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四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71112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四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四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四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四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四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四单元教案.docx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四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四单元教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四单元教案.docx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

教材解读

本单元教学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以及数量关系较难理解的加、减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加法(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求原来有多少(即被减数)的加法计算的实际问题)减法(两位数减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求去掉多少(即减数)的减法计算的实际问题)求相差数的实际问题,教材的编排是先教学口算,再教学笔算;教学口算把加法和减法分开进行,教学笔算把加法和减法合在一起;解决实际问题和计算教学穿插进行。

1.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3.结合数的认识,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结合具体事物,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单元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一方面读数和写数的过程是综合应用本单元所学概念的过程,每读、写一个数,都要应用数的组成、数位的意义等重要的概念;它又是后面要学的数的大小比较、百以内数的计算的重要基础。

单元教学难点

(1)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

(2)数位的意义。

(3)探索例7的百数图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

学情分析

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有了一点的计算基础,部分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已经接触了100以内数的概念,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100以内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每读、写一个数,都要应用数的组成、数位的意义等重要的概念。

教案首页

课题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

主备人

教学

课时

授课

时间

 

学习基础

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有了一点的计算基础,部分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已经接触了这部分的内容。

学习困难预测

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

因为一年级学生在入学前一般就能数到100,但在实际数实物时却很容易发生错误。

本课旨在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各数的过程,感受100以内各数的大小。

感受100以内各数就在身边。

学生能独立地数100个物体,知道10个一是10,10个十是一百,对计数单位“一(个)”、“十”、“百”有一个感性认识。

学生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培养学生数数的兴趣和估数的意识。

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主动合作意识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1、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

2、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主动合作意识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

(2)数位的意义。

教具学具

准备

计数器,小棒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

45+30=7545+3=48

540405

教学得失细节陈述

归因

分析

改进

措施

教案续页(第课时)

目标达成

教学流程

补充修改

时间分配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多媒体演示:

停车场里相继开来了大客车、中客车和轿车三兄弟,分别向小朋友们问好并自我介绍。

小轿车:

“我有3个座位。

”中客车:

“我有30个座位。

”大客车:

“我有45个座位。

提问:

观察这副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怎样列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板书:

45+30、45+3、30+3。

问:

这三个算式中,哪道算式你已经能算出得数,得多少?

学生回答:

30+3=33。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教学45+30(两位数加整十数)。

(1)自我探索算法。

提问:

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来计算这道题呢?

(2)小组讨论。

交流算法。

注:

只要算法有道理都要加以肯定。

(3)整理算法。

讨论:

这些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都是把30与40相加)

谈话:

10个10个地数数,是把30和40相加;用小棒摆,成捆的和成捆的相加;用计数器,把3个十拨在十位上,与4个十相加。

可见做45+30都是把40和30相加(板书:

40+30=70),再加上原来个位上的5,得75(板书:

70+5=75)。

2、教学45+3(两位数加一位数)

(1)独立思考。

提问:

根据45+30的各种算法,你能很快地想出45+3该怎么算吗?

(2)学生畅所欲言,交流算法。

教师肯定各种合理的算法。

对于先算5+3=8,再算40+8=48这种算法,教师要重点肯定。

3、比较45+30和45+3。

提问:

这两道题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同桌交流。

谈话:

你们都认为45+30,要先把40和30相加,想一想这是先把什么位上的数相加?

45+3,要先把5和3相加,想一想,这又是先把什么位上的数相加?

从中你领悟出了什么道理?

(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

三、巩固深化,应用算法

1、“想想做做”第1题。

同桌一起用计数器拨一拨,写出结果。

指名两位学生在全班演示,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拨。

2、“想想做做”第2题。

各自口算,后同桌检查,有错的再说一说,错在哪儿,应该怎样算,并改正。

提问:

每组中的两道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做题时你是怎么想的?

3、“想想做做”第3题。

指名说出图意。

列式解答。

共同交流。

四、评价激励,全课小结

谈话:

这节课,每一位同学都开动了脑筋,通过与周围同学的合作,以及自己的探索获得了许多新知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课堂

练习

设计

数学书P47页想想做做3、4、6、7、8

当堂达标

反馈

达标检测题目

 

题号

抽测人数

达标人数

百分比

归因分析

作业

设计

预估时间

完成时间

预估时间

完成时间

教案首页

课题

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主备人

教学

课时

授课

时间

 

学习基础

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加、减法的含义,已经会解决求和、

求剩余以及求一个家属的简单实际问题。

学习困难预测

要让学生理解是求剩余实际问题的逆思考,是以另一

个角度理解的求和问题。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用加法来解决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

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减法的含义,已经会解决求和,求剩余以及求一个加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这里学习的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它是求剩余实际问题的逆思考,实质上是以另一个角度理解求和问题。

学生开始学习这类问题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但学生有用减法解决求一个加数的实际问题的逆思考经验,只要充分利用这种经验,学生就可以理解用加数求被减数的道理。

学生学会了这类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就能更全面的理解加法的含义,加深对这几类实际问题之间数量关系的理解。

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算;利用学生已有用减法解决求一个加数的实际问题的逆思考经验来理解用加数求被减数的道理,从而更全面的理解加法的含义。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2、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创设的情境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以便于学生利用直观情境,理解数量关系。

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中条件和问题的叙述顺序与学生一般的思维不一致,学生在解决的时候条件找不准,确定解题方法都有一定的难度。

教具学具

准备

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23+5=28

203

8

教学得失细节陈述

归因

分析

改进

措施

教案续页(第课时)

目标达成

教学流程

补充修改

时间分配

一、引入

谈话: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葡萄熟了苹果熟了……小猴子可开心啦!

因为它们又可以吃到最喜欢的玉米和桃子了。

两只小猴子来到山下掰玉米,一只小猴子掰了4个玉米,另一只掰了15个。

请你算一算,它们一共掰了几个玉米?

你是怎样想的?

二、展开

1、猜一猜。

谈话:

两只小猴子来到山下采桃子,不一会儿已经采了23个桃子(出示情境图中的一部分,其中书上还剩的5个桃子不出现)。

请你猜一猜,树上原来有可能有多少个桃子?

为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

重点讨论两种情况:

如果树上的桃子采完了,那么原来是23个;如果树上的桃子还有剩余的,那么原来可能是24、25、26……但不可能少于23个。

2、说一说,算一算。

(1)(出示情境图中还剩的5个桃子)提问:

小猴子没有采完桃子,树上还剩几个桃子?

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子,你们知道吗?

请大家动动脑筋想一想该怎么算?

为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

(2)讨论后明确:

树上原来的桃子树是总树,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采走的23个,另一部分是还剩的5个。

求原来有多少个桃子,要不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3)列式计算(板书:

23+5=28或5+23=28)。

追问:

23、5、28分别表示什么?

23+5=28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再说一说列式的思考过程。

(4)指导口答。

三、游戏活动

1、师范游戏:

借给某某同学12朵花,还剩3朵。

算一算老师原来有几朵花?

怎么想的?

2、学生游戏:

同桌合作,模仿刚才的借花游戏,同时说一说游戏过程:

借给某某同学几朵,还剩几朵,原来有几朵。

四、实际应用

谈话:

通过刚才的借花游戏我们已经知道原来有多少,只要把借走的和剩下的这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

1、“想想做做”第1题。

要求仔细看图,用两句花说一说图中小朋友拼图的情况。

提问:

这盒拼图一共有多少块拼板?

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计算?

为什么?

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看图说一说乘车的情况,再根据问题的选择算发,并说一说理由。

3、“想想做做”第3、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在此基础上,对已经解答的几个问题进行反思。

指出:

这几个问题都是把两个部分合起来,求出总数。

4、延伸。

谈话:

像刚才解决的这些问题,你在生活中遇到过没有?

能自己编一个这样的问题吗?

课堂

练习

设计

当堂达标

反馈

达标检测题目

 

题号

抽测人数

达标人数

百分比

归因分析

作业

设计

预估时间

完成时间

预估时间

完成时间

教案首页

课题

两位数减整十数、

一位数(不退位)

主备人

教学

课时

1课时

授课

时间

 

学习基础

已经学习了整十数减整十数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

学习困难预测

要明白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从个位减起。

本课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十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这些都是本课新知的支撑,特别是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学习方法和计算方法更是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

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能为今后

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能用

减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1、经历探索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

  2、能用减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并与同学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经历探索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

教具学具

准备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

45–30=1545–3=42

540405

102

教学得失细节陈述

归因

分析

改进

措施

教案续页(第课时)

目标达成

教学流程

补充修改

时间分配

一、以旧引新,揭示课题

1、口算:

73+30=40+5=36+20=21+50=

60-30=30+8=36+2=21+5=

2、指名说硕6+20和36+2这两道题是怎样计算的。

3、设疑:

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同学们掌握得真不错,那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呢,你们想知道吗?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就明白了。

4、板书课题: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二、学习新知,探索算法

1、学习例1。

(1)媒体出示例1情境图。

师述:

春天到了,祖国的山山水水是那么美丽,同学们,你们想出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吗?

那好,让我们跟随一群小朋友一起上车吧!

(2)提问:

①车上一共有多少个作为?

已经坐了多少人?

②还有多少个作为空着?

③用什么方法计算?

④指名列出算式,板书45-30=?

(3)学生探索算法。

①师:

同学们,45-30=?

请你们开动小脑筋,如果喜欢借助学具的话也可以,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你们肯定会有收获的。

②学生设想,独立操作。

③组织学生交流。

估计会出现以下几种算法:

第一种:

用摆小棒或拨算珠的方法来计算。

在学生交流时让他们到投影仪上来摆一摆,拨一拨。

着重让学生说说:

减30“怎样减。

第二种:

想30+(15)=45

第三种:

把45分成40和5,40-30=10,10+5=15

④在第三种算法的基础上整理出一般计算方法。

师:

刚才某某同学利用数的组成,把新口算转化成已经掌握的口算,这种方法是我们计算两位数减整十数的一般计算方法。

2、学习例2。

(1)出示例2情境图。

师:

浏览完了一个景点,想不想再去游乐园乐一乐?

那我们赶快上车吧!

(2)指导看懂图意:

一共有45座,还有3个作为空着。

(3)车上一共坐了多少人?

(4)用什么方法计算?

怎样列式?

(5)你想怎样算?

先考虑考虑,想好了跟好朋友说一说?

(6)指名交流算发。

3、比较45-30和45-3在计算方法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1)这两道题在计算方法上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呢,请你们仔细观察观察,相信你们肯定会有发现的。

(2)分组讨论、交流、补充,归纳出两题的异同点。

三、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1题,用算珠拨一拨,并说出结果。

54-20=()86-50=()

54-2=()86-5=()

2、学做小司机(游戏)。

方法:

把“想想做做”第2题中的三组题分别写在三辆汽车上,指名口算(当小司机)算对了把车开走。

3、“想想做做”第3题:

读懂题意,学生根据已知的条件列算式解答。

交流时,提醒单位名称,让学生尝试口答。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学得都很认真,肯定有不少收获吧!

能把你的收获说给大家听听吗?

课堂

练习

设计

当堂达标

反馈

达标检测题目

 

题号

抽测人数

达标人数

百分比

归因分析

作业

设计

预估时间

完成时间

预估时间

完成时间

教案首页

课题

求减数的实际问题

主备人

教学

课时

1课时

授课

时间

 

学习基础

学生已经会用加法解决求和或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也已经会用减法解决求剩余或求一个加数的实际问题。

学习困难预测

学生了解它与求剩余、求一个加数的问题一样,实质

上也是求一部分数的实际问题,也要用减法解决。

这里学习的求减数的实际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常常遇到,它与求剩余、求一个加数的问题一样,实质上也是求一部分数的实际问题,也都用减法解决,学生学会了这类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就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减法的

含义,加深对这类实际问题数量之间关系的理解。

会解决“已知一共有多少,剩下多少,求去掉多少的实际问题”。

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1.通过具体操作、合情推理,探索发现已知一共有多少,剩下多少,求去掉多少的实际问题。

2.能用探索到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具体操作、合情推理,探索发现已知一共有多少,剩下多少,求去掉多少的实际问题。

能用探索到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教具学具

准备

教学得失细节陈述

归因

分析

改进

措施

教案续页(第课时)

目标达成

教学流程

补充修改

时间分配

一、教学例题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图,提问: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副图,说说图上告诉我们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

图上告诉我们一共有28个桃,被小猴吃掉一些后还剩下6个,问吃掉了多少个桃。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提问:

怎样求出吃掉了多少个桃?

(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说。

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提问:

谁来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

引导学生说出:

从28个桃里面去掉剩下的6个桃,就可求出吃掉的桃的个数。

谈话:

如果有的同学还想不懂,我们来一起画图研究。

题目中的第一个已知条件是什么?

(一共采了28个桃)我们贴一张纸条,盖住的就是这28个桃。

(呈现图形)

这28个桃吃完了吗?

还剩几个?

(揭去后一段纸条,露出剩下的6个桃)

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谁到图上指一指求哪一部分的个数?

(写“?

”,完成示意图)

现在知道该怎样计算了吗?

谁能说出算式?

板书:

28-6=22(个)

谁能回答题目中的问题?

指名口答。

3、反思揭示课题

谈话:

结合题目的意思想一想,算式中的28表示什么?

(板书:

总个数)6表示什么?

(板书:

剩下的个数)22表示什么?

(板书:

去掉的个数)谁来说说已知总个数和剩下的个数怎样求去掉的个数?

(补充完整数量关系式:

总个数-剩下的个数=去掉的个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求去掉多少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这类问题时,只要从总数里去掉剩下的就可以了。

巩固提高

二、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

(以4人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

1、指定4名学生把这4道题分别说一说:

图上告诉我们什么?

问我们什么?

使全班学生对这4题都有一个大概的印象。

2、组内分工,每人负责一道题独立思考如何计算。

3、组内交流,要求人人说出自己负责的那道题是怎样想的,其余的学生注意听他说的对不对,有错及时纠正。

4、学生小组活动,老师参与其中了解学生说的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5、对全班提问:

这4题哪个同学还有不懂的?

请举手提问。

在书上独立完成这4题。

6、在小组内检查订正,并要每人口头回答一道题目的问题。

三、全课小结

谈话:

通过刚才的练习,同学们对求去掉多少的实际问题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谁来说说解决这一类问题应该怎样想?

课堂

练习

设计

当堂达标

反馈

达标检测题目

 

题号

抽测人数

达标人数

百分比

归因分析

作业

设计

预估时间

完成时间

预估时间

完成时间

教案首页

课题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主备人

教学

课时

1课时

授课

时间

 

学习基础

学生已经掌握了不进位加与不退位减的口算方法,明确了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减的道理。

学习困难预测

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笔算加、减法“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的方法,因为不存在进位、退位,所以不容易接受“从

个位算起”的方法。

这部分内容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与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

学生之前已经掌握了不进位与不退位的口算方法,明确了相同数位相加、减的道理,再用竖式计算时只是形式变化,,但算理相同,计算难度不会太大。

同时,学生学会竖式布列的方法,可以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减的认识,在接下来学习进位和退位减的支撑,降低了思考的难度。

所以这部分内容既是学生学习加减法笔算的开始,又是接着学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础。

因此、本节课要使学生再理解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笔算加减法“数

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笔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增强数学意识,培养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的

态度。

1、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笔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2、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培养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

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

教具学具

准备

计数器、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43+31=74

43

+31

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