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发展论文转型发展论文论在思想根源上统一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98223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转型发展论文转型发展论文论在思想根源上统一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经济转型发展论文转型发展论文论在思想根源上统一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经济转型发展论文转型发展论文论在思想根源上统一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经济转型发展论文转型发展论文论在思想根源上统一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经济转型发展论文转型发展论文论在思想根源上统一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转型发展论文转型发展论文论在思想根源上统一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docx

《经济转型发展论文转型发展论文论在思想根源上统一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转型发展论文转型发展论文论在思想根源上统一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转型发展论文转型发展论文论在思想根源上统一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docx

经济转型发展论文转型发展论文论在思想根源上统一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

经济转型发展论文转型发展论文:

论在思想根源上统一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

摘 要:

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发展提法的转变是人们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认识的不断升华过程。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仅是经济行为的变革,更是一场思想认识的革命,思想不统一,转变发展方式只能是一句口号。

从目前实际情况看,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还较多,与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差距较大,这与当前对转变发展方式认识上的差异有很大关系。

因此,统一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前提。

关键字: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认识

一般来说,“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以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其实质就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怎样的手段、通过何种途径实现经济增长的问题。

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仅是经济行为的变革,更是一场思想认识的革命,思想不统一,转变发展方式只能是一句口号。

从实际情况看,目前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还较多,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差距较大,这与当前对转变发展方式认识上的差异有很大关系,因此,统一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是当前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前提。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转化率低。

以高速度、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产出、低效益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宏观上重视实物量的平衡而忽视内在价值的平衡,过多地依靠资源与劳动投入,而忽视科学技术水平的价值创造。

在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下,企业追求产品数量的最大化而在技术创新主体中缺位,从而使得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缺少动力源泉。

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5%左右,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9%,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例仅为2%;我国每年有20000余项比较重大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和5000多项专利,但其中最终转化为工业产品的成果不足5%,而欧美发达国家的转化率则高达45%。

一方面是因为地方政府、企业集团领导者习惯于依靠密集的劳动与大量的能源物资投入、运用常规的技术生产常规的产品,维持正常的生产与经营,取得稳定的经济利益。

另一方面是因为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下科技人才与经费的投入处于相对劣势,科技创造游离于经济主体之外,未能实现科技与经济的密切结合。

(二)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情况严重。

从投资上看,长期的粗放经营重视外延扩张拼资源,忽视科技的内涵深化。

一方面,生产经济活动中资源配置的方式不合理,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简单而粗糙的劳动操作,致使过度耗用有限的环境资源,生产过程中过多有用资源未经充分利用,未能充分发挥效益而形成了发展的刚性约束。

2009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在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已从2008年的8.4%提升至9.9%,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0亿吨标准煤,基本能源消费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0.4%,居世界第2位③。

另一方面,快速的经济增长和传统的经济组织模式将会从根本上影响我国的环境与自然资源。

部分地区的电子、信息技术、纺织、医药以及基础化学工业都是主要资源消耗行业与污染行业,其创造自身利益的同时严重污染自然环境。

2004年我国环境污染导致的损失占GDP的3.05%,而如果要消除这些污染理论上应该进行的环保投资则占GDP的6.5%。

(三)单位产品成本相对较高。

就生产而言,传统的生产方式更多地重视生产的数量与速度而非质量与效益,以至于单位产品的生产要付出高昂代价。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的计算,我国的平均社会成本比世界高25%,如果从经济增长所带来的GDP中扣除生态和环境赤字,扣除因挥霍浪费、重复建设而消耗的资金,真正能用于提高人民生活的有效GDP将大打折扣。

世界银行综合自然资本、产出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计算出的人均财富,中国仅为6600美元,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7.7%,居世界192个国家的第161位。

因此,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地依靠科技水平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才能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产业层次,优化经济结构,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和质量。

(四)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区域发展差距是自然、历史、经济综合作用的结果。

经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开始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作出相应调整,以沿海地区为投资建设中心,政策向沿海地区倾斜。

政府为沿海地区倾斜战略出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先富帮后富”的政策理论支持。

全国呈现出经济技术水平由东向西依次递减,而能源矿产资源量由西向东依次递减的区域经济分布趋势,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作用于西部地区,经济产出依靠劳动力与原材料的投入,而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作用于东部沿海,经济产出依靠科技水平拉动生产效率的提高。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因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程度不同,西部和东部的人均GDP差距已从7000元拉大到了21000元,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五)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性日益突出。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过度依靠大量能源投入到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生产中,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给资源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对我国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产生严重的影响。

工业尤其是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的重工业比重过大,使得农业基础薄弱、服务业发展滞后。

2010年1-2月,全国第一产业投资增长8.9%,增速同比回落9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1.0%,增速同比回落3.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0.9%,增速同比加快4个百分点,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第一产业明显投入不足,第三产业推动经济增长的力量匮乏。

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度有所提高,但在全球化加速的新时期,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与世界贸易的主导趋势相比仍属滞后,而且差距扩大。

究其原因是我国出口产品的生产以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企业居多,产品生产以资本密集和传统技术为基础,原材料、能源消耗大而附加价值低,只是单纯依靠增加出口数量来实现“收入交易条件”的上升。

二、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问题源于思想认识上的分岐

(一)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否定观点与不积极态度。

1、风险论。

有研究学者指出:

“任何改革都是有风险的,经济转型升级亦然。

调整升级,意味着各级政府和企业要放弃熟悉的发展路径和习惯的发展方式,意味着必须适应更高的要求、接受新的更大的挑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然要根据经济发展的国内外形势实施经济结构、商品结构、市场结构的调整升级,部分地方政府支撑的企业受资产规模的限制,抵抗风险能力较弱,经营不稳定,一旦出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品市场结构变动,很容易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地方政府可能要面对更多的劳动力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问题,地方政府社会经济管理面临风险。

2、成本论。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伴随着产业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此过程就是用能带来更高效率的高新技术取代较低效率的传统技术,而升级与替代过程必然要付出成本。

最直观的成本就是放弃传统的技术,对一些企业来说就是放弃部分固定资产、部分就业人员和税收优惠补贴等生产能力。

其次就是构建新型经济发展的配套设施成本,受到构造建材和人工费大幅涨价等多重因素影响,部分企业改造成本负担增加,在此过程前期要经历一个经济效益下滑的阶段。

再者就是专门服务于早期产业领域的资产会因为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转变过程中丧失功能产生沉没成本。

最后就是不同层次的既得利益集团要接受在维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的博弈成本、交易成本、寻租成本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成本消耗,无论是企业集团还是政府机构都缺乏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努力的积极性。

3、利益调整不稳定论。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利益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点。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质是基本利益关系格局的调整,必然会受到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和干扰。

无论是调整初次分配还是再分配都涉及全面、重大的利益关系调整,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在以投资为主导的基本格局下,财富主要向资本集中,向企业集中,劳动者的工资相对较低,劳动力报酬占GDP的比重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下降了14个百分点,需要调整资本与劳动基本利益关系的格局;而调整分配要涉及社会、百姓和政府的利益关系,增加人们收入消减政府支付成本,尤其是打破依靠行政垄断掌握着资源的垄断集团和特殊利益集团。

总而言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得既得利益主体发生改变,利益集团为维护既得利益而进行博弈,当博弈双方或者多方利益调整方式、方法与现有经济结构不相适应、与市场发展的内生规律相驳,转变人为地扭曲自然性的发展方式必然引发经济利益的不稳定。

4、与传统文化对立论。

改革开放以来理论界对中国文化和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逐步成熟:

一方面,认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是相冲突的。

熊黎明(2001)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一文中指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具体表现在传统文化中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与科学价值观的冲突;传统文化中直观思维方式与现代科学知识论的冲突。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未必适宜我国文化意识上的安贫乐命的中庸文化,而不思进取的思想观念依然存在于部分政府干部、企业集团中,强化了传统社会经济发展的落后状态。

如果不立足于中国对发展方式转变的文化思想承载能力,即使是已经具备了转变发展方式的经济基础也得不到思想意识的支撑。

另一方面,由于西方文化强有力的挑战并以压倒性的优势渗透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改革中,不排除国际经济正处在产业结构朝着技术、知识、服务密集的方向发展的新的调整时期所带来的国际经济环境挤压,即便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变,但是在突然的外部压力下急促转变尚处于成熟期与未饱和期的产业,与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文化不相适应。

(二)产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若干观点的原因分析。

1、对经济主体收益产生影响。

通过改变要素投入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就意味着要用知识的创新与科学技术等“人”的智力要素投入取代传统的物质资源等“自然”的投入。

虽然知识、科学技术等智力要素作为无形资产投入到经济运行具有不可替代的生产力作用,但形成这种生产力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资本巨大,短期内收益增量远远抵不过资源高消耗所带来的收益,由物质资源消耗转化为智力资源驱动的发展方式,在短期内成本-收益率较低。

2、对政绩的影响。

一方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下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要求综合考核投入和产出、速度和效益、经济和社会、发展和环境方面的因素,而与当前以GDP增速和GDP总量为主要考核指标的政绩考核体系相互排斥。

目前相当多的地方政府把追求GDP的短期快速增长作为主要任务,上马大批“两高一资”项目,在创造政绩的同时付出巨大的经济成本,如果在新经济发展方式下放弃这些项目就会影响GDP增速,影响财政收入。

另一方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后的经济增长速度要与发展质量、人均经济水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成正比关系,扣除环境治理与居民生活质量改善成本,将资源和环境纳入政绩成本则必然降低经济增长带来的GDP总量提升,影响GDP增长总量与速度指标体系下的政绩衡量。

3、政治风险的影响。

在以经济结构调整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按照优化需求与供给结构改变要素投入结构的方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依然要遵循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规律。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宏观背景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外部经济失衡容易引发外部政治风险。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与我国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之间从失衡到再平衡的过程中,考虑到国家之间的高度联动性以及共同的国际制度协调,非经济手段可能成为再平衡的可选择手段,国家之间的政治摩擦与碰撞在所难免,政府要承担一定的政治风险。

4、对区域集团利益的影响。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于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调整都涉及全面、重大的利益关系调整。

从初次分配来看,需要调整资本与劳动基本利益关系格局。

在以投资为主导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格局下,社会财富集中于资本与企业中,而劳动者的财富相对较少;从再分配来看,涉及到调整社会、老百姓和政府等利益主体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增加居民的收入,降低政府的收入。

最后的重点在于打破依靠行政垄断掌握资源的垄断行业和特殊利益集团。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然受到区域利益集团的阻挠和干扰。

5、对管理习惯和领导方式的影响。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各级领导勇立改革最前沿,加快领导行为方式的转变。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现期,传统的坐而论道的领导方式必然受到挑战。

而在改革发展中会涉及一些利益主体的利益调整,要求政府以全局利益为重排除阻力,而不再固守以前的利益圈。

政府管理者还要善于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克服安于现状的管理习惯,要妥善对待改革与创新、政绩与前程等关系。

领导干部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看自己利益还要充分考虑基层的难处、企业的需求,所有这些都将改变领导习惯运用的管理方式。

  

三、统一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认识的对策

(一)用经典理论指导认识。

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不同就在于经济中普遍存在不均衡现象,使得市场调节与价格机制对经济的调节难以实现,主张政府进行结构调整与改革,通过有计划的资本积累实现经济增长。

20世纪新古典经济复活,舒尔茨提出在资本市场上完善人力资本投资、减少人力资本闲置损失。

制度主义学派强调经济发展中制度变迁与转化交易的过程是一种高效益制度向另一种制度的替代的过程,是企业组织与制度的交互作用过程,只有降低创新成本才能使得制度安排更合理。

随着经济发展理论的完善,更多的经济因素被纳入其中,技术创新、规模经济、资本积累甚至产业革命本身都是诱发经济增长的原因,经典的理论本身也是人们对经济增长认识的完善过程,这就要求统一经济发展方式认识也要与经典理论相结合。

(二)用发展观念引导认识。

国内学术界早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就开始按照生产要素的分配、投入、组合和使用方式定义经济增长方式,关注经济增长模式的问题,只不过那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被经济理论界视为同一概念。

当经济增长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现象,内涵更为丰富的经济发展概念开始在党和国家的各类相关文献里被广泛使用,在政界、学术界、传媒界高频率运用。

发展的观念引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步步深化。

在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发展进程的经验和教训之后,我国根据经济发展规律,提出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

发展首先就是要抓好经济发展。

”12科学发展观针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探索和实践中的偏颇提出发展的指导思想,改变了我国“有发展便是功绩”的偏颇认识。

科学发展观是以“发展”为根本,选择怎样的方式发展是关键,是为社会健康、协调地发展,是又好又快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好”不是以往的为发展而发展,而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三)用系统论点指导科学认识。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处理好整体和局部、国内外宏观经济走势和地方发展的关系。

一方面,部分与局部是整体与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撑,一切中央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决策最终都要靠各个地方政府实施。

中央政府应从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中作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决策,地方发展的每一步都要与宏观形势紧密联系,切不可只顾小集团的眼前利益而游离全局自成一体,忽略全国整体的经济发展转型,局部的优化不代表整体的优质。

如果地方一味守着传统的地方优势,不能从不断变化的宏观大势出发,具有预见性地谋划和实施经济结构、商品结构、市场结构的调整升级,地方的发展一定会陷入被动。

(四)用技术发展提高认识。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的突出特点就是能够通过技术发展创造出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最求内在动力和激烈的外部竞争压力,先后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由粗放型、数量型转变为以高技术、高效益、高附加值为特征的集约型、质量型。

我国统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想也就应该从技术发展入手提高统一认识的水平,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改造传统工艺技术与传统产品结构,使得生产逐步转移到新技术、新产品结构之上。

建立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项目、技术转让网络推动技术成果转变为企业的经济效益。

政府制定科技投入政策引导产业科技投入方向,通过刺激企业集团自主转变生产方向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五)用改革手段统一认识。

一方面,从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经验看,我国采用的渐进式改革模式避免了社会震动过大,还较好地处理了体制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系,实现平稳的经济转轨。

同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可能类似“休克疗法”一步到位迅速转变。

以改革的思想统一经济发展方式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有计划地逐步更新经济发展方式,由发展相对比较薄弱的产业部门与区域经济起步,逐步向相对较为成熟的产业部门推进。

另一方面,从经济发展方式与改革的关系看,自中国经济转型开始以来,政府的首要目标是推动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整体来说,改革多是由投入增长推动,而不是靠改革促进增长。

而由增长促进改革的战略有其独特的政治及经济考虑:

从政治层面来说,改革往往会触及既得利益者引起政治反弹,所以我国以往改革是政治因素决定中国经济改革进程。

如今统一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认识就要从结构性改革入手促进经济高增长。

(六)用正反教训实践认识。

长期以来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引导地方政府片面的“惟GDP”发展思路,依靠大量的资本、劳动以及资源的投入以成本优势为导向发展的思想虽然为我国早期的经济发展带来物资财富的积累,维持着经济增长速度,但这并不是根本的任务。

粗放经济发展方式使我国处于国际分工低层次的负面作用显现,对外经济拉动高度依赖低端产业和加工环节,而对投资品和高技术产品高度依赖进口,挤占本国同类产业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会,国内消费需求长期跟不上人均GDP增长,投资向与房地产、基础设施和相应的重化工产能倾斜,产业结构偏离,结构性矛盾突出。

国外学者乔治·吉尔博伊也指出“中国企业落后于外资企业的一个关键原因是它们没有在科学技术发展方面作长期投资,特别是在地方上,政府能够而且经常为了追求特定的地方利益而操纵经济政策。

如果不对相关体制加以改革,中国吸收发展和推广科技的能力仍将受到限制。

大多数中国企业仍将在全球工业生产链条的低级环节上为了微薄的利润而相互竞争”。

从国际成功的经验看,我国经济应该转向以技术优势取胜的、发展内源型经济和自主型产业的发展路线,以提高国家竞争力。

地方政府通过产业适度保护和支持、自主推进产业与技术进步的职能手段,配合企业集团改变长期以低工资、廉价土地资源和能源、沉重的环境成本为代价向发达国家提供廉价产品的经济发展道路,政府与企业都应该服从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战略目标。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大举措。

当前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不需要讨论“要不要转”的问题而要走“必须要转”的道路,而如何统一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认识还需要根据国内外形势从思想到实践步步落实。

参考文献

[1]权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体系[J].科学发展,2009,(3).

[2]徐佩华.科学发展观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1).

[3]文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思考[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

(1).

[4]杜锦锦,金晶瑜.国内外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研究[J].政研要报,2008,(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