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小学科学知识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46493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小学科学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苏教小学科学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苏教小学科学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苏教小学科学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苏教小学科学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小学科学知识点.docx

《苏教小学科学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小学科学知识点.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小学科学知识点.docx

苏教小学科学知识点

 《 冷与热 》

 1、水受热时体积会膨胀,水受冷时体积会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热胀冷缩  。

 

 2、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 )。

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

 

 3、我知道的温度计有水温计、室温计、体温计、高温计、数字温度计。

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计叫体温计,它的测量范围一般在35℃ - 42℃之间,因为人体正常体温是37℃。

 

 4、水烧开时的温度大致是100℃;水结冰时的温度是 0 ℃。

 

 《溶解》

 1、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微粒是均匀地分散的,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2、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则不行。

因此我们可把它们分为可溶物质和不可溶物质 。

 

 3、我们常用的加快溶解的方法有:

切碎、加热以及搅拌等。

 

 4、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5、溶解现象不仅发生在液体与固体之间,还发生在液体与液体以及液体与气体等多种

状态的物质之间。

 

 6、水里的动物和植物呼吸的就是溶解在水里的空气。

 

 《电》

 1、发电厂发出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

(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5500V以上是高压电,不要靠近高压电线,铁塔、变电所。

这些地方的电更危险。

5500V以上的高压电,能越过一段距离电击,使人触电死亡。

 

 2、我们将电分为没有触电危险和有触电危险的两大类,直流电一般比较安全,交流电一般比较危险,不安全。

 

 3、由电池、电线、灯泡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

在点亮小灯泡的电路中,电从电池的一端流出,通过电线、小灯泡流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4、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

所以小灯泡特别亮。

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

所以小灯泡不太亮。

 

 5、干电池的一端是铜帽,另一端是锌壳。

当电池的这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和电线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会很快坏掉。

所以一般在电线中间安一个开关。

 

 6、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叫导体;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叫绝缘体。

例如金属是导体,铜、铁、铝、锌、大地等是导体;丝绸、陶瓷、塑料、橡胶、干木材、空气是绝缘体。

) 

 7、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

因为大树容易遭雷击。

 

  

 《在阳光下》

 1、太阳的光线以每秒约30万千米的速度传播,阳光传播到地球大约需要8分多钟,没有任何东西比光线传播得更快了。

光能让我们看到周围的东西,太阳是光的主要来源。

不要用眼睛直接看太阳。

 

 2、太阳光在没有碰到物体之前是沿直线传播的。

 

 3、太阳、物体、影子的相互关系。

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影子就在物体的右边。

太阳、物体和影子三者的位置始终都在一条直线上。

 

 4、能够反光,镜面的这一性质叫反射。

 

 5、阳光穿过透明的棱镜时,光的路线会发生改变,被分解为多种颜色的光,形成太阳光谱。

没有三棱镜,我们也能用水和小镜子分解阳光。

 

 6、太阳光谱的七种颜色为:

红、橙、黄、绿、蓝、靛、紫。

太阳光是一种混合光。

 

 7、18世纪初,科学家牛顿利用“牛顿盘”把分解成的各色光混合成白光。

其实利用“红、

黄、蓝”这三原色可以得到白色的效果。

 

 8、阳光下物体反射光的本领与物体的哪些特性有关呢?

(与颜色差异、表面光滑程度的差异、透明程度的差异) 

 9、当阳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会被物体反射和吸收。

我们看到的物体的

颜色就是被反射的光,而其他颜色的光被物体吸收了。

 

 10、太阳是一种自然光源,它在发出光的同时也产生热。

太阳每时每刻都在以光和热的形式释放着能量。

 

 11、太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遇到障碍物后就形成阴影;阴影的方向及长短与太阳的位置密切相关。

  

12、物体对太阳光的反射和吸收与物体的材料性质有关,粗糙的反光弱,光滑的反光强。

 

 13、强光携带的热量多,弱光携带的热量少。

 

 14、深色反光能力弱、吸收热的能力强,浅色反射光强、吸收热的能力弱。

  

15、物体反射光强的,吸收的光就少,吸收的热也少;物体反射光弱的,吸收的光就多,吸收的热也多;物体在吸收光的同时也吸收了光携带的热量。

 

 16、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

主要由集热器、保温水箱、反射板等组成。

 

 17、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太阳。

在一天当中,地球所接受到的太阳能足够全世界的人们用上40年。

 

 18、世界上第一座太阳能发电站,它于1969年建于法国。

 

 

 《运动和力》

 1、把一个文具盒放在手上后,会感到文具盒对手有一个向下的压力,这个力就是重力。

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就是重力。

 

 2、橡筋被拉长时产生的力叫弹力。

橡筋拉得越长,弹力越大。

 

 3、由于摩擦,物体运动会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运动方式(滚动还是滑动)、物体的重量(对地面的压力)等因素有关。

增大摩擦力的例子有(鞋底花纹)、(下雪天汽车轮胎上缠铁链)等,减小摩擦力的例子有(给车轴涂上润滑油)、(滑冰鞋)。

 

 4、像气球这样推动小车的力叫反冲力。

小车是靠气球里空气的反冲力运动的。

5、拉力一定,小车的载重量越大,小车的行驶速度就越慢;反之,小车的载重量越小小车的行驶速度就越快。

 

 《生物与环境》

 1、以植物为食物的动物叫植食动物,以动物为食物的动物叫肉食动物,两种食物都吃的动物叫杂食动物。

 

 2、蔷薇花丛和栖息在它周围的各种动物、植物、地下的微生物一起形成一个群落。

群落里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我们把它们叫做生态系统。

 

 3、生物之间这样一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食物链。

人们根据食物链中不同生物的食物来源,把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生产者,把吃别人制造的食物的叫做消费者。

 

 4、浮游生物对环境条件的变化十分敏感。

当水质受到污染,一些浮游生物就会大量繁殖,消耗水中的氧气。

 

 5、鹰、兔、草之间的食物链关系:

鹰 ← 兔 ← 草。

 

 6、为了保护野生动、植物和它们的栖息地,国家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还专门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

在自然保护区内,不准狩猎和采伐,不准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

 

 7、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和谐的整体,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形成,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生态系统就失去平衡。

 

 8、月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月相是在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形成的。

 

 9、请按距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写出它的八大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0、关于植物生长的顺序是:

种子、发芽、幼苗、花。

 

 11、生活垃圾可以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其它垃圾类。

 

 12、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等原因造成的。

 

 13、焚烧处理垃圾的优点是1、回收热能2、垃圾减量最彻底。

缺点是较易产生局部大气污染。

 

 14、矿产的开采有不同的方法:

①露天开采,②地下开采。

  15、石油的开采:

①海上开采,②陆地开采。

  

六年级上  第一单元:

机械和工具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

像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

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上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杠杆省力的秘密:

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省力;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费力;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4、省力杠杆:

钳子、剪刀、撬棍、开瓶器等;费力杠杆:

筷子、镊子、钓鱼竿等。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天平、扁担、跷跷板。

 

 5、杆秤由秤杆、秤盘、秤砣、提绳几部分组成。

它也是一种杠杆类的工具。

 

 6、制作杆秤:

首先找到秤杆上的三点,定好位置。

接着拴好阻力点和支点的细绳,挂好秤盘,系上秤砣。

再用挂钩码的方法,在秤杆上画出重量刻度。

 

 7、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粗一些,因此,刀柄是轮,刀杆是轴。

 

 8、轮轴的作用:

在轮上用力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当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9、生活中的轮轴:

汽车方向盘、水龙头开关、起子、扳手、门锁把手。

 

 10、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11、定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方向,但能省力;滑轮组既能改变用力方向,又能省力;滑轮组的组数越多越省力; 

 12、生活中的滑轮:

①定滑轮:

旗杆顶部的轮子、窗帘上的轮子;②动滑轮:

工地上提重物的轮子、井口上提水的轮子;③滑轮组:

起重机、升降衣架。

  

13、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

 

 14、斜面的作用:

①在斜面上拉重物比直接提起重物省力;②斜面越平缓越省力。

 

 15、生活中的斜面:

刀口、楼梯、盘山公路、引桥、螺丝钉、钉子的钉尖。

 

 16、自行车的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快,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速度变慢。

(转速快,用力大;转速慢,用力小。

) 

 17、想一想我们曾经研究过的自行车,它应用了哪些机械原理,并完成表格。

 

 

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

  1、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的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增加大大增加抗弯曲的能

力。

 

 2、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U”“T”或“工”字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减少材料宽度虽然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3、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

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了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4、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的推力。

  

5、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6、生活中的拱形:

龟壳,贝壳,蛋壳,人的头骨、肋骨、足拱、管状的手臂骨、腿骨,植物的杆、茎、果实,拱门,拱窗,拱桥。

 

 7、用框架结构可以建起很高的建筑而花费的材料却很少,框架结构以三角形为基本构

造。

 

 8、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9、框架铁塔结构特点:

上小下大、上轻下重、抗风能力强。

 

 10、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

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

 

 11、钢缆能能承受巨大的拉力,人们用它们建造的钢索桥,大大增加了桥的跨越能力。

  

12、钢索桥的结构:

由钢缆、桥塔、桥面组成。

钢缆是桥承重的主要构件,桥塔是支承

钢缆的主要构件,桥塔是支承钢缆的主要构件。

从结构上看是吊桥,即桥面被钢缆吊起来。

钢索桥的功能:

跨度很大。

 

 13、我知道的钢索桥:

江阴大桥,夷陵长江大桥,美国跨海峡大桥。

 

 14、设计桥要考虑:

①纸这种材料的特性;②纸的承受力有什么时候特点;③选择形状

和结构。

④用什么方法增强纸的抗弯曲能力。

  

 第三单元:

能量

  1、电磁铁只有通电时才具有磁性。

 

 2、电磁铁有南北极。

电磁铁的磁极与电流方向和线圈绕向有关,当电磁铁的电流方向

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当电磁铁的线圈绕向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

 

 3、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磁力的大小与串联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圈数、铁

芯的大小、导线的粗细等有关。

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电池数量多,磁力大;反之,则磁力小。

 

 4、小电动机包括外壳、转子、后盖三部分。

外壳内有一对永久磁铁,转子上有铁芯、

线圈、换向器,后盖上有电刷。

 

 5、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小电动机在转动的过程中,电刷依次

接触换向器的三个金属环,通过转子线圈的电流方向就会自动改变。

 

 6、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

虽然大小悬殊、用途各异,但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

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7、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

和运动有关的物体也有能量,叫机械能。

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收化学能。

 

 8、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

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

 

 9、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10、各种各样的电池:

干电池(普通电池和钮扣电池)——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太阳能电池——太阳能转化成电能,不能储存电能,只能即时使用;蓄电池——放电时把化学能变成电能,充电时把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用化学能的形式把电能储存起来。

 

 11、煤的形成:

2亿-3亿年前,地球上气候温暖潮湿,植物生长茂盛。

在湖泊和海边有大量的植物堆积,并被沉积的泥沙覆盖起来;时间久了,泥沙越积越厚,植物越埋越深。

这些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同时受到高温和高压的作用,经过亿万年,变成了煤。

  

12、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复杂变化形成的。

  

13、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用一点就会少一点。

 

科学六下一单元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厚(凸起)、边缘薄。

 

 4、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的共同特点是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

 

 5、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放大镜的构造:

镜架、镜片(凸  透  ——“凸透”镜)。

 

 6、能通过放大镜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如:

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7、像食盐、白糖、味精那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9、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0、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

 

 1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2、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13、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4、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

 

 15、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16、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

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17、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18、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

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19、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而列文•虎克用他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曾经不为人知的奇妙的微生物世界,  

20、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如:

抵抗制服疾病、酿酒、泡菜、发面、做酸奶、克隆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21、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

肉眼         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 

放大镜     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       

光学显微镜          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 

电子显微镜          能看清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22、我们可以用干草培养微小生物  

 

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 

 1、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3、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物理变化。

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就称为化学变化。

 

 4、在变化中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

理变化,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 

 5、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淀粉→麦芽糖 

6、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7、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气体,这样的变

化属于化学变化。

 

 8、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

共同作用的结果:

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

  

9、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

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

铁生锈的好方法,如刷油漆、电镀等。

 

 10、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如:

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沉淀物、产生气体,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11、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12、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

物质变化有两类:

物理和化学变

化。

化学变化最重要的特点是产生了新物质。

             

 第三单元:

宇宙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围绕地球逆时针方向运转。

 

 2、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  

3、最早登月的是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

在月球上第一个留下脚印的是阿姆斯特朗。

 

 4、月相是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

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5、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

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1、月相的变化经历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的过程。

2、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

) 

 6、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7、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8、环形山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

它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后留下的痕迹。

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使撞击更猛烈和频繁。

 

 9、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月球居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

:

 

 10、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居于月球和太阳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就发生了月食。

 

 11、农历的初一前后可能发生日食发,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

  12、农历的十五前后可能发生月食,有月全食、月偏食。

 

 13、八大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4、太阳系:

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15、为了便于辨认,人们天空的星星分成一群,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就称为星座。

16、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

北极星可以帮助大家在夜间辨认方向,利用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它。

 

 17、利用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

把北斗七星勺子前沿的两颗星的连线延长,在大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距离的5倍处,有一颗比较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

北极星属于小熊星座。

  

18、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

 

 19、“夏季大三角”——天津四、织女星和牛郎星;夏季主要星座——天鹅座(天津四)、天琴座(织女)、天鹰座(牛郎)、天蝎座(心宿二) 

 20、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

 

 21、太阳系和众多的恒星一起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

 

 22、银河系还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100亿个,人们把它们统称为河外星系。

 

 23、恒星的一生:

星云的气体和尘埃紧缩——原恒星——燃料消耗殆尽,膨胀变成巨星或超巨星——爆炸成超新星——变成黑洞或中子星;或者星云的气体和尘埃紧缩——原恒星——小型或中等恒星变成红巨星——燃料耗尽而缩小变成白矮星——能量耗尽变成黑矮星) 

 24、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现在“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又发射成功,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还将登月考察。

 

 

第四单元:

环境和我们

  1、目前主要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和焚烧,简单的填埋和焚烧同样会造成环境污染。

  

2、真正的垃圾添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危害:

散发恶臭,污染空气;滋生蚊蝇,引发疾病;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等。

 

 3、焚烧垃圾的优点:

占地小,使垃圾减量,避免污染地下水;缺点会消耗大量电能、留下残余物,造成二次污染。

 

 4、减少垃圾的数量很重要,它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减少垃圾数量的方法有:

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 

 5、日常生活中哪些垃圾是可以减少:

(1)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

(2)自带喝水杯外出,少买瓶装饮料。

(3)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减少纸和塑料的丢弃。

 

6、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且产生大量垃圾,滥用塑料袋也会造成的环境污染。

  

7、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

回收垃圾中的废旧材料再加以利用,可以节约资源、节约能源、节约成本、减少垃圾、减少污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

 

 8、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分装。

  

9、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10、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按人均水资源量计量,人均占有量为2500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世界排名第110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11、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的杀虫剂、肥料等,可能来自工业的废水、油污等,可能来自家庭的洗涤剂、人的排泄物,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

由此可见,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12、污水的处理是复杂的,一般要通过三种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学方法)获得净化。

物理方法主要就是分离水中的杂物和较大的颗粒,杂物有塑料袋、菜叶杂草等;生物方法是通过细菌分解水中的污物;化学方法主要是用于消毒,通常的做法是向水中加人化学药剂一氯,通过它来有效杀灭水中的病源微生物。

 

 13、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垃圾、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人类正着力于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