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滨一高课改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26468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伊滨一高课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伊滨一高课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伊滨一高课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伊滨一高课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伊滨一高课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伊滨一高课改方案.docx

《伊滨一高课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伊滨一高课改方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伊滨一高课改方案.docx

伊滨一高课改方案

伊滨一高课改方案

课改目的

1、转变质量提升方式。

从传统的拼时间、耗精力等“死学”转变为讲方法、求效益的“活学”,进而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创建幸福课堂和课程。

让师生体验教育教学中的幸福与快乐,实现先有有意思,后有有意义,先充实、有趣,再有收获、进步,进而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尝试教育教学的平等与尊重。

首先重点关注、关心中下等学生的思想与学习,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先学后教、分层教学,使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跟得上、不掉队。

课改步骤

实行稳步推进、循序渐进的改革方式。

1、第一阶段:

2012、12——2013、2。

主要是学习、消化、吸收太谷课改经验,结合我校实际,初步制定我校课改方案。

讨论学生小组建设,把教辅资料学案化,研究并制定出评价方案草案。

2、第二阶段:

2013、2——2013、7,改革过渡时期。

一是开展学生小组学习实验,二是使用太古学案,研究学案编写精髓,为编写我校学案打下基础,三是按照评价方案进行考核。

3、第三阶段:

2013、9——2014、2,初步见效期。

集体备课和教学研究制度化,能结合实际编写出我校自己的学案并用于日常教学,评价机制显示良好效果,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课改内容

1、小组建设:

科学分组、六人一组、长期固定;

2、学案制定:

坚持先学后教、因材施教、以练代讲、分层教学;

坚持知识问题化、问题习题化、习题梯度化。

3、上课流程

4、评价方案:

基本理念:

课改的核心是评价制度改革,问题和难题就是突破口,深化和解决就是课改。

评价原则:

多元评价(德智体)、捆绑评价、师生共同评价。

课改建设之一——学案制定

一、学案的重要性

实施学案教学,有利于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中的体现;有利于学生自主地位的落实;更有利于更新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念,促进创新教育力量的充分发挥。

学案的具体作用如下:

1、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为学生高效自主学习提供有效途径,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重要载体。

2、课堂知识结构体系的呈现表,是对教材及其它资源的重新整合。

3、学生课堂学习的笔记本,从学的角度记录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要用红色笔更正、记笔记。

4、学生自我反思小结的备忘录,以后复习巩固的学习材料,要妥善保管好学案。

二、学案的编写

(一)、编写原则

1、基础性

要把握起点,考虑本校学生的基础。

2、适合性

难度适中、学生能做,找准教材与学生的结合点。

3、学案中的问题要符合“四化”:

知识问题化、问题习题化、习题梯次化、梯次渐进化。

问题主要有三种呈现方式:

(1)、填空式,主要呈现基础型问题(概念性、原理性问题);

(2)、问答式,主要呈现发展型、探究型问题(拓展性、发散性问题);

(3)、练习式,主要呈现应用型问题,做到一点一练

4、学案编写要明晰三条主线:

(1)、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

通过知识点的衔接,编排出最合理的知识流通线。

(2)、研究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方法:

编出适合学生积极认知的学法指导线。

(3)、研究知识运用:

一般知识点可设计成填空题或选择题,重点难点设计成不同类型、不同梯度的系列问题,并设计针对练习加以巩固(一点一练)。

以试题为载体,通过“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发散思维)和“一题多变”、“多题归一”(举一反三),确定能力培养线。

(二)、学案的模块构成

1、导读课

(1)、【学习目标】

编写原则:

针对本单元内容,以课标为依据,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分别对三级知识[一级知识(基本概念、懂得记忆),二级知识(基本方法、简单应用)、三级知识(基本技能、综合应用)]提出明确细致的要求,同时要体现出对学生的层次要求。

编写要求:

应明确显示:

能表述XX概念、性质;能记住或默写出XX概念、公式、定理、原理、性质、方法;能用XX方法求解XX问题等。

太模糊太空洞的目标容易让学生手足无措而形同虚设。

(2)、【自主预习】预习掌握本节课的基础知识以及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重点知识

预习要求:

明确预习内容所在位置,并把预习内容以《问题导读检测单》的形式呈现。

问题导读检测单

编写原则:

①明确预习要求,体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突出重点知识、分散难点知识,所列问题大多数学生能自主解决,要因班而异。

②预习内容中的基础知识设计成填空式题、对比判断式题。

③以基础为主,尽量小步子、台阶化。

④数量适中、难度适当,十分钟之内能完成。

(3)、【探究讨论】课堂探究设置成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能力并且值得小组讨论、展示的问题

编写原则:

自主探究问题化、重点问题习题化(一点一练)、知识推进渐进化、教师引导层次化、知识结构网络化。

编写要求:

明确的自主探究问题、典型的习题范例设计、清晰的知识网络,不要给出结论与答案,并预留空白供学生记笔记。

展示交流问题的选择——体现代表性、具有一般性

代表性:

代表本单元教学重难点;一般性:

通过问题的解决揭示一般方法;

“填空式——基础型问题”没有必要展示,但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核对答案;“问答式——发展、探究型问题“和“练习式——应用型问题”由于综合性强、思维容量大、能力要求高、思维碰撞点多是展示的重点;对于在展示中学生生成的问题,要给予学生充分讨论、思辨的时间,在争辩中越辩越明,升华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对于收集的学生预习生成的问题,教师在点评环节给予必要的补充。

(4)、【展示点拨】

在这个环节,学生进行展示交流、方法提炼,然后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生成问题、评价问题、实现知识技能的迁移;通过教师点拨,拓展提高、能力升华,实施问题解决:

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5)、【课堂小结】

编写原则:

以三级学习目标为标准,对本单元基础知识、方法进行系统总结、归纳与揭示本质。

编写要求:

留出空白,供学生记笔记。

(6)、【课后反思】(课后写在学案或教案上)

每节课后重温课上的每一个细节,什么地方精彩,什么地方失败,哪一句话引起了学生的共鸣,什么地方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甚至课上的哪个比喻恰当,哪个修饰词夸张,加以总结,同时对学案进行进一步的修改,为以后的教学提供经验。

2、巩固提升课

巩固提升课的核心在于《巩固检测单》的编写,依次单为载体,展开对知识技能的巩固提升。

编写原则:

根据《课标》和《考纲》对于导读课所学知识技能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选习题。

以《巩固检测单》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检测巩固学生所学,并为拓展和提升留下空间。

编写要求:

①从学生实际出发,体现分层教学,整体推进,共同提高。

②对重点知识技能多角度进行强化训练。

③数量适中、难度适宜。

二十分钟之内学生能完成。

备注:

其它项目参照导读课。

(三)、学案的编写过程

备课模式:

“单元规划,集体研讨、轮流主备、不断优化、教学两案”。

1、备课组会

每周每学科定期召开一次备课组会,各年级各科备课组长提前两周召集本学科全体组员参加会议(具体每学科备课组会的研讨时间和地点由每个备课组自己商定,然后上报教务处,任何人不得缺席,有关人员查岗时若不在按缺岗),半天时间,内容如下:

(1)、汇总上周学案使用情况,提出修改意见;

(2)、就下下周内容进行说课,着重围绕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内容,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备课组长将内容进行分工;

(3)汇总下周学案,主备教师提前一周拿出自己所负责学案初稿,并交给备课组长审查修改,提前一周进行集体研讨;

(4)、备课组长将一周的学案电子稿交到教务处存档同时将学案草稿交年级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并印刷。

教师根据学案备教案,并对学案进行个性修改。

2、教研会

每周一下午第三节,全校教师在固定的场所分别召开教研会,研究解决各备课组出现的问题,并处理组内具体事务。

3、教案书写要求

根据学生、教师特点,任课教师对学案进行适当的难度调整和内容增减,体现以学案为核心的课堂调控预案,预测可能会出现的状况及应对策略。

课后要认真反思,内容应包括:

(1)、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最好怎样安排;

(2)、若部分内容没有按预期完成准备怎样处理;

(3)、本节课心得体会或感悟。

三、学案的使用原则:

对学生的要求:

1、是自学依据。

所有学生根据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本预习,必须自行解决学案中填空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按学案思路深入思考,提出问题。

每节课堂上各学习小组组长负责检查并做好记录。

2、是学习笔记。

要及时思考并做好记录,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3、是积累本。

学生应将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并对学习中遇到的东西进行反思积累。

对教师的要求:

1、上课前发学案,指导学生自学,并组织检查学案,了解自学情况。

2、课堂教学时首先引入内容,然后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展示,教师精讲点评。

3、课堂上要求教师以学定教、以练代讲、灵活使用。

课堂上要随时把握学情,灵活进行调控,努力做到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教师只讲学生的疑点,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导,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和训练时间。

四、几点建议:

1、教师要充分认识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突破教师不讲学生就不会,教师少讲唯恐学生不明白的观念,要敢于降低难度,不刻意追求教学质量的迅速提高,坚定不移的进行课堂改革,用自己的巧妙“引导”让学生动起来,只要形成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局面,最终能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学案是学生的笔记本和积累本,学生应当整理成册,妥善保存,老师要强化学生学习品行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切实落实“二先二后”(先自学后讨论,先思考后提问)的学习程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整理总结的学习风气。

任课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会预习,会讨论、会质疑,尤其会展示,让学生有序参与课堂。

年级要加大检查力度,确保落实。

3、要求教师连续讲解不超过3-5分钟,每节课必须有学生自主思考合作讨论的时间和空间。

要求每节课至少有5-10名学生回答或展示问题,每节课有掌声并表扬学生2-5次。

进一步落实教师“三讲”:

即讲重难点、课前建模或课后总结、引入知识和小结问题。

“三评”:

即评学生展示或有序参与、评易错易漏易混点、偶发讲评点。

“三不讲”:

即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不符合学科课程标准要求不讲。

在这里要强调一个问题,尽量让老师少讲,而不是让老师不讲,老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是不可代替的。

当然 教学语言是一个教师的门面,是教师的基本功,想讲的好是要花很大的功夫的。

语言的魅力来自于抑扬顿挫的语调,幽默得体的谈吐,旁征博引的洒脱,生动鲜活的气息,要从名言警句中汲取营养,从时代发展中提炼升华,这样就会增强学生对你的信任,增添你的人格力量。

当然,学无定法、教无定法,学案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唯一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各学科的教学要求,所教班级的学生现状,因材、因时进行学案编写和组织教学。

五、当前不能及时编写、印刷学案的解决方案

1、每位教师仔细领悟新课改下学案的编写和使用方法,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多种方式提前整理搜集自己所需要的学案素材,为下学期大规模使用学案做好准备。

2、每周的教研会和备课组会照常召开,在没有学案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用学案和小组的模式进行集体备课,并且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新课改培训,为将来使用学案教学奠定群众基础。

3、每位老师按学案的原则和模式,对现有的教辅进行分析研讨,整理出每节课的学习目标、自主预习、探究讨论和课堂达标所需要的预习题、思考题和练习题,最大限度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上课流程

一、导读课:

激情导课,激发欲望(2分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几页到几页),完成导读评价单(20分钟)→二人小组互查互学(对答案、质疑、评价,5分钟)→组内展示,合作探究(小组长带领成员查资料、讲思路、解决二人小组提出的问题,最后未解决问题交给课代表。

10分钟)→班内展示(教师引导组间展示、实时点评、拓展拔高。

5分钟)→归纳共性,布置作业(作业多为记忆整理共性问题答案和相关结论。

3分钟)

注意事项:

自主学习的实施——有时间、有方法、有组织、有交流、有反馈

(1)、自主学习要有时间的保证。

不同学科、不同内容时间会有变化。

(2)、自主学习要体现学科特点,不同学科应有不同方法。

(3)、自主学习要有组织。

老师要加强组织与管理。

在该阶段,教师要巡视全班,通过观察、倾听的方式来了解每个小组存在的问题,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情况,不参与学生讨论。

(4)、自主学习之后要有交流。

发现的问题要通过结对交流和小组交流初步矫正,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科长要通过口头或书面(问题反馈单)形式及时反馈给科任教师。

重点学生提出的问题,如具有个体性,则可以个别启发引导;若具有共性,则留在讲授阶段统一讲授,不能一人提问则全班大讲,打断学生思路。

(5)、教师课前把导读评价单发放给学生,学生借助此单,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成效的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记忆、提取信息的能力。

(6)、学生通过六动预习法(查、划、写、记、练、思)进行20分钟的结构化预习,学生自学后根据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对预设的目标进行思考,找出重点、难点、疑点。

二、巩固拓展课

分发巩固拓展单→完成巩固拓展单(20分钟)→二人小组互查互学(对答案、质疑、评价,5分钟)→组内展示,合作探究(小组长带领成员查资料、讲思路、解决二人小组提出的问题,最后未解决问题交给课代表。

10分钟)→班内展示(教师引导组间展示、实时点评、拓展拔高。

5分钟)→归纳共性,布置作业(作业多为记忆整理共性问题答案和相关结论。

3分钟)

注意事项:

1、把握学生生成问题应注意:

(1)、在学生生成问题的过程中:

教师应学会观察、学会倾听、不能打断学生的思维。

(2)、当生成的问题不能当堂解决时:

教师要延时处理(布置为课后任务);教师要把握学生生成问题的方向,对于生成的与教学目标相差很远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并延时处理;教师要创新生成问题的时机,如设置分组挑战、分组辩论等教学环节,让更多的同学享有展示自我、生成问题的空间。

采用小组内讨论交流的方法,让学生尝试运用知识完成典型例题。

(3)、让学生口述或者演板,师生一起纠正错误,优化解题方法,完善解题步骤,并要求学生整理出来。

(4)、把握点拨的五个时机:

学生在班内展示出现观点对立、无法说服对方时;学生生成了新的问题、与预设不符时;学生思维不严谨、方法不系统,需要矫正升华时;学生感到难于理解,需要老师解惑时;学生展示非常精彩,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时。

教师巡视非常重要,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思维方式、思维习惯,明显的学习障碍、学习的薄弱环节、了解学生的争议所在等,以使教师的引导能切中要害,有的放矢。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培养学习的兴趣,树立继续学习的信心。

(5)、归纳共性:

时间上要有保证,要有学生参与,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只能引导和升华。

设置上要注重分散与集中相结合,课堂小结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浓缩和升华,要在一系列问题解决后集中体现。

要有板书,通过板书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有一个整体把握。

2、训练试题的设置

(1)、基本原则:

以练代讲、有课必练、练必分层、练必限时。

(2)、训练的三个层次:

A级(基础):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编写两到三个基础性强的综合性练习题,习题要体现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要求C1C2学生独独立限时完成。

B级(中等):

结合本节课内容,编写一到两个B1B2学生能独立完成的综合性练习题,习题要体现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运用。

C级(拓展):

结合本节内容,编排一到两个能让A1A2学生独立完成的综合性习题,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并能用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试卷讲评课

两种方式:

第一种教师阅卷第二种学生阅卷

1、教师阅卷集中讲评(抓共性问题,抓重点、易错点、易混点。

)→分组探究(教师讲过了不等于学生会了,要复述讲解和解决个性问题。

)→把错误用红笔改正在试卷上→补漏练习(针对学生在试卷中出现的知识漏洞,设计题组练习。

)→再次小组互讲(通过这一过程,达到难点突破,解决同类问题的思路基本形成.)

2、学生阅卷发标准答案(在考试结束前十五分钟)→学生自己阅卷。

(一是培养学生的诚信。

二是时间短,效率高。

因为考试时已经过思考,接着判认识快,思维不间断。

)→小组互检互讲→教师行精讲解决问题(集中共性问题、疑惑问题)→小组再复述→把错误用红笔改正在试卷上→补漏练习(形成思路)

四、复习课------以练代讲

第一组练习(教师先把复习的问题习题化)→小组纠错→教师归纳知识点知识网络化→第二组练习(使学生体会知识链、知识树,使学生豁然开朗)→小组纠错→借题上楼,拓展思维,形成解题思路。

课改建设之二------小组建设

一、如何划分学习小组

高效课堂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

合作学习小组通常由6名学生组成,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或截面,这样构建的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这里我们大家应该注意,我们班主任在划分小组时,往往只注重了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智力水平,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因素。

这需要我们班主任事先搞好调查,求助于班委同学甚至是普通同学,得到详实的资料。

做好小组城乡学生、性格内向外向学生等的组合,这样才会使他们互相学习、补充、改进。

)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基本保证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呢?

以54人的班级规模构建6人合作小组的操作程序为例,全班可以组成9个合作小组。

首先从全班挑选出9名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在同学中威信较高的学生担任每组的组长;然后按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分别选择编排每组的副组长(1人)与组员(4人),并从组长到组员依次编号;最后由班主任与各科教师统一协调,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组间平行微调,使同号的组员实力相当,组际之间的各科水平和综合水平基本平衡。

要特别注意为班上的待优生等找到一个理想的位置。

男女比例要适当,而且每组都要有女生,为何呢?

一般而言,女生书写认真,步骤规范,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而男生思路灵活,讨论积极,往往注重结果,步骤不规范,书写相对潦草,这样男女生可以取长补短;再者,从思维方式上看,男生侧重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而女生侧重形象思维,在学习空间几何时可以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当然,这一点也视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而定)

组建好学习小组,并不等于学生就能合作、就会合作了。

要使合作学习小组能够正常运行,合作富有成效,则必须做好以下几件事:

1.选一名得力的组长。

组长是老师的小助手和代言人,是一组之魂。

实践告诉我们,选一名成绩好、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至关重要。

那小组长该如何选拔呢?

美国学者认为小组长应具备三种能力:

提问能力、激励能力和分辨能力。

我们认为学习小组组长应具备以下条件:

①有很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②有很强的口头表达能力③学习成绩优秀④要有很强的责任心与集体荣誉感⑤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⑥要有服务同学的意识。

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具备这些能力的学生,而且应该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这是培养学生领导才能的一个起点。

(不需全部具备,老师后期培养)

小组长不一定是组内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却一定是综合素质最强的学生。

教师要定期集中培训小组长,培训时除了了解反馈信息、专门的作业指导外,还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让他们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以使他们领导的小组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

每个小组设立一个组长,六个学科组长,学科组长每人根据自己的意愿或老师的挑选担任,这样可以增强小组成员参与小组、管理小组的意识,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使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感觉到“我很重要”,为小组建设贡献力量。

2.起一个响亮的名字。

通过小组讨论统一意见后决定。

让每个成员集思广益、共同磋商,为小组取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这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

3.编一个相应的代号。

我们学校是将小组成员按学习能力划分为AA、BB、CC三个层次,每个同学的代码便是A1、A2、B1、B2、C1、C2。

这样既便于组长分工──小组内成员按一定的序号发言、交流、讨论,或者按一定的方式合作;又便于教师抽查──指定同一层次的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并给予及时评价,使个人承担一定的小组责任,促使小组成员将焦点集中到互教互助上来,减少或避免“搭便车”现象的发生。

4.有一个简单的组规章程,甚至可以有组歌(谈获奖感言后可以合唱组歌),也可以自己设计组旗。

5.制定小组的共同奋斗目标

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大家才有了方向,有了方向就有了动力。

当然,奋斗目标既有长期的又有短期的,长的可以是三年的,短的可以是每一天的,甚至于是每一节课的。

6.制定个人的奋斗目标

在共同的奋斗目标的指引下,每个成员制定个人的奋斗目标。

同样的,个人的奋斗目标既有长期的又有短期的,长的可以是自己的人生规划,短的可以是下一个题目如何处理的更好。

建立小组内的互相合作机制

在以上的几个步骤解决完后,就要建立小组内的互相合作机制,这个主要靠教师的正确引导,要让同学们学会与他人共同分享成功与快乐,要学会帮助他人。

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为强烈,因此,完成这个步骤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7.建立小组内的互相监督机制

学生按照这种分组方式以及面对面的座次。

如何抓好课堂纪律以及自习课的纪律就成了一个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小组内的互相监督机制,结合建立好的组规执行这个步骤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如何培训小组长和小组

1.明确小组长的作用

⑴小组长要团结同学、帮助同学、组织同学,打造积极向上的小组学习团队,勇敢地担当起学习小组的学习领袖角色;

⑵小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一对一讨论或是小组内部三个层次间的研究解疑,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实现高效学习,都达到“跳一跳够得着”的学习目标,最终实现小组团队的整体学习目标;

⑶小组长要及时检查小组成员课堂学习情况和每天学习内容的落实情况,学习内容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⑷小组长要建立起针对每个小组成员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的评价制度,每周公布、总结一次,以督促小组成员不断反思,不断进步;

⑸小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利用好自主自习,根据A、B、C分层完成训练学案,并及时收齐上交;

⑹小组长要负责维持本组同学的学习纪律,检查成长日记、学习档案等;

2.小组长与教师

⑴教师抓好学习委员、小组长、学科班长、科研小组,定时定点召开科研小组会议,一切任务由他们落实。

⑵合作学习中教师的定位:

小组自主学习中的目标阐释者,小组合作学习的参与者,小组展示学习的倾听者和引导者,小组评价学习中的欣赏者,小组落实学习中的监督者。

⑶小组长随时向各个学科班长交代本学科学习情况,学科班长整理,定期交给任课教师,问题亟待解决的马上解决。

3.培训小组长

培训学习小组组长至关重要,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措施:

第一:

明确组长的责任和作用;第二:

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

在对小组长的培训上,学校领导要亲自召开小组长会议,明确小组长的责任,并为他们提供实际有效的方法指导。

这样学校领导都能来培训小组长,更何况我们与学生朝夕相处的老师呢?

通过小组长会议,洞悉他们一周来在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让小组长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温暖。

第三:

给小组长加“自助餐”。

小组长为同学们服务,很辛苦,学有余力,必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