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消费》导学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96313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彩的消费》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多彩的消费》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多彩的消费》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多彩的消费》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多彩的消费》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多彩的消费》导学案.docx

《《多彩的消费》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彩的消费》导学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多彩的消费》导学案.docx

《多彩的消费》导学案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导学案

【课前延伸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消费心理和消费原则。

能力目标:

理解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和消费心理和消费原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分析综合能力,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科学消费。

【知识梳理】

一、消费及其类型:

(一)影响消费的因素:

1、根本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水平。

2、主要因素:

         和          。

(1)居民的收入对消费的影响:

①居民当前收入水平(可支配收入)对消费的影响。

收入是       和前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           越多,对各种                        就越大。

②居民的未来收入预期对消费的影响。

 

 

 

③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大小对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影响。

 

 

(2)商品价格高低对消费的影响:

 

3、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等也能成为影响消费的因素,甚至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与保养情况都能影响人们的消费活动。

(二)消费的类型:

划分依据

类型

特 点

产品类型

 

消费的是有形商品,如彩电、食品等。

 

消费的是无形服务,如家教、维修等。

交易方式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转移。

 

预支未来收入,满足消费需求,提高生活水平。

 

所有权不变更,使用权暂时让渡。

 

消费目的

 

 

较低层次,最基本的消费。

 

提高自身素质,全面发展。

 

身心愉悦,丰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三)消费的结构

1、消费结构:

(1)含义:

                                                。

(2)特点:

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              、                而不断变化。

变化的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的顺序。

(3)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的关系:

消费结构的完善和优化意味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反之,消费结构的劣化则意味着人们消费水平的降低。

2、恩格尔系数:

(1)含义:

                             。

(2)恩格尔系数大小与消费结构变化的关系: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消费心理面面观

 

 

 

 

 

 

 

 

 

 

 

 

 

 

 

 

 

2、做理智的消费者,应践行的正确原则有哪些?

(1)

(2)

(3)(4)

三、“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

1、金钱是什么?

从起源看,;从本质上看,

从职能上看,。

2、为什么要正确对待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在一定意义上,

都离不开货币。

 

(2)正确的金钱观,指导我们

 (3)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我们的灵魂更有意义。

3、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1)对于金钱,要。

 

(2)对于金钱,要。

【课内探究学案】

【自主探究1】辩题:

家庭收入越多,消费水平越高。

 

 

 

 

 

 

【自主探究2】辨析:

物价越低,人们的消费水平越高。

 

 

 

 

 

 

 

【自主探究3】辩题:

食品支出比重下降意味着居民生活水平的降低。

 

 

 

 

 

【合作探究】消费者协会公布了对消费行为的调查结果,发现人们在日常消费中仍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下列消费行为:

购物跟着“打折”走,买保健品跟着广告走;过度装修、讲排场摆阔气;滥食野生动物、滥用发泡塑胶餐盒、滥用塑料袋、滥用家用清洁剂;盲目使用化妆品;等。

(1)请对材料中表现出的消费观念进行简要评价。

 

 

 

 

 

 

 

(2)在当前情况下,消费者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消费观?

 

 

课堂有效训练

1.昔日打网球、保龄球等“贵族运动”,如今已成为平民时尚,人们对休闲服务的个性化需求也在增加。

人们的休闲方式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B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C社会物价水平下降D居民家庭人口数量的减少

2、家庭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有             (   )

 ①从根本上说,是受人口数量的制约 ②居民的收入 ③物价水平 ④结婚与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

早富的人用现金购车,爱车族的人贷款购车,还有人在持币观望,他们期待着汽车价格大幅度下跌,而占人口大多数的普通百姓则是望车兴叹。

下列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

①从消费方式看,这些购车的人可分为现金消费和贷款消费 ②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影响着人们当前的消费水平 ③价格是影响人们购买能力和消费选择的重要因素 ④人们的收入差别过大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按照家庭消费目的进行分类,下列消费属于发展资料消费的有         (  )

 ①送子女读书 ②参加各类补习班 ③注意食物的营养成分 ④讲究休闲方式⑤努力学习致富技术 ⑥享用高级的生活用品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5、华东政法学院在高校开展了一次“上海大学生消费观念”调研,结果表明,多数大学生愿意尝试信贷消费、认可对自身进行教育投资。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从交易方式看,这是(  )

A租赁消费        B贷款消费           C求异消费          D绿色消费

6.“宁肯让父母在家受累,也不能让自己在校比别人吃穿矮半截。

”影响某些中学生的这种消费行为的心理主要是()A从众心理B攀比心理C求实心理D理性消费

7.耐克公司专门为刘翔设计了一款最轻的钉鞋“红色魔鞋”,并且为包括中国选手在内的2000多名运动员提供了耐克产品。

受此影响,耐克产品在中国的销量明显增加。

该公司是利用消费者的来促销的。

()A从众心理B求异心理C攀比心理D求实心理

8.消费者应树立的正确消费观念是                   (   )

 ①家庭生活消费必须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 ②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 ③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 ④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某市5年来城乡居民生活变化情况:

指标

单位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66

2476

2622

2936

325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860

7703

8472

9422

10493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47.7

46.2

45.6

45.2

45.0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38.2

37.7

37.1

36.9

36.5

注:

一般来讲恩格尔系数高于60%就认为是绝对贫困;60%—50%之间是温饱;50%—40%之间是小康;40%—20%是富裕。

说明图表反映的经济信息。

 

 

 

 

【课后拓展学案】

1、随着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直被视为高档耐用消费品的轿车正悄然走进寻常百姓家。

这说明

 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B.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C.物价水平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D.生产与消费相互影响

2、物价水平是影响家庭消费的重要因素,对此的正确理解是    (  )

A.在任何情况下,商品价格水平提高,则家庭消费水平降低;反之亦然

B.国家发布行政命令,降低消费品价格,是提高家庭消费的根本途径

C.国家应自觉运用价值规律,通过宏观调控,限制消费品价格上涨

D.商品价格的高低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影响到人们的购买力

3、钱货两清消费和租赁消费的最大区别是          (  )

 A商品的使用权即刻发生转移

 B钱货两清消费会发生所有权的变更,而租赁消费的所有权不变更

 C钱货两清消费附带保修责任,租赁消费不附带保修责任

 D租赁消费适用于大宗物品的消费,钱货两清消费只适用于小件商品的消费

4.甲省和乙省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3%和36.1%,这表明()

   A.从收入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镇居民

   B.从收入水平来看,乙省城镇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镇居民

   C.从生活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镇居民

   D.从生活水平来看,乙省城镇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镇居民

5、家庭在旅游方面的消费属于

①有形商品消费②劳务消费③生存资料消费④享受资料消费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6、节假日外出旅游的人数增多,“假日经济”掀起热浪。

这表明   (  )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我国人民的生存资料得到完全满足②家庭消费开始由低级向高级的层次递进③人们享受资料消费逐渐增加 ④享受资料消费逐步成为我国人民的主要消费方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7、按联合国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属于贫困生活,50%-59%属于温饱,40%~50%属于小康,30%~40%属于富裕,低于30%就是最富裕。

2011年,我国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37.1%。

“吃饱肚子”不再是大部分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它已让位健康、娱乐、文化教育、旅游及其他生活享受。

材料表明          (   )

 ①城市居民的消费以享受性消费为主 ②城市居民的家庭消费水平开始向比较高的层次发展 ③城市居民消费结构趋向合理化 ④城市居民树立了科学的消费观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8.调查表明,近40%的青少年认为自己有很多用了不久便不再用的东西。

这些东西是凭一时冲动而购买的,买回后,却发现并非自己所需要的,因而闲置,造成浪费。

这说明消费应()

A.避免盲从,理性消费B.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C.提倡适度消费D.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9、有人对“打的”现象作过一个形象的描述:

青年人没钱也打的,中年人有钱才打的,老年人有钱也不打的。

这主要反映了()

A消费结构的变化B消费观念的差异C生活水平的提高D社会经济的发展

10、“别人买,我就买,别人不买,我也不买。

”有很多人这样阐明自己购房的标准和时机。

这咱消费行为有一定的代表性。

这说明()

A、是一种不理性的消费行为,消费者应该衡量自己的能力,学会适度、合理地消费

B、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消费行为,可以减少风险

C、是一种不理性的消费行为,是没有个性的体现

D、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消费行为,是从众心理的体现

11.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

绿色消费的核心是()

A.适度消费B.多元化消费C.可持续性消费D.健康消费

12、一种产自玫瑰之乡山东平阴县的低度七色玫瑰酒,刚上市就引起了顾客浓厚的兴趣,这种包装新奇的七瓶七色套装玫瑰酒采用了男女形体组成的“情”字作为注册商标,新颖的设计、独特的口味,受到许多青年人的欢迎。

这种玫瑰酒的热销属于   (  )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C、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13、“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哟!

”温馨的广告语让人倍感亲切。

这提示人们在消费过程中(   )

A要考虑经济承受能力,量入为出        B要坚持理性消费,维护自身健康

C要重视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相协调      D要保持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14、“金钱是毒蛇,是陷阱,是一切罪恶的渊源。

”这一说法   (  )

 A.是错误的,因为它否认了货币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作用

 B.是错误的,因为它夸大了货币的作用   

 C.是正确的,因为它与金钱万能论是根本对立的

D.是正确的,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货币的本质

15.材料一:

甲同学:

“我自己的手机我喜欢就行了,管它是否时尚主流,管它有没有摄像头去玩偷拍,它有个性够反叛、跟我有feel,我就要它!

”乙同学:

“食品消费,向广告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美容消费,向明星看齐。

”丙同学:

“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材料二:

如今,都市里这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有着稳定且较高收入的工作,可因为生活无计划、消费超能力,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月月收入月月光”的生活,不得不做起“月光公子”、“月光公主”。

结合材料回答:

(1)对甲、乙、丙同学的消费观,众说纷纭,你如何看待?

 

 

 

 

 

 

 

(2)对于“月光一族”的做法,如何评价。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参考答案

【课内探究学案】

【自主探究1】

(1)收入水平的高低对家庭消费有直接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家庭收入水平提高,家庭消费水平也会相应提高。

提高家庭消费水平的主要途径就是增加收入。

 

(2)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家庭人口数量是影响家庭消费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倘若物价持续走高,家庭供养人口增多,即使家庭收入增多,家庭消费水平也不一定会提高。

另外,居民的消费观念也会影响家庭消费水平。

 (3)从根本说,家庭消费水平是由社会经济水平决定的,要提高家庭消费水平,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可见,题目中的观点是不全面。

【自主探究2】

(1)消费水平主要受居民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制约。

在居民收入一定的条件下,物价降低,同样的货币收入能够买到更多的消费品,因而有利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这个角度而言,上述观点是有道理的。

(2)但是,物价的变动对生产经营会产生重要影响。

物价水平持续下跌,会影响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从长远看最终会不利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从这个角度而言,上述观点是错误的。

(3)影响居民生活水平、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因此,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因此,上述观点是不科学的。

【自主探究3】

(1)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所占的比重下降,说明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2)随着经济发展,人们收入提高,人们会趋向追求身心愉悦和全面发展,这时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将逐渐增加,生存资料的比重将大大减少,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应该下降。

因此上述观点错误。

【合作探究】(1)①购物跟着“打折”走,买保健品跟着广告走从整体上讲是跟风行为,具有仿效性和一定的盲目性,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

对于这种消费行为,要做具体分析。

如果是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不管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盲目跟风,则是不可取的。

②“过度装修、讲排场摆阔气”则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

同时,这种行为也是超前消费,铺张浪费,违背了适度消费的原则,是不可取的。

③“滥食野生动物、滥用发泡塑料餐盒,滥用塑料袋、滥用家用清洁剂及盲目使用化妆品”等行为,则是不健康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既不利于个人的生命健康,又不利于环境保护,给环境造成污染,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与理性消费原则、绿色消费原则以及消费的科学性相违背的。

(2)消费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应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消费,且应有一定剩余,以备不测之需。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轻精神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这种精神是任何时候都应该弘扬的,特别是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更应戒奢以俭。

课堂有效训练:

1—5:

ABDCB6—10:

BAD

9、

(1)该市近五年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2)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达到富裕水平。

(3)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

【课后拓展学案】1—5:

ADBCC6—10:

BBABA11—14:

CDBA

15、

(1)①甲同学的观点属于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该种消费行为与众不同,可以更充分地展示个性,张扬自我,同时还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发展,使新产品层出不穷。

②乙同学的观点属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该种消费观念带有“夸耀性”心理,有时购买不是为了实用,而是向别人看齐。

此种消费心理不健康,不应提倡。

③丙同学的观点属于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这种消费观念是比较成熟和理性的,消费者选购商品时考虑的因素相当多,实用性、价格、功能、售后服务等。

(2)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都市里一些年轻人有着稳定、较高收入,并且对于未来预期收入非常乐观,生活上敢于消费、超前消费。

②面对当前的国情和实际,这些人应做理性的消费者,在消费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第二,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第三,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第四,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补充知识:

1、恩格尔系数:

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就越小,这一定率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一定率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其公式表示为: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

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状态,50-59%为温饱状态,40-50%为小康状态,20-40%为富裕状态,20%以下为极富状态。

2、消费水平:

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社会每个成员平均消费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它着重从平均水平方面反映人们的消费状况及其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

衡量消费水平的主要指标有:

按人口平均的各种实物消费量,平均每人服务消费量,平均每人消费额。

3、消费结构  :

指各种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消费在消费总体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

比如按照人们消费的实际内容来划分,可以把消费分为吃、穿、住、用、烧这样的结构;按照消费形式来划分,可以把消费分为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这样的结构。

★观点辨析:

1、有人认为,家庭消费是家庭的事、个人的事,与社会无关,对国家无碍。

(1)一方面,家庭消费确实是家庭的事、个人的事。

在我国,公民合法收入受国家法律保护,国家尊重个人生活消费的自主权,因此,如何进行家庭消费决定权在个人,国家不会干涉。

          

 

(2)另一方面,家庭消费又不能说与社会无关,对国家无碍。

因为家庭消费是否合理合法,既关系到个人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又关系到社会和集体利益。

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合理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因此,国家有责任对生活消费进行知道和调控。

2、有人认为,贷款消费是“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是超前消费,与适度消费相矛盾。

 

(1)适度消费就是与基本国情和家庭收入相适应的、量入为出的消费。

贷款消费就是得到商品或提供的服务后,不立即付钱,而是贷款来预支未来收入进行消费。

 

(2)贷款消费主要发生在下列情况中:

第一,需要长期积累而又长期消费的大商品(房子、轿车等)购买行为中;第二,手头一时缺钱但未来一定有支付偿还能力的人们的购买行为中;第三,眼前虽然经济较困难,但经济前景看好的一些人的购买行为中。

可见,贷款消费并不是让人毫无根据的透支生活,而是在权衡自己的收入水平后,对自己生活所作的安排。

(3)对贷款消费不能简单的认为就是超前消费,如果对自己收入能力的判断符合实际,能够一次还清贷款或分期付款,采用贷款消费就是合理消费、适度消费。

如果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收入能力,或者明知自己无力消费却硬要崇洋消费、盲目攀比,搞一步到位消费,就是超前消费,则与适度消费相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