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1回撤规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27967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17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5101回撤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15101回撤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15101回撤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15101回撤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15101回撤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5101回撤规程.docx

《15101回撤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101回撤规程.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5101回撤规程.docx

15101回撤规程

第一章工程概况1

一、工程简介1

二、工作面辅助设备安装工程量1

三、工作面设备回撤工程量1

第二章回撤准备工作2

一、地面准备工作2

二、工作面两巷及回撤通道内有关质量标准要求2

三、设备拆除准备工作2

四、轨道铺设标准要求3

第三章劳动组织和作业形式4

第四章运输系统5

一、绞车布置5

二、绞车及钢丝绳的校验6

三、运输路线7

四、运输要求7

第五章通风系统9

二、局部通风机使用要求10

三、安全监控设备的设置11

四、“一通三防”管理规定12

五、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应急措施15

六、瓦斯超限应急措施15

第六章工程施工方法17

一、施工方案17

二、下顺槽设备列车及电缆的回撤18

三、采煤机的拆除18

四、刮板输送机的拆除19

五、工作面设备通道的支护及液压支架拆除步骤20

七、绞车、单体支柱等支护材料回撤22

第七章避灾路线22

一、避灾原则22

二、避灾路线23

第八章安全措施25

一、拆除安全措施25

二、起吊、拖运设备和重物安全措施28

三、运输安全措施29

四、回撤支架安全措施33

六、工作面回撤期间顶板管理安全措施34

七、回撤抬棚安全措施35

八、供电、电气设备安全注意事项36

九、装卸车安全措施37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15101综采面收尾工作结束之后,预计6月中旬开始回撤工作面的综采设备,为保证设备回撤工作安全顺利进行,特编制本规程。

二、工作面辅助设备安装工程量

1、在15101轨道顺槽距机尾10m左右位置安装装车平台。

2、局部通风机安装在15101工作面下巷。

风筒选用Φ600mm的抗静电阻燃风筒,风筒长度为290m。

3、安装3部JH-20型绞车,2部JH-14型绞车,及配套电气开关和信号系统。

4、经15101外切眼、15101上巷向15101工作面布置一趟高压管,给工作面供乳化液。

三、工作面设备回撤工程量

1、设备列车4辆及2500m左右的高低压电缆。

2、ZF2400-16/24型液压支架85组。

3、MG160/375-WD型采煤机1台。

4、SGZ-630/264型刮板输送机2部,总长度为220m。

5、回撤通道、轨道顺槽及车场沿线所有绞车及配套电气开关、轨道、风水管路、支护设施材料等。

第二章回撤准备工作

一、地面准备工作

地面准备好回撤所需要的车辆、材料、设备、工具等并确保完好。

具体为:

大平板车20辆,矿车20辆,卡具20套,4m长圆木20根,2.4m长直径180mm左右圆木200根,2.2m长直径180mm左右圆木600根,2m长杂木1000根,1t、3t和5t手拉葫芦各4台,一定数量的手锯、链条、连接环、大锤、小锤、手镐、铁锹、工具箱等。

二、工作面两巷及回撤通道内有关质量标准要求

1、工作面设备拆除前,对回撤通道两端头、上巷进行整修、加固,对受采动压力影响,变形较大的巷道进行扩帮或拉底处理,并用金属网护顶后用单体支柱和红松木梁架设支护棚(至少一梁两柱)进行加固,保证设备回撤期间的通道安全畅通。

2、巷道尺寸要求:

上巷高度不低于2.4m,铺道以后道面以上净高不低于2.0m,宽度不低于3.0m。

对巷道尺寸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及时进行扩帮或拉底处理,以确保回撤工作的顺利进行。

3、工作面回撤设备前,认真检查、整修设备拆运所经过的巷道,处理妨碍运输的管线,确保运输道路畅通。

4、将回撤通道内的浮煤、浮矸、杂物清理干净,以减小拉架时的阻力。

5、回撤前,支架的操纵阀手把必须处于零位,推拉杆全部收回底座内。

6、上巷内的装车点根据需要提前进行拉底或扩帮,保证装车点底板平整,道面以上净高不小于2.2m,且要有足够宽度的人行道,并将拉架和起重器具、导向滑轮及必要的信号装置安装好。

7、工作面煤壁、绞车硐室、上下端头和超前支护要安全可靠,撤架出口的超前支护长度根据现场情况不小于20m,斜巷段支护单体支柱要迎山有力。

8、设备通道支护要求:

支架顶梁前端距煤壁贴帮柱外侧净宽度不小于2.0m,设备通道内高度不低于2.2m。

三、设备拆除准备工作

1、工作面设备回拆前,对新安装的所有设备及安全设施等进行一次完好状况检查,对影响拆除工作的设备及设施等提前进行处理,备齐回撤设备所用的工具和材料。

2、按照绞车布置图,对已经稳固好的绞车要完善其安全设施,新安装的绞车要完善配套的电气开关、电缆、信号装置等设施,工作面的信号电缆沿液压支架大立柱中间上方吊挂,不得影响设备回撤通道运输。

3、将工作面刮板输送机链条接链环停在机头上链处,以便掐开链条。

4、将工作面采煤机停在工作面前部槽机尾过渡槽前方。

5、提前将采煤机、刮板输送机需解体部位的螺栓浸油松动。

6、井下不用的备品配件等物品要提前回收升井。

7、全面检查工作面运输轨道,对不符合要求的轨道处及时调校。

8、回撤设备的运输系统安装好后,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四、轨道铺设标准要求

1、铺轨巷道底板必须平整,轨枕下垫实,道接头下必须有道木,严禁轨道悬空或倾斜。

轨道沿巷道中心线铺设。

2、轨枕和钢轨规格、材质、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扣件齐全、牢固,规格、型号必须与轨型配套。

4、轨距600mm,允许误差:

上偏差不大于5mm,下偏差不大于2mm。

5、两轨道轨面高低差不大于5mm。

6、弯道处轨距加宽值、外轨抬高值符合要求。

7、轨道接头间隙不大于5mm,高低和左右错差不大于2mm。

8、轨枕长度1.2m,高度和厚度均不小于150mm,轨枕间距700mm,允许偏差:

±50mm。

9、轨枕中心位置允许偏差:

±50mm。

10、轨道中心线允许偏差:

±50mm。

第三章劳动组织和作业形式

4、作业形式:

采用“三八”制作业,三班均进行拆除。

5、劳动组织形式

回撤期间,工作面支架拆除与外段运输平行作业。

6、组织措施

6.1、每班至少有一名跟班队长、一名班长负责组织安全生产,配有质量验收员以及各工种操作人员若干名。

6.2、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完善工程质量管理,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

6.3、加强顶板和运输管理,加强安全预防措施,确保正常回撤。

7、回撤期间人员配备情况见表1。

表115101综采面回撤人员配备表

班次

工种

地面

0点班

8点班

4点班

跟值班队长

1

1

1

1

班组长

1

3

3

3

验收员

1

1

1

支架工

2

5

5

5

电钳工

1

1

1

1

绞车司机

5

5

5

信号把钩工

5

5

5

电焊工

1

输送机司机

1

1

1

采煤机司机

1

1

1

其他人员

5

小计

11

23

23

23

合计

80

第四章运输系统

一、绞车布置

根据工作面设备运输路线及巷道坡度的实际情况,工作面回撤设备需安装各类型绞车共5部,及相应的电气开关、信号装置和安全设施等,所有绞车必须布置在顶底板完好的地点。

绞车布置明细见表2。

表2绞车布置表

参数

编号

型号

最大坡度(º)

绳径(mm)

运输距离(m)

容绳量(m)

用途

1

JH-20

30

24.5

150

170

轨道上山运输

2

JH-20

2

24.5

40

170

15101上顺槽运输

3

JH-20

19

24.5

110

170

15101切眼运输

4

JH-14

19

21.5

110

130

15101切眼运输

5

JH-14

19

21.5

30

130

15101调架

6

JH-20

2

24.5

40

170

15101上顺槽运输

15101回拆绞车布置见附图1。

1、工作面3#4#绞车用6根直径24mm,长度不小于1m的地脚螺栓稳固(绞车基础用混凝土浇注);1#2#6#绞车用4根直径16mm,长度不小于0.6m地脚螺栓稳固(绞车基础用混凝土浇注)。

3#4#5#绞车要打压戗柱。

2、所有绞车要按规程要求检查钢丝绳状况,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更换。

3、压戗柱的使用标准:

压戗柱使用红松圆木作为压戗柱,压戗柱必须用木楔背紧背牢,戗柱按顶板法线前倾30°,每班要安排专人检查其稳固情况。

4、在1#绞车前方10m左右位置安装1道风动挡罐梯,坡底安装一道风动挡罐梯;在6#绞车前方10m左右位置安装1道风动挡罐梯,距离挡罐梯前方1m位置安装1道磕头闸;在工作面回撤过程中,每天要对各种安全设施稳固情况进行检查。

二、绞车及钢丝绳的校验

校核公式:

Qj=Q0g(sinθ+f1cosθ)+PLg(sinθ+f2cosθ)

Qj---切点处最大静张力,N

Q0---绳端载荷(ZF2400-16/24型液压支架(8.4t)和平板车(0.6t)重量,共计9t),kg

θ---轨道倾角,°

f1---滚动摩擦系数(阻力系数)取0.015(滑动时取0.3)

f2---钢丝绳与底板和托辊间的摩擦系数,取0.2

P---钢丝绳每米重量,kg/m

L---钢丝绳的有效运输长度,m

g---9.8N/kg

钢丝绳安全系数校核:

M=σ/Qj

M—钢丝绳安全系数(≥6.5)

σ---钢丝绳破断力

说明:

根据巷道坡度情况,JH-20型绞车选用φ24.5mm的钢丝绳,JH-14型绞车选用φ21.5mm钢丝绳。

现对不同型号的绞车在不同运输条件下分别进行验算:

1、1#、2#、3#、6#JH-20型绞车均选用Φ24.5mm的钢丝绳,绞车最大牵引力为200kN,钢丝绳的破断力为401kN,钢丝绳每米自重2.34kg。

以巷道坡度最大,运输距离最长的1#绞车(最大坡度30°,运输距离150m)为例,按最大提升一台液压支架的重量进行验算。

以上数据代入公式:

Q6=9×103×9.8×(sin30°+0.015cos30°)+2.34×150×9.8×(sin30°+0.2cos30°)

=47.56kN<200kN

M6=401÷47.56=8.4>6.5

根据以上验算,可以确定1#绞车及钢丝绳均能满足运输要求。

2#绞车运输线路坡度、距离均不大于1#绞车,据此可以确定2#绞车及钢丝绳也能满足运输要求。

2、15101切眼回拆通道上口绞车(3#JH-20型绞车使用φ24.5mm的钢丝绳,绞车最大牵引力为200kN,钢丝绳破断力为401kN,钢丝绳每米自重2.34kg,最大坡度19°,运输距离110m,按最大提升一台液压支架的重量进行验算。

以上数据代入公式:

Q2=9×103×9.8×(sin19°+0.3cos19°)+2.34×110×9.8×(sin19°+0.2cos19°)

=55×103N=55kN<200kN

M2=401÷55=7.3>6.5

根据以上验算,可以确定3#绞车及钢丝绳均能满足运输要求。

综合以上验算结果,可以确定工作面所有绞车及钢丝绳均能满足回撤运输安全要求。

三、运输路线

设备列车、工作面电缆、下顺槽刮板输送机、各类高压胶管及风水管路、等从下顺槽经无压风门运出。

15101工作面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及液压支架运输路线:

15101工作面→15101轨道顺槽→五采区二平台→五采区轨道一坡→-140大巷→副下山→副井→地面。

四、运输要求

1、钢丝绳无断丝、扭劲、打结、变形现象,钢丝绳钩头与保险绳、绳卡按规定设置齐全紧固,运输线路上安全设施齐全。

2、运输线路上、下及中间、拐弯处、沿线硐室按要求设置信号电铃和警示红灯,信号装置要灵敏可靠、声光齐备。

3、安装绞车处及装车点10m范围内有照明。

4、斜巷安全设施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4.1、挡罐梯:

根据行车速度,在距运行车辆10~20m内打开,不能提前打开挡车杠。

4.2、临时阻车器:

在车辆临时摘挂钩地点,车辆停止时必须在轨道上设置临时阻车器来阻挡车辆,以保证车辆停止后不向下方滑动。

斜巷段严禁停放车辆。

4.3、挡罐梯全部采用风动控制,人员实现远距离操作。

安装时要严格按照安装标准执行,确保气缸、挡罐梯起吊点及连接点在同一平面上。

使用滑轮时,根据具体安装位置及拉线角度布置滑轮的设置方向,确保开口部分朝向受力外侧,以免脱绳。

使用临时阻车器时,车辆同侧要上两个阻车器,且要全部与车辆可靠接触,严禁一端受力。

根据巷道起伏状况,在部分变坡点安装地辊。

5、移动变电站、采煤机、支架运输过程各环节必须对车辆紧固情况进行检查,交接清楚,明确责任人。

拆除的设备运输至五采区二平台无压风门外口后交给运输队,由运输队负责其它区段的运输工作。

6、每次提升车辆规定

15101轨道顺槽及车场运输每次提升车辆规定:

液压支架车每钩只准提1车;其它车辆每钩不超过2车。

提升总重量不得超过一台液压支架车的重量(9t)。

第五章通风系统

工作面液压支架在回撤之前使用原来的通风系统。

一、局部通风机安装与管理

1、局部通风机安装在15101工作面下巷。

风筒选用Φ600mm的抗静电阻燃风筒,风筒长度为290m。

2、局部通风机距巷道底板不小于0.3m,风机垫高或吊挂,吊挂时注意不要妨碍行人和设备运输,拐弯处用风筒弯头连接。

3、局部通风机和风筒安设完毕,试运转并通过验收后,在回撤第一台支架时开启局部通风机。

4、局部通风机选型

4、1工作面实际需风量计算

4、1、1根据瓦斯涌出量计算风量

Q1=100qK=100×1.15×1.5=207m3/min

式中:

Q1──工作面排瓦斯所需风量,m3/min;

q──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根据15101工作面近期瓦斯涌出量1.15m3/min,所以q取1.15m3/min;

K──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匀的备用系数,取1.8。

因为Q1最大,所以确定工作面实际需风量为148m3/min。

4、1、2根据工作面最多人数计算风量

Q2=4N=4×60=240m3/min

式中:

Q2—工作面人员呼吸所需风量,m3/min;

N—工作面最多人数;为60人;

4—每人每分钟需新鲜风量4m3。

4、2工作面风速验算

Vmin=Qmin/S=204÷60÷7.28=0.47m/s

Vmax=Qmax/S=240÷60÷7.28=0.55m/s

式中:

Vmin—工作面最小风速(m/s);

Vmax—工作面最大风速(m/s);

Qmin—局部通风机最小供风量(m3/s);

Qmax—局部通风机最大供风量(m3/s);

S—最大有效通风断面(m2),该工作面平均断面面积为7.28m2。

4、3工作面实际风速符合采煤工作面0.25m/s

4、4局部通风机选型

由以上计算,可以选择FBDNO5.6/2×11型对旋式局部通风机。

功率2×11kw,吸风量200-420m3/min,配用直径600mm的抗静电阻燃风筒。

局部通风机布置及支架回撤期间通风系统见附图3。

二、局部通风机使用要求

1、局部通风机必须在第一台支架拆除前安装好,并经验收合格,且保证工作面回撤第一架时局部通风机能够随时投入使用,构成可靠通风系统。

2、局部通风机安装“三专两闭锁”装置,风电闭锁开关与局部通风机放置在同一地点,且能够安全投入使用。

3、风筒出风口距工作面待拆支架不超过10m。

工作面要备用5m短节一节,及时调整风筒,使出风口与迎头距离保持在规定范围内。

4、加强局部通风机、风筒的日常管理,在运输设备时,及时保护风筒,避免刮破。

不得随意掐开风筒,严禁人为破坏,以保证迎头用风量,如出现漏风口应及时修补。

5、局部通风机投入使用后,严禁任何人无故停局部通风机。

若局部通风机使用中出现故障或其它原因造成停风,15101工作面内所有人员必须及时外撤到五采区轨道下山平台安全地点。

6、局部通风机要有专人看管,并挂牌管理,局部通风机处要设有直通矿调度的电话。

三、安全监控设备的设置

15101工作面回撤时监控设备采用北京仙岛公司的GJC4(B)型甲烷传感器通过监控分站与矿KJ66N安全监控系统相连。

在工作面回撤之前工作面的原监控设备不用调整,工作面回撤第一台支架后,按照回撤时的标准重新安设传感器。

监控仪器、设备必须有“MA”标志、编号和计量校验合格证,否则,严禁校验使用。

1、监控系统型号:

选用KJ66N型监控设备

2、各类传感器、分站、电缆型号及安装位置

2.1甲烷传感器

数量:

三台

型号:

GJC4(B)型

位置:

T1:

安装在工作面,随工作面支架的回撤前移,T2:

安装在工作面上巷回风流距回风口10~15m范围内,T3:

安装在工作面风机前,且所有传感器必须离顶板(梁)不得大于300mm,巷道帮(壁)不得小于200mm;并且顶板完好、无淋水的地方。

2.2风速传感器

数量:

一台

型号:

KGH2型

位置:

设置在工作面测风站

2.3监控分站

数量:

一台

型号:

KJ66N-F型

位置:

15101下巷

2.4监测电缆

数量:

约300m

型号:

MHYVR—4×1.5型

位置:

巷道中动力电缆上方100mm处

2.5馈电传感器

数量:

两台

型号:

KDJ7

位置:

工作面被控开关附近,距底板不得小于300mm。

功能:

控制并检测井下机电设备运转状态

2.6风门开关传感器

数量:

四台

型号:

KGE10

位置:

上、下巷风门

功能:

监测井下风门开闭状态

2.7一氧化碳传感器

数量:

一台

型号:

GYH1000

位置:

安装在15101工作面上巷距回风口10m~15m范围内,离顶板(梁)不得大于300mm,巷道帮(壁)不得小于200mm;并且顶板完好、无淋水的地方。

功能:

监测巷道内一氧化碳气体浓度。

2.8温度传感器

数量:

一台

型号:

KGW6

位置:

安装在15101工作面上巷距回风口10m~15m范围内,离顶板(梁)不得大于300mm,巷道帮(壁)不得小于200mm;并且顶板完好、无淋水的地方。

功能:

监测巷道内气体温度。

2.9风门声光报警器

数量:

四台

位置:

安装在上、下巷风门门扇上方不受震动的地方

功能:

监测两道风门是否同时打开。

2.10甲烷传感器控制范围及报警、断电、复电浓度(见附表)

甲烷传感器报警、断电、复电浓度及控制范围

设置地点

编号

报警浓度

断电浓度

复电浓度

断电范围

工作面

T1

≥0.8%CH4

≥0.9%CH4

<0.8%CH4

工作面及其回风流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回风流

T2

≥0.8%CH4

≥0.9%CH4

<0.8%CH4

工作面及其回风流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进风流

T4

≥0.5%CH4

≥0.5%CH4

<0.5%CH4

工作面及其回风流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液压支架回撤前后安全监控系统分别见附图。

四、“一通三防”管理规定

1、通风管理措施

1、1、通风队在工作面回撤前进行风量调节,按规定配足风量,以保证回撤期间的供风要求。

1、2、通风设施严禁人为损坏,如有损坏要立即向通风部或通风队反映,及时修复。

1、3、人员通过风门后,必须及时关闭风门。

严禁将相邻两道风门同时打开。

1、4、通风设施前后5m范围内禁止堆放材料或杂物。

风门要挂管理牌,明确管理责任人。

1、5、易燃物品要放在专用箱内并上锁,专人管理,定期清理升井。

2、防灭火措施

2、1、15101工作面煤层为不易自燃煤层,故井下以防止外因火灾为主。

2、2、严格杜绝火源,严禁将烟火带下井,严禁穿化纤衣服和戴电子表下井,严禁在井下拆卸矿灯。

2、3、杜绝电气设备失爆现象,防止电气火花引起火灾,正确使用综合保护器,以便发生短路、过载或接地时能及时切断电源。

2、4、禁止在电气设备周围堆放可燃物料。

2、5、井下严禁存放汽油、煤油、变压器油,使用过的废破布、棉纱和润滑油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桶内,严禁乱扔乱倒,空油桶要及时升井。

2、6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及时添加和更换润滑油,防止机械摩擦生热。

电机、减速机处要经常清理周围的浮煤,保持良好的散热环境。

2、7、工作面所有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达到熟练操作。

2、8、工作面料场要设置2台4kg干粉灭火器;一个0.2m3的消防沙箱,沙箱中的沙子要干燥无杂物,灭火器必须保持完好不过期,沙箱内必须配备1把专用消防锹。

灭火器材设专人管理,挂责任牌写明责任人。

2、9、当发生火灾时,现场人员要保持冷静,准确判断火势的大小和范围,采取有效的灭火方法,控制火势,扑灭火源。

若无法扑灭和控制时,要立即组织人员按避灾路线撤离火区,并及时报告矿调度室。

2、10、当发生电气着火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再进行灭火,在未切断电源的情况下,灭火只能使用不导电灭火材料。

2、11、灭火时,应遵循由边缘向火源中心原则,灭火人员要站在进风侧灭火。

2、12、用水灭火时,要有足够的水源,水流应从火区外缘逐步向中心喷射,必须有充足的风量和畅通的巷道,禁止直接用水喷射高温火源中心,以防产生水煤气爆炸和巨大的蒸汽流伤人。

2、13、灭火期间必须有专人负责对瓦斯、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进行检测,并采取可靠的防止瓦斯爆炸和人员中毒的措施。

2、14、凡首先发现火灾的人员都应尽可能地立即采取措施,快速、直接灭火,并及时报告矿调度室,说明事故发生的地点、性质、范围等情况。

灾区人员应立即撤退,撤退时要快速、稳妥的迎着进风风流走。

3、防治瓦斯

3、1、严格执行公司及矿制定的各项瓦斯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各项瓦斯管理措施。

3、2、工作面必须安装瓦斯电闭锁装置。

3、3入井人员必须佩戴自救器,并熟练掌握使用方法。

3、4、队长、工程技术人员、班长、流动电钳工等人员下井时,按照规定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仪,以便随时随地检查瓦斯。

如发现局部瓦斯超限要及时处理。

3、5、任何人不经允许,严禁调整电气设备的保护装置和甲烷自动监测报警断电装置,甲烷自动监测报警断电装置要保证准确、灵敏可靠。

3、6、当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0.8%CH4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0%时,必须停止工作,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7、当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0%CH4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8、通风队瓦斯检查员每班做好工作面瓦斯检查工作,并认真填写瓦斯检查牌板。

4、防尘

4、1、掩护支架升架前、降架后用压力水喷洒顶梁、伸缩梁,顶板碎矸,防止掩护支架升降架时顶板岩粉随风飘散。

4、2、待拆支架降架后,用压力水喷洒顶板碎矸,冲洗支架顶梁等部位煤、岩粉,防止运输过程中产生粉尘。

五、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应急措施

1、汇报:

向调度室和队值班室汇报发生故障的单位、时间、地点、故障原因的初步判断、已采取的措施和进展情况等。

2、查找原因:

由施工单位电工检查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的原因,查找故障,并进行处理。

3、故障排除后,由现场瓦斯检查员首先检查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m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只有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m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

再根据检查的巷道内瓦斯浓度、回风侧甲烷传感器的瓦斯浓度,若均不超过1%,可直接开启局部通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