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36分钟;命题人:
xxx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
这表明
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
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
2、1960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规定全国一切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在今后5个月里,公用经费中的商品性支出部分要压缩25%左右,预计全国可压缩出5亿元。
其直接目的是
A.减轻市场供应压力
B.制止单位铺张浪费
C.节约经费发展生产
D.促进经济较快发展
3、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中,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
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
A.防止国王独断专行
B.扩大议会的权力
C.加强国王对内阁的控制
D.扩大国王的行政权
4、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明确将中共八大作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
这是因为中共八大
A.客观分析了当时的国内形势与主要矛盾的变化
B.实现了工作重心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变
C.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全面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
5、有历史学家说:
“在1870年以后大约40年里,并非仅仅在欧洲人看来,欧洲实际上确实算是在世界上快速扩张的现代文明的中心。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
B.资本输出
C.文化传播
D.工业革命
6、美国在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的推动下,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国民收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的340亿美元增加到1929年的830亿美元。
其带来的结果是美国( )
A.消费不足问题更加突出 B.加紧占领殖民地取得海外市场
C.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D.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生产领域
7、1917年3月,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不久,彼得格勒苏维埃宣布了一号法令,规定所有部队都应选举产生士兵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政治活动、监管本单位的武器。
这反映出彼得格勒苏维埃
A.行使中央政府的职权 B.具有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C.与临时政府全面对抗 D.已经掌握全部军队指挥权
8、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
整个过程体现了近代中国
A.学习西方就是对封建制度的不断否定 B.学习西方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
C.内忧外患交织促进了学习西方的深化 D.发展资本主义是学习西方的主要目的
9、周恩来曾回忆说:
“讲到中国革命的性质,今天似乎是老生常谈了……可是在六大(1928年)时,这却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当时无论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或从西欧回来的同志又都轻视理论,所以对革命的性质问题搞不清。
”这表明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
A.尚未确立明确的革命目标 B.受到共产国际的强烈影响
C.正确认识到农村根据地的地位 D.已逐渐克服教条主义倾向
10、公元前123年的罗马《索贿罪法》规定,主持审理贪污受贿案件的裁判官应按照法定程序,从拥有一定财产的居民中挑选50名陪审员,组成审判团参与审判。
由此建立起来的陪审制
A.照搬了希腊的司法制度 B.标志着罗马法律的日趋完备
C.反映了罗马政体的改变 D.体现了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
11、有学者指出,罗马帝国虽然衰亡了,但它却把文明留给了欧洲。
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古罗马
A.开创了西方人文思想的先河 B.进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尝试
C.奠定了西方法律传统的基础 D.提供了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
12、梭伦在抒情诗中表达了实行民主改革的原则:
“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
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
”在梭伦看来,政府应当( )
A.捍卫平民的权利 B.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
C.维护贵族的利益 D.抑制平民和贵族的要求
13、2009年2月,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中的兔首、鼠首。
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14、从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181所。
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 )
A.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
B.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
C.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
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
15、1924年,季诺维也夫在俄共(布)十三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强调“不会再有因新经济政策而采取的新的退却”。
此后,党的许多领导人也纷纷表示,反对“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
这表明当时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
A.已经完成了恢复经济的任务 B.是特殊时期被迫做出的暂时妥协
C.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D.应该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取代
16、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17、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
“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
”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的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
这表明:
在当时的法国
A.政府力图借助工人阶级确立共和制
B.君主派重新获得对共和派的政治优势
C.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
D.左右两股政治力量严重危及共和制
18、《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
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
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19、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
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
这些规定体现了
A.军权高于行政权 B.分权与相互制衡 C.总统权力至上 D.国会处于权力中心
20、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
“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
”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
A.垄断贸易的要求 B.商品输出的要求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D.资本输出的要求
21、1948年,苏联针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的措施,切断西柏林与其他美英法占领区的水陆交通,美、英则向西柏林大规模空运物资。
这一局面持续近一年之久。
这次危机反映出冷战的基本特征是
A.苏联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 B.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
C.两德为美苏争夺的前哨阵地 D.双方既对抗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
22、1781~1783年间,美国邦联政府财政采用各州分摊的做法,要求各州上缴总计1000万美元,部分州以各种理由推脱,结果邦联政府只收到不足200万美元。
这表明
A.邦联政府可向各州征税
B.全国性政府有名无实
C.邦联政府未获各州认可
D.各州有明显分离倾向
23、文艺复兴时期,有的人文主义者提出:
精通古典即可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
这表明他们强调对古典的学习和研究
A.只是与人的世俗生活相关 B.只是与人的宗教生活相关
C.可以显著提升个人的素质 D.须符合对古典的传统阐释
24、孙中山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此)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
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
孙中山此处所说的“觉悟者”应包括
A.陈独秀 B.梁启超 C.章太炎 D.严复
25、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强调在国际事务中“决不当头”,“有所作为”。
这一战略提出的主要国际背景是( )
A.苏联已经解体 B.两级格局濒于瓦解
C.中美关系好转 D.世界多极化正在形成
26、
下列各项中,对苏俄时期苏维埃性质的准确表述是 ( )
A.相当于议会的立法机构 B.行使国家权力的行政机构
C.工人士兵等阶层的协商机构 D.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机构
27、从历史的角度赏析文艺作品,从艺术中感受历史。
下列文艺作品中最具工业革命时代浪漫情怀的是
A.《英雄交响曲》
B.《人间喜剧》
C.《海燕》
D.《向日葵》
28、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服务业的运作方式,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等新型服务方式不断涌现,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快捷地获取所需的信息知识,完成商业有关活动,与此同时,在就业人口中从事知识产业的人数急剧增加,体力劳动者人数锐减。
这反映了
A.以信息产业为中心的“新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B.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技术化的发展趋势
C.新技术革命推动下经济结构的转型
D.新技术革命引起了深刻的社会变革
29、英国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总论》中写道“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的方面都是如此。
”这说明
A.中国古代科技发展领先世界被广泛认可
B.宋代在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突出地位得到广泛认可
C.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时期
D.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是在两宋时期完成的
30、秦王朝建立之初,丞相李斯指出,博士淳于越以古非今,以私学非议政府决策,不利于君尊臣卑的现实政治秩序,于是采取了“焚书坑儒”。
这种粗暴的文化政策标志着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开始
B.兼收并蓄,泽被东西的开始
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化转型
D.与民休息,奉行“黄老”无为而治的开始
31、下图“平衡的世界经济(1996年)”艺术地表达了
A.经济全球化的整体性
B.经济全球化的两面性
C.经济全球化的不稳定性
D.经济全球化的平衡性
32、1936年6月,罗曼•罗兰应高尔基邀请,和妻子玛利亚一起访问苏联,受到各界的热烈欢迎。
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
“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
罗曼•罗兰所看到的“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是指苏联
A.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农工业体系
B.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大规模全盘农业集体化
D.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33、新航路开辟后仅16世纪,欧洲的黄金总量从55万公斤增加到119.2万公斤,白银总量由700万公斤增加到2140万公斤。
这一变化带来的直接后果是
A.欧洲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B.封建贵族疯狂进行进口贸易
C.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获益
D.封建地主购买力大增
34、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时制订的《国歌》说: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歌词反映了
A.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具体实践
B.孙中山受林肯民有、民治、民享的启发
C.辛亥革命的成功
D.辛亥革命的道路和革命取得的胜利果实
35、1956年,浙江温州有合作社曾实行包产到户,到1957年温州地区实行包产的农户占入社农户的15%,与此同时,四川、广东、安徽等省一些农业社也先后实行了包产到户。
此后直到70年代,仍有一些地方曾实行包产到户。
这一现象反映了
A.村基层政权管理体制薄弱
B.基层的探索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C.市场经济在农户经营中起重要作用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自下而上推进
36、明代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的因为
A.商业经济的发展
B.私营作坊工人增加
C.资本主义的萌芽
D.官营作坊产品有限
37、1970年,联邦德国和波兰签订条约,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签约当天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为表示诚意,在华沙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下跪献花。
这些外交活动
A.推动了欧洲共同体的扩大
B.首次确认了德国为战败国
C.加速了华沙条约组织解体
D.有利于缓和欧洲紧张局势
38、1960年,日、美修改1951年签订的军事条约,删除了原条约中驻日美军可以用于镇压日本内乱的条款,保留了原条约中美军驻扎日本、双方共同应对对日本领土上的任何一方的武力进攻等内容,签订了新的日美安全条约。
这一条约的签订
A.表明日美军事同盟受到削弱
B.标志着亚太地区的力量对比改变
C.意味着美国在亚洲维持冷战政策
D.反映出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
39、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这意味着
A.农村土地革命的胜利完成
B.对工人与农民阶级地位的重新认识
C.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
D.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迅速展开
40、1925年部分省份国民党党员构成表
地区
绥远
湖北
广东
党员人数
3200
1877
15000
其中:
学生
8%
63.1%
21.2%
工人
3%
2.3%
20.1%
农人
80%
8.9%
39.1%
表明1925年的国民党
A.发展重心由北向南转移
B.实行了土地革命政策
C.是多阶层组成的革命联盟
D.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41、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
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
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
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
B.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C.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42、明太祖朱元璋处理胡惟庸案后为解决丞相专权,废除自始皇来的丞相制度,由一些低级别的翰林学士组成内阁,只是一个给皇帝提供意见的机构,明成祖以后,由于继任皇帝的精力和能力有限,内阁的成员权力开始扩大,有了票拟的权力,并开始出任一些高级官职,内阁成为明朝统治的核心机构。
由此可见明朝的内阁
A.已经成为实际上的最高权力机构
B.首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C.已经成为正式机构
D.成员权力有所扩大
43、行省制是13世纪以来中国的主要行政模式,源于元朝,明清两朝得到发展,最终影响了现代中国的行政体制。
徐元瑞《吏学指南·府号》说:
“分镇方面,故为行省。
”《元史》《明宗纪》和《达识帖睦迩传》也说,行省官掌“方面之权”,充“方面之寄”,《元史·百官志七》也说:
“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
此“分镇方面”和“方面之权”体现行省制的特点是
A.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B.行省是中央派驻机构
C.行省与腹里互为表里
D.行省既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也是中央派驻机构
44、中国古人以天干地支为年、月、日、时的序号。
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当时的日历。
这说明:
A.商周时期王权的天命观
B.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
C.商周以来周而复始,循环下去的宇宙观
D.干支法在中国古代一直使用,从未间断
45、中国古代文献《礼记•礼运》有关“大同”的记述如下: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这里所说的“大同”相当于下列哪一时期:
A.财产公有的原始社会军事民主制时期
B.土地国有、等级有序的西周时期
C.财产公有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时期
D.财产私有、等级有序的封建社会时期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连线题(题型注释)
46、材料一
左宗棠(1812——1885年),清末大臣洋务派地方代表。
字季高,湖南湘阴人。
1860年统领部分湘军时,自募“楚军”(约五千人),形成左系湘军。
1862年年初,升任浙江巡抚,与法国组织的“常捷军”一起镇压宁波、绍兴等地的太平天国运动。
1866年,以闽浙总督身份创办福州船政局,次年调任陕甘总督。
期间,曾办兰州制造局、兰州机器织呢局,1875年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次年率军入疆,进攻阿古柏反动政权。
1878年收复除伊利以外新疆全境,建议设立新疆行省,开发新疆。
收复新疆是左宗棠一生中最光辉的业绩。
1881年升军机大臣,调两江总督。
1884年中法战争中,以主战派身份督福建军务。
次年因病退职去世。
——摘编自必修I教师用书
材料二
1871年7月,沙俄侵占伊利。
1879年10月,清政府钦差大臣崇厚与沙俄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里瓦几亚条约》,又称《交收伊利条约》,中国以极大的领土、商贸代价,收回了伊犁九城。
在这样的情况下,左宗棠上奏清廷,表达他对“崇约”的“叹息痛恨”,提出“先折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次决之以战阵,坚韧而求胜”的对俄方针,表达了先以外交,再以军事,不收回伊利决不罢休的决心和信心。
——《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左宗棠。
47、材料一
我们认为,挽救目前抗战危机,准备反攻的急救办法,必须对政府的机构人事政策迅速来一个改弦更张……因此我坦白的提出,希望国民党立即结束一党统治的局面,由国民政府召集各党各派、各抗日部队、各地方政府、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开国是会议,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一新天下耳目,振奋全国人心,鼓舞前方士气……
——中共代表林伯渠:
《在国民参政会上关于国共谈判的报告》(1944年9月)
材料二
政协代表人数如此之多,质量又相当整齐,而革命发展,人民需要它担负的任务更大,所以“新政协”这一名词已不能包括其全部意义,筹备会的常委会已决定改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这意思就是说他代表中国人民作政治协商的工作,实际是一个全国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同时也是一个全国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董必武:
《关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及团结民主人士问题》(1949年8月)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政协”改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目的、背景和意义。
材料三
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
主权“是完全绝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
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既然只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就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本人”;“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一样,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
”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
如果任何人拒不服从公共意志,全体就要强迫他服从,“这即是说,人们要迫使他自由”。
——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四
“人民主权的原则……是无可争议的”,但“主权只是一个有限的和相对的存在”。
“如果你确信人民主权不受限制,你就等于随意创造并向人类社会抛出了一个本身过度强大的权力,不管它落到什么人手里,它必定构成一项罪恶。
”
——摘自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等
(2)根据材料三,概括卢梭人民主权思想的主要内容。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卢梭人民主权思想在中、西方具体实践的差异。
评卷人
得分
三、综合题(题型注释)
48、(14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邦联条例》和1787年宪法内容比较表
《邦联条例》
1787年宪法
立法机构组成
一院制国会
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国会
立法机构成员的构成与产生
每邦在国会的代表2~7人;各邦立法机构按年度指派代表。
每州2名参议员,由各州州议会选举产生;各州选民选举产生的众议员组成众议院。
行政首脑
无
合众国总统
征税权以及征税方式
诸邦有征收税金,向其他邦征收关税的权力。
国会有权规定并征收税金、关税、输入税和货物税;征税法案应首先在众议院提出。
批准生效
交给诸邦的立法机构审议,如果同意,授权他们在国会的代表批准。
经9个州制宪会议批准,即足以使本宪法在各批准州成立。
——摘编自(美)米尔奇斯等《美国总统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与邦联制相比联邦制有何特点。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确立联邦制的意义。
(8分)
参考答案
1、D
2、A
3、A
4、A
5、D
6、A
7、A
8、C
9、B
10、D
11、C
12、B
13、B
14、D
15、A
16、B
17、C
18、A
19、B
20、B
21、D
2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