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冲刺全国通用最新高考总复习语文大联考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五.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3135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前冲刺全国通用最新高考总复习语文大联考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考前冲刺全国通用最新高考总复习语文大联考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考前冲刺全国通用最新高考总复习语文大联考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考前冲刺全国通用最新高考总复习语文大联考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考前冲刺全国通用最新高考总复习语文大联考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前冲刺全国通用最新高考总复习语文大联考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五.docx

《考前冲刺全国通用最新高考总复习语文大联考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前冲刺全国通用最新高考总复习语文大联考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五.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前冲刺全国通用最新高考总复习语文大联考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五.docx

考前冲刺全国通用最新高考总复习语文大联考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五

2018届高三第五次联考·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请将试卷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卷上。

4.交卷时,可根据需要在加注“

”标志的夹缝处进行裁剪。

5.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

高考全部内容。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拜谒(yè)    恬静(tián)    一刹那(shā)    前倨后恭(jù)

B.骨髓(suí)茁壮(zhuó)和事佬(hé)一蹶不振(jué)

C.荆棘(jí)尽管(jìn)打擂台(lèi)扪心自问(mén)

D.抹杀(mǒ)颓废(tuí)闭门羹(ɡēnɡ)心宽体胖(p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陷阱    洽谈    坐右铭    长年累月

B.九州竣工水龙头谈笑风生

C.装帧蛰伏笔杆子张灯接彩

D.布署观摩节骨眼自鸣得意

3.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该产品的面世,无论是在挽救患者生命方面,还是在皮肤再生修复方面,都取得了传统烧伤外科产品    的    。

 

②400余名文化工作者代表在印有“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大力倡导现代文明”横幅上    签名,并发表    ,今后将立足本职工作,用优秀民族文化引领各族群众,以矫健的步伐走上现代化的文明之路。

 

A.望尘莫及  功效  郑重  声明

B.鞭长莫及功效庄重声明

C.鞭长莫及工效郑重申明

D.望尘莫及工效庄重申明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条例规定,对进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的企业,在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授予荣誉称号等方面予以限制,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B.近年来,黑龙江森工林区大幅减少木材采伐,并实施生态移民,无人区的增加,使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频繁开始迁徙,实现了人“退”虎“进”。

C.中国的电信企业已成为拉美地区通信技术和终端市场的主要产品与服务的供应商,并开始与欧洲运营商携手,参与拉美新一代网络构建和技术标准。

D.试点地区要强化对排污单位的监测,提高执法监管力度,对于超排污权排放或在交易中弄虚作假的排污单位,要依法严肃处理,并予以曝光。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受日本政府解禁集体自卫权、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等政策影响,62%的受访民众认为,日本作为战后“和平国家”的形象正在动摇。

B.这种“一减”——公示内容减少,“一增”——事中事后监管增加,无疑可以有效解决以往存在的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问题。

C.公路、铁路、桥梁、农居、医院、学校……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一笔笔资金投入到西藏,一批批人才奉献在西藏,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随着《意见》的公布实施,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不少人关心着城市落户问题:

今后落户城市是否会更加容易,落户又需要哪些条件呢?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当代史学功能和热点的转向

刘志琴

①史学在古代中国是最辉煌的学问。

如果说古代西方学术以哲学为代表,中国就以史学最出众,因为史学在中国是最古老、最神圣的学问,其资料积累的丰富和翔实可以独步世界史坛。

②经史著作被尊为经典,受到人们的崇拜,左右中国学术思想的发展,这是中国独特的文化现象。

古代中国在各种学问中以史学最发达,也最受朝廷的尊崇。

古希腊、罗马可以随时随地讨论学问,站在路边演讲,听凭众人围观,因此有人干脆称之为“广场哲学”,而在中国讲史论道则要焚香、叩头、行大礼,听讲者毕恭毕敬,讲坛犹如神坛。

③正因为如此,对治史者要求甚高。

治史者一定要有史德,史德中最重要的是坚持历史的真实性,不因统治者的意志和个人的好恶而褒贬扬弃。

梁启超说:

“史家第一件道德,莫过于真实。

”对历史的见解不妨见仁见智,但保持历史事实的真相是治史者的道德操守。

史官是被朝廷任命的官员,听命于朝廷,是史官的职责;但在信仰上可以从道不从君,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因而对君命有所距离,为此有人不惜献身亡命,所以传统史学虽为御用学术,但却有一定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在封建社会并没有制度保障,却为道义所标榜,这是中国史学传统的荣耀。

④如今的中国,史学已从学术中心位置边缘化,史学的公信力在下降,降到有史以来最低点。

史书失去读者的信赖是史学的一大悲剧,这是当代史学需要深刻反思的问题。

史学的沉默是有原因的,因为它遭受破坏最严重。

当社会从前现代向现代的转型中,文化也随之变迁,表现在新学科的引进和传统学科的吐故纳新,史学没有得到正常的发育,而在转型中一度走向歧途。

“文革”初期大破四旧,史学工作者失去家园,专家学者被打倒,史学界一片凋零。

到批林批孔运动中,史学又成为最红火的学科,人人都批孔,人人读史书,各种古籍、史学读物层出不穷,出版数量之多,覆盖面之广,正常的社会,其实并不需要兴起全民学历史的高潮。

⑤几十年来史学最为遗憾的缺失,就是不敢正视历史的真实。

而戏说历史的各类书籍、讲坛却受到读者的欢迎。

值得玩味的是作者和内容的变化,在市场上走俏的如《明朝那些事儿》等几乎都是非历史专业者所撰写。

史学的作者从史官、学者,到非专业作家,是述史主体的大变化。

这些业余作者之所以拥有专业史家所不能拥有的广大读者群,是因为所述的内容具有颠覆性。

从来史家说什么都要有证有据,是史家的意见都要标明,如太史公曰、某某传、注、著等等。

如今不然,讲史有自说自话的,戏说的,臆说的,在中央电视台讲宋史的宣称自己是在“玩历史”,值得注意的是读者并不在乎什么史实不史实,只要读来解闷、解气就是好。

史学本是一门纪实的学科,古代一些史家为秉笔直书,送掉性命的大有人在。

娱乐渗入这门学科,真可算是娱乐至死了,可死的不是娱乐,而是史学的严肃性和真实性。

这是专业史家难以认同而又无可奈何的现象。

(选自《甘肃社会科学》,有删改)

6.下列关于“中国史学”的表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史学在古代中国是最辉煌的学问,资料丰富翔实,在世界史坛地位独尊。

B.中国史学能够左右中国学术思想的发展,备受人们和朝廷的重视与推崇。

C.中国史学中的传统史学具有独立性,治史者在研究与写作时完全不听命君王。

D.中国史学发展到如今,其公信力下降,史学作品的严肃性和真实性令人担忧。

7.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西方学术虽以哲学为代表,但相比出众的中国史学来说,西方哲学在资料积累和内容翔实方面是不能及的。

B.古代史官可以对历史的见解见仁见智,可以有自己的信仰,可不听命于君王,但这种情形有时没有制度保障。

C.当代史学失去了读者的信赖,公信力严重下降,这种现象毫不夸张地说,是史学历史上的一大悲剧。

D.当今史学作者有自说自话的,戏说的,臆说的,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根本不是这些史学作者的本意。

8.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坚持历史真实性是史德中最重要的,许多治史者为此不惜献身亡命,成为史学传统荣耀,为读书人所敬仰。

B.古希腊、罗马讨论学问,人们称之为“广场哲学”,而在中国讲史论道则严肃得多,这说明前者比后者进步。

C.文化会随着社会的转型而变化,体现在新学科的引进和传统学科的吐故纳新,当下中国史学却走向歧途,没有正常发展。

D.批林批孔运动中曾出现过史学的虚假繁荣,人人读史书,各种古籍、史学读物层出不穷,实在令人罕见之至。

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复蒋松如书

姚鼐

久处闾里,不获与海内贤士相见,耳目为之聩霿①。

冬间,舍侄浣江寄至先生大作数篇,展而读之,欣忭不能自已。

聊识其意于行间,顾犹恐颂叹盛美之有弗尽,而其有所引绳②者,将惧得罪于高明,而被庸妄专辄之罪也。

乃旋获惠赐手书,引义甚谦,而反以愚见所论为喜,于是鼐益自惭。

而又以知君子之衷,虚怀善诱,乐取人善之至于斯也。

鼐与先生虽未及相见,而蒙知爱之谊如此。

自秦、汉以来,诸儒说经者多矣,其合与离,固非一途。

逮宋程、朱出,实于古人精深之旨,所得为多,非如古儒者之拙滞而不协于情也。

而其生平修己立德,又实足以践行其所言,而为后世之所向慕。

故元、明以来,皆以其学取士。

利禄之途一开,为学者以为进趋富贵而已。

其言有失,犹奉而不敢稍违之,斯固数百年以来学者之陋习也。

然今世学者,乃思一切矫之,以专宗汉学③为至,以攻驳程、朱为能,介于一二专己好名之人,而相率而效者,因大为学术之害。

夫汉人之为言,非无有善于宋而当从者也。

然苟大小之不分,精粗之弗别,是则今之为学者之陋,且有甚于往者为时文之士。

先生之说失于隘者矣。

博闻强识,以助宋君子④之所遗,则可也;以将跨越宋君子,则不可也。

鼐往昔在都中,与戴东原辈往复尝论此事,作《送钱献之序》,发明此旨。

非不自度其力小而孤,而义不可以默焉耳。

先生胸中,似犹有汉学之意存焉、而未能豁然决去之者,故复为极论之。

“木铎”之义,苏氏说,集注⑤固取之矣;然不以为正解者,以其对“何患于丧”意少远也。

至盆成⑥见杀之集注,义甚精当,先生曷为驳之哉?

朱子说诚亦有误者,而此条恐未误也,望更思之。

(选自《惜抱轩全集》,有删改)

  [注]①霿(mènɡ):

晦,昏暗。

②引绳:

加以纠正。

绳,纠正。

③汉学:

亦称“朴学”,指汉儒考据训诂之学。

④宋君子:

这里指宋代的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

⑤集注:

指朱熹的《论语集注》。

⑥盆成:

人名,战国时人,仕齐而被杀。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聊识其意于行间        识:

记得

B.而被庸妄专辄之罪也被:

蒙受

C.而又以知君子之衷衷:

内心

D.介于一二专己好名之人介:

留存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1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姚鼐不认同的做法的一组是

①虚怀善诱,乐取人善之至于斯也 ②故元、明以来,皆以其学取士 ③其言有失,犹奉而不敢稍违之 ④然今世学者,乃思一切矫之 ⑤大小之不分,精粗之弗别⑥作《送钱献之序》,发明此旨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1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住在乡里的姚鼐在一年冬天读到侄子浣江寄来的蒋松如先生的几篇文章,十分高兴,大加赞赏,但也对一些问题进行了纠正。

B.蒋松如先生为人谦虚。

在给姚鼐的信中,他没有责怪姚鼐浅陋专断,而为姚鼐的见解感到高兴,这令姚鼐对他更是充满敬重之情。

C.宋代程、朱解读儒家经书可谓深刻,他们的解读灵活通达,合于人情;他们还号召人们行动起来,践行他们的思想,并获得响应。

D.姚鼐在文中批判了当下独尊汉学的儒学研究现象,并直言其危害;姚鼐还从蒋松如先生的文章揣测先生未能摆脱汉学思想的影响。

第Ⅱ卷(共114分)

四、(21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鼐与先生虽未及相见,而蒙知爱之谊如此。

(2分)

(2)是则今之为学者之陋,且有甚于往者为时文之士。

(3分)

(3)非不自度其力小而孤,而义不可以默焉耳。

(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8分)

重  阳

高适

节物惊心两鬓华①,东篱空绕未开花。

百年将半仕三已②,五亩就③荒天一涯。

岂有白衣来剥啄④,一从乌帽自欹斜⑤。

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注]①华:

白发。

②已:

停止。

③就:

接近,将要。

④剥啄:

形容轻轻敲门的声音。

⑤乌帽:

即乌纱帽,明代帝王贵臣多戴乌纱帽。

欹:

倾斜。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绪?

请简要分析。

(3分)

(2)尾联中的“独坐”“空”“搔首”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

(2分)

(3)这首诗在表达技巧上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概括和分析。

(3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  ▲  ,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  ,朝不虑夕。

(李密《陈情表》) 

(3)东船西舫悄无言,  ▲  。

(白居易《琵琶行》) 

(4)  ▲  ,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5)把吴钩看了,  ▲  ,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

母亲的“禅”

余秋雨

妈妈已经失去意识。

我俯下头去叫她,她的眉毛轻轻一抖,没有其他反应。

按照电视剧的模式,她的眼角会流出一滴热泪。

但没有。

妻子说,如果真有眼泪,证明她还很清醒,而这种清醒就是痛苦。

作为子女,千万别对老人做最后的情感索取。

我终于打听到了妈妈的最后话语。

保姆问她想吃什么,她回答:

“红烧虾。

”医生再问,她回答:

“桔红糕。

”然后恬然而笑。

笑完,彻底屏蔽。

桔红糕是家乡的一种米粉粒子,妈妈儿时吃过。

在生命的终点,她只以第一食品和最后食品来概括一生,然后恬笑。

这便是禅。

妈妈的脸,已经不会再有表情。

听舅舅说,早年在上海,她也算是大美女。

与爸爸结婚后,难于在抗战时期的上海安家,妈妈就到她陌生的余家乡下居住。

在我牙牙学语的那些年,家乡办识字班、记账、读信、写信,包括后来全村的会计,都由她包办,没有别人可以替代。

至今记得,年轻的妈妈坐在床沿上,告诉我什么是文言文和白话文。

她不喜欢现代文言文,说那是在好好的头发上扣上一顶老式瓜皮帽。

妈妈在文化上实在太孤独,所以把自己幼小的儿子看大了,当作了谈心者。

到我七岁那年,她又把扫盲、记账、读信、写信这些事全都交给了我。

妈妈把这些重任交给我时同我做了一个交换:

今后我的全部家庭作业都由她做。

小学毕业后我到上海考中学,妈妈心情有点紧张,她害怕独自在乡下的育儿试验失败而对不起爸爸。

我很快让他们宽心了,但他们都只是轻轻一笑,没有时间想原因,只有我知道,我获得上海市作文比赛第一名,是因为已经替乡亲写了几百封信;数学竞赛获大奖,是因为已经为乡亲记了太多的账。

蔡医生询问我妻子,妈妈一旦出现结束生命的信号,要不要切开器官来抢救,包括电击。

妻子问:

“抢救的结果能恢复意识吗?

”医生说:

“那不可能了,只能延续一两个星期。

”妻子说,要与我讨论。

但她已有结论:

让妈妈走得体面和干净。

我的意见就是妈妈自己的意见,这是身上的遗传在发言。

妈妈太要求体面了,即便在最艰难的那些日子,服装永远干净,表情永远典雅,语言永远平和。

到晚年,她走出来还是个漂亮老太。

为了体面,她宁可少活多少年,哪里在乎一两星期。

大弟弟松雨守在妈妈病床边的时间比我长。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他完全是在妈妈的手臂上死而复生的。

那时的农村几乎没有医疗,年轻的妈妈抱着奄奄一息的婴儿,一遍遍在路边哭泣、求人。

终于,遇到了一个好人,又遇到了一个好人。

活下来,太偶然了,我们都无数次命悬一线。

因此,我必须再一次肃立,为妈妈已经无感的躯体深表敬意。

病床上妈妈的躯体已经缩得比从前小,但我心里明白,我一生最大的勇敢都来自她。

我6岁那年的一个夜晚,她去表外公家回来得晚,我瞒着祖母翻过两座山岭去接她。

妈妈在山路上见到我时,不责怪,不惊讶,只是用温热的手牵着我,再翻那两座山岭回家。

妈妈,这次您真的要走了吗?

乡下有些小路,只有你我两人走过,您不在了,小路也湮灭了。

童年有些故事,只有你我两人记得,您不在了,童年也破碎了。

我的一笔一画,都是您亲手所教,您不在了,我的文字也就断流了。

妈妈,您知道吗?

您有多重要!

妈妈,从20岁开始,我每次要做出重大选择,首先总会在心中估量,万一出事,会不会给您带来伤害。

您平日的表情举止,都让我迈出了像样的步伐。

如果您不在,我可以不估量了,但是,一切行动也就失去了世代,失去了血脉,失去了力量。

妈妈今天脸色似乎退去了一层灰色,我心中一紧:

妈妈,您的生命会创造奇迹吗?

多么希望您能在我们面前安睡更长时间。

我和妻子在普陀山普济寺门口供养了一棵大树,它一定会庇荫这位善良而非凡的老人休息,即便远行,也宁谧而安详。

(节选自《人民文摘》2014年4月1日,有删改)

16.文中的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简要概括和分析。

(3分)

17.从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第12段中的画线句。

(4分)

18.怎样理解母亲的“禅”?

请简要分析。

(4分)

19.本文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请结合文本简要探究。

(6分)

20.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头写“妈妈已经失去意识。

……没有其他反应”,为下文写“我”希望妈妈的生命出现奇迹、“让妈妈走得体面和干净”等作铺垫。

B.文章借“舅舅”之口,交代了“我”的妈妈与爸爸结婚后到余家乡下居住,家乡许多事如办识字班、写信、做会计全由她一人办理等情况。

C.文中的“妈妈”,说现代文言文是在好好的头发上扣上一顶老式瓜皮帽,用借喻形象地说明了白话文与文言文杂交是多此一举,不伦不类。

D.“我”到上海考中学,“妈妈”的心情有点紧张,主要是因为她害怕自己在乡下替“我”做全部的家庭作业的育儿试验失败而对不起“爸爸”。

E.“我必须再一次肃立,为妈妈已经无感的躯体深表敬意”,是由于“我们”无数次命悬一线,妈妈求人救治让“我们”非常偶然地活了下来。

六、(12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7分)

材料1:

微博网友@郎卡卓玛日前在其微博发布了一组自己和朋友在公园内放生剧毒蛇的照片。

据网友指认,照片中的毒蛇包括眼镜蛇、五步蛇等剧毒蛇。

深圳公安已介入调查。

材料2:

8月11日,天津市大沽桥与进步桥之间海河中出现数百条死鱼,鱼的尸体漂浮在河面上,河里不断飘出一股浓烈的鱼腥味。

这些死鱼并非因天气骤变“翻坑”,而是放生鱼难以适应海河环境而大量死亡,严重污染水体。

你对放生行为有何看法?

请简要阐述。

要求:

自选角度,限80~100字。

22.阅读下面的示例,按要求作答。

(5分)

中山装由孙中山提倡而得名,中山装庄重而朴素,曾是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装和时装开始流行,中山装逐渐被人遗忘。

某地举办“中山装之美”服装秀,倡导让中山装回归生活。

活动主题:

把被遗忘的中山装穿上身

宣传语:

穿庄重朴素的中山装,做一身正气的中国人

生活中还有什么穿着物品正在远离我们?

为了留住它,请你策划一个小活动,拟出活动主题和宣传语。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

小和尚问禅师:

“我早起晚睡,打坐念经,自忖再没有谁比我更用功了,为什么我总无法开悟?

禅师拿了一个葫芦、一把粗盐,交给小和尚,让他把葫芦装满水,再把粗盐放进去溶化。

不久,小和尚跑回来说:

“葫芦太小,盐块太多,我装进去的盐怎么都化不了。

禅师说:

“装满水的葫芦,摇不动,搅不得,盐块如何化得了?

你一天到晚用功,却不留时间来思考,怎能开悟?

小和尚问:

“难道不用功可以开悟吗?

禅师:

“修行如弹琴,弦太松,弹不出声音;弦太紧,又会断裂。

中正平和之心才是悟道之本。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1.D(A刹chà;B髓suǐ;C尽jǐn)

2.B(A坐—座;C接—结;D布—部)

3.A(望尘莫及:

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

鞭长莫及:

指力量达不到。

功效:

功能;效率。

工效:

工作效率。

郑重:

严肃认真。

庄重:

􀎮言语、举止􀎯端庄稳重;不随便;不轻浮。

声明:

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

申明:

郑重说明)

4.A(B语序不当,把“开始”移到“频繁”前面。

C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制订”。

D搭配不当,把“提高”改为“加大”)

5.B(A书名号改为引号。

C第三个顿号改为逗号。

D“是否会更加容易”后面的逗号改为问号)

6.C(“完全不听命君王”错误。

文中有“听命于朝廷”的信息,只有一定的独立性)

7.C(A于文无据,哲学与史学不是同一层面的,不能比较。

B理解有误,“有时没有制度保障”错误,应是任何时候都没有制度保障。

D曲解事实,他们的本意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满足市场需求,让读者解闷解气)

8.B(“前者比后者进步”错误,说法武断。

这应是不同的民族、国家差异)

9.D(介:

推介、介绍)

10.C(C均为连词,表目的,来。

A介词,因为/判断动词,是;B连词,表承接,不译/连词,表修饰,不译;D助词,……的地方/助词,用在时间词的后面,不译)

11.D(①是写君子风范,姚鼐对此表示赞赏;②交代朝廷选用士人的方法,姚鼐在文中并未对此表明不认同的态度;⑥写姚鼐写文章阐明自己的观点)

12.C(“号召”一说无中生有,根据文意,是程、朱一生修养德行,践行自己的思想;且“获得响应”曲解文意,文中“向慕”的“向”是“向往”之意,而非“响应”之意)

13.

(1)我与先生虽然没来得及见面,却如此承蒙赏识喜爱的情谊。

(关键点:

“未及”“知爱”)

(2)这就是现在的读书人的陋习,并且比过去写作时文的士人更严重。

(关键点:

“是”“陋”“甚”)

(3)不是不知道自己力量微小、孤单,但道义上不可以保持沉默而已。

(关键点:

“自度”“义”“默”)

  参考译文:

长期身处乡里,不能和海内贤士见面,耳目因此变得昏聩。

冬天时,侄子浣江寄来先生的几篇大作,展开来阅读,欣喜愉悦之情不能自己抑制。

还记得文章的意旨,只是还担心不能将文章的大美赞颂感叹完全,但我对一些地方加以纠正,将害怕得罪您,而蒙受浅陋妄为、专断的罪过。

竟然很快得到您的亲笔书信,引用义理,十分谦虚,反而因我的愚拙的议论感到高兴,于是我更加感到惭愧。

而我又因为这件事知道了君子的内心谦虚能容纳他人意见,善于诱导他人,乐于肯定他人的好想法到这样的程度。

我与先生虽然没来得及见面,却如此承蒙赏识喜爱的情谊。

从秦、汉以来,各位儒士讲解儒家经书的人很多,他们的观点相合和背离,本来不只是一种情况。

等到宋朝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出现,确实对古人精深的意旨掌握了很多,不像古代的儒士呆板不通达又不合于人情。

他们一生修养德行,又实在足够来践行他们的言论,从而被后世人向往仰慕。

所以元、明以来,都用程朱理学选取士人。

做官的途径一放开,做学问的人就把程朱理学作为追求富贵的途径罢了。

程、朱的言论有错误,他们还信奉却不敢有一点违背,这本来是数百年来读书人的陋习啊。

然而现在的读书人,却想着矫正一切,把尊崇汉学作为最高层次,把攻击驳斥程、朱理学作为本领,一两个独断专行、沽名钓誉的人推介,其他人相继效仿,因而对学术危害很大。

汉时人的言论,并非没有比宋代的准确而应当学习的。

然而,如果不分大小,不分精细与粗陋地学习,这就是现在的读书人的陋习,并且比过去写作时文的士人更严重。

先生的学说有失于狭隘。

强调博闻强识,来弥补宋代君子的不足,就是可行的;想着来超越宋代君子,就是不可行的。

我过去在京城时,曾和戴东原一类人反复谈论这件事,写作《送钱献之序》,阐明这一观点。

不是不知道自己力量微小、孤单,但道义上不可以保持沉默而已。

先生心中,似乎还有汉学的思想存在但不能豁然与它告别,所以又极力为它论辩。

对“木铎”的意思,苏氏进行了解释,集注本来也采用了这一说法;但我们不把这一说法作为正确的解释,因为它与“何患于丧”的意思相距有些远。

至于对盆成被杀的集注,意思非常精确恰当,先生为什么要反驳呢?

朱熹的学说确实也有错误的地方,但这一条恐怕没有错误,希望您再想一想。

14.

(1)本诗表达了诗人年老鬓白、光阴荏苒的哀叹之感,艰难不遇、仕途不通的怨愤之情,家贫路远、身处窘境的抑郁不平之绪,无人来访、门庭冷落的悲凉之慨。

(言之成理即可)

(2)“独坐”与“搔首”两个动词表现了诗人的寂寞与无奈;“空”字加重了凄凉感。

(言之成理即可)

(3)①化用典故。

“东篱”“门柳”化用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五柳先生”的典故,拓展了诗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