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务员录用制度定稿.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31016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公务员录用制度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浅谈公务员录用制度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浅谈公务员录用制度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浅谈公务员录用制度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浅谈公务员录用制度定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公务员录用制度定稿.docx

《浅谈公务员录用制度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公务员录用制度定稿.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公务员录用制度定稿.docx

浅谈公务员录用制度定稿

四川大学

本科生(自考)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办学学院

专业

指导老师

学生姓名

准考证号

2014年8月26日

浅谈公务员录用制度

行政管理专业

学生:

指导老师:

【摘要】: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不成熟逐渐走向了完善。

现行的《公务员法》是我国公务员录用的依据,它对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原则、范围、具体要求作了相应的规定。

我国公务员待遇的提升及工作稳定性及地位性,使得近年来报考人数不断增多,报考者文化程度呈现高学历化,考试录用制度得以推广。

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之处,如:

考试制度缺乏统一性,考试方法和内容缺乏科学性,考试录用过程中存在许多违反原则的行为等,既不利于社会稳定,浪费优秀人才资源,也将导致了社会资源配置失衡。

通过与西方国家现行的公务员录用制度比较,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统一考试、建立人才储备制度、完善创业环境、打破公务员“铁饭碗”、优化考官队伍、增加岗位专业笔试的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意见。

【关键词】公务员录用;比较;完善

1、引言

中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不成熟逐渐走向了完善。

现行的《公务员法》是中国公务员录用的依据,对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原则、范围、具体要求作了相应的规定。

中国公务员待遇的提升、工作稳定性及社会地位高等原因,使得报考人数不断增多,且呈现高学历化现象。

现行的公务员录用制度,一方面在为中国公务员队伍输送优质人才资源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之处,如:

考试制度缺乏统一性,考试方法和内容缺乏科学性,考试录用过程中存在许多违反原则的行为等,既不利于社会稳定,浪费优秀人才资源,也将导致了社会资源配置失衡。

中国的公务员制度借鉴了西方的文官制度,将“国家工作人员录用考试”改成了“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

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工作实际又制定下发了相应的实施办法和细则,形成了涵盖笔试、面试、体检、考核、监督等诸多环节的考录法规体系,考试录用国家公务员工作开始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2、绪论

2.1、基本概念

2.1.1、公务员的定义

公务员是指在各级政府机关中,行使国家行政职权,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解析:

1.指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学校中从事普通事务性工作的人员,我们所说的公务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中具有公务员身份编制的国家工作人员。

事业单位或学校中基本上都是以事业单位编制为主,一些大学及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学校中有参考公务员待遇的人员。

2.指在机关团体做勤杂工作的人员。

3.按照中国公务员法的规定: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2.2、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定义

公务员录用制度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法定的程序,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察、择优录取的办法,将符合条件的人员录用为公务员的制度。

公务员录用制度建立起始于1980年,正式建立于1989年,到2009年止经过了2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的稳定的人才录用选拔体系。

中国的公务员制度借鉴了西方的文官制度,将“国家工作人员录用考试”改成了“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

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工作实际又制定下发了相应的实施办法和细则,形成了涵盖笔试、面试、体检、考核、监督等诸多环节的考录法规体系,考试录用国家公务员工作开始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2.3、国外公务员录用制度

2.3.1、国外公务员制度概况及建立发展

现代公务员制度发源于英国,后来在经济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美国得到了新的发展。

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是:

“恩赐官职制”和“政党分肥制”。

在英国,在两党制下,执政党的更迭和内阁的变动比较频繁,本着战利品归胜利者所有的观念,每当一个政党执政并组成内阁,便相应地任命大批本党成员担任政府公职 。

撤换一批官员。

从而造成了政府行政人员中经常性的大换班,造成了肥缺分赃、营私舞弊的恶风,埋没了真正的人才,使政府管理效率低下。

为了建立一个廉洁、稳定、高效的政府,保护整个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促进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在英国,随后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形成了国家公务员制度。

 

外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两个重要标志是:

“考试录用制度”以及“政务官与事务官分离,事务官职务常任制”。

外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以考任制为核心的任用制度”和“以工作实绩为基础的考核制度”。

考任制是公务员制度的基本标志。

英美两个国家的官吏制度改革,是以建立考试录用制度为开端的,法国、日本、德国等国建立现代国家公务员制度也是从实行公务员录用考试开始的。

 

公务员管理可以归纳为入口管理、在职管理和出口管理。

把好入口关后,主要是通过绩效考核来决定奖励和惩罚、职务的任免和升降等。

工作实绩为基础的考核制度是在职管理的中心内容。

2.3.2、英美法公务员发展历程

1.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英国文官制度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英国文官制度起源于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分离。

(1)实行官职考试补缺制度是英国文官制度的标志 

英国文官制度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推行考试录用制度。

1853年,针对东印度公司的《用公开考试办法录用职员》的报告对英国文官考试录用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英国公务员法律制度的建立 

1854年英国财政部高级官员查理斯·屈维廉和斯坦福·诺斯科特提出《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

这份报告成为英国现代常任文官制度形成的基础。

 

1855年和1870年,英国政府先后颁布两个枢密院令,规定了公开竞争性考试,择优录用文官的原则,从而标志着西方第一个公务员法规的诞生。

 

2.美国文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美国文官制度是从建立考试录用制度开始的 

1870年,内政部长科克斯发出行政命令,提出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来挑选政府工作人员。

1871年,国会授权总统颁布命令,规定公职人员录用的知识、能力、年龄、品德等条件和有关文官的规程。

格兰特总统还仿效英国建立了文官事务委员会,负责规划考试制度的施行。

1877年,总统海斯命令首先在海关的税务人员中采用考试录用制度,并禁止这类公职人员参加政治活动,从而为文官制度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2)《彭德尔顿法》奠定了美国文官制度的基础 

1883年1月,国会通过了由议员彭德尔顿提出的《文官制度法案》(《彭德尔顿法》)。

1月16日,阿瑟总统很快签署了这个法案,使其正式成为美国法律。

《彭德尔顿法》是美国文官制度的基本法,它的出台标志着美国文官制度的形成。

 

(3)美国文官制度的发展 

1978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文官制度改革法》,于1979年1月生效。

与以前的法律相比;该法提出两点新内容,即强调利用报酬来鼓励政府雇员工作的积极性;保护揭发政府工作缺点和弊病的人。

 

3.法国文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法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始于拿破仑 

拿破仑执政时期初步建立了公务员制度:

建立等级制;规定在行政部门实行严格的纪律;颁布了适用于所有公务员的规章制度;创办了许多官吏培训学校。

 

(2)法国公务员普遍性法律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1946年,制宪会议制定了一部公务员总法,称《公务员总章程》,这是法国法制史上第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公务员立法,这也标志着法国公务员法律制度的正式形式。

 

1959年法国颁布了新的公务员法,取代了1946年的《公务员总章程》。

但该法只适用于国家公务员,与地方公务员无关。

1983年和1984年,法国政府制定了现行的《公务员总法》,把地方公务员也包括进去。

2.4、国外公务员录用制度的特点

2.4.1、民主参与

公民有权根据法律的规定担任国家公务员。

许多西方国家的宪法和法律都明文规定了公民的这种权利,并且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加以保障。

例如德国的《基本法》明确规定:

“所有公民都有按照其能力与成就,依据法律规定担任官职的权利”。

美国的《文官制度法》规定:

“任何一级官位都对考试成绩优秀者开放”。

许多西方国家的法律还规定对阻扰公民行使这种权利的人进行惩处,以保障公民这项权利的行使。

2.4.2、平等竞争

公民有平等的权利参加国家公务员的录用考试,在平等的条件下竞争,在平等的条件下被择优录用,不得由于性别、种族、出身、党派和家庭背景等因素而遭受歧视或享受特权。

如美国的《文官制度改革法》规定“保证人人机会均等,经过公开的竞争性考试,只根据能力、知识、技能来决定录用和提升”。

日本的《国家公务员法》规定“国民不分民族、信仰、性别、社会身份、家庭出身、政治见解和政治所属关系,在本法面前一律平等。

”德国的法律规定:

所有公民都有“依据法律规定担任官职的权利;一律平等,不得有任何歧视或区别”。

法国的法律也规定了实行“平等原则”,对于报考国家公务员的所有公民一律平等对待,不分性别、出身、信仰、哲学观点和政治面貌,都以实际水平和品行作为录用的标准。

2.4.3、信息公开

国家公务员的招考、考试、成绩和录用,都是公开的。

报纸、电视台和电台要公开发表或广播,让全社会的公民都知晓,争取最广泛的人报考,在最广泛的范围内选择优秀人才。

在招录公务员之前,美国不仅在报刊和电视广播中公开报道国家公务员的报考事项,而且联邦政府在全国设立一百个“职业情报中心”。

八百个免费的“热线”电话号码,供全国各地报考者使用,询问有关公务员报考、考试的事宜。

日本规定,考试公告必须写明考试的职务、责任、待遇、报考资格、考试时间、考试地点和考试的科目,按政府各部门的特点和要求由法规统一规定。

为了方便报考国家公务员,日本政府人事院在各地举行很多次“考试说明会”,仅初级考试的说明会平均每年就举行200多次。

为了保证国家公务员的考试公告迅速发到全国各地,日本的《国家公务员法》规定“拖延或扣压考试公告者,处一年以下徒刑或三万日元以下罚款”。

由于真正实行国家公务员的考任公开原则,日本每年报考国家公务员的人数达到六百多万人。

2.4.4、竞争择优

西方发达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竞争分为两种,一种是“非公开竞争考试”,全部报考者中的合格者都被录用;另一种是“公开竞争考试”,是在少数合格者当中再选择成绩最优秀者录用。

随着报考人数的增多,许多国家采用第二种竞争性考试,以求选择最优秀的人才。

2.4.5、考任为主

西方发达各国公务员的录用制度主要有四种:

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和考任制。

选任制适用于政治领导人,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两类。

委任制适用于长官的助手和秘书等辅助人员,目的是能与长官密切合作。

聘任制适用于在社会上有一定名望的学者专家,他们有公开著作,公众了解他们的水平。

考任制是适用范围较广的任用制度,被大多数国家采用。

它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最广泛地罗致优秀人才担任领导和业务职位。

2.4.6、通专标准

如何通过考试来择优,发达国家的标准和做法不尽相同,主要有两种不同的倾向:

一种是以英国为代表的“通才”标准,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专才”标准。

所谓“通才”标准是在考试选拔中注重应考人的一般教育程度、文学素养、掌握知识的多寡、以及综合、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据统计,英国历年来助理次官以上的文官中,毕业于牛津、剑桥两所名牌学校的人员比例为60%左右,有时高达80%,至于象常务次官这样的最高级文官中比例还要大。

所谓“专才”标准则注重应考人所具有的职务上的专业技艺,强调个人在某个领域中的一技之长,重视专家的地位和作用,并经常吸收专家学者参加领导工作。

据统计,美国从罗斯福总统到肯尼迪总统这30多年中的800多名部长助理中,有一半人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对所从事的学科领域均有精深的造诣。

3、我国公务员录用制的历史变革

3.1、封建社会的察举、征辟、九品中正和科举制度

考试录用制是随着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而逐步形成的。

最初是在战国时期,我国开始实行公开招聘人才、广开才源等选拔制度;秦至两汉实行察举制;晋魏至隋朝实行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封建地主阶级等级制度在选拔官吏方面的具体表现,随着世家大族的日益衰败,中小地主阶级地位的日益上升,科举制开始出现。

几经变革和创新,逐步形成一套公开竞争、统一考试、择优用人的制度。

科举制是一种封建社会时期最完备的选拔制度,影响也最大。

科举制始于隋朝大业二年,即公元606年,沿袭至公元1905年,历时1300年。

科举制是通过考试决定是否任用的一种选官制度,其基本特征是不拘门第、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选用。

这一制度在16世纪至19世纪相继传入西方,并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产生了积极的重大影响。

1984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我国举办首届比较文官制度高级研讨班,据主持人美国的坎贝尔教授所说,西方公共行政学界普遍认为,“西方文官制度源于中国的科举制度”。

据1995年法国国立行政学院院长所说,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晚期的八股文考试,“开了近代文官笔试规范化的先河”。

3.2、我国近现代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建立、历程

3.2.1、我国近现代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建立

1989年至2009年这20年里,中国经济社会已经从低谷攀上高峰,持续发展;回想走过的2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无到有,不断完善;20年,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始终在摸索中前行,勇创新路。

其中,最值得记忆的事件之一就是建立并推行了公务员录用制度,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推行事关重大,起步很早。

1980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要健全包括招考制度在内的一系列干部人事制度。

1987年,党的十三大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确定为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

1989年,中组部、人事部下发了关于国家行政机关补充工作人员实行考试办法的通知,通过考试选拔录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就此展开,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迈出了坚实一步。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尽快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要求。

1993年10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对国家公务员的义务与权利、职位分类、录用、考核、奖励、职务升降、工资保险福利、辞职辞退、管理与监督等作了规定。

1994年6月《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的颁布,标志着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正式建立。

2006年1月1日《公务员法》正式实施。

《公务员法》明确规定:

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以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

至此,公务员考录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

3.2.2、我国近现代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发展历程

1989年选拔录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考试,被称作“国家工作人员录用考试”。

较大规模的录用一般采取多个部门联合招考的形式进行,较小规模的则采取各个部门单独招考的形式。

考试内容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公共基础知识》,前者占10%,后者占90%,主要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政治经济学》、《法律基础》、《行政管理》、《文秘知识》等。

1993年实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1994年6月颁布《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后,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无论从科目的设置,还是从具体的题型上来看,都进入比较稳定的发展阶段。

考试内容方面,《公共基础知识》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占有相同的权重。

同时,引入了写作考试,包括公文写作、命题作文、给材料作文等形式,进一步丰富了考察的范围,提高了选拔的科学性和准确率。

2000年公务员录用考试进一步发展,在考察《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基础上,将写作改为《申论》。

2002年再次改革,考察内容变化较大,取消《公共基础知识》考察,选择相关内容纳入《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之中,然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分为A、B两类;考察《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类的考生,要考察《申论》,从而,根据职位的要求组织相应考试,大大提高了考生应试精度。

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在前一阶段改革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取消了A、B类之分,改为:

中央党群机关、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及部分中央垂直管理机构中的省级机关和直属机构,部分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的招考职位的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申论》两科;中央垂直管理机构地(市)以下所有机关及部分中央垂直管理机构中的省级机关和直属机构,部分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的招考职位的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二》一科。

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根据2006年1月1日施行的《公务员法》的相关规定,将考试类别调整为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所有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的招考职位为综合管理类,考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申论》两科;中央垂直管理机构地以下所有机关及部分中央垂直管理机构中的省级机关和直属机构,部分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的招考职位为行政执法类,考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二》和《申论》。

2007年根据公务员考试的法律法规,综合考试以来的成功经验,最终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二》合并为统一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再区分报考类别,使报考各类职位的考生都处于相同的起跑线上。

综合管理类与行政执法类考生答题区别在《申论》中体现。

此后,2008年、2009年全部沿用,没有结构性变化。

4、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的现状

自我国公务员制度推行以来,公务员考试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向社会公开招考,吸取“新鲜血液”补充到我国的干部队伍当中,有助于政府广纳人才,有利于提高公务员素质,适应日益复杂化和专业化的政府工作需要,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

目前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现状在于:

4.1、公务员报考人数急剧上升,考试规模日趋扩大

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数为31万人,2006年为36万人,2007年为60万人,2008年报考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人数突破80余万人,仅仅一年时间,报考2009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人数更是突破105万人,成为历年来报考人数最多的一年,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达到了78:

1,而2003年仅为87000人,出现逐年急剧上升的趋势。

报考人数急剧上升导致考试规模的扩大,必然导致国家资源支出的增加。

4.2、文化程度逐渐向高学历发展

大学扩招导致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上升,而空缺的工作岗位有限。

根据教育部的一份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495万人,2008年为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了64万人,不少本科生的就业率还达不到50%,而硕士生的就业率也只有80%左右,甚至出现博士失业的现象,从本科生、硕士生直到博士生,都在积极报考公务员。

公务员工作的稳定性、职业声望、机会均等等因素也使参加公务员考试成为这些人寻找工作的一种方向。

4.3、热门职位过热,冷门职位过冷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中,最热门的职位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组联部基层组织建设一职,最终以4723人竞争此职位而高居此次“国考”首席职位,与2008年最高供需比3592:

1相比,上升幅度约为31%。

热门职位排名第二、第三的分别是南京海关监管职位和厦门海关的现场监管职位,供需比分别为4653:

1和3490:

1。

但是,2009年同期仍出现了87个无人报考职位及13个报考合格人数未达到计划人数的职位。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热门的职位供需比不断上升,而冷门职位却出现无人报考或者达不到考试要求。

4.4、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得到了全方位的推进和改善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改进,制度已经得到极大的改善。

无论是考试录用的规模和范围,还是考试录用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扩大。

在录用的过程中,考试录用制度已经得到不断的透明化、公开化和平等化,同时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管理水平和测试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使得考试日趋科学化、规范化,这样就使得更多的社会人员愿意参与竞争,通过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达到自己的职业目标。

5、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存在的问题

5.1、公务员招考成本太高

2006年中央和国家机关招录公务员,共有50多万人通过了资格审查。

按每人80元网上报名费计算,共计4000多万元。

如果算上参加各种各样辅导班的费用(如按每人400元计算),还要增加2个亿。

这些都增加了选拔优秀人才的成本。

目前,我国公务员考试还没有统一,每年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要自行组织各地的公务员考试,考试时间不统一,考试成绩也不能互认。

许多学生在各地不停奔波,参加当地的公务员考试,财力、精力等都耗费颇大,增加了许多无谓的就业成本。

5.2、部分地区存在违规操作

由于报考与录取的比例比较高,一般能达到四、五十比一,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公务员考试成为继高考、考研之后竞争最为激烈的考试。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基本上是“陪考”。

在2006年中央和国家机关招录中,职位只有1万多个,报考者有50万,这也就是说,要有近49万的考生会失望。

这必然会对一部分考生的心理造成影响。

在考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对高学历、高职称人员免考;随意简化考试科目和程序;考试作弊且手法五花八门(试卷不密封,在试卷上做记号等,尤其是边远地区,很难监管);面试过程中,贿赂面试考官、“走关系”、“打招呼”已成为公开的秘密,使得笔试成绩排前者有时反而落选;先“招人”进入机关工作后参加下一次的笔试,并且有领导的承诺:

能通过笔试,保证能录取,如此种种,既降低了公务员招录的公平、公正和有序性,同时也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5.3、不利于选拔真正优秀的人材

由于公务员报考人数多,为了使分数能拉开一定的差距,在录用考试中就会不自觉地加大考题的难度,有的时候甚至会出偏题、怪题。

在2006年中央和国家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中出现了一些类似“脑筋急转弯”的试题,一度受到了媒体和考生的质疑。

虽然为了避免“一考而定”,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面试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但是由于面试本身也存在许多问题。

因此,选拔优秀人才的机制还有待完善。

5.4、社会资源配置严重失衡

从根本上说,优秀人才的眼睛盯着不直接创造社会财富的政府机关并不是一种好现象。

优秀的人才应该更多地流向企业。

政府机关占据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资源,会造成人力资源配置的失衡,不利于企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也不利于淡化“官本位”思想。

优秀人才进入机关后,大多数也不是从事自己所学的专业,这就造成了优秀人才极大的浪费。

6、造成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问题的原因

公务员制度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其优劣直接决定着政府有效行政能力能否充分发挥,政府职能能否充分实现。

我国现行公务员录用制度一是招考成本过高,浪费大量人力物力;二是缺乏监管,导致出现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三是难以选出真正优秀的人材;四是浪费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资源;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于五个方面:

6.1、就业压力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国企改革、机构改革等一系列因素带来的巨大就业压力,使得公务员考试的热度不断升温,不少人都把报考公务员当作就业的最佳途径,甚至唯一的出路。

2008年金融危机也对这一热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约2500万人。

而2007年城镇可新增就业人员约1100万人,就业缺口高达1400万人。

6.2、机会均等

随着我国公务员考试制度的不断进步与完善,公务员考录工作高举“凡进必考”的旗帜,坚持执行公平、公正、公开三大原则,从而为人们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机会,人们在这等体制下都能够凭自己的特长得到工作的机会,不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国家通过这种制度同样能够公平、公正、公开的招聘优秀人才。

这种平等竞争的制度也吸引了更多的人才报考公务员,让优秀的人才资源借助公务员考试这个平台完成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职业理想。

6.3、条件放宽

除特殊职位外,招考职位的资格条件中无性别、身高、体重、外形、婚姻状况、毕业院校等方面的限制,打破了原来的身份地域户籍限制。

同时,除吸引应届毕业生报考基层公务员岗位外,公务员机关还加大省级以上党政机关录用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力度,也促使了社会在职人员报考人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