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李元昌教授主题教研讲座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11476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李元昌教授主题教研讲座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习李元昌教授主题教研讲座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习李元昌教授主题教研讲座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习李元昌教授主题教研讲座心得体会.docx

《学习李元昌教授主题教研讲座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李元昌教授主题教研讲座心得体会.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习李元昌教授主题教研讲座心得体会.docx

学习李元昌教授主题教研讲座心得体会

我校全体教师在2010年4月8日通过视频会议学习了李元昌教授的关于主题教研方面的讲座,使我感受颇深。

所谓主题式教研活动,就教研是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教研应有的功能没有发挥。

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主题教研。

是教研组(教师)把平常教学中碰到的问题,经过整理、归纳、提炼,筛选出具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的问题,转化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研究的课题;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来统帅每个教师的教研活动,把课题镶嵌到教研活动每个环节之中,从而形成教师之间合作、交流、共探、共享的教研活动机制和模式。

主题性教研,就是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围绕一个确定的主题进行。

这个研究主题的提出来自于教学实践,源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这个问题又是急于解决的问题,大家感到困惑的问题。

主题教研的最大优势,

1,通过一个教研主题,将一校、一个基地全学科教师联结在一起。

一个教研主题,将学科所有教师连接在一起,在主题教研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向前的拉力。

能使多数教师由被动向主动转,调动教师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激活了教师内在的研究潜能,提高教师教研意识、科研能力的效果,实现促进学校整体教师素质提高的目的。

2、有了主题,就自然促使教研目的明确,教师承担的任务明确,研究方向明确。

由于将大题分解成一个个小题,难度降低,教师容易操作。

从小处做突破口,也容易把握,容易出成果。

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就得加强自己的学习,查找资料,阅读书报,教师之间就得相互借鉴、交流,往往在完成一个分题的过程中,教师就自然地走向了专业化成长得到路。

3、主题教研针对性强,针对教师在平常教学实践中的的困惑或疑难,是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或者难以处理的问题,容易引发教师探索;主题教研活动富有典型性,每次活动只研讨一个主题,而这个主题是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能启发大家思考,激发集体智慧;主题教研活动具有真实性,它来自与真实的课堂,来自于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

教师的研讨或交流,表明的是他对所研究问题的思考或实践探索。

这样,就缩小了以往教学活动弄虚作假的空间,消除了表演、做秀的现象。

4、由于主题教研将全学科教师联结起来,一个学科教研组就形成了一个教研群体,便于教师之间合作、探究,容易形成良好的教研风气、学术氛围。

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作用能得到发挥。

5.主题教研摒弃了形式主义,讲求教研的实效性。

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有了明确的主题,避免了随意性、盲目性,逐渐向科学有序方向发展,使校本研究形成系列化,有利于优化教学工作,提高教师的研究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由于主题教研的形式多样,这样也就决定了活动形式多样化,打破了以前教研单一形式,会使教研活动丰富多彩。

6、主题教研,使研培基地的教研活动主题明确,为教师的成长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基地各校教师的研讨、交流、有了共同的话题。

有利于基地优势互补,改进基地教研活动形式,提高教研水平,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7、主题教研活动,是将教研、科研自然结合的一种方式。

利用科研的形式,装进教研的内容。

按着科研的流程完成教研的任务,形成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科研的良好发展态势。

8、主题教研,需要教研员站在更高的层次来指导基层学校的教研活动,这就需要在目前的教研形式中,要转变观念,深入基层,加强服务意识,提高自己本身素质,增强指导能力。

这将促使教研员本身的学习和提高,有利于教研员的发展。

总之,主题教研:

提高最快的是老师,受益最大的是学生,提升了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

学习李元昌教授讲座心得体会

通榆县第五中学

胡玉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