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写作素材投影.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5274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轼写作素材投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轼写作素材投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轼写作素材投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苏轼写作素材投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苏轼写作素材投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轼写作素材投影.docx

《苏轼写作素材投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轼写作素材投影.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轼写作素材投影.docx

苏轼写作素材投影

苏东坡

中国古代,苏东坡这样的个体生命,可能绝无仅有。

没人比他更丰富。

他似乎穷尽了生命的可能性,穷尽了中国文化的可能性。

他抵达了生存的广度与深度的极限。

他生活在古代,却比现代人更现代。

他生命中的核心要素,提纯了人类文化的“遗传基因”。

四川眉山是苏东坡的家乡,位于川西平原,在成都、峨眉山与乐山大佛之间。

苏轼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俱属“唐宋八大家”。

北宋蜀地有民谣:

眉山生三苏,草木尽皆枯。

三苏占尽人杰用尽地灵,眉山百年内草木不旺。

这事儿见于宋人笔记,不知是真是假。

苏轼家境不错,早年幸福。

母亲程氏有佳名,原系大家闺秀,知书识礼,她对苏轼的教导,史书多有提及。

乳娘任采莲,几十年慈眉善目,以七十五岁高龄谢世,苏轼为她撰写墓志铭。

大文豪的巨笔,一生写过的墓志寥寥无几,王公贵族请不动的。

母亲与乳娘,双双呵护苏轼的生长。

及至成人,先后又有三个女人出现在苏轼的生活中,她们都姓王:

王弗,王润之,王朝云。

宋朝女人,我们终于能知道全名了,不像李白杜甫白居易的夫人。

母亲、乳娘、妻妾,环绕着苏东坡。

有趣的,却是坡翁一生以豪放著称。

女性的慈爱与温柔,给了他一颗异于常人的仁慈之心,但并未使他的性格有丝毫走样。

他是男人气十足的。

他悲天悯人有如杜甫,却比杜甫更快乐。

他有很好的遗传:

性格像父亲,而父亲又像祖父。

祖父苏序,是眉山街上出了名儿的怪老头,酒量奇大,写过几千首永不流传的诗。

他最大的爱好是打抱不平。

丰年他积谷屯粮,街坊以为他瞅着灾年要大捞一把。

两年后果然闹饥荒,他在自家门前贴告示,围观的群众多达数百人。

告示写得歪歪扭扭,而内容大快人心:

屯积的粮食全部拿出来救济灾民。

过了三十余年,苏轼在杭州办“永安坊”,是为中国第一家公立私助的慈善医院,看病不收钱。

祖孙二人

行事,仿佛商量过。

其时苏序已死去多年。

其实苏轼祖上五代人,没有一个当官的。

苏洵也不喜欢科举,他喜欢趁年轻到处走,“游荡不学。

”二十七岁他忽然发愤读书,埋头苦干了,六年不抬头,也不写一个字——他写的文章曾被人看不起,于是发誓,不读透经史决不再提笔为文。

此时苏轼两三岁,家里忽然有了许多书。

宋代的眉山,是全国三大刻板印刷中心之一。

十户人家,九户有藏书。

著名的孙氏书楼,藏书达数万卷。

而苏洵的远游,何尝不是很好的学习?

古代信息闭塞,有志之士八方游走,几乎是一种“文化本能”。

春秋战国四百年,策士、侠客、思想家,幽灵般地穿梭着,埋下中国人游荡的基因。

苏洵游到成都,结识了益州太守张方平;游到京师,进入翰林学士欧阳修的超级沙龙。

这个沙龙里有梅尧臣、曾巩、张先、司马光、王安石等,都是北宋政坛文坛响当当的人物。

苏洵的发愤和远游,为大儿子苏轼提供了两种财富:

书籍的氛围,世界的广阔。

一般小孩儿憧憬未来,持续三年或五年,这憧憬通常影响他的意志走向,预设他的未来。

憧憬的过程中,会发生很多事儿,主观客观难以分辨。

苏东坡不可能是那种一天到晚枯坐书斋的男孩,他会八方撒野,天上都是脚板印。

苏轼在眉山一直待到二十岁,出去做官后又两度回来丁忧,加起来二十五、六年。

“生活世界”留给他的印象太深了,这位终其一生对生活抱着不可思议的巨大热情的人,他为何坚决反对王安石搞急剧变法?

理由是两点:

风俗,道德。

他深知风俗与道德来之不易。

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弱冠之年的苏轼进京应考,一考就拿了事实上的状元:

主考官欧阳修,因猜测封闭试卷出自他的弟子曾巩之手,为避嫌,才把苏轼擢为第二。

苏辙也考上了。

两兄弟金榜题名,京师轰动。

苏轼很能考,目标明确像白居易。

他被称为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中也包括他非凡的科考本领。

士大夫的生活道路,济苍生的政治理想,考不上一切免谈。

年轻的苏轼头脑清醒,认准了目标就心无旁骛,这大约是优秀人物的共同特征。

文章的题目叫《刑赏忠厚之至论》,头一次阐述他的仁政理想,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他终身朝着这个方向奋斗。

换句话说,他的政治理念,二十岁就趋于成熟了。

另外,他惊人地大胆,试卷中杜撰圣君尧帝的典故,闹得考官梅尧臣查史料一头雾水。

问他时,他竟然说:

想当然耳!

按考试规则,杜撰典故万万不可。

何况是杜撰圣人。

胆大源于自信。

这可不是一般的自信,信手一笔,可能自毁前程。

来自全国各地的黑压压的考生们谁敢?

这事正史野史都有记载,可信度不成问题。

没办法,这就是天才。

三父子在汴京得意了,老家眉山却传来噩耗:

程夫人因病去世。

苏轼苏辙匆匆办理了在籍进士的手续,回老家丁母忧。

丁忧结束,再赴汴京。

这次是举家迁徙,几十口人在东门外的“王家渡”上船,直下嘉州渝州,出夔门向荆门,抵京师,沿途阅县三十六。

苏轼参加由宋仁宗亲自主持的“制科”殿试,又考了第一。

这第一叫做“制科三等”,宋代开国一百年,考上三等的仅有苏轼、吴育。

一二等皆虚设。

苏轼在皇帝的御座前,写下五千字的文章,又直接面试,对答如流。

老皇帝显然被这个英气逼人的年轻人给吸引住了,看文章,看书法,听他滔滔不绝,虽然他批评朝政的尖锐言词实在不好听。

比如他指责后宫花销太大,而仁宗本人勤政不足。

言下之意,此时的宋仁宗有点像晚年的唐玄宗。

仁宗当天回后宫,对曹皇后感慨说:

朕为子孙后代得了两位清平宰相啊。

另一位指苏辙。

苏辙制科试入四等。

这两兄弟的风光可想而知了。

他们的文章风格成了

考试前有个小插曲:

考生们报名很踊跃,主考官开玩笑说,苏氏兄弟在此,你们觉得有希望吗?

于是考生散去大半。

十年一度的制科试,录取名额不超过五个。

考生的典范,京城民谣说:

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

欧阳修甚至在他沙龙里对新老作家说:

三十年后,无人道着老夫也。

这位北宋文坛领袖的话,在时下文坛的语境中听上去像奇谈怪论,像藏着什么阴谋。

值得注意的,是王安石不喜欢苏轼的带有策士气息的文风。

他公开对人讲:

“如果我是考官,我就不取他。

”王安石时任翰林学士知制诰,负责起草诏令。

朝廷对苏辙的任命书他不肯写,事情便耽搁下来,无限延期。

北宋这个现象也是颇为奇特。

苏轼以京官大理评事的身份出任凤翔签判,任期三年,有签署公文和断案的权力。

风翔在陕西,距京师一千二百里。

嘉佑六年(1061年)的冬天他走马上任,老父与弟弟留在汴京。

苏轼初做官,碰上新太守陈希亮,陈原是眉山青神县人,王弗的同乡。

此人与苏洵也属旧交,按常理,该照顾苏轼才是,可他对苏轼严格得不近情理。

他个子小,眼睛有点斜视,训斥部属喉咙大,动不动就暴跳如雷。

为官几十年,他对训练年轻人才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他的确性子倔,两年中从未向苏轼作过任何解释。

后来,苏轼已经有了不少官场体验,慢慢回忆老太守,怅然写道:

“轼官于凤翔,实从公二年。

方是时年少气盛,愚不更事,屡与公争议,形于颜色…”

苏轼对妻子王弗的怀念,也是这种情形:

王弗走了整整十年,他才细细咀嚼妻子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王弗享年二十七岁。

王弗去世不久,苏洵病殁于京城,享年五十九岁。

短短几年间,苏轼的父母妻子相继西去,最疼他、也最理解的人从他身边消失了。

死亡,对我们的伟人的照面方式竟然是这样!

他才三十岁。

体验亲人们的死亡也是上苍对苏轼的一种磨练吗?

熙宁八年(1075年),任密州太守的苏轼写下《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是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熙宁初年王安石变法,苏轼反对他。

王安石字介甫,朝野尊称他为荆公。

这是北宋的一个奇人,大苏轼十五岁。

苏轼官于凤翔,他已经做到翰林学士兼地方长官。

他基层经验丰富,一心想把基层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全国去。

北宋三百二十州,王安石熟悉的几个州,条件都不错,比如江宁,历来是江南富庶之地。

而由于荆公本人廉洁自律,吏治也颇见成效。

王安石善于等机会,更善于制造机会。

凡为政治家,这是必备的素质。

宋仁宗屡次召他进京,他拒绝,有一次躲圣旨竟然躲进了厕所。

他的目光很厉害,和李白有一比,虽然两个奇人的锐眼射向不同的领域。

仁宗老皇帝,王安石对他了如指掌。

范仲淹欧阳修等人发起的著名的“庆历新政”,不到一年就收场了。

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仁宗老了,不想对国家动大手术。

仁宗后的英宗,身体不好,意志力上不来,曹太后权同听政。

英宗在位三年,王安石“按兵不动”。

他辞官,越辞声望越大。

治平四年(1064年),英宗从政治舞台上神秘地消失了。

神宗继位,改元熙宁。

这好学的年轻人身强体壮,意志力远胜于诸皇子,并且越过前朝,直追宋太祖的时代。

王安石要等待的,就是这样的皇帝。

所谓历史奇人,一定是目光长远,能看到几十年。

如果他看清了看准了,整个国家几代人都会受惠于他。

反之,则麻烦大了。

荆公变法的是与非,这一千年来争论不休。

苏轼同样主张变革,他曾对宋仁宗说:

“天下有治平之名,而无治平之实。

”苏轼说出了有良知的士大夫的普遍隐忧。

二十年前,范仲淹的“庆历新政”首先拿官吏开刀,喊出响彻历史的口号: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忧什么?

忧国运不能长久。

可是大批官员忧他的官帽,忧他的待遇,谁动了他的帽子和钱袋,他要拚命的。

范仲淹失败了。

时隔一代人,变革的声音又大起来。

这一次,血气方刚的宋神宗碰上一代奇人王安石,两股大力相加,新法得以骤行天下。

两三年间,七八个新法相继出台,一经出台立马实施,免役法,市易法,均输法,青苗法,保甲法,教育法、农田水利法……涉及面之广,力度之大,几乎空前绝后。

王安石推行新法有如暴风骤雨,一个新法未见成效,另一个又来了。

他不怕走极端的。

也许汲取了当年范仲淹推新政不够狠、导致守旧势力反扑的教训,王安石的战略是先走极端,然后再来纠正。

但问题的出现也是设计者始料未及的。

各法皆有不同类型的弊端。

后人评价熙宁诸法说:

“法非不良,而吏非其人。

”王安石凭借他几个州的基层经验,把新法推向三百州。

可能他觉得,全国官吏的素质都像他和他的部下。

苏轼也有自己的基层体验,凤翔十个县,他曾跑遍每一个县衙,每一处村落。

在老家眉山,他对维系生活世界的风俗与道德,作了大量细致的考察,进而得出结论:

风俗,道德,对国家的长治久安至关重要。

老百姓惶惶不可终日,国家又怎么能够长期富强?

苏轼以民为本,王安石以国为本,二者矛盾了。

苏轼官小,王安石官大,但小官处处反对大官,弄得大官非常头疼。

俗话说人微言轻,苏轼却是典型的官小声音大。

有一天皇帝突然在便殿召见他,问以国策。

他一点不客气,当面批评神宗:

“进人太锐,听言太广,求治太急!

”神宗听了很不舒服,却好歹忍住了,温和地说:

“卿三言,朕当熟思之。

卿在阁馆,当为朕深思治乱。

神宗是个奇怪的年轻人,一面独裁,一面又想倾听大臣们的意见。

毕竟变法事关重大,他和唐宪宗一样要做中兴之主,重启国运。

他有重用苏轼的念头,征求王安石的意见,王安石明确表态:

不可。

王安石对苏氏兄弟都抱着戒心。

他所执掌的变法领导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曾用苏辙为检详文字,负责起草一系列新法。

苏辙却屡与他意见相左。

终于没法合作,苏辙主动辞职。

苏轼、苏辙的政治主张高度一致。

兄弟始终共命运,价值观的相同可能是首要因素。

早年在眉山,他们共读圣贤书,讨论国家大事。

父亲苏洵也加入进来。

叫做“南轩”的书房常常响起三苏父子激烈争论的声音。

在德语中,“真理”一词含有争辩、争而后得的意思。

王安石要干大事,扭转历史的走向,必须清除绊脚石。

然而绊脚石真是太多了,王安石手脚并用,又踢又搬的,如果不是绊脚石自己走掉,“拗相公”力气再大,估计也只能干瞪眼。

司马光、范纯仁、富弼、范镇……一群重臣相继离开朝廷,类似现代政治格局中的内阁集体辞职。

神宗皇帝哭着挽留,但大臣们去意已决,纷纷乞外放,做地方官去了。

司马光在洛阳一待十五年,埋头写他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

他和王安石一样耐心等待时机,蓄积能量重新跃入活生生的历史进程。

在王安石眼里,苏轼是个古灵精怪的绊脚石,体积不大,却很沉很沉,搬它费力,踢它脚疼。

这石头还善于在京师的地面上四处滚动,发出各种刺耳的声音。

熙宁初,有两三年的时间,苏轼在京城跳得很厉害。

神宗的一句“为朕深思治乱”给了他巨大的力量。

他忠君,又指责君,冒着身家性命反对神宗的治国大略,这股大力又从何而来?

答案似乎只能是:

来自强大的文化传承。

国家是得变,但欲速则不达。

苏轼打比方说:

要像白昼不知不觉变成黑夜,不能从严冬一下子进入酷暑。

气温大起大落,肌体承受不了。

几百年形成的风俗、道德,几年就要摧毁它,生活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

青苗、免役、市易诸法,固然在短时间内充实了国库,却令城乡百姓遭殃,弃祖业,卖田产,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苏轼痛心疾首,《再上皇帝书》中大义凛然地说:

“今日之政,小用则小败,大用则大败!

若力行不已,

则乱亡随之!

这一年苏轼三十五岁。

慷慨激昂的言辞中不难看出书生意气。

论治国,真不知道他和王安石谁高谁下。

我所能分辨的只是:

苏轼看社会生活,看得更细更远。

而荆公这个人,是出了名的对日常生活不屑一顾。

他的日常趣味对他的治国理想,不会没有影响吧?

于是苏轼被弹劾。

神宗挥朱笔再批:

“通判杭州。

熙宁四年(1071年)七月,苏轼携家小离京赴任。

继室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

长子苏迈,次子苏迨(dai),以及苏轼的乳娘任采莲。

有学者猜测,任采莲可能是苏洵的妾。

苏轼视同生母。

苏轼刚到杭州,画家文同就告诫说:

“北客若来休问事,西湖虽好莫题诗。

”而苏轼既要问事,又要题诗,两者都给他种下了祸根。

国家处于因剧变而引发的动荡之中,苏轼紧张关注着,北面来的京都客,他哪有不问的;西湖风光如此之美,他若不激动,不题诗,他还是苏轼吗?

文同所担心的这两点,恰好是苏轼的生命中两个最大的喷发点。

与之相比,仕途算什么呢?

官帽算什么呢?

理解这个犹如巍巍昆仑般的伟大生命,这是关键处。

入仕为做事,为实现士人的理想,但要拿理想换取仕途通畅,苏轼这样的人办不到。

苏轼在生活的细节上看到了新法的种种弊端。

他写诗并编成集子,刻印几十本供朋友们传看。

西湖边有座望湖楼,有时他一个人待在那儿,享受一下孤独。

摆脱人群的孤独蛮有味道。

大诗人都是孤独的好手。

他寻僧访道,谈禅说空。

山里的老和尚,个个善品茶,互相不服气。

苏轼发明了“三沸水”,老和尚折服了。

泉水文火煮新茶,一沸水太嫩,三沸水又太老,而妙处在于靠听力和嗅觉把握二沸水。

苏轼煮茶,明显技胜一筹,群山诸寺,和尚们甘拜下风。

在杭州西面的于潜县,他游寂照寺,迷上了竹子: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

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升密州太守。

密州是今之山东诸城。

苏轼上任就忙着治蝗灾,马不停蹄奔走各县,同时上书朝廷,请求减免密州赋税。

他在田坎上写公文,文不加点。

忙了一百多天才打道回州府,府衙官吏竟有半数不识他的尊容。

密州穷,丛林大泽常有剪径大盗,苏轼治了蝗灾腾出手来,又对付这些“大虫”。

次年秋天,政务忙出个头绪了,他率领当地驻军进山打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中秋节,他思念阔别五年的弟弟,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人说:

“东坡咏月词一出,余词尽废。

熙宁十年,苏轼迁徐州太守。

上任两个月,抗洪。

灾情危急,苏轼反应迅速。

他有两个大动作,一是严禁有车马的富户逃亡扰乱人心,二是亲入武卫营请禁兵协助防洪。

按宋制,太守对当地驻军并无指挥权。

苏轼冒着大雨深一脚浅一脚走到禁兵首领的住处,平时有些傲慢的首领感动了,命令全营官兵听候太守调遣。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迁湖州太守。

苏轼这个人,郁闷的时候要写诗,高兴了又口不择言。

六年做了两任太守,政绩斐然,如果他在下一个太守任上稍事谨慎,回京师做大臣几乎没有任何问题。

十几年前宋仁宗讲过,他有宰辅之才。

他动用一点官场智慧,稳扎稳打,做宰相的可能性很大。

然而他个性太鲜明,压抑性情,伪装起来迂回前进,对他来说太难了。

生命冲动,冲到四十多岁,已是秉性难移。

苏轼惹祸,根源在沈括。

继汉代张衡之后,沈括是正史有传的科学家,《梦溪笔谈》的作者,堪称北宋一位百书全科式的人物。

但沈括是官场小人,道德败坏。

他曾攀附王安石,王安石却一眼看透他,对神宗说:

“沈括是小人。

”及至安石罢相,他马上诋毁新法,被神宗识破,贬出去了。

沈括的袖筒里时常藏着不止一密信,他是密告的专家,是告密者的好榜样。

几年前他从杭州带走了苏轼的诗集,回汴京仔细研究,写成报告呈给监察部门,称苏轼“词皆讪怼”、恶意攻击朝廷的新政。

沈括此举,是希望在王安石跟前立一大功。

可他没想到,王安石根本没理睬。

事过几年,御史台的四个小人拾起沈括的伎俩向苏轼发难.四个小人宋史留名:

李定,舒亶(胆),张璪(早),何正臣。

中间两个还是苏轼的朋友、同窗。

李定曾以大逆不孝知名于天下,司马光斥之为禽兽。

舒亶礼部考试曾拿了第一名,一生诗文有百卷之多。

何正臣首先发难:

苏轼“愚弄朝廷,妄自尊大…”舒亶上札子:

“臣伏见知湖州进谢上表,有讥切时事之言,流俗翕然,争相传诵,忠义之士,无不愤惋!

”李定:

“苏轼,初学无术,滥得时名,偶中异科,遂叨儒馆,有可废之罪四……”宋神宗终于让御史台的言论搅昏了,下令查办。

苏轼被押至京师,关在乌台。

乌台是关押要犯的牢狱,有深井一般的牢房,窄小而四壁阴湿。

狱中有大树,栖息着数百只乌鸦,早晚呱呱乱叫,扑动它们黑色的翅膀。

乌台二字,源自这些乌鸦,也含有黑狱的意思。

汴京城内,流传着有关乌台的种种恐怖故事。

这是鬼都不想去的地方。

苏轼入狱,即遭狱卒毒打、垢辱通宵。

案件牵涉二十四人,其中有范镇、司马光、张方平这些熙宁新法的强有力的反对者。

“乌台诗案”的性质昭然若揭了:

这是明目张胆的政治陷害。

舒亶派人到杭州,取回了苏轼咏双桧的两句诗:

“根到九泉无曲处,此心惟有蛰龙知。

关键时候,一个关键人物出来讲话了,他就是闲居金陵的王安石。

他有札子呈给神宗,朝廷百官紧张注视着,打听着,亲者仇者分成截然相反的两派。

神宗敬安石如父执,天下皆知。

王安石说:

“安有盛世而杀才士乎?

”一锤定音。

乌台诗案结案:

苏轼以团练副使贬黄州,不得签书公事。

涉及此案的司马光、张方平、范镇、王诜等二十二人,各罚铜,三十斤二十斤不等。

从案发到结案历时一百二十多天,爱戴苏轼者喜极流泪,一帮小人向隅而泣……当时就有《乌台诗案》一书刊行于世,可见影响之大。

元丰三年(1080年)的正月新年。

满城鞭炮声,苏氏父子黯然离去,顶风冒雪,打马出城门。

其他眷属寄居南都(河南归德)。

黄州(今黄冈市)在大江之滨,地势高低不平。

苏轼暂居城内的寺庙定惠院,开门见山。

他念佛,沐浴,梳头,钓鱼,采药,投身于日常生活。

也长时间打坐,斜倚山坡看云,慢慢清理思绪。

他顶住了压力,让通身的感觉朝着自然与人事细腻敞开。

——伟人的转身,真是叫人叹为观止。

他念佛并不吃斋,一切随缘随意。

一个人,如果他既有经天纬地之才,又能醉心于周遭,纵情于生活,那他就跟神仙相差无几了。

东坡生前,已被人呼为“坡仙”。

苏轼初到黄州,其实内心也很孤独。

苏轼琢磨孤独,试图从孤寂中提取生命的能量。

苏轼之向佛,重两点:

静与善。

动辄得咎,退而为静,静又反观生命的律动,以期重新跃入生活的激流。

苏轼求僧问道几十载,始终是静寂与律动的两栖者,他的努力方向,就是把异质性的东西集于一身。

他成功在路上,因为没有终点可言。

毋宁说他像个钟摆,摆荡于生命的两极之间,他赢得了这个“之间”,赢得了“永动”。

苏轼多欲而向善,既是反求诸己、三省吾身的结果,又取决于他对“恶”的领域的深广体验。

不知恶,焉知善?

有趣的是,苏轼始终相信善的地盘更大一些。

犹如佛法无边,能使恶魔皈依。

黄州是苏轼的“井喷期”,佳作有如钱塘江的潮水一浪赶一浪,有一个因素——苦难中朝着自然与审美的转身。

对人性的刨根问底,可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弱项。

坚实的、自由的、大面积的个体成长艰难。

就杰出的士人而言,拥有民本社会的理想诚然宝贵,但缺了人本,民本难免脆弱。

民本需要人本所提供的强大支撑。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首《念奴娇》,豪放词中推第一。

它透出波澜壮阔的历史感。

历代大文人,历史感是必备的东西。

目光不能穿越数百年,焉能写出好作品?

即便写眼下,写周遭,没有宏阔视野的参照,小情绪小感觉肯定挡不住,它们争先恐后要出来。

三苏父子当年在老家眉山的书房“南轩”,读得最多的可能是史籍。

苏轼贬黄州,还把几十万言的《汉书》抄了一遍。

抄书是他的读书方法之一。

书法那么好,和抄书亦有关吧?

抄书的时候意在别处,性情反而容易直泻笔端。

苏轼的书法珍品如《寒食帖》,是他随意而为的巅峰之作。

为人、为官、为艺术,苏轼皆随意。

随意是个关键词。

这随意却始终伴随着逆境中的修炼。

犹如杜甫的沉郁钝挫,李白的自由奔放,学是学不来的。

历史感通向人生思索,前后《赤壁赋》是思索的产物。

茫茫大江之上,一轮明月照着苏轼的沉思。

贬黄州的第二年,朋友往还渐多,他感到手头吃紧,把铜钱吊在屋梁上,计划开支。

苏轼率领全家开荒种地,除荆棘,搬瓦砾,挖水渠,合家老小挥舞着锄头扁担,每天累得一身汗。

麦子种下了。

初春一片新绿,入夏满目金黄。

东坡诞生了。

苏东坡三个字,从此响彻千年中国历史。

陆游《入蜀记》写他亲眼所见:

“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

有屋三间。

凡热爱生活的人,想必都会热爱它:

那风中的麦浪在心头荡漾……有一天他忽然说: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

”上下几千年,能出此语者,恐怕只有苏东坡。

他能穿越社会各阶层,洞察各领域,以伟岸之躯融入茫茫大地,既汲取能量,又广施悲悯。

他又说:

“吾眼中无一个不是好人。

”这该是耶稣的境界了吧?

他可不是说大话。

日后有个人弄得他家破人亡,使他九死蛮荒,这不共戴天之仇,他却在有能力报复的时候轻轻一挥手,饶恕了对方。

还提醒对方保重身体。

通过他,我们才知道,悲天悯人并不是一句高调的空话。

他诠释了人之所以为人。

他提纯了人类的文化基因。

他向我们示范,人的精神可以喷发到什么样的高度和广度。

元丰七年,神宗动用不轻易使用的“皇帝手札”,不与执政商量,直接下令复起苏轼。

复起的第一步,授苏轼汝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

汝州(今临汝)离汴京很近了。

金陵的王安石正苍凉着,变法大业未竟,备受小人折磨,儿子死了,他伤心归故里,隐居半山。

苏轼来了。

他亲自到江边迎接,苏轼登岸施礼说:

轼今日野服拜见大丞相!

王安石执苏轼的手笑道:

礼数是为我辈而设的吗?

二人大笑,一句话胜千言,泯去旧日的恩恩怨怨。

认识到苏东坡的价值,王安石是第一人。

欧阳修对苏轼的评价仅限于文学。

而在王安石眼中,苏轼是政治奇人、文化伟人。

不久宋神宗驾崩,高太后摄政,改年号为元祜,高太后发起“元祜更化”,司马光组内阁,上表推荐人才,苏轼赫然在册。

举家调头向山东。

元祜四年,苏轼出任杭州太守。

但很快司马光死,高太后甍。

苏轼的朋友章惇再度把屠刀架在苏轼的脖子上。

先贬岭南。

广州,惠州,海南。

越走越远。

直到公元1100年的六月。

章惇的儿子章援,带着一封千字长信呈给东坡,言词诚恳,言下之意却希望东坡登相位放过他父子。

东坡就地回复,也是一封长信,书信背面还写了专治瘴毒的药方,荐与章惇备用。

七月流火,东坡大病。

十八日,自知难起,唤三子于床前,说:

“吾生不恶,死必不坠(地狱)。

二十七日,恶化。

溘然而逝。

我们说,他能看见生活。

看见生活不容易,小到柴米油盐,大到国家历史。

换句话说,他具有总体把握生活的能力,纵向千年,横向万里。

海德格尔《什么是思想》一文中,引用荷尔德林的诗句:

思想最深刻者,热爱生机盎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