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高中非金属实验.docx
《高考高中非金属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高中非金属实验.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高中非金属实验
氮及其化合物
1.
(09全国卷Ⅱ6)物质的量之比为2:
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
4B.1:
5C.2:
3D.2:
5
2.(09江苏卷
3)下列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a
b
c
A
Al
AlCl3
Al(OH)3
B
HNO3
NO
NO2
C
Si
SiO2
H2SiO3
D
CH2=CH2
CH3CH2OH
CH3CHO
3.(08海南卷)锌与很稀的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硝酸铵和水。
当生成1mol硝酸锌时,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A.2molB.1molC.0.5molD.0.25mol
4.(07四川卷)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L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
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A.60mLB.45mLC.30mLD.15mL
5.05江苏卷Cu2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当NO2和NO的物质的量为1∶1时,实际参加反应的Cu2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7B.1∶9C.1∶5D.2∶9
6.(07江苏卷)某合金(仅含铜、铁)中铜和铁的物质的量之和为ymol,其中Cu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将其全部投入50mLbmol·L-1的硝酸溶液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假设NO是唯一的还原产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金属有剩余,在溶液中再滴入硫酸后,金属又开始溶解
B.若金属全部溶解,则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C.若金属全部溶解,且产生336mL气体(标准状况),则b=0.3
D.当溶液中金属离子只有Fe3+、Cu2+时,则a与b的关系为:
b≥80y(1-a/3)
7.(07江苏卷)三聚氰酸[C3N3(OH)3]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2。
其反应原理为:
C3N3(OH)3
3HNCO;8HNCO+6NO2
7N2+8CO2+4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3N3(OH)3与HNCO为同一物质
B.HNCO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
C.1molNO2在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4mol
D.反应中NO2是还原剂
8.(05全国卷Ⅲ)下列气体的制备可采用右图装置的是
A.铜与浓硝酸反应制NO2
B.铜与稀硝酸反应制NO
C.乙醇与浓硫酸反应制乙烯
D.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制HCl
9.(05江苏卷)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
B.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
C.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具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D.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
10.(05上海卷)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11.05天津卷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A.用过量氨水除去Al3+溶液中的少量Fe3+
B.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除去N2中少量O2
C.用新制的生石灰,通过加热蒸馏,以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
D.用盐酸除去AgCl中少量的Ag2CO3
高考第二轮热点专题训练—氯及其化合物
1.(07广东卷)下列溶液能使红色花瓣快速褪色的是()
A.稀盐酸B.新制氯水
C.氯化钙稀溶液D.生理盐水
2.(07上海卷)有关物质燃烧时火焰颜色描述错误的是()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苍白色B.钠在空气中燃烧—黄色
C.乙醇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D.硫在氧气中燃烧—绿色
3.(07广东卷)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CO32-、Cl-。
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SO42-,除BaCl2溶液外,还需要的溶液是()
A.H2SO4B.HClC.NaOHD.NaNO3
4.(07上海卷)可用如图装置制取(必要时可加热)、净化、收集的气体是()
A.铜和稀硝酸制一氧化氮B.氯化钠与浓硫酸制氯化氢
C.锌和稀硫酸制氢气D.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制硫化氢
5.(07重庆卷)表中是食用碘盐包装上的部分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配料
精盐、碘酸钾、抗结剂
碘含量
35±15mg/kg
储存方法
密封、避光、防潮
食用方法
烹饪时,待食品熟后加入碘盐
A.高温会导致碘的损失B.碘酸钾可氧化氯化钠
C.可用淀粉检验碘盐中的碘酸钾D.该碘盐中碘酸钾含量为20mg/kg~50mg/kg
6.(06北京卷)已知:
①向KmnO4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②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
MnO-4>Cl2>Fe3+>I2
B.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C.实验①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D.实验②证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7.(06广东卷).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共价键的键能大小有关的是()
A.F2、Cl2、Br2、I2的熔点、沸点逐渐升高
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C.金刚石的硬度、熔点、沸点都高于晶体硅
D.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
8.(06广东卷)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Cl2与NaOH溶液反应:
Cl2+2OH-==Cl-+ClO-+H2O
B.F2与NaOH溶液反应:
F2+4OH-==2F-+O2+2H2O
C.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g++2NH3·H2O==Ag(NH3)2++2H2O
D.Fe3O4与稀HNO3反应:
Fe3O4+8H+==Fe2++2Fe3++4H2O
9.(06广东卷)下表中,对陈述I、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选项
陈述I
陈述Ⅱ
判断
A
工业生产硫酸用水吸收SO3
SO3可与水反应
I对;Ⅱ对;有
B
Cl2和SO2混合后可用于漂白纸浆
Cl2和SO2都有较好的漂白作用
I对;Ⅱ错;无
C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
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光
I对;Ⅱ对;无
D
石墨常用作电解池的电极
石墨的化学性质稳定且导电性好
I对;Ⅱ对;有
10.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
对下列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现象
解释
A
KI淀粉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蓝
Cl2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B
在潮湿的空气中,铁制品易生锈
铁、杂质碳和水膜形成了原电池
C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说明该溶液中含有SO42—
D
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产生白雾
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11.(06上海卷)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现按下图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
玻璃管内装有分别滴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位颜色描述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
黄绿色
橙色
蓝色
白色
B
无色
橙色
紫色
白色
C
黄绿色
橙色
蓝色
无色
D
黄绿色
无色
紫色
白色
12.(03上海卷)是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ClO2将逐渐取代Cl2成为生产自来水的消毒剂。
工业上ClO2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H2SO4酸化后反应制得,在以上反应中NaClO3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B.2︰1C.1︰2D.2︰3
13.(03上海卷)向NaBr、NaI、Na2SO3混合液中,通入—定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可能是()
A.NaClNa2SO4B.NaClNaBrNa2SO4
C.NaClNa2SO4I2D.NaClNaINa2SO4
14.(07全国理综卷
)现有五种离子化合物A、B、C、D和E,都是由下表中的离子形成的:
阳离子
Ag+
Ba2+
Al3+
阴离子
OH-
Cl-
SO42-
为鉴别它们,分别完成以下实验,其结果是:
(a)B和D都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b)A溶于水后,与上述某阳离子反应可生成B,且A溶液与过量的氨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c)C溶于水后,与上述某阳离子反应可生成D,且C溶液与过量的氨水过量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d)E溶于水后,与上述某阴离子反应可生成B;
(e)A溶液与适量E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再加入过量E溶液,沉淀量减少,但不消失。
请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填空:
(1)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A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
(2)A溶液与过量的E溶液反应后,最终得到的沉淀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15.多原子分子氰(CN)2、硫氰(SCN)2和(OCN)2的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故称它们为拟卤素。
它们可以生成酸和盐(见下表,表中X代表F、Cl、Br或I)。
卤素
氰
硫氰
①
“单质”
X2
(CN)2
(SCN)2
(OCN)2
酸
HX
HCN
②
HOCN
盐
KX
KCN
KSCN
③
(1)在表中①②③空格处应分别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①(CN)2和K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
②已知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为:
Cl-<Br-<CN-<SCN-<I-。
试写出在NaBr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加入(C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硫及其化合物
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绿色烟雾
B.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颗粒
C.点燃的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2.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化合物在相应条件下完全分解后得到氧气最多的是()
A.KClO3(加MnO2催化剂,加热)B.KMnO4(加热)
C.H2O2(水溶液,加MnO2催化剂)D.HgO(加热)
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A.黄铁矿煅炼:
2FeS2+5O2
FeO+4SO2
B.石英与石灰石共熔:
SiO2+CaO
CaSiO3
C.氨的催化氧化:
4NH3+5O2
4NO+6H2O
D.氯气与石灰乳反应: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正确的做法是()
A.银镜反应实验后附有银的试管,可用稀H2SO4清洗
B.在中学《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中,称量操作至少需要四次
C.不慎将浓H2SO4沾在皮肤上,立即用NaOH溶液冲洗
D.在250mL烧杯中,加入216mL水和24gNaOH固体,配制10%NaOH溶液
5.下列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浓硫酸,后注入蒸馏水
B.为测定硫酸铜晶体的结晶水含量,称样时,先称取一定量的晶体,后放入坩锅中
C.为检验酸性溶液中的Cl-和SO42-,先加硝酸银溶液,滤去沉淀后加硝酸钡溶液
D.在制取干燥纯净的氯气时,先使氯气通过水(或饱和食盐水),后通过浓硫酸
6.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
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7.强热硫酸亚铁固体可发生如下反应2FeSO4Fe2O3+SO2↓+SO3↑若将此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则()
A.析出BaSO3沉淀B.析出BaSO4沉淀
C.逸出SO3气体D.逸出SO2气体
8.CuS和Cu2S都能溶于硝酸,它们高温灼烧的产物相同,以下鉴别CuS和Cu2S两种黑色粉末的方法合理的是()
A.将两种样品分别溶于硝酸,区别所产生的气体
B.将两种样品分别溶于硝酸,区别溶液的颜色
C.取两种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在高温灼烧,区别残留固体的质量
D.取两种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在高温灼烧,区别残留固体的颜色
9.A、B、C、D、E均为可溶于水的固体,组成它们的离子有
阳离子
Na+
Mg2+
Al3+
Ba2+
阴离子
OH-
Cl-
CO32-
SO42-
HSO4-
分别取它们的水溶液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①A溶液与B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溶液;
②A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溶液;
③A溶液与D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盐酸;
④B溶液与适量D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加入过量D溶液,沉淀量减小,但不消失。
据此推断它们是A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___。
10.海水是人类的资源宝库,若把海水淡化和化工生产结合起来,既可解决淡水资源缺乏的问题,又可充分利用海洋资源。
I、海水淡化历史最悠久、技术最成熟的方法是。
II、海水中溴元素以Br—形式存在,工业上用空气吹出法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工艺流程如下图:
(1)步骤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步骤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提取溴单质,采用蒸馏“溴水混合物II”而不是蒸馏“溴水混合物I”,请说明原因
。
III、
(1)请写出电解食盐水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
(2)若电解2L饱和食盐水,通过电路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则若用混合均匀后的pH为;若用该溶液将阳极产物全部吸收,反应是离子方程式为,所得溶液的pH7(填“>”、“=”、“<”),理由是。
碳族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材料是指一种称为“纳米”的新物质制成的材料
B.绿色食品是指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C.生物固氮是指植物通过叶面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气
D.光导纤维是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制成的
2.将足量CO2通入KOH和Ca(OH)2的混合稀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和通入CO2体积(V)的关系正确的是
3.已知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是一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
下面是有关天然气的几种叙述:
①天然气与煤、柴油相比是较清洁的能源;②等质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也是前者大;③燃烧天然气也是酸雨的成因之一。
其中正确的
A.是①、②、③B.只有①
C.是①和②D.只有③
4.下列氧化物按其形成的含氧酸酸性递增顺序排列的是
A.SiO2<CO2<SO3<P2O5B.SiO2<CO2<P2O5<SO3
C.CO2<SiO2<P2O5<SO3D.CO2<P2O5<SO3<SiO2
5.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O2、CO、H2O(水蒸气)、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如下连续处理(假定每步处理均反应完全):
①通过碱石灰时,气体体积变小;②通过赤热的氧化铜时,固体变为红色;③通过白色硫酸铜粉末时,粉末变为蓝色;④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时,溶液变得浑浊。
由此可以确定原混合气体中
A.一定含有CO2、H2O,至少含有H2、CO中的一种
B.一定含有H2O、CO,至少含有CO2、H2中的一种
C.一定含有CO、CO2,至少含有H2O、H2中的一种
D.一定含有CO、H2,至少含有H2O、CO2中的一种
6.向下列溶液中滴加稀H2SO4,生成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稀H2SO4,沉淀溶解的是
A.Na2SiO3B.BaCl2
C.FeCl3D.NaAlO2
7.某二价金属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混合物跟足量盐酸反应,消耗H+和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该混合物中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B.1∶2C.1∶3D.1∶4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
B.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2.
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
D.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结晶析出
高中非金属实验
1.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1)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资料显示:
Ca(ClO)2+CaCl2+2H2SO4
2CaSO4+2Cl2↑+2H2O。
某学习小组利用此原理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并探究其性质。
①在该实验中,甲部分的装置是(填字母)。
②乙装置中FeCl2溶液与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证明FeCl2与Cl2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方法是
。
③丙装置中通入少量Cl2,可制得某种生活中常用的漂白、消毒的物质。
已知碳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则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④该实验存在明显的缺陷,改进的方法是
。
(3)为测定漂白粉中Ca(ClO)2的质量分数,该小组将2.0g漂白粉配制成250mL溶液,取出25mL并向其中依次加入过量稀H2SO4、过量KI溶液,完全反应后,再滴入0.1mol/LNa2S2O3溶液:
2Na2S2O3+I2===Na2S4O6+2NaI,共消耗20mLNa2S2O3,则漂白粉中Ca(ClO)2的质量分数为。
2.实验室用浓盐酸和MnO2是制取并探究Cl2化学性质,装置图下图所示:
ABCD
(1)A是氯气发生装置,制备Cl2的原理是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A装置除了分液漏斗外还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2)从C装置出来的气体中含有CO2和HCl,则从B装置导出的气体成分是。
(3)D装置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A.石蕊溶液变红B.石蕊溶液变红,然后逐渐褪色
(4)同学们在实验中发现,若用稀盐酸代替浓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没有氯气生成,于是开始探究该条件下不能生成氯气的原因。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
H+的浓度不够大;
假设2:
;
假设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实验试剂:
浓H2SO4、NaCl固体、MnO2固体、稀盐酸、淀粉-KI溶液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
取少量稀盐酸于试管A中,加入少量Mn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2:
取少量稀盐酸于试管B中,加入少量Mn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
(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其电子式是。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
(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
(5)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
(6)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小的原因: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4.(14分)某课外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在实验室制备氯气并探究其相关性质(夹持设备已略)。
(1)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
漂粉精固体和浓盐酸,相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①、②、③依次放入_______;(选填字母)
①
②
③
a
干燥的有色布条
碱石灰
湿润的有色布条
b
干燥的有色布条
硅胶
湿润的有色布条
c
湿润的有色布条
浓硫酸
干燥的有色布条
d
湿润的有色布条
无水氯化钙
干燥的有色布条
(4)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
当向D中缓缓通入一定量氯气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______色,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大于溴;之后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则说明溴的非金属性大于碘;
(5)有同学提出该实验方案仍有不足,请说明其中两点不足及原因是:
①;②。
1.
(1)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2)①c②2Fe2++Cl2===2Fe3++2Cl-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置于洁净的试管中,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若产生红色溶液,证明生成了Fe3+,则FeCl2与Cl2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合理即得分)
③Cl2+2Na2CO3+H2O===NaCl+NaClO+2NaHCO3
④在丙装置后连接一个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合理即得分)(3)35.75%
2.(16分)
(1)圆底烧瓶、酒精灯(2分)
(2)Cl2、H2O(g)(2分)
(3)AB(2分)(4)①假设2:
Cl-的浓度不够大(1分)
假设3:
Cl-和H+的浓度均不够大(1分)
②(8分)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
取少量稀盐酸于试管A中,加入少量MnO2,滴加几滴浓硫酸,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淀粉-KI溶液。
(1)若淀粉-KI溶液变蓝,则假设1成立;
(2)若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