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基本内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7598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4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必修一基本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基本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基本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基本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基本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必修一基本内容.docx

《高中化学必修一基本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必修一基本内容.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必修一基本内容.docx

高中化学必修一基本内容

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

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

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

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

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

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

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

5.摩尔质量(M)

(1)定义:

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

(2)单位:

g/mol或g..mol-1(3)数值:

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m/M)

六、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Vm)

(1)定义: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2)单位:

L/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七、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

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

(2)单位:

mol/L(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B=nB/V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

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

(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

注意事项:

A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B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C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E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3.溶液稀释:

C(浓溶液)?

V(浓溶液)=C(稀溶液)?

V(稀溶液)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物质的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

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

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质粒子大小/nm外观特征能否通过滤纸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

溶液小于1均匀、透明、稳定能没有NaCl、蔗糖溶液

胶体在1—100之间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能有Fe(OH)3胶体

浊液大于100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不能没有泥水

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

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

C、置换反应(A+BC=AC+B)

D、复分解反应(AB+CD=AD+CB)

(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

A、离子反应:

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

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

(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

A、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实质:

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B、非氧化还原反应

2、离子反应

(1)、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

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

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

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

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

如铜、铝、石墨等。

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

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书写方法:

写: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

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删:

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

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3)、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A反应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

B、反应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H+和CO32-,HCO3-,SO32-,OH-和NH4+等

C、反应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

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学)

注意:

题干中的条件:

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

Fe2+、Fe3+、Cu2+、MnO4-等离子,酸性(或碱性)则应考虑所给离子组外,还有大量的H+(或OH-)。

(4)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六看)

一、看反应是否符合事实:

主要看反应能否进行或反应产物是否正确

二、看能否写出离子方程式:

纯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三、看化学用语是否正确:

化学式、离子符号、沉淀、气体符号、等号等的书写是否符合事实

四、看离子配比是否正确

五、看原子个数、电荷数是否守恒

六、看与量有关的反应表达式是否正确(过量、适量)

3、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

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金属活动性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液反应而得到H2。

三、Al2O3为两性氧化物,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都既可以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四Na2CO3和NaHCO3比较

碳酸钠碳酸氢钠

俗名纯碱或苏打小苏打

色态白色晶体细小白色晶体

水溶性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易溶于水(但比Na2CO3溶解度小)溶液呈碱性(酚酞变浅红)

热稳定性较稳定,受热难分解受热易分解

2NaHCO3Na2CO3+CO2↑+H2O

与酸反应CO32—+H+=HCO3—

HCO3—+H+=CO2↑+H2O

相同条件下放出CO2的速度NaHCO3比Na2CO3快

与碱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

反应实质:

CO32—与金属阳离子的复分解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

反应实质:

HCO3—+OH-=H2O+CO32—

与H2O和CO2的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

CO32—+H2O+CO2=HCO3—

不反应

与盐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Ca2++CO32—=CaCO3↓

不反应

主要用途玻璃、造纸、制皂、洗涤发酵、医药、灭火器

五、.合金: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的特点;硬度一般比成分金属大而熔点比成分金属低,用途比纯金属要广泛。

 

一.离子反应和离子共存

1.(2013大纲卷)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用过量氨水吸收工业尾气中的SO2:

2NH3·H20+SO2

2NH4++SO32-+H2O

B.氯化钠与浓硫酸混合加热:

H2SO4+2Cl-

SO2↑+Cl2↑+H2O

C.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

3Fe2++4H++NO3-

3Fe3++NO↑+3H2O

D.明矾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使SO42-恰好完全沉淀:

2Ba2++3OH-+Al3++2SO42-

2BaSO4↓+Al(OH)3↓

2.[2013高考∙重庆卷∙1]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a+、Ba2+、Cl—、NO3—B.Pb2+、Hg2+、S2—、SO42—

C.NH4+、H+、S2O32—、PO43—D.Ca2+、Al3+、Br—、CO32—

3.(2013安徽卷)下列分子或离子在指定的分散系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银氨溶液:

Na+、K+、NO3-、NH3·H2OB.空气:

C2H2、CO2、SO2、NO

C.氢氧化铁胶体:

H+、K+、S2-、Br-D.高锰酸钾溶液:

H+、Na+、SO42-、葡萄糖分子

4.(2013广东卷)水溶解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a+、Al3+、Cl-、CO32-B.H+、Na+、Fe2+、MnO4-

C.K+、Ca2+、Cl-、NO3-D.K+、NH4+、OH-、SO42-

5.(2013江苏卷)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Cl2:

MnO2+4HCl

Mn2++2Cl-+Cl2↑+2H2O

B.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胶体:

Al3++3H2O=Al(OH)3↓+3H+

C.Na2O2溶于水产生O2:

Na2O2+H2O=2Na++2OH-+O2↑

D.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

HCO3-+Ca2++OH-=CaCO3↓+H2O

6.(2013北京卷)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准确的是

A.用浓盐酸检验氨:

NH3+HCl=NH4Cl

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CO2-3+H2O

HCO-3+OH-

C.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铁作负极被氧化:

Fe-3e-=Fe3+

D.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出现白色固体:

Ca(OH)2+CO2=CaCO3↓+H2O

7.(2013海南卷)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A.NH4HCO3溶于过量的浓KOH溶液中:

NH4

++HCO3-+2OH-=CO32-+NH3↑+2H2O

B.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恰好使SO42-沉淀完全:

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

C.向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

2Fe2++4Br-+3Cl2=2Fe3++2Br2+6Cl-

D.醋酸除去水垢:

2H++CaCO3=Ca2++CO2↑+H2O

8.(2013江苏卷)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

A.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

Mg2+、K+、SO42-、NO3-

B.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

Na+、Cu2+、HCO3-、NO3-

C.0.1mol·L-1AgNO3溶液:

H+、K+、SO42-、I-

D.0.1mol·L-1NaAlO2溶液:

H+、Na+、Cl-、SO42-

9.(2013新课标卷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浓盐酸与铁屑反应:

2Fe+6H+=2Fe3++3H2↑

B.钠与CuSO4溶液反应:

2Na+Cu2+=Cu↓+2Na+

C.NaHC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

CO2-3+2H+=H2O+CO2↑

D.向FeCl3溶液中加入Mg(OH)2:

3Mg(OH)2+2Fe3+=2Fe(OH)3+3Mg2+

10.(2013四川卷)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l2通入水中:

Cl2+H2O===2H++Cl—+ClO—

电解

B.双氧水中加入稀硫酸和KI溶液:

H2O2+2H++2I—===I2+2H2O

C.用铜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

2Cu2++2H2O===2Cu+O2↑+4H+

D.Na2S2O3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2S2O32—+4H+===SO42—+3S↓+2H2O

11.(2013上海卷)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3+、Al3+和K+。

取该溶液100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mol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衬垫;顾虑,洗涤,灼烧,得到1.6g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

由此可知原溶液中

A.至少存在5种离子B.Cl-一定存在,且c(Cl)≥0.4mol/L

C.SO42-、NH4+、一定存在,Cl-可能不存在D.CO32-、Al3+一定不存在,K+可能存在

二.氧化还原反应

1.(2013天津理综,1,6分)运用有关概念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molH2燃烧放出的热量为H2的燃烧热B.Na2SO3与H2O2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C.

互为同系物D.BaSO4的水溶液不易导电,故BaSO4是弱电解质

2.(2013福建理综,12,6分)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KIO3氧化,当NaHSO3完全消耗即有I2析出,依据I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NaHSO3的反应速率。

将浓度均为0.020mol·L-1的NaHSO3溶液(含少量淀粉)10.0mL、

KIO3(过量)酸性溶液40.0mL混合,记录10~55℃间溶液变蓝

时间,55℃时未

观察到溶液变蓝,实验结果如右图。

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40℃之前与40℃之后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

B.图中b、

c两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相等

C.图中a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为5.0×10-5mol·L-1·s-1

D.温度高于40℃时,淀粉不宜用作该实验的指示剂

3.(2013浙江理综,26,15分)氢能源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

有两种可产生H2的化合物甲和乙。

将6.00g甲加热至完全分解,只得到一种短周期元素的金属单质和6.72L的H2(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甲与水反应也能放出H2,同时

还产生一种白色沉淀物,该白色沉淀可溶于NaOH溶液。

化合物乙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分解得到H2和另一种单质气体丙,丙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1。

请回

答下列问题:

(1)甲的化学式是    ;乙的电子式是    。

 

(2)甲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气体丙与金属镁反应的产物是    (用化学式表示)。

 

(4)乙在加热条件下与CuO反应可生成Cu和气体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有人提出产物Cu中可能还混有Cu2O,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之  

                    。

 

(已知:

Cu2O+2H+

Cu+Cu2++H

2O)

(5)甲与乙之间    (填“可能”或“不可能”)发

生反应产生H2,判断理由是              

4.(2013福

建理综14分)二氧化

氯(C

lO2)是一种高效、广谱、安

全的杀菌、消毒剂。

(1)氯化钠电解法是一种可靠的工业生产ClO2方法。

①用于电解的食盐水需先除去其

中的Ca

2+、Mg2+、S等杂质。

某次除杂操作时,往粗盐水中先加入过量的

    (填化学式),至沉淀不再产生后

再加入过量的Na2CO3和NaOH,充分反应后将沉淀一并滤去。

经检测发现滤液中仍含有一定量的S,其原因是                             [已知:

Ksp

(BaSO4)=1.1×10-10、Ksp(BaCO3)=5.1×10-9]。

 

②该法工艺原理示意图如下。

其过程是将食盐水在特定条件下电解得到的氯酸钠(NaClO3)与盐酸反应生成ClO2。

工艺中可以利用的单质有    (填化学式),发生器中生成ClO2的化学方

程式为                     。

 

(2)纤维素还原法制ClO2是一种新方法,其原理是:

纤维素

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D与Na

ClO3反应生成ClO2。

完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4NaClO3+12H2SO4

ClO2↑+CO2↑+18H2O+     

(3)ClO2和Cl2均能将

电镀废水中的CN-氧化为无毒的物质,自身被还原为Cl-。

处理含CN-相同量的电镀废水,所需Cl2的物质的量是ClO2的    倍。

 

四.金属及其化合物

1.(2013江苏卷)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

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B.若甲为SO2,则丁可能是氨水

C.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盐酸D.若甲为NaOH溶液,则丁可能是CO2

2.(2013四川卷)1.52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mL密度为1.40g/mL、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1120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mol/L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g沉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

1B.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mol/L

C.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是80%

D.得到2.54g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600mL

3.(2013上海卷)一定量的CuS和Cu2S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HNO3中,收集到气体V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u2+和SO42-)加入足量NaOH,产生蓝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CuO12.0g,若上述气体为NO和NO2的混合物,且体积比为1﹕1,则V可能为A.9.0LB.13.5LC.15.7LD.16.8L

4.(2013山东卷)足量下列物质与等质量的铝反应,放出氢气且消耗溶质物质的量最少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B.稀硫酸C.盐酸D.稀硝酸

5.(2013广东卷)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

固体变黑膨胀

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B

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

无明显变化

Al与浓硝酸不反应

C

将一小块Na放入无水乙醇中

产生气泡

Na能置换出醇羟基中的氢

D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

粉末变红

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6.(2013浙江卷)氢能源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

现有两种可产生H2的化合物甲和乙。

将6.00g甲加热至完全分解,只得到一种短周期元素的金属单质和6.72LH2(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甲与水反应也能产生H2,同时还产生一种白色沉淀物,该白色沉淀可溶于NaOH溶液。

化合物乙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分解得到H2和另一种单质气体丙,丙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1.25g/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化学式是_________;乙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

(2)甲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体丙与金属镁反应的产物是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乙在加热条件下与CuO反应可生成Cu和气体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有人提出产物Cu中可能还含有Cu2O,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Cu2O+2H+==Cu+Cu2++H2O)

(5)甲与乙之间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发生反应产生H2,判断理由是________。

7.(2013天津卷)FeCl3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工业生产流程制备无水FeCl3,再用副产品FeCl3溶液吸收有毒的H2S。

.经查阅资料得知:

无水FeCl3在空气中易潮解,加热易升华。

他们设计了制备无水FeCl3的实验方案,装置示意图(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去)及操作步骤如下: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通入干燥的Cl2,赶尽装置中的空气;

用酒精灯在铁屑下方加热至反应完成

……

体系冷却后,停止通入Cl2,并用干燥的N2赶尽Cl2,将收集器密封

请回答下列问题:

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加热后,生成的烟状FeCl3大部分进入收集器,少量沉积在反应管A的右端。

要使沉积得FeCl3进入收集器,第

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步骤中,为防止FeCl3潮解所采取的措施有(填步骤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B中的冷水浴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装置D中FeCl2全部反应完后,因为失去吸收Cl2的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