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置换血透血滤血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34842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1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浆置换血透血滤血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血浆置换血透血滤血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血浆置换血透血滤血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血浆置换血透血滤血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血浆置换血透血滤血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血浆置换血透血滤血灌.docx

《血浆置换血透血滤血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浆置换血透血滤血灌.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血浆置换血透血滤血灌.docx

血浆置换血透血滤血灌

血浆置换(PE)

血浆置换原理示意

血浆置换法是将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液引入一个血浆置换装置,将分离出的血浆弃去,补充一定的新鲜血浆或者代用品,如4%人血清白蛋白,林格氏液等。

来帮助清除体内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及部分抗体,接受这一治疗的部分患者在治疗前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很高,治疗后显著下降,常可获得较好的近期治疗效果。

概述

血浆置换-原理

血浆置换-作用机制

血浆置换-方法

1.1、动静脉通道的制备及其类型

2.2、肝素的应用

3.3血浆分离器

4.4、调整速度

血浆置换-适应症

1.1、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毒

2.3、自身免疫性疾病(俗称风湿性疾病)

3.4、血液系统疾病

4.5、神经系统疾病

5.6、急、慢性肝功能衰竭

6.7、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7.8、甲状腺危象

概述

血浆置换-原理

血浆置换-作用机制

血浆置换-方法

1.1、动静脉通道的制备及其类型

2.2、肝素的应用

3.3血浆分离器

4.4、调整速度

血浆置换-适应症

1.1、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毒

2.3、自身免疫性疾病(俗称风湿性疾病)

3.4、血液系统疾病

4.5、神经系统疾病

5.6、急、慢性肝功能衰竭

6.7、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7.8、甲状腺危象

展开

概述

  但血浆置换法在治疗过程中易发生感染,凝血功能障碍,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所以此疗法只能做为红斑狼疮治疗中短期的辅助疗法,不宜长期使用。

由于血浆置换疗法只能清除现存血浆中的免疫复合物,而不能阻止这些物质的再生成,治疗时应配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以确保安全可靠,治疗方法:

每次置换1~1.5升,每周2~6升,分2~4次进行,重复2~3周为一疗程。

血浆置换-原理

  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膜式血浆分离方法将患者的血浆从全血中分离出来弃去,然后补充等量的新鲜冷冻血浆或人血白蛋白等置换液,这样便可以清除患者体内的各种代谢毒素和致病因子,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由于血浆置换法不仅可以清除体内中、小分子的代谢毒素,还清除了蛋白、免疫复合物等大分子物质,因此对有害物质的清除率远比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为好。

同时又补充了体内所缺乏的白蛋白、凝血因子等必需物质,较好的替代了肝脏某些功能。

其特点为:

①可以清除小分子、中分子及大分子物质,特别对与蛋白结合的毒素有显著的作用。

②对肝功能衰竭中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的纠正有一定的作用,但远不及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

对水负荷过重的情况无改善作用。

③采用这种方法需要大量血浆,能补充人体必要的大量蛋白、凝血因子等必需物质,但多次大量输入血浆等血制品,有感染各种新的病毒性疾病可能。

④适用于各种重型肝炎患者。

⑤置换以新鲜冷冻血浆(FFP)为主,可加部分代替物如低分子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等。

血浆置换-作用机制

  1、血浆置换可以及时迅速有效地清除疾病相关性因子,如抗体、免疫复合物、同种异体抗原或改变抗原、抗体之间量的比例。

这是PE治疗的主要机制。

PE对致病因子的清除要较口服或静脉内使用免疫抑制剂迅速而有效。

  2、血浆置换有非特异性的治疗作用,可降低血浆中炎性介质如补体产物、纤维蛋白原的浓度,改善相关症状。

  3、增加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网状内皮系统清除功能。

  4、可从置换液中补充机体所需物质。

应该说明的是,血浆置换治疗不属于病因治疗,因而不影响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

针对病因的处理不可忽视。

  血浆置换包括两部分,即血浆分离和补充置换液。

血浆分离又可分为膜式血浆分离和离心式血浆分离。

血浆置换-方法

1、动静脉通道的制备及其类型

  血浆置换前先建立动静脉通道,将动脉端血液引入血浆分离器,经分离作用,使血液净化。

然后将净化了的血液再由静脉端回输体内。

  ①动静脉保留插管法。

一般选用足背动脉和内踝大隐静脉插管;亦可采用Seldinger扩张性导管穿刺股动、静脉。

②动、静脉外瘘。

可选用桡动脉及其伴行的头静脉,用两根硅橡胶管分别插入动、静脉的向心端,行皮肤外连接,形成体外分流。

  ③动、静脉外瘘。

可选用桡动脉及其伴行静脉作侧侧或端侧吻合;亦可用钛制轮钉(孔径为2.0~2.5mm)行吻合术。

吻合两周后,即可在静脉动脉化处作穿刺。

  ④锁骨下静脉导管法。

将双腔导管插入锁骨下静脉,血经外套管侧孔吸出,流经血浆分离器后,再由内管回输体内。

2、肝素的应用

  治疗过程需抗凝。

抗凝方法则视患者有无出血倾向而定。

可选用:

  ①全身肝素化法,为常规方法。

治疗前5分钟,给肝素0.5~0.8mg/kg,静注治疗开始后每小时追加肝素10mg;治疗结束前1小时停用肝素。

  ②局部(体外)肝素化法。

用肝素泵将肝素以0.25mg/分的速率持续注入动脉管道,同时在静脉管道将鱼精蛋白以0.25mg/分的速率注入,以中和肝素。

治疗结束后3小时静注鱼精蛋白30~50mg,以防肝素反跳。

  ③边缘肝素化法。

首次肝素剂量为0.5~0.7mg/kg,以后每小时补给肝素5~7mg,保持分离器内血液凝血时间

3血浆分离器

  0分钟左右,治疗结束前10分钟停用肝素。

3、血浆分离装置:

多采用醋酸纤维素膜、聚甲基丙烯酸甲脂膜或聚砜膜所制成的空心纤维型分离器。

膜面积为0.4~0.6m2,孔径0.2~0.6μm,最大截流分子量为300道尔顿。

4、调整速度

  将患者的动、静脉分别与血浆分离器动、静脉管道连接,调整血泵速度与负压,维持血液流速200ml/分,控制超滤血浆量30~60ml/分,装置时间为90~120分钟,2次/周,每次超滤血浆总量为4升左右。

从血浆滤过器静脉端回输4%人体白蛋白林格氏液3.8升(即20%白蛋白400~800ml,其余为复方氯化钠溶液)。

血浆置换-适应症

1、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毒

  毒蕈碱中毒、毒蘑菇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性药物中毒、毒鼠强中毒、急性重金属中毒(如砷化氢中毒)、毒蛇咬伤中毒以及食物中毒等。

出现上述情况,只要临床诊断明确,就应尽快行血浆置换,以便迅速清除患者体内的毒素。

不论毒素是与蛋白质、血脂结合,还是溶解在患者的血浆中,血浆置换都可以直接将毒素清除,尤其是与蛋白质、血脂结合的毒素,效果更佳。

 2、肾脏疾病: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IgA肾病、膜增殖性肾炎及移植肾的急性排斥反应。

上述疾病在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不能完全控制时,可采用血浆置换治疗,能很好改善临床症状,保护肾功能。

3、自身免疫性疾病(俗称风湿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皮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这类患者体内大多存在自身抗体,以及免疫复合物。

血浆置换疗法能去除各种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

尤其是患病早期,患者体内存在大量抗体,但尚未引起组织、器官损伤时,应尽早进行血浆置换,以减少组织、器官的损伤,改善症状。

对那些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效果不好且危及生命的重症患者,血浆置换与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合用,可控制病情发展,改善症状。

4、血液系统疾病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等,利用血浆置换可以迅速清除患者体内的抗红细胞抗体,减轻溶血的发生;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浆置换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它可以迅速清除患者体内的微小血栓,挽救患者的生命。

高黏血综合征患者经血浆置换后,可以清除体内多余的蛋白质和血脂,改善症状。

5、神经系统疾病

  如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神经根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神经系统损害和多发性硬化等,用血浆置换可迅速去除血浆中的有害物质,使神经组织的损害降至最低限度,从而使患者快速脱离危险。

6、急、慢性肝功能衰竭

  如暴发性病毒性肝炎、药物中毒性肝损害、肝昏迷等,血浆置换可以迅速清除体内因肝功能异常而积蓄的代谢废物,缓解病情。

7、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血浆置换可排除患者体内过多的胆固醇,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8、甲状腺危象

  血浆置换可以清除体内过多的激素,并供给与甲状腺激素自由结合的血浆蛋白质,稳定病情。

血液透析(HD)

  

血液透析示意图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简称血透,通俗的说法也称之为人工肾、洗肾,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

其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扩散、对流体内各种有害以及多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移出体外,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并吸达到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目的。

医学术语

1.简介

2.透析指征

家庭血液透析

1.简介

2.优势

指征和禁忌证

1.适应证

2.急症透析指征

3.禁忌证血透只有相对禁忌证

实施

1.血液透析中的抗凝

2.急性血液透析

3.慢性血液透析

4.诱导透析

5.肾移植前的透析

并发症

1.即刻并发症

2.远期并发症

护理

1.透析设备的准备

2.透析药品的准备

3.病人的准备

4.心理护理

警惕血液透析装置的使用风险

医学术语

1.简介

2.透析指征

家庭血液透析

1.简介

2.优势

指征和禁忌证

1.适应证

2.急症透析指征

3.禁忌证血透只有相对禁忌证

实施

1.血液透析中的抗凝

2.急性血液透析

3.慢性血液透析

4.诱导透析

5.肾移植前的透析

并发症

1.即刻并发症

2.远期并发症

护理

1.透析设备的准备

2.透析药品的准备

3.病人的准备

4.心理护理

警惕血液透析装置的使用风险

展开

医学术语

  

  

血液透析

简介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临床意指血液中的一些废物通过半渗透膜除去。

血液透析是一种较安全、易行、应用广泛的血液净化方法之一。

透析是指溶质通过半透膜,从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方向运动。

血液透析包括溶质的移动和水的移动,即血液和透析液在透析器(人工肾)内借半透膜接触和浓度梯度进行物质交换,使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向透析液移动,透析液中的钙离子、碱基等向血液中移动。

如果把白蛋白和尿素的混合液放入透析器中,管外用水浸泡,这时透析器管内的尿素就会通过人工肾膜孔移向管外的水中,白蛋白分子较大,不能通过膜孔。

这种小分子物质能通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半透膜的物质移动现象称为弥散。

临床上用弥散现象来分离纯化血液使之达到净化目的的方法即为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

  血液透析所使用的半透膜厚度为10-20微米,膜上的孔径平均为3纳米,所以只允许分子量为1.5万以下的小分子和部分中分子物质通过,而分子量大于3.5万的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

因此,蛋白质、致热原、病毒、细菌以及血细胞等都是不可透出的;尿的成分中大部分是水,要想用人工肾替代肾脏就必须从血液中排出大量的水分,人工肾只能利用渗透压和超滤压来达到清除过多的水分之目的。

现在所使用的人工肾即血液透析装置都具备上述这些功能,从而对血液的质和量进行调节,使之近于生理状态。

  注:

Hemodialysis,Hemo指血液,dialysis来自希腊语,意思是释放出某些物质。

透析指征

  

(1)急性肾功能衰竭

(2)慢性肾功能衰竭(3)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4)难治性心衰,肺水肿,肝硬化,肝肾综合症,肾病综合征,电解质紊乱,肝性脑病,高胆红素血症,高尿酸血症,精神分裂症和牛皮癣等也有血透治疗效果。

家庭血液透析

简介

  家庭血透(homehemodialysis)就是这样一种治疗方式。

它其实并不是新生事物,家庭血透在国外已经有

  

血液透析流程

40多年的历史,并且在20世纪70年代曾经一度占整个透析人群的40%左右。

很多研究结果显示,家庭血透的病人和其他透析方式的病人相比,生存时间更长,并发症更少,具有更好的生活质量。

  和透析中心血透(In-centerhemodialysis)一样,家庭血透的病人需要建立血管通路,比如动静脉瘘;还需要在家里装置适合家庭血透的血透机以及相关设备。

另外,病人及其家人可能需要几个星期的时间来接受培训,掌握家庭血透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技巧,比如如何操作透析机,如何穿刺置管,如何监测透析参数及生命体征等。

很多人都很难理解病人怎么可以自己做到自我穿刺,用传统的穿刺方法时是很难做到。

但是“buttonhole”技术的应用使病人可以在痛苦很小的情况下用特殊的穿刺针自己穿刺。

在病人掌握了这些技术之后,会在护士的指导下逐渐做到自己操作。

当病人居家血透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随时致电医护人员寻求帮助。

优势

  相比于透析中心血透,家庭血透有很多优点。

它可以让您的透析治疗更自由,时间安排更灵活,您完全

  

血液透析导管

可以按照您的工作和生活时间表来安排透析时间,对您的工作和生活影响更小,您会更感觉您才是疾病和透析治疗的主人。

家庭血透的病人也不需要频繁地到医院治疗,每月或更长时间门诊复查就可以了。

当然,由于家庭血透治疗操作的复杂性,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家庭血透。

但是,如果您对疾病的自我管理有充分的自信,您愿意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承担更多的任务和责任,如果您想最大程度地减少透析治疗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那么,家庭血透可能是不错的选择。

指征和禁忌证

适应证

  

(1)尿毒症综合征。

  

(2)容量负荷过重所致的脑水肿,肺水肿及高血压。

  

血液透析机

(3)尿毒症并神经、精神症状。

  (4)尿毒症性心包炎。

  (5)血尿素氮≥28mmo1/L,血肌酐≥530~840μmo1/L。

  (6)Ccr

  (7)血钾≥6.5mmol/L。

  (8)HCO3一<6.8mmol/L(15%voI)。

  (9)尿毒症性贫血,Hb<60g/L,HCT<15%。

  (10)可逆性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移植前准备、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或慢性排斥,移植肾失去功能时。

  (11)其他:

如部分药物中毒,高钙血症,代谢性碱中毒,溶血时游离血红蛋白>80mg/L。

急症透析指征

  

(1)高钾血症。

  

(2)肺水肿。

  (3)尿毒症脑病。

  (4)尿毒症心包炎。

禁忌证血透只有相对禁忌证

  

(1)恶性肿瘤晚期。

  

(2)非容量依赖性高血压。

  (3)严重心肌病变而不能耐受血液透析。

  (4)精神病患者和拒绝接受透析治疗者。

  (5)颅内出血及其所致的颅内压增高。

  (6)严重休克和心肌病变所致的顽固性心力衰竭、低血压。

实施

血液透析中的抗凝

  为了防止血液透析中凝血阻塞空纤维管道,影响透析的进行和降低透析治疗的效果,需行抗凝措施。

  

血液透析原理

用方法为给予肝素进行治疗。

  

(1)普通透析:

首次肝素剂量为40~50mg(或0.8~1.2mg/kg)于静脉穿刺时注入,以后追加5mg/h,透析前0.5~1小时停止追加肝素。

有条件时应监测PTT或KPTT,使其保持在基础值的180%较为合适。

  

(2)无肝素透析:

  1)透析性(或血性)心包炎。

  2)近期(1周内)手术,如心脏和血管手术,眼部手术及肾移植手术等。

  3)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及其他部位活动性出血。

  4)凝血功能障碍。

  (3)低分子肝素: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有那屈肝素钙(法安明,低分子肝素,速避凝)等,可替代肝素,效果同肝素相仿,但价格较贵。

急性血液透析

  

(1)血管通路:

由颈内静脉、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等处插管以保证血流量。

  

(2)抗凝:

根据有无出血倾向,可选择肝素、低分子肝素或不用肝素。

  (3)透析频度:

根据患者原发病及每日治疗用药的情况灵活掌握。

  (4)超滤量:

急性肾功能衰竭以水潴留为主要表现时,脱水量依不同情况具体决定,一般初次脱水不要超过4.0L。

  (5)透析方法:

选用普通透析、透析滤过或连续性的肾脏替代治疗。

  (6)透析器:

选用不易激活补体的膜材料,如聚丙烯腈膜、聚砜膜及乙酸纤维膜等。

慢性血液透析

  即维持性血液透析

  

(1)血管通路:

动静脉内瘘、永久性深静脉置管或人造血管。

  

(2)透析时间:

每次4.0~4.5小时。

  (3)透析频度:

可每周两次或3次,或每两周5次,应根据患者的尿量来决定,如每24小时尿量在800ml以下,每周透析时间应达15小时,即每周3次,若24小时尿量在800ml以上,透析时间应达9.0小时,即每周两次。

  (4)透析血流量:

为体重的4倍,一般为250~300ml/min。

  (5)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

诱导透析

  为避免初次透析时透析脑病(失衡综合征)的发生。

根据病情诱导透析可进行1~3次。

  

(1)透析器面积:

选用面积<15m。

  

(2)血流量:

150ml/min。

  (3)超滤量:

小于1.5L(若有容量负荷过重可适当放宽)。

  (4)时间:

小于3.0小时。

  (5)Scr或BUN下降幅度:

应限制在30%以内。

  (6)蛋白制剂的应用:

透析中给予新鲜血或20%白蛋白以提高血浆渗透压。

肾移植前的透析

  同慢性血液透析,在移植前酌加透析1次,以减轻患者的容量负荷,为术中输血补液创造条件,增加手术的耐受性。

并发症

即刻并发症

  每次血透过程中或血透结束后几小时内发生的与透析本身有关的并发症。

  

(一)失衡综合征:

  常见于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很高,尿毒症症状很明显的患者,尤其多见于初次透析及透析诱导期。

其原因主要是透后以尿素为主的一些物质在血液和脑组织之间分布不均匀,加上PH值不均衡引起脑水肿及脑缺氧,表现为透中及透后头痛、乏力、倦怠、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睡眠障碍,重症者可有精神异常、癫痫样发作、昏迷甚至死亡。

  

(二)低血压:

血透最常见的并发症。

发生原因包括有效血容量减少,超滤过多过快,自主神经病变,血管收缩降低,心钠素水平过高以及降压药物影响等。

表现为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出汗、黑朦、恶心呕吐、肌肉痉挛甚至意识丧失。

治疗主要是迅速补充血容量,同时减慢血流量,减少或暂停超滤。

预防措施包括透析器预充,血流量由小渐大,采用序贯透析或高钠透析,并嘱患者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加以减少超滤量。

  (三)低氧血症:

多见于醋酸盐透析,其原因与醋酸盐在体内的代谢及其降低血中CO2和HCO3—浓度有关。

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差可导致肺毛细血管内白细胞聚集影响换气功能,也是产生低氧血症的一个重要原因。

临床表现多不明显,原有心肺疾病的患者或老年人可能出现缺氧症状,甚至诱发心绞痛及心梗。

治疗上予鼻导管吸氧即可。

预防措施包括:

使用碳酸氢盐透析液并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

  (四)心律失常:

常由低钾血症引起,低钾原因多为反复使用低钾或无钾透析液。

溶血时可产生高钾血症从而诱发心律失常,但相当罕见。

透前使用洋地黄类药物的患者由于透析中血钾浓度下降及酸碱度变化,可发生洋地黄中毒诱发心律失常。

防治措施有:

饮食控制含钾食物以防透前高血钾,严格限制透析患者洋地黄类药物的使用,以及使用含钾>3.0mmol/L的透析液。

发生心律失常时可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但需根据药物代谢情况调整剂量。

  (五)心包填塞:

血透中及透后短时间内发生的心包填塞多为出血性,常在原有尿毒症性心包炎基础上由于应用肝素引起心包出血。

临床表现为:

①血压进行性下降,伴休克征象;②颈静脉怒张、肝大、奇脉、中心静脉压升高;③心界扩大,心音遥远;④B超见心包大量积液等。

治疗措施:

透析中发生者应立即停止透析,以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填塞症状严重者可予心包穿刺引流减压或直接行外科引流减压。

预防措施主要是对疑有尿毒症心包炎患者,尤其是心前区闻及心包摩擦音的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或无肝素透析。

  (六)溶血:

多由透析液失常及透析机故障引起,如果透析液低渗、温度过高、氯和氯胺或硝酸盐含量过高等,其它还见于异型输血,消毒剂残留等。

急性溶血时患者出现回血静脉疼痛、胸闷、心悸、气促、烦躁,可伴严重腰痛及腹部痉挛,严重者有发冷、寒战、血压下降、心律失常、血红蛋白尿甚至昏迷。

透析液低渗引起者还可同时出现水中毒或脑水肿。

少而缓慢的溶血则仅表现为贫血加重。

  七)空气栓塞:

由于透析机有完善的监控措施,空气栓塞很少发生,多由操作失误或管道破损引起。

  一次进入5ml以上空气即可引起明显栓塞症状,坐位时主要引起脑栓塞,卧位时主要引起肺动脉高压及急性右心衰,也可出现冠脉栓塞或脑栓塞,体查闻及心脏搅拌音。

  (八)脑出血:

维持性血透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主要由高血压及抗凝引起,临床表现与非透析患者脑出血类似,治疗亦相同。

  (九)硬膜下血肿:

常见原因有:

头部外伤、抗凝、过度超滤、高血压等。

临床表现与失衡综合征类似,但更为持久。

头部CT可明确诊断。

治疗上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7~10天内须继续透析者应行无肝素透析或改为腹膜透析。

远期并发症

  血透技术使慢性肾衰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然而血透并非完全的肾脏替代治疗,它不能完全清除体内尿素症毒素、不能完全纠正尿毒症引起的代谢紊乱、也不能替代肾脏内分泌功能。

随着透析时间延长,毒素积累,代谢紊乱和内分泌失调所引起的问题逐渐加重,可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存时间。

  1、高血压:

主要由于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高、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上升等原因引起。

  治疗首先应限制水钠摄入,注意保持干体重,75%患者可控制血压。

无效者可加用降压药物,ACEI类及钙通道阻滞剂为首选。

3%~5%患者为难治性高血压,改行腹透或血液滤过可能有效。

  2.左心功能不全:

其病因除高血压、水钠潴留外,还与贫血、酸中毒、内瘘、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有关。

充分透析脱水,保持干体重是主要治疗方法,其他还须纠正贫血,控制血压及进行营养治疗。

  3.冠脉疾病:

多由原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过度超滤造成冠脉缺血引起。

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纠正贫血,保持透析间期体重避免过多脱水等可有效预防其发生。

治疗与非透析患者相同。

透析中发生心绞痛者,应减慢血流量,停止超滤,并予吸氧和含服硝酸甘油,有低血压者应予扩容。

处理无效者应予停止血透再行治疗。

反复发作者可改行腹透或血液滤过。

  4.心包炎:

透析开始后2周内出现的心包炎称早期心包炎,2周后出现的称迟发性心包炎,发病机制均未明确。

早期心包炎多有胸闷胸痛症状及心包摩擦音,加强透析可有效治疗。

迟发性心包炎多无症状,仅在透析中反复发作低血压,部分加强透析有效,部分需改行腹透。

  5.肺水肿:

多由于水负荷过重引起,其它原因有充血性心衰,低蛋白血症和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等。

充分超滤水分可迅速改善症状。

严格限制水分摄入,充分透析及纠正低蛋白血症可有效预防。

  6.胸腔积液:

渗出性为主。

多由心衰、水钠潴留、肾综、感染等引起,部分为原因不明的特发性尿毒症性胸腔积液。

治疗应加强透析和超滤,纠正低蛋白血症,改善全身状态,必要时行胸穿抽液治疗。

  7.消化道疾病:

包括食道炎、胃炎、胃溃疡、胃排空延迟及消化道出血等。

多由尿毒素潴尿损害自主神经造成胃肠运动紊乱;胃泌素代谢异常导致胃酸分泌增多;贫血、营养不良等减弱粘膜保护因素等原因引起。

治疗上加强透析多有效,还可使用促进胃肠活动药物、不含铝镁的胃肠粘膜保护剂、抗酸剂等。

有消化道出血时应注意抗凝方法的选择。

  8.肠缺血、肠梗死:

高血压、高血脂、心衰、糖尿病等血透患者常见病和倍他乐克、血管扩张剂等常用药物均可减少肠道血流,一旦超滤过多,即可诱发肠缺血及肠梗死。

表现为剧烈腹痛、恶心呕吐、腹泻、腹胀、休克等。

早期快速补充血容量可缓解肠缺血,如无效应怀疑肠梗死,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