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用动态类信息的基本类别.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9385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用动态类信息的基本类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省用动态类信息的基本类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省用动态类信息的基本类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省用动态类信息的基本类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省用动态类信息的基本类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省用动态类信息的基本类别.docx

《省用动态类信息的基本类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用动态类信息的基本类别.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省用动态类信息的基本类别.docx

省用动态类信息的基本类别

省用动态类信息的基本类别

(一)创新工作类

安吉县成立首家村级红十字互助组织。

近日,安吉县第一家村级试点红十字互助组织在皈山乡观音桥村成立。

该村共有49位村民代表组成了红十字互助组织会员,同时建立了爱心互助金。

该组织改变以往上级单一拨款的救助形式,可帮助村级增强造血自救功能,为部分特困农民提供稳定长效的救济渠道。

安吉县建立企业裁员周报告制度。

要求各乡镇将本地区关停的工业企业、裁员超过20人或者裁员规模达到职工总数10%以上的工业企业的基本情况、职工安置情况及相关措施按周上报,及时掌握企业裁员情况。

关键词:

首个、首次、率先,人无我有的内容。

(二)工作进展类

安吉县“十万农民饮用水工程”今年已改善6万群众饮水条件。

截至11月底,已完成投资7766万元,新建、续建饮水项目10项,实际改善饮水条件6.45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70%。

关键词:

进展情况的如实汇报,占比。

(三)重点工程类

南太湖水源地保护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该工程计划总投资1.7亿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消浪桩工程、应急软隔离带、底泥疏浚、环湖大堤湖滨浅滩湿地带修复、生态修复工程和污染源拆迁工程等。

国家重点项目天二工程建设项目用地获国务院批准。

日前,安吉县天二工程建设项目用地获国务院批准,该项目总投资9.31亿元,批准项目建设用地总面积为13169亩。

关键词:

对项目的关注。

(四)规划启动类

安吉县今年电网投资将达12亿元。

今年该县将加大电网建设力度,全面推进“333”工程,即3项特高压工程建设,33项高压输变电建设改造项目,今年启动和建设项目总投资12亿元,当年新增变电容量50万千伏安。

安吉县全面启动小餐饮提升工程。

目前,安吉县正开展排摸全县小餐饮数量、分布、卫生状况等基本状况,建立小餐饮卫生监管档案,每个乡镇选择2至3个村开展试点。

通过试点逐步推广,力争用三年时间使小型餐饮业达到“布局基本合理,设施基本齐全,制度基本完善,卫生基本达标”的目标。

关键词:

计划、力争完成、工程、实施。

(五)情况反映类

安吉县晚稻三代稻纵卷叶螟呈大发生态势。

今年该县三代稻纵卷叶螟蛾量7月15-17日出现第一个蛾高峰。

据测报分析,单季晚稻田间虫量可达平均3万条/亩,高的达6-8万条/亩以上,呈大发生态势。

安吉县前2月出口欧美竹制品大幅下降。

今年1-2月该县出口欧美竹制品仅56批,总金额1238万美元,批次、数量和总金额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77.7%、89.6%和86.3%,创5年来新低。

关键词:

负面色彩。

安吉县国际商标注册达360个遍及80多个国家

2008年安吉县先后有31家外贸企业在美、欧、非等49个国家和地区成功办理国际注册,截止目前,该县共拥有国际注册商标360件,涉及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涵盖6个行业18家企业。

企业自国际注册后,销售利润由原来贴牌的5%上升为自主创牌利润的30%。

(2009-01-05)

安吉县成功引种74个珍稀濒危竹种

2003年11月,国家科技部批准《我国特产珍稀濒危竹类资源的保存和保护》项目,并在安吉县定点实施,截至2008年底,建立了生态型珍稀竹种保护基地1处;引种110多种次,保存竹种86种,其中珍稀竹种74个。

(2009-01-09)

安吉县实施ABC居民小区分类管理

2008年,该县引入“绿岛”理念,推出“ABC居民小区分类管理法”,将全县55个小区划分为ABC三类,计划用三年时间将全部小区建成“平安绿岛”。

2008年,该县居民小区刑事案件同比下降38.9%,3个试点小区实现“零发案”。

(2009-01-14)

安吉县竹纤维面料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该县开发出卫浴、服饰、家居等竹纤维系列成品100余种,竹纤维系列产品300吨,产品远销美国、意大利、德国、日本、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预计今年创汇可超过200万美元。

(2009-02-13)

安吉县通过引进农业大项目带动万亩土地流转

近日,该县与省中正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合作项目,将兴建万亩生态产粮区、种粮与科研基地、休闲观光区三个基地,分别投入1亿元、1.35亿元和6000万元。

为全面推进该项目的实施,该县计划年内在良朋和递铺两乡镇流转土地一万亩,在皈山乡盘活土地5000亩。

(2009-02-18)

(一)经验推广类

安吉县实施“四大文化惠民”工程推进乡土文化新建设

批示领导:

葛慧君副省长

批示内容:

安吉县实施的“四大文化惠民”工程,内容丰富,措施扎实,富有特色,值得借鉴。

自2006年全省开展“种文化”活动以来,该县充分发挥农民在“种文化”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千方百计帮助、指导、服务农民,让农民从“文化温饱”走向“文化小康”。

2008年,该县通过实施“送文化、种文化、育文化、扬文化”等四项文化惠民工程,积极推进城乡文化建设,并将文化与产业紧密结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共建共享、创新创建中使本土文化得到新的发展。

一、优化机制,以城带乡“送”文化

一是建立县级机关部门对联系村镇文化援助机制。

组织县级机关各部门加强对联系乡镇编制文化建设规划的指导,协助其添置文化基础设施和开展各类文化活动。

继续开展部门为行政村送“文化营养餐”活动。

2008年,全县各部门共向各村送出200余台文化节目,受益群众达8万余人次。

二是推行城镇社区和行政村文化结对机制。

组织城镇社区与偏远行政村文化结对,鼓励城里的腰鼓队、木兰剑协会、老年书画会等到农村发展梯队,将文明时尚的休闲健身方式传递到农村。

该县递铺镇广场社区2007年开始进行排舞健身以来,已发展到全县40多个村(居),1200多人的规模。

三是巩固“三下乡”活动。

运用现代运输工具、市场运作方式,固定活动组织联络机制,确保图书、电影、演出常下乡。

组织开展“百村送万册图书进村”活动,2008年实施完成25个村,建立18个“农家书屋”,送图书1万余册;组织开展“百村送千场电影下村”活动,2008年完成2700场,观众人数达35万余人次;组织开展“百村送百场演出下村”活动,2008年完成百场演出到100个村展演。

二、巧设载体,着眼基层“种”文化

一是派驻“农村文化指导员”。

从县级机关各部门、各乡镇、文化馆等单位中的文化骨干,以及志愿报名的民间艺人中,遴选出近200名农村文化指导员进驻全县187个村。

文化指导员每月至少安排5个以上工作日到村驻点,给农民面对面传知识、教技艺、排节目及组织演出,进一步提高农村群众的文化水平。

二是实施“书香飘竹乡”计划。

以提升农民群众文化素养和文明素质为目标,分类建设农家书屋、文化楼道、休闲书吧、书画长廊和书香校园。

2008年建成100个示范点,基本覆盖全县农村、社区、企业、街道和学校。

三是开设“农村文化大讲堂”。

面向社会大众,邀请本地“土专家”、“农民学者”开设农村文化大讲堂,并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和互联网等多种传播方式,扩展间接受众的范围,提高大讲堂的社会效益。

2008年开展讲堂活动7场次,受益农民群众2万人以上。

三、务实基础,整合资源“育”文化

一是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

2008年县财政新增1000万元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培育一批特色文化示范乡镇、村和社区,建设一批农村公共文化活动中心、农村文化俱乐部。

2008年10月,启动中国(安吉)生态博物馆建设,2009年1月,中国生态博物馆山民文化陈列馆在该县报福镇上张村开馆,标志着湖州山村农民文化有了自己的展示舞台。

同时,完成县图书馆改扩建工程和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心建设。

二是加强农村文化人才培育。

设立乡土文化人才培育专项资金,把文化人才培训例入全县人才培训规划。

重点推进农村文化示范户创建,2008年评出文化示范户260户。

积极推动与高校联姻,吸收一批安吉农民走进大学艺术课堂。

三是加大农村文化品牌建设力度。

按照“一村一品”思路,鼓励农村文化团队创新创强,走特色化、精品化、品牌化道路。

全县原有各类文化团队160余支,经过整合、重组,目前县、乡、村三级精力打造30余支特色团队,参与群众文艺骨干1200多人。

四、激发活力,广开局面“扬”文化

一是乡土文化进展会。

精心创作和编排内容健康、形式新颖的文艺节目,积极组织到各类展会表演,展示安吉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安吉“竹乐”、“竹叶龙”成功赴京参加“2008北京奥运会城市欢乐庆典”活动展示,“竹叶龙”还受邀参加2009年法国国庆期间和平艺术节和民间艺术节活动,“竹凤凰”参加了“2008上海竹文化艺术节”展演,群众文化氛围越来越浓。

二是乡土文化进城区。

在定期组织全县各地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在县城进行踩街大展示的同时,积极依托县城广场平台,举办各类“广场文化展演”活动,充分反映当代农民的精神风貌和艺术追求,在2008年中国美丽乡村节期间,全县16个乡镇(开发区)共组织了45个节目参加文艺汇演,近30支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队伍参加了艺术踩街,直接参与表演的农民群众有4000余人,观众达10万人次;组织特色乡土文化进省城、进高校,把农村文化精品展现在更大更高的舞台。

有百年历史的“旱船”表演,在全省“千镇万村种文化”展演活动上大放异彩,农民书画家在湖州师范学院举行“农民书画进高校展”活动,赢得了广泛好评。

三是乡土文化进市场。

大力弘扬安吉乡土文化,讲述吴昌硕大师艺术人生的电视电影《明月前身》,获得第24届金鹰奖中短篇电视剧三等奖、省牡丹奖一等奖。

进一步催生特色乡土文化资源向产业化发展,使文化活动成为农民群众致富门路。

该县鄣吴镇有300余位农民直接参与“扇面画”的创作,产品远销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昌硕”商标申请国际注册,金玉扇厂获准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礼品扇的独家生产商;山川乡“威风锣鼓”先后被邀请到杭州、苏州、南京等地演出100余场次,创收200余万元,走出了一条“以演养文”的新路子。

(2009-03-04)

(二)工作总结类

安吉县打造“中国美丽乡村”推进全国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

批示领导:

陈加元副省长

批示内容:

安吉县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试点县,以打造中国美丽乡村为载体,目标明确,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措施有力,已经初见成效。

希望继续探索,大胆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为面上提供示范和样板。

2008年,该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奋战五年·再造安吉”总体目标,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兴县”发展战略,以打造“村村优美、家家创业、人人幸福、处处和谐”的“中国美丽乡村”为总载体,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基础环境改善,加大污染减排和治旧控新力度,加快生态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整体推进全国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

一、基本做法

(一)以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为总载体,全面开展全国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加强领导,科学规划。

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试点”办公室,由分管副县长兼任主任,县环保局长任常务副主任,确保领导到位、保障有力。

委托中国环境科学院编制了《安吉县生态文明建设纲要》,并通过由国家环境保护部主持召开的生态文明纲要评审,确立了“立足县域抓提升、率先实践成样板、着眼全省树典型、面向全国做示范”的总体定位。

目前,已经制定《安吉县生态文明试点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并组织实施。

二是创设载体,探索模式。

确定以“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为主载体,两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工作思路,全面实施“环境、产业、素质、服务”四大提升工程,在生态县创建指标体系和小康社会综合指标体系基础上,着力构建县级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标体系。

现已基本形成以“环境保护”和“资源永续利用”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探索构建“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产业协调、发展潜力强劲,现代文明、生态文化活跃”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模式。

三是突出重点,示范带动。

全面开展“一区两线”示范带、示范点建设,基本形成由整体转向细节、由点成线扩面的工作态势,已完成4个精品区块、50个精品村、重点村、特色村建设;全面实施村庄环境整治中心村升级、自然村扩面、集镇和区域中心村提档工程。

目前,该县累计创建省、市全面小康村38个,2008年新增6个;累计创建市级生态村27个,2008年新增9个。

四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举办了以“建设生态文明,打造中国美丽乡村”为主题的“中国美丽乡村节”活动;以“3.25”生态日、“6.5”世界环境日为契机,广泛开展生态文明主题实践活动,大力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利用党校等干部教育阵地,组织256名乡镇、机关干部参加生态文明专题培训,在新闻媒体开辟专栏,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形成共建共享生态文明的浓厚氛围。

(二)以加强服务经济发展为核心,全力推进生态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集中集聚发展生态工业。

加快建设以省级经济开发区为龙头,乡镇工业功能为基础,村级工业孵化器为配套的工业大平台体系,所有工业项目都向附近的工业功能区集中。

严格工业项目环保前置审批,确保新引进项目不造成环境污染。

加大传统产业提升力度,大力推动竹业、椅业两大传统产业高新化,促进产业链向两头延伸,价值链向高端攀升,生态链向循环再生,走以品牌为龙头、资本为纽带、创新为先导的集团化发展和抱团式竞争之路。

2008年两大传统产业总产值超100亿元。

积极培育新医药、新材料、新电子和新型环保产业,着力推进新兴产业集群化,重点抓好生物医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

土地、资金、政策等要素资源优先向大好高项目配置,建立健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机制,探索形成了一整套资源利用考核激励体系。

二是依托资源培育生态农业。

培育了以笋竹、白茶、竹林鸡、花卉苗木、高山蔬菜等为主的立体化生态农业开发格局。

目前,面向大都市需求,建立了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60余个10万余亩,通过绿色和有机认证农产品产值达3.7亿元,占主要农产品的32.2%。

高效生态农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

三是经营环境提升生态休闲业。

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先后成功开发了“中国大竹海”、“黄浦江源”、“天荒坪电站”、中南百草园、大汉七十二峰、藏龙百瀑、“天下银坑”生态影视基地等一大批生态旅游景点,推出“竹乡农家乐”、“探源自驾游”等特色旅游项目,安吉已逐渐成为华东黄金旅游圈的重要节点。

2008年,接待游客501万人次,旅游收入19.1亿元,门票收入716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3%、14.5%和12%。

(三)以省农村环境保护试点县为契机,着力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基础环境改善。

一是加强农村村庄环境综合整治。

新增村庄环境整治点34个,累计农村人口受益率达83.1%。

狠抓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实施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达100余个,新增32个,同比提高14.62%;从日本引进的农家乐废水土壤多层介质技术处理已全面推广使用,效果明显;一大批如剑山湿地公园、太阳能特色村、村级雨污分流设施等乡村生态项目建成使用;不断健全“户聚、村收、乡镇中转、县处理”的垃圾收运系统,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达90%以上;完成100头猪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100%;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8平方公里,累计建设清水河道204.85公里,农村河沟疏浚整治,村庄河沟池塘污染整治率达100%。

全面实施西苕溪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作,并取得较好成效。

二是加快生态绿色基地建设。

加强矿山治理,需治理的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累计治理率达75%,创建省级绿色矿山1座;完成测土配方施肥15万亩;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数20个;绿色食品认证数17个;有机食品基地4个;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人口3.5万人以上;累计建成重点生态公益林43.73万亩;新增6个绿化示范村;“三沿五区”坟墓治理率30%,生态葬法覆盖率95%;城镇建成区绿地率35%;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63.1%;有机商品肥推广使用量比上一年提高8%。

三是开展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

积极探索生态监察试点工作,克服生态监察起步晚,资金缺等困难,及时出台生态监察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开展了规模化养殖场,农村生活污染源、矿山开采等生态监察。

出台了生态案件移交等制度。

积极提出建议意见,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寻找治本之策,提请县政府制定出台生态修复、制止毁林开垦、整治黄沙开采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二、主要成效

一是生态文明整体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县委、县政府一项主要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同步开展,建成1条、启动1条精品示范带,50个经典村庄脱颖而出,其中精品村18个、重点村26个、特色村6个,受到《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高度关注,得到省、市委充分肯定和支持,初步打响示范品牌。

完成3个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11个小康示范村提升、18个村庄环境整治提升,成功创建1个全国文明村和6个农村新社区,人口受益率达到83.8%。

全国生态文明试点建设理论研讨与实践推进齐头并进,初步理论框架和工作体系已全面建立。

二是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全县空气质量农村达到一级,城镇二级以内,全年空气优良天数为310天达标率为84.9%;环境功能区地表水水质达标率达85%以上,县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率达92.3%,省控断面水质达到Ⅲ类以内,出境水质达标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区域环境噪声符合环境功能区要求。

三是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随着园区生态化改造的不断推进,突出环境问题的逐步解决,环保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工业功能区集中集约集聚功能不断加强,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新增项目入园率达65%以上,新兴产业投资比重达43%,三次产业结构比基本保持在10:

50:

40。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亿元,增长11%,人均GDP突破4500美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4.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2亿元,分别增长32%和25%,增幅位居全市三县两区首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483元,分别增长11%和14%,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支撑。

(2009-03-09)

安吉县建立校地合作引才机制的主要做法

批示领导:

金德水副省长

批示内容:

安吉县校地合作,重在创新,贵在成效,表示肯定。

近年来,该县深化“人才强县”战略,创新引才机制,建立并完善校地合作引才机制,走出了“对内促发展,对外扩影响”双管齐下互利共赢的引才新路子,实现了美丽乡村和重点高校之间的“完美对接”。

目前,该县已与全国52所重点高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吸引了1100多名各类高层次人才为经济发展服务,人才工作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5年1.6%上升到2008年的5.8%,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引擎和动力。

一、政府主导,建立校地合作引才机制

针对以往校地对接中存在的企业主动意识不够强、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不够快、政府桥梁作用发挥不够大等问题,该县加大政府推动力度,通过“政府搭台、部门联动、企业与高校唱戏”的方式,形成多方参与良性循环互动机制。

一是政府推动。

建立由政府牵头、部门负责、企业参与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碰头会,由政府组织带领企业主动到高校、科研院所联系洽谈,加大对校地合作的组织协调、力量整合、检查指导力度。

每年年初由人事、科技、经贸、教育等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年度引才计划,通过召开联席会、专题研讨会等形式,协调解决对接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做到统一行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优势互补。

二是政策牵动。

加大人才政策创新力度,基本形成覆盖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服务等方面的政策体系。

该县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部门、企业与高校开展交流,专门建立人才公寓,设立专项资金,开展“尊知重才奖”评选等活动,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和人才引进创造优惠条件,营造浓厚的人才工作氛围。

二、多方参与,延展校地合作引才路径

以开放型思维、战略眼光推动校地合作,通过项目牵引、人员互派、站点共建,延展合作路径,实现与全国多所重点高校之间紧密合作的目标。

一是项目牵引拓展“合作点”。

围绕项目开展“点对点”合作,组织企事业单位根据自身实际拟定科研项目,安排专家论证进行筛选,并根据产业布局需要设立重大科研项目,形成一批效益高、前景好、操作性强的优质项目与高校进行对接合作。

开展高校专家与企业“双百联动”活动,组织100名教授硕博与100个企业技术项目开展对接,推动高校科研成果在安吉的落地转化。

二是人员互派拓宽“合作面”。

加强地方和高校之间的人员交流,增进了解,强化合作。

与浙江大学联合开展企业(科技人才)特派员项目,5位浙大教授成为首批“特派员”,在2008年首届“中国美丽乡村文化节”上,组织北大、复旦、南开等全国12所知名高校就业工作负责人赴安吉考察交流。

借助高校雄厚的师资力量,每年定期组织50名左右企业老总和技术骨干赴高校“充电”,加快本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步伐。

三是站点共建拓深“合作平台”。

由高校提供人员和技术,地方提供配套资金和政策,通过建立各类工作站点,共同构建合作平台。

先后成立了安吉开发区博士后工作站,并与浙大药学院、环资学院和浙江林学院开展密切合作,建立了3家博士工作站,由双方共同对站点建设情况进行考核评估,检验合作效果。

同时,指导企业以市场开发、产品研制、员工培训等为重点建立“校企合作”子平台,指导乡镇、村以规划设计、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为重点建立“校村合作”子平台,把合作站点打造成具有辐射带动功能的大型引智创新平台。

三、统筹兼顾,彰显校地合作引才成效

一是发挥政府“杠杆”作用。

通过推行校地合作引才机制,该县专门筹资购置2000平米的人才公寓正式投入使用,先后接纳重点高校47名硕士、副高以上高层次人才入住,相关配套政策措施进一步健全。

同时,“撬动”当地各类企事业单位纷纷投入人才工作,全县08年累计人才投入达2000多万元,识才用才、重才爱才的良好氛围更加浓厚。

二是加速高校智力成果转化。

目前该县已有69家企事业单位与清华、北大等知名高校开展了172项技术项目合作,涉及竹木加工、转椅和生物医药等主要支柱产业,08年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近6000万元。

借助“校村合作”,邀请清华、浙大等4所高校为该县农村旅游和经济发展“把脉”“开方”,高品位进行村庄规划设计,有力助推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

三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

每年定期开展“安吉企业高校行”专场招聘活动,近两年来已举办专场招聘会50场次,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全年共接收优秀大学毕业生1017人。

与高校联合开展大学生“村官”选拔招录工作,使全县206个村、社区实现大学生全覆盖。

另外,通过合作每年为高校毕业生提供1200多个见习、实习岗位,重点加强岗前培训,并推出“安吉籍大学生回乡创业计划”,极大地缓解了大学生“就业难”。

四是提升地方对外形象。

在校地合作推进过程中,该县特别注重把招才引智和地方形象推介相结合,在定期组织用人单位到高校招贤纳才的同时,利用形象展示、专场介绍、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当地的生态建设和人才发展环境,仅2008年就吸引全国59所高校负责人到该县参观考察,39名高校教授与当地企业签定服务协议,既实现了环境引才、以才引才的目标,又使该县的整体形象在全国范围大幅提升。

(2009-04-03)

(三)负面正报类

安吉县“四字方针”引导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批示领导:

马以市长

批示内容:

安吉县外贸企业在困难形势之下,努力开拓市场,取得积极成效,精神可嘉,方法可鉴。

批示领导:

李建平副市长

批示内容:

安吉县“四字方针”出手快、着力点准、政策措施配套好,值得肯定、借鉴。

请各县区分管领导、市外经贸局调研。

批示领导:

唐中祥书记

批示内容:

政府办这份信息把握准、时机掌握也很好,这对于全县树立信心勇闯“危”关十分重要。

批示领导:

单锦炎县长

批示内容:

请各县长传阅,继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真诚关心服务企业,努力保持金融危机形势下的经济稳定发展。

今年以来,该县通过“快、强、抢、稳”四字方针,在积极引导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上下功夫、出实招。

1-5月该县完成自营出口41045万美元,列全市首位,同比降幅全市最低,低于全市平均降幅17.7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降幅14.3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