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三会考知识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63995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99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三会考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必三会考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必三会考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必三会考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必三会考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三会考知识点.docx

《必三会考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三会考知识点.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三会考知识点.docx

必三会考知识点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1细胞生活的环境

1.1.1人的体液及组成

1.细胞外液

是指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的体内细胞所处的液体环境。

2.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

3.细胞外液三种组成的比较

成份

项目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存在部位

血管内

组织细胞间隙

淋巴管内

来源

(1)血浆透出毛细血管壁

(2)组织细胞代谢产生

毛细淋巴管吸收

部分组织液

生活于其

中的细胞

各种血细胞

绝大多数体细胞

大量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化学成分

相同点:

都含水、无机盐、蛋白质等

不同点:

血浆中蛋白质含里较高,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置很少

注意:

(1)内环境的概念只适用于多细胞生物,因为单细胞生物可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无内环境。

(2)人的消化道、膀胱腔、泪腺等结构均有孔道与外界相通,因而消化液、尿液、泪液等不属于内环境,也不属于体液的范畴。

(3)血液和血浆的关系:

血浆:

是细胞外液中的成分

血细胞:

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不属于体液范畴

1.1.2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

概念

是溶液本身的一种特性,指溶液中的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细胞外液中的溶质微粒的数目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溶质微粒数

目越多,渗透压越大,反之,越小

2.酸碱度

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调节:

通过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使血浆维持在7.35〜7.45之间,变化很小,从而保证了内环境的稳定状态。

3.温度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1.1.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营养物质→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内环境→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和皮肤。

(2)O2→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

内环境→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2.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1.稳态的内容

pH:

7.35-7.45

(1)理化性质温度:

37℃

渗透压:

770kPa(37℃时)

(2)化学成分(水、无机盐、血糖等)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但含量相对稳定。

2.稳态的概念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1.2.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2.1.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注意:

(1)只有保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才能保证反射正常发生,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即不发生。

(2)据图判断反射弧各部分结构时,可以根据神经节所在的位置分析。

神经节所在的神经元为传入神经,与传入神经相连的分别是感受器和神经中枢。

2.1.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电传导

(1)神经冲动的产生:

―是以动作电位即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在受刺激时能出现动作电位的组织,称为可兴奋组织;只有组织产生了动作电位,我们才能说组织产生了兴奋。

神经细胞、肌肉细胞、腺体细胞等都可产生兴奋。

(2)准导形式:

局部电流。

(3)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静息电位:

“内负外正”动作电位:

“内正外负”

2.1.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处的兴奋传递图解:

见下图。

(2)递质释放的过程为“胞吐”作用,并非跨膜运输(不属于主动运输),递质的释放与突触小体内高尔基体、线粒体密切相关,且与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有关。

(3)递质释放后,可专一性地被突触膜上的特异受体识别并与之结合,从而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化学信号重新转化为电信号)。

2.1.4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神经中枢

主要功能

大脑皮层

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还有感知外部世界、控制机体反射、语言、学习、记忆、思维等高级功能

小脑

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

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

下丘脑

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控制生物节律等

脊髓

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3.兴奋传导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分析

(1)在神经纤维上

①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

(2)在神经元之间

①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导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点,a点不兴奋,d点兴奋,电流计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

2.2通过激素的调节

2.2.1激素调节的发现

激素调节的概念

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2.2.2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1.动物激素的种类及作用

激素名称

来源

主要功能

甲状腺

激素

甲状腺

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糸统兴奋性,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

解,促进幼小动物的个体发育

肾上腺素

垂体

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膜岛素

胰岛

(B细胞)

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

萄糖,降低血糖浓度

胰高血

糖素

胰岛

(A细胞)

加速肝糖原分解,促进非耱物质转化为葡萄耱,使血耱浓度

升高

促甲状

腺激素

垂体

维持甲状腺的正常生长发育,促进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

腺激素

2.2.3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的含义

血浆中的葡萄糖(正常人空腹时浓度:

0.8-1.2g/L)。

2.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如下图所示)

3.血糖平衡的调节

2.2.4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1)实例:

甲状腺激索分泌的分级调节及反馈调节(如下图所示)。

(2)反馈调节:

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3)意义:

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是一种负反馈调节。

2.5激素调节的特点

特点

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2.3.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1.体液调节

调节因子:

激素、CO2、H+等,主要是激素调节。

传送方式:

通过体液传送,主要指细胞外液〔如血浆、组织液、淋巴等〉。

2.3.2人体的体温调节

人体体温恒定的原因

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4.体温维持机制:

神经——体液调节

见课本上的图。

2.3.3水盐调节

1.神经调节途径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2.体液调节途径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使其重吸收水→尿量减少。

2.4免疫调节

2.4.1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注意:

2.4.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源头

B细胞

T细胞

免疫活

性物质

特异性抗体

增强免疫细胞活力的各类淋巴因子

作用对象

侵入内环境中的抗原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

(即靶细胞)

作用方式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抗原特

异性结合

(1)效应丁细胞使驶细胞裂解死亡

(2)效应I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促进

免疫作用

作用过程

联系

两者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具体表现:

(1)在病毒感染中,往往先通过体液免疫阻止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而散布;再通过细胞免疫予以彻底消灭

(2)细胞免疫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2.4.4免疫失调

1.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过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

免疫缺陷病

概念

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

质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

功能紊乱

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

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

或般而引起的雜,可

分为两类:

先天性免疫缺

醜、获疫缺陷病

发病

机理

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

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

合使细胞释放组织胺而引起

抗原结构与正常细胞物质表面结构相似,抗体消灭抗原时,也消灭正常细胞

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先天

不足(遗传缺陷)或遭病

毒等攻击破坏而致

举例

消化道、呼吸道过敏反应、皮肤

过敏反应等

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艾

滋病

2.艾滋病的发病机理

艾滋病是由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能特异性侵入T细胞,并在T细胞内繁殖,导致T细胞大量死亡,最终使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

(1)记忆细胞的特点:

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

某些抗原诱发产生的记忆细胞可终生记忆该抗原,从而使动物或人体对该抗原具有终生免疫能力,如天花、麻疼、伤寒等,患者痊愈后可终生具有抵抗力。

(2)二次免疫反应:

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很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

(3)二次免疫特点:

比初次反应快,也比初次反应强烈,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可用下图表示: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3.1.2生长素的合成、分布和运输

1.主要的合成部位

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分布

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3.运输

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既进行横向运输(向光侧→背光侧),又进行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而在尖端下部只进行极性运输,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注意:

(1)单侧光只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不影响生长素的合成。

(2)与生长素相关的实验中常用的几种材料及特性。

①镇箔:

不透光,可避免光线对胚芽鞘的刺激。

②琼脂或羊毛脂:

具有通透性,生长素可以通过其运输。

③云母片或玻璃片:

具有不透水性,生长素不能通过。

规律方法:

验证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3.2.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生长素的作用特点——两重性

表现:

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所发挥生理效应如下:

生长:

促进生长和抑制生长

发芽:

促进发芽和抑制发芽

花果:

防止落花落果和疏花疏果

2.影响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因素

生长素生理作用因浓度、器官种类、植物细胞成熟情况、植物种类不同而有差异。

棺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营养器官的敏感性比较:

根>芽>茎。

一般来说,幼嫩细胞敏感,衰老细胞迟钝。

植物种类:

不同植物对生长素敏感程度不同。

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敏感。

3.两重性实例

根向地性:

如图甲,把一株植物的幼苗横放,在根部由于生长素受重力影响,使B侧生长素浓度大于A侧,而根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高,所以出现低浓度促进生长而髙浓度抑制生长的现象。

顶端优势:

如图乙,A产生生长素,然后由于重力和遗传因素的作用向下运输到B处,使B处积累大量的生长素,因而出现顶芽处生长素浓度适于生长而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的现象。

自然情况下,越向下,抑制程度越小。

3.2.2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应用

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2.促进果实发育——获得无子果实

(1)原理:

胚珠→发育中的种子

生长素

子房发育→果实(有子)。

(2)过程:

未受粉雌蕊柱头→涂抹一定浓度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子房发育为果实(无子)。

3.3其他激素:

看课本。

第4章种群和群落

4.1种群的特征

4.1.1种群的概念

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的仝部个体,如:

一块棉田中的所有棉蚜掌握种群的概念要注意:

同:

“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种牛物”。

4.1.2种群密度

1.概念

指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调查方法

(1)估算植物种群密度常用方法——样方法

①样方形状:

一般以1㎡的正方形为宜。

②取样方法:

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2)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标志重捕法。

4.1.3出生率和死亡率

(1)出生率:

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2)死亡率:

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4.1.4迁入率和迁出率

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4.1.5年龄组成

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2.类型

(1)增长型:

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种群个体数正处于上升期,种群密度会增大。

(2)稳定型:

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

(3)衰退型:

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种群个体数正处于下降时期,种群密度会减小。

3.研究意义

对于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4.1.6性别比例

种群的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量的比例。

4.2种群数量的变化

4.2.1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4.2.2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S”型曲线

1.曲线分析

项目

“J”型曲线

“S”型曲线

增长模型

前提条件

理想状态:

资源无限、空间无限、不受其他生物制约

现实状态:

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受其他生物制约

种群增长

速率

K值有无

无K值

有K值

曲线形成

原因

无种内斗争,缺少天敌

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置增多

2.联系

两种增长曲线的差异主要是因环境阻力大小不同,对种群增长的影响不同。

因而有:

“J”型曲线

“S”型曲线

3.生产应用

(1)对于濒危动植物而言,由于环境污染、人类破坏等,造成环境对于此种生物的K值变小,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提髙环境容纳量,是保护这些生物的根本措施。

(2)在“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的一半(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资源再生能力最强。

因此,在野生生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面,要保证捕捞或利用后,生物种群数量不得低于K/2,这样既可获得最大利用量,又可保持种群的高速增长。

4.3群落的结构

4.3.1群落、种群、物种三者之间的关系

物种

种群

群落

概念

内涵

在自然状态下能够交配和繁殖并产生可育后代的生物个体

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

生物个体的总和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概念

外延

由许多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同种生物个体的种群组成

个体之间既有种内互

助,也有种内斗争,两

者对立统一,共同维

持种群的相对稳定

由不同种群构成,其关系有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寄生等,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分别占有一定的生态位

特征

判断物种的标准主要是形态特征和能否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

不同物种存在生殖隔离

最重要的特征是种群

密度,年龄组成、性别

比例、出生率和死亡

率都影响种群密度

首要特征是物种的丰富度,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会发生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联系

群落是同一时间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多个生物种群的集合体,这些不同生物种群彼此相互作用,保证群落内的每一个生物种群都比单独存在时更加稳定。

一个物种可形成许多小种群,群落结构的形成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统一整体。

4.3.2群落中生物种间关系分析

关系名称

数量坐标图

能量关系图

特点

举例

互利共生

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

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

大豆与

根瘤菌

寄生

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

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得更好

蛔虫与人,

噬菌体与被

侵染的细菌

竞争

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

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如图a;生存能力相同,则如图b。

A、B起点相同,为同一营养级

牛与羊,农

作物与杂草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

A、B起点不相同,两种生物数量(能量)存在差异,分别位于不同的营养级

狼与兔,青

蛙与昆虫

4.3.3群落的结构

1.垂直结构(以森林植物为例)

(1)由上图分析植物的分层分布与光照强度有关。

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

(2)动物的分层与其食物及栖息场所等有关。

可以说,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

2.水平结构

(1)分布特点:

镶嵌分布

(2)影响因素:

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

4.4群落的演替4.4.1演替的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4.4.2群落演替的类型

类型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起点

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原来

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

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基本保

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

基质与环

境条件

无有机质和生命胚种

有大量有机质和生命胚种

过程

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杂草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时间

经历的时间长

经历的时间短

速度

缓慢

较快

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实例

裸岩、沙丘和湖底的演替

弃耕农田上和火灾后的草原上发生的演替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1生态系统的结构

5.1.1生态系统的概念

概念:

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5.1.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功能

组成成分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类型

无机环境

自养生物

异养生物

异养生物

主要功能

为生物提供物质和能

量,是生物群落赖以

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将无机物合成为

有机物,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

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被生产者重新利用:

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将动植物的遗体

和动物的排遗物

分解成无机物,被生产者重新利用

举例

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

各种绿色植物、光合细菌(蓝藻)和化能合成细菌等

各种动物

大多数细菌、真菌和少数营腐生生活的动物

关系

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生产者与各级消费者

以捕食关系建立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物质循环和能置流动的渠道

5.1.3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

主要指生产者和消费者间通过捕食关系建立的联系,即仅指捕食食物链。

其组成是生产者、各级消费者(一定要注意分解者不参与捕食食物链)。

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5.2.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

课本

5.2.2能量流动的特点

1.单向流动

2.逐级递减

5.3.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概念

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5.3.2碳循环

1.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

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或者是部分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

2.碳元素返回到无机环境的途径

通过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3.碳元素在循环过程中的形式

(1)在无机环境中:

CO2和碳酸盐等无机物。

(2)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

CO2

(3)在生物群落内部:

含碳有机物。

5.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信息的种类及实例

类别

概念

传递方式

实例

物理信息

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

物理过程

萤火虫的闪光、植物

五颜六色的花

化学信息

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信息素

昆虫的性外激素、狗

利用其小便记路

行为信息

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能够通过其特殊行为特征传递的信息

植物或动物的异

常表现及行为

昆虫的舞蹈

信息传递与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比较

项目

区别

联系

来源

途径

特点

范围

能量流动

太阳能

食物链

或食物网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食物链各营养

级生物之间

共同把生态系

统各组分联系

成一个统一整

体,并调节生

态系统的稳定

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

反复出现,循环流动

群落与无机环

境之间

信息传递

生物或无机环境

多种

发生生理或行为的

变化(单向或双向)

生物与生物之

间或生物与环

境之间

5.5.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概念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5.5.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1.负反馈调节

2.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

生态系统成分

食物网

自我调节能力

越多

越复杂

越少

越简单

5.5.3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类型

类型

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区别

实质

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结

构与功能保持原状(不受损害)的能力

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核心

抵抗干扰,保持原状

遭到破坏,恢复原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