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主题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85576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主题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主题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主题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主题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主题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主题教案.docx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主题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主题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主题教案.docx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主题教案

人教版课标本教材小语第9册第2单元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主题单元教材解读表

单元主题

浓浓的乡情。

主题概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家乡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故土,这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

让我们走进这组课文,看看哪些漂泊在外的游子是怀着怎样的一颗赤子之心,怀念和赞美故乡的吧。

课文题目

课后作业

(或连接语)

生字

词语

教学目标

课时

每课重点(主题联系)

单元共同点

5古诗

三首

1、背诵;

2、理解诗句意思。

3、默写两首古诗

4、资料袋:

相关古诗词。

认4个

写4个

 

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思乡之情)

1、高度重视感情朗读;

2、生字词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3、借助工具书,联系课文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渗透默读习惯的培养,养成边读边思的习惯。

5、注重课外知识的积累,补充以及拓展练习。

6、注重课前参与,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

2

 

2

 

2

 

1

 

6梅花魂

 

1、感情朗读;

2、体会外公的心情;

3、抄写句子。

选做:

交流描写心情的词语。

资料袋:

乡情故事

认12个

写14个

 

1、体会老人对家乡

对祖国的眷念的之情。

2、感悟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7*桂花雨

1、感情朗读;背诵喜欢部分;

2、交流从哪几方面写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

3、抄写句子。

课外:

观察桂花,收集描写桂花的词语和美文。

 

认2个

写2个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启发学生谈谈自己难忘的事和人,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8*小桥流水人家

1、感情朗读,展开想象,交流体会;

2、鼓励练笔。

 

 

1、认识6个生字。

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干涸、点缀、涌现、潮湿、流通、舒服、印象”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语文园地

口语交际:

“浓浓的乡情”

回顾单元收获;讲述具体生动,打动他人;倾听认真,主动交流。

1

习作:

《二十年后回故乡》

1、要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像,

2、要引导学生注意学习本组课文表达感情的方法,适当运用在自己的习作当中。

2

交流平台:

本组的课文是通过哪些人、事、景、物来表达思想之情的?

引导学生体会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

1

日积月累:

思乡的诗句

感受古诗词表达的情感,积累语言

几点说明:

(一)主题单元教学实施总思路:

了解单元主题——分课教学,关注主题关联,突出语文意识——回顾收获,拓展练习。

(以主题组织的单元教材仅仅是教材组织形式而已,教学时不能仅从“主题与内容”方面来把握。

文本涵盖语言、情意、审美不同要素,应从“三维目标”把握教材,结合语文课程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深入把握语文学科的本质,这才是教学的重中之重。

(二)单元主题关联处理方式:

1、单元导语在第5课第一课时处理。

2、第5课教学中比较3首诗表达的情感相同处:

同在异乡,思乡,思念亲人。

3、第8课结束,鼓励学生开展爱爱家乡,爱亲人的活动,为“语文园地和口语交际”做准备。

4、口语交际之中引入单元回顾,回顾内容、情感、语言积累等方面的收获。

(三)单元作业处理方式:

课后题力求在课堂上完成;课外作业务必落实;单元检测题仅供评价参考。

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一、题单元教材解读

家乡,在游子的心里,永远是最温馨、最难以割舍、最令人梦绕魂牵的地方。

本组选编的一首首诗词,一篇篇散文,可以说,都是游子们思乡怀乡的绝唱。

《古诗词三首》中,《泊船瓜洲》写诗人在瓜洲随船停留时遥望家乡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秋思》写了诗人在洛阳城写信给家人,无奈信短情长,无法尽诉,《长相思》写到戍边打仗的南方将士,在北方的风声雪声里因思念家乡,辗转反侧,夜不成寐;《梅花魂》写了远在异国他乡的老人,把他的相思寄托在梅花身上,表达了对祖国、对家乡矢志不渝的眷恋;《桂花雨》写作者对童年的摇花乐的美好回忆和深深的怀念;《小桥流水人家》则深情地写了留在记忆中的美好的故乡生活。

款款的思乡情,浓浓的恋乡意,如一杯茗茶,飘着悠悠茶香,越品味越醇香,越品情越浓烈。

二、学情分析:

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二是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领悟到,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引发乡思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感情是通过一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三是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五年级学生应该培养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所以识字不应成为教学的重点,在课文教学时,应将重点放在对文章的理解及感悟上,在作文训练中,应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大胆表达。

要引导学生充分读书,用心体会,积累书中美好的语言,感受人物美好的情感。

配合本组专题,“口语交际?

习作”安排了让学生策划题为“浓浓的乡情”的活动和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内容的想象作文,“回顾?

拓展”的“交流平台”,安排了交流表达方法的内容,并引导学生积累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展示学生表达爱家乡的个性习作。

教师教学时,应整体关照本组的编排特点,把体会感情与领悟写法、读书与表达、语言积累与语言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5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感知诗词大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回顾以前学过的有关乡情的古诗,了解作者及诗歌写作背景,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李白的《静夜思》吗?

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好不好?

(背诵《静夜思》)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

那么是什么勾起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呢?

(是月亮。

月亮象征着团圆之意,所以诗人写的思乡诗中,常常提到月亮。

但并不是所有人的乡愁,都是月亮引起的,熟悉的景物,特殊的节日,都会勾起游子的思乡之情。

今天,我们再来读三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词,体会一下,是什么勾起作者的乡愁呢?

二、朗读三首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本课出现了几个多音字,本课的多音字有:

“间”

读jiàn;“万重山”和“意万重”的“重”读сhóng;“还”读huán;“风一更”的“更”读gèng。

三、根据下面的注释理解诗意。

先自主学习,然后与同桌一起交流一下自己的理解。

四、全班交流,教师巧妙点拨,体会情感

1、刚才小组同学交流了关于诗句的理解,能谈一谈吗?

2、学生自主发言

我想谈一谈《泊船瓜洲》这首诗。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这是诗人在瓜洲遥望家乡时所见所想。

他看到的是跟瓜洲一水相隔的京口,想到再过几重山就是钟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句点明了诗人离乡的时间,正是草长莺飞的春天。

看到春天满目的新绿,想到春天去了,有再来的时候,而自己离开了家乡,什么时候能再回来呢?

3、师生点评,指导朗读。

4、教师点拨:

泊船瓜洲》一诗,据说是诗人应召自江宁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京口而作。

末句感慨仕途多险,前途未测,表示的是再次赴京荣遇之际,对仕途没有足够信心之时,所有的乡情仕意。

当然,对于小学生而言,这一点可以不必深究。

如果从诗的字面上看,可以说,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思乡诗。

全诗的大意是:

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通篇立意亦含蓄悠远。

5、我想谈谈《秋思》这首诗。

这首诗写了在秋天时诗人给家里写信,表达了作者思乡怀亲的情感。

尤其是“行人临发又开封”一句,让人感觉到诗人要对亲人说的话实在太多了,信都封好了,还怕落下什么话没有说,又打开信看一看。

这个地方特别让人感动。

你从哪里感觉到诗人要说的话太多了?

(我从“意万重”体会到的。

我认为,诗人想要说的话太多了,一定是离家好长时间了。

那么,这满腹的话都能写到信里吗?

(不能的,那得写多长的信呀!

何况,“匆匆”两个字说明信写得很匆忙,也不可能把要说的话都写进去。

想要说的太多,看来只好挑主要的说了。

信写完,应该是主要的意思就表达完了,为什么捎信人要走时,又打开信了呢?

可能他写完了以后,记不清是不是把要说的都写了,所以又检查一遍。

也可能是他又想起一件事,想把它补写上。

6、教师点拨:

同学们体会得很好!

信短情长,小小的信封哪能承载游子所有的情感呢。

通过这个细节,我们仿佛看见了诗人急迫地要与家人交流的心情。

他的心情因思乡而纷乱,所以才出现了“又开封”的事。

书信,是联系游子亲情的纽带,所以诗人借家书写思念家乡之情的诗很多,如唐孟郊《归信吟》中说的“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我相信,当书信被捎走的时候,诗人的心也随之而去了。

此情此景,让人生出多少感慨啊!

你能够怀着使人那样的感情读一读吗?

7、我来谈一谈《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说明了身离故乡之远,行军之艰难。

“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进的方向。

“夜深千帐灯”,“千帐灯”点明了军帐之多,此行队伍之庞大。

在这羁旅野外的深夜,顶顶帐篷,点点灯火,也算是一个特殊的景观,足见将士之多,声势之浩大。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夜的静谧更显出了风雪的声音之聒耳,睡梦被无情地打断,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睡意全无。

听着帐外的风声雪声,感受着袭来的阵阵寒意,更加怀念故园的温暖、宁静和祥和。

8、教师点拨:

为什么他想到了“故园”?

他可能想到故园的什么呢?

五、作业:

1)、读背古诗,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2)、理解课后诗句的意思。

3)、把《秋思》改写小故事。

4)、搜集诵读积累有关乡思的诗词或诗词名句。

5)、资料袋的内容可做成课件形式教学。

教学后记:

 

6梅花魂

教学目标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是怎么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二)指导朗读。

二、教学重点、难点

自学并掌握18个生字。

三、教学过程

(一)利用录像,引入新课。

1.大家边看录像,边想一想人们为什么称梅花为君子,人们为什么深深地喜爱这种花呢?

2.大家来读一读你了解的情况。

3.“梅花香自苦寒来”,她是万花中最有骨气,最有品格,最高贵的花。

因此与兰花、竹、莲花并称“四君子”。

打开书,预习生字。

(二)学生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的生字。

1.指名上黑板写出不认识的字。

凋 缕 芳 吁 耍 训 斥 脾罕 藤 愈 

凌 秉 飕 撩 梳 衰 绢 侨 眷

2.指名给这些字加上拼音。

3.让学生读拼音节。

4.正音、正字。

凋字di1o,可以用旧字换一部分的方法记住它的字形,并注意与形近字比较加强记忆和理解。

如碉堡的碉与凋是形近字,只是部首不同。

缕l[,韵母不能写成u。

耍字上面是而且的而,与要有区别。

脾气的右旁卑是8画,笔顺是白

卑。

罕字是上下结构“

”加个干净的“干”。

秉字的部首是禾。

衰字是上中下结构,记字时可想到把衣服的衣字拉开,中间插入一个“

”,读shu1i。

眷ju4n,查目字底。

可与卷相比较。

(三)理解词语。

1.再读课文,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以“秉”字为例:

“秉”在课文中组成新词是“秉性”。

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可以用换词法理解这个词的意思。

读带有“秉性”的这句话,考虑可以用哪一个词替换。

用性格可以。

进而联系生活实际造句:

爸爸的秉性忠烈刚直。

换词:

爸爸的性格忠烈刚直。

句意不变。

可见,“秉性”一词指性格。

3.查字典理解其它词语。

4.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

冷艳——指花朵好看而高雅。

飘泊——文中比喻职业生活不稳定,东奔西走。

颇负盛名——颇,很,相当。

名气很大。

幽芳——香气清淡而芬芳。

古董——古代传下来的文物,很贵重。

玷污——使之有污点。

希罕——少见的,不常有的。

眷恋——顾念,爱恋。

5.读读这些词语。

(四)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难读的句子。

2.同桌互相学习,克服困难。

3.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错误读音。

4.教师指导读难句。

(1)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

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抵d!

 愈y) 欺q9

前两个“愈”应读得慢些,低沉一些,为表现恶劣的自然环境。

后两个“愈”应读得高些,坚定一些,为表现梅花毫不畏惧的精神。

(2)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

这一排比短语,要读出气势来,“最”字要重读。

(3)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语速稍慢,应读得深沉、坚定,突出“多少”、“怎样”“顶天立地”“不肯”等词语。

5.再练练难句的朗读。

(五)作业:

1)、感情朗读课文并摘抄本课的好词佳句。

2)、辨字组词。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完成书后的作业。

(二)以自学为主,理解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自己悟出梅花的品格,以及借物喻人的写法,抒发外祖父爱梅花、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自学。

让学生默读全文,思考:

1.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

2.判断:

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四件事。

(   )

课文围绕梅花写了五件事。

(√)

3.小组讨论哪五件事?

(1)外祖父常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

(2)外祖父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3)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的哭起来。

(4)外祖父在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送给外孙女。

(5)船快开时,外祖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根据五件事归纳小标题:

(1)读诗落泪

(2)珍爱梅图

(3)不能回国

(4)赠墨梅图

(5)送梅花巾

(二)深入重点段,揭示中心思想。

1.让学生结合课题质疑。

这时老师可提问:

对课文写的这五件事,结合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问题吗?

”以此引发学生自学质疑。

比如,学生会提出;梅花魂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外祖父那么喜欢梅花?

他为什么不回到祖国来呢?

这五件事情好像都在说一个意思,是什么呢?

这时,教师可结合学生的问题,通过谈话,引入下一步骤的学习。

2.从第一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

从“一遍又一遍”这个词语可以看出,外祖父喜欢唐诗宋词。

虽身在新加坡,心却惦记着祖国。

从“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诗句中可以明白,外祖父是借诗来抒发思念祖国的心情。

从“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可以知道外祖父思念自己的家乡,遏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3.从第二件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1)小组轮流读一遍,讨论。

(2)发言。

从“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可以看出外祖父爱梅花。

从“顿时,训斥,有生以来”这些词语也可以体会出外祖父十分爱惜这幅墨梅花图。

从“轻轻、慢慢”这两个形容词也可以体会出,外祖父对这幅图画多么爱惜。

梅花在他的心目中应是干净、洁白的。

(3)打出投影:

仔细读这句话,你能体会出什么含义来?

“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这里梅花仅仅指画上的墨梅吗?

这里的梅花是祖国的象征,不能受到一点玷污的,它是最干净的,最纯洁无比的。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外祖父对祖国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板书:

热爱祖国)

4.自由读第三件事,你体会出什么?

体会出他因不能回到祖国的怀抱而呜呜痛哭,这份思念祖国,热爱祖国的感情叫人感动。

5.通过你的朗读,读出这份真挚来。

6.指名读这一部分,强调有感情地读。

7.抓住重点语句,加深理解。

投影出示重点句,指名朗读后,大家讨论:

(1)“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

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这句话中前后共出现4个。

“愈”这个词,教师应抓住这个重点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

比如:

外祖父为什么要这么说?

这里“愈”字体现了梅花的一种什么精神。

换一种说法行不行。

不要这句话,行不行?

为什么?

通过讨论,学生应认识到“愈”字反复用,表示程度随着条件的发展而加深。

条件、环境越恶劣,梅花却越精神。

它具有不畏严寒,不向恶势力低头的高尚品德。

换一种说话没有这句话这么有力量,也表达不出来外祖父深深的敬佩梅花的感情。

不要这一句话更不行。

因为无法与前文我弄脏这幅图,外祖父小心翼翼地擦拭相照应;因为无法充分表现外祖父敬佩梅花的这种精神。

(2)体会下一句。

“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通过感叹号表明外祖

父高度的敬佩梅花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精神。

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

(3)体会下两句的含义。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外祖父在歌颂祖国,歌颂伟大的中国孕育出的许多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中国人。

虽然外祖父身在异国他乡,却不怕环境的艰苦,凭着一股梅花的顽强精神,在星岛的文坛上颇负盛名,为祖国争光。

(4)体会下一句的含义。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外祖父保存这幅墨梅花,是激励自己保持梅花这种有骨气、有品格的秉性,也就是中国人的气节。

现在把梅花精神告诉了我并且把墨梅花送给我,也要让我保持并继承发扬下去,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5)老师小结:

梅花的这种“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的骨气正是我们民族日益强大的动力,也是支撑我们民族团结进取的灵魂。

所以课题叫梅花魂。

(6)带着感情齐读这一段落。

(7)指名读。

(8)品读重点句。

采用先省略后补充的方式深入理解重点句。

让学生从中品味重点词句在文中的作用。

“旁的花,大抵是________。

她却不一样,________寒冷,________风欺雪压,花开得________、________。

她是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的呢!

几千年来,我们________出了许多有________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________、受到怎样的________,从来都是________,不肯________。

他们就像________。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________,总要有________________才好!

体会出外祖父热爱祖国的感情来。

(三)回到开头,引出结尾,巩固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方法。

1.思考课文的开头与结尾有什么联系?

开头由梅花想到外祖父。

结尾又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之心。

2.从这样的开头、结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前后互相照应,全文结构严谨,表达了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齐读开头、结尾自然段。

(四)作业:

1)、辨字组词

魂()畔()哀()沾()

魄()绊()衰()玷()

桥()捐()杭()梳()

侨()绢()抗()疏()

2)、回答:

课文通过哪几件事情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3)、“梅花魂”的“魂”指的是什么?

4)、摘抄两句最让你感动的句子。

5)、找有关梅花的故事读一读。

 

板书设计

(一)

6梅花魂

梅花魂(中国人)

祖父思念祖国热爱祖国

 

板书设计

(二)

诵读古诗乡愁浓

梅花魂爱梅惜梅寄深情眷念故乡、热爱祖国

依依惜别泪沾衣

后记:

 

7桂花雨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启发学生谈谈自己难忘的事和人,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

2、师:

同学们:

你们喜欢回忆童年的事吗?

是啊!

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

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

3、齐读课题。

4、师: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阅读课文要求我们怎么学习?

5、生:

在老师的引导下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自学这篇课文。

6、师:

老师已经把阅读提示细化了,请看阅读要求。

(出示课件)

7、生:

齐读要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情况,

师:

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

主要写了“我”小时候在故乡摇桂花的乐趣。

(主要写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院子里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事)

3、同学们真能干,这么快就解决了第一个问题。

三、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1、师:

指名读。

你喜欢哪一段?

读给大家听一听。

2、生:

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师:

为什么喜欢这段?

这段描写了什么情景?

生:

自由发言。

师:

喜欢这段的同学站起来读一读。

(适时表扬)……

4、师:

知道这篇文章为什么叫桂花雨了吗?

5、生:

……

6、师:

想象一下摇桂花的情景。

和我们平时看到的雨有什么不同?

(老师追问)

7、生:

自由发言。

8、师:

同学们想象得真美。

不过老师有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9、生:

自由发言。

10、师:

大家说得真好!

这篇课文通过写摇桂花的事,看出了“我”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也看出“我”和母亲对家乡、对家乡的桂花有着多么深的感情。

四、拓展训练

1、同学们: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在你们的童年生活中也一定有许多不能忘怀的有趣的事吧?

2、师:

引导学生说说都有那些不能忘怀的有趣的事。

3、生:

……

4、师:

大家有这么多不能忘怀的有趣的事,想不想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听?

好!

小组交流交流,然后说给大家听听。

5、生:

小组交流。

(老师巡回参与小组交流)

6、生:

全班交流。

7、师:

总结发言。

五、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完成一篇习作。

题目:

《童年趣事》

3、要求:

①写清楚时间、地点、事件的经过、有趣在什么地方。

②不少于

450字。

板书设计:

喜欢桂花

桂花雨怀念童年生活

摇花乐

 

教学后记:

 

8*小桥流水人家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干涸、点缀、涌现、潮湿、流通、舒服、印象”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