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7 学前儿童发展评估习题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37938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0007 学前儿童发展评估习题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30007 学前儿童发展评估习题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30007 学前儿童发展评估习题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30007 学前儿童发展评估习题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30007 学前儿童发展评估习题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0007 学前儿童发展评估习题集.docx

《30007 学前儿童发展评估习题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0007 学前儿童发展评估习题集.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0007 学前儿童发展评估习题集.docx

30007学前儿童发展评估习题集

《学前儿童发展评估》习题集

 

第一部分习题

一、填空题

1.个体发展包括生理发展、认知发展()三个方面。

2.学前儿童发展的年龄阶段划分为()

3.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4.学前儿童发展研究的具体方法包括:

()、实验法、()、测验法和临床法。

5.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维果茨基提出的有关()主要理论。

6.最近发展区理论把个体的发展水平分为两种,第一种水平是(),第二种是()。

7.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了著名的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儿童成长发展的环境包括()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

8.学前儿童出生前,在母体内度过了大约10个月的寄生生活,从一个受精卵开始,逐渐成为一个完整的胎儿,这就是()时期。

9.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因素有:

母亲的营养、母亲的疾病、()、药物、辐射。

10.脑与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婴儿神经系统的发展,直接影响并制约其心理发生发展的进程。

11.婴儿大脑最初的发育被称为脑生长()。

12.反射是生物天生的对特定刺激形式作出的反应,是新生儿最明显的有组织的行为方式。

主要包括()和()两种类型。

13.婴儿感知觉的研究方法有:

反射法、()、()诱发电位测量法以及高振幅吮吸法。

14.外部的感觉刺激信息不能在婴儿的中枢神经系统中进行有效的组合,从而使整个机体不能和谐地运作,久而久之,便会造成各种心理障碍与疾病,我们称这种现象叫()。

15.托马斯、切斯等人在对婴儿进行大量追踪和考察的基础上,根据其确定的九个维度,将婴儿气质类型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

16.当人的()开始发展时,就意味着人具有了主观能动性,意味着人的发展进入了崭新阶段,这也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17.婴儿依恋的类型有:

()、()、()。

18.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包括()、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19.婴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中的个体差异表现为()、活动性、坚持性、独立性、自制力、好奇心和心境。

20.婴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中常见的行为表现有缠人、经常哭闹、爱发脾气、()、陌生人焦虑。

21.()是大脑某些认知功能发展的“机会之窗”,在此阶段幼儿更容易获得某种认知功能。

22.从出生到()岁是儿童生长的第一个高峰期,随后的幼儿期,身体发展开始比较平缓。

23.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一种结构,这种结构从出生到成熟一直处于不断编织、演变和递进的过程中,皮亚杰将认知结构组织的最基本单元称为()。

24.随着儿童的发展,儿童不断演变出新的认知结构,()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认知结构,皮亚杰认为该结构的获得是智慧或认知发展的核心。

25.幼儿的元认知包括对()的认知、对自己思维过程的认知、对记忆有限性的认知、对()的认知,以及对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

26.幼儿必须掌握口头语言的几个基本要素,分别为()、()、()。

27.幼儿词汇的发展是指词汇数量的增加和()。

28.()岁的幼儿能够掌握本民族或本地区语言的全部语音,并且能够发音基本准确。

29.幼儿的阅读不同于成人的阅读,在阅读材料上,成人主要阅读报纸、书刊、网络信息等,而幼儿主要以阅读()为主。

30.幼儿时期的阅读,是真正意义阅读的准备期,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幼儿进入小学之后真正的阅读能力的发展。

所以,这一时期也称为()时期。

31.影响儿童自尊发展的因素有()、()、()、()。

32.气质的影响因素有()、()、人种和文化特征。

33.伴随道德认知而产生的,由人们的道德需要是否得以实现而引起的内心体验是()。

34.道德的心理成分为()、()、()。

35.婴儿时期的记忆主要以()为主。

36.对于不容易进行分类的信息,个体确认或构建记忆项目之间某种意义上的联系,这属于()记忆策略

37.关于儿童记忆策略发展的研究主要针对三种基本策略开展:

()、()、()。

38.根据想象有无目的性可分为()和()。

39.思维具有()、()、()等主要特征。

40.()岁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产生了词的概括、存在显著的年龄特征。

41.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主要表现为()、()、()。

42.儿童形成数的概念,经历了口头数数、给物说数、()、()四个发展阶段。

43.儿童社会情绪主要分为()、()、() 。

44.儿童情绪调节的策略有积极活动策略、()、()、()、()等。

45.父母与婴儿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基本途径是()。

 

46.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是()。

47.()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儿童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的方法,是早期儿童发展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48.儿童发展受遗传、发育、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49.()是脑的基本活动,是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

50.先出现无意动作然后才逐渐出现有意动作,动作发展的方向越来越多地受心理意识的支配,这是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51.注意分为()和()两种类别。

52.当刺激多次出现后,主体就不会再产生这样的变化,或是反应下降,这种定向反应的消失或下降称为()。

53.儿童在记忆的保持过程中有一个特殊的现象,那就是(),即学习后过几天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要高的记忆现象。

54.在发展心理学中,根据思维抽象的程度,通常将儿童思维分成()、()和抽象逻辑思维。

55.()是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基本语义关系,如理解“施事一动作一受动”、“物体一方位”等语义关系等,从而了解现实中各种事物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56.()是一种“我向”语言,是儿童自己对自己说话,其主要的功能不在于交际。

57.4个月的婴儿对陌生人也会笑,但7~9个月后,婴儿见到陌生人就会感到害怕,这种反应被称为()。

58.情绪的原因理解分为两种情况,即基于愿望的情绪理解和()。

59.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也是人接受社会化的过程,是从一个()或“生物人”成长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全部过程。

60.道德行为是个体道德认识的外在表现,一般分为()和亲社会行为。

二、名词解释

1.发展:

2.最近发展区:

3.遗传:

4.成熟:

5.胎教:

6.感觉:

7.知觉:

8.运动发育迟缓:

9.工作记忆:

10.注意的广度:

11.注意的稳定性:

12.注意的转移:

13.注意的分配:

14.同化:

15.顺应:

16.平衡化:

18.认知策略:

19.组织性策略:

20.精细加工策略:

21.元认知:

23.幼儿早期读写能力的发展:

24.阅读:

25.前书写:

26.智力:

27.创造力:

28.道德感:

29.个性:

30.气质:

三、判断题

1.“发展”与“发育”或“成长”的含义等同。

2.斯金纳运用白鼠实验,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3.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论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4.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本质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而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

5.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维果茨基提出的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6.成熟依赖于个体种族遗传的成长顺序,尤其发展的规律性,制约着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个体生理成熟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

7.新生儿每天睡眠时间较多,一般每天12小时左右。

8.人类个体发展的可能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婴儿时期适宜和优化的发展。

9.婴儿时期的突出特点可概括为“三个第一”:

即“第一个转折期”、“第一个反抗期”“第一个危机期”。

10.在婴儿的肢体动作发展过程中,出现快慢差异是很正常的,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

11.动作技能的发展是以身体发展为前提的,动作技能发展越早孩子越聪明。

12.在新生儿的眼里,世界是黑、白、灰三色的,新生儿是看不见色彩的。

13.婴儿期是某些情绪情感发展的关键期,特别是爱的情感,对婴儿发展以及以后的生活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14.儿童期的智力随年龄增加而增长,但增长不是等速的,一般是先慢后快。

15.幼儿动作技能的发展遵循从粗到细的原则。

他们先学会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大动作,以后才逐渐学会精细动作。

16.“运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认知结构,皮亚杰认为该结构的获得是智慧或认知发展的核心,运算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观念上的操作。

17.学龄前儿童出于“前书写”阶段,要加强对幼儿的书写训练以培养幼儿良好的书写习惯。

18.幼儿要成长到小学阶段才能够掌握本民族或本地区语言的全部语音,并且能够发音基本准确。

19.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仅仅表现在微观上的可塑性方面。

20.学前儿童思维发展主要呈现具体形象性,入学后,儿童思维获得了更深入的发展,逐渐发展为抽象逻辑思维。

21.大约6~10周后,人脸可以引发婴儿微笑,这种微笑被称为自发性微笑。

22.社会性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和行为特征。

23.师幼关系不属于师生关系。

24.幼儿的大脑发育标志着幼儿认识水平的提高。

25.良好的触摸对婴儿的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

26.幼儿很容易受到自己的情绪影响,但不能够自我调节。

27.3~4岁的儿童主要是“自我中心语言”。

28.对待攻击性强的孩子的唯一办法就是严厉的惩罚。

29.学前期儿童想象是从无意想象到有意想象发展的,但是主要以有意想象为主。

30.心理学领域所说的气质是与个体生理特征,特别是与脑神经活动特征紧密联系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在后天因素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四、简答题

1.简述学前儿童发展研究的基本原则。

2.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3.简述婴儿大脑发育的特点。

4.简述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5.简述促进婴儿认知发展的策略。

6.简述婴儿思维的发展的特点。

7.简述情绪对婴儿发展具有哪些功能?

8.对于迟缓型气质婴儿应该如何教养?

9.简述幼儿运动发育迟缓的影响因素。

10.简述幼儿运动发育迟缓的早期教育干预措施。

11.简述幼儿注意的发展。

12.简述皮亚杰关于幼儿思维的机制的基本观点。

13.简述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

14.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

15.幼儿语言和交流障碍的教育干预方法。

16.简述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17.影响幼儿智力的因素有哪些?

18.影响幼儿个性发展的因素。

19.同伴交往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

20.幼儿道德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五、论述题

1.论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2.试述促进婴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有效策略。

3.试论述促进幼儿生理发展的有效策略。

4.论述皮亚杰关于幼儿认知发展的四阶段理论。

5.论述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有效策略。

6.试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有效策略。

7.多元智能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是什么。

8.试述幼儿园有效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的策略。

9.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家长和幼儿园应该如何做?

10.如何运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

第二部分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个体发展包括生理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三个方面。

2.学前儿童发展的年龄阶段划分为:

婴儿期和幼儿期。

3.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遗传、环境和教育。

4.学前儿童发展研究的具体方法包括:

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和临床法。

5.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维果茨基提出的有关教学与发展关系问题的主要理论。

6.最近发展区理论把个体的发展水平分为两种,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第二种是“潜在发展水平”。

7.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了著名的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儿童成长发展的环境包括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

8.学前儿童出生前,在母体内度过了大约10个月的寄生生活,从一个受精卵开始,逐渐成为一个完整的胎儿,这就是胎儿时期。

9.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因素有:

母亲的营养、母亲的疾病、母亲的情绪状态、药物、辐射。

10.脑与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婴儿神经系统的发展,直接影响并制约其心理发生发展的进程。

11.婴儿大脑最初的发育被称为脑生长突增期。

12.反射是生物天生的对特定刺激形式作出的反应,是新生儿最明显的有组织的行为方式。

主要包括生存反射和原始反射两种类型。

13.婴儿感知觉的研究方法有:

反射法、习惯法与去习惯法、视觉偏好法、诱发电位测量法以及高振幅吮吸法。

14.外部的感觉刺激信息不能在婴儿的中枢神经系统中进行有效的组合,从而使整个机体不能和谐地运作,久而久之,便会造成各种心理障碍与疾病,我们称这种现象叫感觉统合失调。

15.托马斯、切斯等人在对婴儿进行大量追踪和考察的基础上,根据其确定的九个维度,将婴儿气质类型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

16.当人的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时,就意味着人具有了主观能动性,意味着人的发展进入了崭新阶段,这也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17.婴儿依恋的类型有:

安全型、回避型、反抗型。

18.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19.婴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中的个体差异表现为合群性、活动性、坚持性、独立性、自制力、好奇心和心境。

20.婴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中常见的行为表现有缠人、经常哭闹、爱发脾气、分离焦虑、陌生人焦虑。

21.敏感期是大脑某些认知功能发展的“机会之窗”,在此阶段幼儿更容易获得某种认知功能。

22.从出生到2岁是儿童生长的第一个高峰期,随后的幼儿期,身体发展开始比较平缓。

23.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一种结构,这种结构从出生到成熟一直处于不断编织、演变和递进的过程中,皮亚杰将认知结构组织的最基本单元称为图式。

24.随着儿童的发展,儿童不断演变出新的认知结构,“运算”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认知结构,皮亚杰认为该结构的获得是智慧或认知发展的核心。

25.幼儿的元认知包括对思维存在的认知、对自己思维过程的认知、对记忆有限性的认知、对有效的学习和记忆策略的认知,以及对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

26.幼儿必须掌握口头语言的几个基本要素,分别为语音、语义、语法以及语用技能。

27.幼儿词汇的发展是指词汇数量的增加和词义的发展。

28.4岁的幼儿能够掌握本民族或本地区语言的全部语音,并且能够发音基本准确。

29.幼儿的阅读不同于成人的阅读,在阅读材料上,成人主要阅读报纸、书刊、网络信息等,而幼儿主要以阅读图画书为主。

30.幼儿时期的阅读,是真正意义阅读的准备期,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幼儿进入小学之后真正的阅读能力的发展。

所以,这一时期也称为前阅读时期。

31.影响儿童自尊发展的因素有文化、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儿童自身原因。

32.气质的影响因素有遗传特征、环境特征、人种和文化特征。

33.伴随道德认知而产生的,由人们的道德需要是否得以实现而引起的内心体验是 道德情感 。

34.道德的心理成分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35.婴儿时期的记忆主要以无意识记忆为主。

36.对于不容易进行分类的信息,个体确认或构建记忆项目之间某种意义上的联系,这属于精细加工 记忆策略

37.关于儿童记忆策略发展的研究主要针对三种基本策略开展:

复述、组织、精细加工 。

38.根据想象有无目的性可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39.思维具有概括性、间接性、逻辑性等主要特征。

40.0~3岁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产生了词的概括、存在显著的年龄特征。

41.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主要表现为相对具体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

42.儿童形成数的概念,经历了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四个发展阶段。

43.儿童社会情绪主要分为自我意识情绪、自我预期情绪、依恋性社会情绪 。

44.儿童情绪调节的策略有积极活动策略、自我安慰、寻求他人安慰、被动行为、回避等。

45.父母与婴儿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基本途径是触觉。

 

46.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是身体发育。

47.___观察法_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儿童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的方法,是早期儿童发展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48.儿童发展受遗传、发育、环境、__教育___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49._反射__是脑的基本活动,是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

50.先出现无意动作然后才逐渐出现有意动作,动作发展的方向越来越多地受心理意识的支配,这是儿童动作发展的__从无意到有意__规律。

51.注意分为__有意注意__和__无意注意_两种类别。

52.当刺激多次出现后,主体就不会再产生这样的变化,或是反应下降,这种定向反应的消失或下降称为“__习惯化___”。

53.儿童在记忆的保持过程中有一个特殊的现象,那就是_记忆的恢复现象,即学习后过几天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要高的记忆现象。

54.在发展心理学中,根据思维抽象的程度,通常将儿童思维分成_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55.词汇语义是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基本语义关系,如理解“施事一动作一受动”、“物体一方位”等语义关系等,从而了解现实中各种事物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56.自我中心语言是一种“我向”语言,是儿童自己对自己说话,其主要的功能不在于交际。

57.4个月的婴儿对陌生人也会笑,但7~9个月后,婴儿见到陌生人就会感到害怕,这种反应被称为_陌生人焦虑_。

58.情绪的原因理解分为两种情况,即基于愿望的情绪理解和__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

59.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也是人接受社会化的过程,是从一个“_自然人_”或“生物人”成长为“__社会人__”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全部过程。

60.道德行为是个体道德认识的外在表现,一般分为_攻击性行为_和亲社会行为。

二、名词解释

1.发展的含义:

主要是指人类个体的发展,即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身体和心理的变化。

2.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

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

3.遗传:

遗传是指生物亲代繁殖与其相似的后代的现象。

4.成熟:

成熟是指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的个体身心的成长变化。

5.胎教:

胎教是控制母体内外环境,免除不良刺激对胚胎或胎儿以及母体的影响,自觉提供有利条件,并且通过人为的活动,与胎儿沟通信息,培养教育胎儿,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和谐发展。

6.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7.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8.婴儿的依恋: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通常是母亲或其他主要养者)亲密的躯体联系的一种倾向,是婴儿情感社会性的重要标志。

9.运动发育迟缓:

又称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常用来描述运动或者智力机能的落后,达不到正常的发育标准。

10.工作记忆:

也称短时记忆,是一种主动的、有意识的记忆,是核心的加工单位,把直接来自环境的信息与来自长时记忆储存的信息进行链接。

11.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是指人在同一瞬间所把握的对象数量的多少。

12.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集中于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所能持续时间的长短。

13.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指自觉地调动注意,使之从一个对象转换到另一个对象上。

14.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把注意集中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上。

15.同化:

同化是儿童利用已有的图式把新刺激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

16.顺应:

顺应是指儿童通过改变已有图式或形成新的图式来适应新刺激的认知过程。

17.平衡化:

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过程就是平衡化。

18.认知策略:

主要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运用既有知识经验,从而达到目的的一切心智活动。

19.组织性策略:

组织性策略是把学过的材料加以序列化、模式化或规范化的过程。

20.精细加工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21.元认知:

元认知是指对认知的认知。

具体地说,元认知是关于个人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也就是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认识和控制。

22.语用技能:

语用技能是指语言的畅言表达。

23.幼儿早期读写能力的发展:

幼儿早期读写能力的发展是指幼儿在获得口头语言经验的基础上,接触有关书面语言的信息,获得关于书面语言的意识、行为和初步能力的过程。

24.阅读:

阅读是从书面语言材料中获取信息建构意义的过程。

25.前书写:

是指幼儿在未接受正式的书写教育之前,以笔墨纸张以及其他书写替代物为工具,通过涂鸦、图画、像字而非字的符号以及一些接近正规“字”的形式所进行的书写。

26.智力:

智力一方面是适应环境的能力,是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一种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是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

27.创造力:

是指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产品的智力品质。

28.道德感:

道德感是从社会道德准则出发,对自己或他人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道德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29.个性:

个性是一个人全部心理活动总和,它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典型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是个体各种心理过程和心理成分的独特结合。

30.气质:

气质是指个体出生时就具有的,相对稳定的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三、判断题

1.“发展”与“发育”或“成长”的含义等同。

×

2.斯金纳运用白鼠实验,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3.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论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4.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本质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而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

×

5.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维果茨基提出的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

6.成熟依赖于个体种族遗传的成长顺序,尤其发展的规律性,制约着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个体生理成熟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

7.新生儿每天睡眠时间较多,一般每天12小时左右。

×

8.人类个体发展的可能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婴儿时期适宜和优化的发展。

9.婴儿时期的突出特点可概括为“三个第一”:

即“第一个转折期”、“第一个反抗期”“第一个危机期”。

10.在婴儿的肢体动作发展过程中,出现快慢差异是很正常的,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

11.动作技能的发展是以身体发展为前提的,动作技能发展越早孩子越聪明。

×

12.在新生儿的眼里,世界是黑、白、灰三色的,新生儿是看不见色彩的。

13.婴儿期是某些情绪情感发展的关键期,特别是爱的情感,对婴儿发展以及以后的生活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14.儿童期的智力随年龄增加而增长,但增长不是等速的,一般是先慢后快。

×

15.幼儿动作技能的发展遵循从粗到细的原则。

他们先学会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大动作,以后才逐渐学会精细动作。

16.“运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认知结构,皮亚杰认为该结构的获得是智慧或认知发展的核心,运算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观念上的操作。

×

17.学龄前儿童出于“前书写”阶段,要加强对幼儿的书写训练以培养幼儿良好的书写习惯。

×

18.幼儿要成长到小学阶段才能够掌握本民族或本地区语言的全部语音,并且能够发音基本准确。

×

19.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仅仅表现在微观上的可塑性方面。

× 

20.学前儿童思维发展主要呈现具体形象性,入学后,儿童思维获得了更深入的发展,逐渐发展为抽象逻辑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