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行业mRNA疫苗技术分析深度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40463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医药行业mRNA疫苗技术分析深度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生物医药行业mRNA疫苗技术分析深度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生物医药行业mRNA疫苗技术分析深度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生物医药行业mRNA疫苗技术分析深度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生物医药行业mRNA疫苗技术分析深度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医药行业mRNA疫苗技术分析深度研究报告.docx

《生物医药行业mRNA疫苗技术分析深度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医药行业mRNA疫苗技术分析深度研究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医药行业mRNA疫苗技术分析深度研究报告.docx

生物医药行业mRNA疫苗技术分析深度研究报告

2021年生物医药行业mRNA疫苗技术分析深度研究报告

一、免疫系统及疫苗工作原理

免疫系统概览

人体免疫系统是一个以功能作为定义的系统,而非由器官作为定义的系统。

免疫系统可分为固有性和获得性免疫。

一般情况下,抵御外源性入侵物质的第一道防线是固有性免疫。

固有免疫中又可分为外部防御和内部防御。

外部防御的典型是皮肤以及黏膜,是人体整套防御系统的排头兵。

若外部防御被突破,内部防御将筑起第二道防线,其中包括吞噬细胞、抗微生物蛋白质、自然杀手细胞(NKcell)等。

若固有免疫无法成功防御入侵,获得性免疫则会启动。

由于获得性免疫具有特异性,因此针对特定入侵物质的防御效果较为明显。

常见的获得性免疫可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目前,几乎所有疫苗的最终目的都是激活此处所提到的获得性免疫。

总体而言,获得性免疫的激发来源于对抗原的识别。

当某一病原体首次入侵时时,由于没有现成的特异化B细胞和T细胞,获得性免疫的应答时间较长。

原始B细胞和T细胞需要时间分化形成特异性免疫细胞。

在完成首次杀灭后,部分特异化的B细胞和T细胞会留存于体内成为记忆B细胞、记忆T细胞。

若未来再次遭遇相同抗原入侵,无需原始B/T细胞重新分化,记忆B细胞和T细胞将自我扩增、激活,迅速启动免疫应答。

疫苗一般性原理

目前绝大部分疫苗的逻辑是通过递送抗原,使人体自发形成特异性免疫反应。

相较于直接注射抗体或特异性T细胞,人体自发形成的免疫具有更好的持续性,同时免疫原性更低。

同时,抗体和T细胞本身具有半衰期,免疫有效时间短。

人体不能直接复制注射进入的抗体或T细胞,所以无法在遭遇抗原时快速扩增,免疫反应较弱。

直接递送抗体或T细胞的做法不适用于预防领域,但在部分治疗领域能够发挥作用。

目前关注度较高的抗体药便是将人为制造或编辑的抗体导入人体内,直接由注入的抗体对特定细胞进行杀伤或抑制。

CAR-T疗法则是直接递送经过人为编辑的T细胞进入体内,由这部分改装过的CAR-T细胞直接杀伤目标细胞。

疫苗通过递送抗原激发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

但与自然界中病原体入侵形成免疫记忆不同,疫苗往往只递送无毒无害的某一抗原片段进入人体。

抗原本身是无害的,可视作一种标识,供免疫细胞进行识别。

因此,疫苗本身并不带有毒性。

mRNA疫苗

mRNA疫苗治疗原理:

“巧”用自身细胞加强特异性免疫

DNA本身无法直接对人体产生影响,各类蛋白质才是能够左右表象的物质。

mRNA是DNA转化为蛋白质的中间体。

mRNA类似于说明书,能够指导自身细胞生产出特定的蛋白,但是mRNA的改变不会被分裂产生的新细胞继承,也不会遗传至下一代个体中。

蛋白则是最终生产得到的工具,对生物个体的各项指标直接产生作用。

这一条转录转译链被称为生物学“中心法则”。

mRNA疫苗利用了两步表达的机理,使疫苗在不改变DNA序列的同时,为人体免疫系统的激活提供更准确的抗原蛋白以及更持久的抗原体内留存时间,使被激活的特异性免疫更精准,同时免疫效果得到巩固。

mRNA疫苗中的mRNA片段编码新冠病毒表面的某些蛋白或受体。

疫苗递送人工编辑后的mRNA进入人体细胞,在体内“借用”人体自身细胞转译mRNA为蛋白质。

此类mRNA在经过转译后会表达成为病毒所具有的某种抗原蛋白。

虽然产生的抗原是由自身细胞制造,但由于其氨基酸序列具有外源性,APC中的TLR并不识别此段序列,因此仍旧会激发B细胞和T细胞针对此抗原蛋白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并建立免疫记忆。

LNP递送系统:

递送疫苗有效物质进入预定轨道的运载火箭

mRNA疫苗要发挥作用,必须先将编辑好的mRNA转递进细胞质中。

mRNA作为大分子,在不破坏细胞膜的前提下,进出细胞只能以内含体通过胞吞作用。

为保证mRNA在转译前保持完整性,mRNA需要在内含体与溶酶体结合前打破内含体包膜并逃离。

逃离内含体进入细胞质后,mRNA便会在细胞质内游动,直至到达核糖体并在此转译为肽链,最终折叠成为蛋白质。

对于mRNA疫苗和药物,递送系统有两大职责:

一是有效包裹和保护mRNA在到达靶点前维持稳定,二是帮助mRNA有效成分进入细胞,三是在mRNA到达溶酶体前将其释放进入细胞质中。

LNP是目前最具潜力的递送载体之一。

LNP是脂质微粒的总称,其中又包括脂质胶团、脂质体等。

LNP与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相似,均由脂质分子构成。

脂质分子的两条长尾通常呈平行状态,脂质形成的双分子层稳定。

在进入细胞质酸性环境后,部分脂质的头部质子化,呈现阳离子形态,与其他阴性离子态的脂质分子相吸引,尾部张开。

原本双分子层的形式被破坏,形成头部聚集在一起的环状。

之前包裹在内的mRNA便可逃逸出内含体,进入细胞质等待转译。

为了提高载体对包裹成分的保护能力,通过在载体外部连接PEG可以进一步增强载体的稳定性。

mRNA疫苗相较于其他技术路径疫苗的优劣势分析

mRNA疫苗vs.灭活疫苗:

具有明显的免疫保护力优势

mRNA是将编码病毒抗原的mRNA注入体内,由人体自身细胞产生对应的抗原,以此激活特异性免疫。

mRNA疫苗能够呈现更多的抗原,同时能更持久地激活巩固特异性免疫。

原因在于mRNA疫苗抗原呈递的过程是可短暂持续的,呈递的mRNA可指导多个核糖体产生抗原蛋白,直至mRNA降解。

由于细胞能够不断根据mRNA生产抗原蛋白,因此抗原数量受疫苗剂量所限制较小,从时间维度上看,抗原不会在短时间内迅速被消耗完毕。

抗原数量水平越高、保持时长越长,形成的特异性免疫记忆越强烈,免疫应答更快、持续时间越长。

mRNA疫苗vs.DNA疫苗:

更高效,逆转录风险较小

mRNA疫苗更有效也更安全。

DNA疫苗需要将包裹的有效成分递送通过多层屏障导致有效成分难以进入反应场所,免疫激活更难。

mRNA疫苗导入的外源物质不需进入细胞核,发生外源遗传片段逆转录进入人体自身DNA的概率较小,因此引起肿瘤癌症的概率极小。

mRNA疫苗vs.病毒载体疫苗:

适用人群覆盖全面,逆转录风险较小,机会成本更低

LNP为递送mRNA片段到达靶点、定点释放提供了支持。

另一大受到较高关注度的载体平台是病毒载体平台,常见的类别有腺病毒、腺相关病毒、慢病毒。

病毒载体反应的一大缺陷是,若接种者本身体内含有针对此病毒载体的抗体,或在短时间内快速产生了抗体,则病毒载体疫苗无法将有效成分递送进入预定的细胞质内。

相比之下,LNP的结构由脂质分子构成,载体引起免疫反应的几率较小,能够更有效地递送有效成分至目标靶点。

病毒载体疫苗具有更高的机会成本。

当人体接受病毒载体疫苗注射后,体内会自动产生针对此载体的抗体和其他特异免疫反应。

此后再次运用相同或相似病毒载体作为递送系统给药时,会更容易遭到免疫系统的攻击,难以成功将药物递送至靶点。

MRNA新冠疫苗临床数据解析:

NOPAIN,NOGAIN

mRNA疫苗的临床运用历史始于2020年新冠疫情。

截止2021年5月7日,全球共有15款mRNA疫苗在研,其中包括已纳入WHO紧急使用名单的2款mRNA疫苗:

由辉瑞/BioNTech联合研发的BNT162b2,以及由Moderna研发的mRNA-1273。

mRNA疫苗展现了令人振奋的保护率

2020年11月18日,辉瑞发布了BNT162b2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结果显示疫苗整体保护率高达95%。

2021年3月31日,Moderna发布了mRNA-1273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结果显示疫苗整体保护率也达到94.1%,与BNT162b2的数据非常接近。

2款mRNA疫苗同时展现出极为优异的保护率,共同预示着mRNA疫苗技术在激活免疫系统上的令人震惊的高效,也让科学界对mRNA疫苗技术未来在其他疾病领域可能带来的改变充满期待。

辉瑞/BioNTechmRNA疫苗(BNT162b2)有效性

临床试验数据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样本人群为在实验前或实验开始时均未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均接受2剂BNT162b2注射;另外为安慰剂组,接受2剂安慰剂注射。

在完成2剂接种7天后,疫苗组出现8例新冠感染者,安慰剂组出现162例,疫苗有效保护率达到95.0%。

第二部分样本人群包括感染和未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

在完成2剂接种7天后,疫苗组中出现9例新冠感染者,安慰剂组169例。

疫苗有效保护率达到94.6%。

根据年龄段划分,BNT162b2对16-64岁人群的保护率为95.1%,对65岁及以上的老年群体保护率则维持在了94.7%。

数据显示了mRNA疫苗在人群中激活免疫系统的能力基本不受接种者年龄的影响。

ModernamRNA疫苗(mRNA-1273)有效性

全球领先上市的另一款mRNA新冠疫苗是Moderna公司与美国国家过敏及传染疾病研究所(NIAID)研发的mRNA-1273。

这款疫苗的技术路径与辉瑞/BioNTech的mRNA疫苗相同,临床结果也展现了令人振奋的保护率,以及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根据Moderna公司给医疗服务机构的事实陈述,mRNA-1273的保护率达到约94.1%(95%CI:

89.3%-96.8%)。

在针对18岁以上人群的临床试验中,科学家将样本人群分为两组:

疫苗组均接受2剂mRNA-1273注射;另外安慰剂组接受安慰剂注射。

在完成第2剂接种14天后,疫苗组中出现新冠病例11例,每年每千人病例数为3.328;安慰剂对照组中出现新冠病例185例,每年每千人病例数为56.510。

由此测得,疫苗保护率约为94.1%,与辉瑞/BioNTech的mRNA新冠疫苗临床有效率非常相近。

Moderna和辉瑞/BioNTechmRNA疫苗的临床实验结果都显示出采用mRNA技术路径的疫苗具有极高的有效性。

本次临床试验的样本人群中包含了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疫苗组中有3583位老年人,其中出现4例新冠感染;安慰剂组中有3552位老年人,其中出现29例新冠感染。

因此,mRNA-1273对于65岁及以上的人群的有效保护率为86.4%,表现仍旧非常优秀。

国药集团灭活疫苗(WIV04/HB02)有效性

为了更直观地展现mRNA疫苗与传统疫苗在不同指标上的差别引用使用最为广泛的灭活型疫苗进行对比。

国药集团及北京生物研究所、武汉生物研究所共同研发的WIV04和HB02是2款最先上市的传统灭活疫苗。

2021年5月26日,JAMA发布了国药集团2款灭活新冠疫苗的临床III期结果。

临床结果展现了不错的保护率,整体保护率均在70%以上,远远超出了世界卫生组织50%的要求。

mRNA疫苗不良反应:

短期反应略高于传统疫苗,需要时间验证长期安全性

除了有效保护率外,疫苗的另一重要指标是不良反应发生的种类和概率。

从理论分析,mRNA疫苗通过使部分人体细胞表达外源抗原来激活免疫,除了抗原本身会引起免疫反应,这部分表达抗原的自体细胞可能也会引起较强烈的免疫反应。

灭活疫苗则是直接呈递抗原,因此免疫反应较小。

辉瑞/BioNTechmRNA疫苗(BNT162b2)安全性

临床试验记录了样本人群每剂次接种后7天以内的不良反应,并将样本人群分为3个年龄阶段:

12-15岁、18-55岁、56岁及以上,以研究疫苗对青少年和老年人是否安全。

总体来说,第二次接种后绝大多数各类不良反应出现的概率均高于第一次接种后。

局部不良反应中,注射处疼痛报告比例较高。

系统性不良反应中报告最多的是头痛和疲惫。

在18-55岁主要年龄层的研究中,第一次接种后头痛和疲惫的出现几率分别为41.9%、47.4%(对应安慰剂组33.7%、33.4%),第二次接种后的几率分别为51.7%、59.4%(对应安慰剂组24.1%、22.8%)。

其他不良反应中,接种第一剂疫苗后,呕吐、腹泻出现的概率分别为1.2%、11.1%,但安慰剂组的对应概率也分别达到1.2%、11.7%,不良反应出现概率与疫苗组持平甚至更高,因此无法判断此类不良反应的出现是否和疫苗接种有因果关系。

相较于第一剂接种,第二剂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要更高,出现发热的频率达到15.8%(对应安慰剂组0.5%),发冷、肌肉疼痛和关节疼痛的出现频率也较高,分别为35.1%(对应安慰剂组3.8%)、37.3%(对应安慰剂组8.2%)、21.9%(对应安慰剂组5.2%)。

56岁及以上人群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频率并未显示出疫苗会对老年群体造成更严重的副作用,老年人群报告的不良反应发生频率甚至略低于18-55岁年龄段的水平。

不同种类的不良反应发生规律与18-55岁年龄层类似,头疼和疲惫的发生频率较高。

12-15岁年龄层人群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与其他两个年龄层相似,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略高于其他两个年龄层。

12-15岁年龄层人群接种疫苗后出现发热的概率较高。

接种第一剂后的发热概率为10.1%(对应安慰剂组1.1%),接种第二剂后的发热概率为19.6%(对应安慰剂组0.6%)。

ModernamRNA疫苗(mRNA-1273)安全性

ModernamRNA-1273的临床不良反应研究记录了每剂次接种后7天以内的不良反应,将样本人群分为2个年龄阶段:

18-64岁、65岁及以上,同时每个年龄层中分为疫苗组和安慰剂组。

总体来说,第二次接种后绝大多数各类不良反应出现的概率均高于第一次接种后。

局部不良反应中,疼痛仍旧是占比最高的,第一次和第二次接种后报告疼痛的比例分别为86.9%、89.9%(对应安慰剂组19.1%、18.7%)。

其中三级疼痛报告比例分别为3.2%、4.6%(对应安慰剂组0.2%、0.2%)。

系统性不良反应中,疲惫报告比例仍旧最高,第一次和第二次接种后报告疲惫的比例分别为38.4%、67.6%(对应安慰剂组28.8%、24.6%),与BNT162b2数据相近。

不良反应种类中,除注射处疼痛外,报告最多的不良反应是头痛和疲惫。

不良反应出现概率与疫苗组持平甚至更高,因此无法判断此类不良反应的出现是否和疫苗接种有因果关系。

相较于第一剂接种,第二剂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要更高。

65岁及以上人群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与18-64岁年龄层类似,局部不良反应中疼痛的出现频率较高。

系统性反应中,头疼和疲惫的发生频率较高。

第二剂接种后,发热、发冷、肌肉关节疼痛等不良反应出现概率较第一剂接种后数据上升较为明显。

2款mRNA疫苗的III期临床试验不良反应数据方面接近,局部反应中疼痛最为普遍,在主要人群中第一剂次和第二剂次平均出现概率为82.4%、85.0%(对应安慰剂组16.3%、15.6%)。

系统性不良反应中疲惫与头痛出现比例较高,在18岁及以上人群接种第二剂次后,疲惫与头痛的报告比例分别为,三级及以上疲惫的出现概率平均为7.68%(对应安慰剂组0.67%),三级及以上头痛的出现概率为3.99%(对应安慰剂组0.99%)。

国药集团灭活疫苗(WIV04/HB02)安全性

灭活疫苗采用的技术路径相对简易,外源物质不需要进入细胞,因此激发的免疫反应较温和。

从临床数据来看,灭活疫苗这一技术路径已经过长期不同种类疫苗的验证,并未发现长期对人体有负面影响。

从不良反应发生比例来看,灭活疫苗接种后短期内各项不良反应发生比例明显低于mRNA疫苗。

虽然三款疫苗临床试验对于不良反应的定义不同,对照组不同,数据收集周期有差别,但数据上巨大的差异仍能或多或少地体现出mRNA疫苗会带来较多较强烈的不适。

发热,作为能够进行横向量化对比的不良反应之一,在接种mRNA疫苗后出现频率远远高于接种灭活疫苗后的频率。

接种灭活疫苗后发热(38.0°C以上)的发生比例平均为0.4%,38.5°C以上的发生比例为0.2%;接种mRNA疫苗后发热(38.0°C以上)的平均发生比例为17.1%,39°C及以上的平均发生比例为1.7%,均高于灭活疫苗的对应数据。

mRNA疫苗临床数据特点:

Nopain,Nogain

mRNA疫苗同时具有高保护率和相对更多的不良反应。

mRNA疫苗对新冠病毒的保护率高达94%以上,国药传统灭活疫苗的保护率虽远远高于WHO和FDA建议标准的50%,但不足80%,与mRNA疫苗差距明显。

同时,两款mRNA疫苗均对64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展现了非常可观的保护率。

BioNTech的BNT162b2对64岁以上群体的保护率为94.7%,仅比16-64岁群体数据低0.4%。

Moderna的mRNA1273对64岁以上人群的保护率也高达86.4%,仍旧高于灭活疫苗的整体数据。

mRNA疫苗严重/致命性不良反应罕见但需关注

mRNA疫苗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都较为明显地高出灭活疫苗对应水平,会让接种者在短期内产生更多的不适感。

各类新冠疫苗在真实世界中开始运用后,不出意外地,开始出现一些此前在实验阶段未曾出现的不良反应。

截至2021年6月21日,美国共有3款新冠疫苗可供使用,分别为2款mRNA疫苗(辉瑞/BioNTech、Moderna)和1款病毒载体疫苗(强生/杨森)。

综合3款新冠疫苗的数据,接种后发生过敏的概率为每百万人中2-5人(概率0.0002%-0.0005%)。

美国疫苗不良反应报告系统目前接到有关心肌炎、心包炎的报告616起(发生概率0.0001%),CDC和FDA已确定其中393项,其中大部分发生在mRNA疫苗接种后,发生人群集中在男性30岁以下的青中年群体。

CDC和FDA确定了有关接种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后发生血栓伴血小板减少症候群的报告36例(发生概率<0.0003%),接种ModernamRNA新冠疫苗后发生TTS的报告1例。

VAERS显示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死亡案例5479例(0.0017%),其中是否存在和疫苗的因果关系仍需进一步观察分析。

mRNA疫苗与灭活疫苗各有优势,但不可否认的是mRNA疫苗借着新冠疫情的契机已经展示了自己的临床潜力,并且在研发和生产上也具有独特的优势。

二、新冠疫情为MRNA疫苗登上舞台带来机遇

mRNA疫苗效果初显,免疫屏障减缓病例新增

mRNA疫苗的临床表现喜人,在现实生活中,mRNA疫苗的针对新冠病毒的有效保护性也得到了宏观数据的支撑。

部分国家大规模的疫苗接种逐渐形成了一道免疫屏障,新增新冠感染数量有明显放缓的趋势。

数据直观地反映了疫苗接种率与新增新冠病例数之间相反的关系。

虽然新增病例数的下降有许多其他因素,但是新冠疫苗毫无疑问是新增数量腰斩的一大主要因素,同时非常明显地抑制了美国的第三波疫情。

短期:

国产mRNA疫苗应聚焦海外放量

截至2021年6月4日,国内获批上市的疫苗包括国药与北京生物、武汉生物研制的灭活疫苗、科兴的灭活疫苗、康泰生物的灭活疫苗、康希诺的腺病毒载体疫苗、智飞生物的重组蛋白疫苗。

大部分疫苗需要多次接种完成完整的免疫过程,在此过程中,接种同一厂家或技术路径的疫苗能够较为稳妥地实现免疫激活的既定目标。

因此,后续疫苗很大可能仍会按照同一厂家同一路径完成接种,短期内mRNA新冠疫苗在国内市场的空间有限。

全球疫苗产能紧张,拥有疫苗技术和生产能力的国家十分有限,许多国家无法得到疫苗,尤其是经济科技较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因此,新冠疫苗的海外市场有非常巨大的发展空间。

中长期:

病毒变异或削弱一代疫苗效力,mRNA疫苗可快速反应应对变异

mRNA疫苗:

锚定S蛋白为靶点,变异影响有限

病毒变异对现有mRNA疫苗的影响有限,几乎没有可能出现使疫苗完全失效的情况。

现有mRNA疫苗以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为抗原,人体产生的特异免疫会以刺突蛋白为标志物,对表达此蛋白的细胞分子发动攻击。

因此,若刺突蛋白没有发生显著变异,疫苗激活的特异免疫仍能够识别病毒,病毒其他部分发生变异并不会影响这一识别过程。

刺突蛋白变异会改变病毒的感染机理,大概率造成病毒感染能力丧失或减弱。

通过锚定S蛋白,mRNA疫苗仍旧维持了部分针对变异病毒的保护性。

长期来看,mRNA疫苗也需要更新迭代,以更精准地适应新型变异病毒。

mRNA疫苗的一大优势是可以通过简单的修改基因序列来产生不同的抗原。

若病毒序列变异导致现有疫苗有效率明显下滑,mRNA疫苗厂商可以通过重新对病毒测序来确定变异后的刺突蛋白序列,并以此制成新的疫苗。

mRNA疫苗可以同时包含针对多种不同病毒亚型的对应编码,达到同时激发几种特异免疫的效果。

灭活疫苗:

一代疫苗逐渐无法应对多种变异

国内第二轮新冠疫苗需求或为mRNA疫苗带来机遇

国内大规模接种的疫苗品种为灭活疫苗,以SARS-CoV-2病毒为目标靶点的第一代灭活疫苗在应对病毒的不断变异中,效力会出现下降,造成免疫逃逸的风险。

以2剂次为标准,折算为4.466亿剂次,截至当日全国接种剂次总数为8.45亿剂次,用于完成整套接种的剂次数占总接种剂次数的26.42%。

按照6个月保护期计算,截至2021年12月10日左右将有2.233亿人需要第二轮新冠疫苗接种。

根据2021年6月10日数据,截至当日接种了一剂次的人数为3.984亿人,这一部分群体在2021年7月10日前将接种第二剂次,并且在2022年1月10日前开始进行第二轮的接种,届时国内市场将有约4亿剂次的新需求。

三、MRNA疫苗生产流程

第一步:

DNA质粒制备

mRNA疫苗的生产可分为三大阶段,一是DNA原液制备,二是mRNA原液的制备,三是利用脂质微粒进行包封。

原液制备开始于质粒构建。

通常使用的DNA质粒为环状质粒,质粒上含有设计好的序列模块。

利用电流打破细胞膜,并将环状DNA质粒引入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被储藏于含有大量营养物质的溶液中进行繁殖扩增。

提取并纯化DNA质粒,过滤溶液,去除细菌及其他物质。

利用酶将纯化后的环状DNA质粒切割为链状。

将所得溶液分装冷藏,通过质量控制环节,并运送至下一阶段的生产加工场所。

第二步:

体外转录

第二阶段的目的是将DNA链转化为mRNA。

上一步制备得到的DNA链与酶和核苷酸混合在10加仑容量的容器中,RNA聚合酶会将DNA转录为mRNA。

得到mRNA后,DNA以及其他物质将被滤除,mRNA被装进购物袋大小的塑料包装中,每袋含有约500万到1000万剂次的mRNA原料。

第三步:

递送系统装载

第三阶段的流程目的是将mRNA包裹进脂质载体(LNP)中。

脂质悬浮于酒精溶液中,与mRNA接触并将其包裹,两种物质通过相反电荷相吸引。

之后,原液经过切向流过滤(TFF)滤除溶液中多余的脂质、酒精等杂质,并制成最终的mRNA疫苗溶液。

此阶段是mRNA疫苗生产的最大瓶颈之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上提供脂质的厂商有限,因此辉瑞已开始自主研发制造脂质。

第四步:

灌装检验

在上述三个生产阶段都完成后,mRNA疫苗原液已完成,只待灌装分发。

随后,经过2周的纯净度检测及其他安全性检测,疫苗便能销往世界各地。

以上所有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