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93925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1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莱芜市2011年初中学业考试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卷和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内容填写准确。

2.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40分,第Ⅱ卷

为非选择题,60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共90分钟。

3.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填在其他位置不得分。

4.考试结束后,由监考教师把第Ⅰ卷、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S—32 Na—23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联合国决定2011年为“国际化学年”,以纪念化学所取得的成就和对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

下列提法不符合其宗旨的是(  )。

A.化学是自然科学中创造新物质最多的科学领域

B.普及化学知识,宣传化学贡献以提高公众科学素质

C.化学在开发可替代能源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

D.推广食用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绿色食品

2.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变化属

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牛奶变酸

B.海水晒盐

C.铁锅生锈

D.烟花燃放

3.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

使用下列能源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

A.太阳能B.风能

C.氢能D.石油

4.用分子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湿衣服在阳光下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C.水变成水蒸气体积膨胀,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变大

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

5.规范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6.2011年春季,因气候干燥,我省多处引发山林火灾。

下列防火、灭火措施不正确的是(  )。

A.严禁带火种上山

B.为便于春季田间管理,提倡烧荒

C.森林大火时设置隔离带

D.及时检查余烬,防止死灰复燃

7.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B.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温度升高

D.溶质只能是固体

8.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为节约药品,实验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瓶

B.给试管里的药品加热时,先进行预热

C.蒸发结晶时,待水分全部蒸干后再移走酒精灯

D.为防止液体外溅,胶头滴

管要伸入试管内滴

9.通常所说的“瘦肉精”(化学式为C12H18Cl2N2O)曾经作为药物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后由于其副作用太大而遭禁用。

“瘦肉精”属于(  )。

A.混合物

B.单质

C.氧化物

D.有机物

10.如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是9

B.氟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C.中子数是9

D.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

11.镁是一种国防金属,军事上常用来制造“照明弹”。

关于镁条燃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证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B.镁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C.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

D.该反应既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反应

12.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以甲醇为原料的新型手机电池,手机待机时间可长达两个月,电池的反应原理为:

2CH3OH+3X+4NaOH===2Na2CO3+6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H2B.O2C.CO2D.CO

13.2011年5月23日为“世界牛奶日”。

某品牌“高钙牛奶”富含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属于有机物,糖类属于无机物

B.“高钙牛奶”中的“钙”可理解为钙单质

C.青少年喝牛奶有利于骨骼生长

D.为提高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可向牛奶中加入三聚氰胺

14.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科学的本质。

下列现象描述

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B.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口,木条熄灭

C.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生成蓝色沉淀

D.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生成能使湿润蓝

色石蕊试纸变红色的气体

15.正确使用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2H——两个氢元素

B.

——钙离子

C.

——氯原子结构示意图

D.FeCl2——氯化铁

16.下列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

A.橡胶轮胎B.纯棉T恤C.涤纶衣物D.玻璃钢

17.“归纳法”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之一。

下列是小亮对有关铁知识的归纳,错误的一项是(  )。

A.钢是纯净物

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C.铁能从硫酸铜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

D.高温下,用CO还原铁的氧化物可以得到铁

18.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T1℃时,100g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20gA

B.T2℃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

C.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D.当A中含有少量的B时,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

19.下列物质加入稀盐酸中,溶液的pH不会明显改变的是(  )。

A.AgNO3B.FeC.CuOD.NaOH

20.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所用除杂试剂不合理的是(  )。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

A

CaCO3

KNO3

B

NaOH

Na2CO3

Ca(OH)2溶液

C

NaCl

Na2CO3

稀盐酸

D

CO2

HCl气体

NaOH溶液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4小题,共30分)

21.(5分)为丰富课余生活,同学们组织了一次野炊活动。

(1)甲组同学用方便袋盛装了一次性筷子、不锈钢铁锅、塑料水杯等物品,所盛装的物品中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________。

(2)乙组同学用一次性餐盒准备了大量食物,其中橘子、黄瓜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若准备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你建议他们带的食物为________________。

(3)野炊结束后,同学们用沙土盖灭未燃尽的木柴,所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节约资源、倡导“低碳生活”的角度,请你对上述所使用的物品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6分)空气是一种重要资源,空气质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

(1)教材中利用上图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写出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19.2%,请分析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列举一项)。

(2)某工业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偏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经测定该城市某次降雨的pH约为5,造成该城市空气污染的有害气体主要是________。

(3

)为减少空气污染,工业倡导“绿色化学”,其特点之一是实现“零排放”,即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

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与氢气实现“零排放”反应生成甲酸(HCOOH),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与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

23.(6分)今年3月22日是第十九届“世界水日”,其主题是“城市用水:

应对都市化挑战”。

下图是某小组

同学设计的实验室中净化黄泥水的流程图。

(1)步骤①、③的操作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步骤③中发生了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步骤②中通入氯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Cl2+H2O===HCl+HClO,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检验自

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选用试剂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描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

①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②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③该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④该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

24.(6分)材料一:

2011年5月13日,媒体曝光了一则“五角硬币制作手镯”的骗局,不法商贩宣称五角硬币的材质是纯铜且能重新熔铸成手镯。

材料二:

现行五角硬币材质实际为“钢芯镀铜”,表面层主要成分是铜,内芯材质主要成分是铁;不法商贩所卖手镯的材质实为铜锌合金。

(1)在不损坏五角硬币的前提下,请你用最简单的物理方法证明

手镯不是用五角硬币熔铸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角硬币表面镀铜有效防止了内部铁材质的腐蚀,请列举一种日常生活中防止铁生锈的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铁、铜、锌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若比较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你还需要选择的试剂为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7分)生活离不开化学,请根据题意回答。

(1)纯碱(苏打粉)、白糖、面粉、食盐是厨房中常见的物质。

其中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溶于水且在水溶液中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的是________,从物质分类角度看属于盐类的是________(写化学式)。

(2)“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用其刷洗大理石地板时常看到有大量气泡冒出,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3小题,共20分)

26.(4分)实验室中配制10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

步骤如下:

(1)计算。

通过计算,应选用________mL的量筒。

(2)称量。

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逐渐溶解,故应放在________中称量。

(3)溶解。

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瓶存放。

配制好的溶液装在________(填“广口瓶”或“细口瓶”)中,贴上标签。

27.(6分)如下图,甲、乙是常用的实验装置。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用甲和乙装置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导管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若乙中加入________,可用来检验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若用甲装置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方便回收二氧化锰,某同学设计了丙装置,与甲相比丙装置的另一个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0分)某学习小组在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瓶盛有白色固体的试剂瓶,标签破损(如下图)。

【提出问题】该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搜集资料】①经老师回忆,该试剂的酸根离子可能是CO

、SO

、SO

、NO

中的一种;②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CO2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猜想假设】该试剂一定不是________,可能是Na2CO3,也可能是________或__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适量盐酸

产生气泡

该白色固体不可能是________

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变

浑浊

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

溶液褪色

该白色固体不可能是________

【获得结论】该白色固体是________。

【交流反思】

(1)SO2和CO2均属于非金属氧化物,某些性质相似。

请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SO2通入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亚硫酸钠与盐酸反应能生成SO2,实验室中收集SO2的方法为____________,检验SO2的试剂为________。

四、分析与计算(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29.(3分)山梨酸(化学式为C6H8O2)是最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之一,在人体代谢过程中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对人体无毒害作用,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安全防腐剂。

(1)山梨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

(2)山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精确到0.1%)

30.(7分)

(1)实验室中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200g,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质量是多少?

(2)用上述配制的稀硫酸来测定某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

向80

g滴有酚酞试液的该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当红色恰好变成无色时,消耗稀硫酸的质量为50g。

求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考点:

化学的研究领域;化学的用途。

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

A.根据化学的定义和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化学的用途和学科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学所研究的领域及其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不含化学物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不仅研究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还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是自然科学中创造新物质最多的科学领域;故选项说法正确.

B.化学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活和生产资料,化学在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普及化学知识,宣传化学贡献,能够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C.化学在开发可替代能源方面将起到重要作利用,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可以改善人类生存的条件;故选项说法正确.

D.绿色食品中一定含有化学物质,不含化学物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化学与生活.社会相关的知识,平时多积累.多关注与化学相关的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2.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

解:

A.牛奶变酸的过程中发生蛋白质变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铁锅生锈的过程中有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烟花燃放的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3.考点:

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A.根据太阳能的特点进行解答;

B.根据风能的特点进行解答;

C.根据氢气燃烧生成水进行解答;

D.根据石油的燃烧产物进行解答.

解答:

解:

A.太阳作为能源没有附属物,无污染,故A正确;

B.风能作为能源也没有附属物,无污染,故B正确;

C.氢气燃烧生成水,水不污染环境,故C正确;

D.石油的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固体颗粒,污染空气,同时生成二氧化碳还会造成温室效应,故D错误.

故选:

D.

点评:

能源.信息.材料.环境是当今世界四大首要问题,在能源危机日趋严重的今天,它既是社会热点,也是化学考查的热点,特别是氢能的分类.优点.制取方法.方案评价.技术困难和前景等.

4.考点: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选择判断,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分子间隔变大.

解答:

解:

A.“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花香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被人们嗅到,故此项说法正确;

B.湿衣服在阳光下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随温度升高而加快,解释正确;

C.水变成水蒸气体积膨胀,说明分子的间隔随温度升高而变大,分子本身大小不变,解释错误;

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酒精分子和水分子进入彼此的间隔中去了,解释正确;

故选C

点评:

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能利用分子的性质来解释一些宏观现象,应用比较多的是分子运动和分子间有间隔的性质.

5.考点: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专题:

实验操作型。

分析:

A.读取液体体积,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缺少玻璃棒引流;

C.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不能用嘴吹,会引发危险;

D.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内壁将硫酸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

解答:

解:

A.读出液体的体积的操作正确,故A正确;

B.过滤时要用到玻璃棒,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使待滤液沿玻璃棒缓慢流入漏斗中,图中操作错误,故B错误;

C.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图中操作错误,故C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容器内壁缓缓注入浓硫酸中,会沸腾溅出,可能伤人.图中操作错误,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考查液体的取用及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的方法;掌握过滤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

6.考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

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灭火的方法有:

隔绝氧气.降低可燃物的温度.撤走可燃物等.

解答:

解:

严禁带火种上山,可以防火;森林大火时设置隔离带,属于撤走可燃物,可以防火;及时检查余烬,防止死灰复燃,可以防火.但为便于春季田间管理,提倡烧荒,增高了可燃物周围的温度,会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而着火,不利于防火.

故选B.

点评:

物质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7.考点: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根据溶液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溶液的特征,无色透明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C.根据常见物质溶于水时的能量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D.气体.固体.液体都可以作溶质.

解答:

解:

A.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溶液的各部分性质都相同;故选项正确.B.无色透明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但水是纯净物,不是溶液;故选项错误.

C.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故选项错误.

D.溶质可以是气体.固体或是液体,如酒精溶液中的溶质酒精就是液体,而稀硫酸中的溶质硫酸是液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特征.物质溶于水时的能量变化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8.考点: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蒸发与蒸馏操作。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分析;

B.从防止试管炸裂的角度分析;

C.蒸发结晶时,不需待水分全部蒸干后再移走酒精灯;

D.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可伸入试管内.

解答:

解:

A.实验用剩的药品要放在指定容器内,不可放回原瓶,防止药品的污染,故A错误;

B.给试管里的药品加热时,为防止试管炸裂,先进行预热,故B正确;

C.蒸发结晶时,当剩余少量液体时,就可移走酒精灯,用余温蒸干剩余液体,故C错误;

D.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可伸入试管内,防止污染药品,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掌握正确的实验基本操作是学好化学的基本保障,同时此类问题也是经常考查的问题,同学们也一定要有足够的认识.

9.考点:

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

专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

根据题意,通常所说的“瘦肉精”的化学式为C12H18Cl2N2O,据此结合物质分类的知识(混合物.单质.氧化物.有机物的概念.特征)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

A.根据题意,通常所说的“瘦肉精”的化学式为C12H18Cl2N2O,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B.由瘦肉精的化学式为C12H18Cl2N2O,可知该物质是由C.H.Cl.N.O五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C.氧化物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由瘦肉精化学式可知该物质是由C.H.Cl.N.O五种元素组成的,故不是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D.由瘦肉精的化学式为C12H18Cl2N2O可知,该物质是由C.H.Cl.N.O五种元素组成的,是含C元素的化合物,故属于有机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的新信息获取.处理能力及灵活运用所学物质分类的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

10.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元素的简单分类。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本题可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得出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名称,进一步来分析解答.

解答:

解:

A.根据信息示意图可知,原子序数为9,A正确;

B.根据信息示意图可知,元素为氟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B正确;

C..根据信息示意图可知,相对原子质量为19,质子数为9,故中子数为10,故

C错误;

D.根据信息示意图可知,19.00为氟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D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来进行正确的判断,明确各信息的含义,要求学生明确相对原子质量.

11.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反应类型的判定;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解答:

解:

A.发光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电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