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98648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古代汉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古代汉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古代汉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古代汉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docx

《古代汉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汉语.docx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

1、古代汉语中的“被”字句:

被动句自古有之,可大体分为意念上的被动和形式上的被动两大类。

一、意念上的被动句如:

“蔓草犹不可除。

”但有学者认为,这并不是上古严格意义上的被动句。

(请加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二、形式上的被动句:

(1)用“于”表示被动是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中主要的句法形式。

不是介词“于”字本身表示被动,而是动词用于被动的意义。

如:

“郤客伤于矢,血流及履,未绝鼓音。

(2)用“为”表示被动。

“卒为天下笑。

(3)用“为···所···”表示被动。

“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4)用“见”表示被动。

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5)用“被”表示被动,如,司马迁言“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这种情况有人认为只是特例,直到中古时期才正式出现用“被”表示被动的句子。

2.训诂四大名著

战国末年《尔雅》;西汉扬雄的《方言》;东汉刘熙的《释名》;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

其中,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是《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是文字学的专著。

3古代的注音方法集汇

(1)直音法:

即用同音字给汉字注音。

这是中国古代出现的最早的注音方法。

如“根,音跟。

”这种方法简便省事,但是存在弊端,即读者必须认识释字,如果释字不认识就没有办法用直音法识读被释字。

(2)反切法:

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又称“反”或“切”,是寿命最长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

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

“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

这是近代出现的注音方法,它利用汉字的部件或某些笔画给汉字注音。

“五四时期”大为盛行。

(4)拼音字母注音,新中国成立后出现的新的注音方法,国家颁布了新的法典,即《汉语拼音方案》,它是一套标记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的法定方案,沿用至今。

4“六书理论”

  东汉许慎编纂的《说文解字》中提到了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又称“六书”: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事实上,只有四种造字方法,转注和假借是用字法,后人称之为“四体二用”。

具体如下

  

(1)象形:

象形字的结构特点是反映事物的大体轮廓或者有特征的部分,即许慎所谓“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例字有:

止、目、人、车、行、牛、瓜、眉、虎、高、夕、犬、女等。

  

(2)指事:

许慎释义为“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它在象形的基础上加上抽象符号的符号而形成的一种造字方法。

一眼看去就可以认识大体,仔细观察就发现意义所在。

例字有:

中、亦(腋)、本、末、未、寸、刃、甘等。

  (3)会意:

许慎释义为: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

”顾名思义,会意即会合成意,即由若干符号相互构成一种联系来表达某种意义。

如:

逐、取、武、及、戒、朝、暮、牧等。

  (4)形声:

许慎释义为: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形声字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部分表示意义或字义的属类,叫形符(或意符);另一部分大致地表音,叫声符。

例字有:

杨、柳、许、达等。

这是汉语造字的主要方法,用这种方法造出的字占绝大多数。

  (5)假借:

许慎《说文解字》: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有些词原先没有为它造过专用字,只是从现成的字中选取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后来习惯了,这个字也就归它使用了。

如:

莫。

  (6)转注:

许慎《说文解字》: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即两个字的部首相同、两个字的意义有引申关系。

事实上,关于四种造字法语言学界已经达成了共识,只是对一些例字还存有争议,而关于转注和假借的争议还很多,自古至今都如此,尤其在清代,这种激烈的争论使人们对这两种用字法认识得更清楚、更深入。

5假借字和通假字及其异同

凡文献中的用字,如果它所记录的词不是该字的本义或引伸义,这个字就是假借字。

  假借字的分类:

(1)本无其字:

某些词原先并没有为它专门造字,人们从现有的文字中选取某些同音字来记录它,这是本无其字的假借。

有两种结果:

A某些词既然本无其字,于是它的假借字也就一直归它使用了。

至于假借字是否还同时用于表示本义,有两种情况:

a有的假借字自从被它借用以后,它又改头换面以新的面貌来表示本义。

如“莫”本义是昏暮,后假借为否定性无定代词。

自从它被借用后,为本义又造了一个“暮”字。

“莫”的本义反而不为人所知了。

b有些假借字被借用后,它兼有表本义和假借义两种功能,如“汝”本义是水名,假借义为第二人称代词,现本义和假借义同时存在。

B本无其字的假借字使用一段时期以后,为了区别用法,人们为假借义另造新字。

如“辟”,本义是刑法,假借义是避开,为假借义造了后起本字为“避”。

  

(2)本有其字:

某些词原先已为它造过专用字,但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使用本字,而另找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它,这是本有其字的假借。

有三种情况:

A、在某种意义上借字与本字通用。

a本字是规范字,如“早蚤”、“疲罢”、“伸信”前面一个是本字,后面是假借字。

尽管两字通用,在常人心中仍以本字为规范字。

b假借字人们习以为常,把它视同本字。

如“彼匪”。

B、平时用本字,偶尔用同音字、近音字来代替。

如“寤”借为“牾”,即写了别字。

C假借字的使用频率大大超过了本字,以致最后通行的是假借字,本字反而不用或罕用了,如“亡”最初只表示没有或亡失,“无”只表示求雨的舞蹈;从西周金文开始,有无的无既用“亡”,也用“无”;先秦古书中 “无”的用例已大大超过了“亡”;到后代,基本上都用“无”字了。

(如果是论述题就答全面一点、详细一点,最好把老师讲的都写上;如果是简答题只需答纲要即可)

通假,古书当中往往有本字而不用,用一个与本字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这种现象就是通假。

通假是以字音的相同或相近为基础的,所以又叫“古音通假”。

注意:

借字与本字间必须读音相同或者相近,有三种情况:

同音字、双声字,叠韵字。

通假字与假借字的相同点是:

他们的出现都是以语音为依据。

不同点是:

假借是语言中的一个词或者语素没有为它专门造字,选择一个同音字代替。

通假实际上是写别字,某一个词或者语素已有本字,古人书写的时候没有用这个本字,临时写了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

6什么是古今字、它形成的原因及古今字的意义关系

  为了记录某个多义词的某一意义,不同时代产生不同形体的字,出现在前叫“古字”,在后的叫“今字”,合称“古今字”。

例如“莫”是古字,“暮”是今字。

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汉字除表本义,还表引申和假借义。

表词功能扩大后,为区别不同的用法,以原字为基础造出新字,来分担某些义项。

原字和新字是为记录同一个词先后用的不同的字,形成了一对古今字。

例如“其”本义是畚箕。

古书里被借用记录代词和语气词,并成为它的最为常用意义。

为了区别,原字增加意符“竹”,造出了专门用承担“畚箕”义项的“箕”,。

“其”和“箕”在畚箕意义上形成古今字。

古今字的意义关系有以下三种情况:

(1)今字承担本义“州”本义是水中陆地,引申表示九州、州郡,于是用今“洲”表示本义。

“队”本义为从高处坠落,后借用表队列义,于是用今字“坠”表示本义。

(2)今字承担引申义。

“取”的本义是获取,引申指取女人做妻。

专造“娶”字表示。

“娶”承担引申义。

“解”的本义是分割,引申为松懈,造“懈”来承担引申义。

(3)今字承担假借义。

“齐”的本义为平,借来记录“齐敬”的“齐”,表示对祖宗的崇敬。

后来写作“齋”。

“齋”承担的假借义。

“辟”本指法制,借来记录“躲避”的“避”。

后来造“避”字承担假借义。

7什么是异体字

  音义全同而形体不同的字,就是异体字。

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通用,否则就不是异体字。

如“乌”和“於”原先是同一个字,后分化成两个不同的形体。

古书中作为鸟名的“乌”和作为介词的“於”分工明确。

因此不能算是异体字。

异体字的形体类别:

(1)结构不同。

如:

泪,从水,从目;涙,从水,戾声。

(2)构字部件不同。

 如:

睹,从目,者声;覩,从见,者声。

溪,从水,奚声;谿,从谷,奚声。

以上为变换形符构成异体。

綫,从糸,戔声;線,从糸,泉声。

粮,从米,良声;糧,从米,量声。

以上为变换声符构成异体。

迹,从辵,亦声;蹟,从足,责声。

村,从木,寸声;邨,从邑,屯声。

以上为声符和形符都变的异体字。

(3)部件位置不同

和——咊;群——羣;鞍——鞌

8什么是繁简字

  简化字以及与其相映的繁体字合称繁简字。

必须注意:

(1)同音替代字。

简化字中有些来源于意义不同的同音字。

如:

“後”简化为“后”,兼有先后和君主两个功能。

在阅读时需要辨析。

(2)同形字。

有些简化字跟古书中的某个字形完全相同,但实际上是音义不相同的两个字。

如:

“臘”简化为“腊”。

本义指年终祭祀祖先鬼神,即臘祭。

腊,本义为干肉。

臘简化后,和“腊”混同。

需要加以辨析。

(3)两个字共简为一形。

有些简化字对应两个以上繁体。

阅读时要判别代表的是哪个词。

如简化字“钟”对应“鍾”、“鐘”两个繁体字。

要辨析它是表容器还是表钟鼓

9古今词义的异同(一般考小题,记住典型例字)

一古今义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这种词都是基本词汇,如,牛、河、江等。

二古今词义完全不同:

如:

“该”,古义是形容词“完备”,今义是副词“应该”。

“抢”、“找”等

三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微殊:

“睡”:

古义是“坐着打盹”,今义是“睡觉”。

“购”、“劝”、“给”、“再”、“去”等

(2)迥异:

“偷”:

古义是“苟且、怠惰”,今义是“偷取、盗窃”。

“乖”、“羞”等。

10词义演变的方式(重点记住例字,最好扩大一下范围,老师并不是只出讲过的知识点,否则太片面)

(一)词义的扩大:

“皮”、“菜”、“好”、“醒”

(二)词义的缩小:

“宫”、“祥”、“臭”、“虫”、“丈人”、“亲戚”、“金”等。

(三)词义的转移:

“涕”、“脚”、“豆”、“颜色”、“行李”、“寺”、“暂”

(四)词义色彩的演变(褒义词、中性词和贬义词之间的转变):

“锻炼”古代指“玩弄法律,诬陷别人”,今义是“身体强壮,思想提高”。

再如,“爪牙”、“复辟”、“谤”等。

(五)词义轻重的演变:

“诛”、“感激”、“恨”、“怨”、“下流”、“谣言”等。

(一定要记住什么是古今字、异体字、假借字、通假字、繁简字,主要是会应用,给例字会辨别,2008年考研真题上考过10分的题,是分析两个汉字之间的关系的。

11什么是词的本义:

词在文献语言所使用的几个意义中作为引申派生起点的那个意义。

词的本义不一定是词的原始义。

我们所讨论的,只能是文献语言范围内的词义引申。

那些早在汉字产生以前就已出现的汉语词,它们当初的意义由于没有文献可考,我们无从得知。

因此,本义,指的是词在文献语言所使用的几个意义中作为引申派生起点的那个意义。

探求本义的途径:

(1)分析字形。

词的本义,一般可以在字形上得到反映。

一个词用一个什么形体的字来记录它,是按照造字时代词所表示的意义拟定的。

例如:

“诛”字从言,朱声,字义与言语行为有关。

“诛”有诛杀、谴责、责求等意义。

根据字形,可确定谴责为本义,其余是引申义。

(2)引证文献用例。

探求词的本义,更重要的是看文献语言是怎样使用这个词的。

字形只是词的书写符号,它不能脱离语言而直接表达词义。

只有在组词成句的具体语言中,词义才能显示出来。

例如:

“愤”有烦闷义和愤怒义,字从心,贲声。

但是根据古书的用例,烦闷义出现较早,可以确定本义应是烦闷。

又如:

“斃”的本义是仆倒,而不是死。

“多行不义必自毙。

”“射其右,毙于车中。

”“斃”表示向前倒下。

人被杀死则倒下,所以又引申为死,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斃”,从文献看,古书里“斃”多表示仆倒义。

12什么是词的引申义及相关内容

在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

例如“道”的本义是道路,由这个意义派生出来的途径、方法、道理、规律、学说、引导等义项都是它的引申义。

 引申义的特点

(1)引申义和本义的联系方式

a相近:

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的对象相似。

如“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斗”本义酌酒器,由于形状相似而引申为斗星。

b相因:

引申义和本义之间具有条件、因果关系。

例如:

“危”本义为陡峭、高峻,引申为不稳定、危急、危险.c相关:

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的对象概念彼此牵联。

例如:

“陵”由大土山引申为帝冢。

  词义引申的趋势:

从本义和引申义所表示的内容范围看,词义引申是通过由此及彼的联想实现的。

词义引申的基本趋势是:

a从具体到抽象“析”由劈木头引申为分析、辨析。

b从个别到一般。

“匠”由专指木匠引申为泛指工匠。

  引申义的读音和书写形式: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通常是用形音全同。

但有些词在词义引申之后改变了读音。

例如:

语由言语、说话引申为告诉,改读yù。

有的引申义还另造了新字。

例如:

弟由弟弟引申为敬顺兄长,造了“悌”字。

13判断句的相关内容

判断句是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句子。

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句型,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

【注意:

(1)语义上不表判断的句子不是判断句。

例如:

“蟹六跪而二螯。

”尽管它们是名词谓语句,但却不是判断句。

这两句都是名词充当谓语的句子。

但意思并不表示判断,而是进行描写。

(2)判断句不是动词谓语句。

尤其是用“为”构成的句子。

例如: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在古代汉语里,“为”是一个意义十分广泛的动词,对它的解释应该根据文意而定。

这两句中的“为”似乎都可以译成“是”,有人把这样的句子理解成判断句。

需要指出的是,这是一种误解。

用“为”的句子属于叙述句。

有些意思上很像是判断句的“为”字句,其实都是叙述句。

】(一定要掌握具体句子的判断)

判断句的特点: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是”,和现代汉语不同,而是用名词性谓语直接表示判断。

在句子的末尾常常加上语气词“也”加强肯定语气。

例如:

“南冥者,天池也。

”作为系词的“是”,是后来发展而成的。

“是”在古代汉语里本是一个指示代词,它的基本意思是“这”。

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

“是”充当主语的如“是社稷之臣也。

”“是”充当谓语的如:

“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

”“是”即认为是对的。

“是”充当定语的如:

“是岁,元和四年也。

”判断“是”成为系词的标准是的前面有名词性或代词成分。

“此是何种也?

”这是战国时期的。

“是是帚彗。

”这是汉代的。

很显然,这两句的“是”已经成为系词。

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

1、主语+者+谓语+也。

2、主语+谓语+也。

3、主语+者+谓语。

4、主语+谓语。

(这部分内容老师讲的很零碎,记住纲要和典型例句,在选择题等小题型里可能出,即使初试不出题的话,复试中老师会从小知识点入手,考察的很深入)

14古代汉语宾语前置(重点看)

  古今汉语句法成分的位置基本相同,但是,有些句法成分的位置不同于现代汉语;另外,还有些句法成分在特定的语法条件下所处的位置也不同于现代汉语。

A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包括:

(1)疑问代词充当动词宾语而前置。

“吾谁欺?

欺天乎?

”“谁欺”,为疑问代词“谁”充当动词“欺”的宾语而前置。

对比后句“欺天”,由于宾语是普通名词“天”,所以不前置。

(2)疑问代词充当介词宾语前置“谁为为之?

孰令听之?

 B在否定句里,指示代词或人称代词作宾语时,一般要前置。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在“不我与”这句否定句中,代词“我”充当动词“与”的宾语而前置。

 C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

常用于复指宾语的代词有“之”和“是”。

“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

”“异之问”,代词“之”复指前置宾语“异”;“由与求之问”,代词“之”复指前置宾语“由与求”。

这句的意思是,我原以为你要问别的人的事,原来是问由与求的事啊。

“亡之不恤”,代词“之”复指前置宾语“亡”;“群臣是忧”,代词“是”复指前置宾语“群臣”。

这句的意思是,国君不担忧自己的流亡,反而担忧群臣的安危。

在这类用代词复指的前置宾语前可加上表示强调的语气副词“惟(唯、维)”,构成“惟+宾语+是(之)+动词”的格式。

“惟余马首是瞻。

”这句等于说“惟瞻余马首。

现代汉语的一些成语还保留着这一格式。

例如“唯你是问”、“惟命是从”、“唯才是举”、“唯利是图”等。

D代词“是”作宾语时有时不需要复指就可以置于动词之前。

“君子是则是效”在介词结构“是以”、“是用”中,代词“是”也是前置宾语。

“是以肠一日而九回”

E介词“以”的宾语有时不需要条件就可以前置。

“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矣!

”即以江汉濯之,以秋阳暴之。

“江汉”、“秋阳”都是介词“以”的宾语而前置。

注意谓语的位置古汉语里可以提前,这种句式也叫做谓语前置。

一是表示疑问的句子,如:

“谁与,哭者?

”通常的句式是“哭者谁与?

”二是表示感叹的句子。

如:

“大哉,尧之为君!

”通常的句式是“尧之为君大哉!

15古代汉语词类活用概述及活用与兼类的区别(复试考过)

 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们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种现象,就叫“词类活用。

”“从左右,皆肘之。

”“肘”本是名词,但是在这里充当谓语动词,意思是用肘撞。

这是为了修辞表达的需要而采用的一种临时性的手法。

从古代汉语的角度来说,“肘”在此活用为动词。

词类活用和兼类的辨别:

兼类,指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语法功能,这些功能的表现,是经常性的而不是临时的。

因而这个词同时兼属不同的词类。

活用,则是在一定条件下,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

16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如“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前后的“来”都是谓语动词,而这个动作并不是主语所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施行“来”的行为。

即“使……来”的意思。

这就是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的含义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因此,使动用法的句子从理论上说必须有宾语,有时宾语省略不出现,但是可以补出。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这句承接上文“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来”还是使动用法,只是省略了宾语而已

所谓意动用法,指的是主观上,谓语动词“以为(认为)宾语…”。

只有名词和形容词有意动用法,动词没有意动用法。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甘”、“美”、“安”、“乐”都是形容词意动,即认为食物香甜,认为服饰漂亮,认为住处安适,认为习俗快乐。

区别:

名词、形容词的使动或意动用法,都是在名词或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的前提下进一步识别。

从使动和意动的语法意义来看,使动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而意动则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多是主观的看法或意念。

如:

“工师得大木,则王喜。

……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小之”为使动用法,使……变小。

这是客观的结果。

“小鲁”,是认为鲁国小,“小天下”是认为天下小。

并不是鲁国和天下真的变小了,这只是孔子登上泰山以后主观的看法。

17名词用作状语的情况

  普通名词用作状语在古代汉语里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本不属于活用范畴。

名词做状语,表现的意义是多样的。

主要有以下几种:

  A表示方位或处所。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望,不见水端。

”“东”是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东”。

 B表示行为的工具或依据。

“狼速去!

不然,将杖杀汝!

”“杖”名词作状语表工具,用杖。

  C表示对人的态度。

“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

”“倡优”名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

像对待乐人、伶人那样畜养他们。

D表示比喻,“像……一样”。

“嫂虵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蛇”名词作状语表比喻,像蛇一样。

注意:

1.汉语辞书部分,一般最多考名词解释,小知识点有可能出选择或填空题,需要重点记住的书籍有《康熙字典》、《说文解字》、经传释词》、《经籍纂诂》、《诗词曲语词汇释》。

可能出名词解释的还有:

偏义副词、隶书、六书三家说。

2.句法中,也字,焉字,者字,所字,介词,连词,语气词,词头,词尾,各种否定词,否定句式和疑问句式等零散知识点要注意理解和应用,出大题的可能性不大,小题可能会有。

3.词类活用部分要记住课本上出现的例句,一般考操作题。

18古书注解的术语

1、“曰、为、为之”,是用来解释字词含义的,被解释的词都放在术语的后面,强调被释词的特点,用来辨析近义词、同义词,可译作“叫”、“叫做”等。

如“胡取禾三百囷兮。

”毛传:

“圆者为囷。

2、“谓”,用来解说词语意义的范围。

译为“指的是”。

如“树艺五谷。

”赵岐注:

“五谷谓稻黍稷麦菽也。

3、“貌、之貌”解释动词或形容词,说明被释词语的性质或状态。

译为“……的样子”。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郭象注:

“泠然,轻妙之貌。

4犹,注释词和被注释词在某一语境中意义相通。

译为“等于说”。

“置之河之侧兮。

”毛传:

“侧,犹涯也。

5、之言、之为言,声训术语,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注释。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朱熹注:

“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为言得也,得于心而不失也。

6、读曰、读为,用本字来说明通假字,点明通假现象。

“而御六气之辩。

”郭庆藩注:

“辩读为变。

7、读若、读如,主要的作用是注音。

也可用来说明通假现象。

“又重之以脩能。

”洪兴祖注:

“故有绝才者谓之能,此读若耐。

”“霾两轮兮絷四马。

”洪兴祖注:

“霾读若埋。

8、衍文、脱文,指古籍在传抄刊刻中误加的字和漏掉的字。

19关于古书注解的小知识点

名词解释:

衍文和脱文(08年考过名词解释),传,笺,疏,集注,章句,如字,破读,异读等。

填空或选择:

注解家及其作品的匹配,如郑玄的《毛诗笺》、孔颖达的《五经正义》、陆德明的《经典释文》等。

20音韵部分(不是大工的研究重点,相对考的肤浅,题量也不多)需要注意的有:

A声母:

原本称“字母”,声母的代表字叫“字母”。

唐末和尚守温以三十个字代表当时三十个声母,而不考虑这些字所含的韵母,按发音部位分成五组“唇、牙、舌、齿、喉”,即所谓的“五音”,再从中分化出“半舌”和“半齿”,则合为“七音”。

B“五音说”和“七音说”略做了解。

C名词解释还有可能出的知识点有:

《广韵》、平水韵、叶音、《中原音韵》、《广雅疏证》

21声母和韵母

(一)上古韵部几家说:

顾炎武:

十部。

段玉裁:

十七部江永:

十三部。

戴震:

二十五部。

孔广森:

十八部。

王念孙:

二十一部。

江有诰:

二十一部。

章炳麟:

二十三部。

黄侃:

二十八部。

王力:

三十一部。

(二)上古声母

1、重轻唇不分

钱大昕:

“凡轻唇者,古皆读为重唇。

2、舌上舌头不分

钱大昕:

“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知彻澄三母,与端透定无异。

3、“娘、日”归“泥”

章太炎“古音有舌头泥纽,其后别之,则舌上有娘纽,半舌半齿有日纽,于古皆泥纽也。

4、三归匣母,喻四归定

曾运乾:

喻三归匣母,喻四归定母。

5、照二归精

黄侃:

正齿音“照穿床审禅”,一部分归齿头音“精清从心邪”,一部分归舌头音“端透定”。

(三)上古的声调,几家说

段玉裁:

古无去声

江有诰:

古有四声

黄侃:

古有平、入二声

王力:

古有长平、短平、长入、短入四声

(四)记住上古三十韵部和中古三十六声母,王力《古代汉语》书上

(五)复试是考过“现代汉语中的jqx是古代哪几个音演变而来的”

22增补:

A修辞部分,记得2008年没有涉及,给个句子会判断就可以,记住基本的概念。

B2008年考过给一首词划分平仄,10分,很简单,这部分内容还需要识记的是:

黏、对、犯孤平、三平调、拗救等。

C考试题中有解释词语的题,共10分,有一部分在文选中出,还有课本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