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装备讲解操作程序教案教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6336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装备讲解操作程序教案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消防装备讲解操作程序教案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消防装备讲解操作程序教案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消防装备讲解操作程序教案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消防装备讲解操作程序教案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防装备讲解操作程序教案教材.docx

《消防装备讲解操作程序教案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装备讲解操作程序教案教材.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消防装备讲解操作程序教案教材.docx

消防装备讲解操作程序教案教材

 

一、红外热像仪讲解操作操…………………………2

二、救生抛投器讲解操作操…………………………6

三、救援三脚架讲解操作操…………………………10

四、内置式重型防化服讲解操作操…………………14

五、手抬机动泵讲解操作操…………………………18

六、无齿锯讲解操作操………………………………22

七、液压破拆工具组讲解操作操……………………27

八、音频生命探测仪讲解操作操……………………36

九、正压式氧气呼吸器讲解操作操…………………40

 

红外热像仪讲解操作操

一、情节想定

1、初学学员对红外热像仪的性能、操作使用不熟悉;

2、强化训练,使队员对红外热像仪达到知性能、懂结构、会操作。

3、消防员在灭火救援的过程中,在浓烟、高温场所遇到人员被困的情况,需要利用红外热像仪观察被困人员的位置,并展开救援行动。

二、训练目的:

通过讲解和操作使消防员了解红外热像仪的结构性能,掌握操作使用、维护保养、常见故障的排除、仓储、退役等方法和要求,以提高装备使用和管理能力,适应消防部队训练和实战需要。

三、场地器材

在训练场上标出起点线,起点线前1m处标出器材线,器材线上放置防磨垫1块,在防磨垫上放置红外热像仪1台。

四、操作程序

参训学员以班为单位,穿灭火防护服全套,配齐个人防护装备,在起点线一侧3m处站成一列横队。

听到“第x名出列”的口令,操作人员答“是”,跑步至起点线立正站好。

听到“操作红外热像仪,检查器材”的口令,操作人员答“是”并检查器材,

做好操作准备。

使用前检查:

1、检查佩带个人防护装备;

2、检查红外热像仪电量是否充足;

3、检查红外热像仪外观是否有损坏;

4、储存卡储存空间是否充足。

检查完毕将红外热像仪放回原位,立正站好,并举手示意喊“好”。

听到“汇报检查情况”的口令,操作人员依次回答如下:

“红外热像仪检查完毕,外观良好,电量充足、存储卡空间充足可以操作使用,报告完毕”。

听到“讲解,红外热像仪结构性能”的口令,第一名操作人员答“是”,并开始讲解器材。

讲解内容为:

一是适用范围:

救助型红外热像仪主要适用于消防灭火救援过程中火情侦查、人员搜救、辅助灭火和火场清理等,特别适用于协助消防员在浓烟、黑暗、高温等环境条件下进行灭火救援作业。

检测型热像仪一般应用于电气设备、石化设备、工业生产安全和森林防火的检查,具有图像存储、图像冻结、热像还原、性能修正功能,检测型热像仪比救助型热像仪具有更高的测量精度。

二是结构性能:

红外热像仪是利用我们周围的物体都会不停的发出热红外线的原理,来探测人类肉眼不能直接看到的可见光范围以外的物体。

利用探测仪测定目标本身和背景之间的红外线差可以得到不同的红外图像,热红外线形成的图像称为热图像。

目标的热图像和目标的可见光图像不同,他不是人眼所看到的目标可见光图像,而是目标表面温度分布图像。

红外热成像仪将人眼不能直接看到目标的表面温度分布变成人眼可以看到的代表目标表面温度分布的热图像。

主要由:

镜头组件、机芯组件、显示设备和电源等组成。

技术数据:

像素数320*240,工作波段8-14(微米),温度分辨率0.08℃(在30℃时),测量温度范围-10—1000℃(标准)、-40—2000℃(扩展),测量精度±2℃或±2%(全量程),允许工作环境温度-15—50℃,允许工作环境湿度≤95%,储存环境温度-40—70℃,重量2.5kg,图像储存32MBPc卡可以储存100幅热图。

器材结构性能讲解完毕后,将器材放回原处,立正站好,并举手示意,喊“好”。

听到“开始操作,红外热像仪”的口令后,操作人员答“是”,并向前一步,并开始讲解操作红外热像仪。

操作使用方法为:

一是操作方法

1、安装电池,打开电源开关,待自检完毕后方可进行使用;

2、双手握稳仪器,对准待测目标进行探测;

3、探测过程中,根据待测目标温度,仪器图像显示为不同的温区;

4、使用完毕后,关闭仪器,取出电池。

二是注意事项

1、严禁将热像仪与其他物体碰撞;

2仪器较长时间停止使用时,应将电池从仪器中取出,以免电池漏电;

3、尽量避免长时间直接观测燃烧或熔化的金属、熔化的玻璃、高压电弧和太阳等目标;

4、严禁使用易磨损的布料或任何有机溶剂对设备进行清洗;

5、严禁使用高压水蒸气对仪器进行清洗,电池外壳或电池接触面上任何受侵蚀或难以清除的污垢可以使用橡皮进行擦除。

操作完成后,操作队员立正站好,并举手示意,喊“好”。

指挥员,下达“讲解,红外热像仪维护保养、故障排除方法”的口令,操作队员答“是”,并开始讲解。

讲解内容为:

一是维护保养

1、使用完毕后及时对电池进行充电,充电时间为8-12小时;

2、使用完毕后及时检查仪器各部件,如有破损及时维修;

3、清洗镜头应用不易磨损仪器的布料和中性洗涤剂擦拭;

4、定期对仪器进行自检,保持完整好用;

5、应储存在通风干燥避光处。

注意事项:

1、选用适当电源对电池进行充电,防止电流过大或过小;

2、擦拭镜头时防止刮花镜头;

3、维护保养时轻拿轻放,防止外壳破损。

二是故障排除

(一)红外热像仪无法启动

1、检查电池电量是否充足,检查电池与仪器接触是否良好;

2、检查电源开关是否开启,电源开关是否损坏。

(二)红外热像仪时而工作时停止,测量过程不稳定

1、仪器线路连接不当,或接触不良;

2、随着使用时间和次数的增加,线路连接处可能沉积灰尘等异物,从而出现短路的情况。

(三)监控画面抖动无法稳定成像

1、这种情况多数由传输信号受到干扰或传输线缆信号传递受损引起;

2、红外热像仪操作过程中采用相应措施尽量排除周围信号的干扰,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应的配置。

(四)图像质量不清晰或错位

1、检查仪器的参数设置是否正确,主机运作是否正常,监视器是否有线路连接问题,传输设备是否完好无损。

讲解完毕后,操作队员立正站好,举手示意,喊“好”。

听到“收操”的口令,操作人员将器材复位,立正站好。

听到“入列”的口令,操作人员跑步入列。

五、操作要求

1、操作讲解人员必须声音洪亮、条例清楚、内容翔实;

2、操作使用方法正确,讲解准确;

3、操作时做好安全防护,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救生抛投器讲解操作操

一、情节想定

1、初学学员对救生抛投器的性能、操作使用不熟悉;

2、强化训练,使队员对救生抛投器达到知性能、懂结构、会操作。

3、在实际灭火救援的过程中,消防队员常常遇到因障碍物、河流、沟壑等阻隔,与被困人员无法靠近的实际情况,这时利用救生抛投器,就可以迅速在消防队员与被困者之间建立起一条救援通道,达到救援目的。

二、训练目的

通过讲解和操作使消防员了解救生抛投器的结构性能,掌握操作使用、维护保养、常见故障的排除、仓储、退役等方法和要求,以提高装备使用和管理能力,适应消防部队训练和实战需要。

三、场地器材

在训练场上标出起点线,起点线前1m处标出器材线,器材线上放置防磨垫1块,在防磨垫上放置救生抛投器1具。

四、操作程序

参训学员以班为单位,穿灭火防护服全套,配齐个人防护装备,在起点线一侧3m处站成一列横队。

听到“第x名出列”的口令,操作人员答“是”,跑步至起点线立正站好。

听到“操作救生抛投器,检查器材”的口令,操作人员答“是”并检查器材,做好操作准备。

使用前检查:

1、检查佩带个人防护装备;

2、检查救援绳有无打结或磨损,检查完毕后将绳子理顺,渐次放入绳包中。

3、将发射气瓶与救生圈和主救援绳相互连接。

作为陆用抛投器使用时,应取下水用塑料保护套,套上气瓶保护套,同时将救援绳更换为牵引绳。

4、检查发射装置上的安全销是否处于正确位置。

5、将装有救生圈的塑料保护筒安装到发射气瓶上,给气瓶充气。

检查完毕,将器材放回原位,立正站好,并举手示意喊“好”。

听到“汇报检查情况”的口令,操作人员依次回答如下:

“救生抛投器检查完毕,发射气瓶、救生圈和主救援绳连接完成,救援绳索完好,无打结情况,发射气瓶安装完成,气瓶充气完成,可以正常使用,报告完毕”。

听到“讲解,救生抛投器结构性能”的口令,第一名操作人员答“是”,并开始讲解器材。

讲解内容为:

一是适用范围:

适用于灭火救援过程中,由于河流、两楼、沟壑之间的阻断,为建立救人者与被救者之间的救援通道,而选择的一种救援工具。

二是结构性能:

救援绳、牵引绳(陆地救援用)、抛射器、发射气瓶、自动充气救生圈、塑料保护套、气瓶保护套等组成。

技术数据:

(1)工作压力:

20MPa。

(2)发射距离:

70m~90m(风速<0.5m/s)。

(3)牵引绳拉断力:

>1500N。

(4)救援绳拉断离>4000N。

(5)使用温度范围:

-30℃~+60℃。

器材结构性能讲解完毕后,立正站好,并举手示意,喊“好”。

听到“开始操作,救生抛投器”的口令后,操作人员答“是”,并向前一步,并开始讲解操作救生抛投器。

操作使用方法为:

一是操作方法(发射)

1.拔出发射安全销。

2.以适当角度置于前身,估算发射距离,应超过被救目标。

3.双手紧握发射装置,调整至合适的发射角度,双手紧握扣动发射扳机进行发射。

4.气瓶落水后3s~5s,救生圈会自动涨开。

5.遇险者抓住救生圈,并将它套在自己的身上,救援者可将其拉到安全地带。

再次发射:

1、先将快速充气装置及救生圈和发射气瓶上的水分甩掉,用洁净的干布擦拭干净,对其进行检查,确保无漏气、无磨损后方可再用;

2、将救生圈装上新的溶解塞;

3、卷好救生圈,塞入新的水用塑料保护筒中,理好救生绳,将塑料保护筒装在发射气瓶上,把救援绳连接好;

4、将发射气瓶装回发射装置上,进行充气,对救生抛投器各零部件进行检查,确认安装好后,方可进行再次发射。

使用注意事项:

1.不能直接拧开发射瓶阀放气。

2.防止发射瓶与硬物撞击。

3.充气时应缓慢进行。

4.未做好发射准备时,不得拔下安全销。

5.水上用救援包在发射前不得淋水,否则会自动充气。

6.每只气瓶使用寿命为5年,严禁超期使用。

7.发射时禁止对人,以防发生危险。

8.气瓶充气时,禁止超过额定压力。

9.发射前,内置线要整理有序,以确保顺利发射。

10.发射时严禁直接对准被救目标,以免伤害被救者或损坏发射气瓶。

操作完成后,操作队员立正站好,并举手示意,喊“好”。

指挥员,下达“讲解,救生抛投器维护保养、故障排除方法”的口令,操作队员答“是”,并开始讲解。

讲解内容为:

一是维护保养

1.主救援绳

使用完毕,要及时进行清洗,晾干后重新装入绳包。

2.救生圈

(1)使用完后,应及时进行清洗。

检查救生圈是否漏气,其他部件是否完好。

(2)更换新的溶解塞。

(3)将救生圈卷好后塞入塑料保护套,并存放于干燥通风处,以备再用。

(4)救生圈不得用于救援以外的其他作业。

3.发射装置

(1)使用完后,擦拭干净。

(2)对各部零件进行检查,确认完好。

(3)用防锈润滑油对各金属部件进行喷涂润滑,以防产生锈蚀。

4.发射气瓶

(1)使用完毕后,对各部件用清水进行清洗。

(2)用吹风机吹干气瓶。

(3)干燥后,在气瓶嘴涂抹少许硅油,以备再用。

二是故障排除

(一)发射瓶不能充气,

检查气压门内部的0形圈老化或损坏,若损坏则需要更换新的特制的0形圈。

(二)气瓶不能充气

充气压力过大或气瓶内压力过大时,瓶口阀芯下部的安全阀会破裂,此时需要更换,安全阀破裂会导致气瓶不能充气,此时需要更换安全阀。

讲解完毕后,操作队员立正站好,举手示意,喊“好”。

听到“收操”的口令,操作人员将器材复位,立正站好。

听到“入列”的口令,操作人员跑步入列。

五、操作要求

1、操作讲解人员必须声音洪亮、条例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