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备课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4756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备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一年级数学备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一年级数学备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一年级数学备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一年级数学备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备课教案.docx

《一年级数学备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备课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数学备课教案.docx

一年级数学备课教案

一年级数学备课教案

一年级数学备课教案1

教学内容分析:

本堂课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三单元的课程。

本课教学内容的实质是求相差多少的问题。

通过“操场上”这一场景,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加减法的含义。

借助主题情境,让学生初步学会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尝试解决“学生比老师多几人”这一问题。

是加减法的强化训练。

这里的比较多少,不但比较谁多,谁少。

而且比出多几或少几?

是第二单元“比较”的深入。

同时用文字代替了图形。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体验加减法的含义。

2、初步学会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教学预备:

实物投影、小圆片。

课时安排:

1~2课时

设计意图:

通过实际情境的创设,和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初步掌握“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能用语言表达,进一步体验加减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投影出示“操场上”图片。

问:

同学们看到了这幅图,会想到什么数学问题?

老师有()人?

学生有()人?

男同学有()人?

女同学有()人?

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比老师多几人?

老师比学生少几人?

女同学比男同学多()人?

男同学比女同学少()人?

二、学生操作,探究新知

1、请同学们拿出小圆片,依据刚刚提出的问题在桌子上摆一摆,并列出算式。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3、指名汇报交流,并说说

8-2=65-3=2

4、评价.通过刚刚的学习,你觉得哪位同学说得比较好?

好在哪里?

三、练习稳固、及时反应。

1、摆一摆、填一填,要求独立完成。

2、看图,列式计算。

3、小游戏,10把椅子8位同学坐,还剩几把椅子,列式计算。

4、联系生活,拓展练习。

四、课外延伸。

调查本班的男女学生数,并试着提一些数学问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在经验积存和亲身体验的根底上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开展他们的数感。

初步学会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2、使学生能够在交流合作中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在经验积存和亲身体验的根底上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开展他们的数感.并且初步学会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在经验积存和亲身体验的根底上初步学会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下课了,同学们来到操场上进行活动,(多媒体课件展示:

学生课外活动的情景图)你能告诉老师,看到了什么吗?

2、汇报观看结果。

3、出示课题:

操场上。

4、同学们能说得再具体一些吗?

(老师有2人、学生有6人、男学生有3人……)

5、同学们观看得可真认真呀!

老师把同学们答复出的问题整理成图片贴在黑板上。

老师有()人,学生有()人。

男同学有()人,女同学有()人。

6、同学们,依据图片,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7、出示课题:

两数相差应用题?

二、合作探究,尝试解决:

1、学生比老师多()人。

老师比学生少()人。

2、女同学比男同学多()人。

男同学比女同学少()人。

3、男学生比男老师多()人。

男老师比男学生少()人。

(1)依据提出的问题,观看人物图片,解答第一组问题。

(2)把你观看的结果讲给你的同桌听。

(3)谁情愿把自己的观看结果讲给大家听呢?

(4)个别学生汇报观看结果。

(5)同学们观看得可真认真!

那你是怎么知道的?

能讲给大家听吗?

(6)(指着图片进行小结)要求学生比老师多几人,就是从学生人数中去掉和老师一样多的人数,剩下的就是学生比老师多的几个人。

(7)你们能用刚刚同学们的方法解答“老师比学生少几人吗?

(8)学生汇报解答方法。

(9)请同学们列出算式。

(10)以四人小组进行讨论,解决感兴趣的另一组问题。

3、联系实际,尝试应用

(1)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第43页1题,摆一摆,填一填。

先依据题目独立完成,再分小组交流各自的想法。

(3)看图,填一填。

先观看图,说说你发觉了什么,再完成。

(4)游戏:

抢椅子。

游戏规则:

要求每人抢坐1把椅子,抢不到的则为失败。

a先摆放4把椅子,让3个小朋友去抢占,结果会怎样?

b假如把4把椅子坐满,需要()个小朋友呢?

c还是摆放4把椅子,让5个小朋友抢占,结果会怎样?

(5)实践活动“小调查”

要求:

组织学生调查各自小组的男女人数。

试着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大家一起讨论解决这些问题。

方法:

指定一个小组站起来,让其它小组的同学数、说、列式计算。

4、课外延伸。

回家后,数一数,比一比家中的一些同种、同类的物品。

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谁比谁多几”“谁比谁少几”。

口头列式解答,并和家长进行交流。

5、总结。

通过观看、操作,你们理解了有关多些、少些的概念,能依据图意提出一些相关的数学问题,并能尝试解决问题。

既锻炼了观看能力,也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盼望同学们继续努力!

一年级数学备课教案2

教学内容:

得数有关“8”、“9”的加减法。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得数有关3、4、5、6、7加减法的根底上进一步学习“8”、“9”的加减法,并按下去一课还有得数有关“8”、“9”的加减法的排列,所以本节课不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独立地写出所有算式,本节课安排了跳绳活动引出有关得数“8”的算式,安排画一画引出有关得数是“9”的算式,通过试一试,练一练3题进一步稳固和加强,内容安排接进生活,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

教学目标:

学习有关得数是“8”、“9”的算式,能正确进行计算,开展学生观看分类能力,感受生活数学之美。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预备:

投影、每生一张1到8的卡片(诫课前发给学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平常玩过跳绳吗?

生答:

结合生活激发兴趣

师:

“跳绳是一项很有趣的体育活动,看这些小朋友玩的多有趣!

师:

出示跳绳投影。

二、新授

1、跳绳

师:

“一共有几位小朋友在跳绳”。

生:

“8位”

师:

“你们看一看,能不能把这8个板书:

4个男生和4个女生小朋友分成两组,比方可以这样分,1个小戴1个戴帽子的,7个不戴的朋友帽子,7个不戴帽子”。

3个穿裙子的,5个穿裤子的。

2个甩绳子的,6个跳绳的。

学生观看、讨论。

反应:

学生说,教师总结并板书。

师:

“我们说把两组合并在一起是用加法的,大家能不能依据刚刚结果列成算式”。

学生算式、教师总结,在相应位置板书。

供学生对答案,只要有其中一个。

2、画一画,同桌两人一组。

一人涂色,一人记录算式,然后组织全班交流。

答案可以不同,但要能理解算式。

反应:

投影出示相应的涂色和算式。

学生自己检查,只要有其中一个。

3、试一试,学生板演。

7+2=()6+3=()5+()=8

先收后放

其它学生独立完成。

三、练习

第一题:

教师讲清图意,第一幅求和。

要把两部份合并。

第二幅是分开,可以把任意一份作为要求的问题。

第二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对答案。

(学生的答案可以多样化)

反应、纠正。

第三题:

全班游戏,找朋友(凑9)

第四题:

数学故事,学生观看。

猜一猜八戒吃了几块西瓜,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学生发言讨论。

开展学生的想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

小结:

讨论“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

一年级数学备课教案3

一教学内容分析

《跳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34-35页的教学内容。

主要是学习“8”和“9”的加减法,同时,结合学生一些日常的活动,将解决问题的思想也渗透在计算的学习中。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动身,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加减法计算的需要,从而产生学习加减法计算的动机和兴趣。

二学生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0-10并掌握了7以内的加减法,已具备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且这个班的学生大局部上过学前班,数的组成也根本上知道;大局部的学生会看图说算式。

所以这节课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提出相关的减法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交流加减法算式,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三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正确计算“8”和“9”的加减法。

(2)能依据提供的信息,列出不同的算式。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依据不同的情境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经历看到一幅图写出四个不同算式的过程,体验和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逐步养成观看、思考、动手操作的良好学习惯。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

说一说

上体育课了,有许多小朋友在一起跳绳。

(课件出示)

1、同学们从图中可以发觉什么数学信息?

说说看。

4个男生和4个女生;1个戴帽子的、7个没戴的;3个穿裙子的、5个穿裤子的……。

然后完成有关算式:

□+□=□

2.请小朋友认真观看图,你还能说出哪些加减法算式?

(同桌合作,边说边写,教师巡视指导)

3.师生共同整理小结。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看、说、写,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且有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活动二:

画一画

(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初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意识。

1.老师知道小朋友们都喜爱画画。

今天,我们就和小象一起当一名小画家。

请小朋友拿出预备好的学具(“小画家”卡),先看小象怎样涂方格,并帮它把算式填完整;再想还可以有哪几种不同的涂法和算式,请完成在卡片上。

2.小组交流。

(教师巡视,参与交流,并及时作出评价)

3.小结:

小朋友们真是又聪慧又能干,不但方格涂得美丽,而且列出了许多不同的加减法算式。

小朋友们,你们情愿再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吗?

好,现在我们一起来做课本35页的练一练。

(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自己先涂方格,再列算式,然后小组再交流。

不仅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还要学会交流,学会合作。

活动三:

练一练

(通过练一练,进一步稳固新知。

1.说一说,填一填。

(1题是开放型习题,只要学生的解释、想象合理,就应给予鼓舞)

2.算一算(综合练习)

3.数学游戏:

找朋友

(设计意图:

使学生在找朋友的游戏情境中,轻松的练习并稳固了9的分解与组成。

)]

活动四:

试一试(34页的内容)

(通过“试一试”这一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1.刚刚小朋友表现得很棒。

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看谁最聪慧,大家情愿吗?

2.师出示卡片,指名口答。

如8+□=□或□-4=5(教师可提问:

你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

通过试一试,可以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初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活动五:

数学故事

课件出示第35页八戒吃瓜图

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看图编故事。

(设计意图:

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总结:

这节课,小朋友们都表现得很好。

回家后,把你今天所学的本领告诉爸爸、妈妈好吗?

一年级数学备课教案4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拔萝卜——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3单元《加与减

(一)》中的内容。

本课时的内容是在整十数加减法、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根底上安排的。

教材先提供了小兔子拔萝卜的情境,从中引出问题:

“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让学生自己列式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教材中提供了四种计算方法(并非让学生全部掌握,学生还可以有别的方法)。

在学了加法计算之后,让学生试着计算:

“小白兔比小黑兔少拔了多少个萝卜?

”以促使学生从加法计算迁移到减法计算上去。

这是新教材与旧教材的不同。

教学目标:

(1)自己探究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2)从加法计算方法迁移得出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

开展应用意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学会在理解图意的根底上,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呈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二、说教学法

学生已有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知识作为根底,有一小局部学生在上学前已对竖式有简单的了解。

对于看图编故事和从图中提出问题,前面的学习中已有过练习。

这些都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

在本节课中,力图呈现出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

从被动接受学习变为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学习。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想方法解决,并能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完成;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推动学生思维的开展。

三、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师:

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幅画,是一个好听的故事,大家想听吗?

(二)讨论。

师: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教研组材料公开课说课稿20__.3.302生:

我知道了黑兔拔得多,白兔拔得少。

师: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

我想知道,两只兔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生:

黑兔比白兔多拔了多少个?

生:

白兔比黑兔少拔了多少个?

(教师将生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三)探究加法的计算方法。

师:

同学们提出了好多问题,有的咱们已经解决了,这儿还有三个问题(指黑板),咱们来解决“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的问题。

怎样列算式呢?

生:

36+23=?

(有的学生已报出结果。

)师:

算出结果的同学想一想自己是怎么算出来的,其他同学自己想方法计算36+23的结果,可以用小棒、算盘、练习本等。

(学生动手探究,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引导、关心。

)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生A:

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

我在左边摆3捆零6根,就是36,在右边摆2捆零3根,就是23。

然后数一数,一共5捆零9根,就知道36+23=59。

生B:

我是拨计数器算的。

我先在十位上拨了3个珠子,在个位拨6个珠子是36,再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在个位上拨3个珠子,一看是59。

生C:

我是用口算得出的,6+3=9,30+20=50,50+9=59。

生D:

我也是用口算得出的,36+3=39,39+20=59。

生E:

我也是用口算得出的,36+20=56,56+3=59。

生F:

我是用竖式计算的(边列竖式边说),先写一个加数36,再写第二个加数23,并把加号写在第二个加数的左边,写好后在下面画一条横线,再计算:

30+20=50,6+3=9,答案也是59。

师:

很好。

在列竖式时一定要注意,两个加数中个位的两个数上下要对齐,十位上的两个数也要对齐。

然后再计算:

个位上6+3=9,把9也写在个位上,和上面对齐,十位上3个10加2个10是5个10,5写在十位上,和上面对齐。

师:

以上四种方法:

摆小棒、拨计数器、口算、列竖式,你认为哪种最简单?

生A:

我认为列竖式简单。

生B:

我认为口算简单。

(四)探究类推减法的计算方法。

师:

刚刚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一个问题,后面还有两个问题,同学们可以以小组

教研组材料公开课说课稿20__.3.303为单位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四个人共同去解决。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并讨论解决问题。

小组长汇报:

组A:

我们解决第一个问题,兔哥哥比兔妹妹多拔了多少个萝卜,我们的算式是36-23=13。

师:

你们是怎样计算36-23的?

组A:

我们用口算,6-3=3,30-20=10,10+3=13。

组B:

我们列竖式(边写边说),先写第一个数36,再写第二个数23,6-3=3,3-2=1。

师:

是3-2=1吗?

生:

是3个10减2个10等于1个10。

组3:

我们解决第二个问题,算式也是36-23=13。

也用口算,30-20=10,6-3=3,10+3=13。

(五)总结

师:

在这节课中,你们认为自己表现得怎样?

生A:

我认为自己表现得很好。

师:

哪一点表现得很好?

生A:

老师提的问题我认真思考,还积极发言了,而且我讲的故事很好。

生B:

我认为自己表现得还可以,我也积极发言了。

生C:

我认为自己表现得不好,我把36+23算错了。

师:

同学们也可以评价一下别人。

学生踊跃发言,都很注意发觉其他学生的长处。

师:

在这节课中,有好多同学都表现得好,他们认真思考,积极发言,而且把小组活动组织得很好。

大局部同学也都能好好地去学习,个别同学没积极思考,老师盼望你下一节课有所进步。

__082

一年级数学备课教案5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第二册,第30——31页,解决比多比少的数学问题。

学习目标:

1、结合“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

教学预备:

小黑板小棒口算卡片挂图

教学措施:

1、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操作,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

2、通过操作活动抽象出比多比少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问题情境

师: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的手里拿的是什么?

(出示一节电池)

生:

电池

师:

准确地说这是节用完了电能的电池,可以说它现在就是一件“废品”。

板书:

废品

师:

你们知道吗?

废电池中有金属和废弃的液体,这些物质对土壤、对水、对人的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

一颗纽扣大小的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这些少掌柜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师:

再看老师的手里又拿了什么?

(出示塑料饮料瓶子)。

生:

塑料饮料瓶子)。

师:

这也是“废品”。

这种瓶子埋在地下好多年也不会腐烂,对庄稼的生长有影响。

师:

针对这种情况,同学们说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生想一想。

生:

回收

师:

很好。

(再板书“回收”。

)回收是个好方法,对回收的废品有的还能再利用,不能利用的也可以进行有益的处理。

这不,小林、小红、小青已经行动了,我们去看一看吧。

出示主题图,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这里有哪些数学问题。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师组织学生观看:

图上给我们什么信息?

学生用语言描述所给的信息。

思考:

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组合作交流。

学生代表汇报:

小红收集了多少个?

小青收集了多少个?

(假如学生提出的是两步解答的,就放到问题银行。

师:

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该好怎样解答呢?

请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并用你的小棒摆一摆吧。

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并用你的小棒摆一摆

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学生汇报。

生:

先摆小林的23个,小红的比小林多6个,就再摆6个,结果小红就是23加上6个共29个,算式是23+6=29(个)。

用小棒摆一摆小青收集数量

说出是怎样摆的,小青有多少个。

(因为23-4是退位减法,学生能用小棒摆出结果就可以了。

三、稳固练习

1、练习“练一练”的第1题。

出示两个盒子。

(里面已经放好了花生米。

每个盒子里各有一张纸条)。

找两个学生到盒子前。

分别读出两个盒子里的信息。

生听、用心记下纸条上给出的信息。

其一:

我的盒子里放了42粒花生米

其二:

我的盒子里放的比他的多6粒。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提出:

第二个盒子里有多少粒花生米?

引导解答。

用小棒摆一摆。

再列式计算。

做完后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怎样解决的。

2、练习“练一练”的第二题。

用一只好看的“千纸鹤”引入。

师:

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

生:

千纸鹤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送一只千纸鹤就是送一份祝福,笑笑和淘气正在折呢!

看看这里有什么数学问题?

小黑板出示问题:

淘气折了37只千纸鹤。

笑笑再折12只就与淘气折的一样多。

笑笑折了多少只?

学生理解题,讨论,说一说怎样解答。

然后写下来,并解答出来。

3、出示口算卡“接龙练习”完成第3题。

4、完成第4题:

指导学生看图提出数学问题,组织交流,并写出算式的得数。

做完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和缺乏。

数学教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