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2部分主题7开放探究多角度诠释全国高考41题教师用书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31931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0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套K12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2部分主题7开放探究多角度诠释全国高考41题教师用书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配套K12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2部分主题7开放探究多角度诠释全国高考41题教师用书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配套K12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2部分主题7开放探究多角度诠释全国高考41题教师用书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配套K12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2部分主题7开放探究多角度诠释全国高考41题教师用书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配套K12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2部分主题7开放探究多角度诠释全国高考41题教师用书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套K12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2部分主题7开放探究多角度诠释全国高考41题教师用书1.docx

《配套K12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2部分主题7开放探究多角度诠释全国高考41题教师用书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套K12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2部分主题7开放探究多角度诠释全国高考41题教师用书1.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配套K12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2部分主题7开放探究多角度诠释全国高考41题教师用书1.docx

配套K12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2部分主题7开放探究多角度诠释全国高考41题教师用书1

主题7 开放探究——多角度诠释全国高考41题

  新课标全国卷第41题题型自2011年推出后,创新不断,成为近年来最引人关注的非选择题。

这类试题无论是对高考命题改革,还是对中学历史教学,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第41题以多元化、开放性为突出特点,从命题立意、选材、设问、答案评阅等方面尽显开放探究特色、引领课改方向。

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这类题的两种答题模板,教学生如何分析,如何作答,做到有理有据稳答开放探究题。

模板一 提供观点型开放试题——观点、论证、论从史出

(1)提供观点型开放试题常常从新闻时事、社会生活、历史图片等方面入手,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要求以宏观和开放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公正、客观地分析每一个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2)提供观点型开放试题往往提供观点,要求论证,必须论从史出。

试题渗透开放探究理念,鼓励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归纳、论证历史问题。

(1)直接提供观点,要求运用史实对这一观点进行探讨。

(2)就材料中提供的观点,你是赞同还是反对或另有观点,请做出判断并加以论证。

(3)就材料中的观点,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或两种),并简要说明理由。

表述成文时要紧紧抓住以下三要素:

(1)揭示真相。

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的真相是什么?

用事实说话,最有说服力。

(2)精选史实。

因为这是“评论”,不是叙述,所以论证不一定要全面,但语言绝对要精练。

(3)认识升华。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主观认识?

上升到理论层次。

历史观点是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评价,它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认识。

历史观点是人们主观思维活动的产物,必然会受到阶级、时代、环境和个人素质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导致与客观事实有所偏差。

(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

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命题立意] 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为命题切入点,要求开放探究性地对科学技术与公式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体现了高考命题在历史教育功能上的社会化取向和人文化方向,启示我们在历史学习上不仅要关注知识,更要关注知识的社会价值,注重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

[解题思路] 本题是一道提供观点型开放试题,首先应审清题意,即“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然后从中选择一个自己比较擅长的角度,根据题目要求联系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论证。

解答时可以依据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史实,选取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如选择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牛顿力学与瓦特改良蒸汽机、工厂制度的建立,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使用、垄断组织的形成、流水线生产等内容,论证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可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整理答案时应做到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参考答案] 评分说明:

论证

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

一等(12~

9分)

①准确、充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

②对公式中要素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阐述明确,逻辑严密。

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②能够准确、充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予以说明,逻辑严密。

二等

(8~5分)

①能够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

②对公式中要素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有一定认识,逻辑关系较清楚。

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②能够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予以说明,逻辑关系较清楚。

三等

(4~0分)

①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不够准确或不能够运用史实。

②对公式中要素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或没有认识,逻辑关系不清。

①有观点,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不够准确,逻辑关系不清。

②观点不明确,缺少论证。

答题实例1.审题不细致——忽视“世界近现代”限制

答题实例2.解题不规范——没有呈现“观点”+“论证”的潜在表述格式规范要求

答题实例3.有创意,但知识迁移不准确

答题实例4.有创意,知识应用也较正确,但对材料信息应用不够

答题实例5.观点鲜明,知识运用较正确,逻辑严密

[规范答题模板示例]

答案示例一

观点: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科学技术:

牛顿力学体系推动第一次工业革命。

劳动力(技术、智力的提高)、劳动对象(机器的应用)、劳动工具(蒸汽机、火车、轮船)、生产关系(两大对立阶级形成)、生产管理(工厂制度)。

答案示例二

观点: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科学技术:

第二次科技革命(近代以来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答法拉第等)。

劳动力(技术、智力的提高)、劳动对象(新机器或新能源的应用)、劳动工具(新交通工具,如飞机、汽车)、生产关系(垄断组织)、生产管理(股份制、垄断)。

答案示例三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科学技术: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如计算机、航空航天、原子能、生物科技等)。

劳动力(技术、智力的提高)、劳动对象(信息技术的应用)、劳动工具(计算机)、生产关系、生产管理(股份制、垄断、第三产业的兴起、经营者革命、人民资本主义)。

1.(2017·湖北荆州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研究近代中国历史的学者认为: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屈辱的历史,就是“沉沦”;半资本主义的存在,就是“上升”。

1901年到1920年间二十年的历史,是近代中国“沉沦”到谷底的时期,也是黑暗到黎明的转折期,是“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选取中国近代1901—1920年间的主要史实,对上述材料结论进行论证。

(说明:

可以对上述材料结论进行论证;也可以提出新的结论并进行论证。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

观点:

1901—1920年是近代中国“沉沦”到谷底的时期,也是由“沉沦”到“上升”的过渡和转折期。

论证:

(1)“沉沦”是指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其原因在于西方列强对华侵略不断加剧并与中国反动势力相互勾结。

其表现包括:

《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中外反动势力汇流;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复辟帝制,革命党人维护民主共和斗争失败;军阀割据混战,对内独裁,民众生活困苦等。

(回答两点即可)

(2)“上升”是指中国向半封建半资本主义方向发展,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思想文化日益近代化,其原因在于西方近代文明的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主革命的影响。

其表现包括: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进一步动摇封建思想,民主科学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广泛传播等。

2.(2017·河北衡水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鸦片战争

自然经济

战国后期各国变法

甲午中日战争

新中国的成立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戊戌变法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八国联军侵华

新文化运动

洋务运动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以“××××的发展”为主题,从上述表格中选出三个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历史事件,以这四个事件为材料,写一篇小短文。

(要求:

主题明确;事件选择完整、准确;材料运用充分;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解析:

依据表格可以选取不同的主题:

以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为主题,选取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补充抗日战争,反映出中国是如何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又是如何实现民族复兴的;以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为主题,选取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补充五四运动,反映出中国向西方学习由器物到思想文化逐步深入,以及十月革命后以俄为师的变化。

答案:

主题:

如反侵略战争、西学东渐、近代中国经济结构。

(示例一)主题: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发展。

表格中的历史事件: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补充的历史事件:

抗日战争。

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世纪90年代,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签署屈辱的《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19世纪末,八国联合发动侵华战争,中国再次战败,《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世纪30年代,全民族抗战爆发,中华民族经过八年浴血奋战,最终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赢得了百年来抗击外国侵略的完全胜利。

综上,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发展经历了开始战败—跌入谷底—最终完全胜利的发展过程。

(示例二)主题:

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发展。

表格中的历史事件: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补充的历史事件:

五四运动。

19世纪60年代,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掀起戊戌变法运动,效仿西方,要在中国确立君主立宪政体,中国西学东渐深入。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兴起,资产阶级激进派以“民主”、“科学”为旗帜,否定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科学、文化。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思想界的主流,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综上,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发展经历了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以俄为师的发展历程。

模板二 提炼观点型开放试题——立论、评论、史论结合

提炼观点型开放试题,一般是命题者出示一则或数则说明观点的材料,要求考生提炼观点或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支持或反对意见,并论证自己所选观点的合理性。

这类试题考查考生在灵活掌握主干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历史事物间的纵横联系,关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结合,强调的是一种探究能力,同时又重视探究过程和方法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阅读材料,你侧重于哪一观点?

试结合相关史实扼要论述。

(2)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证。

(3)“评析或论证材料中的某种观点”等,即先提炼材料中的观点,再进行论证。

解答提炼观点型试题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观点明确。

提炼观点也好,选择观点也好,判断观点也好,评价观点也好,都要有一个明确的论证对象,也就是说观点一定要明确。

(2)多角度逻辑论证。

可以按先对内后对外、先主要后次要、先材料后教材等顺序进行,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不同层次进行,也可以从事物本身的背景、内容、过程、影响等方面进行,还可以从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但无论如何都应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体现出思维的过程。

(3)史论结合。

应最大限度地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即体现“历史”性,不管论据还是观点都应与“历史”有关,都应有具体的事件、人物或历史现象,抛开材料与具体知识而乱发挥是不可取的。

(4)语言通顺准确、抓住关键,高度概括、层次分明并与主题一致。

(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 两条路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 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章 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 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 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

(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命题立意] 本题是一道开放性探究题,旨在考查对抗日战争史的理解及对材料的处理和运用能力。

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 本题为提炼观点型开放试题,要求对目录进行增、删、合并或结构调整,可运用所学主干知识或史研新视角,紧扣抗日战争多角度全方面展开论述,但呈现形式应首先提炼观点,再以具体史实加以说明理由。

如观点可增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国共合作抗战”;“中国抗战的国际贡献”;“中国抗战胜利的国际背景”等。

[参考答案] 修改建议(4分)

可对目录进行增、删、合并或结构调整;建议合理,结合目录,紧扣抗日战争。

修改理由(8分)

第一等级:

观点正确,理由充分,史实准确。

(7-8分)

第二等级:

观点正确,理由欠充分,史实基本准确。

(4-6分)

第三等级:

观点基本正确,理由不充分,史实不清。

(1-3分)

第四等级:

观点不正确,不符合基本事实。

(0分)

答题实例1.思维较开阔——史实运用也较好

答题实例2.观点有新意——史实较恰当

答题实例3.观点恰当——史实扎实恰当

[规范答题模板示例]

答案示例一

增: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理由:

日本侵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社会最主要矛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保证。

答案示例二

增:

正面抗战活动与贡献。

理由:

抗战相持阶段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力;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枣宜会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灭亡了日本快速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

答案示例三

增:

中国抗战的国际地位。

理由:

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中国牵制了绝大部分日本法西斯军队;远征军在东南亚直接配合了反日作战;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胜利做出了巨大牺牲。

答案示例四

删:

二十三、二十六章。

理由:

内容与国共联合抗战的时代主题不符;受1960年国内外政治环境的影响,忽略了正面战场的抗战贡献。

1.(2017·河北邢台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西北地区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关键词表

黄帝陵

商鞅变法

中共七大

丝绸之路

延安

会宁会师

敦煌莫高窟

秦陵兵马俑

西安事变

大雁塔

从“西北地区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的某个侧面,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运用这三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阐释。

(要求:

提炼主题鲜明;阐释准确清晰。

解析:

将所有关键词按历史影响归类,选出三个按类别提炼出主题,结合关键词之间的共性联系进行阐释说明。

答案:

(示例)主题:

西北见证了中国近代救国的历程

关键词:

西安事变,延安,七大

阐释: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成为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基础,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指挥中枢,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2.(2017·河北衡水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海见证中国近代社会历程”关键词表

江南制造总局

《申报》

轮船招商局

发昌机器厂

上海强学会

《时务

报》

《青年杂

志》

五四运动

中共一大

淞沪会战

阅读材料,从“上海见证中国近代社会历程”的某个侧面,结合国际背景,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运用这三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

答案:

(示例一)主题:

上海见证中国近代救国历程

关键词:

五四运动,中共一大,淞沪会战

简要解释:

在十月革命、“一战”及其巴黎和会等影响之下,1919年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

在五四运动期间,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将五四运动推向高潮,取得初步胜利。

在苏俄的帮助之下,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日本帝国主义在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妄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的梦想。

(示例二)主题:

上海见证中国近代化历程

关键词:

江南制造总局,《时务报》,《青年杂志》

简要解释:

英法联军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彻底打破了清政府唯我独尊的天朝帝国的迷梦。

主张向西方学习军事的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设备,组建江南制造总局等,开启了中国器物层面的近代化;随着甲午战争中国的战败、洋务运动的破产,以《时务报》为宣传媒介的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这是制度层面近代化的尝试;随着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运动的先后失败,加之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以《青年杂志》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促进了思想解放,将制度层面的近代化推进到了思想层面的近代化。

(示例三)主题:

上海见证了中国工业近代化

关键词:

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发昌机器厂

简要解释:

19世纪六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并开展了新一轮的对华扩张侵略;国内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政权也形成了巨大威胁。

面对内忧外患的困局,清政府掀起洋务运动,洋务派早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等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轮船招商局等近代民用工业;在洋务运动的诱导和外商的刺激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发昌机器厂为代表的一批早期民族工业兴起,他们一步步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工业的发展。

主题8 网上阅卷——大视野直击高考阅卷现场

一、试卷是如何扫描的

1.如果不使用规定的2B铅笔,可能识别被误判为“空选”,造成失分。

2.蓝色钢笔书写后,扫描字迹较浅,若无法辨认,容易误判或不给分。

3.作图未使用规定铅笔,或下笔太轻,会造成扫描看不清楚,请慎重。

4.语言表述需简明扼要,勿超出答题区域。

二、老师是如何阅卷的

1.主观题和客观题

一般客观题为选择题,由电脑自动阅卷完成;主观题为填空题、解答题,划分区域后,由人工网上阅卷完成。

改卷中存在争议的部分,往往都是主观题部分。

2.正评和仲裁

高考中,一般每道题由两位老师独立评分,即为正评。

评卷前会在系统内设定一个允许误差,比如1分,若两位老师评分不超过允许误差,则得分按均值计算;若评分超过允许误差,则试卷提交到第3位老师进行仲裁,作为最终结果。

考试按不同题型分类,允许误差为0分或1分。

三、评卷误差的产生

老师们在网上阅卷中发现了很多不规范的答题情况。

答题超出指定区域、字迹潦草、涂抹严重、选考题题号填涂与作答不符、答案不分层次……类似的丢分实在不应该,也得不偿失。

评卷误差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解题过程的规范性,二是书写的规范性。

由于解题过程的不规范,其实是方法掌握得不够全面,各题迥异不具代表性,这里主要展示一些书写规范性的问题。

1.危险的字迹,无法辨认,或容易引起歧义。

40题

(2)问低分卷:

2.千万别和阅卷老师开玩笑,情节严重者,本题即使有部分正确依然0分处理。

四、答题不规范的典型情况及应对措施

1.字迹潦草

2.题号填涂与作答不符

问题:

试卷中有选考题,要求考生除了答出所选题目的答案外,还要在答题卡中将相应的选择题号涂黑,而部分考生出现答题内容与所涂题号不一致的情况,这样做,该题0分。

例如下卷,考生涂的是43题题号,答的却是42题的内容,只能得零分。

应对:

答选考题时,一定要头脑清醒,选定要答的题目一定要涂对题号,否则白费了工夫,还不得分。

3.超出规定区域答题

问题:

部分学生还没想好便匆忙答题,以至于格式没安排好,超出了该题预留的答题位置。

在网上阅卷中,超出规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应对:

答大题时,想好了再动笔,先答什么,后答什么,要有条理,不能写了半天还没入主题,重要的东西没地方写了,再东找点地方,西找点地方写,结果不得分。

4.答案分块

问题:

有的学生答案布局不合理,内容分成了几块。

“分块”现象容易导致阅卷教师漏阅得分点,造成赋分过少的现象。

应对:

高考试题中的非选择题一般是2分一个要点。

因此,书写答案前先确定需要书写的要点个数,规划好答案的整体布局,在书写前对答案打好草稿,然后从左上角往右下角书写,这样就不会出现图示的“分块”现象;备考过程中加强对高考非选择题答案的揣摩,分析答案要点有几个,答案依据在哪,为什么只答这几个要点等。

做到答题时条理分明,避免书写之后又补充答案的现象。

5.答案不分层次

问题:

不少考生答一道大题时,没有层次,一口气写了一大段,让阅卷老师很难查找知识点。

应对:

对于一道需要答出很多采分点的大题,考生作答时要尽可能做到有层次,这样能让阅卷老师感觉到该考生思路是清晰的,便于得高分。

6.出现删除符号

问题:

部分考生匆忙答题,答错了一段,便用删除符号大面积删掉。

应对:

往年高考中允许使用白纸“打补丁”,而现在高考则取消了“打补丁”。

因此,很多学生感觉答题出现错误时,往往使用删除符号划掉部分字词,这是一个极其错误的思维定势。

五、这样做可以在高考多拿20分!

如何规范答题、什么样的卷面才是阅卷教师希望看到的呢?

一份工整、清晰的答题卡,无疑会给阅卷教师眼前一亮的感觉。

阅卷教师希望看到的是能够减轻阅读量的卷面,具体包括以下6点:

1.卷面清洁,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2.书写工整,字迹清晰;

3.在规定的答题区域答题,否则做无用功;

4.表述是要根据分值思考要点,尽量细分,用分号或①②③④等符号清楚表述;

5.语言要简洁,答中要害;

6.语言表述要规范,尽量用专业术语。

如果卷面做到了以上6点,在“可给分可不给分的情况,从宽给分”的高考评分原则下,将无形中增加了多得分的砝码。

电子阅卷,对同学们的书写规范和答题习惯也有了更多的要求,所以,大家在平时的作业中注意书写规范,到考试的时候压力会减小很多。

高考生们可要注意了!

在考试中可千万别犯类似的错误哦!

[卷面规范实例模板]

(2017·山东济宁联考)(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历代思想家和政治家都比较重视人口繁衍问题。

春秋时期,孔子在《礼记》中指出“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

唐代的刘晏则说:

“人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以爱民为先”。

明代的丘浚则指出:

“天下盛衰在庶民,庶民多则国势盛,庶民寡则国势衰……民生既蕃,户口必增,则国家之根本以固,元气以壮,天下治而君位安矣。

古人也看到了人口繁衍过多之弊端。

早在战国时期,韩非就指出,“古者……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而“今……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罚而不免于乱。

”处于北宋盛世的大文豪苏东坡说:

“生之者寡而食之者众,是以公私枵然(空虚的状况)而百弊并生。

”至乾隆55年全国人口增至3.1亿人,乾隆帝十分担忧地说:

“承平日久,生齿日繁,盖藏自不能如前充裕,且庐舍所占土地亦不啻倍蓰(数倍)。

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朕甚忧之”。

——据吴江生《中国20世纪以前人口资源环境思想探要》

材料二 据统计,1500年,英国人口为300万人,1700年为500万人,1800年为850万人,1850年为1675万人。

人口迅速增长造成了大量的“过剩人口”,出现了大批失业者和贫民。

19世纪初年在约克郡就有1/3的工人失业。

随着失业和贫困而来的是,在英国出现了大量的赤贫者和半赤贫者,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