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六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32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76468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2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六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32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六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32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六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32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六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32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六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32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六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32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docx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六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32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六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32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六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32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docx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六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32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

第32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考纲

考点

考法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重点)

2.资源调配及相关工程的建设情况。

(重点)

3.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输出地和输入地的影响。

(难点)

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多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区域内资源分布、经济发展特征,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条件和意义。

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形式呈现。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和意义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

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①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②北煤南运还给我国的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很大压力。

③具有清洁优势的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仅占2.7%。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3.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②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②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以及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3)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4)对环境的影响

①东部地区,天然气部分替代煤炭,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

②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除了西气东输,你认为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途径还有哪些?

提示:

采取多元化战略,进口石油,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加大能源勘探、开采,增大能源产量;加快西电东送等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建设;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宣传,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高能耗工业的发展等。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和意义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

从资源调入区和资源调出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分析如下: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区和资源调出区的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入手。

分析如下:

对资源调入区

对资源调出区

资源

缓解资源短缺问题

促进资源开发

经济

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

社会

带动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

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

生态环境

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大气质量

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和意义

(2015·高考广东卷)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1)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2)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

(1)本题只讨论“有利影响”,南四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可以增加和稳定湖泊的水量,有利于水质的改善,有利于调节局地气候。

(2)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南四湖沿湖地区应关停水污染严重的工业,实行清洁生产,并做好污水的处理工作。

答案:

(1)增加湖水水量,改善湖区局地小气候,提高地下水水位,稳定湖泊水位,提高航运效益,改善水质。

(2)关停重污染企业,加强污水净化排放,广泛宣传、严格执法。

 重点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1.西电东送

1.西电东送中线与北线相比有哪些优势?

提示:

中线以水电为主,水电属于可再生、清洁能源。

2.南水北调

(1)南水北调三线方案图示

(2)南水北调三线比较

西线

中线

东线

水源区

长江上游通天河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

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

长江下游江苏扬州江阴段

供水区

西北干旱地区,重点是青、甘、宁、内蒙古、陕、晋六省(区)

京津、华北平原中西部及沿线湖北、河南部分地区

黄淮海平原东部地区

可调水量与水质

调水量较小,水质最好

调水量较大,水质较好

调水量最大,水质较差

地形、地势对调水线

路的影响

地形复杂,工程艰巨

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流

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过黄河后顺地势北流

现有可用设施

较好,有丹江口水库可利用

好,有京杭大运河及沿线湖泊可利用

2.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除南水北调外,还可以采取哪些节水措施?

提示: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适当提高水价;提高节水意识等。

3.煤炭外运

我国能源空间布局存在较大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而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又进一步从需求上拉大了这种差异,出现了北煤南运和西煤东运现象。

铁路运输是我国煤炭运输的主要方式,目前主要运煤通道如下表所示:

主要线路

东西向运煤通道

通往东北

集通线、京包—京沈线、滨洲线

通往华北

京包线、大秦线(在秦皇岛港出口)、石太—京石—京沪线、陇海线(在连云港出口)、神黄线等

南北向运煤通道

宝成—成昆线、同蒲—太焦—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沿海运煤通道

以海港为枢纽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

 我国先后实施了若干跨区域调配工程,如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而关于这些工程的问题亦成为地理学科中较重要的问题。

要掌握此类问题,需按以下思路进行:

1.资源跨区域调配原因的分析思路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①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②资源的地区供求关系差异。

(2)调入地资源紧张的原因:

①本地少;②消耗量大(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③利用不合理(浪费、污染)。

2.解决资源短缺途径的分析思路

开源和节流,如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找替代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防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

3.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选择的分析思路

(1)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

(2)新建线路短、施工难度小、建设成本低;(3)安全系数高;(4)对沿线自然环境的影响小。

4.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经济效益

可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地区分别考虑。

输出地输出资源可获得经济收入,并且可扩大相关产业规模,完善基础设施,获得经济效益;输入地可获取资源,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可获得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

输出地可发展相关产业,增加就业机会;输入地经济发展加速。

两地区协调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社会稳定。

(3)生态效益

对沿途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

(2016·高考江苏卷改编)下图为华北某城市2003年和2013年供水、用水对比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与2003年相比,2013年(  )

①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

②供水总量增大

③用水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④生活用水增幅最大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①④

2.南水北调对该市的影响有(  )

①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②水资源短缺得到解决

③降低用水的使用成本

④利于减少地下水的开采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①④

解析:

第1题,从图中看2003年供水35.8、用水35.8,正好平衡,说明没有水资源循环利用;2013年供水33.3、用水36.4,用水大于供水,说明有部分水循环利用。

2013年与2003年相比,供水总量减小;2013年环境用水很大,生活用水明显增加,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减少,用水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第2题,南水北调将南方的水源源不断地调到北方,北方城市有了这些水,对本区的影响主要是增加绿化,改善生态环境;利于减少地下水的开采。

水资源短缺得到缓解,但是没有解决;从远方调水,使用水成本增加了。

答案:

1.C 2.D

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的判读

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通常以某一资源或资源调配为背景,以区域图或资源调配示意图为载体,考查资源的分布不平衡性、跨区域调配的原因、线路选择及调配意义等。

图1 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

图2 美国加利福尼亚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图3 云南省调水工程示意图

1.结合位置判断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线路及调配资源的类型

根据区域图提供的经纬度、海陆轮廓等信息确定位置,由此分析区域内的资源种类、资源消费状况,以此确定所调配资源的类型及线路。

2.对比资源输入区和输出区,探究资源调配的原因

资源调配的原因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资源分布不平衡,二是资源供需矛盾。

即输出区资源丰富,但需求量相对较少,供大于求;输入区资源缺乏,需求量较大,供不应求。

如西气东输线路中的新疆和上海、南水北调线路中的丹江口水库附近地区和华北地区。

3.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线路选择

(1)观察线路图中一些明显弯曲的地方,探究其弯曲的原因。

如西气东输线路图,线路选择时,需要考虑沿线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和城市分布、补充气源等社会经济条件;有时图中显示一些重要自然保护区,为避免造成生态破坏,该处线路也会发生弯曲。

(2)充分考虑工程难度、需求程度等决定某些线路开工的时间早晚,如南水北调工程有三条线路,东线最先开工。

4.探究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影响

在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的基础上,考查其产生的影响,答题时要注意从起点、沿线、终点三个角度,结合社会、环境、经济三方面影响进行分析。

 (2017·山东省实验中学月考)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

如图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下表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

据此完成

(1)~

(2)题。

年份

“水银行”买入

“水银行”卖出

价格(美元/m3)

水量(亿m3)

价格(美元/m3)

水量(亿m3)

1991

0.10

10.12

0.14

8.15

1992

0.04

2.34

0.06

1.97

1993

0

0

1994

0.04

2.72

0.06

2.09

(1)该州实施

是(  )

①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

②北部地区湿润多雨

③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

④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2)1993年该州

当年中南部地区(  )

A.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

B.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

C.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承受

D.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

 

(1)B 

(2)D

 (2017·青岛模拟)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山东省水资源优化配置、缓解胶东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水利基础设施。

读图完成

(1)~

(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降水量丰富的区域位于鲁中南低山丘陵

B.自西向东输水是因为降水西多东少

C.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率加大是胶东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

D.南水北调对调入区和调出区均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2)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建成后计划每年11月至次年2月调水,其原因是(  )

A.冬季山东降水稀少,胶东地区缺水最严重

B.冬季黄河含沙量较低,同时可避开春秋季农业用水高峰

C.胶东地区冬季工业生产需水量最大

D.冬季黄河流域的降雪对引黄调水工程的水源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解析:

(1)题,由图中年等降水量线可知,鲁中南低山丘陵东坡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丰富。

胶东半岛经济发达,需水量大,加上水资源利用中存在污染、浪费等现象,导致水资源不足。

(2)题,冬季调水能避开春秋季农业用水高峰,而且此时黄河水量小,含沙量较低,河水较清。

冬季并不是胶东地区缺水最为严重的季节。

答案:

(1)A 

(2)B

兰郑长成品油管道起于甘肃省兰州市,止于湖南省长沙市,途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和湖南5个省。

该工程是国家实施西油东送、北油南调战略工程的具体体现。

读兰郑长输油管线示意图,回答1~3题。

1.兰郑长输油管线跨越的地形区包括(  )

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D.内蒙古高原

2.在沿途的配套油库中,中石油投资3.6亿元打造的郑州油库扩建工程,在河南7个油库中容量最大。

扩建郑州油库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理位置优越B.交通便捷

C.市场需求量大D.运营成本低

3.修建兰郑长输油管线的积极意义有(  )

①实现西部资源与石油消费地区供需的对接 ②有利于成品油安全、平稳、高效运输 ③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中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④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部署提供保障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

第1题,该管线主要跨越了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第2题,油库扩建,归根结底与市场需求量大有关。

第3题,该管线的修建有利于缓解我国中部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中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管道运输相对安全、平稳、高效。

答案:

1.B 2.C 3.B

(2017·潍坊联考)将新疆丰富的煤炭和风能资源等就地转化成电力输送到电力紧缺地区的工程,被称为“疆电外送”工程。

下图示意“疆电外送”工程线路。

读图回答4~5题。

4.新疆发展“疆电外送”的不利条件是(  )

A.能源不足B.国内市场小

C.交通不便D.水资源不足

5.“疆电外送”(  )

A.缓解了新疆的能源紧张

B.准东至四川段建设难度要比哈密至郑州段小

C.把新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

D.三线皆经过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解析:

第4题,据材料可知,新疆有丰富的煤炭和风能,不存在能源不足的问题;“疆电外送”的目的地是电力紧缺区,能源需求量大,故国内市场广阔;“疆电外送”采用高压输电网络,与交通条件关系不大;将煤炭转化为电能需大量水源,新疆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是其不利条件。

第5题,“疆电外送”缓解了我国中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能够把新疆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准东至四川段经过青藏高原,建设难度大;三线中准东至四川段和哈密至重庆段均不经过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答案:

4.D 5.C

6.(2017·绍兴调研)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投入使用。

汉江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流域生态环境建设是保障水源地水质安全的关键。

上游流域存在着水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除此之外还有经济落后,治污能力差;生态环境脆弱,综合治理任务重;移民安置遗留问题多,解决较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中线工程给该地区提出了高标准的环境要求,同时给该地区快速发展带来了机遇。

材料二 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

(1)简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郑州到焦作段走线发生较大弯曲最可能的自然原因。

(2)依据材料一分析水源地为保障水质安全应做的工作。

解析:

(1)主要从地形方面进行分析。

(2)水源地为保障水质安全应做的工作应从预防和整治两方面进行思考,可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进行回答。

答案:

(1)避开山地地形,使水能自流。

(2)做好污水处理和达标排放;发展生态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做好农村能源建设工程;封山育林;加强库区的绿化和美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7·江西五市八校模拟)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描述符合2010~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发展趋势的是(  )

①煤炭不占重要地位

②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不断下降

③石油消费比重呈下降趋势

④太阳能、风能等其他能源消费比重几乎没有变化

A.①②B.②④

C.③④D.②③

2.下列能促进我国能源消费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  )

①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②加快产业升级,提高重化工业比重

③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④结合国情增加煤炭消费比重

A.①③B.②④

C.①②D.①④

解析:

第1题,从两图中可看出煤炭仍然处于最大比重地位,则①错误;同时煤炭和石油等化石能源比重下降了,则②、③正确;图中太阳能、风能等其他能源处于上升趋势,则④错误。

故D正确。

第2题,我国能源严重依赖煤炭等化石能源,同时能源利用率低,这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两大主要问题。

为促进能源消费的可持续发展,应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同时提高能源利用率,故A项正确。

答案:

1.D 2.A

(2017·西安模拟)“引汉济渭”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穿越秦岭,使汉江和渭河联系起来。

工程建成后,将大大缓解关中地区用水问题。

下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3~5题。

3.“引汉济渭”工程的意义不包括(  )

A.缓解西安的用水紧张状况

B.改善渭河流域生态环境

C.缓解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

D.增加关中平原灌溉面积

4.“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地区的地形成因是(  )

①断裂下陷 ②地壳抬升 ③流水堆积 ④流水侵蚀 ⑤风力堆积 ⑥风力侵蚀

A.①③B.①⑤

C.②④D.②⑥

5.关于汉江和渭河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形成夏汛

B.受长江干流水量影响,汉江的流量更大

C.汉江和渭河冬季都无结冰现象

D.渭河含沙量大,汉江含沙量小

解析:

第3题,“引汉济渭”的意义主要是增加渭河流域(关中平原)供水,包括为西安、咸阳等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增加生态用水、农业用水等。

第4题,受水地区为渭河平原,其成因为内力断裂下陷,外力流水堆积。

第5题,汉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注入长江干流,水量不受长江的影响;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渭河处于温带,冬季结冰,受黄土高原的影响,含沙量大。

答案:

3.C 4.A 5.D

读我国四大进口油气战略通道图,回答6~7题。

6.四大进口油气战略通道的建设,对我国的影响有(  )

A.彻底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利用结构

B.与交会的公路、铁路构成交通运输网

C.提高管道沿线的环境安全系数

D.提高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系数

7.与中哈和中俄油气进口通道相比,中缅油气通道(  )

A.油源相对不足

B.受气象等因素影响小

C.运输连续性较差

D.可直达我国主要石油消费市场

解析:

第6题,四大进口油气战略通道的建设,能够加快改变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利用结构,A错。

油气进口主要是管道运输,与公路、铁路不能交会构成交通运输网,B错。

油气战略通道的建设可能破坏植被,降低管道沿线的环境安全系数,C错。

进口油气能提高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系数,D对。

第7题,中哈和中俄油气进口通道全部是管道运输,中缅油气通道是先经海运到缅甸港口,然后再经管道进口,所以运输的连续性较差,C对。

该通道油源充足,A错;需要经过海运,受气象因素影响较大,B错;不能直达我国主要消费市场,D错。

答案:

6.D 7.C

(2017·荆门调研)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项目,被称为北煤南运大通道,起于内蒙古浩勒报吉,经乌审旗后进入靖边、延安北、韩城北,经山西运城,河南三门峡,湖北襄阳、荆门、荆州,湖南岳阳后止于江西吉安,全长约1860千米。

结合下图,完成8~9题。

8.华中地区煤炭调入的最佳方案是(  )

A.从贵州调入

B.从东北地区调入

C.从新疆调入

D.从陕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地区调入

9.北煤南运大通道建设的意义主要有(  )

①缓解铁路运力不足矛盾

②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③减小华中地区的能源缺口

④降低运输成本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

第8题,贵州省地质结构复杂,不适宜大规模开采煤炭;新疆调出煤虽潜力巨大,但路途遥远,前期工程量大、成本高、见效慢;东北地区距离也较远。

因而,可供选择的最佳方案是从陕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地区调入。

第9题,建设北煤南运大通道可以缓解铁路运力不足矛盾,缩短运距,降低运输成本,使更多的煤炭运往华中地区,减小华中地区的能源缺口。

答案:

8.D 9.D

下图为南水北调三线工程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与东线工程相比,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

A.线路长B.基础设施好

C.水质较好D.施工难度小

11.南水北调西线沿线区域(  )

A.森林覆盖率高,不易发生地质灾害

B.多大河,但航运条件差

C.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人口稀疏

D.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是修筑梯田

解析:

第10题,由图可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线路短于东线工程,A错;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基础设施要好于中线工程,B错;中线工程水源受人类生产、生活污染较小,水质条件较好,C正确;东线工程位于平原地区,可借助京杭运河等天然河道,施工难度较小,D错。

第11题,南水北调西线沿线区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第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不利于航运;地势陡峻,地壳运动活跃,滑坡、泥石流多发,不宜修筑梯田。

答案:

10.C 11.B

二、综合题(共46分)

12.下图是美国的北水南调和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调水方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2分)

(1)美国太平洋沿岸为什么北部水资源富余,南部水资源贫乏?

造成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8分)

(2)从工程建设的角度看,美国的北水南调和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哪个难度大、投资高?

理由是什么?

(6分)

(3)澳大利亚东水西调实施后,西部调入区出现土壤盐碱化加重的现象。

请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8分)

解析:

(1)题,根据经纬度位置即可判断美国太平洋沿岸北部和南部的气候差异,并结合两个地区需水量的差异,分析其水资源的盈亏。

同理可以分析墨累—达令盆地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题,从工程建设角度考虑,也就是从其是否经过山地进行考虑。

第(3)题,从盐碱地的形成原因及整治措施加以分析回答。

答案:

(1)美国太平洋沿岸北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多,南部是地中海气候,降水较少;南部城市和人口比北部多,水资源需求量大。

墨累—达令盆地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需水量不断增大,且该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降水少。

(2)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难度大、投资高。

理由:

美国输水线路位于盆地,与山脉走向一致;而澳大利亚输水线路与山脉相交,需开凿隧道,工程量大。

(3)原因:

大量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

治理措施:

建设排水工程,做到有灌有排;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调整种植结构,减少耗水量大的农作物种植面积等。

13.(2017·绵阳一诊)丹江口水库位于湖北省与河南省交界处(左图),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引江济汉”工程作为中线工程的组成部分,于2010年3月在湖北荆江河段与汉江之间开工(右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4分)

(1)说出南水北调和“引江济汉”工程对水循环的影响。

(4分)

(2)从自然角度分析丹江口水库成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优势条件。

(8分)

(3)说明“引江济汉”工程对汉江的作用。

(4分)

(4)说明丹江口水库作为华北未来可持续供水水源地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8分)

解析:

(1)可从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及意义角度分析。

(2)从自然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