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99223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农业.docx

《关于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农业.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农业.docx

关于农业

2006年暑假农业局实习调查报告

[作者:

蔡琳琳   来源:

中国乡村发现网首发:

(作者赐稿,转载请注明来源)   点击数:

5633   时间:

2006-10-18   录入:

zgxcfx]

 

放假回来后,我又到市农业局了解我市“三农”情况,并与市经营管理站的欧启发站长畅谈了当前我市的新农村建设问题。

尽管农业前景并不被众人看好,包括农业局的工作人员,但是作为一名农大的学生,我怀着凌云壮志,满腔热血誓言终生致力于“三农”事业。

在我的诚恳请求下,欧站长及局领导接纳了我这个才大二的特殊实习生。

报告一

审计工作

为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配合做好2006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维护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根据农业部、监察部、国务院纠风办《关于做好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通知》(农经发[2005]12号)、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福建省农业厅、监察厅、纠风办《关于开展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通知》(闽农经管[2006]10号)、*市村务公开办《印发市委组织部等四个部门<关于开展村干部任期的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南村办发[2006]2号)文件精神,我市的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农业局、监察局联合制定了《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方案》(*农[2006]29号),该《方案》对我市的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进行了安排和部署。

全市19个乡、镇、街道,共计140个行政村,书面出具的审计结果是:

违纪违规使用村财的村仅仅只有2个,违纪金额7.96万元,违纪内容为超标准发放工资,其他审计出来的都是些老生常谈的、不痛不痒的问题。

然而后来有个别审计小组长来市经管站,说起其审计的某某村主干利用公款给乡、镇、和市分管领导送礼以及工资超标约××万元等等,后被他强硬说服,补齐款项,并最终使其免遭刑事追究。

和往常一样,这次审计工作,实际上也是“权、钱、人情”运动。

一张张网络纷繁交错,环环相扣。

试问,这样的审计能出什么样的结果?

大家相互包庇,互惠互利,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1.村级债权债务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1.1没有制定任期目标责任制;

1.2没有制定年度财务收支计划;

1.3基本没有实行年度预、决算制度;

1.4无效债权比重大,债权不仅难以收回,反而有较大幅度增长;

1.5偿债能力差;

1.6没有建立资产管理制度;

1.7报账员报账不及时;

1.8白条抵库;

1.9工程完工,支付工程款时没有附工程验收单和结算单;

1.10超付工程款。

(实际上很大部分超付款进了村主干的腰包)

1.11现金存量过大;原因是欠银行贷款,怕存款被银行扣款,不敢使用银行存款账户。

1.12入账的支出凭证不规范;审计发现,部份村能获得法定收据的支出项目未使用法定收据。

1.13财务公开不规范,只是一般性公开;(“太清楚了,对村两委没有什么好处,再说,写得太复杂了,村民也看不懂”,某位村干部坦言)

1.14超标准发放工资,报刊费也超标准;(反正是自己给自己发放工资,那还不由着自己吗。

而崇尚知识,装腔作势他们也很擅长。

1.15没有实行“零招待”;(实际上所有的村都不可能实行“零招待”,这是中国政治的败笔。

1.16非出纳人员插手现金收支;(村级办事太平民化,不够严谨)

1.17村务监督小组对财务监督不到位,“三簿一账”使用不规范;

(农民素质较低‚大部分的村干部也不能例外,因为他们几乎也都是农民。

所以在村级财务的管理方面,以及各种经营能力上都有很大的缺陷。

这是受当前我国生产力限制的。

2.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本次改由乡、镇、街道自己审计,而大部分乡、镇、街道变成了经管站审计,兼任了村会计的经管干部也介入了兼职村的审计。

这与实施方案的初衷相违背,也违反了《福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规程》的规定,更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质量,还影响了审计进度。

采取乡、镇、街道自己审计,也是无奈之举,农业部门缺乏审计专项经费,《福建省村集体债务管理条例》明令取消了审计收费,审计经费纳入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经费,由同级财政安排。

我市历来就没有拨过审计专项经费,市农业局多次打了要求拨经费的报告,就如泥牛入海,毫无音讯。

也由于经费的问题,该开的会议没开,本来应将各乡、镇、街道的审计小组成员召集到市里进行培训和布置。

由于没有经费,连召集审计组长开一次会都没有,只是由经管干部传达,这样显然力度不够。

造成有的乡、镇、街道认为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就是经管站的事,被抽调的非经管人员以种种托辞,不能始终如一地参加审计,也由于他们没有参加培训,不知道从何入手进行审计。

因此,如果没有审计经费,农村审计工作将难以正常开展。

其终究原因在于市委、市政府,对基层审计工作不够重视,对“三农”问题不够重视,对新农村建设不够用心。

2.2名义上是有市委组织部、农业局、监察局、民政局四部门协作审计的,而实际上却只有农业局经管站在孤军奋战。

这样严重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进行,削弱了审计的力度,使这次审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

2.3审计出来的结果无人关注,也是造成审计工作的一个难点。

前一届审计出来的问题没有去抓改进、抓检查、抓落实。

这次审计还是发现同样的问题。

给人一个印象:

审计可有可无,就算审出了问题又能怎么样?

失去了审计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3.改进意见

3.1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改进意见

(1)审计支出由市财政安排专项经费,并列入常年预算,以保证农村审计的正常进行;在保证经费的前提下,今后审计采取抽调本市甚至是邻县市的乡、镇、街道经管干部,实行异地审计,杜绝贪污腐败;

(2)在审计过程中,各部门必须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应由组织部门牵头,民政、农业、监察部门共同进行督查、整改,并且向全市公布寻求舆论的监督。

3.2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如下整改意见

⑴换届后新的班子要制定任期目标责任制,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市委组织部、民政局、农业局、监察局备案。

⑵制定年度财务收支计划,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报乡、镇、街道会计服务中心备案。

⑶村财实行年度预、决算制度,年初预算和年终决算及年终收益分配方案,经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批准,同时报会计服务中心备案。

⑷无效债权比重大,债权不仅难以收回,反而有较大幅度增长问题:

对债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查,对那些死亡绝户、政策性贷款、村小组欠款、已完工交付使用,但未结帐的工程队借款等债权由村两委提出核销方案。

经过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出具债权核销决定,送会计服务中心核销。

成立清欠小组,对有偿债能力的欠款户上门催收。

拒不还款的诉诸法律;对暂时困难,一时无法偿还的欠款户,制定还款计划,限期归还。

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举债,必须严格按照《福建省村集体财务管理条例》第十四条执行。

⑸偿还能力差问题:

首先,对债务进行清查,可以利用今年村级债务清查成果。

逐笔排查,区别对待。

对一些暂收性质的债务,要及时与对方结帐;对账务处理错误的债务予以纠正。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核销一些虚拟债务;

第二,积极主动与债权人协商,请求减免部分债务;

第三,开源节流,增强自身偿债权能力;

第四,国家出台政策,化解村级债务。

⑹没有建立资产管理制度问题:

建立资产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⑺村级报帐员应按会计服务中心的规定及时报帐,因客观原因不能及时报帐的,应提前向会计服务中心汇报并尽快排除影响及时报帐的因素,及时报帐。

⑻对抵库白条进行一次彻底清查,视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符合规定的开支,只是手续不完备的条据,补齐手续后准予入账;不符合规定的开支,应责成当事人限期退还所支款项,逾期不退的,通过行政、纪律甚至法律手段收回。

⑼支付工程款不附工程验收单和结算单问题:

工程在签订了合同后,即送一份合同及预算书给会计服务中心。

完工后,结算付款时必须附上验收单和结算单,这个问题由村代理会计把关,没有附验收单和结算单的,代理会计应拒绝入帐,责成相关人员补齐相关手续后方能入帐。

如果代理会计把关不严,让未附验收单和结算单的工程负款凭证入帐,则追究会计的责任。

⑽超付工程款问题:

责成经办人和相关责任人限期追回超付的工程款,无法追回的,由经办人和相关责任人承担。

并且公示追款始末缘由,在权力与舆论的压力下,坚决追款。

⑾有欠款的村要主动与银行协商还款事宜,取得银行的信任和谅解,并获得银行“放弃在帐户上直接扣款的追款方式”的书面承诺后。

起用银行存款帐户,杜绝现金存量过大的现象,防范不必要的风险。

⑿非法定支出票据入帐问题:

对能获得法定票据的支出项目必须向对方索取法定票据。

杜绝能获得法定收据而采用非法定收据入帐的现象。

今后如有发现,按法定收据的应税额,扣减出具非法定收据的收款人的款项,以备查税补税。

如果补税以后还需罚款,则由经办人和直接负责人承担。

⒀必须按规范化要求公开财务,做到细公开、真公开和及时公开。

⒁对于某某村两委工资超标问题:

应责成两委干部如数退还超领的部分,并且给予适当的处罚,以示惩戒。

而报刊费超标准问题:

保证党报党刊征订后,在限额内可适当订阅一些必要的报刊。

严禁超标准订阅党报党刊以外的报刊。

已超标的村,按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中的报刊限额制的有关规定处理。

⒂非出纳人员插手现金收支问题:

严格按照《邵武市村集体收款收据管理规定》,控制村集体收款收据的领用。

出纳对领用的收款收据必须负全责,一般不得将收据交给其他任何人。

确因工作需要,必须由他人代收款项时,代收人必须在收款业务结束的十日内与出纳结帐。

代收人不得擅自将所收款项支付出去;出纳要及时向代收人催报。

逾期未报,追究代收人和出纳的责任。

⒃村财监督问题:

对村务监督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市里负责培训组长,乡、镇、街道负责培训成员。

然而这不是长久之计,我们的队伍必须提高整体素质才为上策;按规范使用村务监督小组“三簿”和《农业承包合同管理台账》,没有启用的应立即启用。

 

报告二

下乡

第一次以所谓的“干部”身份回到农村、农民中间去,那种感觉很特别、很新鲜。

从来没有受到这样的优待过,以致于我全身感觉不适。

我们一行来到龙斗村专为调解一个承包合同纠纷。

此行让我对农村有如下几点认识:

其一,在局里接待村民乙某上访时,听其片面之词我觉得他很有理。

而在龙斗村听村领导甲等说时,亦觉得他们有理。

实际上大家都没有理解土地承包的各种法律法规。

细细分析,这其中就要求农业工作者自我素质够强,能够从中分辨真伪,凭借经验做出较为合理的处理意见。

其二,聆听了村委们说起他们日常的各项工作,深觉其工作量很大,办事难度也不小。

(如果认真办事的话)特别是在执行各种文书时,“字面上很容易区分,但操作中则很难判断。

”他们只能凭借各自较低的素质对文件作出很有限的解释,从细处落实。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比制定那些文件的人能力更强,亦或者说,事实上对基层执行者的素质要求要更高。

而现实中,基层队伍素质之差,真的很令人担忧啊!

这样强烈的逆差,对农村社会发展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其三,农民的素质普遍很低,官与民之间存在着较为激烈的矛盾。

尽管该村号称“百万村”,是全市农村的楷模。

“在一次讨论山地使用费的村民代表会议上,村干部征询了村民对‘是否要将原来80元/亩,提高到现在的市场价400~500元/亩’的意见。

结果60个代表中,只有11人举手赞成。

会后村民说出否决的理由:

多征收来的钱给你们村干部败啊!

”龙斗村会计兼文书吴××说,“这样一来,去年的村财收入无形中就流失了一百多万啊!

我们很无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政府的报告中总爱写着“干群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基层党委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得到提高。

”狗屁,党政领导只把眼光放在他们关照过的部分群众中,然而更多的平民仍然得不到多少优惠。

有关部门做了一个统计,对地方干部最新考核按照干部准则,县局级干部合格率只有4%。

厅局级合格7%,省部级干部合格15%,很多数据综合到一块,官员合格率不足20%,社会信任率之低已经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

官民之间早已经横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即使你是农民且兼了半个官,那你也很难在别人眼中澄清。

因为在中国,官,是一种权力,是一种待遇,代表的是一种地位与声望。

其具体体现不仅仅是干职权范围内的事,最主要是在运权、管人,把“官”理解成为“管”。

“官”的历史沉淀了太厚的“污垢”,农民的的心态不易平衡。

而且村干部的权利的确可以带来很多“灰色收入”,因为他们手里握着林权、土地出让权等诱人的“点金棒”。

也许一两次,廉洁的村干部还能抵制得住承包者“糖衣炮弹”的诱惑,但是长久下来真正能够把持得住的能有几个呢。

“灰色收入”使某些意志不坚定的干部增加了收入,实质上却是在腐蚀、吞噬他们,使他们发黑、变质、烂掉!

虽然农村的民主建设相对健全,但是民主监督、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仍然相当落后,而实际上更多的是在做表面文章。

农民的思想狭隘,目光短浅,不懂得真正的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力。

其四,腐朽的“官场文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我们国家一直都存在着这样的畸形、扭曲的“官场潜规则”:

下级不对工作负责,而对上级负责;上级提拔下级,不看政绩,而看下级如何对待自己。

所以,即使政府明令实行“零招待”制度,但是大乾村的干部们为了讨好上级领导,也要顶风作案,为我们摆了一桌丰盛的午饭。

作为当事人,更确切的说是一名旁观者,我很无奈:

国家的财富、集体的财产,就这样被几个村主干给轻易挥霍掉!

总之,目前看来,我们周围的“三农”工作仍然做得不够好,农民兄弟依然在“相对贫困”的境地挣扎。

他们凭借自身的力量,很难有所作为。

因为最根本的生产力很落后,这点严重得限制了他们的各种活动和各种关系的发展。

因此,党和各级人民政府,应该大力倡导“三农”之外的力量,来促进“三农”的快速发展。

最重要的是实际落实,并符合农民的意愿,依托群众的力量,一切从实际出发,作出合理的“三农”发展规划和部署。

 

从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将我们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与更多的实践结合在一起,用实践来检验真理,使一个本科生具备较强的处理基本实务的能力与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这才是我们学习与实习的真正目的。

而实际上我们课内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真的运用的很少。

在大学里最重要的,也最实际的就是“学习怎样做人”,其次是积累学习的基本能力。

 

 

 

实习日期:

2006年7月10日---06年8月24日

实习人:

蔡琳琳江西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实习单位:

福建省*市经管站福建省*市减轻农民负担办公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