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流手术室规章制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26746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层流手术室规章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层流手术室规章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层流手术室规章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层流手术室规章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层流手术室规章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层流手术室规章制度.docx

《层流手术室规章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层流手术室规章制度.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层流手术室规章制度.docx

层流手术室规章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层流手术室规章制度

  篇一:

层流手术室操作规程

  层流手术室操作规程

  一、严格净化

  各手术室空气净化系统在手术室墙面四角、净化机组、天花板、走廊、新风机、排风机都设有不同级别的过滤器,并对其进行行定期清洁、维修和更换,严格保证室内空气的无菌;另外,层流手术室的卫生管理工作除了日常清洁工作和过去一样,不能有丝毫放松,还对室内的清洁工作有特殊的要求,室内墙角全部为弧形结构设计,找不到任何一个90°的墙角,使细菌无处藏身,避免了清除不尽的死角,并且室内无需使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进行消毒,这样既节省劳动又防止外来污染的进入。

  二、正压通气

  层流手术室不仅要求高度洁净的空气(进入手术室的空气首先须经高效过滤器净化),而且要求能控制气流的流通方向(即采用层流超净装置),手术室内形成正压环境,使气流从洁净度高的手术区域流向洁净度低的区域,一股细小、薄层的气流,以均匀的流速向同一方向输送,并带走和排出气流中的尘埃颗粒(尘粒)和细菌。

目前,层流手术室分为垂直层流式和水平层流式两种。

  垂直层流式(supplyairceilingforoperatingtheatre)高效过滤器装在手术病床的正上方,气流垂直吹送,回风口设在墙面四角,确保手术台洁净度达标,一般多采用垂直层流式效果较好。

正式采用这种垂直的层流式,在手术室内的顶部还设置了一个吊塔式的负压吸引系统,将医生在手术时呼出的空气吸出塔外,进一步保证手术室的洁净和无菌,降低手术的感染率。

  三、单通道流向

  医院在层流手术室与消毒柜之间制作了一堵墙,并设立进、出单通道,需消毒的物品经过“输出”通道直接从手术室转移到消毒柜,消毒后经过“输入”通道转移到手术室,这样避免了消毒物品在转移的过程中二次污染。

  层流手术室的空气压力根据其不同区域(如手术间、无菌准备间、刷手间、麻醉间和周围干净区域等)洁净度不同要求而不同。

不同级别的层流手术室其空气洁净度标准不同,例如美国联邦1000级为每立方尺空气中≥0.5μm的尘粒数,≤1000颗或每升空气中≤35颗。

10000级层流手术室的标准为每立方尺空气中≥0.5μm的尘粒数≤10000颗或每升空气中≤350颗。

以此类推。

  篇二:

洁净手术室管理制度

  洁净手术室管理制度

  我院洁净手术室的建筑安装符合洁污分开双通道的要求,区域划分清楚。

有清洁区、无菌区,污染区3个区域,设有11个手术间,其中百级手术间1个,万级手术间10个,内走廊为10万级,外走廊及辅助用房为30万级。

手术间及无菌通道位于手术室的中央部分,正、负压切换的特殊感染手术间设置在洁净走廊入口处,面积为20m,并设有独立的物品准备及消毒隔离处置等辅助用房,为控制医院感染起到了有效的防范作用。

不论是手术室的工作人员还是进入手术室的医生、护士,必须按照手术室的管理要求去做,严格执行手术室管理办法及有关制度。

  1环境管理

  1.1严格分离洁污流线。

设立工作人员通道、手术患者通道和污物通道。

严格执行三通道管理,将医护人员、患者以及洁净物品作为洁净流线;手术后器械、敷料、污物作为污物流线,以保证洁净手术部空气的洁净度以及手术流程的需要。

  1.2急诊手术间和感染手术问在手术部的最外边,感染手术间应靠近污物通道,有前缓冲间以及独立的污物处理间,以便隔离和消毒,接台手术需应先做无菌手术再做感染手术。

特殊感染手术患者进入手术间,需关闭正压系统,在负压状态下进行手术。

  1.3手术间内所有仪器、设备不得堵住回风口,防止形成涡流。

2洁净程序的管理

  2.1手术前1h将洁净空调开关开至低速运行状态,手术前30min将开

  关调至高速运行,手术完毕再调回低速运行状态,以进行室内卫生清洁

  2.2长期不用的手术问,使用前除做好风口等清洁工作外,应提前3h开机。

工作。

  2.3应急手术间、限制区内走廊的净化空调24h处于低速运行状态,以备急诊手术和空气保洁。

整个洁净区净化空凋温度设定在22~125℃,相对湿度设定在40%~60%.

  2.4接台手术中间必须间隔一定的时间,使空凋系统连续运行,尽量排尽上台手术污染的尘粒,保证手术问空气质量。

百级手术间自净时间为15min,万级手术间自净时间为30min,负压感染手术间自净时问为

  45min.

  3强化卫生清洁管理

  3.1保证净化手术室的洁净度的重要环节就是卫生清洁。

洁净手术室(部)下的一切清洁工作必须采用湿式打扫,在净化空调系统低运行中进行。

无影灯、手术床、器械车、壁柜表面及地面应在每天手术前、后用消毒液、清水各擦拭1次。

  3.2每周进行彻底清扫1次,每月再进行卫生大扫除1次,使用的清洁工具不宜用掉纤维的织物材料制作,并按区域、各手术间分开使用,标识明确。

设备、物品进人洁净手术部前,应安装完毕、擦拭干净,一次性用品必须拆除外包装,方可进入。

  3.3每月对洁净手术部的空气、物体表面、手术人员的手进行细菌培养,并对空气灰尘粒子数,噪声,温、湿度进行监测1次,并将结果上

  报备案。

  4人员及门户管理

  4.1所有手术人员均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4.2进入手术室时,按要求更衣(衣服要遮盖全身皮肤,最好能穿扎紧裤口的裤子),帽子应将头发全部遮盖,戴有吸附作用的手术口罩,覆盖整个口鼻部。

避免大声说话交谈。

当手术衣被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4.3限制手术台上翻动病人。

必要时也要轻柔,减少浮游菌沉降于手术区。

病人应在麻醉准备间麻醉后送入洁净手术室。

  4.4出现对手术室可能有不良影响的疾病或裸露伤口的人不允许进入手术区域。

面部、颈部、手部有感染者不得进入手术室。

上呼吸道感染者,如必须进入手术室时,应戴双层口罩。

  4.5进入手术区域的所有人员应定期进行无菌技术和相关知识的培训,包括卫生及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教育,对需要进入清洁区而没有接受过培训的外来人员(如建筑或维修人员)应特别注意对他们的监督。

  4.6与手术无关的人员(如厂家、公司人员,留取解剖标本研究人员)不得进入手术室。

  4.7手术室工作人员在上岗前及上岗期间定期体检,应进行个人卫生习惯的培训。

  4.8进入洁净区前进行个人卫生处理(洗澡、更衣,禁止化妆)室外的衣服不能进入洁净区。

私人物品一概不得进入洁净区。

  4.9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更换手术衣裤、鞋帽、戴口罩,头发、内衣领及袖边、裤边不得外露;外出必须穿外出衣、鞋。

手术完毕,衣裤、鞋等须放到指定地点。

  5洁净系统的维护保养

  我科洁净系统由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做好维护保养工作,初、中、高效过滤器的清洗及更换都由他们负责并记录。

回风口过滤器的清洗责任到护士,每周1次,并记录。

  6实行责任制管理

  6.1成立手术室感染控制小组,组长:

李颖成员:

杨中群杨萍唐殿粉何莹,控制小组负责洁净手术室的管理及感染控制,制定管理办法及有关制度,并督促专职管理人员每月做空气、手、物、表,消毒剂等的监测和监控并作出整改小结。

  6.2设专职管理人员按相关制度实施各自职责:

①感染控制专职护士,负责每月监控人员做空气、手、物、表、消毒剂等的监测抽检及记录工作,并将结果及时在科室通报,同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②更衣室专管人员。

③机房专管人员。

④手术间净化空调专管人员。

⑤维护保养专管人员。

⑥手术间责任护士,按制度管理手术间,用物用后及时补充齐全。

⑦清洁人员定职定责管好清洁卫生及污敷料的清理焚烧等工作。

  7洁净手术室环境清洁与消毒隔离

  7.1手术室内环境应保持清洁、卫生、无尘、无污染。

  7.2手术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血液、体液的污染扩散,一旦污染立即用中高效消毒剂进行消毒和局部清理,所选用的消毒剂应为环保型,以防手术室化学污染。

  7.3接送病人手术平车应用交换车,并保持清洁,平车上的铺  

单(防水、防渗)一人一换。

  7.4实行手术间的门户管制、,严防污染空气进入。

可设双层传递窗。

  7.5清洁卫生:

  ①洁净手术室的清扫在每天下班前、手术结束后进行。

手术结束后,对手术间的地面和所有台面应进行彻底的湿式清洁。

每周至少一次彻底湿式清扫消毒,高处物品墙壁、天花板均要檫拭干净。

感染手术室每次术后要进行同样的湿式清洁消毒。

  ②清扫要在洁净室净化空调系统运行中进行。

  ③清扫工作结束后,净化空调系统要继续进行,直到恢复规定的洁净程度级别为止,一般不短于该洁净室自净时间。

  ④为了防止交叉感染,不同洁净程度级别的洁净室应有各自专用的清扫用品,有不同使用区域标识,用后洗净消毒晾干。

垃圾装入防尘袋(塑料袋)中拿出。

  ⑤清扫用拖布、抹布不要用易掉纤维的织物材料制作,一般可用长纤维材料或聚胺酯海棉。

  ⑥对洁净手术室的地面应每日真空吸尘1次,窗及其玻璃应每月真空吸尘1次,顶棚应每月真空吸尘1次。

  (6)特殊感染手术的消毒与管理

  应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对感染病人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特殊感染患者手术,各科室应提前与手术室联系,并在手术通知单上注明感染名称,以便合理安排手术。

特殊感染手术应在专用负压手术间进行,手术间挂隔离标志,前缓冲室备有专用消毒用品及浸泡桶,门口备隔离(防护)服、防护口罩、手套、鞋套等。

  8手术间的管理

  8.1手术室是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担负对病人进行手术和急危重病人的抢救任务。

手术间的消毒、清洁手术间地面及物品表面采用湿式清扫,过滤网每周清洗消毒,防止自身污染,均由手术室护士完成。

洁净手术室的一切清

  篇三:

层流净化手术室基本知识及日常管理

  第一部分:

层流净化手术室基本知识及日常管理

  一、层流净化的概念与作用

  层流净化,是指气流以匀速向一定方向输送,通过高效过滤器净化,呈流线状进入手术室内,再以等速通过手术空间后流出。

手术室内的尘粒和病原微生物随气流方向被排出,不会在室内扩散,层流手术室即以此设计而得名。

  层流系统是达到空气净化、创造洁净手术空间的一种先进设备,是目前一种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的空气除菌手段。

  二、层流净化技术在手术室的重要性

  手术室是医院对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手术质量的高低往往反映了一家医院的治疗水平。

  对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就是要树立严格的无菌观念,重视手术中的无菌技术操作,防止手术感染。

手术后一旦发生感染,将会造成的后果,很多医院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不得不加强对病人抗生素的用量,这种方法对病人的伤害很大,目前国家也在立法通过行政手段来控制抗生素的用量。

所以对手术中各个环节的无菌控制越来越受到各家医院的重视。

  三、手术室的污染源和污染途径

  手术室的污染源主要有来自外部和来自手术室内部的两部分:

  1、来自外部的污染源主要是送到手术室的新风。

具统计室外空气中的细菌和微生物的数量大约为1-1000个/英尺3,而且这些细菌和微生物大多都附着在灰尘粒子上,不同地区的污染程度也不相同。

  2、来自洁净手术室内部的污染源,主要是手术的医生和护士、手术的患者以及手术过程的产菌产尘。

  最大的内部污染源是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和护士等人,他们的衣服、皮肤和呼吸都会产生大量的尘埃和细菌,产生灰尘和细菌的数量与他们的着装、动作的强度和频度、医生的技能、消毒的程度以及全面管理的水平有关。

因此,进入手术室的医护人员除穿贴身内衣外要全部更换手术室专用的服装、帽子、口罩和鞋。

  帽子要把头发全部覆盖并尽量减少外露的皮肤,手术的动作要轻,手术器械的传递要稳、准。

  四、层流净化手术室分类

  1、层流净化手术室送风气流的流型

  层流净化手术室送风气流的流型在国内外主要有垂直单向流、水平单向流和非单向流等。

  单向流气流流型示意图

  在我国20XX年“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中规定:

Ⅰ级洁净手术室的100级洁净区域(手术区)的气流必须是单向流(垂直单向流),而且高效过滤器的满布率应为75%-85%;对于Ⅱ级、Ⅲ级和Ⅳ级洁净手术室的手术区是低于100级的洁净区,其气流流型为非单向流,但送风口宜设在手术区的上方,高效过滤器宜集中布臵在手术区上方的送风口处,要求洁净的气流覆盖手术区,使手术区获得最佳的净化效果。

  实验证明:

在各种不同的送风速度情况下,垂直单向流比水平单向流手术室的细菌浓度低。

  2、层流净化手术室的风量、温度和湿度

  根据20XX年我国“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规定:

Ⅰ级洁净手术室的单向流断面风速为0.2-0.3m/s;Ⅱ级洁净手术室的换气次数为30-36次/h;Ⅲ级洁净手术室的换气次数为18-22次/h;Ⅳ级洁净手术室的换气次数为12-15次/h。

  我国规定手术室内温度(℃)在22-25之间,手术室内相对湿度(%)在40-60之间

  五、层流净化手术室的级别划分

  层流净化手术室按洁净度又分为以下四级:

  洁净手术室分级

  主要洁净辅助用房分级

  五、层流净化手术室的管理

  1、环境管理

  手术室人员及各种物品在手术室的出入,是影响手术室空气洁净度的重要因素,必须按照规范措施管理。

日常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⑴、手术室应使用无粉手套,严禁在手术间折叠各种布类敷料或将私人物品和书报等带入手术间。

  ⑵、无菌手术通道是工作人员、病人、洁净物品的供应通道,属于洁净流线。

⑶、非洁净处臵通道,是术后手术器械、敷料、垃圾等污物的出口,属于污物流线。

  ⑷、手术室管理应尽量做到人员物品的隔离分流,以保证洁净手术区空气洁净度,避免交叉感染。

  层流手术室应划分无菌、急诊和感染手术间。

急诊手术间设在手术部的最外侧,感染手术间靠近污物通道,应开有侧门并设臵缓冲间,便于隔离和消毒。

接台手术间隔时间15~20min,并保持空调系统连续运行,尽量排尽前一台手术的尘

  粒污染,保证手术间空气洁净程度

  2、预防感染管理

  层流手术室的一切清洁工作,均要求在净化系统运行过程中采用湿布擦拭。

其具体工作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⑴、各种仪器设备在进入手术间前,应安装完毕,擦拭干净。

擦拭时,不宜使用掉纤维的织物材料作为清洁工具。

  ⑵、手术结束后应立即清除各种污物,并分类放入防水防污染的袋内密封,从污物通道运出。

擦拭各种器材,整理手术间,以免污物在室内久留导致空气污染。

  ⑶、待所有人员离开,清洁工作完成后,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应继续运行15~20min,再关闭层流空调,使室内空气达到洁净。

  ⑷、每天应在手术前、后,用消毒液各擦拭1次无影灯、器械车、麻醉桌、手术床、壁柜等各种器材表面及地面;对工作人员穿过的隔离鞋进行清洁消毒。

每周将上述器材及地面彻底擦拭、清洁保养1次。

  ⑸、对粗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回风口装臵清洗1次,以确保尘埃过滤效果。

每2周定期对粗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回风网用500mg/L含氯消毒剂(高效)湿拭,使无菌切口感染率小于或等于0.2%的效果。

  ⑹、每月对洁净手术部空气、器材表面进行采样做细菌培养;对空气尘粒数、噪音、温湿度进行检测,并将结果登记备案。

每6个月将初效、中效过滤器更换1次。

每年更换高效过滤网。

  3、层流手术室设备管理

  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医院应制定层流手术室设备运行管理制度。

设专人每天检查控制板上空调显示数据,定期检测空调系统运行情况,严格遵守管理规范,做好维护保养工作。

  层流手术室急诊手术间的送风系统,应24小时维持在低速运行状态,以保证手术室恒温、恒湿和洁净度。

其他手术间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手术前1小时将层流打开维持低速运行状态,手术前30~40分钟调至高速运行。

  对长时间没有使用的手术间,启用时应首先清洁送风口滤网,并至少提前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