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资料管理计划 (2).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1647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71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资料管理计划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项目资料管理计划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项目资料管理计划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项目资料管理计划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项目资料管理计划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项目资料管理计划 (2).docx

《项目资料管理计划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资料管理计划 (2).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项目资料管理计划 (2).docx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CHINASTATECONSTRUCTIONENGRG.CORP.LTD

东北亚(长春)国际机械城会展中心项目施工测量方案

中建二局

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7年3月

东北亚(长春)国际机械城会展中心项目测量施工专项方案2017年3月

目录

一、编制说明 1

1.1编制目的 1

1.2适用范围 1

二、工程概况 1

三、编制依据 2

3.1文件依据 2

3.2规范依据 2

四、施工测量控制特点、难点 2

五、测量准备 3

5.1测量人员配备 3

5.2测量仪器准备 3

5.3测量基准点的复核 3

5.4测量时机的选择 4

六、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5

6.1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5

6.2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7

七、土建部分的测量 9

7.1基础平面轴线投测方法 10

7.2地下室部分标高控制 10

八、钢构件安装测量与校正 11

8.1钢柱定位测量 11

8.2拼装测量 12

8.3桁架、网架下扰度观测 14

九、钢结构安装监测 15

9.1施工现场气象监测 15

9.2钢结构安装过程变形监测 16

9.3支撑架卸载监测 17

十、测量质量控制及精度保证措施 17

第1页共2页

东北亚(长春)国际机械城会展中心项目测量施工专项方案2017年3月

10.1测量精度控制标准 17

10.2吊装测量误差分析 18

10.3测量精度保证措施 19

10.4控制点的保护及破坏后恢复措施 20

十一、测量管理 20

第1页共2页

东北亚(长春)国际机械城会展中心项目测量施工专项方案2017年3月

一、编制说明

1.1编制目的

为保证工程的总体目标及钢结构施工顺利进行。

测量工作是高层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工作之一,测量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体钢结构的安装质量和进度。

测量工作的开展,严格按照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运用现代测量的新技术手段,合理安排工序,制定切实可行的测量方案,理清思路,为本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保障,使测量工作真正成为一道科学有序的工具。

故编此方案。

1.2适用范围

东北亚(长春)国际机械城会展中心项目工程概况

二、工程概况

表1:

工程概况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工程名称

东北亚(长春)国际机械城会展中心项目

2

工程地址

东北亚(长春)国际机械城会展中心项目位于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德新区。

拟建工程位于长德经济开发区德贤路以南,102国道以东。

用地东北侧为长德甲三路,东南侧为长德丙一街,西南侧为机械城用地,西北侧长德大街。

3

建设单位

长春高新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4

设计单位

中国中元国际有限公司

5

监理单位

长春市中承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6

施工总承包单位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总建筑

面积

131117.66㎡

展厅数量

8个

楼层划分

地上1层局部2层,地下1层

地下建筑面积

27439.18㎡

檐口高度

18.10m

展厅跨度

展厅1、2:

90m;展厅3、4:

72m;展厅5~8:

27m

第1页共20页

地上建筑面积

103678.48㎡

屋顶高度

最高28.10m

展厅净高

16m,8m

三、编制依据

3.1、文件依据

(1)、东北亚(长春)国际机械城会展中心项目合同协议书;

(2)、东北亚(长春)国际机械城会展中心项目设计施工图;

(3)、施工各相关单位的进度情况及工程总体进度计划要求;

(4)、以往类似大型工程的施工经验及相关的技术文件。

3.2规范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3)、《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

(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5)、《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6)、《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

(7)、《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0)、《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6;

(11)、其它相关的现行规范和规程。

四、施工测量控制特点、难点

测控面积大,整个展馆面积约13万平方米,对控制点的埋设和测量进度要求高;结构形式复杂,屋面网架造型独特,在施工过程中,测量难度大,技术要求高,过程繁琐;桁架现场预拼装受到现场条件和结构形状限制,质量精度对测量控制的要求高,要严格落实构件焊前、焊后的测量检查制度。

了解施工顺序安排,从施工流水的划分、钢结构安装次序、施工进度计划,确定测量放线的先后次序、时间安排,制定详细的测量工作计划。

五、测量准备

5.1、测量人员配备

由于本工程测量的难度和工作量都非常大,为确保本工程优质高速的完成,现场设置测量小组,其中测量工程师2人,专职测量员10人。

测量人员均持有相应的资质或测量工作上岗证。

表2:

测量人员岗位职责

职称

人数

职责

测量工程师

2

主管工程首级平面控制网的设测、结构整体定位控制和把握、测量资料的管理。

专职测量员

10

主要负责施工全过程的测量技术工作,保障工程顺利有序施工。

5.2、测量仪器准备

测量的精度对施工安装质量极为重要,而测量仪器的精度又直接影响着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为了保证测量质量,特准备了以下科学精密的测量仪器,送指定的计量所检定,送检完的仪器、工具必须保证在符合使用的有效期内,并保留相应的检验合格证备查。

1)测量仪器检定

测量仪器设备的配置,要求所有测量器具在作业前必须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定,保证测量仪器的实际测量精度合格有效,并报监理工程师验证,方可使用。

2)测量仪器检校

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测量仪器均要进行计量检定,不得使用未经检定或已超过检定周期的测量仪器,每月对仪器进行一次自检,确保其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3)投入的仪器设备

全站仪1台PENTAXR-202RE

水准仪2台DS3200

钢尺100米1把

钢尺7.5米若干

5.3、测量基准点的复核

根据设计院给定的三个A1、A2、A3共3个点基准点,随后,我们完成了对基准点坐标的复测,具体复测成功如下:

表3:

基准点复测结果

基准

基准点坐标

复测值

差值

X

Y

Z

X

Y

Z

X

Y

Z

A1

25759.347

8417.782

207.276

25759.348

8417.782

207.277

1

0

1

A2

25549.715

8818.377

205.356

25549.717

8818.378

205.358

2

1

2

A3

25447.166

8252.418

210.171

25447.167

8252.417

210.171

1

-1

0

复测结论:

本次复测成果合格。

5.4、测量时机的选择

表4:

测量时机的选择

序号

选择原则

1

设计所提供的每个施工阶段的相应标高,是基于结构计算时采用的气温(20℃)下的设计值,而大型结构往往跨季节、跨昼夜施工。

温度变化,特别是日照温差的变化对于结构变形的影响是复杂的,将温差变化所引起的结构变形从实测变形值中分离出来相当困难。

因此,应尽量选择温度变化小的时机进行测量,力求将温度、日照对施工控制的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

2

在大型结构的施工控制中,温度影响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昼夜温差的影响,另一种是季节温差的影响。

无论是昼夜温差还是季节温差对桁架标高控制均有较大影响。

3

昼夜温差的影响一般在标高控制中多采用回避的做法,即对标高起控制作用的施工工序,均要求在温度较均匀的夜间或凌晨日出前进行。

但遇连续高温的天气情况,由于温度难以均匀,温差的影响难以完全避免,在此情况下,宜采用标高的修正公式来减少日照温差的影响。

六、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6.1、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6.1.1、测设准备

a.收集绘有设计和全部建筑物、构件物、交通线路等的平面综合图,图上应附有一定点位的三维坐标。

b.收集建筑场地的测量控制网的有关资料。

c.收集施工坐标和测量坐标的系统换算数据。

6.1.2、布置原则

a.工程开始前,总包应提供现基准点坐标和测量点的标高。

根据工程总平面图提供的现场及附近国家(城市)一级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对现存基准点进行复测,验正基准点资料和数据的准确性,报监理工程师验证。

b.复测过程按国家四等导线测量的要求实施,测算出精度误差。

水准基准点的复测,在设计院提供的水准基准点上,按规范要求进行联测,精度达到国家四等水准要求。

6.1.3精度要求

表5:

导线等级精度限差

等级

边长(m)

测角中误差(″)

边长相对中误差

I级

100~300

5

≤1/30000

II级

50~100

8

≤1/20000

6.1.4、控制网的施测

6.1.4.1、平面控制点的布置

根据本工程工程特点,选择10个点作为主控点。

在这些点上架设仪器采用导线测设的方法观测边长和水平角,经平差计算,得到主控制点的精确坐标,测量采取往返观测,角度测量3测回测定,在方格网的基线上,再按轴线间距对各轴线进行复测。

并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加密方格网。

测量控制点

6.1.4.2、测量方法

首级和II级控制网采用四等导线的精度要求施测,准确计算出导线成果,进行精度分析和控制点点位误差。

I级控制点的设置按规范要求做好测量标石标志,在选择好的点位上埋设。

为了预防标石的沉降,标石的下部先浇灌混泥土,周围做好通向控制网点的道路和防护栏杆,并作好标志。

为了保证测量精度,在标石埋设后一周内不得进行观测。

由于工程现场施工的影响,有可能致使测量基准标志点产生位移和沉降的变化,要求施工过程中要不定期检查。

检查发现误差时,在起算的大地控制点的基础上按导线测量方法进行复测和平差计算。

6.1.5、主轴线的测设

首先在设计图纸上设计主点坐标数据,在I级或II级控制点的基础上一条轴线上至少设置3个主点,用直角坐标法初步放样出主点Z1、Z2、Z3、Z4及交点O位置。

然后把全站仪架设在建筑轴线中间主点O上,观测同一轴线2个主点的水平角,按控制基线定线要求,其夹角值控制在180°±24″为控制基线精度要求,如超出要求,则需调整主点位置。

主轴线测设示意图

调整方法按建筑基线调整方法反复进行,直到3个主点的水平角满足180°±24″的范围要求。

建筑物定位轴线允许偏离理论轴线量为L/20000,且不应大于3.0mm(L为定位轴线长)。

6.2、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6.2.1布置原则

(1)首先对现场已知水准点进行水准联测。

(按国家四等水准测量要求)。

水准点标石示意图

(2)已知水准点经复测,精度满足要求后,在施工现场根据限差要求埋设水准点标石。

点位尽量远离基础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