解脱教诫”,意指“教诫总纲”(summaryofallexhortations)。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在此不需要诠释,但是“自净其意”的意义就不是那么一目了然了。

人一旦执着任何事(甚至善事),他的心就会混乱:

害怕得不到善报或担忧善报会消失,并执取一切为“我所有”,而这一切都会招致痛苦。

所以,即使已成功地避免作恶事,也作了许多善事,仍必须知道如何放下。

别执着任何事为“我”或“我所有”,否则它会带来悲惨的结果,成为沉重的负担和痛苦,就像背负或执着某种东西,一定会感到沉重或受苦一样。

换句话说,执着善或恶和背负珍宝或岩石是一样的,虽然珍宝很有价值,但背在肩上或放在头上,是同样沉重的。

因此不要背着岩石,也不要背着钻石,别把岩石或钻石放在自己的头上(译者注:

在此意指心中)!

不论善或恶都不要执着,就是所谓的“自净其意”。

所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即是佛陀的教导。

  (五)另外,还有一种重要的教导提醒我们:

一切因缘和合的事物都在不停地流转迁变,这就是“诸行无常”。

各位同学虽然还年轻,但我希望你们能仔细聆听,佛陀的教诲适合各年龄层的人,甚至不分性别,这是各位必须要明白的。

希望大家不要放逸,所谓“不放逸”就是不与因缘假合的事物游戏,而沉迷其中,不然它将会咬你、打你,把你绑得紧紧的,你会不由自主地痛苦一场,甚至可能自杀而白白送掉生命。

  总结上面各种不同的回答方式,若有人问:

“佛陀有那些特别的教导?

”我们可以有下列的答案:

  他教导践行中道;

  他教导自助;

  他教导正确认识因果法——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集世间。

我们正确认识它的因,才能获取想得到的结果;

  他教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的实修原则;

  他提醒我们:

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变迁的,应自精勤,不可放逸!

  这个问题有这几种不同的回答方式,若有人问起,可任选其中一种回答。

3.如果有外国人问你:

  “佛教中最简要的根本思想是什么?

  我们可以引用佛陀最简短的一句话来回答:

“一切都不要执着!

”这句话是佛陀亲口宣说的简明格言。

我们不必花时间到浩翰的三藏(Tipitaka)中去寻找答案,因为佛陀已用这句话,把佛教教义描述得相当清楚。

  若把佛陀所有的教诲,乃至八万四千法门归结起来,就是这么一句话——“一切都不要执着!

”这句话提醒我们:

执着只会带来痛苦。

当我们了悟这道理时,可以说已经明了了佛说的八万四千法门;当我们实践这句话时,也可以说已实践了一切法门。

  为什么人会犯戒?

因为他有所执着,如果没有任何喜欢或讨厌的执着,就不会犯戒。

为什么人的心会散乱不定?

因为执着某些事物。

为什么人会没有智慧?

因为他愚痴而执着某些事物。

如果一个能修证到“一切都不执着”的地步,他当下便能悟道、证果,得到究竟涅槃。

 佛陀是个完完全全没有执著的人,佛法教导“不执着”的“行”和“证”,僧伽是一群正在修行或已经修证“不执着”的出家众。

  当有人问佛陀:

“可否将你的全部教导归纳成最简短的一句话?

”佛陀回答:

“可以!

”接着说:

“一切都不要执着!

4.如果他接下来又问:

  “如何修习不执着?

  如果有外国人问起:

“如何才能修习佛教的精髓——不执着?

”我们可以再度引用佛陀的话,不必以自己的观点回答。

佛陀会简洁又完整地解释如何修习:

眼睛看到可见的对象时,只是看;耳朵听到声音时,只是听;鼻子闻到气味时,只是闻;舌头尝到味道时,只是尝;身体有所接触时,只是触;当心中生起念头,例如情绪等时,只是清楚知道它。

  我为不曾听过的人再说一遍:

看只是看,听只是听,闻只是闻,尝只是尝,触只是触,起念只是觉察,这表示不要造作出“自我”。

佛陀教导我们:

如果这样修习,“自我”就不会存在,当“自我”不存在,苦也就止息了。

  “看只是看”这句话需要解释:

当所看的对象和眼睛接触时,只要认清对象,知道应该如何去处理就好了,千万别让喜欢和讨厌的念头趁虚而入。

如果你生起喜欢的念头,就会想拥有它;如果生起讨厌的念头,就会厌弃它。

如此一来,我们自己就成为那“喜欢的人”和“讨厌的人”,这就是所谓的“自我”,走向“自我”就是走向痛苦和错误。

所以当看东西时,保持了了分明,要有智慧远离烦恼,清楚什么动作是正确、适当的,如果是没有必要的动作,就保持冷静,不要去做它。

如果想获得某种成就,就得完全应用了了分明的心念去做,不让“自我”产生,使用这种方法,你就能得到想要的结果,而且心中没有苦恼。

  这是一个最好又简洁的修行原则:

看只是看,听只是听,尝只是尝,嗅只是嗅,触只是触,起念只是觉察。

让一切只停留在这个层次,当下就能产生智慧,可以正确又恰当地处理一切,不会产生爱、恨的“自我”。

如果随着喜欢或讨厌的欲望去做,“自我”就会生起,让心不能自主,也就无法具足智慧了。

以上是佛陀为某比丘所作的开示。

  接下来,可能有人会问:

“为什么我们讨论最易证果的修行方法时,没有提及戒、定、慧、行善、布施等呢?

”实际上,这些都是辅行,而不是佛法的核心。

行善、布施、持戒、修定和修慧,终究都是为了使我们成为“如如不动”的人,而修习“看只是看、听只是听”等等,就足以使我们成为“如如不动”的人——当接触任何外境时,都不会产生“自我”,能保持平常心,而不被境转。

  行善和布施是为了拔除“自我”,持戒和修定是为了调御“自我”,修慧则为破除“自我”。

在此我不想多谈,而只讨论每天最迫切的事情——眼睛要看、耳朵要听、鼻子要闻……等等,只要守护六根就是已控制一切,修行圆满了,这正是修习佛法的核心。

如果有外国人问你修行的问题,就这样回答他。

5.假设外国人或他教教徒问你:

  “可以去哪儿学习?

可以到哪儿研究?

  我们再一次引用佛陀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

“就在这结合心、想[译注一]的六尺之躯内学习”(泰本巴利藏第21册,62页),也就是在这结合“心”、“想”的身体中学习。

这六尺之躯要随着“心”、“想”活动才成为活生生的“人”,“心”存在就能思考、认知,“想”存在就能醒觉。

  如来(Tathagata)曾开示世间(world)[译注二]、世间的起因、世间的灭尽,以及到达世间灭尽的修行之道。

当他说到世间、世间的起因、世间的灭尽,以及到达世间灭尽的修行之道,就是指:

一切法存在于结合“心”、“想”的活生生的六尺之躯中。

就在这儿学习,而不是在学校、洞窟、森林、山上或寺院中学习,那些地方都是外在的!

  要把学校建在心里,把大学设在身中,而后去学习、研究、分析、探索,去发现世间的实相:

世间如何生起?

世间如何引生痛苦?

什么是世间的灭尽?

怎样的修行道路能让世间灭尽?

这就是所谓的“四圣谛”。

其中,佛陀有时用“世间”(world)这个字,有时用“苦”(dukkha)这个字。

  “世间”或“苦”是什么?

“集”——苦的起因是什么?

“灭”——不苦,什么是没有动乱的世间?

“道”——如何修行?

这一切都得从身体中发现,不在其他地方。

如果在书本、传闻、文字等地方发现它,那是虚幻不实的。

相反的,一旦在这结合“心”、“想”的六尺之躯中寻找、发现到它,那才是真实不虚的。

  所以,若被问及在那儿学习,应说:

“就在这结合‘心’、‘想’的六尺之躯中学习”。

  [译注一]依照佛使尊者著,曦比丘等译《人类手册》第五章<五蕴>:

“‘想’是一种自觉,有如在醒觉中的感觉,称为有着良好的记忆和有觉知,不会有迷醉入睡的情形。

‘想’是一种在觉知中去认识‘什么是什么’,‘想’有着良好的觉醒使我们不迷醉、不昏沉。

  [译注二]“世间”依本节第三段,通“苦”之意。

6.接下来,也许有人想更了解佛法而问我们:

  “可以用什么比喻‘法’?

  佛陀说:

“‘法’可比喻为筏”,他用“筏”这个字是因为当时普遍用筏渡河,以筏喻“法”很容易了解,这个比喻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为它提醒我们,不应该去黏著“法”,以致忘了自己,而自高自大地以为我是老师、学者或是哲学家。

如果忘记“法”只是筏,将会引生以上的危机。

  “法”是筏,是载我们渡彼岸的工具,一旦到了彼岸,并且上了陆,我们就不可能还愚蠢地背着筏。

这在教导我们要以正确的方法使用它,而不要因执着它,以致忘了自己。

如果不理解筏的用处,我们就会用它互相夸耀、争执,有时或许还用它来竞赛呢!

这一切毫无是处,只是徒然耗损精力罢了!

“法”如筏,它应该被正确地应用于渡过河流。

  “法”比喻为筏,“法”的智慧应该用来渡过苦海,不应该以它为唇枪舌剑而相互伤害;不可执着它,甚至已到岸、登陆了,还背着筏,不愿与它分手。

“法”比喻为筏,还意味着不论在家人或出家人都一样可以应用它。

7.假设我们补充问:

  “在家人应该学习什么?

  我们不必浪费时间自己去想答案。

若有人要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没人会阻止他。

但如果依据佛陀所教的回答,我们必须说:

“在家人应该学习所有如来(Tathagate)宣说有关‘空’(Sunnata)的教示(suttantas)”。

“素旦答”(suttanta)是佛陀所有教诲的核心,是经系统化且完整、妥善地结集而成,这就称为“素旦答”。

  sutta指的是经典,anta的意思是究竟,因此“素旦答”(suttanta)是完整又系统化,将最精华的部分结集而成的经典。

它就像“吠檀多”(vedanta)这个字,“吠陀”(Veda)的意思是知识,“吠檀多”是知识中的精华,是将知识作最完整而有系统化的结集。

  请记住“素旦答”这个字!

所有“素旦答”都是如来所说,是如来所教,而且都与“空”相应。

关于这点,有人问佛陀要如何修法,才能获得永恒安乐的利益,佛陀回答:

“所有‘素旦答’是如来所说,与‘空’相应,义理奥妙深远,超越世间。

”这句话的重点在于“与空相应”。

  “空”(sunnata)这个字,你听起来也许会觉得有些奇怪,但先不要退缩[译注一],因为它正是佛教最重要的字眼。

请注意听:

“空”字或可译为“空无一物”,它有好几个用法与意义,佛陀所说的“空”,不是指什么东西都没有的“物质空”。

这里的“空”,是指智慧的“空”,因为所有事物仍然存在,也许会多到充塞整个世界,但佛陀说它们是“空”或“空性”,因为所有的一切都不是“我”、“我所有”。

我再说一次,这些都是为了教我们不要去执取任何事物。

  在家人尤其应该学习佛陀所说“空”的教示。

一般说来,普通的人都误解“空”,以为它对在家人而言是太过高远的理论,究其原因,是因他们没有听闻过佛陀对“空”的教示。

所以请好好记在心里,不只是出家人,即使是在家人也必须学习“空”、理解“空”、践行“空”[译注二]。

  佛陀开示过这句话:

“在家人应该学习与‘空’相应的事”(泰本巴利藏19册,512页),期望你们不要再害怕“空”或与“空”关的事。

  请跨出你的脚步,多去了解“空”。

若要深入、详尽地解释“空”,那会花相当多的时间,在此,我们只讨论它的核心及实质,也就是空掉“我”及“我所有”的感觉——空性,这样就足够了。

心若没有任何“我”、“我所有”的感觉,这心就是“空”的,“世间空”就是这个意思。

  [译注一]泰国佛教界对“空”误解极深,说到“空”都无法理解。

泰国的高僧从来多谈苦、无常、无我,少谈到“空”,直到佛使比丘发现经典多说“空”,佛陀甚至说:

“一切教诲不与‘空’相应,则非佛说。

”佛使尊者四十多岁就开始宣说“空”是佛陀最高的教诲,当时一般人以为他疯了,或有人以为他不过是位“佛教学者”,只会说不会做。

直到今日泰国佛教谈及“空”的著作,还是多为佛使尊者所撰,少部份弘扬空理的人,也多是曾在其门下修学的法师。

  [译注二]泰国在家人以为“空”高深莫测,是根本做不到的事,甚至说:

“‘空’是出家人的事。

8.现在,假设我们被问到佛教最殊胜的字:

  “什么是‘不死之法’?

  “阿马答”(amata)的意思是“不死”,“阿马答达磨”(amatadhamma)则为“不死之法”。

那是什么呢?

有次佛陀说“贪、瞋、痴止息是不死之法、不死之境。

”内心一生起贪、瞋、痴,就是“有死之境”(mortaistate)就痛苦,有“自我”就会有生、老、病、死苦。

当贪、瞋、痴止息,不再因感觉有“我”而起惑,就不会死亡,因为没有了“我”,那有什么将会死亡呢?

所以人如果要追求不死之境——不死之法,就必须寻求贪、瞋、痴止息的境界。

这是佛陀所教导的“不死之法”,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佛陀最究竟、无上的教诫。

其他的“不死”(undying)与这“不死”(amata)是不同的,如前所说,无上的“不死之法”是贪、瞋、痴的止息。

  最高、最深奥的“法”,有各种名称,假使有人提出这个问题:

“至高至深,能超越世间与死亡的法称为什么?

”佛陀称它为“空相应法”(sunnatappatisamyutta)或“空”(sunnata),“空相应法”至高至深,它能超越世间和死亡,也就是“不死之法”。

9.那么,

  “后期革新的”法“是什么呢?

  佛陀说:

“诗人、学者所作的诗偈或论文,纵使辞藻华丽、音韵和谐,若脱离“空”的轨道,就与‘空’不相应。

”(泰本巴利藏第22册,132页),请记住其中重要的字句:

脱离“空”的轨道、与“空”不相应,这就是指后期弟子革新的说法,不是如来的说法,它是劣等的。

  如来的说法必定与“空”相应,若是后期佛弟子革新的说法,就与“空”不相应,脱离“空”的轨道。

如果我们期望找到佛陀所教示最原始、无上的法,除透过“空相应法”或“空”之外,就没有其他的方法了。

10.假使有外国人问你:

  “根据巴利经典所载,佛陀最常强调的教示是什么?

  我再次引用佛陀的话回答:

“五蕴(khandha)无常、无我(anatta)”,每个个体都是由五种积聚——五蕴组成。

身的积聚称为“色”(rupa),乐、苦等感受的积聚称为“受”(vedana),记忆与醒觉称为“想”(sann),造作思考称为“行”(sankhara),能透过六根而认知称为“识”(vinnana)。

如此而已,色、受、想、行、识被称为五聚或五蕴。

  五蕴无常、无我,这是在所有教义中,佛陀最常强调的部分。

五蕴无常,因它们持续地流动、变迁着;五蕴无我,因它们始终迁流变化,任何人都不能将它们执取为“我”或“我所有”。

  我再归纳一次,请各位把这主题的要点铭记在心:

佛陀最常强调——所有事物都是无常的,而且没有任何一物可以当作是“我”、“我所有”。

11.接下来,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

  “佛陀教我们应该相信谁?

  假如有人问你这个问题,那么你可在以噶拉玛经(KalamaSutta)里找到佛陀所说的答案——要相信亲自所“看清楚”的是什么[译注一]。

现在我们有必要了解“看清楚”的意义,“看清楚”意思是不需推论、不需思索、不需假设,如同我们将眼前的物体看清楚一样,只要这样做,就有效果了,这就是“看清楚”的定义,它不需要依靠任何理由或想像。

  佛教教导我们除非已亲自“看清楚”,否则不要相信任何人、任何事。

我们可以由下面的问题知道这个定义,为什么不要相信三藏经典(Tipitaka)、不要相信导师、不要相信研究报告或传说、不要相信常识、不要相信逻辑推理?

这是帮助我们建立正见的原则,因为所有盲目的相信是迷信,例如我们翻开三藏经典,阅读了几页,没有经过思考,没有经过试验,没有经过任何评论,便相信它,那就是对三藏经典的迷信,这是佛陀所喝止的。

  “相信导师”是指盲目地相信导师的每一句话,而没有经过思考、试验,亲自去“看清楚”,这就是所谓的“相信导师”。

  以此类推,“相信逻辑推理”是指学习使用前提,或熟练地运用前提作正确的推理,并且从这前提推论出结论。

但这还是不够的,也不可倚赖这类的推论。

  请听清楚这一点:

以上的说法不是禁止我们去阅读三藏经典,去向导师求教,去听研究报告和传说,或去运用逻辑的推理。

它的意思是:

虽然我们会阅读、会听,但不要轻易接受以这些方式所提供的一切讯息,除非我们已深入地探讨、思惟它,而有所领悟,直到亲自“看清楚”它真的是如此为止。

  举例来说,佛陀教导贪、瞋、痴是引起痛苦的原因,假如我们自己不熟悉贪、瞋、痴,就不能相信这个说法,如果我们相信,那就是迷信。

但是当我们亲自体验贪、瞋、痴是怎么一回事——当它在心中生起,我们就会像被火烧灼一样痛苦,这就是所谓亲自“看清楚”的“相信”。

  在三藏经典中,不论佛陀教导什么,当读到或听到时,我们必须要研究、思考,直到“看清楚”为止。

假如我们还没有“看清楚”,就势必会重新回到推论,如果这样,则不妨暂时放下,先相信和践行已“看清楚”的部份,那就足够了。

不必害怕,逐渐地,我们就会愈来愈相信,且愈看愈清楚,这是佛陀所说非常盛行的噶拉玛经教法。

  如果你需要对外国人演讲,请务必正确地解释“不要相信”这句话,假如你解释错误,就是冒犯了佛陀。

不可相信三藏经典,不可相信他是导师,不可相信研究报告或传说,不可相信逻辑,隐藏其中的深义,我们必须去发现它。

  立即相信就是迷信,佛陀曾如此坚定而明确地喝止,甚至纵使是如来所说的也不要相信,必须经过思考、试验,直到“看清楚”时,我们才可相信。

立即相信就是迷信,“看清楚”后再相信才是正信,这是佛教徒的“相信”。

不要愚蠢地相信人、经典、推测或推论,而是要相信亲自所“看清楚”的是什么,这就是佛教所说的正信,身为佛教徒的我们也要这样相信。

  [译注一]在噶拉玛经(KalamaSutta)里佛陀说:

“不可因为口口相传就信以为真;不可因为奉行传统就信以为真;不可因为轰动一时,流传广远就信以为真;不可因为引经据典就信以为真;不可因为合乎逻辑就信以为真;不可因为符合先入为主的观念就信以为真;不可因为说者的威信就信以为真;不可因为他是导师就信以为真。

12.我们以另一个角度来看:

  “怎样可以看出凡夫和真正佛弟子的心境有何高低之别?

  现在我们要注意的这个重点,将会在凡夫和真正佛弟子[译注一]的心境有别方面,给我们一些看法。

凡夫是指从来没有成为完全的佛弟子,且对真正的佛教一无所知的人。

凡夫依循父母的信仰而成为佛教徒,充其量只是符合记录与注册的“名字佛教徒”而已。

这表示他一直是个凡夫。

  现在,要成为真正的佛弟子、圣人(ariyan),就必须对身旁种种事物具足正见,那种高度的知见远超过凡夫所拥有的。

佛陀幽默地说:

“圣人和凡夫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泰本巴利藏第21册,547页)。

例如在圣人的眼中或在圣戒里,唱歌与哭泣是同样的事,跳舞是疯子滑稽的动作,开怀地笑是未成年儿童的行为(泰本巴利藏第21册,547页)[译注二]。

  凡夫嘻嘻哈哈自得其乐唱歌、欢笑,不会觉得疲倦,但在圣戒中,唱歌被视同哭泣。

假如我们见到一个人声嘶力竭地唱歌、喊叫,在圣人的眼中看起来不仅与哭泣相同,它与哭泣更是出自相同的情绪。

  至于跳舞,更是疯子的行为。

当我们起舞时,如果稍加留意,我们必定至少有百分之十五[译注三]的疯狂,否则就不会去做它,但我们不会以为那是疯子的行为,因为一般人都认为它是快乐的事。

  有些人喜欢笑[译注四],笑是快乐的,即使没有理由或适当时机,人还是常常笑。

但在圣戒中,笑被认为是未成年儿童的行为,所以假如我们能笑得少一点,将会是一件好事,若完全不笑,那就更好了。

  这例证显示圣戒不同于凡夫的习俗,依照凡夫的习俗,唱歌、跳舞、欢笑,没什么大不了,且稀松平常;而在圣戒里,则被视为可怜的行为,且与前面的评断相同。

有这种观点的人,心境是高超的。

  佛陀并没有禁止我们去做上述的事情,只是要我们认识到行为的表现方式有高或低的层次,因此不需去做不必要的事。

当我们还不是圣人时,可能会想要尝试较低的行为方式,但假如真的去尝试,我们将会明了:

它偶尔使人快乐,但是到最后,我们会厌倦它。

于是,我们可以自我提升到符合圣戒的圣人境界。

  有些人不喜欢听到戒律,他们担心那会约束自己并导致痛苦。

无论如何,尝试控制自己不要随着情绪走,在佛教中是个很重要的原则。

调伏身心,使它们不会随着情绪走,那并不是受苦,反之,它是克服苦的方法。

我们必须找到一些方法以避免遭受自私或烦恼的压迫,安住自己的心,不许烦恼引诱我们、主宰我们。

当跳舞时,注意观察有多少烦恼刺激、主宰我们,使我们在它们的控制之下,这是解脱自在吗?

  以上的讨论,多少引发我们想到应该提升自己的地位,不要永远只当凡夫,自愿加入圣人的行列,就能拥有智慧,痛苦自然少。

避免给自己制造无谓的困扰,也不要做徒劳无益的事,你将获得如下的成果:

从凡夫的阶层提升为真正的佛弟子,安住于圣戒之中。

佛陀希望有更多人成为圣人,别永远只是凡夫俗子。

  [译注一]真正的佛弟子意指圣人。

  [译注二]四分律卷五十八:

“於圣法律中,歌戏犹如哭,舞如狂者,戏笑似小儿。

”(《大正藏》第22册,998页)

  [译注三]此据泰文版。

  [译注四]此处所谈的笑是指放逸的笑。

13.在此我们要讨论“道”,如果有人问及:

  “由修行构成的‘道’中,那一条是平常道,那一条是又快又短的捷径?

  我们可能回答:

“八正道”,那就是你已经听过的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这些称为“八正道”,它是最有条理、最有系统的平常道,由戒、定、慧三学组成,是为无法走捷径的人所设的“道”。

它是正道,但在平常道的层次上修行,需要花较长的时间。

  佛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