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工程技术方案探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6447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85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化工程技术方案探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智能化工程技术方案探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智能化工程技术方案探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智能化工程技术方案探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智能化工程技术方案探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智能化工程技术方案探析.docx

《智能化工程技术方案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化工程技术方案探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智能化工程技术方案探析.docx

智能化工程技术方案探析

智能化工程技术方案实例探析

撰写:

杨跃进

随着信息化建设,智能建筑的发展,为提升生活品质,提供居住安全等目的,住宅

项目的智能化工程建设十分重要,现结合具体项目对各系统方案进行简要探析。

该项目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大学城,周边文化底蕴浑厚,现代高层综合体建筑群众多,项目定位中高端大型文化艺术社区,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分为五个组团,主要业态有:

住宅(E2E4E5组团、CD组团)、商业(E1、E3组团)、SOHO公寓(E1组团)、艺术馆、酒店(E3组团)、写字楼(E3组团)等。

CD

E2E4E5

E3

E1

艺术馆

第一部分项目总体规划

•业态组成

•控制中心设置

•管理模式规划

•传输系统规划

•系统优势

1.业态组成

•安全防范和信息化管理服务是智能化建设的重点。

•信息化服务、商业管理、设备管理、安全防范是智能化的主要建设项目。

•体现安全、便捷的购物环境,为商业管理提供信息处理平台

•打造新智住宅、智能化建设水平达到合肥市中高档水平,为物业管理提供方便。

2.控制中心设置

E1地块设备接入间

管理中心

总控制中心

 

总管理中心:

总控制中心设置在艺术馆B馆一层,监控及管理各组团信息。

各组团独立设置管理中心,并与总控中心联网。

独立大型商业设独立系统,并由商家自行建设,不与总控中心联网。

各管理中心均配置保安人员24小时值守。

分管理中心:

E1、E3、E2E4E5、CD地块需提供约30平方左右管理机房,配置机柜、UPS电源,作为各组团管理中心、网络接入点及信息中转平台。

3.管理模式规划

•第一层:

管理中心控制设备

•第二层:

各组团控制设备及接入设备

•第三层:

前端执行设备

不同的控制方式

•集中控制:

监控、报警、发卡充值等较高一级管理系统。

•本地控制:

监控、周界、可视对讲、广播、车辆管理、电梯对讲等对保安要求及时

响应,同时由于其敷设线缆较多,不适宜于远距离和跨地块传输的系统。

 

4.传输系统规划

分管理中心

分管理中心

分管理中心

分管理中心

总控制中心

项目难点:

面积大、地块分散,各组团距离管理中心远,解决远距离信息传输是本项目设计时需解决的难点。

解决方案:

本项目建设核心为建立一个光纤技术为基础网络架构。

a)建立一个社区光纤局域网,主要智能化系统均通过局域网进行信息交换。

b)采用网络技术,成本较高的系统采用电光转换,通过光端机+光纤方式传输。

光纤局域网部分:

系统以各组团管理中心的管理设备为接入节点建立局域网。

视频、控制部分:

各组团管理中心与总控制中心间铺设光纤,采用光端机+光纤传输视频、控制信号。

各组团内部控制部分:

1、车辆管理、对讲等系统采用局域网传输方式。

2、部分采用网络技术,成本较高的系统仍采用传统的模拟总线和视频总线。

 

监控摄像机

BA现场设备

安防探头

LED大屏

可视对讲单元设备

公共广播前端设备

车辆管理现场设备

门禁系统现场设备

数字光端机接收端

光口/汇聚层交换机

安防及周界控制端

监控系统控制端

信息发布端

可视对讲中心机

BA控制端

车辆管理服务器

公共广播网络主机

门禁系统服务器

数字光机接收端机接收端

核心层交换机/光口

···

·

 

BA现场设备

安防探头

LED大屏

可视对讲单元设备

公共广播前端设备

车辆管理现场设备

门禁系统现场设备

监控摄像机

光口/汇聚层交换机

数字光端机接收端

 

中心管理机房

 

各组团管理机房

 

5.系统优势

•三层集散式管理模式,最大程度的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节省社区公共用房的空间。

•光纤的应用,提高了系统传输的抗干扰性、防雷击,降低了远距离传输信号衰减,同时也提高了室外管网的寿命。

•TCP/IP网络技术的开放性和标准化,使得各个智能化系统均可在同一平台下进行传输、交换,未来升级、扩展甚至设备寿命到期后更换也都无需重新布置管线。

•TCP/IP网络技术和光纤技术的应用,也大大降低工程造价,节省了传统智能化系统大量的中继设备成本,特别适用于大型社区的智能化建设,也符合未来发展的趋势。

第二部分项目需求分析

•同类项目情况

•设计指导思想

1.同类项目情况

合肥智能化小区典型代表

•万振逍遥苑四期:

三星级智能化系统每平方造价:

50元

•国际花都六期:

智尊懒人每平方造价:

60元

•新里海顿公馆:

WEB主动住宅每平方造价:

60元

•绿城房产项目:

数字化住宅系统每平方造价:

80元

 

以上项目共同特点

•基于TCP/IP网络技术,适合大规模社区的联网;

•提出“智能终端”和“智能家居”的概念。

2.设计指导思想

•安防第一:

智能化的投资应首先确保安全防范系统;

•抓住眼球:

提高住户直接使用设备档次,提升住宅品质;

•外紧内松:

把安全威胁阻挡在围墙外,减少小区内部设备;

•隐蔽安装:

减少涉及业主隐私的安防设备,降低业主压迫感;

•DIY设计:

搭建智能家居平台,前端设备由业主根据自身需要

第三部分系统方案设计

1.系统规划组成

物业信息服务系统

 

信息发布系统

电梯对讲系统

停车场管理系统

背景音乐系统

楼宇可视对讲系统

门禁系统

家庭安全防范系统

周界防范报警系统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电子巡更系统

家居布线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

 

弱电综合管网

 

中心机房

 

2.楼宇可视对讲系统

系统难点:

户数多、联网半径大,需跨组团联网,传统的对讲总线技术难以满足要求。

解决方案:

1.本系统联网采用IP数字技术,以光纤局域网为传输主干。

2.单元内采用超五类线缆作为单元内信息传输介质。

 

主要优势:

●数字架构:

五类线+光纤,施工方便,材料成本低;

●光纤传输:

传输容量大,抗干扰、抗雷击、寿命长;

●信道充足:

32路以上信道,有效避免占线问题;

●规模大:

采用网络技术,理论上规模可无限扩大;

●技术成熟:

采用成熟的网络技术,系统更稳定,结构更简单;

●协议开放:

未来扩展升级十分容易,即使更换整个系统,也无需重新敷设管线。

 

单元内数字总线

 

光纤局域网

 

扩展功能

保安巡更

信息功能

传统功能

系统功能:

家庭安防

门禁刷卡

保安巡更卡

可视对讲

无线报警

家居智能

发布短信、公告

访客图像存储

手机报警

层间隔离设备

系统设计:

室内:

设置彩色7寸液晶户机

梯口:

设置彩色门禁式主机

梯间:

层间隔离设备

室外:

搭建光纤局域网

中心:

管理机、管理电脑

工程后期接口:

未来从各组团引入一根光纤

进入中心即可

 

 

光纤局域网

 

管理电脑

 

3.单元门禁系统

系统设计:

(1)单元门口机内嵌入式门禁

在楼宇可视对讲系统主机安装嵌入式门禁,作为楼宇对讲系统的辅助设备,主要用于业主从地面刷卡开启单元门锁。

(2)地下车库单元出入口一体化门禁

在地下车库单元入口外侧设计安装一体化门禁机,用于有车业主停车后刷卡进入单元。

(3)管理中心设备

管理中心设备主要包括管理电脑、一卡通管理软件、发卡器等设备组成,负责整个系统的管理等。

4.家庭安防系统

局域网

燃气报警

紧急按钮

门磁

红外幕帘

系统组成:

 

管理电脑

对讲管理机

对讲户机

 

住户室内:

以对讲户机为报警平台,配置相应探测器;

信息传输:

以对讲系统建立起来的小区局域网为传输通道;

管理中心:

以对讲管理机为核心,配置管理电脑和管理软件。

 

红外幕帘:

一层、二

层、顶层的外窗,采

用方向性幕帘

门磁:

入户门

紧急按钮:

主卧床头

报警主机:

对讲分机

点位设置:

 

 

燃气探测:

厨房

 

管理软件:

•住户信息查询、报警信息记录、处理意见记录;

•报警电子地图显示,报警位置显示;

•布防情况查询,历史布防、报警情况查询。

系统特色:

•住户刷卡布防、撤防,解决传统安防系统住户使用不方便的难题;

•系统未来可扩展无线探头,以满足不同用户需要;

•可根据业主需求增加手机远程布防、手机报警,可收取一定月租,创造收益。

 

5.周界防范系统

门面:

稳妥的实体防范

门面:

稳妥的实体防范

 

门面:

稳妥的实体防范

围墙:

红外对射

门面:

稳妥的实体防范

 

 

前端设计:

•以E2E4E5组团为例,该地块北、东、西3个方向均为商业门面,本身就是较为稳妥的实体防范,故不再另外设置周界防越报警系统;

•南侧的部分围墙上和东北角的一处围墙布置对射;

•对射长度控制在50米以内,保证报警定位精度,同时有利于联动录像的清晰度;

•系统和监控实现联动:

管理中心录像、报警画面弹出。

系统设计:

•报警主机与计算机连接,能记录详细的报警时间、报警位置。

•报警系统采用串行报警主机,系统采用485总线架构,手挽手式布线,节省线缆和

管道,管道沿围墙设置,电源线缆和信号线缆分别敷设管道,信号线采用屏蔽双绞线联网。

BA系统兼容:

•各组团BA系统仅对水压、水位测试,只报警不反馈动作,故可以与报警系统合用。

工程后期接口:

•E1地块安防系统与E2E4地块周界防范系统采用统一的安防报警平台进行管理;

•设计采用将CD地块和E1地块的安防报警信号接入到本地设备间的光端机上,通过光纤将信号传送至管理中心。

6.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系统难点及对策:

•规模大、监控区域多、路由距离长:

采用光纤传输技术,提高抗干扰性和降低管网复杂程度

•房建种类多,监控区域多:

根据不同的建筑用途及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摄像机,同时与其它安防系统有机结合。

•景观节点多

内部景观区域在满足设计要求情况下尽可能的少设置摄像机,安装尽量隐蔽,摄像区域主要集中在道路、出入口等人员流动较大的区域,既不对景观构成影响,又降低了业主的压迫感。

 

 

 

前端设计:

周界围墙:

红外一体化摄像机;

门面房及中心广场:

智能球形摄像机;

小区出入口及地下车库出入口:

强光抑制宽动态摄像机;

单元出入口:

彩色半球摄像机;

地下车库、自行车库、小区主干道路交叉点:

彩色低照度摄像机;

 

显示系统:

1.预估未来整个项目监控点位约240路-300路左右,设计采用由23台20寸监视器与2台42寸监视器组成后端显示系统;

2.为节约管理中心空间,电视墙设计全部采用液晶监视器挂墙式安装;

3.20寸监视器用于显示主要区域画面,42寸监视器用于视频调用。

控制系统:

1.充分考虑后期工程扩展,矩阵采用大型矩阵;

2.E2E4E5组团占用60路左右视频图像,CD组团预留60路视频通道,E1组团预留136路视频通道,其他组团各预留充裕的余量回路;

3、存储部分选用16路嵌入式硬盘录像机,采用电脑作为辅控,后期如果需增加路数可随时增加录像机数量。

传输系统:

1.各组团内部采用视频线模拟信号传输;

2.各组团视频集中至各分管理中心,再通过数字光端机+光纤传输至总管理中心。

 

 

7.电子巡更系统

巡更点位

地面部分:

在地面的围墙拐角、建筑外立面、景观设置巡更点。

停车场部分:

在地下停车场的出入口,人行入口,死角等区域设置巡更点。

巡更棒

每组团分为2个编组。

每编组共用1个数据控制器,备用1只。

8.背景音乐系统

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