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十一五远程教育课题培训研讨会.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00468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8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渠县十一五远程教育课题培训研讨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渠县十一五远程教育课题培训研讨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渠县十一五远程教育课题培训研讨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渠县十一五远程教育课题培训研讨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渠县十一五远程教育课题培训研讨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渠县十一五远程教育课题培训研讨会.docx

《渠县十一五远程教育课题培训研讨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渠县十一五远程教育课题培训研讨会.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渠县十一五远程教育课题培训研讨会.docx

渠县十一五远程教育课题培训研讨会

渠县“十一五”远程教育课题培训研讨会

培训材料(提纲)

《实验研究过程资料的提炼与完善》

渠县电教馆:

叶毅

我县所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省、市级现代远程教育科研课题已实施两年多,到目前已到了研究工作的关键时期。

为了促进研究工作顺利完成,总结和提炼出更加优秀的研究成果,特借此机会谈谈有关《实验研究过程资料的提炼与完善》工作的个人看法。

一、完善的实验应具备的过程

1、研前准备:

(1)选题与立项;

(2)查新与论证;

(3)拟定研究方案;

(4)健全机构与制度职责;

(5)完善实验设备与资料资源;

(6)申报立项。

2、启动实验:

一般是组织召开实验开题大会,以此启动实验。

它包括:

(1)介绍课题准备情况;

(2)进行课题论证;

(3)介绍实验研究设计;

(4)聘请实验研究人员与顾问指导组成员;

(5)落实管理办法与奖惩措施;

(6)实验教师与课题负责人表态性发言等等。

3、目标研究:

依据课题的大小、研究目标的设立、以及主研人员任务的划分等,有不同的研究形式,但一般都包括:

(1)常规研究;

(2)专题研究;

(3)典试活动;

(4)效果检查与分析;

(5)收集与整理实验研究资料;

(6)阶段小结与下一步研究工作的调整与布置等。

4、总结提炼与延伸:

(1)收集与整理实验研究资料;

(2)进行终期效果检查与总结

(3)提炼理论认知成果;

(4)提炼经验(操作)成果;

(5)提炼效应成果;

(6)提炼技术成果;

(7)延伸验证研究等。

5、结题与申奖

(1)撰写实验工作报告;

(2)撰写实验效果检测报告;

(3)撰写成果查新报告(一般课题不要求);

(4)撰写实验研究报告;

(5)收集有关附件材料(论文集、教学方案集、教学课件、网页、学习资源等);

(6)申报结题;

(7)申报申奖;

二、实验过程中应具备的研究资料

第一卷:

主件材料

1、实验研究报告(独立成卷,不能出现地名、人名、单位名及其他有关承担学校信息等。

要求:

20000字以上);

第二卷:

主件材料

1、实验研究方案;

2、工作报告;

3、效果检测报告;

4、成果查新报告(小课题不要求);

5、成果鉴定申请·审批书;

6、成果鉴定意见书;

第三卷:

附件材料(研究资料)

一、立项材料

1、申报书;

2、课题立项查新考评资料;

3、专家、学者对课题研究的价值评价论证材料;

4、立项申请;

5、课题立项文件(或批复)。

二、开题资料

1、课题研究实施意见(或总体计划);

2、制度、职责、奖励办法;

3、研究工作保障措施;

4、开题大会议程;

5、主研人员名单;

6、研究工作准备情况介绍;

7、主研教师代表发言材料;

8、校长的表态发言材料等。

三、研究过程资料

1、检测标准、评价方案;

2、培训学习一览表、培训材料;

3、典试方案、专题活动、会议记录、安排意见;

4、研究个案(含调研、实验、追因、追踪、访谈、作品等);

5、检测分析材料(含前测、中测、终测等);

6、前、中、后阶段小结、报告等;

7、大事要记及材料及佐证材料;

8、教师(学校)获奖一览表及证书;

9、学生获奖一览表及证书;

10、成果一览表及成果简介材料;

11、科研经费支出一览表;

12、校内留存研究资料索引;

13、上级科研文件及执行情况。

第四卷:

教师论文与心得、学生作品

1、实验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有较高学学术价值的经验论文;

2、实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的经验交流材料;

3、实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的有关教学叙事性研究材料;

4、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学生习作、作品等。

第五卷:

典型教学案例与分析

1、实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所创意设计的典型教学案例:

2、实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说课材料;

3、实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对有关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材料。

第六卷:

开发的校本教材

1、实验过程中教学法;

2、实验过程中所形成的教科书;

3、专项校本教材等。

第七卷:

为电子材料(报送数据光盘)

1、教师开发的教学课件;

2、专题学习资源(含创意制作和网络收集整理的学习资源);

3、设计开发的有关应用软件等(一般学校不要求);

4、教学及活动录象资料(一般学校不要求);

5、培训研究所行成的演示文稿材料等(一般学校不要求)。

三、重点过程资料的设计与提炼

1、检测标准

《远程教育资源与山区农村学校科普知识教育的实践研究》

科学评价体系与检测标准

渠县卷硐乡中心学校课题组设计

 

(1)、评价体系设计(见下表)

评价

项目

权值

一级指标

(初始指标)

二级指标

(行程指标)

三级指标

(终结指标)

科普

底蕴

15分

学生能了解一些科普知识的常识。

学生能了解应了解科普相关的知识。

学生能拓展性地了解与科普知识相关的知识。

科普

态度

10分

知道科普与农村发展的重要性。

能按科普要求,有目的学习科普知识。

有良好的科普知识学习习惯。

科普

能力

学习能力

15分

能通过教材学习。

能通过信息技术学习。

能在实践中学习提高。

运用能力

15分

能自我实践运用。

能指导他人学习运用。

能起到运用示范作用。

创新能力

15分

能在运用中发现问题。

能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能在实践中创新运用所学知识。

推广能力

15分

有良好的推普主动性。

能引导他人积极运用科学知识。

能在当地起到推动作用

(2)、检测标准设计:

受试学生阶段检测标准项目表

项目

阶段

科技信息含量

运用科技知识能力

科技实践效应

科技创新意识

1.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农业科技知识;

2.了解多少农业科技知识

1.是否有学习和运用农业科技知识的兴趣;

2.是否参与过科技知识的运用

1.是否有运用科技实践的经历;

2.是否了解农村科技目前的现状;

1.了解多少新农村建设的信息;

2.是否接受过新农村知识教育;

1.科技知识有何增加

2.科技素养有何提高

1.能边学边用科技知识;

2.能运用科技知识开展实验活动;

1.能较好地运用科技知识参与社会实践;

2.能与他人合作开展科技实践;

1.能有效地将科技知识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2.能运用科技资源对农村建设作出适时的建议;

1.掌握了多少农业科技知识

2.是否能随时了解前沿科技信息

1.能运用科技知识创新实践;

2.能指导别人运用科技知识

1.能创新地运用前沿科技知识;

2.有较好的科技知识应用效果;

1.有创新建设被当地政府采纳;

2.创新建设有较好的收效;

(3)、小学生科学课评价方案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评价内容

自评

小组意见

较好

一般

较好

一般

学习态度

对科学课重视程度

 

 

 

 

 

 

按时完成课、内外作业

 

 

 

 

 

 

积极参加实验、认真观察、积极动手

 

 

 

 

 

 

认真、真实地进行实验记录

 

 

 

 

 

 

积极思考,敢于提出新问题

 

 

 

 

 

 

有专门的科学发现记录本,并坚持记录

 

 

 

 

 

 

肯动脑筋,问题回答情况

 

 

 

 

 

 

 热爱科学

关心和科学有关的新闻事件

 

 

 

 

 

 

喜欢阅读科普读物

 

 

 

 

 

 

喜欢收看科技栏目的节目

 

 

 

 

 

 

留心关注自然事物

 

 

 

 

 

 

爱护小动物、爱护花草树木

 

 

 

 

 

 

在家常搞小制作、及实验、观察

 

 

 

 

 

 

 合作与交流

完成小组分配的科学实验任务

 

 

 

 

 

 

小组活动中,认真、积极

 

 

 

 

 

 

善于和同学合作,能谦让、互助

 

 

 

 

 

 

善于倾听同学的发言,

 

 

 

 

 

 

能针对别人的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能把自己的发现和体会告诉小组同学

 

 

 

 

 

 

对别人的表现能认真、公正地评价

 

 

 

 

 

 

 学习常规

按时进课堂,不无故迟到、缺旷

 

 

 

 

 

 

带好教科书及学习用具

 

 

 

 

 

 

专心听课,不说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无影响教师教学和他人学习的行为

 

 

 

 

 

 

爱护实验器材,无糟蹋浪费行为

 

 

 

 

 

 

主动收拾、整理实验器材

 

 

 

 

 

 

 最突出的表现∶(优点或进步)

自我介绍∶

 

 

 

 同学评议∶

 

2、效果检测-

达州市“十一五”教育技术科研课题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研究》

评价标准

评价项目

权值

一级指标(初始指标)

二级指标(行程指标)

三级指标(终结指标)

文化底蕴

15分

学生能了解一些汉字的演变历史。

学生能了解应了解部分汉字的演变历史以及相关历史。

学生能拓展性地了解学过的汉字的演变史,对书法历史有所了解。

写字姿势

10分

知道做好姿势:

头正、身直、臂平、足平,做到“三个一”。

能按照写字的基本要求在课堂上约束自己。

形成良好的写字姿势习惯,做到“头正、身直、臂平、足平”,做到“三个一”。

写字技能60分

基本笔画

15分

能做到基本的笔画形体。

能学用书法中汉字笔画的笔锋笔势。

笔画形体准确,笔画能看出正确的笔锋与笔势。

基本结构

15分

大部分汉字结构处理合理。

能正确处理所学汉字的间架结构。

汉字的间架结构匀称合理,有书法中的基本结字形态。

基本笔顺

15分

能掌握基本的用笔顺序。

能正确处理汉字的笔顺,特殊字的笔顺处理合理。

能正确处理汉字的笔顺,特殊字的笔顺处理合理。

掌握书法中写字的基本停顿之势

基本篇章

15分

能控制好纸面的工整。

学用书法的谋篇结章处理汉字的篇幅。

篇章布局工整合理,字字之间处理得当,能有一定的书法谋篇结章。

写字速度

5分

写字有一定的速度,能完成1分钟15—20个汉字。

按1分钟15—20个汉字的速度要求自己。

写字速度合理,不过快也不慢,能达到1分钟完成15—20个字。

鉴赏能力

10分

能看出书写汉字的好与不好。

能用点画、结构、篇章的形容语言来评价字的好坏。

能看出字的好坏,并能用一定的书法语言来评价。

达州市“十一五”教育技术科研课题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研究》

专题实验课题前期检测频数(次数)分布表

图象分析说明:

课题名称: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研究》

检测方式:

抽样调查统计科目:

综合样本数:

502006年11月8日

程序

⑴求全距

(R)

⑵确定组数(n)

⑶求组距

(I)

⑷求组中值(E)

⑸登记频数(F)

公式方法

有关数值

R=A极大-A极小

1

I=R/n

A上限-A下限

2

E=

即:

每组上下限中点

将数据按所属区间一一记录下来

Ra=8-5=3

N=5

I=0.6

数值区间

(a-b)

组中值

(E)

频数标记

(F)

频数(次数)

(∑)

累计频数

(∑f)

频数百分比

f%=f/∑f

累计百分比

∑f%=∑f/∑总

(A)

班(50)

5-5.6

5.61-6.2

6.21-6.8

6.81-7.4

7.41-8

 

 

1

2

9

29

9

 

总和

()

()

 

总和

达州市“十一五”教育技术科研课题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研究》

专题实验课题前期检测频数(次数)分布表

图象分析说明:

课题名称: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研究》

检测方式:

抽样调查统计科目:

综合样本数:

502006年11月8日

程序

⑴求全距

(R)

⑵确定组数(n)

⑶求组距

(I)

⑷求组中值(E)

⑸登记频数(F)

公式方法

有关数值

R=A极大-A极小

1

I=R/n

A上限-A下限

2

E=

即:

每组上下限中点

将数据按所属区间一一记录下来

R=9.375-5.25=4.125

N=10

I=0.4125

数值区间

(a-b)

组中值

(E)

频数标记

(F)

频数(次数)

(∑)

累计频数

(∑f)

频数百分比

f%=f/∑f

累计百分比

∑f%=∑f/∑总

(B)

(61)

5.25-5.66

5.67-6.08

6.08-6.49

6..50-6.9

6.91-7.31

7.32-7.73

7.73-8.14

8.15-8.55

8.56-8.96

8.96-9.375

1

0

4

3

5

16

13

3

3

2

总和

50

50

()

()

 

总和

达州市“十一五”教育技术科研课题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研究》

专题实验课题前期检测频数(次数)分布表

图象分析说明:

课题名称: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研究》

检测方式:

抽样调查统计科目:

综合样本数:

502006年11月8日

程序

⑴求全距(R)

⑵确定组数(n)

⑶求组距(I)

⑷求组中值(E)

⑸登记频数(F)

公式方法

有关数值

R=A极大-A极小

1

I=R/n

A上限-A下限

2

E=

即:

每组上下限中点

将数据按所属区间一一记录下来

R=10.8-5.3=5.5

N=10

I=0.55

数值区间

(a-b)

组中值

(E)

频数标记

(F)

频数(次数)

(∑)

累计频数

(∑f)

频数百分比

f%=f/∑f

累计百分比

∑f%=∑f/∑

(C)

(61)

10.8-10.25

10.25-9.7

9.7-9.15

9.15-8.6

8.6-8.05

8.05-7.5

7.5-6.95

6.95-6.4

6.4-5.85

5.85-5.3

4

9

4

15

4

5

5

1

2

1

()

()

 

总和

 

4、典试方案

渠县现代教育技术专题实验研究典试

活动方案

(二)

学科

语文

时间

2007.5

对象

学生

主试教师

陈志琼

内容

课外趣味识字

地点

(1)教室

人数

62

助试(人)

学与教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序号

媒体

类型

内容要点

使用时间

资料

来源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1

视频

播放“识字歌”

3

选用

S引导

播放

2

CAI

拆分整合生字过程

6

自制

巩固

演示

1.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韵文,读懂短文并找出短文中一共讲了几个字。

2.引导学生发现学习拆分、整合的识字方法。

3.在学会本课要求认识的5个生字后,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其它字,加强复习巩固。

本次活动是让学生学习一组韵文,通过形象的字形分析并启发学生运用拆分,整合的识字方法认字。

 

 

1.让学生读懂韵文。

2.总结识字的方法,并能用总结出的方法去认识其他的生字。

 

 

样本抽取方式

选样

典试顺序编排

整体编排

典试具体方法

课堂教学

一、师导语,引入活动

谈话激趣

二、玩中识字,自主探索

1.课件出示识字歌学生读。

2。

小组、全班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发现了什么?

3.师小结

4.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三、活动实践,自主探索

四、老师小结

五、拓展,布置作业

1、老师出示识字歌课件,学生读

2、让同学互相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

3、老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4、小组合作交流找出可以拆分的字

5、鼓励学生自由发言找拆分的字

 

课外趣味识字

尖:

小——大→尖

埋:

土——里→埋

闯:

门——马→闯

跌:

足——失→跌

歪:

不——正→歪

本次活动是学习一组韵文,在多媒体的辅助下通过形象的分析,启发学生运用拆分,整合的识字方法来认字。

同学们,我们祖国的汉字虽然多,但是只要大家掌握识字的方法,学起来也不难,还会认识到更多的字。

拓展练习,布置作业

结束

 

5、专题活动

科普教育个案:

学校科普教育活动的催化剂

——四川省渠县卷硐乡中心学校推进科普教育的个案

渠县卷硐乡中心学校,这是一所极为普通的山区农村学校,从2005年开始把科普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在零的基础上开始了科普知识的推广与普及,意在开拓农村山区学校科普教育的新局面,整合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步伐,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实用型建设人才,同时也为新农村建设探究新的路子,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记录1:

2004年9月,XXX老师任校长,分管科普教育,他对科普教育工作相当重视,形成了学校科普教育工作网络,明确目标和方向,细化了每一个课题小组成员的工作范围和职责,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

学校充分利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的优势,努力探索“科普教育工作与远程信息技术整合研究”,使科普教育工作课题化,提升了我校科普教育工作的层次。

我们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信息技术的优势使科普教育工作更现代化、信息化,并将科普教育工作深入到学科(例如:

信息技术、自然常识、语文、活动等)中,全校教师参与,全校学生参与,更好地开展科普教育工作。

评析:

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普教育和科普活动,激发学生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技文化素质,并进一步推进全校科普教育良好氛围的建设。

记录2:

2004年12,我校开展以科普教育为主题的课题研讨会,在此过程中,主要在“理念、组织、管理、行为”等方面凸现科学正确的导向,开始建立评价好评价体系,从而以自觉的教育行为改进学校科普教育存在的问题。

记录3:

以自然学科为主阵地,进行科普教育。

自然学科的教学是我们实施科普教育的主要阵地。

在分年级自然学科教学中,教师以课程目标为导向,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三维目标,在每一堂家常课中发展学生的科技素养。

同时,更注重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如:

在完成某个单项作业或在一个单元的学习过程后,教师将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知识和技能、探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交流与分享等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描述,判断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的基础,指出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出具体、合理的改进建议,就典型地体现了评价的过程性。

评析:

通过这样在扎实有效的常规教学中坚持渗透发展性评价的要求,学生的科技学习能力可以得到全面的提高。

记录4:

以游戏实验激发学生探究科普知识的兴趣。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关注的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全过程,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就要建立在有效的学习过程中。

我们在低年级的自然学科教学中比较多的运用游戏实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行为。

如:

《磁铁》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小学自然二年级第一学期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

学生通过观察、游戏性实验和交流,能发现磁铁能吸铁,进一步实验探究生活中有很过东西都是含铁和钢的。

在教学中,教师选择了游戏、实验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创设探究的活动以培养学生探究和实践的意识习惯。

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的过程:

从发现问题——质疑提问——深入探究——预想推测——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在教学一开始,教师以钓鱼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在第一次钓鱼的时候,教师不提任何要求,让学生尝试自己在游戏中发现问题,为什么有的鱼钓得起来,有的鱼钓不起来。

同时发现鱼并不是被“钓”起来的,而是被“吸”起来的,引入了“吸”这个词。

在第二次钓鱼的时候先请学生们按能被钓起的鱼和不能被钓起的鱼进行分类。

并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预想和推测原因。

接着打开鱼肚和鱼饵,里面放了各种材料,如铁片、钢片、铜片、铝片、橡胶、木条、塑料、布、纸等,再让学生用磁铁吸一次进行验证,最后得出结论:

磁铁能够吸铁和钢。

接下来,教师让学生们找找桌上老师提供的物品中有哪些物品能被磁铁吸住,把他们找到的东西画下来并进行交流。

在观察、寻找的过程中,启发他们观察到在日常生活中,从中找出共同点,这些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中含有铁和钢。

最后教师鼓励学生小侦探,找出教室里用铁和钢做的或者含铁和钢做的东西。

评析:

整个教学过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层层推进,步步探究,螺旋式的上升,从学生兴趣点入手,培养了他们科学探究的意识以及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则自然地穿插在整个探究学习活动之中,将学生的实验、交流、发现、尝试等尽收眼底。

记录5:

以网络环境为学生创设探究科普知识的新空间。

主题多样的科技类专题学习网站是我校教学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打开了丰富多彩的选择性内容的大世界,因此,能够有效地提升科技学习的效益,发展学生信息环境下的科学研究能力。

《保护地球》、《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动物种类》、《植物的生活》、《探究性学习——车》等专题学习网站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丰富了学习内容,供老师们和同学们在自然课、拓展课及其他学科中进行学习。

学生们在网络环境下利用专题网站进行探究活动,他们都很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学习兴趣非常浓厚,还有很多学生把课堂里的学习延伸至课外继续深入研究呢!

例如:

在进行“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时,主要通过学习了解目前人类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情况。

让学生初步知道新能源的特点与用途并能结合学习鼓励学生利用新能源进行创造性的设想。

教师首先根据学生课前在网站论坛中的质疑提问,引导他们选择自己最想要了解的能源(例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等)作为主要的探究内容,进行学习与创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